期刊投稿百科

文学与时代的议论文高中题目类型

发布时间:2024-08-29 02:56:21

文学与时代的议论文高中题目类型

人生哲理人生观,价值观人与自然学会认识传统美德为人处事教育改革人与关怀读书伴我

密切与人民的联系,适应时代的需要,深刻地反映社会,提高文学的人民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曾见论者说,文学与时代无关,与时代越疏离就越回到“文学的本真”。危哉斯论!文学的“本真”是什么?就是作为人类活动和自我实现的基本领域,文学参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劳动创造,以艺术形态反映社会、服务社会,就是它的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的含量及其优劣,以及它们“进入”艺术的深度及其技巧的高下。中国当代文学,循此前进,庶几可望远大发展!现在问题恰正是文学疏离了它的本真。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  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  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  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  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  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  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  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  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  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  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属文艺学的范畴。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根据不同国别、地域、民族及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等分类标准,可分为国别史(如中国文学史)、世界或地区史(如世界文学史、欧洲文学史)、通史或断代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民族史(如蒙古族文学史)、分体史(如中国戏曲史)等。文学理论著重研究和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文学批评著重研究和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主要是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文学史则著重研究文学发展的过程﹐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阐述各种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寻求它们前后相承相传﹑沿革嬗变的规律﹐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各种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的关系以及本民族文学的发展与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影响的关系﹐对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评述等等。  研究文学史需要以一定的文学理论观点作为指导﹐也需要吸收历代的文学批评成果﹔同时﹐文学史研究中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又可以丰富文学理论﹐并为文学批评提供借鉴﹐可见﹐文学史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是相互交叉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三门学科。

时代与文学议论文高中题目类型

人生哲理人生观,价值观人与自然学会认识传统美德为人处事教育改革人与关怀读书伴我

模式化的作文在高考考场中是要吃亏的,教者只要向学生明确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观点要明确、思路有条理、结构要严谨、论据要充足、论证要有力,并教之如何做到以上几点就行,至于具体怎么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吧

宽容、智慧、生活、关爱、态度、尊重、奉献、感动、追求、奋斗…………一些作文可以有好多立意 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链接上

上海卷:高考命题作文《他们“他们”可写的对象十分宽泛,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他们”。“他们”可以是不同的辈份,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以是不同的职业,如教师、医生、解放军、护土、农民工;可以是不同的时代,如"80后”一代、“90后”一代;可以是不同的类型,如古今中外的伟人、英雄,当今活跃在各种媒体上DFGMKGHJLJKHJNLHKJ,LKLKYOIUOMHBOYTUIOTKYNKJO又会想到什么?”这段说明既是一种提示,又是一种限制。它暗示我们,在集中笔墨写“他们”的同时,不能丢失“我”或“我们”,而应该通过“我们”的眼来观察“他们”,认识“ MNBKMN这样才吻合题目中“把视线转向‘他们”’的要求。高考命题作文《认识自我》这是一个极具思辨性和启发性的话题作文材料。首先必须理解“自我”与“认识自我”的具体含义和区别。其次要在实际生活中撷取“自我”与“认识自我”的具体现象或事例。写作的重点在于辨证地阐释“认识自我”的命题含义。正如材料所说,“认识自我”,就是与自己对话,就是自我评介、自我教育、自我发现。认识另一个自己,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认识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认识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像力和独特的个性。一个人多多少少是分裂的,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进行平等、理性的对话,正是一个人内省和认识自我的过程。正如真理越辩越明,人在各个自我之间的诉说、解释、劝慰乃至激烈的辩论的认知自我的过程中,人心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就有可能浮出水面。 认知自我的话题,最好写记叙文。可直接写由一事一物触发的反省,也可写由回忆引发的反思。可写一段思想斗争,也可写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写议论文忌泛泛而谈。要能列举出生动的事实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认知自我的方法、意义。

时代与文学的关系议论文作文高中题目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一是中国传统中的“实践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继承这种“实践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说的“真实(reality)的超越性与内涵性具有有机的关连”,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并不追求超越现象的本质真实,而是在现象中追求本质,在现实的人生中内涵着超越的意义,所以不关心身后之事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义二是五四精神中蕴涵着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的,它与旧俄沙皇时代的读书人与国家权威与制度发生深切“疏离感”,因而产生的知识分子激进精神,以及与西  方社会以“政教分离”为背景而发展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的风格,是有本质区别的   由此,我们可以说,五四是中国传统的批判者,却不是破坏者,他们是中国文化的生产者,却不是消费者从传统到现代,只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而已,说中国传统发展到五四造成断裂,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 阐述中国古代文化、文学与近现代文化、文学的连续性,决非意味着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传统的基本特征若用一句话概括,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和谐,两个基本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追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则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方面前者是道家观念,后者是儒家观念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人们通常所说的“儒道互补”来概括为什么儒道是互补的呢?这是因为人与人的社会伦理秩序是按照自然模式来建构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君臣关系要如父子关系,国家秩序要以血缘关系为参照为依托,父子的血缘关系说到底是一种自然关系违背这种关系,父不父子不子,也就会君不君臣不臣了,天下就会失去秩序而大乱中国文化的自足性在此,中国文化的封闭性也在此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耕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自然欲求是有限的,是极容易得到满足的因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其实是建立在人的自然欲求有限性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人的自然欲求的有限性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国文化也一直以同化或限定人的自然欲求为指归同化方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式,如孔子的“仁学”,仁的结构模式就是要求“礼”(社会理性目的)与“欲”(人的感性欲望)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使“欲”自愿接受“礼”、顺从“礼”,从而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效果限定的方式则是一种不得意而为之的做法,它是通过限定感性欲望膨胀的方式来达到和谐目的的如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这一点,也正是五四时期人们所不满意的和攻击的对象 中国近现代文化也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冲突,两个基本关系是中与西及古与今中西文化的冲突是近现代文化的基础,而古今之争则是这种文化的主导方面古今之争说到底是中西之争,两者可以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该说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进步与落后、激进与保守等等的矛盾冲突贯穿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古今之争不仅仅是今人对古人的反驳,而且也是持现代观念的今人与持传统立场的今人之间的争论这也不仅仅是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人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冲击,而且也还表现为同一个人自己内心不同观念的冲突,甚至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抗争,如梁启超近现代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古代以限制或同化人的感性欲望为指归的封闭式模式被打破,人的个人创造性能量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主体论哲学美学开始建立中国近现代文化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的文化冲突中建立起来的,冲突的双方必然在同一个文化统一体内会互相牵制,从而使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并没有完全走向西方发展的道路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丝毫不承认发生在本世纪初的那场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但是我们承认现代与传统的差异差异是否意味着断裂呢?显然不能这样讲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具体说明了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在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如果一个人从童年成长为成年,我们能因为这个人所发生的年龄上的变化而否认他成长的连续性吗?西方诗哲尼采说:“上帝死了!”可是并没有人因为西方近代哲学对基督教的批判而声称西方文化断层了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分清两个不同性质的说法: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冲击而造成中国传统的断裂,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影响而实现向近现代的转换这本来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持中国文化断裂论的人,就是把这两个问题混为一团,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的我们显然不赞成第一种说法,而第二种说法涉及到中国文化若没有西方的影响能否实现现代转换的问题,这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曾提出一个观点,即中国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是不能自动发生现代转换的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曾具体说明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之间的生成关系而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以较大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他将儒教与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儒教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顾准在70年代也有类似的观点,虽然他当时并没有读韦伯的书,但他的观点却是与韦伯不谋而合的顾准在《要确立科学与民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一文中说:“科学与民主,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思想,没有产生出科学与民主如果探索一下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根据,也可以断定,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 他还说:“中国没有唯理主义范文澜痛诋宗教,他不知道,与基督教伴在一起的有唯理主义,这是宗教精神固然窒息科学,也培育了科学中国有不成系统的经验主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传统,这成不了‘主义’,只成了传统的因袭” 有意思的是,中国现代大儒梁漱溟在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中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称中国文化为一种“早熟的文化”,其特点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对人与物的关系则是忽略的,现代科技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所以尽管人类文化的方向是中国文化,可眼下中国文化却要首先解决科技文化的问题,要首先走一段西方文化的路因此,为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引入西方文化是必要的 我们自然不能无视西方的冲击和影响在中国传统向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没有必要将这种作用无限扩大化,更没有必要将此看成是中国文化的断裂因为中国近现代文化首先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母体之中孕育而产生的,它不是突发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都承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开辟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重大意义,但是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学中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提升如此之高的做法并不就始于梁启超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早就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事实恰如米列娜所说:“认为中国现代小说是由1919年五四运动引起的剧变而造成的学术观点”是令人怀疑的“人们常常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解释为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的激烈而短暂的过程”,而“这种解释是简单化的” 尽管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结构存有差异,但我并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谈到清代朴学的治学方法是曾说:“吾尝研察其治学方法:第一曰注意:凡常人容易滑眼看过之处,彼善能注意观察,发现其应特别研究之点:所谓读书得间也……第二曰虚己:注意观察之后,既获有疑窦,最易以一时主观的感想,轻下判断;如此则所得之间,行将失去考证家决不然;先空明其心,决不许有一毫先入之见存;惟取客观的资料,为极忠实的研究第三曰立说:研究非散漫无纪也,先假定一说以为标准焉第四曰搜证:既立一说,绝不遽信为定论;乃广集证据,务求按同类之事实而皆合;……第五曰断案,第六曰推论经数番归纳研究之后,则可以得正确之断案矣……” 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跟后来胡适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近代实证主义方法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杨东莼在谈到清代朴学大师戴震的治学方法时也说“深合于近代科学的精神” 对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问题,我们必须破除以往线性单向思维模式的禁锢,不能只看西方的冲击影响,而无视传统中蕴涵着的现代转换的潜能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种转换潜能的发挥又离不开西学的冲击和影响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是两者的共同作用,才实现了从传统文学到“五四”新文学的历史转换关于这一点,周作人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自甲午战后,不但中国的政治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动,即在文学方面,也正在时时动摇,处处变化,正好象是上一个时代的结尾,下一个时代的开端新的时代所以还不能即时产生者,则是如《三国演义》上所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就是说,新文学的产生是孕育于中国社会的内部,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已具备了转换变化的趋向,只是由于尚缺乏外部条件,才没能促使这种转换的实现这外部条件也就是“西洋的科学、哲学和文学各方面的思想”,而“到民国初年,那些东西已渐渐地输入得很多,于是而文学革命的主张便正式地提出来了” 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言志”与“赋得”两大传统他说:“言志派的文学可以换一名称,叫做即兴的文学,载道派的文学也可以换一名称,叫做赋得的文学古今有名的文学作品,通是即兴的文学” 按照周作人的解释,“言志”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即兴”是自由地表达思想见解;“载道”是传达他人既成的思想见解,“赋得”是限定在固有的形式下表达他人的见解周作人是赞许“言志”与“即兴”,反对“载道”与“赋得”的,这显然也跟他的“自我表现”论有关他认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言志”传统,尤其是直接继承了明代“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论他认为文学的历史发展,是“言志”与“载道”的交替循环,“五四”新文学作为对清代古典主义文学(尤其是“桐城派”)的反动,是向明代“公安派”的回归,因此新文学可被视为明代“公安派”独抒性灵文学传统的“复兴”他指出:“胡适之的所谓‘八不主义’,也即是公安派的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的主张的复活所以,今次的文学运动,和明末的一次,其根本方向是相同的其差异点无非因为中间隔了几百年的时光,以前公安派的思想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外加外来的佛家思想三者的混合物,而现在的思想则于此三者之外,更加多一种新近输入的科学思想罢了” 虽然,周作人在此未免陷入文学发展的历史循环论,但是他指出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即“五四”新文学虽然有外国文学的影响,但它也有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应”,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是衔接汇通的因此在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五四”新文学的发生是直接承继明末浪漫主义文学而来的周作人的这种观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五四”传统文学断裂论是很好的驳正 在今天,我们应该走出古代与现代二分法绝对论的怪圈要不然,或者站在古代文化的立场上诋毁近现代文化,或者站在近现代文化的立场上攻击古代文化,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历史已经证明,是不利于中国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

扎根传统,秀出时尚―――话题作文“传统与时尚”导写示例邱海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如今的春节,站在文化的层面,人们看到的是一番新的景象——传统与时尚高挽衣袖,笑嘻嘻地掰着手腕:你以古色古香维护传统的领地,我便以新奇、时髦抢占新盘;你以传统喜庆做法营造“年味”,我就以现代时尚做派为节日添彩。节前,广州市民每天购汽车571辆,商店往日摆的玩具猫狗“精品”全被红色的利市包、大灯笼、挂画等春节传统节日饰品所代替。(2月4日《广州日报》)如果说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赵本山和老搭档范伟奉送的土到极致的小品,代表着传统,那么第一次登上了“春晚”大舞台的流行网络歌曲,刘天王放歌与机器人翩翩共舞,则代表时尚,也是晚会的亮点。(1月6日《沈阳日报》)成都市为市民和旅游者送上的“丰盛大餐”,既有充盈传统文化的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杜甫草堂“人日”活动,也有颇为时尚的万人踢踏闹新春、都江堰原创歌曲表演。(2月5日《成都晚报》)如何找准传统与时尚的结合点,发挥这两者的积极作用,是当今社会一个普遍关心和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你怎样看待传统和时尚呢?请以“传统与时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江苏省淮安市2005年高三调查测试题,笔者所命)关系类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的常见类型,这类话题作文突出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准确把握话题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审题立意的关键。“传统”与“时尚”是两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写作时要在正确理解两个概念内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构思时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但不一定要平均分配笔墨,可以侧重于一个方面。相对而言,议论文应侧重阐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记叙文则应该将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人和事。立意可参考以下角度: 1.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传统,是在不断的借鉴和扬弃中继承和发展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的吸收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生发出时代的气息来。从这一点上讲,传统也时尚。“时尚”是一时的风尚,也就是一时的追求。时尚是一种文化在今天存在的一种特定文化形态,每个时代都有时尚的存在。时尚是有阶段性和时代特征的。目前正在流行的时尚,如果它出自于传统的母体,承传了好的基因,再过十年、二十年后也会变成传统了。从这一点上讲,时尚也传统。 2.没有哪种“时尚”不体现一种民族文化特性的。时尚里有高尚的、美好的事物,因此不能单纯、一味的排斥和否认时尚,因为它毕竟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实际需求。我们不排斥和否认时尚,然而时尚毕竟是市面流行的,是五光十色的,是强烈的突出的,因而也可能是短暂的、肤浅的,还不能完全成为支撑我们追求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底线。如果一味的追求时尚,就会迷失自己。3.推崇时尚并不是对优良传统的抨击和否认,应该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在追求时尚的同时,应该考虑要用一些传统的东西来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坚守我们的精神世界,并把遵守这些传统的东西作为一种时尚来鼓励人,引导人正确的生活方式。我们要搭建好传统与时尚的平台,让传统与时尚进行交通,达到观念上、思想上与行为上的统一。舞动中国红江苏省盱眙中学  夏芃芃 新年里,徜徉在喜气洋洋的大街小巷,听着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看着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的对联和身边不时掠过的身着唐装的少女,我的眼前映入了一片魅力四射的中国红。凝视着少女们被中国红映出的笑靥,欣赏着时装店里将传统底色和时尚款式巧妙融合的中国红喜服,摸着精品店里一件件绣工精良的中国红配饰,恍然想到,这流行的中国红不正是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吗?我不会穿大红的衣服招摇过市,却深深地爱着中国红。中国红蕴含着喜庆的气息,代表着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传统文化;穿着它,又能秀出一番别样的时尚风情。你瞧,世姐关琦领奖时的那条中国红衬地、绣着百鸟朝凤的礼裙不是一出场就艳压群芳,炫亮了全场人的目光吗?那自然流露的传统气息和充满朝气的时尚风格不是让爱美的人们没过几天就掀起了中国红的流行浪潮吗?我爱

文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文学与时代议论文作文素材高中题目类型

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与建议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在纵观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的基础上,展望2007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笔者有如下预测与建议。 一、把握一个趋势 这个趋势,就是高考作文已进入“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 多年考查话题作文.固然出现了一些流弊(比如,宿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作文文体意识淡化等),但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发挥空间的优点不容抹杀。这一优点,具体表现在思考方向的多向性、文体选择的多样化、思维特点的多重性等方面;这与多元、民主、开放的时代特点是相吻合的,与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也各有自己的长处,足可成为话题作文的有益补充。所以在2007年的备考中,话题作文等四种形式的训练要兼顾,对它们的写作要领都应了然于胸。特别是那些已连年考查话题作文的省份(如广东、江西、浙江)的考生,一定要多练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及命意作文(所谓“命意作文”即提供材料并略作提示,要求考生根据对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二、重视两种题型 两种题型.指“寓意”类话题作文和关系类作文。 (一)“寓意”类话题。 即本身含有比喻义、象征义等隐含意义的话题。如,2006年江西卷的“雨燕减肥”、广东卷的“雕琢心中的天使”等。对于“寓意”类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应当像材料作文那样。充分理解、准确把握设题材料的内涵.这是把握题目的关键。具体应注意: (1)从材料中找到暗示话题含义的关键词(句)。比如在“雨燕减肥”的材料里,有多个关键词应引起重视,它们是“安乐窝”“离巢”“减肥”等,大体说来,它们分别比喻安逸的生活环境.走出安逸环境而接受考验,改掉自身的种种不足。其中的关键句为“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飞翔”,这句话意味着强化自己的能力,就能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并一展抱负。 (2)要有整体意识。比如,“雨燕减肥”的材料,从整体上看,包含一组对比:幼年的雨燕……第一次离巢前……构思作文时就应根据这组对比,由物及人加以迁移。 (3)试着把原话题改换成一个显性话题。比如,“雨燕减肥”说白了就是“磨砺人生,不做温室中的花朵”“挑战自我,‘飞’向社会”“一味溺爱不足取”等。 (二)关系类作文。 对于关系类试题(包括关系类命题作文),构思时须将两者(甚至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不可偏废。要搞清关系各方所属的领域、范畴,把握关系各方的本质、特点,更要搞清关系各方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单向联系还是多向联系,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或者是互动关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等等。搞清关系后再从中挑选出自己准备表达的一种关系,进而形成观点或判断。如果命题人在出示话题(命题)前,加有提示语,对提示语一定要逐句研读。比如,江苏卷《人与路》这个命题前,有三句提示语。第一句“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很好理解,它告诉我们:路(包括“革命之路”“改革之路”“个人发展之路”等)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可以无路开路,开创出道路。“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这第二句就耐人寻味了。为什么“人多”会导致“无路”?不妨。多角度思考,比如“千军万马”都往“独木桥”上挤,自然会造成“此路不通”的尴尬状况;大家都固守着原有的套路不思开拓,必然会产生前途被“堵”,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须“排除堵塞”或“另辟蹊径”。由前两句提示语不难发现,命题意图在于鼓励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再看第三句“还有人说“……”这里的省略号可谓意味无穷。它暗示考生:关于“人与路”的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种种个性化的思考: (1)顺着前两句的思路,把提示语补下去。比如,补作“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仍然没有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如此一来,写作范围扩大了许多 (2)谈“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你可写如路一样的人生,或者如人生一样的路。 (3)赋予“路”以象征意义和比喻色彩,这是常规思路;如果将“人与路”往实处理解,不也能避免与大多数考生在立意、选材上“撞车”吗? (4)虚实结合,专谈“人造路”。比如,从“造路”需要科学的规划、“造路”需要拼搏的精神、“造路”需要健全的体制(这最后一个“造路”,虚指加强廉政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逐层论述。 三、突出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是—一“体验”“理性”和“人文”。 (一)“注重体验”将是2007年高考作戈命题的基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指出,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部分的“教学建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可见,“新课标”特别强调“参与和体验”,才可能有深刻、独到的“感受与思考”。否则,要想达到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要求,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注重体验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普通人的情感和人生经历,理应是2007年高考命题的侧重点。 (二)“讲求理性”将是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中的浓重一笔。 “理性”,就是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不走极端;“理性”,就是强调个人的行为要受理智的约束;“理性”,还指善于从另一个角度(即不同于惯常思维的视角、眼界、观念等)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三)“宏扬人文精神”将是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精髓。 “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在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的入文精神尤显重要,这自然也将成为考命题者关注的热点。 四、做到四个“强化” (一)强化审题意识。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 即指题目规定的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至标题、字数,等等。比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题眼在于一个“想”字(表示一种与他人亲近、友好的愿望),这道题与“我握住了你的手”是有明显区别的。在“命意作文”的审题上,准确解读题意是基础,也就是说,要善于从题目中悟出写作话题,把它转化为话题作文。比如今年湖北卷的题目.就可转换为“请以带“三”的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强化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要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特别是要加强对联想、想象能力的开掘。比如,今年辽宁卷考命题作文《肩膀》,此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看到试题,我们可以想到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进而围绕“肩膀”也来写一个亲情故事;想到现代汉语中的“身肩重任”‘“肩膀儿硬”、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取其“承担责任”的含义构思成文;还可联想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人们不是常说“并肩作战”吗;联想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的“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这个“肩膀”,喻指“基础”;联想诗人舒婷《神女峰》中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个“肩头”指一种“依靠”……可写的内容相当多,关键是如何精选角度展现出一定的新意与深度。 (三)强化素材积累。 强化素材积累,首先要丰富生活积累。这有多种途径,比如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真要备好生活素材。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地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强化素材积累,还应博览课外读物,常咀时文精华。从近年高考看,高分作文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所以,丰富文化积淀,多读多思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实感的、有才识的短文,自然是非常必要的。在多阅读的同时,还应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手册。这个手册要分门别类,有作文题,构思路数、文章概要和写作资料等。并要编个索引,以后要看哪一方面的内容,知道到哪里找。 (四)强化分析能力训练。 这是克服议论文写作中“以摆代论”毛病的重要保证。所谓分析,就是找联系.找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找某一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例如,“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普遍和个别之间的联系”“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联系”。等等。能够把这些联系找充足,就是说理充分;能够找到最本质的联系,就是说理深刻。

作文很多时候都是短时间里没有灵魂的文字排列

文学与时代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生题目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一是中国传统中的“实践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继承这种“实践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说的“真实(reality)的超越性与内涵性具有有机的关连”,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并不追求超越现象的本质真实,而是在现象中追求本质,在现实的人生中内涵着超越的意义,所以不关心身后之事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义二是五四精神中蕴涵着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的,它与旧俄沙皇时代的读书人与国家权威与制度发生深切“疏离感”,因而产生的知识分子激进精神,以及与西  方社会以“政教分离”为背景而发展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的风格,是有本质区别的   由此,我们可以说,五四是中国传统的批判者,却不是破坏者,他们是中国文化的生产者,却不是消费者从传统到现代,只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而已,说中国传统发展到五四造成断裂,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 阐述中国古代文化、文学与近现代文化、文学的连续性,决非意味着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传统的基本特征若用一句话概括,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和谐,两个基本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追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则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方面前者是道家观念,后者是儒家观念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人们通常所说的“儒道互补”来概括为什么儒道是互补的呢?这是因为人与人的社会伦理秩序是按照自然模式来建构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君臣关系要如父子关系,国家秩序要以血缘关系为参照为依托,父子的血缘关系说到底是一种自然关系违背这种关系,父不父子不子,也就会君不君臣不臣了,天下就会失去秩序而大乱中国文化的自足性在此,中国文化的封闭性也在此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耕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自然欲求是有限的,是极容易得到满足的因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其实是建立在人的自然欲求有限性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人的自然欲求的有限性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国文化也一直以同化或限定人的自然欲求为指归同化方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式,如孔子的“仁学”,仁的结构模式就是要求“礼”(社会理性目的)与“欲”(人的感性欲望)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使“欲”自愿接受“礼”、顺从“礼”,从而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效果限定的方式则是一种不得意而为之的做法,它是通过限定感性欲望膨胀的方式来达到和谐目的的如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这一点,也正是五四时期人们所不满意的和攻击的对象 中国近现代文化也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冲突,两个基本关系是中与西及古与今中西文化的冲突是近现代文化的基础,而古今之争则是这种文化的主导方面古今之争说到底是中西之争,两者可以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该说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进步与落后、激进与保守等等的矛盾冲突贯穿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古今之争不仅仅是今人对古人的反驳,而且也是持现代观念的今人与持传统立场的今人之间的争论这也不仅仅是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人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冲击,而且也还表现为同一个人自己内心不同观念的冲突,甚至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抗争,如梁启超近现代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古代以限制或同化人的感性欲望为指归的封闭式模式被打破,人的个人创造性能量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主体论哲学美学开始建立中国近现代文化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的文化冲突中建立起来的,冲突的双方必然在同一个文化统一体内会互相牵制,从而使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并没有完全走向西方发展的道路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丝毫不承认发生在本世纪初的那场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但是我们承认现代与传统的差异差异是否意味着断裂呢?显然不能这样讲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具体说明了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在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如果一个人从童年成长为成年,我们能因为这个人所发生的年龄上的变化而否认他成长的连续性吗?西方诗哲尼采说:“上帝死了!”可是并没有人因为西方近代哲学对基督教的批判而声称西方文化断层了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分清两个不同性质的说法: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冲击而造成中国传统的断裂,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影响而实现向近现代的转换这本来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持中国文化断裂论的人,就是把这两个问题混为一团,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的我们显然不赞成第一种说法,而第二种说法涉及到中国文化若没有西方的影响能否实现现代转换的问题,这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曾提出一个观点,即中国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是不能自动发生现代转换的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曾具体说明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之间的生成关系而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以较大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他将儒教与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儒教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顾准在70年代也有类似的观点,虽然他当时并没有读韦伯的书,但他的观点却是与韦伯不谋而合的顾准在《要确立科学与民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一文中说:“科学与民主,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思想,没有产生出科学与民主如果探索一下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根据,也可以断定,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 他还说:“中国没有唯理主义范文澜痛诋宗教,他不知道,与基督教伴在一起的有唯理主义,这是宗教精神固然窒息科学,也培育了科学中国有不成系统的经验主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传统,这成不了‘主义’,只成了传统的因袭” 有意思的是,中国现代大儒梁漱溟在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中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称中国文化为一种“早熟的文化”,其特点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对人与物的关系则是忽略的,现代科技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所以尽管人类文化的方向是中国文化,可眼下中国文化却要首先解决科技文化的问题,要首先走一段西方文化的路因此,为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引入西方文化是必要的 我们自然不能无视西方的冲击和影响在中国传统向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没有必要将这种作用无限扩大化,更没有必要将此看成是中国文化的断裂因为中国近现代文化首先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母体之中孕育而产生的,它不是突发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都承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开辟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重大意义,但是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学中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提升如此之高的做法并不就始于梁启超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早就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事实恰如米列娜所说:“认为中国现代小说是由1919年五四运动引起的剧变而造成的学术观点”是令人怀疑的“人们常常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解释为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的激烈而短暂的过程”,而“这种解释是简单化的” 尽管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结构存有差异,但我并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谈到清代朴学的治学方法是曾说:“吾尝研察其治学方法:第一曰注意:凡常人容易滑眼看过之处,彼善能注意观察,发现其应特别研究之点:所谓读书得间也……第二曰虚己:注意观察之后,既获有疑窦,最易以一时主观的感想,轻下判断;如此则所得之间,行将失去考证家决不然;先空明其心,决不许有一毫先入之见存;惟取客观的资料,为极忠实的研究第三曰立说:研究非散漫无纪也,先假定一说以为标准焉第四曰搜证:既立一说,绝不遽信为定论;乃广集证据,务求按同类之事实而皆合;……第五曰断案,第六曰推论经数番归纳研究之后,则可以得正确之断案矣……” 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跟后来胡适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近代实证主义方法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杨东莼在谈到清代朴学大师戴震的治学方法时也说“深合于近代科学的精神” 对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问题,我们必须破除以往线性单向思维模式的禁锢,不能只看西方的冲击影响,而无视传统中蕴涵着的现代转换的潜能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种转换潜能的发挥又离不开西学的冲击和影响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是两者的共同作用,才实现了从传统文学到“五四”新文学的历史转换关于这一点,周作人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自甲午战后,不但中国的政治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动,即在文学方面,也正在时时动摇,处处变化,正好象是上一个时代的结尾,下一个时代的开端新的时代所以还不能即时产生者,则是如《三国演义》上所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就是说,新文学的产生是孕育于中国社会的内部,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已具备了转换变化的趋向,只是由于尚缺乏外部条件,才没能促使这种转换的实现这外部条件也就是“西洋的科学、哲学和文学各方面的思想”,而“到民国初年,那些东西已渐渐地输入得很多,于是而文学革命的主张便正式地提出来了” 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言志”与“赋得”两大传统他说:“言志派的文学可以换一名称,叫做即兴的文学,载道派的文学也可以换一名称,叫做赋得的文学古今有名的文学作品,通是即兴的文学” 按照周作人的解释,“言志”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即兴”是自由地表达思想见解;“载道”是传达他人既成的思想见解,“赋得”是限定在固有的形式下表达他人的见解周作人是赞许“言志”与“即兴”,反对“载道”与“赋得”的,这显然也跟他的“自我表现”论有关他认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言志”传统,尤其是直接继承了明代“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论他认为文学的历史发展,是“言志”与“载道”的交替循环,“五四”新文学作为对清代古典主义文学(尤其是“桐城派”)的反动,是向明代“公安派”的回归,因此新文学可被视为明代“公安派”独抒性灵文学传统的“复兴”他指出:“胡适之的所谓‘八不主义’,也即是公安派的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的主张的复活所以,今次的文学运动,和明末的一次,其根本方向是相同的其差异点无非因为中间隔了几百年的时光,以前公安派的思想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外加外来的佛家思想三者的混合物,而现在的思想则于此三者之外,更加多一种新近输入的科学思想罢了” 虽然,周作人在此未免陷入文学发展的历史循环论,但是他指出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即“五四”新文学虽然有外国文学的影响,但它也有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应”,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是衔接汇通的因此在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五四”新文学的发生是直接承继明末浪漫主义文学而来的周作人的这种观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五四”传统文学断裂论是很好的驳正 在今天,我们应该走出古代与现代二分法绝对论的怪圈要不然,或者站在古代文化的立场上诋毁近现代文化,或者站在近现代文化的立场上攻击古代文化,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历史已经证明,是不利于中国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

我重新走进学堂成为一名学生、捡起久违的语文课本时,心情是十分激动的,这不仅意味着我可以重温儿时的梦想,而且意味着我得到了一次充实自我的机会。然而,面对细腻、优雅的汉语言文字,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在兴奋之余,年届不惑的我也不禁暗自担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够学好这门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想如果要学好这门课,只有明确了主攻方向,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学院的宗旨是为了加速四化建设,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经济师、会计师。我们的学习必须围绕这个中心,由此我们学习大学语文也应该以此为立足点并结合自己的专业。为此,我将学习的方向确定在:首先,要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好汉语言文字,提高文学素养,打好写作基础。其次,扩大知识面,学习借鉴一些历史教训,领悟一些思想和工作方法。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思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获益匪浅,感受颇多。下面就谈谈我学习《大学语文》所得、所感。从最早有记录的汉语文字殷商甲骨文一直到现代,随着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汉语言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通过大学语文课,我得以比较全面的接触祖国的文字遗产,使得我对于祖国优美的文字、灿烂的文学成就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从先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现代文化的各类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知识分子智慧的结晶和产物,经过岁月的凝练和升华,代表着汉语言的魅力和水准。透过学习、欣赏这些前人的优秀作品,我学习到许多汉语修辞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使得我懂得如何更好的选择、运用词汇来准确的描述事物、恰当的抒发情感。比如朴实无华的《项脊轩志》(归有光),展现如何通过一些普通的琐事来抒发真挚的感情,大气磅礴如辛弃嫉,巾帼不让须眉如李清照,雄辩滔滔、感请充沛的贾宜(过秦论),华丽优雅如司马相如,拳拳报国如范文正(岳阳楼记),愤世嫉俗如杜少陵。“文以载道也”。我们国家历来就有文、史、政不分家的传统。作为古老文明的载体,一篇篇经典诗词文章清晰的呈现出祖国的发展历程、历史的前进脉络。正是在通过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使得我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接触、学习到了相当多的历史、政治、哲学知识,甚至做人的道理、管理的理念等等。有人云“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比如学习《秦晋崤之战》,让我不仅看到秦穆公不听忠告,听信谗言,骄纵轻敌导致失败的教训,还看到他对于失败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和风度;学习《燕昭王求士》使得我懂得四化建设需要千千万的仁人志士,而且仅有思贤若渴的愿望还不够,必须要拿出求贤的具体办法和行动来,不然贤士门是不会聚集在四化建设的大旗下的;《谏逐客书》告诉我们干工作,一定要团结同志,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宗派主义,更不能妒贤嫉能;《召公谏历王弭谤》告诫我们广开言论与压制言论将引起两种不同的结果。大到国家的政策小到公司内部的制度,只有允许人们自由的评论才能不断完善;《谏太宗十思疏》让我们懂得谦虚谨慎、戒骄戒奢的重要性。特别是透过一些经典古文名篇,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那些黑白颠倒的岁月里,文字成了灌输、攻击的政治工具,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学艺术被不加区别的冠以封建糟粕加以否定、鞭挞。这种对传统文化片面的绝对否定,所造成的人文精神上的伤害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受到的最严重的伤害之一。然而,正是通过学习大学语文我得以比较系统、正规的学习一些儒家经典。在这些古老文章中透出的智慧,在今天对我今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这在今天恐怕都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追求的目标;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提醒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比如孟子说“夫天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不正是这种对国家、社会强烈的责任感,激励着千百劳动人民积极投身到四化的建设中去的吗?有人形容人的无知时说到:“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那么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可以同样形容那些无知的人:“中国人不知道孔子”呢?当然,有得必有失,在我提高文学修养,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我失去了什么呢?回顾这一段的学习,我想我失去了许多家人团聚的机会,失去了一些球场上的欢乐。但是,我不感到后悔,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确实充实了自我。世上有什么东西比知识更有价值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