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24-07-18 16:31:23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论文3000字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会说话的人类区别在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属性,也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最基本条件。但“会说”决不是人的先天本能,事实上,即使有些可以在书面语的林荫道上悠然散步的人,也许会在说的山海前望而结舌;相反,那些跨越了说的关口的人,往往能够在写的大道上健步如飞。写,可以字斟句酌;说,却是刻不容缓。在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千差万别,甚至判若天渊,即便一样有着良好的主观愿望,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人有一句话却把人说跳。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词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词偕通,正言共精心并用。”人们的交际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各种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限制。只要我们恰当的运用交际语言,交际语言定会在为满足人们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交际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摘要:语言行为是交际的主导因紊,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两者的和谙一致是交际双方都应遵循的原则。文章拟在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与语言交际行为之关系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并对于如何进免冲突、保持两者间的和谐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关锐词: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跨文化交际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在研究交际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语言行为,而忽视了非语言行为。但是,同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相比,非语言行为具有更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达情感等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同语言行为一样,非语言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会受文化的影响,同样的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亦有不同的含义,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严重影响彼此的交际。本文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进行分析。一、非语盲交际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非语言交际(NonvethalConununieauon)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广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狭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那些个人发出的有可能在他人头脑中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它是一种体现非语言行为的过程,在特定的场合或语境中要么独自出现,要么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非语言交际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它的涵盖范围广,涉及到多个知识领域,如:人类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社会语言学等。非语言交际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体态语(Bodyhanguage),由人体各部分的动作来提供的交际信息,包括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交流、手势、姿势、体触等。一类是场景(setting),由个体与环境相结合来提供的交际信息,包括时间概念、空间取向、沉默等。非语言交际的特点非语言交际相比语言交际有着几方面的特点:首先,许多非言语行为是多义的,它们在不同文化或地区有多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含义。如果对这种现象了解太少,一旦置身于不同文化之中,便很容易感到困惑并产生误解。其次,非语言交际具有非结构性,即:非语言交际没有正:式的结构或固定的模式,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是无意识的,无章可循的。再者,非语言交际具有连续性。语言交际有始有终,持续的时间有限。非语言交际则不然,譬如,在激烈的讨论之后,辩论双方虽然不再开口,但是,丰富的面部表情却仍在传递着许多信息。非语言交际的模式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有各自的规则。人们用语言交际时所使用的词语、句子等语言符号有着传情达意的功能。非语言交际也是一个符号系统,也有其特殊的传达信息的符号特征和功能。如,人的面部表情能通过眼、眉、嘴、鼻和脸部肌肉的运动变化传达快乐、悲伤、惊奇、恐惧、愤怒、蔑视、困惑等多种情感。因而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通过对非语言信号的编码和解码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非语言交际的基本模式:信息发出者(编码)—非语言信号(解码)—信息接受者如上所示,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是交际双方本身,他们在各自的文化、知识、经验、心理等背景和具体语境下发出和接受信息。化差异带来的“咫尺天涯”的感觉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避免冲突就要有意识地避免使用可能同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非语言行为。此外,如果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而使用与语言行为相冲突的非语言行为,交际者应持特别审慎的态度,并要及时考虑到对方能否接受这种冲突信息,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冲突。因此,研究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最为现实的意义就是要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三、语官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关系的确认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即信息的编码和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出或接受。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会毫无疑问地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当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非语言交际的替代、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不可低估。众所周知,能说会写另一种语言并不意味着对这种语言的理解不会产生偏差。因为词汇的字面含义毕竟有限,而理解的决定因素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因素又往往隐藏在词汇之后,它包含了许多非语言交际因素在内。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容易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影响,结果文化误解和冲突频频发生。虽然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手段缩短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然而这并未消除人们在心理上的隔阂。文有学者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川还有人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由此,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在交际中,一个人的举止和仪态所提供的信息量往往大大超过其谈吐所提供的信息量。人们自然流露出的各种表情、手势等非语言行为所反映出的信息同语言交际相比更真实、更准确、更适宜传达隐含的示意。依赖非语言的迹象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能更好地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际内容,从而使交际的质量升华。在很多语言表达不好或不屑用语言来表达的场合中,非语言交际行为能够或必须替代语言行为,使交际更精确、更具表现力。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语言障碍,对非语言行为的依赖性就会更高。当然,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脱离非语言行为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非语言行为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含义,而且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他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而脱离了语言行为,孤立地去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陈原认为:“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是语言,但是交际工具决不只是语言。实际上,社会交际常常混合了语言与非语言这两种工具。”在语言交际中,语言与非语言之间是主与从的关系,客观地讲,语言是交际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处于主导地位,非语言暗示是语言的有力辅助工具。对于这一主从关系的确认不应有任何的动摇。在一般情况下,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语言交际行为起到的主要是强调和补充的作用。它包含六个方面:补充(Co呷lementing),抵触(Contradic-ting),重复(R伞ating),调整(Re,lating),强调(Aeeenting),替换(substituting)。[,]首先,交际的主要意图要通过语言手段来实现,尽管非语言暗示传送的信息量很大,但对交际有实际价值的信息却是有限的,它们无论如何无法与有限的、但却系统连贯的语言表达相提并论,而非语言暗示则为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交际情景以强化和补充语言手段。其次,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性质和作用大不相同。在某些方面,如准确、细腻地刻画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的形状、运动状态等方面,语言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非语言暗示是影响语言交际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更丰富且准确地表现较为细腻的心理活动。与语言行为相比较,非语言手段有诸多优势:(l)更可靠;(2)有时更方便、更恰当。但是,当我们在肯定非语言暗示相对于语言行为有许多优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1)非语言交际是非结构性的,往往无章可循,变通性大;(2)非语言行为较多的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容易产生歧义;(3)文化背景的不同使非语言行为的研究者们很难找到诸如音素、音节、单词、句子等清晰的分析单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四、语盲交际与非语育交际冲突的产生在谈论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冲突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词语的常规语义和隐含语义。所谓“常规语义”主要指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字面含义(uteralmeaning)。该意义为一般人所普遍理解,在具体的情景中不会产生歧义。同时,常规语义还包括那些约定俗成的引申含义。例如,pig一词的字面含义是“猪”,但该词还常用来比喻“贪婪的人”。这两种含义都已被人们普遍接受,都属于常规语义。而“隐含语义”是指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所具有的通常不为人知的含义。这种语义由于使用频率较低,交际者无法依赖语言本身来揭示其隐含语义,因而常常130需要借助非语言的手段来进行确定。某些词语的隐含语义是无限丰富的,这些无限丰富的隐含语义与该语言单位的常规语义有着或疏或密、或正或反的联系。由于隐含语义不但具有隐蔽性,而且内容多样化,因此要使非语言行为与语言的隐含语义保持一致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隐含语义的理解如果离开非语言行为的帮助,语言与非语言的语义指向有时会发生冲突。概括起来,语言与非语言的冲突有三种结果:(l)使信息的接受者无所适从,无法断定传递的哪一个信息是真实的。(2)两者搭配,传递出一种特别的混合效果。这种混合不是两种语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此基础上营造出的一种特别的语义或情感氛围。(3)两者搭配,但唯有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当目的语使用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时,交际者要从对方支离破碎的言语中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其理解的难度可想而知。此时,非语言行为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非语言行为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行为本身必须是信息的载体;编码和解码的程序必须是交际双方所熟悉的;载体的形式必须是双方都承认的。如果双方用不同的载体形式(非语言行为)表达某个意义,交际就会发生障碍。例如,拇指与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这个动作在英美文化内是“很好、没问题”的意思,在我国是“三”,但在有的拉美国家它却是狠裹的动作。[3]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冲突并非只会对交际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我们时常会有意无意地利用两者的冲突关系以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例如用愉悦的面部表情去搭配包含负面意义的语句则会给人以不真诚的,或是“玩笑”的感觉。因此,交际中保持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一致才是至关重要的。五、避免冲突、保持和谐使用一个“公共信号库”所谓“公共信号库”即交际双方知识和经验范围内的交叉重叠。只有存在这样一个信号库,发信方所要传递的内容才有被正确接受的可能。如手势“V”能正确传达“胜利”的含义是以交际双方都有这一先验信息为基础的。正确利用语境语境因素决定谈话的含义。谈话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下,话语的生成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交际者根据对语境的认知而确定的。语境包括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非语言语境包括交际场合、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是指谈话的前言后语、过程及交谈者对影响交际效果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由于个体交际者的背景经历相异,必然会使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认知和解码能力相异,最终导致交际双方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要正确地推导和理解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就要综观语境诸要素。如果说语言交际的内容会因语境不同而变得模棱两可的话,那么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它能丰富而准确地表现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同时,就效率而言,前者是无法与后者相媲美的。在不同语境下,对非语言信号的解码可实现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每一非语言行为都不是孤立出现的,也不一定都是有意识地要传递某一信息。因为非语言交际常常捉摸不定,难以察觉,同时,它又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里活动和价值观念。[’]因此,交谈双方只有对语境统一建构和把握,使话语与语境有机结合,彼此才能应对自如,交际才能有效、顺畅。正确利用语境是避免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另一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识别非语言行为信息时要严防模式化或只看表面现象。排除非语言交际行为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干扰就可以尽力避免冲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沟通。正确理解非语言信号成功的交际仅仅依靠对语境的把握是远远不够的。在非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中,其伴随及协助语言表达这一功能尤为重要。非语言与语言行为的和谐在很多场合下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达成的,或者说,伴随语言行为出现的非语言行为很多都是习惯性的。所以说非语言信号的正确解码对于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是正确的言语理解的重要保证。在有些场合,交际者需要有意识地使用某些与语言相和谐的非语言行为,以便使双方借助这些非语言行为确定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正确。因为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不止一种,如果其中某一非语言行为背离了与语言保持和谐的原则,交际对方就可能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表示疑惑不解。因此,保持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还应保证每一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彼此间不发生冲突。进免文化冲突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们非语言交际行为并非完全一样,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之间,非语言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在一种文化中,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的语义指向是和谐一致的,但在另一种文化中,两者的语义指向却可能是冲突的。对他种文化理解的欠缺会导致对非语言行为理解的偏差。例如,中国人在表示“吃饱了”时习惯用手轻拍自己的肚子。在这里“拍肚子”表示“吃饱了”是中国文化所做的诊释;而在美国文化中,表示“吃饱了”却是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意思是“已到这儿T”。[’]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非语言交际同样是密不可分的,非语言行为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也是文化的产物,是某一社会的共同习惯,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行为准则。非语言行为的形成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异文化冲突信息的认知取决于信息输人者对对方语言、非语言行为及文化的熟悉程度。因此,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有别。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以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表现出来。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们用点头来表示肯定,而在非洲某些国家,人们则用摇头来表示同意。其二,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相同。有些手势或动作在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可使用,因而传达的信息基本相同。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这些手势时,首先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并注意其使用场合。其三,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部分相同。有些非语言交际手段或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有些还具有高度的地方性,仅仅用于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语言区域。例如:对亲密距离的理解,中国人和西方人亦有不同。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人们相互击掌、拥抱、亲吻面颊等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在中国,一般不会使用这种体触行为。要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就要在理解他种文化非语言行为的含义时牢记三条原则:第一,在注意某一非语言行为表现时不能忘记:在实际交往中往往是多种非语言行为同时配合行动。第二,任何人都无法列举和描绘出每种文化的所有非语言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正确理解一些常见的非语言行为的信息,就可以对所需要的信息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第三,我们只有先了解本族文化的非语言行为,才能理解他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I’1由此可见,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和谐一致,就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根本在于文化对比研究。通过文化对比,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以及交流中可能造成的误解和冲突,排除文化干扰,实现顺利、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学会排除文化干扰的正确、得体的方法。在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的含义和特点的同时,了解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所在。其次,要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方法。正确理解在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结合的话语结构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文化特点。川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论文800字

由于汉英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许多日常行为在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异同点及常见的语用失误,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及语境中被正确使用,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交际价值,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有极大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汉英文化差异 褒奖语及应答 语用失误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这儿的使用规则即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由于文化的迁移,外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而“文化既有其统一性、延续性和共有性,又有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胡文仲,1985) 褒奖行为这种社会现象存在于每个社会群体,存在于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巩固和加强交际者之间的团结,起到社会润滑油的作用。美国语言学家Pomerantz指出,褒奖语是一种支撑性行为(supportive action),也是一种评价性行为(assessment action),也就是说,称赞语不仅有称赞的性质,也有评价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汉英文化在褒奖这一言语行为上的相似点及文化差异,并对由此产生的语用失误作一分析,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在跨汉英文化交际时如何恰如其分地称赞对方并知道怎样对对方的称赞做出正确得体的语言回应,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相似点 1.注重礼貌待人 言语交际中所体现的礼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恭敬的态度和礼貌的语言。 英语文化中也充分体现了对言语行为中礼貌原则的体现。利奇(Leech ,198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和人际交往中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类,即由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等六个准则构成。 后来的一些东西方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探讨,使礼貌成为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礼貌原则反映到行为中,在称赞、感谢等表达上,汉语和英语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如, (1) 你做的饭真好吃。 (2) Thank you for your 提倡谦虚态度 一般认为谦虚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美德,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汉语的谦虚表达中,对于来自对方的称赞和评价,一般不采用全面赞同的应答,而采取“缩小规模”来表示同意的策略。如, (1) 甲:你刚才唱歌唱得真好听。 乙:是吗?不过我觉得我没大放开。 (2) A: You have a nice one-room B: Y The rent is It is a 说话人通过赞同、认可来称赞对方的行为,听话人通过谦虚、礼貌的态度来应答,从而创造出“和”的气氛,这是汉英语言在会话中的典型表现。褒奖行为带上了社交礼节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维持了人们之间的圆满关系。 3.讲究协调和谐 很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有史以来在社会结构上一直是家族式的,形成一种聚合模式,其特点是从众意识较强,不想突出个人,注重与他人“和为贵”。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里,有些说话讲究艺术性的老师批评学生时很讲策略,如你的文章写得很好,要是字再漂亮些就更棒了。老师把批评书法和称赞文章结合起来,减弱了批评的味道,学生容易接受,对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中国有以“和”为轴心的文化,中国人常常无意识地、微妙地运用这种“和”文化来相互理解,彼此达到和谐的关系。 英语国家大都是异族混居的国家,成为一种离散模式,其特征表现为相互疏远,讲究个体独处。不过,他们的社会也并非没有在“协调”上下功夫。西方语言哲学家及语用学家格赖斯(Grice)在1968年就提出了会话所需要的四个协调原则:(1)说直话,不要说没有十分把握的话;(2)掌握信息数量,不要给予超出所需的信息;(3)说有关内容的话,不要离题;(4)说话要明快、简洁、条理清楚。这四个原则被认为是语言交际的一般会话原则。 三、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差异 1.褒奖方式的差异 一个美国学生和一个中国学生应邀去日本朋友家做客,虽然过后中国学生对美国学生说日本饭菜并不迎合他的口味,但在吃饭及做客后告别时,他却一直不停地在主人面前说饭菜如何地美味可口。美国学生觉得中国学生说了假话,让人听上去很虚伪。他认为如果是自己的话,他会说一些感谢的话,但同时也会率直地指出饭菜不合口味。对此,中国学生的解释是说饭菜可口是感谢的一种表达,并不是虚伪的恭维。 英语文化中,人们习惯把对对方的敬佩和感激用不同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假使要称赞他们,也是采用评论性的、限制性的,而且是高姿态的称赞方式;而中国人面对同一对象时,其称赞、感谢的言辞是不带评价的、全面肯定的、低姿态的,往往被西方人看成过分谦虚了,是虚情假意、恭维奉承的表现。 2.褒奖范围的差异及不同观念 汉英文化中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导致了褒奖范围的差异,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宗教信仰、收入、年龄等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我们对此类问题进行称赞会使话题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和英语中的褒奖话语相对比,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褒奖语涉及到对对方性格、内在品德及精神的赞美和钦佩,如常可以听到以下的寒暄语。 (1) 你脾气真好,对孩子这么有耐心。 (2) 你起得总这么早! (3) 你学习真努力! 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同一褒奖点人们的不同观念。一种文化普遍认可或认为是具有价值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得不到承认,或加以摈弃;一种文化认为是文明的、适宜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落后的、无礼的行为。让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对此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①体重。这是一个在两种语言中出现频率都很高的话题。过去,中国人见面如果说对方“发福了”“胖了”是一种恭维,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及审美的需求,很多人反倒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瘦了”,可我们仍不能否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说对方“发福了”“胖了”仍含有恭维对方生活条件优越的含义,而说对方“瘦了”一般情况下也表达了对其身体状况的关切;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种含义,人们把体重超标看作是不健康的标志,所以说对方胖会被理解成暗指对方体质下降,而说对方“瘦了”毫无疑问是句恭维话, ②金钱。对中国人来说,称赞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是一种恭维,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恭维还会带有羡慕的成分;在英语文化中则不然,人们更看重个人通过努力而得来的财富,这种观念在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③友谊。汉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都重视友情,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以情感为中心,认为朋友,特别是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讲义气,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真够意思”“够哥们”“够义气”这样的恭维,这在英语文化中是听不到的。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取向以工作、志趣和活动为中心,朋友关系中仍然强调独立、自主和竞争,相互之间没有义务和责任。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给他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提供帮助是很正常、无可厚非的。 ④外貌。中国女性在公开场合或丈夫在场时受到异性对自己外貌的褒奖时,多数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会觉得不雅,有失体统;英语中人们对女性外貌、化妆和服装等的称赞是很普遍、很自然的,而且自由度很大,基本上不受年龄、地位、场合和熟识程度的限制。 ⑤家庭成员。中国人倾向称赞对方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方的孩子;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倾向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认为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有“自我表扬”之嫌,而称赞对方的家人事实上就是在称赞听话者本人;而多数西方人自我观念意识强,这种独立性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吝赞美。如, (1) 你女儿长得真漂亮! (2) 这么短时间不见,你儿子长这么高了! (3)(母亲对女儿) You look so lovely in your new dress! (4)(丈夫对妻子)What a nice dinner you gave us!

在交际活动中,语言的表达作用,集中体现在语言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说和写,听和看,既是语言沟通情境的行为,又是人们相互间心理活动的反映,是人们的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这是由于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借助于面部表情、动作姿态、语言和语调的参与交际和沟通来实现的。进行交际活动始终,可以充分展示交际者的语言心理。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要重视言语交际的艺术。交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既然是通过言语活动过程反映出来的,那么,言语对于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至关重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交际双方融合还是神离,成功还是不欢而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言语艺术。言语得体 言语既是交际心理现象,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必须做到说话得体,恰如其分。任何夸大其词,或是不看对象,词不达意,都会影响交际心理的展现,妨碍相互间的交流。2、言语真诚 其实言语得体也是出于真诚,话说得恰到好处,不含虚假成分,能说不真吗?然而真诚还有它另外一面,那就是避免过于客套,过分地粉饰雕琢,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3、言语委婉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谈话的对象、目的和情境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说话有时要直率,有时则要委婉,要视对象而定。直时不直,委婉时不委婉,同样达不到交际效果。人际交往及其意义。“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会说话的人类区别在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属性,也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最基本条件。但“会说”决不是人的先天本能,事实上,即使有些可以在书面语的林荫道上悠然散步的人,也许会在说的山海前望而结舌;相反,那些跨越了说的关口的人,往往能够在写的大道上健步如飞。写,可以字斟句酌;说,却是刻不容缓。在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千差万别,甚至判若天渊,即便一样有着良好的主观愿望,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人有一句话却把人说跳。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词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词偕通,正言共精心并用。”人们的交际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各种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限制。只要我们恰当的运用交际语言,交际语言定会在为满足人们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交际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交际语言的雅与俗是一种最能体人的气质这一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与交际语言的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处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体系中。科学地认识交际语言雅俗之间以及与语言规范的关系,对于提高语言交际水平、促进交际语言规范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交际语言的雅和俗的界定及二者的关系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何者为雅,何者为俗?即使从感觉上也能分辨出一些来。邢福义先生主编的《文化语言学》中举了这样的例子:在庾信《马射赋》中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联,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化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成为千古名句。到现代,金庸的《天龙八部》第三十二回有这样的描述:“不知此人请了哪一个腐儒撰此歌功颂德之辞,但听得高帽与马屁齐飞,法螺共锣鼓同响。”读到这里,人们很自然地产生强烈的对比,为那是何等淡雅清丽而这又是多么粗鄙庸俗而不禁失笑。在现实交际中,象以上那样的雅俗对比强烈的言语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仅以亲属称谓为例(普通话):先看对“雅”的释义: 《古汉语常用词词典》:雅,(1)正、正确的。(2)规范的。(3)高尚、不俗。《现代汉语词典》:雅,(1)合乎规范的。(2)高尚的、不粗俗的。 综合以上释义,所谓“雅”的交际语言指: 1.规范的。例如《尔雅》之“雅”。 2.文化层次较高的,即文雅的。 3.高尚的、不低俗的。 有学者认为,就文学作品而言,在历史上“经过精心创造的思想信仰理论体系和文学作品是雅的,普及的但是比较质朴粗放的东西是俗的”。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也可类比交际言语的雅俗。从交际言语表达的思想内容上说,古人认为“雅”为“正”或“正确”,主要指“君子之言”(与“小人之言相对立”)。这与具体的政治态度和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相关联,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而异。宋人郑樵说:“朝廷之音曰雅”,这反映出古代雅文化的贵族化倾向。在现代社会,从话语内容来说,雅的言语既要体现古今认同的传统美德,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的优良思想和公认的道德、伦理和礼貌准则等。雅:交际是一门艺术,要讲究礼仪,不同的场合都要注意礼貌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初次见面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请给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送礼给人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未及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因此,语言是一门艺术,它博大精深。它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更体现在人们生活中对它的运用。

说话是一门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艺术,有些人说话不是啰嗦就是说不到重点,这也是一项很大的缺陷。其实这并不是嘴笨,而是这个人还没有学会这门所谓的“说话艺术”。母亲时常教育我,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就在于他的所表达出的言语。如果你说话时常带着点讥笑和取笑,那么你这个人肯定不会有什么朋友。如果你说话带着点命令和指挥,那么会让人感到不爽,自然而然也就被人孤立。如果你说话是以说软话,恳求人家的,那么你就会被人指指点点,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后果。如果你说话十分啰嗦,而又从不注重你所要表达的重点,人家听起来不厌其烦,那么谁也不喜欢与你一同交流。我也不是一个特别会说话的一个人,有些时候,往往我一出口,那么麻烦也尾随过来了。母亲却是一个语言艺术很强的人,说话,并不生硬,表达出的也能给人一个好的印象或者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有些适当的时候,说话要变得婉转,这样别人也不会太过于伤心,特别是在拒绝别人的同时,本来是自己没有守约,更不能用理直气壮的语气回答。对于一些长辈时,说话要有礼貌,要以您来尊称,说话时不能以质问的口气。有些时候我们不是时常对跟父母撒娇索取东西吗,对,其实这也是一种说话方式,这样可以促使给人的好感。在面对你特别不喜欢的人语言的挑衅时,更不能横冲直撞的对对碰,而是要心平气和,这样会显得你很有涵养、不易动怒,人家就会尊重你,对他自己的行为道歉。说话不仅能表达出你的想法,还可以伤害一个人,又可以把你好或坏的印象留在别人的脑海里,还可以看出你是个怎样的人……生活中我们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语言的沟通,尊重这门艺术,更深入了解这门艺术!

交际中的语言艺术论文

在交际活动中,语言的表达作用,集中体现在语言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说和写,听和看,既是语言沟通情境的行为,又是人们相互间心理活动的反映,是人们的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这是由于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借助于面部表情、动作姿态、语言和语调的参与交际和沟通来实现的。进行交际活动始终,可以充分展示交际者的语言心理。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要重视言语交际的艺术。交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既然是通过言语活动过程反映出来的,那么,言语对于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至关重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交际双方融合还是神离,成功还是不欢而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言语艺术。言语得体 言语既是交际心理现象,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必须做到说话得体,恰如其分。任何夸大其词,或是不看对象,词不达意,都会影响交际心理的展现,妨碍相互间的交流。2、言语真诚 其实言语得体也是出于真诚,话说得恰到好处,不含虚假成分,能说不真吗?然而真诚还有它另外一面,那就是避免过于客套,过分地粉饰雕琢,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3、言语委婉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谈话的对象、目的和情境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说话有时要直率,有时则要委婉,要视对象而定。直时不直,委婉时不委婉,同样达不到交际效果。人际交往及其意义人际交往的含义 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有关人员通过各种手段,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和意向,进行沟通、理解并发生相互作用的交际活动。人际交往的意义 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对于保持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秩序和联系,对于保持和增强对外的沟通和联系,对于协调各种关系,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以至推进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人际交往能够直接获取所需信息。人际交往活动,是双方的信息交流活动。参加交往的双方都具有各自特定的思想感情、动机和需要。因此,双方所需要的信息都会在交往中表现出来,又通过交往来获取并反馈。固然,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也可以得到有关所需的信息,但人际交往直接传递和获得信息,又是其他渠道所不能替代的。例如组织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变化、职工的情绪波动和思想动态、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意愿等等,通过直接的人际交往所获得的信息,必定更加确切、真实和具体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在不同的群体中,在不同的职业、年龄、性别的人们之间,交往的特点不尽相同。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交往对象的变化 少年期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交往对象的重点开始向同龄伙伴转移、感情的重心也逐渐偏向关系密切的朋友。因为与同龄伙伴交往的平等关系能提供父母所不能提供的心理稳定感、认同感和发挥自身能动性的机会和场所,通过朋友之间分享共同的情感、矛盾、忧虑和困难,在相互帮助和尊重中满足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初中是学生结交知心朋友的高峰期,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几乎达到了一个结交同性朋友的猛增期。 (二)交往方式的变化 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身心方面的矛盾的出现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和焦燥。他们需要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表露自我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小学时团伙式的交往已满足不了这种要求,因而他们交友的形式开始注重个人内在素质的特征,交往内容也逐渐从活动的外在层面向内在认识和体验方面发展。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2) 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3) 性格相近,(4)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所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和持久。 (三)择友特征的阶段性变化 青少年对朋友的选择是以其对交友意义的新认识为基础。少年期朋友的选择主要以活动为中心,只要愉快相处就是朋友,朋友之间要绝对忠诚、坦白、保守秘密,遵守无形的伙伴关系准则,齐心斥责对朋友的叛变等。 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友谊要比少年时稳定和深刻的多,他们在择友时更注重内在的品质和情趣,即强调对方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等。由于此时青少年的判断力、自我调节能力都得到了相对的提高,因而能够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朋友间的一些非原则问题不会影响友谊的继续。由于青少年志趣爱好不断的拓展,内心的丰富使高中生的交往领域比少年广泛的多,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朋友来满足自己不同的需要。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特点 伴随着性的成熟,身体发育的急剧变化,自我意识的形成,认知能力的发展,人际交往上也日益显示出与童年完全不同的特点,并在人际关系上建立了新的模式。 朋友间的交际礼仪:诚实:真实的朋友是一个可以信任,能向之倾吐心意,并在一切环境之中都能守正不阿的人。最能破坏友情的莫过于使用欺骗的手段。在交朋友上,诚实的习惯报酬最丰富。藉着永远诚实,你就能吸引人来作你的朋友,因为他们会羡慕你的诚实。有些人,为了快些赢得朋友,就采用谄媚的方法。他们奉承阿谀,说好听的话,不管其是否真实。谄媚乃是一种不诚实,起先可能给人一种好印象,但是时间久了,它会催毁友谊。愉快:愉快是一种世界语,是孩子、大人、外国人都可以了解的。愉快也是乐观的一种形式。它总是盼望是最好的,不想最坏的。包含了好性情,不是粗暴易怒的性情。它包括成为一个众人的喜爱的人,使人可以接受失败而不伤心。愉快,不止于是一件与陌生人相交时穿上的外衣,它是人心中的一个根本态度,它会感动人相信最好的,交为之感到快乐。愉快是必须培养的,因为人人都会有时候感到不恰恰时也表示愉快,直到最后愉快成为你的第二性情。意气相投:乐意成为他人朋友的人,能够进行愉快的谈话。他们有能力“打破僵局”,能在适当的时候找到话题,使对方感到舒服。有时候,表示意气相投,只需要在路上相遇时,以微笑招呼,或说一声早安。在另外的时候,当你有更多的时间时,表示意气相投,则是藉有趣的谈话。真心作朋友的快乐的人,必会找到一些愉快的事情谈。这样,他就会提起对方的精神,使他感到更加舒畅。机智:与朋友相交时,可有两种方式去说同样的事:一种是粗鲁不仁慈;别一种是表明你乐于帮助。简单的说,机智就是不伤害人的感情。一个人在这方面谨慎时,他的朋友就会重视他、喜爱他。仁慈:一个要成为他人好朋友的人会小心避免贬抑他人的谈话。没有谁会喜欢被人取笑,一个好朋友也绝对不会拿别人去开玩笑。倾听:想要培植自己谈话艺术的人,可能忘记了,对方也是喜欢谈话的。要作一个会谈话的人,不但要会说,也要会听。当然,那些真正乐意做朋友的人必能在谈话中,当对方无话可说之时,找到新的话题。乐于助人:最能赢得人作你的朋友一个办法是在需要帮助时帮他。用乐于助人的精神赢取朋友的最有收获的办法是对一个天生胆小、沉闷的人特别仁慈。当你帮助这么一个人感到舒服时,他就会感激你,所以会乐于作你的朋友。朋友间交往的礼仪禁忌:朋友犯错时,只知道嘲笑和指责。答应替朋友保守秘密,但转头就告诉了别人。对朋友不能以诚相待。经常捉弄朋友。没有听懂朋友的意思时,就会发脾气。如果朋友和自己的意见不同,就会吵起来。明明是自己错了,还要争辩。交朋友的时候,注重外表。不愿听朋友说心事。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躲到一边,就是装做不知道。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shǐ)”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由于汉英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许多日常行为在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异同点及常见的语用失误,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及语境中被正确使用,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交际价值,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有极大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汉英文化差异 褒奖语及应答 语用失误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这儿的使用规则即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由于文化的迁移,外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而“文化既有其统一性、延续性和共有性,又有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胡文仲,1985) 褒奖行为这种社会现象存在于每个社会群体,存在于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巩固和加强交际者之间的团结,起到社会润滑油的作用。美国语言学家Pomerantz指出,褒奖语是一种支撑性行为(supportive action),也是一种评价性行为(assessment action),也就是说,称赞语不仅有称赞的性质,也有评价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汉英文化在褒奖这一言语行为上的相似点及文化差异,并对由此产生的语用失误作一分析,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在跨汉英文化交际时如何恰如其分地称赞对方并知道怎样对对方的称赞做出正确得体的语言回应,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相似点 1.注重礼貌待人 言语交际中所体现的礼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恭敬的态度和礼貌的语言。 英语文化中也充分体现了对言语行为中礼貌原则的体现。利奇(Leech ,198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和人际交往中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类,即由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等六个准则构成。 后来的一些东西方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探讨,使礼貌成为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礼貌原则反映到行为中,在称赞、感谢等表达上,汉语和英语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如, (1) 你做的饭真好吃。 (2) Thank you for your 提倡谦虚态度 一般认为谦虚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美德,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汉语的谦虚表达中,对于来自对方的称赞和评价,一般不采用全面赞同的应答,而采取“缩小规模”来表示同意的策略。如, (1) 甲:你刚才唱歌唱得真好听。 乙:是吗?不过我觉得我没大放开。 (2) A: You have a nice one-room B: Y The rent is It is a 说话人通过赞同、认可来称赞对方的行为,听话人通过谦虚、礼貌的态度来应答,从而创造出“和”的气氛,这是汉英语言在会话中的典型表现。褒奖行为带上了社交礼节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维持了人们之间的圆满关系。 3.讲究协调和谐 很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有史以来在社会结构上一直是家族式的,形成一种聚合模式,其特点是从众意识较强,不想突出个人,注重与他人“和为贵”。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里,有些说话讲究艺术性的老师批评学生时很讲策略,如你的文章写得很好,要是字再漂亮些就更棒了。老师把批评书法和称赞文章结合起来,减弱了批评的味道,学生容易接受,对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中国有以“和”为轴心的文化,中国人常常无意识地、微妙地运用这种“和”文化来相互理解,彼此达到和谐的关系。 英语国家大都是异族混居的国家,成为一种离散模式,其特征表现为相互疏远,讲究个体独处。不过,他们的社会也并非没有在“协调”上下功夫。西方语言哲学家及语用学家格赖斯(Grice)在1968年就提出了会话所需要的四个协调原则:(1)说直话,不要说没有十分把握的话;(2)掌握信息数量,不要给予超出所需的信息;(3)说有关内容的话,不要离题;(4)说话要明快、简洁、条理清楚。这四个原则被认为是语言交际的一般会话原则。 三、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差异 1.褒奖方式的差异 一个美国学生和一个中国学生应邀去日本朋友家做客,虽然过后中国学生对美国学生说日本饭菜并不迎合他的口味,但在吃饭及做客后告别时,他却一直不停地在主人面前说饭菜如何地美味可口。美国学生觉得中国学生说了假话,让人听上去很虚伪。他认为如果是自己的话,他会说一些感谢的话,但同时也会率直地指出饭菜不合口味。对此,中国学生的解释是说饭菜可口是感谢的一种表达,并不是虚伪的恭维。 英语文化中,人们习惯把对对方的敬佩和感激用不同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假使要称赞他们,也是采用评论性的、限制性的,而且是高姿态的称赞方式;而中国人面对同一对象时,其称赞、感谢的言辞是不带评价的、全面肯定的、低姿态的,往往被西方人看成过分谦虚了,是虚情假意、恭维奉承的表现。 2.褒奖范围的差异及不同观念 汉英文化中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导致了褒奖范围的差异,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宗教信仰、收入、年龄等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我们对此类问题进行称赞会使话题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和英语中的褒奖话语相对比,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褒奖语涉及到对对方性格、内在品德及精神的赞美和钦佩,如常可以听到以下的寒暄语。 (1) 你脾气真好,对孩子这么有耐心。 (2) 你起得总这么早! (3) 你学习真努力! 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同一褒奖点人们的不同观念。一种文化普遍认可或认为是具有价值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得不到承认,或加以摈弃;一种文化认为是文明的、适宜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落后的、无礼的行为。让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对此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①体重。这是一个在两种语言中出现频率都很高的话题。过去,中国人见面如果说对方“发福了”“胖了”是一种恭维,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及审美的需求,很多人反倒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瘦了”,可我们仍不能否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说对方“发福了”“胖了”仍含有恭维对方生活条件优越的含义,而说对方“瘦了”一般情况下也表达了对其身体状况的关切;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种含义,人们把体重超标看作是不健康的标志,所以说对方胖会被理解成暗指对方体质下降,而说对方“瘦了”毫无疑问是句恭维话, ②金钱。对中国人来说,称赞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是一种恭维,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恭维还会带有羡慕的成分;在英语文化中则不然,人们更看重个人通过努力而得来的财富,这种观念在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③友谊。汉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都重视友情,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以情感为中心,认为朋友,特别是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讲义气,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真够意思”“够哥们”“够义气”这样的恭维,这在英语文化中是听不到的。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取向以工作、志趣和活动为中心,朋友关系中仍然强调独立、自主和竞争,相互之间没有义务和责任。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给他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提供帮助是很正常、无可厚非的。 ④外貌。中国女性在公开场合或丈夫在场时受到异性对自己外貌的褒奖时,多数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会觉得不雅,有失体统;英语中人们对女性外貌、化妆和服装等的称赞是很普遍、很自然的,而且自由度很大,基本上不受年龄、地位、场合和熟识程度的限制。 ⑤家庭成员。中国人倾向称赞对方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方的孩子;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倾向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认为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有“自我表扬”之嫌,而称赞对方的家人事实上就是在称赞听话者本人;而多数西方人自我观念意识强,这种独立性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吝赞美。如, (1) 你女儿长得真漂亮! (2) 这么短时间不见,你儿子长这么高了! (3)(母亲对女儿) You look so lovely in your new dress! (4)(丈夫对妻子)What a nice dinner you gave us!

在交际活动中,语言的表达作用,集中体现在语言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说和写,听和看,既是语言沟通情境的行为,又是人们相互间心理活动的反映,是人们的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这是由于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借助于面部表情、动作姿态、语言和语调的参与交际和沟通来实现的。进行交际活动始终,可以充分展示交际者的语言心理。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要重视言语交际的艺术。交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既然是通过言语活动过程反映出来的,那么,言语对于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至关重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交际双方融合还是神离,成功还是不欢而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言语艺术。言语得体 言语既是交际心理现象,展现交际心理过程,就必须做到说话得体,恰如其分。任何夸大其词,或是不看对象,词不达意,都会影响交际心理的展现,妨碍相互间的交流。2、言语真诚 其实言语得体也是出于真诚,话说得恰到好处,不含虚假成分,能说不真吗?然而真诚还有它另外一面,那就是避免过于客套,过分地粉饰雕琢,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3、言语委婉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谈话的对象、目的和情境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说话有时要直率,有时则要委婉,要视对象而定。直时不直,委婉时不委婉,同样达不到交际效果。人际交往及其意义。“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会说话的人类区别在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属性,也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最基本条件。但“会说”决不是人的先天本能,事实上,即使有些可以在书面语的林荫道上悠然散步的人,也许会在说的山海前望而结舌;相反,那些跨越了说的关口的人,往往能够在写的大道上健步如飞。写,可以字斟句酌;说,却是刻不容缓。在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千差万别,甚至判若天渊,即便一样有着良好的主观愿望,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人有一句话却把人说跳。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词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词偕通,正言共精心并用。”人们的交际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各种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限制。只要我们恰当的运用交际语言,交际语言定会在为满足人们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交际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交际语言的雅与俗是一种最能体人的气质这一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与交际语言的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处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体系中。科学地认识交际语言雅俗之间以及与语言规范的关系,对于提高语言交际水平、促进交际语言规范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交际语言的雅和俗的界定及二者的关系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何者为雅,何者为俗?即使从感觉上也能分辨出一些来。邢福义先生主编的《文化语言学》中举了这样的例子:在庾信《马射赋》中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联,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化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成为千古名句。到现代,金庸的《天龙八部》第三十二回有这样的描述:“不知此人请了哪一个腐儒撰此歌功颂德之辞,但听得高帽与马屁齐飞,法螺共锣鼓同响。”读到这里,人们很自然地产生强烈的对比,为那是何等淡雅清丽而这又是多么粗鄙庸俗而不禁失笑。在现实交际中,象以上那样的雅俗对比强烈的言语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仅以亲属称谓为例(普通话):先看对“雅”的释义: 《古汉语常用词词典》:雅,(1)正、正确的。(2)规范的。(3)高尚、不俗。《现代汉语词典》:雅,(1)合乎规范的。(2)高尚的、不粗俗的。 综合以上释义,所谓“雅”的交际语言指: 1.规范的。例如《尔雅》之“雅”。 2.文化层次较高的,即文雅的。 3.高尚的、不低俗的。 有学者认为,就文学作品而言,在历史上“经过精心创造的思想信仰理论体系和文学作品是雅的,普及的但是比较质朴粗放的东西是俗的”。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也可类比交际言语的雅俗。从交际言语表达的思想内容上说,古人认为“雅”为“正”或“正确”,主要指“君子之言”(与“小人之言相对立”)。这与具体的政治态度和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相关联,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而异。宋人郑樵说:“朝廷之音曰雅”,这反映出古代雅文化的贵族化倾向。在现代社会,从话语内容来说,雅的言语既要体现古今认同的传统美德,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的优良思想和公认的道德、伦理和礼貌准则等。雅:交际是一门艺术,要讲究礼仪,不同的场合都要注意礼貌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初次见面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请给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送礼给人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未及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因此,语言是一门艺术,它博大精深。它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更体现在人们生活中对它的运用。

语言交际艺术论文1000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摘要:语言行为是交际的主导因紊,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两者的和谙一致是交际双方都应遵循的原则。文章拟在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与语言交际行为之关系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并对于如何进免冲突、保持两者间的和谐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关锐词: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跨文化交际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在研究交际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语言行为,而忽视了非语言行为。但是,同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相比,非语言行为具有更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达情感等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同语言行为一样,非语言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会受文化的影响,同样的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亦有不同的含义,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严重影响彼此的交际。本文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进行分析。一、非语盲交际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非语言交际(NonvethalConununieauon)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广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狭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那些个人发出的有可能在他人头脑中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它是一种体现非语言行为的过程,在特定的场合或语境中要么独自出现,要么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非语言交际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它的涵盖范围广,涉及到多个知识领域,如:人类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社会语言学等。非语言交际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体态语(Bodyhanguage),由人体各部分的动作来提供的交际信息,包括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交流、手势、姿势、体触等。一类是场景(setting),由个体与环境相结合来提供的交际信息,包括时间概念、空间取向、沉默等。非语言交际的特点非语言交际相比语言交际有着几方面的特点:首先,许多非言语行为是多义的,它们在不同文化或地区有多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含义。如果对这种现象了解太少,一旦置身于不同文化之中,便很容易感到困惑并产生误解。其次,非语言交际具有非结构性,即:非语言交际没有正:式的结构或固定的模式,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是无意识的,无章可循的。再者,非语言交际具有连续性。语言交际有始有终,持续的时间有限。非语言交际则不然,譬如,在激烈的讨论之后,辩论双方虽然不再开口,但是,丰富的面部表情却仍在传递着许多信息。非语言交际的模式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有各自的规则。人们用语言交际时所使用的词语、句子等语言符号有着传情达意的功能。非语言交际也是一个符号系统,也有其特殊的传达信息的符号特征和功能。如,人的面部表情能通过眼、眉、嘴、鼻和脸部肌肉的运动变化传达快乐、悲伤、惊奇、恐惧、愤怒、蔑视、困惑等多种情感。因而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通过对非语言信号的编码和解码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非语言交际的基本模式:信息发出者(编码)—非语言信号(解码)—信息接受者如上所示,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是交际双方本身,他们在各自的文化、知识、经验、心理等背景和具体语境下发出和接受信息。化差异带来的“咫尺天涯”的感觉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避免冲突就要有意识地避免使用可能同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非语言行为。此外,如果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而使用与语言行为相冲突的非语言行为,交际者应持特别审慎的态度,并要及时考虑到对方能否接受这种冲突信息,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冲突。因此,研究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最为现实的意义就是要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三、语官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关系的确认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即信息的编码和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出或接受。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会毫无疑问地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当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非语言交际的替代、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不可低估。众所周知,能说会写另一种语言并不意味着对这种语言的理解不会产生偏差。因为词汇的字面含义毕竟有限,而理解的决定因素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因素又往往隐藏在词汇之后,它包含了许多非语言交际因素在内。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容易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影响,结果文化误解和冲突频频发生。虽然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手段缩短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然而这并未消除人们在心理上的隔阂。文有学者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川还有人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由此,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在交际中,一个人的举止和仪态所提供的信息量往往大大超过其谈吐所提供的信息量。人们自然流露出的各种表情、手势等非语言行为所反映出的信息同语言交际相比更真实、更准确、更适宜传达隐含的示意。依赖非语言的迹象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能更好地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际内容,从而使交际的质量升华。在很多语言表达不好或不屑用语言来表达的场合中,非语言交际行为能够或必须替代语言行为,使交际更精确、更具表现力。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语言障碍,对非语言行为的依赖性就会更高。当然,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脱离非语言行为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非语言行为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含义,而且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他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而脱离了语言行为,孤立地去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陈原认为:“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是语言,但是交际工具决不只是语言。实际上,社会交际常常混合了语言与非语言这两种工具。”在语言交际中,语言与非语言之间是主与从的关系,客观地讲,语言是交际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处于主导地位,非语言暗示是语言的有力辅助工具。对于这一主从关系的确认不应有任何的动摇。在一般情况下,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语言交际行为起到的主要是强调和补充的作用。它包含六个方面:补充(Co呷lementing),抵触(Contradic-ting),重复(R伞ating),调整(Re,lating),强调(Aeeenting),替换(substituting)。[,]首先,交际的主要意图要通过语言手段来实现,尽管非语言暗示传送的信息量很大,但对交际有实际价值的信息却是有限的,它们无论如何无法与有限的、但却系统连贯的语言表达相提并论,而非语言暗示则为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交际情景以强化和补充语言手段。其次,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性质和作用大不相同。在某些方面,如准确、细腻地刻画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的形状、运动状态等方面,语言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非语言暗示是影响语言交际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更丰富且准确地表现较为细腻的心理活动。与语言行为相比较,非语言手段有诸多优势:(l)更可靠;(2)有时更方便、更恰当。但是,当我们在肯定非语言暗示相对于语言行为有许多优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1)非语言交际是非结构性的,往往无章可循,变通性大;(2)非语言行为较多的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容易产生歧义;(3)文化背景的不同使非语言行为的研究者们很难找到诸如音素、音节、单词、句子等清晰的分析单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四、语盲交际与非语育交际冲突的产生在谈论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冲突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词语的常规语义和隐含语义。所谓“常规语义”主要指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字面含义(uteralmeaning)。该意义为一般人所普遍理解,在具体的情景中不会产生歧义。同时,常规语义还包括那些约定俗成的引申含义。例如,pig一词的字面含义是“猪”,但该词还常用来比喻“贪婪的人”。这两种含义都已被人们普遍接受,都属于常规语义。而“隐含语义”是指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所具有的通常不为人知的含义。这种语义由于使用频率较低,交际者无法依赖语言本身来揭示其隐含语义,因而常常130需要借助非语言的手段来进行确定。某些词语的隐含语义是无限丰富的,这些无限丰富的隐含语义与该语言单位的常规语义有着或疏或密、或正或反的联系。由于隐含语义不但具有隐蔽性,而且内容多样化,因此要使非语言行为与语言的隐含语义保持一致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隐含语义的理解如果离开非语言行为的帮助,语言与非语言的语义指向有时会发生冲突。概括起来,语言与非语言的冲突有三种结果:(l)使信息的接受者无所适从,无法断定传递的哪一个信息是真实的。(2)两者搭配,传递出一种特别的混合效果。这种混合不是两种语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此基础上营造出的一种特别的语义或情感氛围。(3)两者搭配,但唯有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当目的语使用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时,交际者要从对方支离破碎的言语中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其理解的难度可想而知。此时,非语言行为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非语言行为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行为本身必须是信息的载体;编码和解码的程序必须是交际双方所熟悉的;载体的形式必须是双方都承认的。如果双方用不同的载体形式(非语言行为)表达某个意义,交际就会发生障碍。例如,拇指与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这个动作在英美文化内是“很好、没问题”的意思,在我国是“三”,但在有的拉美国家它却是狠裹的动作。[3]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冲突并非只会对交际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我们时常会有意无意地利用两者的冲突关系以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例如用愉悦的面部表情去搭配包含负面意义的语句则会给人以不真诚的,或是“玩笑”的感觉。因此,交际中保持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一致才是至关重要的。五、避免冲突、保持和谐使用一个“公共信号库”所谓“公共信号库”即交际双方知识和经验范围内的交叉重叠。只有存在这样一个信号库,发信方所要传递的内容才有被正确接受的可能。如手势“V”能正确传达“胜利”的含义是以交际双方都有这一先验信息为基础的。正确利用语境语境因素决定谈话的含义。谈话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下,话语的生成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交际者根据对语境的认知而确定的。语境包括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非语言语境包括交际场合、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是指谈话的前言后语、过程及交谈者对影响交际效果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由于个体交际者的背景经历相异,必然会使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认知和解码能力相异,最终导致交际双方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要正确地推导和理解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就要综观语境诸要素。如果说语言交际的内容会因语境不同而变得模棱两可的话,那么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它能丰富而准确地表现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同时,就效率而言,前者是无法与后者相媲美的。在不同语境下,对非语言信号的解码可实现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每一非语言行为都不是孤立出现的,也不一定都是有意识地要传递某一信息。因为非语言交际常常捉摸不定,难以察觉,同时,它又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里活动和价值观念。[’]因此,交谈双方只有对语境统一建构和把握,使话语与语境有机结合,彼此才能应对自如,交际才能有效、顺畅。正确利用语境是避免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另一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识别非语言行为信息时要严防模式化或只看表面现象。排除非语言交际行为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干扰就可以尽力避免冲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沟通。正确理解非语言信号成功的交际仅仅依靠对语境的把握是远远不够的。在非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中,其伴随及协助语言表达这一功能尤为重要。非语言与语言行为的和谐在很多场合下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达成的,或者说,伴随语言行为出现的非语言行为很多都是习惯性的。所以说非语言信号的正确解码对于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是正确的言语理解的重要保证。在有些场合,交际者需要有意识地使用某些与语言相和谐的非语言行为,以便使双方借助这些非语言行为确定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正确。因为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不止一种,如果其中某一非语言行为背离了与语言保持和谐的原则,交际对方就可能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表示疑惑不解。因此,保持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还应保证每一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彼此间不发生冲突。进免文化冲突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们非语言交际行为并非完全一样,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之间,非语言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在一种文化中,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的语义指向是和谐一致的,但在另一种文化中,两者的语义指向却可能是冲突的。对他种文化理解的欠缺会导致对非语言行为理解的偏差。例如,中国人在表示“吃饱了”时习惯用手轻拍自己的肚子。在这里“拍肚子”表示“吃饱了”是中国文化所做的诊释;而在美国文化中,表示“吃饱了”却是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意思是“已到这儿T”。[’]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非语言交际同样是密不可分的,非语言行为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也是文化的产物,是某一社会的共同习惯,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行为准则。非语言行为的形成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异文化冲突信息的认知取决于信息输人者对对方语言、非语言行为及文化的熟悉程度。因此,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有别。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以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表现出来。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们用点头来表示肯定,而在非洲某些国家,人们则用摇头来表示同意。其二,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相同。有些手势或动作在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可使用,因而传达的信息基本相同。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这些手势时,首先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并注意其使用场合。其三,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部分相同。有些非语言交际手段或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有些还具有高度的地方性,仅仅用于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语言区域。例如:对亲密距离的理解,中国人和西方人亦有不同。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人们相互击掌、拥抱、亲吻面颊等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在中国,一般不会使用这种体触行为。要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就要在理解他种文化非语言行为的含义时牢记三条原则:第一,在注意某一非语言行为表现时不能忘记:在实际交往中往往是多种非语言行为同时配合行动。第二,任何人都无法列举和描绘出每种文化的所有非语言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正确理解一些常见的非语言行为的信息,就可以对所需要的信息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第三,我们只有先了解本族文化的非语言行为,才能理解他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I’1由此可见,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和谐一致,就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根本在于文化对比研究。通过文化对比,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以及交流中可能造成的误解和冲突,排除文化干扰,实现顺利、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学会排除文化干扰的正确、得体的方法。在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的含义和特点的同时,了解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所在。其次,要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方法。正确理解在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结合的话语结构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文化特点。川

你的满意回答是百度文库的,别抄,不然就都是一样的了

语言交际艺术论文

这个对于我来说也太困难了吧!

口语交际灵动课堂教学中的“四多”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使口语交际走进灵动课堂,我在实践中作了“四多”的尝试。一、培育自信,多点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理意义上的教学是人的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而口语交际则起着桥梁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一讲到底,而学生缺乏锻炼的机会,即使有问题可以回答,怕回答不到点子上而被老师否定或冷处理,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的心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密”。在教学实践中,我巧于创设问题情境,尽量选取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培育他们的自信。我们班有一对孪生兄弟,性格较为内向,课堂上很少主动举手发过言。于是,我平时常主动找机会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进行情感沟通。在教学《学会请教别人》口语交际时,我鼓励双胞胎中的弟弟上台扮演“燕莉莉”,哥哥扮演老师,由燕莉莉向老师请教舅妈送的钢笔上的英文。谁知燕莉莉站在那儿憋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她”的头低下了。这时我用信任期望的语气给他一个台阶:可能“燕莉莉”同学还没考虑好,老师相信他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能让大家身临其境。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再次给了兄弟俩一次机会,这回兄弟俩由于配合比较默契:落落大方,角色到位,越表演越自信。我趁热打铁,对他们的精彩表演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找到了小有成功的感觉。 二、创设情境,多点演练仔细翻看苏教版,不难发现,单元练习中的口语交际话题大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平时,我注意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表演,让他们自己探究,相互合作,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跃起来。1、摆擂台,挖潜能好胜是儿童的天性,以演讲对抗的形式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交流,趣味横生。如在教口语交际“介绍校园”时,首先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然后以讲台为擂台,上台对学校按区划介绍,谁讲得好,谁是第一关擂主。其余同学可以向擂主挑战,只要你介绍得更精彩,便可以把擂主打下台,产生新擂主……,整个交际课,同学们情绪激昂,异彩纷呈。大家在充分挖掘口语交际潜能的同时,体验到了口语交际的快乐。2、角色换位,师生互动《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只有听者和说者双方不断发出信息,接受信息,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人都有一种积极的表现欲望。儿童的这种表现欲望特别强烈,交际课上师生共同表演,更能使同学们迸发交际的灵感,闪出智慧的火花。如进行《秋游水绘园》的口语训练,我刚板书完毕,有的学生就跃跃欲试。他们可能是对水绘园太熟悉了,急于想表达,我先向大家摇了摇手,然后对同学们说:“今天这一节课由你们派人来当导游,让我当游客,相信你们会让我满意的。”听我这么一说,学生们不禁欢呼起来,那场面令人难以言表,连最不爱说话的同学也积极投入其中。这我惊讶不已:似乎每个同学都具有演员的素质,演说家的口才。是表演的魅力把学生引进了口语交际的乐园。三、鼓励求同存异,多点个性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语言表达不能只限于求同,求同则易人云亦云,缺乏创新。唯有各抒己见,实现个性差异互补,才能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忙于“灌”,而是让学生先去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发表个人见解。学生可以撇开教材的观点、教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提出相反的意见。这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探究的欲望得以张扬,思维变得开阔、多元化。口语交际训练话题的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如在教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谈成语”这一话题时,大家争相举手,个个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老师,因为暑假中大家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有的专门看的是《成语故事精选》,能脱口而出,一口气可以倒出几十个。说归说,不能杂乱无章,我来个急转弯:要他们分组按标准归类讨论,(有的搞成语接龙;有的找属于寓言故事的;有的找属于历史典故的,有的围绕数字的)然后汇总。关键之处,为了各自的观念辩论起来了。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个性化的思维火花四处碰撞,形成了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他们在交流中,围绕各自的话题,一下子就能用十几个甚至更多的成语,同学们的脑袋瓜几乎成了“成语仓库”了。彼此之间领略口语交际的精彩与美妙。只有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亮出自我,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口语交际的自身价值。四、课外拓展,多点空间《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事实上,口语交际仅靠语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讲解、引导、示范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机会。应拓展口语交际的时空,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运用的能力。一节课的结束绝不意味着活动的终结,应让学生带着任务回去。如在交流“今天我当家”时,我就鼓励学生去与父母换位,自己拎上菜篮,走上街头,和摊贩砍价较量。方式种种的活动,都能使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应变能力。“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要想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就必须挖掘身边的素材,多种途径地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然而这样的活作业学生乐于做。不懈的努力下去,新的课程改革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实到了实处,形成“双赢”的格局何乐而不为?让灵动课堂的教育教学成为口语交际的桥梁应当是我们不懈的理想追求。(发表于2008年第五期的《教学交流》本文发表于2008年第4期的《教学交流》杂志(引自:)欲知更多有关“口语交际”的论文,请点击:%BF%DA%D3%EF%BD%BB%BC%CA+%BF%DA%D3%EF%BD%BB%BC%CA+%C2%DB%CE%C4&pn=10&ver=0&cl=3&uim=0&usm=0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摘要:语言行为是交际的主导因紊,非语言行为是语言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两者的和谙一致是交际双方都应遵循的原则。文章拟在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与语言交际行为之关系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并对于如何进免冲突、保持两者间的和谐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关锐词: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跨文化交际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在研究交际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语言行为,而忽视了非语言行为。但是,同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相比,非语言行为具有更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达情感等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同语言行为一样,非语言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会受文化的影响,同样的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亦有不同的含义,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严重影响彼此的交际。本文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进行分析。一、非语盲交际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非语言交际(NonvethalConununieauon)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广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狭义的非语言交际包括那些个人发出的有可能在他人头脑中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它是一种体现非语言行为的过程,在特定的场合或语境中要么独自出现,要么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非语言交际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它的涵盖范围广,涉及到多个知识领域,如:人类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社会语言学等。非语言交际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体态语(Bodyhanguage),由人体各部分的动作来提供的交际信息,包括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交流、手势、姿势、体触等。一类是场景(setting),由个体与环境相结合来提供的交际信息,包括时间概念、空间取向、沉默等。非语言交际的特点非语言交际相比语言交际有着几方面的特点:首先,许多非言语行为是多义的,它们在不同文化或地区有多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含义。如果对这种现象了解太少,一旦置身于不同文化之中,便很容易感到困惑并产生误解。其次,非语言交际具有非结构性,即:非语言交际没有正:式的结构或固定的模式,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是无意识的,无章可循的。再者,非语言交际具有连续性。语言交际有始有终,持续的时间有限。非语言交际则不然,譬如,在激烈的讨论之后,辩论双方虽然不再开口,但是,丰富的面部表情却仍在传递着许多信息。非语言交际的模式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有各自的规则。人们用语言交际时所使用的词语、句子等语言符号有着传情达意的功能。非语言交际也是一个符号系统,也有其特殊的传达信息的符号特征和功能。如,人的面部表情能通过眼、眉、嘴、鼻和脸部肌肉的运动变化传达快乐、悲伤、惊奇、恐惧、愤怒、蔑视、困惑等多种情感。因而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通过对非语言信号的编码和解码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非语言交际的基本模式:信息发出者(编码)—非语言信号(解码)—信息接受者如上所示,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是交际双方本身,他们在各自的文化、知识、经验、心理等背景和具体语境下发出和接受信息。化差异带来的“咫尺天涯”的感觉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避免冲突就要有意识地避免使用可能同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非语言行为。此外,如果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而使用与语言行为相冲突的非语言行为,交际者应持特别审慎的态度,并要及时考虑到对方能否接受这种冲突信息,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冲突。因此,研究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最为现实的意义就是要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三、语官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关系的确认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即信息的编码和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出或接受。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会毫无疑问地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当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非语言交际的替代、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不可低估。众所周知,能说会写另一种语言并不意味着对这种语言的理解不会产生偏差。因为词汇的字面含义毕竟有限,而理解的决定因素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因素又往往隐藏在词汇之后,它包含了许多非语言交际因素在内。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容易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影响,结果文化误解和冲突频频发生。虽然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手段缩短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然而这并未消除人们在心理上的隔阂。文有学者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川还有人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由此,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在交际中,一个人的举止和仪态所提供的信息量往往大大超过其谈吐所提供的信息量。人们自然流露出的各种表情、手势等非语言行为所反映出的信息同语言交际相比更真实、更准确、更适宜传达隐含的示意。依赖非语言的迹象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能更好地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际内容,从而使交际的质量升华。在很多语言表达不好或不屑用语言来表达的场合中,非语言交际行为能够或必须替代语言行为,使交际更精确、更具表现力。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语言障碍,对非语言行为的依赖性就会更高。当然,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脱离非语言行为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非语言行为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含义,而且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他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而脱离了语言行为,孤立地去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陈原认为:“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是语言,但是交际工具决不只是语言。实际上,社会交际常常混合了语言与非语言这两种工具。”在语言交际中,语言与非语言之间是主与从的关系,客观地讲,语言是交际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处于主导地位,非语言暗示是语言的有力辅助工具。对于这一主从关系的确认不应有任何的动摇。在一般情况下,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语言交际行为起到的主要是强调和补充的作用。它包含六个方面:补充(Co呷lementing),抵触(Contradic-ting),重复(R伞ating),调整(Re,lating),强调(Aeeenting),替换(substituting)。[,]首先,交际的主要意图要通过语言手段来实现,尽管非语言暗示传送的信息量很大,但对交际有实际价值的信息却是有限的,它们无论如何无法与有限的、但却系统连贯的语言表达相提并论,而非语言暗示则为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交际情景以强化和补充语言手段。其次,从交际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性质和作用大不相同。在某些方面,如准确、细腻地刻画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的形状、运动状态等方面,语言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非语言暗示是影响语言交际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更丰富且准确地表现较为细腻的心理活动。与语言行为相比较,非语言手段有诸多优势:(l)更可靠;(2)有时更方便、更恰当。但是,当我们在肯定非语言暗示相对于语言行为有许多优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1)非语言交际是非结构性的,往往无章可循,变通性大;(2)非语言行为较多的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容易产生歧义;(3)文化背景的不同使非语言行为的研究者们很难找到诸如音素、音节、单词、句子等清晰的分析单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四、语盲交际与非语育交际冲突的产生在谈论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冲突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词语的常规语义和隐含语义。所谓“常规语义”主要指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字面含义(uteralmeaning)。该意义为一般人所普遍理解,在具体的情景中不会产生歧义。同时,常规语义还包括那些约定俗成的引申含义。例如,pig一词的字面含义是“猪”,但该词还常用来比喻“贪婪的人”。这两种含义都已被人们普遍接受,都属于常规语义。而“隐含语义”是指一个单词、词组或句子所具有的通常不为人知的含义。这种语义由于使用频率较低,交际者无法依赖语言本身来揭示其隐含语义,因而常常130需要借助非语言的手段来进行确定。某些词语的隐含语义是无限丰富的,这些无限丰富的隐含语义与该语言单位的常规语义有着或疏或密、或正或反的联系。由于隐含语义不但具有隐蔽性,而且内容多样化,因此要使非语言行为与语言的隐含语义保持一致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隐含语义的理解如果离开非语言行为的帮助,语言与非语言的语义指向有时会发生冲突。概括起来,语言与非语言的冲突有三种结果:(l)使信息的接受者无所适从,无法断定传递的哪一个信息是真实的。(2)两者搭配,传递出一种特别的混合效果。这种混合不是两种语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此基础上营造出的一种特别的语义或情感氛围。(3)两者搭配,但唯有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当目的语使用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时,交际者要从对方支离破碎的言语中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其理解的难度可想而知。此时,非语言行为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非语言行为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行为本身必须是信息的载体;编码和解码的程序必须是交际双方所熟悉的;载体的形式必须是双方都承认的。如果双方用不同的载体形式(非语言行为)表达某个意义,交际就会发生障碍。例如,拇指与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这个动作在英美文化内是“很好、没问题”的意思,在我国是“三”,但在有的拉美国家它却是狠裹的动作。[3]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冲突并非只会对交际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我们时常会有意无意地利用两者的冲突关系以获得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例如用愉悦的面部表情去搭配包含负面意义的语句则会给人以不真诚的,或是“玩笑”的感觉。因此,交际中保持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一致才是至关重要的。五、避免冲突、保持和谐使用一个“公共信号库”所谓“公共信号库”即交际双方知识和经验范围内的交叉重叠。只有存在这样一个信号库,发信方所要传递的内容才有被正确接受的可能。如手势“V”能正确传达“胜利”的含义是以交际双方都有这一先验信息为基础的。正确利用语境语境因素决定谈话的含义。谈话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下,话语的生成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交际者根据对语境的认知而确定的。语境包括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非语言语境包括交际场合、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是指谈话的前言后语、过程及交谈者对影响交际效果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由于个体交际者的背景经历相异,必然会使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认知和解码能力相异,最终导致交际双方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要正确地推导和理解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就要综观语境诸要素。如果说语言交际的内容会因语境不同而变得模棱两可的话,那么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它能丰富而准确地表现交际者的心理活动。同时,就效率而言,前者是无法与后者相媲美的。在不同语境下,对非语言信号的解码可实现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每一非语言行为都不是孤立出现的,也不一定都是有意识地要传递某一信息。因为非语言交际常常捉摸不定,难以察觉,同时,它又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里活动和价值观念。[’]因此,交谈双方只有对语境统一建构和把握,使话语与语境有机结合,彼此才能应对自如,交际才能有效、顺畅。正确利用语境是避免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发生冲突的另一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识别非语言行为信息时要严防模式化或只看表面现象。排除非语言交际行为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干扰就可以尽力避免冲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沟通。正确理解非语言信号成功的交际仅仅依靠对语境的把握是远远不够的。在非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中,其伴随及协助语言表达这一功能尤为重要。非语言与语言行为的和谐在很多场合下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达成的,或者说,伴随语言行为出现的非语言行为很多都是习惯性的。所以说非语言信号的正确解码对于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是正确的言语理解的重要保证。在有些场合,交际者需要有意识地使用某些与语言相和谐的非语言行为,以便使双方借助这些非语言行为确定语言行为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正确。因为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不止一种,如果其中某一非语言行为背离了与语言保持和谐的原则,交际对方就可能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表示疑惑不解。因此,保持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和谐,还应保证每一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信息彼此间不发生冲突。进免文化冲突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们非语言交际行为并非完全一样,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之间,非语言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在一种文化中,与语言行为相伴随的非语言行为的语义指向是和谐一致的,但在另一种文化中,两者的语义指向却可能是冲突的。对他种文化理解的欠缺会导致对非语言行为理解的偏差。例如,中国人在表示“吃饱了”时习惯用手轻拍自己的肚子。在这里“拍肚子”表示“吃饱了”是中国文化所做的诊释;而在美国文化中,表示“吃饱了”却是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意思是“已到这儿T”。[’]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非语言交际同样是密不可分的,非语言行为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也是文化的产物,是某一社会的共同习惯,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行为准则。非语言行为的形成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异文化冲突信息的认知取决于信息输人者对对方语言、非语言行为及文化的熟悉程度。因此,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有别。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以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表现出来。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们用点头来表示肯定,而在非洲某些国家,人们则用摇头来表示同意。其二,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相同。有些手势或动作在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可使用,因而传达的信息基本相同。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这些手势时,首先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并注意其使用场合。其三,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部分相同。有些非语言交际手段或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有些还具有高度的地方性,仅仅用于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语言区域。例如:对亲密距离的理解,中国人和西方人亦有不同。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人们相互击掌、拥抱、亲吻面颊等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在中国,一般不会使用这种体触行为。要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就要在理解他种文化非语言行为的含义时牢记三条原则:第一,在注意某一非语言行为表现时不能忘记:在实际交往中往往是多种非语言行为同时配合行动。第二,任何人都无法列举和描绘出每种文化的所有非语言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正确理解一些常见的非语言行为的信息,就可以对所需要的信息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第三,我们只有先了解本族文化的非语言行为,才能理解他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I’1由此可见,要实现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和谐一致,就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根本在于文化对比研究。通过文化对比,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以及交流中可能造成的误解和冲突,排除文化干扰,实现顺利、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学会排除文化干扰的正确、得体的方法。在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的含义和特点的同时,了解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所在。其次,要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方法。正确理解在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结合的话语结构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文化特点。川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会说话的人类区别在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属性,也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最基本条件。但“会说”决不是人的先天本能,事实上,即使有些可以在书面语的林荫道上悠然散步的人,也许会在说的山海前望而结舌;相反,那些跨越了说的关口的人,往往能够在写的大道上健步如飞。写,可以字斟句酌;说,却是刻不容缓。在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千差万别,甚至判若天渊,即便一样有着良好的主观愿望,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人有一句话却把人说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词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词偕通,正言共精心并用。”人们的交际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各种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限制。只要我们恰当的运用交际语言,交际语言定会在为满足人们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交际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交际语言的雅与俗是一种最能体人的气质这一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与交际语言的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处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体系中。科学地认识交际语言雅俗之间以及与语言规范的关系,对于提高语言交际水平、促进交际语言规范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交际语言的雅和俗的界定及二者的关系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何者为雅,何者为俗?即使从感觉上也能分辨出一些来。邢福义先生主编的《文化语言学》中举了这样的例子:在庾信《马射赋》中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联,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化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成为千古名句。到现代,金庸的《天龙八部》第三十二回有这样的描述:“不知此人请了哪一个腐儒撰此歌功颂德之辞,但听得高帽与马屁齐飞,法螺共锣鼓同响。”读到这里,人们很自然地产生强烈的对比,为那是何等淡雅清丽而这又是多么粗鄙庸俗而不禁失笑。在现实交际中,象以上那样的雅俗对比强烈的言语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仅以亲属称谓为例(普通话):先看对“雅”的释义:《古汉语常用词词典》:雅,(1)正、正确的。(2)规范的。(3)高尚、不俗。《现代汉语词典》:雅,(1)合乎规范的。(2)高尚的、不粗俗的。综合以上释义,所谓“雅”的交际语言指:1.规范的。例如《尔雅》之“雅”。2.文化层次较高的,即文雅的。3.高尚的、不低俗的。有学者认为,就文学作品而言,在历史上“经过精心创造的思想信仰理论体系和文学作品是雅的,普及的但是比较质朴粗放的东西是俗的”。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也可类比交际言语的雅俗。从交际言语表达的思想内容上说,古人认为“雅”为“正”或“正确”,主要指“君子之言”(与“小人之言相对立”)。这与具体的政治态度和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相关联,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而异。宋人郑樵说:“朝廷之音曰雅”,这反映出古代雅文化的贵族化倾向。在现代社会,从话语内容来说,雅的言语既要体现古今认同的传统美德,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的优良思想和公认的道德、伦理和礼貌准则等。雅:交际是一门艺术,要讲究礼仪,不同的场合都要注意礼貌用语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初次见面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请给方便说“借光”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送礼给人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太多了,你自己选择性地摘抄吧~楼上的是要钱的~好假/?uid-1134432-action-viewspace-itemid-2786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