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天文学论文的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2 15:23:50

天文学论文的发表

天文学论文还是不容易发表的,涉及很多学科。

这还是比较难的,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而天文望远镜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

当前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理由是用哈勃望远镜观测星系,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出现多普勒红移,认为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而且正在加速。他们认为星系的多普勒红移现象是宇宙膨胀的直接证据,虽然无法在理论上合理解释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现象。但是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是因为宇宙根本不是正在加速膨胀。于是我根据多普勒红移这个事实和他们无法解释的疑点出发,发现宇宙比他们想的还要大很多,并发现星系多普勒红移现象和众多他们无法解释的疑点可以完美的解释宇宙其实是在加速收缩。关键词:暗能量;多普勒红移现象;黑洞;宇宙背景辐射;爱因斯坦,霍金辐射一、科学家发现的宇宙中存在的大量暗物质,不足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科学家发现宇宙存在大量的暗物质,但至今未发现支持宇宙膨胀论的“暗能量”。一篇叫《暗物质》文章这样写“1930年初,瑞士天文学家扎维奇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不过,扎维奇的结果许多人并不相信。据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被直接观测到。”如果假设宇宙中心是一个占整个宇宙总质量的95%的大黑洞(以下简称:宇宙大黑洞),除了宇宙大黑洞外所有的小黑洞的总质量占宇宙总质量的4%,宇宙中所有的可观测到的物质的总质量占宇宙总质量的1%。设宇宙大黑洞成立,那么所有的星系都会向宇宙中心加速运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科学家发现的宇宙中存在的大量暗物质,不足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二、科学家观察到的大多数星系的光谱出现多普勒红移的现象,并不足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最早提出宇宙膨胀论的人是哈勃。研究发现:星系的多普勒红移现象不是宇宙膨胀的直接证据。

微电子领域高质量杂志:器件方向:1.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2. IEEE Trans electron devices 3. 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ics(电路也可投,几年来IF很高) 4. Solid-State Electronics 5.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6. 器件领域的顶级会议:ISPSD和IEDM,每年汇聚全球知名器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业界人员参会。电路方向:知道的比较少,ISSCC(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是世界学术界和企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高级别会议,被认为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世界奥林匹克大会”。在该会议发表文章的人具有不小的影响力。工艺方向: 既可在器件的杂志如EDL、TED发表,也可在材料、物理类期刊上看到。IEEE Trans material reliability,Applied Phys. Letter, Physical Review,Microelectron Reliability 等等。

天文学报发表的论文

天文学没有证书可考。在权威期刊如《天文学报》发表论文可以证明你的天文学造诣。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培养点、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点 (涵盖8个一级学科)、6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 博士后流动站:光学工程 博士一级学科学位培养点: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点:光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物理电子学、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光电所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有在岗导师人数200余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人。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依托该所承担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973”和“863”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与重点研究项目、国家部委预研及重大工程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技术开发项目,研究水平居中国领先或国际先进,可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大量科技前沿课题和充足的经费及良好的学习、实验与生活条件,累计为国家输送了1000余名专业人才。 2012年11月,中科院人教局公布了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的评审结果,研究所博士毕业生徐挺的学位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根据201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饶长辉在攻读博士学位的3年间,作为在职人员参加了光电所大量的科研工作,并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饶长辉发表论文30篇,其中28篇为第一作者。第一作者论文中,被sci收录的7篇,发表在国外著名杂志上5篇,光学学报上10篇,天文学报上2篇。饶长辉是光电所第一位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青年科技工作者。

在认识到《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希腊式公理化体系,以及《周髀算经》中盖天宇宙几何模型的正确形状之后,即可发现《周髀算经》中有明显的域外天文学成分∶它的宇宙模型与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极为相似;它的寒暑五带知识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体系中难以产生并且无人相信;它的天球坐标系统没有赤道特征。《周髀算经》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个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谜。 关键词 《周髀算经》、域外天文学、宇宙模型、寒暑五带、天球坐标 根据现代学者认为比较可信的结论,《周髀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100年。自古至今,它一直被毫无疑问地视为最纯粹的中国国粹之一。讨论《周髀算经》中有无域外天学成分,似乎是一个异想天开的问题。然而,如果我们先将眼界从中国古代天文学扩展到其它古代文明的天文学,再来仔细研读《周髀算经》原文,就会惊奇地发现,上述问题不仅不是那么异想天开,而且还有很深刻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意义。 1 盖天宇宙与古印度宇宙之惊人相似 根据《周髀算经》原文中的明确交待,以及笔者在文献[1]和[2]中对几个关键问题的详细论证,我们已经知道《周髀算经》中的盖天宇宙有如下特征∶ 一、大地与天为相距80,000里的平行圆形平面。 二、大地中央有高大柱形物(高60,000里的“璇玑”,其底面直径为23,000里)。 三、该宇宙模型的构造者在圆形大地上为自己的居息之处确定了位置,并且这位置不在中央而是偏南。 四、大地中央的柱形延伸至天处为北极。 五、日月星辰在天上环绕北极作平面圆周运动。 六、太阳在这种圆周运动中有着多重同心轨道,并且以半年为周期作规律性的轨道迁移(一年往返一遍)。 七、太阳的上述运行模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说明昼夜成因和太阳周年视运动中的一些天象。 令人极为惊讶的是,笔者发现上述七项特征竟与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全都吻合!这样的现象恐非偶然,值得加以注意和研究。下面先报道笔者初步比较的结果,更深入的研究或当俟诸异日。 关于古代印度宇宙模型的记载,主要保存在一些《往世书》(Puranas)中。《往世书》是印度教的圣典,同时又是古代史籍,带有百科全书性质。它们的确切成书年代难以判定,但其中关于宇宙模式的一套概念,学者们相信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000年之前,因而是非常古老的。《往世书》中的宇宙模式可以概述如下∶[3] 大地象平底的圆盘,在大地中央耸立着巍峨的高山,名为迷卢(Meru,也即汉译佛经中的“须弥山”,或作Sumeru,译成“苏迷卢”)。迷卢山外围绕着环形陆地,此陆地又为环形大海所围绕,……如此递相环绕向外延展,共有七圈大陆和七圈海洋。 印度在迷卢山的南方。 与大地平行的天上有着一系列天轮,这些天轮的共同轴心就是迷卢山;迷卢山的顶端就是北极星(Dhruva)所在之处,诸天轮携带着各种天体绕之旋转;这些天体包括日、月、恒星、……以及五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利用迷卢山可以解释黑夜与白昼的交替。携带太阳的天轮上有180条轨道,太阳每天迁移一轨,半年后反向重复,以此来描述日出方位角的周年变化。…… 又唐代释道宣《释迦方志》卷上也记述了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细节上恰可与上述记载相互补充∶ ……苏迷卢山,即经所谓须弥山也,在大海中,据金轮表,半出海上八万由旬,日月回薄于其腰也。外有金山七重围之,中各海水,具八功德。 根据这些记载,古代印度宇宙模型与《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却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细节上几乎处处吻合∶ 一、两者的天、地都是圆形的平行平面; 二、“璇玑”和“迷卢山”同样扮演了大地中央的“天柱”角色; 三、周地和印度都被置于各自宇宙中大地的南半部分; 四、“璇玑”和“迷卢上”的正上方都是各种天体旋转的枢轴----北极; 五、日月星辰在天上环绕北极作平面圆周运动。 六、如果说印度迷卢山外的“七山七海”在数字上使人联想到《周髀算经》的“七衡六间”的话,那么印度宇宙中太阳天轮的180条轨道无论从性质还是功能来说都与七衡六间完全一致(太阳在七衡之间的往返也是每天连续移动的)。 七、特别值得指出,《周髀算经》中天与地的距离是八万里,而迷卢山也是高出海上“八万由旬”,其上即诸天轮所在,是其天地距离恰好同为八万单位,难道纯属偶然?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文化的多元自发生成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许多不同文明中相似之处,也可能是偶然巧合。但是《周髀算经》的盖天宇宙模型与古代印度宇宙模型之间的相似程度实在太高----从整个格局到许多细节都一一吻合,如果仍用“偶然巧合”去解释,无论如何总显得过于勉强。 当然,如果我们就此立刻进入关于“谁源于谁”的考据之中,那又将远远超出本文的范围。 2 寒暑五带的知识来自何处? 《周髀算经》中有相当于现代人熟知的关于地球上寒暑五带的知识。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异的现象----因为这类知识是以往两千年间,中国传统天文学说中所没有、而且不相信的。 这些知识在《周髀算经》中主要见于卷下第9节∶[4] 极下不生万物,何以知之? ……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 中衡去周七万五千五百里。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长之类。此阳彰阴微,故万物不死,五谷一岁再熟。 凡北极之左右,物有朝生暮获,冬生之类。 这里需要先作一些说明∶ 上引第二则中,所谓“中衡左右”即赵爽注文中所认为的“内衡之外,外衡之内”;再由本文图1[5]就明确可知,这一区域正好对应于地球寒暑五带中的热带(南纬23°30′至北纬23°30′之间)----尽管《周髀算经》中并无地球的观念。 上引第三则中,说北极左右“物有朝生暮获”,这就必须联系到《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对于极昼、极夜现象的演绎和描述能力。据前所述,圆形大地中央的“璇玑”之底面直径为23,000里,则半径为11,500里,而《周髀算经》所设定的太阳光芒向其四周照射的极限距离是167,000里;[6]于是,由本文图1清楚可见,每年从春分至秋分期间,在“璇玑”范围内将出现极昼----昼夜始终在阳光之下;而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则出现极夜----阳光在此期间的任何时刻都照射不到“璇玑”范围之内。这也就是赵爽注文中所说的“北极之下,从春分至秋分为昼,从秋分至春分为夜”,因为是以半年为昼、半年为夜。 《周髀算经》中上述关于寒暑五带的知识,其准确性是没有疑问的。然而这些知识却并不是以往两千年间中国传统天文学中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现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讨论。 首先,为《周髀算经》作注的赵爽,竟然就表示不相信书中的这些知识。例如对于北极附近“夏有不释之冰”,赵爽注称∶“冰冻不解,是以推之,夏至之日外衡之下为冬矣,万物当死----此日远近为冬夏,非阴阳之气,爽或疑焉。”又如对于“冬有不死之草”、“阳彰阴微”、“五谷一岁再熟”的热带,赵爽表示“此欲以内衡之外、外衡之内,常为夏也。然其修广,爽未之前闻”----他从未听说过。我们从赵爽为《周髀算经》全书所作的注释来判断,他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够格的天文学家之一,为什么竟从未听说过这些寒暑五带知识? 比较合理的解释似乎只能是∶这些知识不是中国传统天文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于当时大部分中国天文学家来说,这些知识是新奇的、与旧有知识背景格格不入的,因而也是难以置信的。 其次,在古代中国居传统地位的天文学说----浑天说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地球概念,是不可能提出寒暑五带之类的问题来的。[7]因此直到明朝末年,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他们的中文著作中向中国读者介绍寒暑五带知识时,仍被中国人目为未之前闻的新奇学说。[8]正式这些耶稣会传教士的中文著作才使中国学者接受了地球寒暑五带之说。而当清朝初年“西学中源”说甚嚣尘上时,梅文鼎等人为寒暑五带之说寻找中国源头,找到的正是《周髀算经》----他们认为是《周髀算经》等中国学说在上古时期传入西方,才教会了希腊人、罗马人和 *** 人掌握天文学知识的。[9] 现在我们面临一系列尖锐的问题∶ 既然在浑天学说中因没有地球概念而不可能提出寒暑五带的问题,那么《周髀算经》中同样没有地球概念,何以却能记载这些知识? 如果说《周髀算经》的作者身处北温带之中,只是根据越向北越冷、越往南越热,就能推衍出北极“夏有不释之冰”、热带“五谷一岁再熟”之类的现象,那浑天家何以偏就不能? 再说赵爽为《周髀算经》作注,他总该是接受盖天学说之人,何以连他都对这些知识不能相信? 这样看来,有必要考虑这些知识来自异域的可能性。 大地为球形、地理经纬度、寒暑五带等知识,早在古希腊天文学家那里就已经系统完备,一直沿用至今。五带之说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已经发端,至“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 275-195 B.C.)的《地理学概论》中,已有完整的五带∶南纬24°至北纬24°之间为热带,两极处各24°的区域为南、北寒带,南纬24°至66°和北纬24°至66°之间则为南、北温带。从年代上来说,古希腊天文学家确立这些知识早在《周髀算经》成书之前。《周髀算经》的作者有没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从古希腊人那里获得了这些知识呢? 这确实是耐人寻味的问题。 3 坐标系问题 以浑天学说为基础的传统中国天文学体系,完全属于赤道坐标系统。在此系统中,首先要确定观测地点所见的“北极出地”度数----即现代所说的当地地理纬度,由此建立起赤道坐标系。天球上的坐标系由二十八宿构成,其中入宿度相当于现代的赤经差,去极度相当于现代赤纬的余角,两者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与现代的赤经、赤纬等价。与此赤道坐标系统相适应,古代中国的测角仪器----以浑仪为代表----也全是赤道式的。(历史论文 )中国传统天文学的赤道特征,还引起近代西方学者的特别注意,因为从古代巴比伦和希腊以下,西方天文学在两千余年间一直是黄道系统,直到十六世纪晚期,才在欧洲出现重要的赤道式天文仪器(这还被认为是丹麦天文学家Tycho的一大发明)。因而在现代中外学者的研究中,传统中国天文学的赤道特征已是公认之事。 然而,在《周髀算经》全书中,却完全看不到赤道系统的特征。 首先,在《周髀算经》中,二十八宿被明确认为是沿着黄道排列的。这在《周髀算经》原文以及赵爽注文中都说得非常明白。《周髀算经》卷上第4节云∶ 月之道常缘宿,日道亦与宿正。 此处赵爽注云∶ 内衡之南,外衡之北,圆而成规,以为黄道,二十八宿列焉。月之行也,一出一入,或表混里,五月二十三分月之二十而一道一交,谓之合朔交会及月蚀相去之数,故曰“缘宿”也。日行黄道,以宿为正,故曰“宿正”。 根据上下文来分析,可知上述引文中的“黄道”,确实与现代天文学中的黄道完全相当----黄道本来就是根据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定义的。而且,赵爽在《周髀算经》第6节“七衡图”下的注文中,又一次明确地说∶ 黄图画者,黄道也,二十八宿列焉,日月星辰躔焉。 日月所躔,当然是黄道(严格地说,月球的轨道白道与黄道之间有5°左右的小倾角,但古人论述时常省略此点)。 其次,在《周髀算经》中,测定二十八宿距星坐标的方案又是在地平坐标系中实施的。这个方案详载于《周髀算经》卷下第10节中。由于地平坐标系的基准面是观测者当地的地平面,因此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将会随着地理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地平坐标系的这一性质使得它不能应用于记录天 *** 置的星表。但是《周髀算经》中试图测定的二十八宿各宿距星之间的距度,正是一份记录天 *** 置的星表,故从现代天文学常识来看,《周髀算经》中上述测定方案是失败的。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周髀算经》中提供的唯一一个二十八宿距度数值----牵牛距星的距度为8°,据研究却是袭自赤道坐标系的数值(按照《周髀算经》的地平方案此值应为6°)。[10] 《周髀算经》在天球坐标问题上确实有很大的破绽∶它既明确认为二十八宿是沿黄道排列的,却又试图在地平坐标系中测量其距度,而作为例子给出的唯一数值竟又是来自赤道系统。这一现象值得深思,在它背后可能隐藏着某些重要线索。 4 结语 反复研读《周髀算经》全书,给人以这样一种印象∶即它的作者除了具有中国传统天文学知识之外,他还从别处获得了一些新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笔者在文献[1]中着重讨论的公理化方法(《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唯一一次对公理化方法的认真实践);以及一些新的知识----比如印度式的宇宙结构、希腊式的寒暑五带知识之类。这些尚不知得自何处的新方法和新知识与中国传统天文学说不属于同一体系,然而作者显然又极为珍视它们,因此他竭力揉合二者,试图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新的天文学说。作者的这种努力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成功的。《周髀算经》确实自成体系、自具特色,尽管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破绽。 那么,《周髀算经》的作者究竟是谁? 他在构思、撰写《周髀算经》时有过何种特殊的际遇? 《周髀算经》中这些异域天文学成分究竟来自何处? ……所有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答案、但是笔者强烈认为,《周髀算经》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个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谜。 注释 [1] 江晓原∶《周髀算经》——中国古代唯一的公理化尝试,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论文(中国深圳,1996年1月),将发表于《自然辨证法通讯》。 [2] 江晓原∶《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考,将发表于《天文学报》。该文详细论证了以往认为《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为“双重球冠”是完全错误的,并给出了真正符合《周髀算经》原意的盖天宇宙几何模型。 [3] D.Pingree: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Astronomy in India, 收于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Vol.16, New York, 1981, P.554.此为研究印度古代数理天文学之专著,实与传记无涉也。 [4] 本文所依据之《周髀算经》文本为∶江晓原、谢筠∶《周髀算经译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节号是该文本中所划分的序号。以下同此。 [5] 关于本文图1的绘制依据以及有关考证,详见[1]、[2]. [6] “日照四旁167,000里”是《周髀算经》设定的公理之一,这些公理是《周髀算 经》全书进行演绎推理的基础,详见[1]. [7] 薄树人∶再谈《周髀算经》中的盖天说----纪念钱宝琮先生逝世十五周年,《自然科学史研究》8卷4期(1989)。 [8] 这类著作中最早的作品之一是《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1593年刊行;影响最大的则是利玛窦(Mathew Ricci)的《坤舆万国全图》,1602年刊行;1623年有艾儒略(Jules Aleni)作《职方外纪》,所述较利氏更详。 [9] 江晓原∶试论清代“西学中源”说,《自然科学史研究》7卷2期(1988)。 [10] 同[7].

发表在天文学报的论文

宇宙发展都是从黑暗走向光明。恒星中的文明以是高文明,地球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初级现在是初级文明到中级文明的,过渡期,人类走向了真正的和平,才会进入中级阶段,地球变成了恒星,就进入了高级阶段

在认识到《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希腊式公理化体系,以及《周髀算经》中盖天宇宙几何模型的正确形状之后,即可发现《周髀算经》中有明显的域外天文学成分∶它的宇宙模型与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极为相似;它的寒暑五带知识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体系中难以产生并且无人相信;它的天球坐标系统没有赤道特征。《周髀算经》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个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谜。 关键词 《周髀算经》、域外天文学、宇宙模型、寒暑五带、天球坐标 根据现代学者认为比较可信的结论,《周髀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100年。自古至今,它一直被毫无疑问地视为最纯粹的中国国粹之一。讨论《周髀算经》中有无域外天学成分,似乎是一个异想天开的问题。然而,如果我们先将眼界从中国古代天文学扩展到其它古代文明的天文学,再来仔细研读《周髀算经》原文,就会惊奇地发现,上述问题不仅不是那么异想天开,而且还有很深刻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意义。 1 盖天宇宙与古印度宇宙之惊人相似 根据《周髀算经》原文中的明确交待,以及笔者在文献[1]和[2]中对几个关键问题的详细论证,我们已经知道《周髀算经》中的盖天宇宙有如下特征∶ 一、大地与天为相距80,000里的平行圆形平面。 二、大地中央有高大柱形物(高60,000里的“璇玑”,其底面直径为23,000里)。 三、该宇宙模型的构造者在圆形大地上为自己的居息之处确定了位置,并且这位置不在中央而是偏南。 四、大地中央的柱形延伸至天处为北极。 五、日月星辰在天上环绕北极作平面圆周运动。 六、太阳在这种圆周运动中有着多重同心轨道,并且以半年为周期作规律性的轨道迁移(一年往返一遍)。 七、太阳的上述运行模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说明昼夜成因和太阳周年视运动中的一些天象。 令人极为惊讶的是,笔者发现上述七项特征竟与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全都吻合!这样的现象恐非偶然,值得加以注意和研究。下面先报道笔者初步比较的结果,更深入的研究或当俟诸异日。 关于古代印度宇宙模型的记载,主要保存在一些《往世书》(Puranas)中。《往世书》是印度教的圣典,同时又是古代史籍,带有百科全书性质。它们的确切成书年代难以判定,但其中关于宇宙模式的一套概念,学者们相信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000年之前,因而是非常古老的。《往世书》中的宇宙模式可以概述如下∶[3] 大地象平底的圆盘,在大地中央耸立着巍峨的高山,名为迷卢(Meru,也即汉译佛经中的“须弥山”,或作Sumeru,译成“苏迷卢”)。迷卢山外围绕着环形陆地,此陆地又为环形大海所围绕,……如此递相环绕向外延展,共有七圈大陆和七圈海洋。 印度在迷卢山的南方。 与大地平行的天上有着一系列天轮,这些天轮的共同轴心就是迷卢山;迷卢山的顶端就是北极星(Dhruva)所在之处,诸天轮携带着各种天体绕之旋转;这些天体包括日、月、恒星、……以及五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利用迷卢山可以解释黑夜与白昼的交替。携带太阳的天轮上有180条轨道,太阳每天迁移一轨,半年后反向重复,以此来描述日出方位角的周年变化。…… 又唐代释道宣《释迦方志》卷上也记述了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细节上恰可与上述记载相互补充∶ ……苏迷卢山,即经所谓须弥山也,在大海中,据金轮表,半出海上八万由旬,日月回薄于其腰也。外有金山七重围之,中各海水,具八功德。 根据这些记载,古代印度宇宙模型与《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却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细节上几乎处处吻合∶ 一、两者的天、地都是圆形的平行平面; 二、“璇玑”和“迷卢山”同样扮演了大地中央的“天柱”角色; 三、周地和印度都被置于各自宇宙中大地的南半部分; 四、“璇玑”和“迷卢上”的正上方都是各种天体旋转的枢轴----北极; 五、日月星辰在天上环绕北极作平面圆周运动。 六、如果说印度迷卢山外的“七山七海”在数字上使人联想到《周髀算经》的“七衡六间”的话,那么印度宇宙中太阳天轮的180条轨道无论从性质还是功能来说都与七衡六间完全一致(太阳在七衡之间的往返也是每天连续移动的)。 七、特别值得指出,《周髀算经》中天与地的距离是八万里,而迷卢山也是高出海上“八万由旬”,其上即诸天轮所在,是其天地距离恰好同为八万单位,难道纯属偶然?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文化的多元自发生成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许多不同文明中相似之处,也可能是偶然巧合。但是《周髀算经》的盖天宇宙模型与古代印度宇宙模型之间的相似程度实在太高----从整个格局到许多细节都一一吻合,如果仍用“偶然巧合”去解释,无论如何总显得过于勉强。 当然,如果我们就此立刻进入关于“谁源于谁”的考据之中,那又将远远超出本文的范围。 2 寒暑五带的知识来自何处? 《周髀算经》中有相当于现代人熟知的关于地球上寒暑五带的知识。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异的现象----因为这类知识是以往两千年间,中国传统天文学说中所没有、而且不相信的。 这些知识在《周髀算经》中主要见于卷下第9节∶[4] 极下不生万物,何以知之? ……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 中衡去周七万五千五百里。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长之类。此阳彰阴微,故万物不死,五谷一岁再熟。 凡北极之左右,物有朝生暮获,冬生之类。 这里需要先作一些说明∶ 上引第二则中,所谓“中衡左右”即赵爽注文中所认为的“内衡之外,外衡之内”;再由本文图1[5]就明确可知,这一区域正好对应于地球寒暑五带中的热带(南纬23°30′至北纬23°30′之间)----尽管《周髀算经》中并无地球的观念。 上引第三则中,说北极左右“物有朝生暮获”,这就必须联系到《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对于极昼、极夜现象的演绎和描述能力。据前所述,圆形大地中央的“璇玑”之底面直径为23,000里,则半径为11,500里,而《周髀算经》所设定的太阳光芒向其四周照射的极限距离是167,000里;[6]于是,由本文图1清楚可见,每年从春分至秋分期间,在“璇玑”范围内将出现极昼----昼夜始终在阳光之下;而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则出现极夜----阳光在此期间的任何时刻都照射不到“璇玑”范围之内。这也就是赵爽注文中所说的“北极之下,从春分至秋分为昼,从秋分至春分为夜”,因为是以半年为昼、半年为夜。 《周髀算经》中上述关于寒暑五带的知识,其准确性是没有疑问的。然而这些知识却并不是以往两千年间中国传统天文学中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现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讨论。 首先,为《周髀算经》作注的赵爽,竟然就表示不相信书中的这些知识。例如对于北极附近“夏有不释之冰”,赵爽注称∶“冰冻不解,是以推之,夏至之日外衡之下为冬矣,万物当死----此日远近为冬夏,非阴阳之气,爽或疑焉。”又如对于“冬有不死之草”、“阳彰阴微”、“五谷一岁再熟”的热带,赵爽表示“此欲以内衡之外、外衡之内,常为夏也。然其修广,爽未之前闻”----他从未听说过。我们从赵爽为《周髀算经》全书所作的注释来判断,他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够格的天文学家之一,为什么竟从未听说过这些寒暑五带知识? 比较合理的解释似乎只能是∶这些知识不是中国传统天文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于当时大部分中国天文学家来说,这些知识是新奇的、与旧有知识背景格格不入的,因而也是难以置信的。 其次,在古代中国居传统地位的天文学说----浑天说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地球概念,是不可能提出寒暑五带之类的问题来的。[7]因此直到明朝末年,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他们的中文著作中向中国读者介绍寒暑五带知识时,仍被中国人目为未之前闻的新奇学说。[8]正式这些耶稣会传教士的中文著作才使中国学者接受了地球寒暑五带之说。而当清朝初年“西学中源”说甚嚣尘上时,梅文鼎等人为寒暑五带之说寻找中国源头,找到的正是《周髀算经》----他们认为是《周髀算经》等中国学说在上古时期传入西方,才教会了希腊人、罗马人和 *** 人掌握天文学知识的。[9] 现在我们面临一系列尖锐的问题∶ 既然在浑天学说中因没有地球概念而不可能提出寒暑五带的问题,那么《周髀算经》中同样没有地球概念,何以却能记载这些知识? 如果说《周髀算经》的作者身处北温带之中,只是根据越向北越冷、越往南越热,就能推衍出北极“夏有不释之冰”、热带“五谷一岁再熟”之类的现象,那浑天家何以偏就不能? 再说赵爽为《周髀算经》作注,他总该是接受盖天学说之人,何以连他都对这些知识不能相信? 这样看来,有必要考虑这些知识来自异域的可能性。 大地为球形、地理经纬度、寒暑五带等知识,早在古希腊天文学家那里就已经系统完备,一直沿用至今。五带之说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已经发端,至“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 275-195 B.C.)的《地理学概论》中,已有完整的五带∶南纬24°至北纬24°之间为热带,两极处各24°的区域为南、北寒带,南纬24°至66°和北纬24°至66°之间则为南、北温带。从年代上来说,古希腊天文学家确立这些知识早在《周髀算经》成书之前。《周髀算经》的作者有没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从古希腊人那里获得了这些知识呢? 这确实是耐人寻味的问题。 3 坐标系问题 以浑天学说为基础的传统中国天文学体系,完全属于赤道坐标系统。在此系统中,首先要确定观测地点所见的“北极出地”度数----即现代所说的当地地理纬度,由此建立起赤道坐标系。天球上的坐标系由二十八宿构成,其中入宿度相当于现代的赤经差,去极度相当于现代赤纬的余角,两者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与现代的赤经、赤纬等价。与此赤道坐标系统相适应,古代中国的测角仪器----以浑仪为代表----也全是赤道式的。(历史论文 )中国传统天文学的赤道特征,还引起近代西方学者的特别注意,因为从古代巴比伦和希腊以下,西方天文学在两千余年间一直是黄道系统,直到十六世纪晚期,才在欧洲出现重要的赤道式天文仪器(这还被认为是丹麦天文学家Tycho的一大发明)。因而在现代中外学者的研究中,传统中国天文学的赤道特征已是公认之事。 然而,在《周髀算经》全书中,却完全看不到赤道系统的特征。 首先,在《周髀算经》中,二十八宿被明确认为是沿着黄道排列的。这在《周髀算经》原文以及赵爽注文中都说得非常明白。《周髀算经》卷上第4节云∶ 月之道常缘宿,日道亦与宿正。 此处赵爽注云∶ 内衡之南,外衡之北,圆而成规,以为黄道,二十八宿列焉。月之行也,一出一入,或表混里,五月二十三分月之二十而一道一交,谓之合朔交会及月蚀相去之数,故曰“缘宿”也。日行黄道,以宿为正,故曰“宿正”。 根据上下文来分析,可知上述引文中的“黄道”,确实与现代天文学中的黄道完全相当----黄道本来就是根据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定义的。而且,赵爽在《周髀算经》第6节“七衡图”下的注文中,又一次明确地说∶ 黄图画者,黄道也,二十八宿列焉,日月星辰躔焉。 日月所躔,当然是黄道(严格地说,月球的轨道白道与黄道之间有5°左右的小倾角,但古人论述时常省略此点)。 其次,在《周髀算经》中,测定二十八宿距星坐标的方案又是在地平坐标系中实施的。这个方案详载于《周髀算经》卷下第10节中。由于地平坐标系的基准面是观测者当地的地平面,因此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将会随着地理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地平坐标系的这一性质使得它不能应用于记录天 *** 置的星表。但是《周髀算经》中试图测定的二十八宿各宿距星之间的距度,正是一份记录天 *** 置的星表,故从现代天文学常识来看,《周髀算经》中上述测定方案是失败的。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周髀算经》中提供的唯一一个二十八宿距度数值----牵牛距星的距度为8°,据研究却是袭自赤道坐标系的数值(按照《周髀算经》的地平方案此值应为6°)。[10] 《周髀算经》在天球坐标问题上确实有很大的破绽∶它既明确认为二十八宿是沿黄道排列的,却又试图在地平坐标系中测量其距度,而作为例子给出的唯一数值竟又是来自赤道系统。这一现象值得深思,在它背后可能隐藏着某些重要线索。 4 结语 反复研读《周髀算经》全书,给人以这样一种印象∶即它的作者除了具有中国传统天文学知识之外,他还从别处获得了一些新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笔者在文献[1]中着重讨论的公理化方法(《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唯一一次对公理化方法的认真实践);以及一些新的知识----比如印度式的宇宙结构、希腊式的寒暑五带知识之类。这些尚不知得自何处的新方法和新知识与中国传统天文学说不属于同一体系,然而作者显然又极为珍视它们,因此他竭力揉合二者,试图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新的天文学说。作者的这种努力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成功的。《周髀算经》确实自成体系、自具特色,尽管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破绽。 那么,《周髀算经》的作者究竟是谁? 他在构思、撰写《周髀算经》时有过何种特殊的际遇? 《周髀算经》中这些异域天文学成分究竟来自何处? ……所有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答案、但是笔者强烈认为,《周髀算经》背后极可能隐藏着一个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谜。 注释 [1] 江晓原∶《周髀算经》——中国古代唯一的公理化尝试,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论文(中国深圳,1996年1月),将发表于《自然辨证法通讯》。 [2] 江晓原∶《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考,将发表于《天文学报》。该文详细论证了以往认为《周髀算经》盖天宇宙模型为“双重球冠”是完全错误的,并给出了真正符合《周髀算经》原意的盖天宇宙几何模型。 [3] D.Pingree: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Astronomy in India, 收于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Vol.16, New York, 1981, P.554.此为研究印度古代数理天文学之专著,实与传记无涉也。 [4] 本文所依据之《周髀算经》文本为∶江晓原、谢筠∶《周髀算经译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节号是该文本中所划分的序号。以下同此。 [5] 关于本文图1的绘制依据以及有关考证,详见[1]、[2]. [6] “日照四旁167,000里”是《周髀算经》设定的公理之一,这些公理是《周髀算 经》全书进行演绎推理的基础,详见[1]. [7] 薄树人∶再谈《周髀算经》中的盖天说----纪念钱宝琮先生逝世十五周年,《自然科学史研究》8卷4期(1989)。 [8] 这类著作中最早的作品之一是《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1593年刊行;影响最大的则是利玛窦(Mathew Ricci)的《坤舆万国全图》,1602年刊行;1623年有艾儒略(Jules Aleni)作《职方外纪》,所述较利氏更详。 [9] 江晓原∶试论清代“西学中源”说,《自然科学史研究》7卷2期(1988)。 [10] 同[7].

天文学论文怎么发表的

天文学论文还是不容易发表的,涉及很多学科。

当前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理由是用哈勃望远镜观测星系,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出现多普勒红移,认为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而且正在加速。他们认为星系的多普勒红移现象是宇宙膨胀的直接证据,虽然无法在理论上合理解释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的现象。但是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是因为宇宙根本不是正在加速膨胀。于是我根据多普勒红移这个事实和他们无法解释的疑点出发,发现宇宙比他们想的还要大很多,并发现星系多普勒红移现象和众多他们无法解释的疑点可以完美的解释宇宙其实是在加速收缩。关键词:暗能量;多普勒红移现象;黑洞;宇宙背景辐射;爱因斯坦,霍金辐射一、科学家发现的宇宙中存在的大量暗物质,不足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科学家发现宇宙存在大量的暗物质,但至今未发现支持宇宙膨胀论的“暗能量”。一篇叫《暗物质》文章这样写“1930年初,瑞士天文学家扎维奇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不过,扎维奇的结果许多人并不相信。据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被直接观测到。”如果假设宇宙中心是一个占整个宇宙总质量的95%的大黑洞(以下简称:宇宙大黑洞),除了宇宙大黑洞外所有的小黑洞的总质量占宇宙总质量的4%,宇宙中所有的可观测到的物质的总质量占宇宙总质量的1%。设宇宙大黑洞成立,那么所有的星系都会向宇宙中心加速运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科学家发现的宇宙中存在的大量暗物质,不足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二、科学家观察到的大多数星系的光谱出现多普勒红移的现象,并不足以证明宇宙加速膨胀最早提出宇宙膨胀论的人是哈勃。研究发现:星系的多普勒红移现象不是宇宙膨胀的直接证据。

SCI要怎么投稿?中文可以吗?是不是要注册什么的? 100 [ 标签:sci,中文 ] 我要发表物理天文学的论文。我是学生,还有如果有美国《科学》或英国《自然》的怎么投稿顺便告诉下咯。一百积分可不是白给的! SCI论文投稿绝对多数是英文的,英文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就算是国内的被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他们也是希望你写成英文的来发表。具体到美国《科学》或英国《自然》这两个自然科学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杂志的话,投稿的话,你可以登录他们的网站,他们网站的上面有投稿指南,当然都是英文版的,你根据上面的说明一步一步地来就行了。还有你说的注册账号,那是一定的,一般发表文章,从最初的投稿,审稿,修改,和录用,都是要经历很漫长的过程的,你需要和杂志社经常性的沟通,主要就是通过你在他们杂志社网站注册 的账号,和你留下的邮箱进行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人曾经在普通的SCI杂志上面发表过很少几篇论文,所以见识短浅,请勿见怪。

我并无法帮你写论文,但是我能提供思路。

若是你写论文,那势必对天文学某一方面很擅长,就从你擅长的那一方面入手。

举个例子,我在黑洞方面知识储备比较多,就可以从黑洞入手。

如果从上面这些内容看来,我写的论文足够好几十页,甚至上百,你选择天文学,必定有你感兴趣的内容。

希望可以帮到你

南仁东的发表的天文学论文

说起中国的天文学家你会想起谁,是创造了地动仪,浑天仪的张衡,还是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抑或是著有《推步》,《立成》等天文学名著的郭守敬?

不可承认,他们都曾是中国天文学史上最绚烂闪烁的明星,不过间隔他们的时期曾经过去了千百年,关于他们的很多事迹和奉献也不能明晰考证。而往常,在新中国成立后,在21世纪初,中国又呈现了一位能够与其比肩的人物——南仁东。

乍听之下,仿佛哪部小说中的霸道总裁,实践上,他却是一位地地道道,成就杰出的现代天文学家,被誉为“天眼”之父,有很多崇拜他的中外学者和在校学生。那么“天眼”对中国有多重要,南仁东的奉献又有多大呢?很多人都曾在新闻,报纸以至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上刷到“天眼”一词,可关于它终究是什么,却都云里雾里,不是非常分明。其实“天眼”的实质非常简单,就是一台用来探求宇宙天空的天文望远镜(又名FAST)。

只不过它相比于其他的望远镜体积更大(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规范足球场),功用更强,是全球范围内单口径最大,反响最灵活的射电望远镜,能够以最快速度最大精度定位宇宙天体和雷达信号。即便是悠远微小到其他射电望远镜需求精确坐标才干捕捉到的天体,它也仅需1分钟就能够观测定位,快了世界水准整整八分钟。

此外,中国还借助“天眼”的超高灵活度,发现了102颗曾经认证过的脉冲星(其自转周期稳定,好像宇宙灯塔,关于航天事业开展有很大协助),将世界已有的脉冲星计时精确度提升了50倍。

就算比照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功臣之首的阿雷西博3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也毫不逊色,灵活度能够到达阿雷西博的2.25倍。

能够说有了“天眼”,就算你在外太空小声聊天也会被它捕捉,这关于预防违法立功,捕捉监控定位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既能够用来探究神秘宇宙之中的未知奥妙,推进中国航天工程的飞速开展,又能辐射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进步现有的技术水准,是我国天文学事业领跑世界的最有力见证。

而这项巨大工程背后的最大功臣就是南仁东,在1994年,他初次提出“天眼工程”方案,并亲身参与了后期的选址和设计工作。

为此,他曾长途跋涉于中国的西南大山里,用12年的时间,4300多个昼夜,在比照了1000多个洼地后,才终于选中了往常“天眼”所在的地址,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单单为了选址测算,就让他的一头青丝染满了霜雪,让他的脸上遍及纵横的沟壑。正是他不畏酷暑严寒,不舍昼夜地一点一点实地调查取证,罗列各项数据剖析,才让这项工程在2007年取得国度的批准立项,得以正式展开。而这一年的他曾经过了花甲之龄。

但是“天眼”寄予了南仁东的诸多希望与理想,势必要用一生的心血去灌溉。于是在天眼工程正式建立启动之后,南仁东当仁不让地担任了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他为这一工程的建立开展指明方向,处理了其运转推进中的诸多疑问问题,让它在立项不到10年后就能够落成运用,大大加快了中国在射电和天文学自主研发的脚步。

毫不夸大地说,假如没有南仁东,就不会有中国的“天眼工程”,就不会有今天中国天文学傲视世界的现象。但是“美人枯骨,英雄迟暮”,再凶猛的人终有老的一日,终有疾病缠身的一天,不过这个时辰的到来关于南仁东来说,真实是过早。

2016年9月,消耗了南仁东22年之久的“天眼工程”行将落成启用,就在大家都欢天喜地的时辰他却曾经躺倒在了病床上,原来这位为了中国天文学事业斗争了半辈子的科学家得了肺癌,迎接他的不只是“天眼”的胜利,可能还有天堂的召唤。

假如换作普通人,可能曾经被突如其来的病魔所压垮,但是南仁东却很宁静,由于他晓得死亡是防止不了的,他能做的不过是和死神赛跑,在生命里最后的光景将本人多年研讨调查的经历尽数整理成文件,供应后世的人们参考。

于是在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天眼”的落成启用典礼上,南仁东拖着繁重的病体,逾越了大半个中国的路途,来到了贵州,目击了这场盛况。

彼时的他曾经被癌症折磨得形销骨立,声带也由于手术的缘由遭到了损伤,可是面对这份本人将近半生的心血得以开花结果,他的脸上照旧显露了开心的笑容。

“巨大的宇宙太空,以它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凡,进入无垠的广袤”,这是南仁东曾经说过的话,也是他践行的路。这几十年的据守和不懈努力,都是想离我们头顶这片神秘广袤的宇宙近一点,再近一点。

2017年9月15日,间隔“天眼”工程落成启用不到一年,南仁东的病情忽然恶化,在经过医生护士奋力地抢救之后,还是没能挺过这最后的一关,亲眼见证“天眼”获得的初次科技成果,永远地分开了我们。

不过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固然他的生命走到了止境,可他留下的无数学术成果和“天眼工程”却照旧在发明着价值与奇观。

有人曾经系统地统计过,南仁东终身已发表的科技论文有222篇,专著7部,学术报告6本,专利36项;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简称,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收录56篇,被EI(《工程索引》简称,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收入56篇,被两者援用900余次,除此之外,他还屡次参与中国严重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将本人的终身都贡献了给了科学事业。

他的离世,无疑给中国科学界,乃至世界科学界带来了繁重的打击和哀伤,为此,很多科学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都对南仁东献上了最真诚的吊唁。

其中圣克鲁斯加州大学华裔天文学家林潮的吊唁词最为让人感念:“朴素宽厚,恬淡名利,待人诚恳,襟怀全局,鞠躬尽瘁”。短短20个字,道尽了南仁东的终身,也道尽了身为一名科学家最应该具有的品德。

2016年12月,南仁东获“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2017年1月,南仁东获“CCTV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7年5月,南仁东取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2018年11月,南仁东被追授为“时期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南仁东授予“变革先锋”称号。

2019年9月,南仁东取得“人民科学家”国度荣誉称号。

2019年9月,南仁东被评为“最美斗争者”。

……

不同时间,不同项目的奖项,得主却只要一个,那就是南仁东,而这只是他无数荣誉中的一局部。假如要罗列他的荣耀事迹和荣誉成就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或许有人会很猎奇,这样一个成就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生活中是怎样的性格,除了这些耀目的科技成果外,他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迹呢?

南仁东是吉林辽源人,从他6岁上学起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优秀,是学校各种评优选先活动的常客,经常被教师和同窗夸奖。

1963年,18岁的南仁东迎来了别人生的第一个转机点,高考。在那个物质贫乏,教育资源稀缺的时期,读完初中就是文化人,上了高中就能够当教师,而他则以“吉林省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入了无数人幻想中的象牙塔顶层。

更让人津津有味的是,他这个状元一点也不水,各科的均匀分到达了98.6。要晓得当时的高考还是以百分计数,这样的成果足以被称之为“天才”。

顶着如此耀眼光环的南仁东也终于不负所望,不只胜利获得了清华大学学士学位,还考取了研讨生,先后取得了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胜利完成“本硕博三级连读”,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学霸。

在完成学业后,他决然投身了他所钟爱的天文科学事业,开端默默无闻的研发之路。特别是在寻觅“天眼工程”选址方面,南仁东可谓是吃尽了苦头。

据和他同行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回想,90年代的山区生活异常贫困,想要在大山深处喝一碗洁净的水都艰难。他们只能吃着冷硬的干粮就着浑水在冷风中相拥取暖。

而那时分以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国际上的影响力,追求一份高薪有保证的工作易如反掌。可他并没有丝毫的动心,反而愈加坚决了为祖国科技开展建立的决计。

在工作之余,他也非常注重关于将来科技人才的培育。在1996年的时分向国度教育委员会递交了《关于加强高校天文选修课的倡议书》,对日后高校天文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他还事必躬亲地亲编教材《射电天文》,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培育出了大批的人才。如中国国度天文台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研讨团组首席科学家陈学雷,中国自动化工程研讨所副所长张晓宇等等。

这样巨大的科学家应该是有间隔感和孤傲的,可是生活中的他却非常地平易近人,不只经常为工人送衣服水果和他们一同抽烟,还会拿出本人的积存和奖金用来赞助贫困孩子上学。

假如没人引见他的身份,大家只会以为他是一个长相严肃心肠仁慈的邻家老人,没人想到坐在他们身边和他们同吃同住的南仁东会是“天眼之父”,中国乃至世界顶尖的天文学家。

南仁东的终身,无论是作为科学界的工作者,还是国度的建立者,都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真正做到了用一颗赤子之心回馈祖国,回馈人类,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时期楷模。

“踏平坎坷困难寻‘它’,埋进深山志高远。”这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关于南仁东的评价,也是对诸多同样为祖国建立,为人类科学事业斗争的科学家们的赞同。

南仁东的奉献不只仅在于“天眼”的建成运用,也不只仅在于无数的学术名作,而在于他拼搏刻苦,敢作人先的斗争肉体,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无私贡献与酷爱。激起当代青年的热情,能够摆脱浮华焦躁,踏实认真地去为了事业和理想斗争。

其实,好像南仁东一样的科学家,建立者有很多,他们大多默默无闻,拿着并不丰厚的收入,可做的却是关系国度民族,关系人类生存开展的工作。

常常等到他们扬名立万的时分,就曾经是他们油尽灯枯的时分。所以我们看到的评论永远是:“很遗憾用这样的方式认识了您,某某科学家/院士一路走好。”很心酸,又很理想。

往常的很多年轻人,能够为了看偶像的一场演唱会破费本人几个月的工资,能够为了追星跑遍国内国外只为机场应援,可是却很少有人愿意去认识去理解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这些为祖国开疆扩土的建立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头禅,一句升华个人品德的空话,是应该用实践行动,用本人的身心去实行的诺言。这样在中国的土地上就会涌现出千千万万个南仁东,千千万万个无私无悔的贡献者。

青丝青丝,几许少年光阴,愿南仁东的事迹能够触动到更多的人,能够让那些沉浸于明星梦网红梦的孩子抬起头看一看天上真正的星,不复这韶华一场,人世一趟!

网上没有公布南仁东的婚姻状况。

23年时间里,他(南仁东)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缅怀南老,致敬科学精神!

截至2017年9月,南仁东已发表科技论文222篇,专著7部,技术报告6本,专利36项;论文被SCI收录56篇、被EI收录65篇,SCI和EI引用近900次。此外,还多次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相关工作。

扩展资料:

南仁东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国立天文台任客座教授,1982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1994年起,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负责编订FAST科学目标,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

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南仁东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仁东

南仁东的夫人是郭家珍

南仁东简介:

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

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南仁东于1945年出生,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

后在日本国立天文台任客座教授,1982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

1994年起,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负责编订FAST科学目标,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

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病逝世,享年72岁。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扩展资料:

南仁东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1996年,南仁东任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期间,首次召集全国高等教育天文选修课研讨会,论文集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发表,向国家教委提交《关于加强高校天文选修课的倡议书》,这一举措对后来的高校天文学教育产生影响。

此外,还自编教材《射电天文》。

为中国培养了陈学雷 、张晓宇、李辉、袁维盛 、张海燕、甘恒谦等一批天文工作人才。

同时,南仁东还热心科普事业,完成CCTV的5小时美国宇航局NASA火星着陆直播;通过百家讲坛《寻找地外生命》,用科学思想影响公众与媒体对太空生命和地外文明的认识。

在SETI报告中定义了生命的三个识别标准,并提出星际旅行的三项物理法则限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