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武科大教授发表国际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7:19:44

武科大教授发表国际论文

近期, 武汉 科技 大学“超分子材料与分子纳米器件团队”梁峰教授课题组 以合成化学作为基础和核心,积极拓展与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交叉融合,在新材料精准化制备和应用研究方向取得进展,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利用金纳米颗粒的可塑性, 梁峰教授课题组可控制备了低钯含量的星状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 。通过对金钯双金属纳米星的中间产物的系列表征, 提出了金钯纳米星“两步法”的生长机理:即先形成单金属金纳米球,再以此为核心形成双金属金钯纳米星。 由于纳米颗粒中钯元素的加入,该纳米颗粒不仅能够高效催化对硝基苯酚(工业废料)还原为对氨基苯酚(工业原料),还能够有效催化Suzuki偶联反应, 实现催化剂的多功能化 。研究成果 “ Au-Pd nanostars with low Pd content :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and remarkable performance in catalysis ”在《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杂志发表。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马涛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及多功能催化示意图

通过将石墨烯气凝胶引入掺杂有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NPs)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网络中,梁峰教授课题组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韩东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制备出了一种多功能水凝胶 。除了增强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自粘附性能, 制备得到的水凝胶还表现出近红外和温度双响应性能,可以根据需要释放药物;并且,在药物释放过程中,水凝胶的电阻也随之变化,因此可以利用电阻变化来实时监测药物的释放浓度。 这使得其在药物可控载释和精准医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 Temperature/Near-Infrared-Responsive Conductive Hydrogel for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 在《 Nanoscale 》杂志发表。化学与化工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朱玉亭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在以农药为主的农业化学品的实际应用中,促进药液喷雾在目标作物上的铺展和沉积对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降低对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柱芳烃(Pillar[n]arene)是一类新型大环超分子主体。与传统的大环结构相比,柱芳烃具有高度对称的刚性骨架结构和独特的富电子空腔并易于衍生化,在超分子化学领域表现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梁峰教授课题组与华中师范大学李海兵教授课题组合作 , 利用柱芳烃与农药分子间的主-客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农药分子矮壮素液滴在疏水表面上的铺展和沉积,并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 。这一研究 探索 了超分子化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对实现农药的精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 Pillar[5]arene promoted selective spreading of chlormequat droplets on hydrophobic surface ”在《 Langmuir 》杂志发表。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余胜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此外,该团队硕士研究生王娇(导师为陈荣生教授)和曾艳教授团队合作研究的论文“ Catalyst-free fabrication of one-dimensional N-doped carbon coated TiO2 nanotube arrays by template carbonization of polydopamine for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在《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杂志发表。博士后张雄志(合作导师为刘思敏教授)等的研究论文“ Host-guest interaction-mediated fabrication of hybrid microsphere-structured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showing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在《 Soft Matter 》杂志发表。

上述论文的第一单位为武汉 科技 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 科技 创新团队项目、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科技 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的资助。

来源 武汉 科技 大学

论文链接

机械,建筑是武汉科技大学,但电气是武科大今年新开的专业,第一届招生,所以就不清楚了 ,电气应该没湖北工业大学好。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拥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良好的办学条件。机械工程学科是学校优势学科之一;学院建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1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2个博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5个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自动化、车辆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同时学院还建有1个国家级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流体力学基础实验室);1个校级实验中心(机械测试实验中心)。 学院有一支锐意进取、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授24人,副教授4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人。近年来,教师队伍中有4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9人享受政府专项津贴。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和创新,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近几年来,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大型科研项目50余项,年平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4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提升科研的良好局面。 学院重视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已形成有稳定教学科研方向的团队8个,其中由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孔建益教授担任负责人的机械基础教学科研团队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主要承担机械基础的教学科研工作。该团队指导的学生近几年在机械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在各类大赛中成绩突出,获得大赛奖励30余人次。近几年来,该团队承担各类教学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多项国家、省级奖励,2008年该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机电液系统及其控制教学科研团队由博士生导师,全国机械加工学会理事、湖北省流体传动学会副理事长陈奎生副校长担任负责人,该团队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承担机电及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模块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依托钢铁行业,开展大型复杂机电液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和重大难题,其中板带静电涂油控制和轧机液压控制研究,已应用于武钢、宝钢、鞍钢等数十家大型钢厂,对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这些成果用于教学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自制实验设备15台(套),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效果好,有不少学生成为主要助手。获得省部级以上奖7项,其中获得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1项,中国机械科学技术奖1项,上海市发明选拔赛一等奖1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 由博士生导师,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理事,湖北省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湖北省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友荣教授担任负责人的机械设计及理论教学科研团队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主要承担机械设计及理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大型冶金机电设备为主要研究对象,侧重于非线性与多变量系统的状态辨识方法进行故障机理研究以及研究集成智能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起重机等金属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等。获得省部级奖7项,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2项。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1项;专著1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30余篇,SCI、EI收录23篇。 由楚天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动化学分会理事、中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张华教授作为负责人的工业工程与制造系统教学科研团队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主要承担工业工程及制造系统工程教学科研工作,是国内最早研究绿色制造的单位之一,出版教材、学术专著2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70余篇,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学院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导向,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培养造就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实践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不断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核心,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引进国际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办学理念,构建大机械类教学平台。系统培养学生掌握机、电、液、测试、材料、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近年来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现有一门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原理),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国家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机械基础教学团队)。 机械自动化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749人、硕士研究生204人、博士研究生28人。学院面向钢铁行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冶金机械、绿色制造、机电液系统及其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建立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开发有机结合的教学科研体系。 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学院还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和提高,学院学生在机电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2006年学校组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 同时,学院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每年选派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学习深造。举办的“武汉科技大学——休斯敦大学学生论坛”表明学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学院的毕业生中已有2位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人成为各类专家、政府领导、企业老总。如刘玠,64届冶金机械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美国钢铁工程师协会会员,原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苏义脑,76届矿业机械专业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奖励地矿专业评审组专家、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海洋领域820主题专家组专家、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 机械自动化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坚持走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的办学道路,立足冶金显优势,服务地方求发展,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团结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向高水平的学院而努力奋斗。

建筑和机械肯定是武科大好,武科大的电气专业是今年新开的,真实水平不知道,个人建议电气读湖工。

外国语学院现有五个一级学科点的学科方向,主要是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本方向有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讲师22人,学科带头人张四友教授从认知理论角度研究语言,在图式理论的研究上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本方向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特色:注重语言基础理论的研究;注重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研究; 注重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运用的结合,促成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除此之外,该学科方向在语言基础理论研究、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与测试、外语自主学习、专门用途英语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成果。二、翻译理论与实践本学科方向有教授1名,副教授12名,讲师15人,学术带头人谢少华教授现为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国际应用语言学会会员、曾获“宝钢教育奖”和“湖北省优秀女职工奖”,学术梯队成员朱明炬现为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该研究方向特色在于:兼顾传统翻译与现代翻译技术的研究,突出翻译研究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发表有影响的社会科学译文以及翻译研究论文总计达128余篇。三、英语语言文学该方向有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10名。本方向兼顾英语语言理论以及英美文学的研究。主要学术骨干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成果较多。经过多年发展,本方向已经逐步形成了如下特色和优势:形成了英美文学教学与科研同步互动发展的态势;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科学研究队伍;确定了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四、德语语言文学本学科方向有教授1名,讲师5名,其中5人均有德国留学或研修经历,2人拥有德语硕士学位,2名助教即将赴德开展短期访学,有望成为本学科的后备力量。学科带头人黄玉云教授从事德语教学与研究近30年,在德语翻译方面硕果累累,撰写论文数十篇,多次参加德语专业学术会议和国际会议,在武汉地区德语界有一定的影响。本学科方向依托学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开展学术科研。本学科优势在于主要成员都曾长期留学德国,受到过系统的语言学科研究训练,熟谙德国文化教育,能够从语言、文化对比的视角,思考诸多问题,研究视野开阔,研究领域广。五、跨文化交际本学科方向有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学科带头人康有金教授主攻国际关系,学术兴趣横跨比较文化研究、英语教学和教育思想史,视野开阔,成果丰硕。本学科方向拥有固定的学术梯队,学术团队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等反面结构合理,学术成员之间合作时间长,产生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

武大教授论文发表要求

学术堂以医学论文发表为例,给大家讲讲论文发表需要什么条件:一、文章质量要符合发表的基本要求文章的质量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也有一个大致通用的标准,即,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等.如果您有了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投稿的事情了.但是,由于我国学术界的特殊情况,文章质量达到发表的要求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或者经过我们的修改就可以发表.关于质量,可以参考日本质量专家的话,质量的核心是实用性.二、文章的选题要符合刊物的定位,不能乱投稿大家都知道,每一个刊物或者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栏目和专业定位,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弄清楚目标杂志是哪个方面的.还要搞清是季刊、双月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这直接影响您的稿件发表的速度.风险提示:并不是所有的杂志发表了论文都有效的.杂志有正规的有非法的,因为期刊行业开始了收费发表论文,所以很多不法分子使用非法期刊征稿,其目的无非就是敛财.非法期刊发表的论文属于无效的.如何辨别期刊的真伪?通过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的回答:凡在国家新闻出版局查询系统里查询不到的刊物,均为非法刊物.所以作者可以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局的数据库进行刊物查询.三、文章格式要规范,还需控制字数学术性期刊的格式是非常严格的,医学论文的格式可以参照你所投刊物的要求去做.至于字数,因为很多刊物是按计空格字数收费的,所以,您要根据需要确定文章的字数,省得花冤枉钱.所谓的版面设计实际上是一本杂志的页面,一般为16开的标准.但由于一些期刊对字体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其特点是不同的.加上除了文字外,还包括标点符号、空格等.在论文中,如果它涉及到图像、形式、空间占用一定的空间,而且还可以根据一定的字符空间.因此,每个期刊的版面编排都是有限的,所以一些核心期刊对论文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如一些对文章提交的论文在6000-8000字的字数适当规定的核心期刊,文本空间一般从5000到10000字的要求,包括简介、语篇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太少的话不能充分讨论.除公共知识外,公共知识和公共事业的第一次出现,应标明对外汉语的汉译或对外汉语的全称.四、提前投稿,尽量提前2-3个月投稿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虽然最近几年,有很多刊物变成了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但还是提前准备为好.比如现在投稿的文章,发表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份之后,这样发表的文章在6月份的使用中就绝对没有问题.而每年4月份的职称评审通知,通常是在当年出通知.等作者收到通知再发表论文,通常就会错过了时间.五、版面费起到破财免灾的作用在期刊上发表论文需要支付版面费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所以作者们也不用在版面费上纠结,关键是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花点钱也是必要的了.六、选择合法刊物,避免非法期刊发表医学论文不是随便找个期刊就可以的,期刊必须具有合法性,是合法期刊.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刊号的刊物,都是非法刊物.根据我的判断,目前我国大约有1000-2000家非法刊物,或不规范的刊物.对大部分普通作者来说,是很难判断刊物的合法性的.所以,大家要擦亮眼睛,以免上当受.

一、文章质量要符合发表的基本要求文章的质量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也有一个大致通用的标准,即,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等。如果您有了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投稿的事情了。但是,由于我国学术界的特殊情况,文章质量达到发表的要求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或者经过我们的修改就可以发表。关于质量,可以参考日本质量专家的话,质量的核心是实用性。二、文章的选题要符合刊物的定位,不能乱投稿大家都知道,每一个刊物或者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栏目和专业定位,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弄清楚目标杂志是哪个方面的。还要搞清是季刊、双月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这直接影响您的稿件发表的速度。三、文章格式要规范,还需控制字数学术性期刊的格式是非常严格的,论文的格式可以参照你所投刊物的要求去做。至于字数,因为很多刊物是按计空格字数收费的,所以,您要根据需要确定文章的字数,省得花冤枉钱。比如,高校评中级职称一般3500字就可以了,社会上评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3000字以上即可。还要注意,如果文章有图表,则要适当增加版面。四、提前投稿,尽量提前2—3个月投稿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虽然最近几年,有很多刊物变成了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但还是提前准备为好。

链接:

30天论文写作发表进阶训练营。完结版,里面包含辅导课、直播课、音频课、视频课、PDF文档。

课程目录:

尔雅老师对四篇论文的解构修改辅导答疑

尔雅老师快速批量修改不同学科论文的教学示范

尔雅老师团队如何在30分钟找到论文选题并写出论文

对一篇弹幕英语教学论文的修改建议

对一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的修改建议

解构描摹一篇好论文的实用技巧

如何通过知网迅速找到200篇优质文献

如何利用知网的可视化计量分析做文献综述

如何批量下载200篇文献

......

发表sci期刊论文有什么要求?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必须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由于它是公开发表物,需要遵循某些期刊的发表要求。无论是在国内学术期刊还是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都是这样。国际学术期刊的发表要求与国内学术期刊大不相同,而且在期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一起来看看发表sci期刊论文有哪些要求?sci期刊通常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很高,这类期刊对刊物发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对文章本身的要求,但对作者的身份职务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比国内一些核心刊物宽松一些。发表sci期刊的关键是文章的层次。撰写一篇好的sci论文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英语写作水平,二是专业知识水平。对国内大多数作者来说,英语写作水平不高。英语水平高也并不意味着英语写作水平就高。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时间里,它需要不断的磨炼。以下是发表sci期刊论文写作的4个要点:1、文本摘要本文的摘要是对本文的简单总结,包括主要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它可以用短语概括。摘要中的字数不应超过500个。2、引言这部分提出问题,回顾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即明确选题的研究背景,以及选题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清楚的哪些是别人的结论,哪些是自己的结论。3、方法和结果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描述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层次感。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相关性应清楚描述,不要引起实验过程混乱的现象,因为评审者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中描述来的。4、参考资料应标记引用内容,这是一个基本的学术道德要求。引用过程中未指出文献档的来源出处会造成本人的成功内容是假象,以免造成剽窃的现象。同时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抄袭,因此为了避免在影响作者个人发展时出现这样的误解,所有引用的部分都需要体现在参考中,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内容也需要标准清楚。因此,发表sci期刊论文的各个方面要求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写作。此外,还应特别注意语法和时态的应用。毕竟,英语表达与汉语不同。如果作者的英语写作水平不够高,或者在写作时感觉比较吃力。就需要有针对实践性的积累。或者是找一些专业机构指导润色。这将提高发表效率。有关发表sci期刊论文的详细信息,可咨询泰杰生物的小编。

武汉大学教授发表论文

搜狗百科胡稼胎中文名胡稼胎出生日期1899年胡稼胎胡稼胎先生,1899年生于安徽芜湖。少年时期待在乡下老家,放过牛,吃过苦。家里有四五十亩田,雇工种田,却同情农民的苦,有农民的情感 。14岁考入香港大学,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1930年9月至1931年任武汉大学文学院英文讲师,1932年被聘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1948年后调至 国立安徽大学任文学院院长。信奉传统儒家思想,曾言“我从儒家观点接受马列主义。儒家是讲仁的。所以接受社会主义,我觉得剥削是不合理的。 年纪大的人有许多思想不能改掉,而且这些思想与马列主义并不抵触,我接受马列主义是移花接木式的。” 反右派运动期间,因提出党委会应退出 学校,及其出生地主家庭,遭到批斗。在武汉大学教学期间,主讲“基本英文”、“中国哲学史”、“哲学教育选读”、“英国文学论著”、“小说入门”等课程。同时,他还兼任国立 武汉大学第一外国语委员会、学生团体生活指导委员会、一年级国文委员会等组织的委员职务。胡先生治学严谨,讲解清晰,被推为本校“基本 英文”的“四大名师”之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哲学之基本假设》、《事实关系与意义》、《新近知识的科学与哲学》、《论理想》、《人生 哲学之综合观》、《物质与精神》、《哲学与宗教》、《实在论辩驳》、《战争的哲学论》、《精神哲学:观念论与价值哲学》、《克洛采及其 哲学》等。以上来源于网络

可以评价武汉大学陈震中老师很强。陈震中,教授,博导,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发表国际期刊会议论文100多篇,其中包括IEEETIP/TMM/TCSVT20余篇,拥有20余项国际国内标准(H.265/HEVC/AVS)提案,10余项国际国内专利申请。所以个人能力是很强的。

武汉大学教授论文发表

林亚刚教授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学家》、《现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等国内核心刊物以及其他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1、《绑架勒索罪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学家》,1996年第4期。2、《泷川幸辰刑法思想介评》,载《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3、《国际反洗钱犯罪与我国的刑事立法》,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5期。4、《关于绑架及相关犯罪的几点探讨》,载《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5、《论特别刑法的立法特点及在分则修改中的吸收》,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1期.6、《论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载《社会发展与犯罪新论》武汉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7、《危害税收征管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2期。8、《犯罪过失新探》,载《刑事法学专题研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9、《世纪之交的中国刑法理论研究之精品——读赵秉志主编的《刑法争议问题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10、《立功制度的价值评判与规范分析》,载1999年《刑法论丛》(第三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11、《暴力犯罪的法律规定与社会原因分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12、《试论危险分配与信赖原则在犯罪过失中的运用》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2期。13、《犯罪过失的理论分类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3期。14、《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理解与执行》,载《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5、《刑法功能的价值评价》,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3期。16、《信用证诈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新刑法施行疑难问题研究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4月。17、《论过失中的违法性意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18、《论我国刑法强制猥亵妇女罪的立法及规范评价》,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19、《德、日刑法犯罪过失学说介评》,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20、《共同正犯相关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2期。21、《我国古代刑法中的犯罪过失概念剖析》,载《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22、《论侵犯商业秘密罪》,载《刑事实体法学》群众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23、《侵犯商业秘密罪再探》,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1期。24、《论期待可能性的若干理论问题》,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2期。25、《试论德、日刑法中犯罪过失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6、《犯罪过失中的注意能力与与注意义务之研究》,载《刑事法评论》第6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27、《金融犯罪罪数形态的探讨》,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28、《认定抗税罪的若干问题》,载《刑事司法指南》第3辑,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29、《金融犯罪的概念与构成中若干问题研究》,载《珞珈法学论坛》第一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30、合作:《斡旋受贿罪的立法及其完善》,载《新刑法研究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5月。31、合作:《金融诈犯罪防治法律对策研究》中国法学会、武汉市法学会科研项目2000年3月。32、合作:《浅议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33、《破坏交通设施罪新解》,载《岳麓法学论坛》,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34、《论持有、使用假币罪的若干问题》,载《中国刑事法学》2001年第2期。35、译西原春夫《日本与德意志刑法和刑法学--现状与未来展望》,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36、《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兼评的若干规定》,载《法学家》2001年第3期。37、《论集合犯》,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38、《论共同过失正犯及刑事责任的实现》(上)(下),载《江西安全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第3期。39、《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40、合作:《论片面共犯的理论基础》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41、《暴力犯罪的内涵与外延——兼论几种暴力犯罪行为》,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42、《罚金刑易科制度探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1期。43、《如何理解犯罪中止自动性条件》,载《检察日报》2002年3月4日。44、《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与倪培兴同志商榷》,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3期。45、《论“共谋”的法律性质及刑事责任》,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46、《结果加重犯共同正犯刑事责任的探讨》,载《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47、《片面共同正犯刑事责任的探讨》,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4期。48、《犯罪中止形态若干争议问题的再探讨》,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5期。49、《承继共同正犯探讨》,载《法学家》2002年第4期。50、《论犯罪过失本质的学说与责任根据》,载《刑法论丛》第5期2002年1月法律出版社。51、《论刑罚适度与人身危险性》,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11期。52、《论犯罪预备的若干问题》,载《楚天检察》2002年第1期。5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载《犯罪研究》2003年第3期。54、《身份与共同犯罪关系散论》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55、《主犯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5期。56、《继续犯的若干争议问题的探讨》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4期。57、《论犯罪中止的若干争议问题》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6期。58、《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阴谋犯》载《国家检察官学报》2003年第4期。59、《论共同犯罪的若干问题――以共犯为中心》,载(日)西原春夫主编:《共犯理论和有组织犯罪》(21世纪第2次日中刑事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文堂2003年版。60、《论共同犯罪的若干问题――以共犯为中心》,载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1、译佐久间修《共同过失和共犯》,载(日)西原春夫主编:《共犯理论和有组织犯罪》(21世纪第2次日中刑事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文堂2003年版。62、《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构成及刑事责任中的若干问题》,载赵秉志、张军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2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3、《金融诈犯罪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载《珞珈法学论坛》第三卷,2003年版。64、《论想象竞合犯的若干问题》,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65、《论恐怖主义犯罪的内涵及其认定》,载《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6、《犯罪未遂意志以外原因的分析》,载《检察日报》2004年2月25日第3版。67、《论吸收犯的若干问题》,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68、《论结果加重犯的争议问题》,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6期。69、《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若干规定的检讨》,载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二卷《实务问题研究》(上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0、《单位犯罪法律适用中的若干问题-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理解》,载《中国监狱学刊》2004年第6期。7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疑难问题研究》,载《楚天检察》2004年第2期。72、《共犯关系的竞合》,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3期。73、《论我国经济犯罪废止死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国际人权公约和废除死刑的实践为视角》,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74、《竞技体育中伤害问题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2期。75、《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若干规定》,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76、《自首、立功若干规定的理念及反思 》,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77、《科技手段真能杜绝刑讯逼供吗? 》,载《学习月刊》2005年第6期。78、《酌定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研究 》,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79、《论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侵犯公司、企业利益犯罪的若干共性问题 》,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6期。80、《析侵犯著作权行为与侵犯著作权罪的衔接》,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81、《我国<反恐怖法>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一作者,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82、《刑法修正案(七)“组织、领导传销罪”的解读 》,载《政法论丛》2009年第6期。83、《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4期。84、《论非法组织卖血罪的几个争议问题》,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

搜狗百科胡稼胎中文名胡稼胎出生日期1899年胡稼胎胡稼胎先生,1899年生于安徽芜湖。少年时期待在乡下老家,放过牛,吃过苦。家里有四五十亩田,雇工种田,却同情农民的苦,有农民的情感 。14岁考入香港大学,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1930年9月至1931年任武汉大学文学院英文讲师,1932年被聘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1948年后调至 国立安徽大学任文学院院长。信奉传统儒家思想,曾言“我从儒家观点接受马列主义。儒家是讲仁的。所以接受社会主义,我觉得剥削是不合理的。 年纪大的人有许多思想不能改掉,而且这些思想与马列主义并不抵触,我接受马列主义是移花接木式的。” 反右派运动期间,因提出党委会应退出 学校,及其出生地主家庭,遭到批斗。在武汉大学教学期间,主讲“基本英文”、“中国哲学史”、“哲学教育选读”、“英国文学论著”、“小说入门”等课程。同时,他还兼任国立 武汉大学第一外国语委员会、学生团体生活指导委员会、一年级国文委员会等组织的委员职务。胡先生治学严谨,讲解清晰,被推为本校“基本 英文”的“四大名师”之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哲学之基本假设》、《事实关系与意义》、《新近知识的科学与哲学》、《论理想》、《人生 哲学之综合观》、《物质与精神》、《哲学与宗教》、《实在论辩驳》、《战争的哲学论》、《精神哲学:观念论与价值哲学》、《克洛采及其 哲学》等。以上来源于网络

教授发表的国际论文

许国良 男,1967年2月出生,工学博士,日本静冈大学博士后,先任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1994年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白云石流化床焙烧炉”1项。1997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流化床气固两相换热研究”1次,2003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开缝钝体高效燃烧技术”1次。留学期间,从事流动与传热数值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由日本共立出版社出版教材“热流体力学”(日文)1部、出版流动与传热数值计算专业软件(英文)1套。代表论文和成果: 1 Xu Guoliang, Nakayama A, Kuwahara F. The Concept of Known-Velocity Boundary for Automatic Setting of Boundary Conditions. Int. Comm. Heat Mass Transfer. Vol.29, No.3, 2002. (SCI、EI收录) 2 Xu Guoliang, Nakayama A, Kuwahara F. Visualiz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Flow and Heat Transfer Using OpenGL. Symposium on Heat Transfer. Hokaito, Japan 2002 3 Nakayama A, Kuwahara F, Xu Guoliang. A analytical treatment for combined heat transfer by radiation, convection and conduction within a heat insulating wall structur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Vol.40, 2004. (SCI、EI收录) 4 Nakayama A, Kuwahara F, Xu Guoliang. A Two-Energy Equation Model for 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 in Porous Media. Int. J.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Vol.44, 4375-4379, 2001. (SCI、EI收录) 编(著)教材 1 许国良,王晓墨,邬田华,陈维汉,《工程传热学》(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 中山显,桑原不二朗,许国良,《热流体力学》(著)(日文),日本共立出版社,2002 专利 1 潘垣,许国良,卫军,周理兵,刘伟. 太阳能驱动气流发电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420111823.3 2 黄文迪,许国良 等. 白云石流化床焙烧炉.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4246019.7

根据最近的学术报道,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汪胜教授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CoCu纳米芯片的反应性气体传感器应用研究”的论文。该研究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CoCu合金纳米芯片,并将其应用于反应性气体传感器中。研究显示,在CO2和NH3等反应性气体的作用下,CoCu纳米芯片的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实验,研究人员得出结论:CoCu纳米芯片可用作一种非常灵敏和准确的反应性气体传感器,并有望在环境检测、医疗诊断和制药生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项研究成果为新型纳米电化学材料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对于促进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汪胜研究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和Biomaterials Science上分别发表了两篇论文。这些论文的主题集中在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的论文中,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层状双氧水钙钛矿纳米晶体的纳米药物载体。他们发现,这种载体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并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在Biomaterials 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中,研究团队探索了一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骨修复。他们发现,这种材料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加速骨的再生和修复。这些研究成果有望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最近,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汪胜教授团队在高水平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Hybrid nanogenerator for simultaneously harvesting sun and rain energy”的一篇论文。该研究团队成功地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混合纳米发电机,可以同时从太阳和雨水中收集能量。该混合纳米发电机采用了多层结构,包括由半导体纳米线、珍珠岩和碳纤维布组成的柔性基板和由钛酸锶、银、氧化锌和聚丙烯腈等复合材料制成的光电极。在实验中,该混合纳米发电机可以同时输出太阳能和雨能电能,达到了不错的能量转换效率。这项研究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实现清洁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还证明了科学家们通过将不同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