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有关于美术的论文的读后感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18:49:23

有关于美术的论文的读后感怎么写

《西方美术史》有感这本书西方艺术的形式与特征等的发展史,其中心问题是美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另外,西方美学与西方的哲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对美学,哲学是关于一切美学问题的最基础的思考,具有元美学的性质。对美学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和丰富对西方哲学的理解。西方历史上的文学艺术作品是许多美学思想的源泉。说起西方美术,我好像走进到了另一个新天地,与中国美术形式意境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感受。在兴趣盎然中,乔托的觉醒,波提切利的韵昧,达芬奇的智慧,米开朗基罗的激愤,拉斐尔的优雅,乔尔乔内的建树,提香的追求和丁托列托的视角,感受布勒格尔的气质,丢勒的才情,普桑的力度,华托的情调,大卫的理想,安格尔的柔美,德拉克罗瓦的激情和莫奈的光影,深深吸引着我。另外,西方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华丽激情的巴洛克艺术;古典优雅的学院派;充满生活情趣阳光的荷兰小画派;夸张扭曲的折衷主义;真实和谐的写实主义;抽象豪放的野兽派;具有戏谑和象征意义的超现实主义„„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古埃及希腊罗马美学。提起埃及,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卓越的建筑艺术,它是法老王们的陵墓。对于金子塔的美丽和雄伟我不多说,在课上学到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从那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埃及人的灿烂文化以及他们对“秩序”的狂热追求,绘画的比例,外形都奇异的保持一致,宏伟的雕像现在虽然有好多残缺,但仍能感受到那埃及的辉煌文明!古希腊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哲学,艺术,宗教,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超凡入圣的艺术,古希腊与古罗马。罗马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直接根据面具制作肖像雕塑。后来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它是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伟大的罗马,璀璨的希腊!充满神话的希腊,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这些美丽的地方都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享受。虽然没有在幻灯上看到十几米高的雅典娜塑像,但是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宏伟美丽。充满了神圣,梦幻般的感觉!这些都给我从新认识了希腊的文化,对希腊的建筑也有了一些了解。最后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天才——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纪录片记录了他们的生平种种,让我们了解了天才成功的不易与艰辛。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也成就了时代!他们值得我们现在每一个学生去学习,为之理想而奋斗,因为他们告诉我们,艺术是门伟大的科学!终求一生,值得为之奉献,为之探索!它介绍了几种最早形态的美学思想。塔塔凯维奇认为美学思想最早包含在艺术之中;鲍桑葵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产生于原始宗教向哲学的过渡阶段;吉尔伯特和库恩认为哲学孕育了美学。综合几位美术家的观点,早期希腊的美学思想是蕴含在宗教,艺术,和哲学当中的。这几种观点的分歧是美学本身是什么,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由此可见,美学不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他们之间还有更复杂的关系。要理解他们的关系,我想必须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这个数据还有待商榷,因为不断有真品问世,同时不乏赝品得到证明)16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天空是那样的广阔。堪称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有关美术论文的读后感怎么写好

如何写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同学们的来信和网上发来的信息,对大家的写作动态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知上一期栏目中关于选材的内容,大家看过之后,有何感受?请尽快与老师交流  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位东关某小学六年级的曹笑〓小朋友反映了自己在写作中的妙笔生花,却独在写读后感的问题上感到捉襟见肘,希望老师能给她予以指导,并希望老师能与她交朋友,我看了很高兴,那么就借该栏目与大家谈谈关于如何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提及写读后感,自然而然地就与写读书笔记联系到一起众所周知,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写读后感笔记有益于我们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谓好处多多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谈谈第二种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写好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辣手的问题要写好读后感,指导是关键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体会是: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例如我教《养花》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二、抓中心,定要点  《养花》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第一步:先让学生回忆《养花》一文的中心思想,理清要点第二步:我归纳习作要求,《养花》这篇文章抓住三个要点:①、养花能增长知识②、养花能调节脑力劳动③、养花可以创造劳动果实,发展友谊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养花》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五、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小组发言交流  六、学生动笔写习作  由于我指导学生写《养花》一文读后感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文章没有千篇一律,开头和结尾基本上能按读书笔记方法去写,中间段学生能用自己的例子去谈出体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高中读后感与初中的区别何在?  老师要我们根据读过一篇散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是由于太久没写,又因为自我觉得不想以初中的模式去套入高中文章之中,所以特意指教各位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不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吗?其实,一篇文章,只要有一句话留给你深刻印象,让你长久不忘,那这篇文章就没白读啊!就值得写呢!  一般来讲呢,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自下的愚论不多,阁下若有更好的方法小可极盼赐教  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与评论的异同  初学者对读后感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不够好,常将读后感写成了评论,或将评论写成读后惑,为此,谈谈这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二)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读后感<一般议论文<评论性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  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  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  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  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  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  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  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  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  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  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  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  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作文指导:短评精选  短评是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进行的简短评说,  属于评论的一种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或者评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评出事件的内涵道理,或者评出现象的本质底蕴,或者评出观点的价值意义  评论文章的种类很多,如:政治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新闻评论、文  艺评论、书刊评论、思想评论等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握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  要写好短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述”是手段,“评”是目的 不述其事,评无依据;不评其理,述无意义 但是述和评不可平分秋色,因为评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归宿 如林默涵的《说“小”》,开头就是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  如果介绍重于分析,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这是写评论之大忌  2.“述”有选择,“评”有针对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这同评的针对性有关 林默涵为了号召人们切实做一点应当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进行介绍 如果述的材料没有选择,那样的道理将会缺乏针对性,将会杂乱无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评述相通,述评相联,即述的材料与评的道理紧扣一个中  心,抓住一个角度,绝不可南辕北辙  此外,写思想评论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1.思想评论要有及时性 它与针对性密切相关 及时,评论的针对性就更强  所以,思想评论要针对现实,下及时雨,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作出判断,不要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  2.评论要实事求是  思想评论,要就事论理,实事求是,不能乱扣帽子,无限上纲  写文艺评论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原作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作,这样才可以取得对原作主要思想、艺术形象、艺术技  巧等的评论权 其次还要阅读序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 为了使自己的评论能中肯,必要时还应参阅现有的其他人的评论,聊作构思时的参考  2.实话实说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肯定否定,孰褒孰贬,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艺评论贵在有新意,不要陈词滥调 对于文艺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论分析,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  4.看重艺术分析 文艺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  而思想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往往要从它的表现形式入手 因此,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是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面  怎样进行艺术分析呢?  (1)分析艺术构思  把握作品的艺术构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提炼主题、怎样寻求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的情况,使我们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当然,有时也可以分析作品中某一局部的艺术构思,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它们都以较凝练的形式表达深挚的思想感情,所以常常可以从一字一句中看出作者的艺术匠心,看出这一字一句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上所独具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在评论时,必须着重抓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来对作品  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分析 形象都是具体的,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作者在塑造每个形象时,也都具有独特的创作和构思的方式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特征,通过有血有肉的具体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 初学写文学评论,要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特征,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言行,因为作品中的人物言行,无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  (3)分析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历年高考题常考查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把握  (4)分析作品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来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语言,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析语言要求具体细致,不笼统,不抽象,使人一读便知作品语言的特点 同学们写作评论时,往往分不清评论与读后感的区别,每每把评论写成读后感,这一点当引起注意  读后感与评论虽然同属于议论文,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读后感重在“感”,涉及作者的感受、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而评论的重点在“评”,即从具体事件中阐发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

读后感,就是写一个人读了某本书、某篇文章、某个故事后获得的一些心得和体会,然后把这种体会用文字记录和表达出来的文体,就是读后感。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论文读后感怎么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想要把论文读后感写得出彩的话,并不十分难,关键是你能读懂文章,然后把你的一些个人简洁给完整表达出来即可。不过有些人对读后感的写作感觉比较难。  第一步:要把所读的论文给吃透。  比如说这个论文的主题是什么,产生背景是怎样的,它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的观点有意义吗或者有趣吗?它论证这个问题或观点时采取的是哪些论据和论证手段,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这样的结论有什么意义或者其实,这个结论是否存在问题和不足等。要把这些都搞懂了,你后期写读后感就利索多了。  第二步:把你对论文的理解和想到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  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在内心梳理好,打好腹稿了,才开始下笔写文章。读后感虽然讲究的是随个人的性致来发散思考,但是你个人引发出的论点和论题也不应该离所读的论文主旨太远,否则两者之间就没啥联系了。  第三步:要谨记写论文读后感要有明确的论点、论据。  而非是让你写流水账,也不是让你写记叙文,让你写的是自己真心实意的感受,对这个论文的看法,以及你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看法,对你未来的人生和处事方法等有哪些借鉴或者改变、指导等。  第四步:执笔为读后感拟题目。  一般常见的题目格式大概为——“读《……》有感”或者“《……》读后感”,这种格式就是使用你所看到的论文题目直接加上“读后感”这三个字就行了,简单明了,不拐弯抹角,很直白。不过你想让题目更出彩一点的话,可以把你自己论文的观点当主标题,然后副标题再写上“读《……》有感”就行了。  第五步:简述所看论文的主要内容。  把你所看的论文的主旨内容用自己的文字复述简明扼要的复述一遍,然后重点阐释自己的总体感受和观点。这是作为文章的第一段开头来写的,文字不需要太多,以免出现凤头鸡尾的现象,两三百字就可以了。  第六步:叙述你这篇读后感的主要内容和自身的感受。  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分为多段表述,首先你对所读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然后再细细地去论证就好了。其中,也可以重点针对所读论文的一些内容和语句进行感情抒发。毕竟这里写的是读后感嘛,有点真情实意表达在里边才比较妥当。不然整个文章看起来冷冰冰的,实在是不成功的一篇读后感哟。  第七步:写你读完这篇论文后,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带来哪些思考。  这个思考可以是对你的学习、生活、信心等各方面的,也可以是对现在社会的一种呼吁、感触和思量。不管怎么说,写论文的读后感,主要是写你内心切实的一种感受,而非让你“强附上一些浮夸的东西”,所以抓住了你的真实感受,就能够很好的组织语言写下来了。

论文读后感的写法如下:1、相关书讯:关於所闷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2、内客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内,务需注明摘录文字出处之页。3、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内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5、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内容相启发的。6、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此部分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客,所以这里篇幅长一些。7、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进行总结。

有关于美术的论文的读后感英语

西方美术相对于东方美术 多了一点点的开放 并在结构上也有所不同 逻辑思维占主要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他问的是暑假作业上面得啦!

有关于美术的论文的读后感英语怎么说

My feeling after reading XX

Reading"RobinsonCrusoe"feltnotlongago,Ireadabookcalled"RobinsonC"Robinsonhadthoughtaboutawish:tosea!At18yearsold,Suddenly,Robinsonisonlyonepersontosmooththeisland,andbeganinanuninhabitedislandtoa""Robinson,ontheislandownbread,Theyusedwoodandmadeawoodenraft,BAfterreturningtotheforest,itwasfoundthatevokesawasteland,sodoourselvesa"rigged"Peopleandtheoppositionofhishandstosaveapersonnamed"F"Heissohard,Heissostrong,Heissocourageous,theoppositionPeople'spursuit,BecauseRobinsonisahard,IfIwereRobinson,Iwillnot,ashedid,tohistrainingasabaker,Iwouldthink:severalbreadhavedonesobadthatIsimplydonotpractice!Iwouldnotlikethewavesimpactofthestrongtoreturntotheisland,Iwouldthink:IfIgobythebigwavesblowing,thehowdo?Iwillnot,IfIseethelightofasavagepeople,Icamehere,Iwouldthink:Fromthenon,Savagecame,quicklyfled!IthinkIwasasmallgirl,inthefaceofRobinsonthendoggedlyspirit,IReadingthe"RobinsonCrusoe",IWeshouldlearnRobinsonkindofhard,strong,谢谢采纳岳雨轩

reflection paperimpressions of an essayimpression of a impression英 [ɪm'preʃn]  美 [ɪm'preʃn]   印象;感觉;模仿  印迹;印刷双解释义 (名词)[C]印象; 感想 deep lasting effect in the mind or feelings of sb[S]想法,看法,感觉 idea, feeling or opinion[C]滑稽模仿 an attempt to copy in a funny way the most noticeable parts of a person's appearance or behavior[C]印记,压痕 mark left by pressing an object hard into a surface[C]重印 reprint of a 详尽释义 (名词)印象效果感想,感觉,想法影响压痕,压印 ,印记,盖印印次,印数模糊的观念【印】印刷漫画式模仿,滑稽模仿印象画外观假象印刷品 (动词)给…留下印象英英释义Noun:a vague idea in which some confidence is placed;"his impression of her was favorable""what are your feelings about the crisis?""it strengthened my belief in his sincerity""I had a feeling that she was lying"an outward appearance;"he made a good impression""I wanted to create an impression of success""she retained that bold effect in her reproductions of the original painting"a clear and telling mental image;"he described his mental picture of his assailant""he had no clear picture of himself or his world""the events left a permanent impression in his mind"a concavity in a surface produced by pressing;"he left the impression of his fingers in the soft mud"a symbol that is the result of printing or engraving;"he put his stamp on the envelope"all the copies of a work printed at one time;"they ran off an initial printing of 2000 copies"(dentistry) an imprint of the teeth and gums in wax or plaster;"the dentist took an impression for use in preparing an inlay"an impressionistic portrayal of a person;"he did a funny impression of a politician"the act of pressing one thing on or into the surface of another;"he watched the impression of the seal on the hot wax"

读后感的英语是reaction to  a book or an article。例句:1、我在其它课上也有记日志,总结(材料)并写些读后感。I've kept journals for other classes, summarizing and writing about how I felt about  2、不同于传统的读书俱乐部,这家慢阅读俱乐部并不要求会员们就某一本书分享读后感,而只是让大家远离电子设备,在安静、放松的环境中阅读。Unlike traditional book clubs, the point of the Slow Reading Club isn't exchanging ideas about a certain book, but to get away from 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ad in a quiet, relaxed  3、新城市主义的区域发展模式&Peter Calthorpe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读后感。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New Urbanism& Read the book 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 Ecology, community and the American dream by Peter C4、读后感写作指导与思维训练。A Guide to "post-reading essay" writing and thinking 5、我知道我以前布置的读后感都很难。I know I've been giving difficult reading 

有关美术论文的读后感范文怎么写

如何写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同学们的来信和网上发来的信息,对大家的写作动态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知上一期栏目中关于选材的内容,大家看过之后,有何感受?请尽快与老师交流  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位东关某小学六年级的曹笑〓小朋友反映了自己在写作中的妙笔生花,却独在写读后感的问题上感到捉襟见肘,希望老师能给她予以指导,并希望老师能与她交朋友,我看了很高兴,那么就借该栏目与大家谈谈关于如何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提及写读后感,自然而然地就与写读书笔记联系到一起众所周知,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写读后感笔记有益于我们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谓好处多多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谈谈第二种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评语:这篇读后感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小作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对保尔这一主人公产生了敬仰之情,称赞他是“强者的化身”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用保尔这一榜样鞭策自我做生活中的男子汉篇末紧扣文题,用“每当……就……”的句式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是画龙点睛之笔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写好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辣手的问题要写好读后感,指导是关键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体会是: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例如我教《养花》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二、抓中心,定要点  《养花》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第一步:先让学生回忆《养花》一文的中心思想,理清要点第二步:我归纳习作要求,《养花》这篇文章抓住三个要点:①、养花能增长知识②、养花能调节脑力劳动③、养花可以创造劳动果实,发展友谊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养花》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五、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小组发言交流  六、学生动笔写习作  由于我指导学生写《养花》一文读后感方法得当,学生写起来文章没有千篇一律,开头和结尾基本上能按读书笔记方法去写,中间段学生能用自己的例子去谈出体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高中读后感与初中的区别何在?  老师要我们根据读过一篇散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是由于太久没写,又因为自我觉得不想以初中的模式去套入高中文章之中,所以特意指教各位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不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吗?其实,一篇文章,只要有一句话留给你深刻印象,让你长久不忘,那这篇文章就没白读啊!就值得写呢!  一般来讲呢,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自下的愚论不多,阁下若有更好的方法小可极盼赐教  初中时候的读后感比较侧重的是读完后的思想与感性上的波澜而高中的读后感更偏重的是较为理性的平叙与论述,也就是更侧重于弘扬理性,更强调从“点”到“面”通常的情况下,议论文的写作是最快适应高中读后感的好方法之一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与评论的异同  初学者对读后感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不够好,常将读后感写成了评论,或将评论写成读后惑,为此,谈谈这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二)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读后感<一般议论文<评论性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  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  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  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  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  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  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  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  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  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  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  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  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作文指导:短评精选  短评是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进行的简短评说,  属于评论的一种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或者评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评出事件的内涵道理,或者评出现象的本质底蕴,或者评出观点的价值意义  评论文章的种类很多,如:政治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新闻评论、文  艺评论、书刊评论、思想评论等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握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  要写好短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述”是手段,“评”是目的 不述其事,评无依据;不评其理,述无意义 但是述和评不可平分秋色,因为评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归宿 如林默涵的《说“小”》,开头就是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  如果介绍重于分析,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这是写评论之大忌  2.“述”有选择,“评”有针对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这同评的针对性有关 林默涵为了号召人们切实做一点应当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进行介绍 如果述的材料没有选择,那样的道理将会缺乏针对性,将会杂乱无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评述相通,述评相联,即述的材料与评的道理紧扣一个中  心,抓住一个角度,绝不可南辕北辙  此外,写思想评论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1.思想评论要有及时性 它与针对性密切相关 及时,评论的针对性就更强  所以,思想评论要针对现实,下及时雨,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作出判断,不要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  2.评论要实事求是  思想评论,要就事论理,实事求是,不能乱扣帽子,无限上纲  写文艺评论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原作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作,这样才可以取得对原作主要思想、艺术形象、艺术技  巧等的评论权 其次还要阅读序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 为了使自己的评论能中肯,必要时还应参阅现有的其他人的评论,聊作构思时的参考  2.实话实说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肯定否定,孰褒孰贬,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艺评论贵在有新意,不要陈词滥调 对于文艺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论分析,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  4.看重艺术分析 文艺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  而思想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往往要从它的表现形式入手 因此,对作品的艺术分析,是文艺评论的重要方面  怎样进行艺术分析呢?  (1)分析艺术构思  把握作品的艺术构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提炼主题、怎样寻求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的情况,使我们对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当然,有时也可以分析作品中某一局部的艺术构思,特别是诗歌和散文,它们都以较凝练的形式表达深挚的思想感情,所以常常可以从一字一句中看出作者的艺术匠心,看出这一字一句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上所独具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  我们在评论时,必须着重抓住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来对作品  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分析 形象都是具体的,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作者在塑造每个形象时,也都具有独特的创作和构思的方式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特征,通过有血有肉的具体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 初学写文学评论,要抓住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特征,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言行,因为作品中的人物言行,无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  (3)分析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历年高考题常考查对诗歌、散文意境的把握  (4)分析作品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借助语言来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语言,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析语言要求具体细致,不笼统,不抽象,使人一读便知作品语言的特点 同学们写作评论时,往往分不清评论与读后感的区别,每每把评论写成读后感,这一点当引起注意  读后感与评论虽然同属于议论文,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读后感重在“感”,涉及作者的感受、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而评论的重点在“评”,即从具体事件中阐发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读者以启发和教育

呵呵 可以直接选择一个方面写 我原来就是这样写的……一下例文 祝你好运  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揣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时间的推移不会使疑团得到解决,只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多的疑惑留给后人。  人们过分地喜爱她。无止境地探讨她那难以觉察的、转瞬即逝然而亘古不变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容一切的眼神,那端庄沉稳的姿态,高贵而朴素的装束,以及无懈可击的完美构图。人们惊叹:列奥纳多,惟有列奥纳多,上帝一样的智慧,才能采集那么多美的元素,将众多美好合为一个完美。于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就这样,蒙娜丽莎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也给人们无限沉重的压力。人们既愿意栖身她的庇荫,吸取滋润的营养;又渴望走出她的阴影,呼吸自由的空气。多少年了,无数醉心绘事的人,都为这一重矛盾所困扰。  这是一个神话,它与达·芬奇无关,完全是后人制造的。神话像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滚动,无限膨胀,最终连神话的制造者也被吞没。如今,蒙娜丽莎坐在卢浮宫一处显要的位置,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每天以我们熟知的、神秘而永恒的微笑迎候数以万计的来访者。这些朝圣般的观众心中装着各式疑问,他们渴望通过这一张温柔娴静的脸庞读出答案,然而离开时却将更多的问题带走。问题是五花八门,许多与蒙娜丽莎并无关系。有人会问:蒙娜丽莎究竟是画中人的名字,还是微笑的别称?画中人究竟是银行家乔.贡多的妻子,还是伊萨贝尔王妃?此画确有真人模特,还是凭想象画成?画中人物没有眉毛,这是当年佛罗伦萨的审美时尚,还是像某人所说,其人正在怀孕,是妊娠反应?画中人是否刚经历流产的伤痛,所穿衣裳是丧服?蒙娜丽莎那令人迷惑的表情真的是微笑吗?难道不是面部麻痹症造成?蒙娜丽莎到底是男是女?其原型是否就是达.芬奇本人?问题越问越离奇,距离画本身越来越遥远,不仅无助于解读该画,反而将人不断引向迷途。  其实,有些问题已经构成了对《蒙娜丽莎》的亵渎,只是提问者尚未觉察。蒙娜丽莎是男是女,这还用得着问吗?任何一个对性别有感知的人都不该对此产生疑问,可是有人偏要提出如此荒唐的问题。有人说蒙娜丽莎给人的感觉是中性的,至少她不会给人产生性的诱惑。试问,难道惟有性感才能构成女性美吗?如此,一幅肖像画与一幅色情照片又有多大区别?无疑,蒙娜丽莎是美的,她的美充分体现在人性美上,而不局限于女性特征;或者说,她的美已经超越了性别阻隔,但这并不等于连性别都分辩不出。对于显而易见的事实还要发出荒唐的疑问,若不是别有用心也是无聊之极了。面对一幅分明令人愉悦的肖像却偏要说甚么面部麻痹症,这简直令人愤慨。蒙娜丽莎表情是僵化的吗?瞬间的表情被定格就说成僵化,那真是荒唐透顶。微笑是难以描述的,专注中不自觉的微笑,友善的微笑,欣慰的微笑,或是略带嘲讽的微笑,那是每个人不同情绪下的感受,但笑意是毫无疑问的。至于有人感到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因而断定此画不是以真人为模特,而是完全凭想象画成,这种论断也纯属多余。人们惊叹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画中人由面部五官到双手,再到身体的其他部分,包括衣着穿戴,每一处都那么真实可感,几乎伸手可及,这是凭空想象无法完成的。倘若没有真实人物作参照,达.芬奇纵然有天大的才气也不可能画得如此生动细腻。有人要问,画中人的眼神、她的笑意是那么遥远和不辩深意,那是其人所独有的吗?为什么今人就摹仿不出?其实这样的问题很好解答。每一个了解绘画的人都懂得,肖像画并不等同于人物原型。一幅好的肖像画首先要体现作者与表现对象间的互动;画家将自己的智慧、情感、人生理念、精神渴求等等都融铸进了画中人物,这样观众从画面上读到的肯定比真实人物要丰富的多。我们了解了达.芬奇的生平,认识了他在诸多领域的非凡造诣之后,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既如此,那么画中人究竟是谁的妻子、叫什么名字就不重要了,她是达·芬奇全部艺术才情的汇聚,也是他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她不是任何人的妻子,她是一个超乎常规限定的完美人性。我们可以理解蒙娜丽莎为达.芬奇的精神肖像,但要说是以他本人为模特就显得太庸俗化了。有人通过电脑技术将达.芬奇的自画像与蒙娜丽莎作以对照,发现两者的基本结构惊人地相似,于是断定该画是以他本人为模特。其实这是吹毛求疵。相似不等于吻合,当然完全吻合是不可能的,正如画中人与真实人物也非完全相同;然而不同的人总有相似之处,并且相似性是主要的,差异却是微小的;更何况每一个画家描绘他人时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形象带进画面,因为画家对自己最熟悉;这点想来达.芬奇也不会例外。说到这些,其余的问题也就无须解释了。如果我们多读一些画,多接触一些画家,那么不着边际的问题就不会提出来了。  驳斥了上述一些问题,不是说围绕《蒙娜丽莎》的研究都是无意义。作为世界美术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一件作品,必然会有无尽的问题为后人探讨。对于《蒙娜丽莎》人们过分熟悉,很难再产生新鲜感;然而醉心于此画的人,却是每看必有新得,各中奥妙怕是只可意会了。《蒙娜丽莎》不但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简直是法国人的骄傲。当年《蒙娜丽莎》曾经失窃,千万人为之痛不欲生,政府则把当日定为“国难日”;而当它失而复得时,则举国欢腾,其盛况不啻于国家重获新生。法国人莫非忘记了,《蒙娜丽莎》本不该属于他们。在蒙娜丽莎的故乡意大利,拥有无法估量的艺术宝藏;却不曾拥有《蒙娜丽莎》,不能不说是巨大遗憾。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发烧友的一幅画,不要说艺术界,单就政界要员对她的迷恋就令人诧异:大名鼎鼎的戴高乐总统每当心绪烦躁时,必驱车前往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出来后便满面春风,原先的烦恼荡然无存;而蓬皮杜总统则公开承认无法克制对《蒙娜丽莎》的心驰神往之情。世纪伟人邱吉尔可谓是曾经沧海了,可他晚年有幸亲抚《蒙娜丽莎》时,竟无法控制颤抖的手指;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亦对《蒙娜丽莎》情有独钟,无缘享有真迹,就收藏了4幅赝品。看到这些事实,我们会产生疑问:一幅不大的肖像画为何竟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或是震慑力,难道不是有一种神秘的无形力量在驱动么?  有些问题是难以回答的,我们先从《蒙娜丽莎》自身来认识。举世公认的真迹现藏卢浮宫,那是流传有序的。当年达.芬奇迁居法国,身边就带着这幅画;达.芬奇死后,《蒙娜丽莎》即为法国王室所拥有;卢浮宫建成后,此画就被永久收藏。然而,人们不解,现今看到的《蒙娜丽莎》与当初描述的不尽相同。莫非已经过他人做手脚了?的确,我们今天看到的画与当年达.芬奇初画的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据说,当年拿破仑得到《蒙娜丽莎》,为了将它装进现成的镜框,裁去了画面左右各三厘米;原先的画上两侧有石柱,现在看不到了,只能看见一点柱础。按说拿破仑给此画造成了极大破坏,可我们今天却不会这么认为。在今人看来,《蒙娜丽莎》的构图是完美无缺的,人物身后的风景拓展了画面空间,又很好地烘托了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也极为突出;相反,两侧增加了立柱反倒觉得构图沉闷,视野欠开阔,人物形象也失去了单纯。拿破仑戎马一生,未曾对艺术有过特殊的关注,却在美术史上留下了显著的一笔,真是不可思议。看来神圣也不见得是不可动摇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蒙娜丽莎》是棕褐色调,略带些青绿色相,色彩简洁而沉静,朴素而凝重。我们以为画向来如此,其实不然。据达.芬奇同时代人对此画的描述,当时的画是色彩鲜艳,调子明快的,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呢?当年法王得到了《蒙娜丽莎》,为了更好地保护它,在表面涂了过多的光油;历经数百年光阴,光油变成了暗褐色,像我们目前看到的色彩;画表面已经开裂,形成了蛛网般的细密纹理。保存状况不佳,那是令人惋惜的;然而,我们宁愿承认当今的《蒙娜丽莎》。单纯浑厚的色调与人物沉静内敛的精神气质相得益彰;深暗的衣饰、迷蒙的背景将人物脸庞及双手衬托得响亮动人;而均匀的裂纹则给人物增添了神秘气息,让我们欣赏她时带上更多的崇敬与神往。有人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除去表面油垢,恢复原先明丽的色彩;只是担心技术不过关,怕损伤画面。其实,倘若真的修复了,我们反倒会觉得陌生以至难以接受。  临摹名画是一种喜爱的表现,《蒙娜丽莎》就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临本。且不说今人的临摹,仅在达.芬奇时代就有好几个版本的《蒙娜丽莎》,那多半是达.芬奇的学生或助手临的。有几幅技巧拙劣,放在原作跟前不堪入目,不过其中也不乏佳作。在美国新泽西州也有一幅《蒙娜丽莎》,和卢浮宫的原作极为相似,只是构图略大一些,露出左右两侧的石柱(原作构图本来如此)。画上的蒙娜丽莎秀丽、清纯,更具人间气息。专门研究《蒙娜丽莎》的学者雷特认为这幅也是达.芬奇所作,而且是最初作品,该作表现出了人物的青春魅力;而收藏于卢浮宫那幅大约作于1513年。达.芬奇到了晚年技艺愈加炉火纯青,但多年过去,蒙娜丽莎已不再年轻,而多了些许成熟与深沉。这种说法颇耐人寻味,但毕竟只是推测,难以得到证实。多数人对此持否定意见,反对者认为:达.芬奇一生中创作的绘画屈指可数,他从未重复过自己的作品。不过,这种论断也缺乏说服力,达.芬奇本人就曾经画过两幅同样的《岩间圣母》 。既如此,那么他留下两幅《蒙娜丽莎》也非绝对不可能。据称达.芬奇画《蒙娜丽莎》前后耗费了四年时间或更久,那他在这其间画过一幅或多幅变体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真伪鉴定会有专人去考据,而我们将新泽西州的《蒙娜丽莎》与卢浮宫的原作放在一起欣赏是别有趣味的。两幅画看去几乎一模一样,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者风格截然不同。新泽西的蒙娜丽莎看去更活泼些,娴静温柔中透出靓丽与清新;人物动态是平静自然的,毫无刻意临摹的那种拘谨与呆板;背景色彩反差较大,不似原作那般含蓄沉稳,却与该画的气氛极为协调。无疑,这是一幅佳作,但与原作相比就显得单薄了。当我们面对《蒙娜丽莎》原作时,不会有惊艳之感;那不是一位绝代佳人,似乎也不大年轻。蒙娜丽莎的手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手。  但是,我们会长久端详着画面,不忍转移视线。我们首先会被那绝妙的光影效果所折服,层层退晕呈现出丰富的空间以及逼真的质感,无界线的形体转折及色彩变化,比同时代人领先了几个世纪。真正让人惊叹的还不是技巧,那时隐时现的神秘微笑才令人销魂。那笑容太浅淡了,离得再近也看不真切;然而,只要你看到画,无论距离多远,都能感到微笑的存在。微笑不仅体现在翘起的嘴角,而是遍及脸上每一部分肌肤,甚至画面的各个角落,以至观者在欣赏蒙娜丽莎的同时,内心也装满了微笑。面对真迹的感受是别处无法取代的,卢浮宫的《蒙娜丽莎》注定会被永久保存。  《蒙娜丽莎》就这样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几个世纪过去了,蒙娜丽莎几乎成了一项法则,为无数艺术家所遵循。然而在艺术界,有了法则的设立者,就会有颠覆者。20世纪是艺术走向自由与多元的世纪,许多原本神圣的法则都发生了动摇。且看《蒙娜丽莎》近一个世纪的遭遇:先是杜桑用铅笔在她那美丽的脸上画上小胡子和山羊须,并题上L.H.O.O.Q字母;而后摄影师哈尔斯曼将蒙娜丽莎的脸庞换成了达利那怪异的面容:鼓瞪的双目,翘过眉毛的胡子,青筋突起的手中塞满钱币;再是南美画家博特罗将蒙娜丽莎画得肥胖无比,脸部像是充气球几乎占满画面而手却小得几乎看不见。此后衍化风盛行,各式各样的“蒙娜丽莎”纷纷出笼。裁剪了的蒙娜丽莎、肢解了的蒙娜丽莎、污损的蒙娜丽莎甚至烧毁的蒙娜丽莎都成了独立的艺术创造;还有人将蒙娜丽莎置换成动物头像,让人哭笑不得。随着衍化的普及,具有经济头脑的企业家看中了《蒙娜丽莎》的商业价值,于是蒙娜丽莎摇身一变,成了商品推销员。来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商品经“蒙娜丽莎”之手而身价倍增。蒙娜丽莎或握鼠标,或持饮料,或叼烟卷,或着泳装,或披婚纱,形象千奇百怪。无论人们赞叹其想象独特,还是因其歪曲名画而不齿,广告却因此为人注目,商家借此达到了促销的目的。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人喜爱装扮蒙娜丽莎,有的国家还举办“蒙娜丽莎模仿大赛”,获奖的女士总是无比荣幸。正因有了此类活动,某些男士也产生了装扮蒙娜丽莎的念头,有人还真的实践了,男士扮演的“蒙娜丽莎”让人看了实在是忍俊不禁。  关于《蒙娜丽莎》还有一个传说。公元前817年,古埃及有一个叫哈歌布苏的女祭祀,非常美丽,可以预测未来。她为了给法老祈福并获得永生,她自愿被做成木乃伊,葬在胡夫金字塔的石棺中。2003年,考古队开启了她的石棺,可里面什么也没有!他们还发现,墓室墙上的古老文字,是女祭祀给自己留下的预言:她在300年后会复活,然后会有一个来自芬奇镇的画家莱昂纳多把她的微笑画下来,难道这正是达·芬奇画中的蒙娜丽莎?!这种说法很离奇,但愿在不久的将来,真相会让我们释怀。  这都是近些年的事情。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文化快餐统治的世界里,再神圣的经典也摆脱不了被解构的命运。对此我们很难做出评判,也许我们会为设计家天才的创意而赞赏有加,或因玩世者亵渎神圣而愤慨不已;然而,这都是确实的存在,我们除了承认别无他途。几百年来,《蒙娜丽莎》受到太多的赞誉,超出了它自身的承载力;当人们对它的推崇达到了饱和,不再有更新的创意时,歪曲、嘲弄和揶揄就应运而生。而正本清源,又有专门研究和品评《蒙娜丽莎》的文章或专著不断问世,包括各种推断与猜测;就这样,一幅画成了一门学科,许多人愿意耗费毕生的精力。未来的科学研究也许会为我们解答许多关于此画的疑问,然而神秘一旦消失,一切便如同猜破的哑谜般索然乏味。毕竟,《蒙娜丽莎》是一幅画,一幅美丽的肖像,我们带着虔诚,也带着无需解答的疑问去欣赏她,这就够了。

可以百度知道 啊 呵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