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城乡规划研究生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5:38:20

城乡规划研究生发表论文

mup是MasterofUrbanPlanning的缩写,中文表示: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

为适应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城市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城市规划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

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科学发展"的专业价值观。

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规划专门人才。

城市规划硕士专业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须与城市规划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城市规划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城市规划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城市规划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 研究生小论文没有标准格式,都是根据要投稿的期刊的格式要求来定的城市规划的小论文无非就是城市规划的实证研究

城乡规划系研究生论文发表

有钱的话,请个外语家教,或上个外语班,没钱的话,制作英语卡片,看英语读物,电影,多读,多写,多练!

mup是MasterofUrbanPlanning的缩写,中文表示: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

为适应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城市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城市规划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

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科学发展"的专业价值观。

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规划专门人才。

城市规划硕士专业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须与城市规划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城市规划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城市规划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城市规划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虽然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规划,但是,在国民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二者却是统一的,土地的合理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大前提,城市的合理规划为土地的优化设定了格局。因此,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应该将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统筹起来,从发展思路、发展途径、制度创新等方面统筹两个规划,实现双赢。 在现行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分别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编制。两大主管部门在行政级别上旗鼓相当,有各自独立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样的分管体制造成两个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行其是,这使得两种规划相互间不协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产生严重的脱节现象。一方面,有的地方偏重于城市规划忽略土地规划,导致城市用地不合理,城市用地吃紧,土地价格波动,城市出现畸形发展。另一方面,有的地方特别注重土地规划看轻城市规划,从城市发展局部出发,惜土如金,该发展住宅用地的都用来发展商业,无视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使得土地的规划脱离城市规划,相互间格格不入的困境。所以,要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形成互补协调、互利共赢的格局。 一、 统筹两种规划的整体思路。 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化,而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又是区域规划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两个规划要统筹编制,城市规划的编制要兼顾土地规划,因为土地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发展,土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规划也要兼顾城市规划,城市的土地规划是否有效要看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标准。在空间上,两个规划要互补互利,在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必须要坚持城市规划指导与土地规划,必须要坚持土地规划服务于城市规划,即前者的发展是为后者的发展做铺垫,后者的发展是为了前者的更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到弹性规划。无论是城市规划,抑或土地规划都要具有可量化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而弹性规划能够有效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做出适时调整,避免规划失灵以及出现重复规划。第二,做到协调规划。在整个城市区域规划中,不能片面强调城市规划,也不能一贯重视城市规划。两个规划不是彼此独立的,城市规划必须要做好土地规划,土地规划的好坏又取决于城市规划大局,在城市发展中必须注重二者的协调关系,实现互助发展。第三,做到多元规划。规划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在两个规划的具体编制中,对规划的目标要明确,不能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最终实现多重效应叠加,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第四,做到效益规划。没有价值的规划是没有意义的规划,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效益高低决定市场成败,为此,在两个规划的编制中,一定要注重规划的效益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大一统。第五,做到整体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实施中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做好整体布局,既要搞好物质方面的规划,也要搞好非物质方面的规划,既要做好整体规划,又要做好局部规划。第六,做到实用规划。任何规划都是用来指导发展实践的,所以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使得制定的规划能够落实到城市经济发展中去,为城市的发展搞好理论铺垫。 二、 统筹两个规划的发展途径 两个规划受制于不同行政主管部门,这种分离的管理体制使得两个规划的侧重点、标准、目标往往出现较大差距,两个主管部门不能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流,以及在规划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这对这一现状,要统筹两个规划,必须将两个部门进行合并,制定统一的规划,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能够充分体现城市体系规划是一种基于整体利益的协调规划的实质,能够较好地统一行政指令,加强规划的实施效果;也能够充分考虑地方区域发展实际,立足于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广泛征求各利益主体意见后的综合协调;也有利于规划管理体制从上级的集权制转化为公平合理的民主制。这样制定出的规划更能适应城市发展实际,更能为解决规划问题献计献策,这样的规划透明度高、可信度强、可满足全社会的发展愿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结合有以下优势:首先,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出发,统筹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避免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相互脱节、各自为战的现象。其次,这样的结合既能够满足上级规划实施的执行力,加快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也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利用特色资源。再次,这种结合对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避免出现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这种结合途径既兼顾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局,有考虑了局部土地的优化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三、 统筹两个规划,做到制度创新。 从法律制度上讲,就目前的法律体系而言,城市规划已有相关领域的法规——《城市规划法》作保障,而我国到现在都还没有为土地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在规划的实施进程中城市规划比土地规划更加严肃、更加科学、更有可操作性。而从管理角度看,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分别由两个行政级别对等的管理部门加以编制,这必然导致两个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行政指令措施无法进行统一,效率低下、浪费资源。另外,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规划的行政属性 还相当浓厚,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 常常忽略市场经济规律,不考虑客观的供求状况,主观行事,造成规划与经济规律不服,与市场经济脱轨的严重后果。基于以上的种种制度诟病,要统筹两个规划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要创新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土地规划法》来为土地的实际规划保驾护航,使得两个规划都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庇护,为统筹战略提供法律保障。二、要创新管理制度,将两个制定规划的部门合二为一,统一政令,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度和社会经济效应,为统筹战略提供管理保障。三、要创新环境制度,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主导,市场为次的管理方法,坚持市场运行为基础行政干预为辅助的管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为统筹战略提供环境保障。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虽然在概念上各不相同,但是,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上,而这却是可以统筹的,它们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城市规划离不开土地规划,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规划也离不开城市规划,前者需要以后者作为坐标,为其前进明确方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统筹两个规划,不论是在发展思路上,还是在发展途径、制度创新上,都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将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共同纳入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城市规划兼顾土地规划,土地规划参照城市规划。统筹两种规划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社会效益,才能提高环境效益。

城乡规划发表论文

两个都不是。

两个都很好发,给钱就发的,而且都不是核心期刊!

2015- 吴志强、邓雪湲、干靓,《面向包容的城市规划,面向创新的城市规划——由《世界城市状况报告》系列解 读城市规划的两个趋势,《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4期,第28-33页。- 吴志强,陆天赞,《引力和网络:长三角创新城市群落的空间组织特征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15 年第2期,P31-39。- 吴志强,杨秀,刘伟,《智力城镇化还是体力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城市规划学刊》, 2015年第1期,P15-23。2014- 吴志强、刘朝晖,《城市规模和区域差异对中小城市发展影响及其启示》,《城市规划学刊(英文版)》第 23期 P50-57- 吴志强、柏旸,《欧洲智慧城市的最新实践》,《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5期,第15-22页。- 刘海涛、吴志强,《生态文明视阈下水城共生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4期,第52-56页。- 吴志强、刘朝晖,《“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3期,第12-19页。- 吴志强、王兰,2013年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动态,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3-2014),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32-435,2014.09。- 吴志强、杨秀、刘冠鹏,50%城镇化率转折点上的城市生态思考,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3-2014),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51-58,2014.09。2013- 吴志强、刘朝晖、王兰. 2012年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1-2012),2013,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朝晖、吴志强.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第五届欧洲美洲规划院校联合大会,2013年7月,爱尔兰 都柏林。- 王伟,吴志强,《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测度与比较》,《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7期,第63-71 页。- 吴志强,汪滋淞.《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要点及评估案例[J].建设科技,2013年06期,82-86- 吴志强,汪滋淞. 绿色教育—提高全民环境素养—中国绿色校园与绿色建筑知识普及教材编写[J].建设科 技,2013年12期,22-24。- 吴志强,汪滋淞.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情况及主要内容[J].建设科技,2013年12期,20-24- 吴志强,汪滋淞. 绿色校园-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工作[J]. 建设科技,2013年12期,16-19。2012- 吴志强,吕荟. 《“欧洲绿色之都”评选与城市可持续性评估的思议》,《上海城市规划》,2012(6):81-84.- 吴志强,汪滋淞,干靓.《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研究,《建设科技》,2012年3月。2011- 《中国城镇化的科学理性支撑-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综述》,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11(04),吴志强、仇勇懿、干靓等,第1-9页。- 《世博梦想2.0-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与上海城市整体发展的关系》,刊于《时代建筑》, 2011.01,第45-47页。2010- 吴志强,仇勇懿,《城市创意氛围的比较分析—以上海、嘉兴等地为例》,刊于《时代建筑》,2010.06,第20-24页。- 《世博会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的回顾》,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10.05,第14-19页。2009- 吴志强,朱晓玲,《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布局与动线研究》,刊于《城乡规划论文汇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编,2009.10,第473-479页。- 吴志强,《主题语境下的上海世博会建筑类型解析》,刊于《时代建筑》,2009.04,第4-8页。- 吴志强,《走向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对话吴志强教授》,刊于《时代建筑》,2009.03,第58-65页。- 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刊于《地理学报》,2009.02。- 吴志强,干靓,《上海世博会的生态规划设计》刊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第4期,第57-68页。- 吴志强,《在灾难和重建中反思与学习- 吴志强教授访谈》,刊于《时代建筑》,2009年01期,第30-33页。2008- 吴志强,宋雯珺,《欧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案例研究》,刊于《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p113-116。- 吴志强,《重大事件对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意义及启示》,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8.06,第16-19页。- 吴志强,《世博会:城市转向永续的催化剂》,刊于《时代建筑》,2008.04,第11-17页。- 杨迎旭,吴志强,《英格兰“地方发展框架”(LDF)及其启示》,刊于《国际城市规划》,2008.04,第78-85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刊于《建设科技》,2008.06,第20-22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刊于《城市住宅》,2008.04,第66-69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三:战略的推进与展望》,刊于《城市住宅》,2008.06.25。-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二:战略的形成过程》,刊于《城市住宅》,2008.05.25。-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一:战略总体构成》,刊于《城市住宅》,2008.04.25。- 吴志强,王伟,李红卫,《长三角整合及其未来发展区势-20年长三角地区边界、重心与结构的变化》,2008.02,第1页-10页。- 吴志强,杨婷,《世博会遮阳系统的空间设计导则探索》,刊于《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文集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2008.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7-6,156-163页。- 吴志强,干靓,《基于室外热舒适度的世博园区控制降温技术研究》,刊于《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文集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2008.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7-6,477-483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研制》,刊于《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文集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编委会成员,2008.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7-6,930页。- 吴志强,王伟,《新时期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展望》,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8.01,第23-29页。2007- 王建军,吴志强,《1950年后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发展-轨迹分析与类型分组》,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7年第6期,第47-53页。- 吴志强,《对规划原理的思考》,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6期,第7-12页。- 吴志强,《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设计及其哲学思考》,刊于《建筑学报》, 2007年10月,第35-37页。- 姜涛,吴志强,《西欧1990年代空间战略性规划案例的比较研究》,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月,第53-64页。- 王伟,吴志强,《城市空间形态图析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济南市为例》,刊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4月,第40-44页。-王伟,吴志强,《基于制度分析的我国人口城镇化演变与城乡关系转型》,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4期,第39-46页。- 吴志强,《吴志强教授谈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3月,第9-13页。- 吴志强,李欣,于泓,《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与城市发展》,刊于《建设科技》, 2007年第11期,第25-27页。-吴志强,陈小龙,钱锋,周俭,曲翠松,魏崴,《同济大学文远楼: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更新》,刊于《建设科技》, 2007.06,第30-31页。注:本文荣获“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优秀论文奖。- 王伟,吴志强,《Robert Fishman的郊区化研究述评与启示》,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7年02月,第51-57页。- 吴志强,《五个境界的城市观-吴志强教授谈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观》,刊于《城市中国》,2007.01,第23-35页。- 王伟、吴志强,《基于Voronoi模型的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济南市区小学为例》,刊于《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6- 吴志强,朱嵘、孔晡虹,《从世博会城市设计看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刊于《城市规划学刊》,第86-89页,2006年增刊。- 吴志强,姜楠,《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刊于《城市规划学刊》,第226-229页,2006年增刊。- 吴志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与展望》,刊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5》,2006年07月,356-369页。- 于涛方,吴志强,《京津冀地区区域结构与重构》,刊于《城市规划》, 2006年09月,第36-41页。- 李红卫,吴志强等,《Global-Region: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现象》,刊于《城市规划》,2006年08月,第31-37页。- 吴志强,李欣,《历届世博会园内交通组织的发展演进及特点分析》,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5月,第46-52页。- 吴志强,李欣,《历届世博会到达交通组织的比较研究》,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4月,第61-67页。- 王雷,吴志强,《试论城镇组团式规划的区域协调模式的选择-以中山市东部组团发展规划为例》,刊于《城市规划》,2006.06,第15-21页。- 吴志强,李华,《1990年代北京市外商投资空间分布动态特征研究》,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3期,第1-8页。- 于涛方,吴志强,《 “Global Region”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6年02期,第4-11页。- 吴志强,史舸,《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的空间拓展方向分析方法》,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第69-74页。- 吴志强,姜涛,《关于武汉市都市核的初步战略研究》,刊于《规划师》, 2006年01期,第66-72页。2005- 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5年06期,第2-10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王伟,吴志强,第132-137页。- 吴志强,李华,《1990年代北京外商投资空间分布的产业特征研究》,刊于《城市规划》,2005第9期,第14-21页。- 吴志强,《世博规划中关于“和谐城市”的哲学思考》,刊于《时代建筑》,2005第5期,第18-23页。- 吴志强,干靓,《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空间发展》,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5第04期,第10-15页。- 于涛方,吴志强,刊《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世界500强”投资研究》,于《城市规划学刊》,2005.02,第13-20页。- 吴志强,邓小兵,《从技术主义到理想主义-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世会理念的建设》,刊于《规划师》,2005.02,第75 -78页。2004- 吴志强,邓小兵,车乐,《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的绿色思考》,刊于《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 2004.12,第180-191页。- 吴志强,姬凌云,《从绿色中找寻快乐-上海世博会快乐生态规划及其智能与绿色建筑设计体系探索》,刊于《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2004.12,第45-50页。- 于涛方,吴志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崛起的条件和机制研究》,刊于《同济大学学报》,2004年06月,第51-56页。- 吴志强,《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刊于《时代建筑》,2004年06月,第12-15页。- 吴志强,冯凡,《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同济国际联合体方案构思解读》,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5月,第8-19页。- 吴志强,《都市缝合-20年柏林和上海规划设计分析的都市发展空间意义透视》,刊于《时代建筑》,2004年第03期,第48-53页。- 吴志强,侯丽,《西方空间战略规划的理论及复兴》,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第02期,第1页。2003- 吴志强,崔泓冰,《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透析》,2003年第06期,第16-22页。- 吴志强,崔泓冰,《境外规划设计事务所近年在中国大陆发展的记录与思考》,刊于《时代建筑》,2003年03月,第29-35页。- 吴志强,于泓,姜楠,《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整体方法-沈阳实例中的理性思维的导入》,刊于《城市规划》,2003年01期,第38-42页。- 吴志强,《论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主题》,刊于《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01期,第7-10页。2002- 吴志强,《50周年艰辛创业 新世纪再创辉煌》,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03期,第01页。- 陈小龙,吴志强,《从学生意向看第五代校园空间走向》,刊于《时代建筑》,2002年第02期,第18-19页。2001- 吴志强,《为21世纪的全球的规划教育奠基》,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01期,第1-5页。- 吴志强,《通过国际交流把握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的脉搏》,刊于《教育改革与管理》,2001年第02期,第8-10页。- 吴志强,《从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看世界城市规划发展动态》,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06期,第1-3页。- 吴志强,《“新时代住宅”理念-德国住宅设计竞赛历史经验的思考》,刊于《时代建筑》,2001年第02期,第20-25页。- 吴志强,《论中国城市规划制度与世界接轨》,刊于《规划师》,2001年第01期,第5-9页。2000- 吴志强,《全球化理论的实证研究:上海城市土地开发空间特征》,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04期,第38-46页。- 吴志强,《Lindblom与渐进决策理论》,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02期,第39-41页。- 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导论,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02期,第9-18页。- 吴志强,《波茨坦广场设计过程述评》,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01期,第40-42页。- 吴志强,《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国际比较研究》,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01期,第4-7页。`- 吴志强,《论新世纪中国大都市发展战略目标-从国际城市发展趋势及城市管理学科研究热点着手》,刊于《规划师》- 吴志强,《城市发展将决定中国21世纪的发展命运》,刊于《城市规划》,2000年第01期,第37页。- 吴志强,《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01期,第1-5页,2001.01,p1-5。- 吴志强,《城市发展将决定中国21世纪的发展命运》,刊于《城市规划》,2000年01月,第37-38页。1999- 吴志强,《百年建筑与城市发展》,刊于《中外建筑》,1999年第06期,第9-10页。- 吴志强,《论都市建筑学的世纪探索与新世纪的挑战》,刊于《时代建筑》,1999年第04期,第20-23页。- 吴志强,《博士风采》,规划师,1999年第04期。- 吴志强,《德国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发展动态解析》,《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04期,第2-5 页。- 吴志强,《21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刊于《城市规划》,1999年第10期,第20-22 页。- 吴志强,《论21世纪中国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准备》,刊于《建筑师》,ISBN7-112-03844-8,1999年第04期,总87期,第4-7页。- 吴志强,姜楠,《评介David Clark的新著<都市的世界/全球城>》,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7月第4期,第77页。- 吴志强,《Shanghai's Xiahai, Xiagang: Wirtschaftliche strukturelle Wanderung in Shanghai huete(上海的下海与下岗:论上海今天的经济结构的提升)》,刊于德国《Stadtbauwelt(城市建筑世界)》1999年06月,总142期,第1324-1325页。- 吴志强,《Hinein in die Stadt und aus der City raus, an der Wohnlagesverlagung in Shanghai (先进城再出城:论上海居住地从市中心到城市边缘的迁移)》,刊于德国《Stadtbauwelt(城市建筑世界)》1999年06月,总142期,第1344-1347页。- 吴志强,《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刊于《东方建设》1999年05月第02期,第12-13页。- 吴志强,《百年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刊于《城市规划》1999年第01期,第27-32页。1998- 吴志强,《建筑与城市》,刊于《建筑学报》,1998年第10期,第4-7页。- 吴志强,《“扩展模型”:全球化理论的城市发展模型》, 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5期,第1-6页。- 吴志强,陈秉钊,唐子来,《21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草案)》,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4期,第1-2页。- 吴志强,《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体系的评述》,刊于《规划师》,1998年第03期,第95-100页。- 吴志强,李京生,童明,陈秉钊,《现代农业与新型的城乡关系-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3期,第1-5页。- 吴志强,《论城市规划法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演进》,刊于《城市规划》,1998年第03期,第11-19页。- 吴志强,《“全球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框架》,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2期,第1-6页。- 吴志强,《21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草案)》,刊于《规划师》,1998年第01期,第1-5页。- 吴志强,《德国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刊于《国外城市规划》,1998年第02期,第30-34页。- 吴志强,《介绍David HARVEY 和他的一本名著》,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1期,第48-49页。1997- 吴志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收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成立45周年教师论文专集》199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3页。1994- 吴志强,《Koexitanz der Grossstaedte in Industrielaendern and Entwicklungslaendern (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共生)》,刊于《Urbanologie(城市学)》1994年04月,第18-26页。1990-1985- 吴志强,《九十年代大城市研究的重大课题-记在联邦德国召开拓一次为“九十年代城市建设科研方向”的学术研讨会》,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0年第04期,第12-16页。- 吴志强,《上海城市用地开发的一个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7年第01期,第64-65页。- 吴志强,《选址-规模框架理论-城市用地开发活动的理论探索》,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11月,第17-25页。- 吴志强,《选址规模框架理论-城市用地开发活动力的理论探索》,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第06期,第17-26页。- 吴志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第05期,第1-7页。- 吴志强,《大城市土地使用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刊于《城市开发》,1986年第03期,第15-18页。- 吴志强,《如何处理软信息,城市用地规划中多标准分析方法》,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5年第03期,第41-49页。

《城市建筑》《城市建筑空间》应该先清楚自己的选择,还有单位对期刊发表的要求。先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单位的评定细则,根据职称文件的加分细则,再去找相关的期刊投稿。比如有些单位评中级职称要求至少发表2篇省级期刊论文。那我们就只满足“省级2篇”这个要求就好。不同的要求,期刊属性都是不同的。评职要想顺利,首选肯定是知网、万方或者维普收录的期刊,如果要求没那么高,像龙源、期刊网的期刊也可以。(具体还是要看当地的评审文件要求)看你的单位,还有你自己,对文章质量要求高不高,价格能不能接受。要求不高可以选择综合刊,综合刊是对论文专业没有太多限制的刊物,许多专业的论文都能安排发表,而专业期刊只能发表相应专业领域的论文,所以相比较来说,发表在专业期刊的论文是要比发表在综合期刊上的论文更有价值的,能够更好的起到指导学术的作用

城乡规划论文发表

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城乡规划理论

摘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理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make our country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djus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evel 1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is to solve the plight of subject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s a whol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一些区域协调可以依赖法律实施,但大部分的情况是自愿的合作。在这样的组织中,规划或公众参与完全是志愿的,决策者和规划师遵从这样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公众的支持。这种自愿的合作组织在协调区域不同城市的利益过程中会发挥一定作用,帮助城市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公众参与。但某些情况下会有来自地方的反对和阻力,确实需要强制实施。可持续城市是指城市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相协调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持续变化和扩大,能够进行自我升级、改善并实现结构的持续性转变。建设可持续城市是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为基础,在资源最小耗用的前提下,通过均衡的分布农业工业、居住区、交通等城市活动,做出科学的城市总体设计,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变化。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和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怀疑。在发达国家,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不断挖掘和利用。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的西欧,城市决策者本着利用艺术、传统和其它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发掘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如在德国鲁尔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特色的发掘、保持和创新为这一老工业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等各个层次的规划都需要关注可持续性,以保证发展战略落实到各个空间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首先应从本质上理解城市自然过程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做到根据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构筑城市设计框架的目标将重点强调自然资源和建成环境的保持。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建成区改造成更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原则将对现状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的接受和再利用以及可循环建材的再利用放在了首位。其次,可持续发展鼓励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以及景观的保护。任何新的建材应当从可持续的资源中获取,像木材就应当从管理良好的可持续森林中获得。 第三,在新建成地区,建设的模式要将分散的活动区之间消耗能量的出行减少到最少,同时还要减少建筑内部运行消耗的能量。 未来的发展必须满足国民对食品、矿物、住宅以及其他建筑的需要 不过,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应当遵从环境的目标,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所确立的准则。任何新的建筑应当通过灵活的规划设计以适应其使用年限中不同的使用要求。交通系统服务与新的城市结构,将不得不“在服务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维护未来生活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对城市环境进行重新整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设计专业是一个独特的挑战。同样,经济增长也面临相同的前景,它必须在提高生活水准的同时使城市更富可持续性。

三. 城乡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交通需求是一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的派生需求,不同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功能联系方式,通过影响居民个体的出行行为选择过程,进而作用于城市交通系统,并最终产生不同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后果。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对于低碳城市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导致我国目前有些城市规划实践与低碳城市的目标甚至存在很大的矛盾。因此,本研究由理论整理入手,继而通过实证研究支持,提出一套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下的城市空间与交通的规划策略。研究分别从区域层面、总体规划层面及详细规划下的居住区和街区设计三个层面来研究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从区域层面而言,我国城市与区域的交通建立在“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的评价标准上,加之区域土地使用模式多为粗放式,两者合力产生了高能耗的基于小汽车的区域空间布局。对比现状缺乏交通考虑的无序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合理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应是结合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引导的走廓模式,通过空间整合与控制小汽车的数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另一方面,传统规划理论中强调的一个就业居住平衡的城市和功能上的“自我平衡”被验证并不能降低对机动车的依赖,而应是在提高居民就地就业率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公交系统将各城镇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区域平衡。从总体规划层面,研究从城市密度、开发强度、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其对城市交通低碳化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提出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规划原则:①应当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②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③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④坚决地限制小汽车的使用的策略。从详细规划层面,研究从居住区规范入手,分析其积极性及不足,并与美国《绿色低碳社区发展评估系统》的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居住区的设计仍然偏重于物质环境层面,对人的行为少有涉及,也没有明确的低碳指标。研究从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开发强度等角度分析了“大盘”、“巨型居住社区”、低密度住区产生的原因及对低碳节能居住的影响。

最后,研究对轨道交通站点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新区由于客流有限、发车间隔较长,单纯的普通公交接驳不能满足城市边缘地区轨道交通接驳需求。规划必须确保城市新区市民出行的选择多样性,除了提高普通公交覆盖率和整体服务水平,还要通过多模式交通换乘的方式来提高城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的服务半径,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规划阶段需要对步行、自行车的接驳方式,自行车停车设施作出更多的重视。研究最后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城市规划必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终极方案,并且需要针对目标建立评价的准则;②城镇体系的规划应结合区域性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降低交通能耗;③鼓励适度的用地混合,考虑建立在绿色交通体系上的居住与就业的动态平衡关系,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倡小尺度街区、土地混合使用的开发模式;④未来中国可持续低碳城市的结构一定是建立在骨干公交联络的自行车友好的城市框架下的,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努力促进“绿色交通”;⑤城市形态结构形态的构建采用网络嵌套的理论来对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局限进行修正,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要与公共交通枢纽相结合;⑥开发强度取决于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这也是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个基本依据。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

是的。二者不仅是北大核心,而且是CSSCI核心期刊。但城市规划是核心中核心,发表难度较大,在我们学校视为A类期刊。城市问题只接受纸质稿,发表难度也不小。

2015- 吴志强、邓雪湲、干靓,《面向包容的城市规划,面向创新的城市规划——由《世界城市状况报告》系列解 读城市规划的两个趋势,《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4期,第28-33页。- 吴志强,陆天赞,《引力和网络:长三角创新城市群落的空间组织特征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15 年第2期,P31-39。- 吴志强,杨秀,刘伟,《智力城镇化还是体力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城市规划学刊》, 2015年第1期,P15-23。2014- 吴志强、刘朝晖,《城市规模和区域差异对中小城市发展影响及其启示》,《城市规划学刊(英文版)》第 23期 P50-57- 吴志强、柏旸,《欧洲智慧城市的最新实践》,《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5期,第15-22页。- 刘海涛、吴志强,《生态文明视阈下水城共生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4期,第52-56页。- 吴志强、刘朝晖,《“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3期,第12-19页。- 吴志强、王兰,2013年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动态,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3-2014),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32-435,2014.09。- 吴志强、杨秀、刘冠鹏,50%城镇化率转折点上的城市生态思考,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3-2014),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51-58,2014.09。2013- 吴志强、刘朝晖、王兰. 2012年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1-2012),2013,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朝晖、吴志强.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第五届欧洲美洲规划院校联合大会,2013年7月,爱尔兰 都柏林。- 王伟,吴志强,《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测度与比较》,《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7期,第63-71 页。- 吴志强,汪滋淞.《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要点及评估案例[J].建设科技,2013年06期,82-86- 吴志强,汪滋淞. 绿色教育—提高全民环境素养—中国绿色校园与绿色建筑知识普及教材编写[J].建设科 技,2013年12期,22-24。- 吴志强,汪滋淞.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情况及主要内容[J].建设科技,2013年12期,20-24- 吴志强,汪滋淞. 绿色校园-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工作[J]. 建设科技,2013年12期,16-19。2012- 吴志强,吕荟. 《“欧洲绿色之都”评选与城市可持续性评估的思议》,《上海城市规划》,2012(6):81-84.- 吴志强,汪滋淞,干靓.《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研究,《建设科技》,2012年3月。2011- 《中国城镇化的科学理性支撑-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综述》,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11(04),吴志强、仇勇懿、干靓等,第1-9页。- 《世博梦想2.0-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与上海城市整体发展的关系》,刊于《时代建筑》, 2011.01,第45-47页。2010- 吴志强,仇勇懿,《城市创意氛围的比较分析—以上海、嘉兴等地为例》,刊于《时代建筑》,2010.06,第20-24页。- 《世博会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的回顾》,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10.05,第14-19页。2009- 吴志强,朱晓玲,《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布局与动线研究》,刊于《城乡规划论文汇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编,2009.10,第473-479页。- 吴志强,《主题语境下的上海世博会建筑类型解析》,刊于《时代建筑》,2009.04,第4-8页。- 吴志强,《走向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对话吴志强教授》,刊于《时代建筑》,2009.03,第58-65页。- 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刊于《地理学报》,2009.02。- 吴志强,干靓,《上海世博会的生态规划设计》刊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第4期,第57-68页。- 吴志强,《在灾难和重建中反思与学习- 吴志强教授访谈》,刊于《时代建筑》,2009年01期,第30-33页。2008- 吴志强,宋雯珺,《欧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案例研究》,刊于《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p113-116。- 吴志强,《重大事件对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意义及启示》,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8.06,第16-19页。- 吴志强,《世博会:城市转向永续的催化剂》,刊于《时代建筑》,2008.04,第11-17页。- 杨迎旭,吴志强,《英格兰“地方发展框架”(LDF)及其启示》,刊于《国际城市规划》,2008.04,第78-85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刊于《建设科技》,2008.06,第20-22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刊于《城市住宅》,2008.04,第66-69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三:战略的推进与展望》,刊于《城市住宅》,2008.06.25。-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二:战略的形成过程》,刊于《城市住宅》,2008.05.25。-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一:战略总体构成》,刊于《城市住宅》,2008.04.25。- 吴志强,王伟,李红卫,《长三角整合及其未来发展区势-20年长三角地区边界、重心与结构的变化》,2008.02,第1页-10页。- 吴志强,杨婷,《世博会遮阳系统的空间设计导则探索》,刊于《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文集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2008.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7-6,156-163页。- 吴志强,干靓,《基于室外热舒适度的世博园区控制降温技术研究》,刊于《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文集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2008.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7-6,477-483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研制》,刊于《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文集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编委会成员,2008.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7-6,930页。- 吴志强,王伟,《新时期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展望》,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8.01,第23-29页。2007- 王建军,吴志强,《1950年后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发展-轨迹分析与类型分组》,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7年第6期,第47-53页。- 吴志强,《对规划原理的思考》,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6期,第7-12页。- 吴志强,《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设计及其哲学思考》,刊于《建筑学报》, 2007年10月,第35-37页。- 姜涛,吴志强,《西欧1990年代空间战略性规划案例的比较研究》,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月,第53-64页。- 王伟,吴志强,《城市空间形态图析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济南市为例》,刊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4月,第40-44页。-王伟,吴志强,《基于制度分析的我国人口城镇化演变与城乡关系转型》,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4期,第39-46页。- 吴志强,《吴志强教授谈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3月,第9-13页。- 吴志强,李欣,于泓,《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与城市发展》,刊于《建设科技》, 2007年第11期,第25-27页。-吴志强,陈小龙,钱锋,周俭,曲翠松,魏崴,《同济大学文远楼: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更新》,刊于《建设科技》, 2007.06,第30-31页。注:本文荣获“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优秀论文奖。- 王伟,吴志强,《Robert Fishman的郊区化研究述评与启示》,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7年02月,第51-57页。- 吴志强,《五个境界的城市观-吴志强教授谈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观》,刊于《城市中国》,2007.01,第23-35页。- 王伟、吴志强,《基于Voronoi模型的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济南市区小学为例》,刊于《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6- 吴志强,朱嵘、孔晡虹,《从世博会城市设计看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刊于《城市规划学刊》,第86-89页,2006年增刊。- 吴志强,姜楠,《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刊于《城市规划学刊》,第226-229页,2006年增刊。- 吴志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与展望》,刊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5》,2006年07月,356-369页。- 于涛方,吴志强,《京津冀地区区域结构与重构》,刊于《城市规划》, 2006年09月,第36-41页。- 李红卫,吴志强等,《Global-Region: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现象》,刊于《城市规划》,2006年08月,第31-37页。- 吴志强,李欣,《历届世博会园内交通组织的发展演进及特点分析》,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5月,第46-52页。- 吴志强,李欣,《历届世博会到达交通组织的比较研究》,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4月,第61-67页。- 王雷,吴志强,《试论城镇组团式规划的区域协调模式的选择-以中山市东部组团发展规划为例》,刊于《城市规划》,2006.06,第15-21页。- 吴志强,李华,《1990年代北京市外商投资空间分布动态特征研究》,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3期,第1-8页。- 于涛方,吴志强,《 “Global Region”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6年02期,第4-11页。- 吴志强,史舸,《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的空间拓展方向分析方法》,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第69-74页。- 吴志强,姜涛,《关于武汉市都市核的初步战略研究》,刊于《规划师》, 2006年01期,第66-72页。2005- 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5年06期,第2-10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王伟,吴志强,第132-137页。- 吴志强,李华,《1990年代北京外商投资空间分布的产业特征研究》,刊于《城市规划》,2005第9期,第14-21页。- 吴志强,《世博规划中关于“和谐城市”的哲学思考》,刊于《时代建筑》,2005第5期,第18-23页。- 吴志强,干靓,《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空间发展》,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5第04期,第10-15页。- 于涛方,吴志强,刊《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世界500强”投资研究》,于《城市规划学刊》,2005.02,第13-20页。- 吴志强,邓小兵,《从技术主义到理想主义-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世会理念的建设》,刊于《规划师》,2005.02,第75 -78页。2004- 吴志强,邓小兵,车乐,《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的绿色思考》,刊于《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 2004.12,第180-191页。- 吴志强,姬凌云,《从绿色中找寻快乐-上海世博会快乐生态规划及其智能与绿色建筑设计体系探索》,刊于《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2004.12,第45-50页。- 于涛方,吴志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崛起的条件和机制研究》,刊于《同济大学学报》,2004年06月,第51-56页。- 吴志强,《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刊于《时代建筑》,2004年06月,第12-15页。- 吴志强,冯凡,《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同济国际联合体方案构思解读》,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5月,第8-19页。- 吴志强,《都市缝合-20年柏林和上海规划设计分析的都市发展空间意义透视》,刊于《时代建筑》,2004年第03期,第48-53页。- 吴志强,侯丽,《西方空间战略规划的理论及复兴》,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第02期,第1页。2003- 吴志强,崔泓冰,《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透析》,2003年第06期,第16-22页。- 吴志强,崔泓冰,《境外规划设计事务所近年在中国大陆发展的记录与思考》,刊于《时代建筑》,2003年03月,第29-35页。- 吴志强,于泓,姜楠,《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整体方法-沈阳实例中的理性思维的导入》,刊于《城市规划》,2003年01期,第38-42页。- 吴志强,《论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主题》,刊于《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01期,第7-10页。2002- 吴志强,《50周年艰辛创业 新世纪再创辉煌》,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03期,第01页。- 陈小龙,吴志强,《从学生意向看第五代校园空间走向》,刊于《时代建筑》,2002年第02期,第18-19页。2001- 吴志强,《为21世纪的全球的规划教育奠基》,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01期,第1-5页。- 吴志强,《通过国际交流把握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的脉搏》,刊于《教育改革与管理》,2001年第02期,第8-10页。- 吴志强,《从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看世界城市规划发展动态》,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06期,第1-3页。- 吴志强,《“新时代住宅”理念-德国住宅设计竞赛历史经验的思考》,刊于《时代建筑》,2001年第02期,第20-25页。- 吴志强,《论中国城市规划制度与世界接轨》,刊于《规划师》,2001年第01期,第5-9页。2000- 吴志强,《全球化理论的实证研究:上海城市土地开发空间特征》,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04期,第38-46页。- 吴志强,《Lindblom与渐进决策理论》,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02期,第39-41页。- 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导论,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02期,第9-18页。- 吴志强,《波茨坦广场设计过程述评》,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01期,第40-42页。- 吴志强,《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国际比较研究》,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01期,第4-7页。`- 吴志强,《论新世纪中国大都市发展战略目标-从国际城市发展趋势及城市管理学科研究热点着手》,刊于《规划师》- 吴志强,《城市发展将决定中国21世纪的发展命运》,刊于《城市规划》,2000年第01期,第37页。- 吴志强,《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01期,第1-5页,2001.01,p1-5。- 吴志强,《城市发展将决定中国21世纪的发展命运》,刊于《城市规划》,2000年01月,第37-38页。1999- 吴志强,《百年建筑与城市发展》,刊于《中外建筑》,1999年第06期,第9-10页。- 吴志强,《论都市建筑学的世纪探索与新世纪的挑战》,刊于《时代建筑》,1999年第04期,第20-23页。- 吴志强,《博士风采》,规划师,1999年第04期。- 吴志强,《德国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发展动态解析》,《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04期,第2-5 页。- 吴志强,《21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刊于《城市规划》,1999年第10期,第20-22 页。- 吴志强,《论21世纪中国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准备》,刊于《建筑师》,ISBN7-112-03844-8,1999年第04期,总87期,第4-7页。- 吴志强,姜楠,《评介David Clark的新著<都市的世界/全球城>》,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7月第4期,第77页。- 吴志强,《Shanghai's Xiahai, Xiagang: Wirtschaftliche strukturelle Wanderung in Shanghai huete(上海的下海与下岗:论上海今天的经济结构的提升)》,刊于德国《Stadtbauwelt(城市建筑世界)》1999年06月,总142期,第1324-1325页。- 吴志强,《Hinein in die Stadt und aus der City raus, an der Wohnlagesverlagung in Shanghai (先进城再出城:论上海居住地从市中心到城市边缘的迁移)》,刊于德国《Stadtbauwelt(城市建筑世界)》1999年06月,总142期,第1344-1347页。- 吴志强,《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刊于《东方建设》1999年05月第02期,第12-13页。- 吴志强,《百年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刊于《城市规划》1999年第01期,第27-32页。1998- 吴志强,《建筑与城市》,刊于《建筑学报》,1998年第10期,第4-7页。- 吴志强,《“扩展模型”:全球化理论的城市发展模型》, 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5期,第1-6页。- 吴志强,陈秉钊,唐子来,《21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草案)》,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4期,第1-2页。- 吴志强,《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体系的评述》,刊于《规划师》,1998年第03期,第95-100页。- 吴志强,李京生,童明,陈秉钊,《现代农业与新型的城乡关系-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3期,第1-5页。- 吴志强,《论城市规划法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演进》,刊于《城市规划》,1998年第03期,第11-19页。- 吴志强,《“全球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框架》,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2期,第1-6页。- 吴志强,《21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草案)》,刊于《规划师》,1998年第01期,第1-5页。- 吴志强,《德国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刊于《国外城市规划》,1998年第02期,第30-34页。- 吴志强,《介绍David HARVEY 和他的一本名著》,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1期,第48-49页。1997- 吴志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收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成立45周年教师论文专集》199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3页。1994- 吴志强,《Koexitanz der Grossstaedte in Industrielaendern and Entwicklungslaendern (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共生)》,刊于《Urbanologie(城市学)》1994年04月,第18-26页。1990-1985- 吴志强,《九十年代大城市研究的重大课题-记在联邦德国召开拓一次为“九十年代城市建设科研方向”的学术研讨会》,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0年第04期,第12-16页。- 吴志强,《上海城市用地开发的一个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7年第01期,第64-65页。- 吴志强,《选址-规模框架理论-城市用地开发活动的理论探索》,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11月,第17-25页。- 吴志强,《选址规模框架理论-城市用地开发活动力的理论探索》,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第06期,第17-26页。- 吴志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第05期,第1-7页。- 吴志强,《大城市土地使用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刊于《城市开发》,1986年第03期,第15-18页。- 吴志强,《如何处理软信息,城市用地规划中多标准分析方法》,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5年第03期,第41-49页。

都很难好吗!都是核心

城乡规划本科生发表论文

《城市情报》省级万方,3版5400字符征集2022年2~3月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国家级万方,3版5600字符征集2022年7月版面,预计2022年09月下旬出刊

《城市周刊》省级万方,3版5200字符征集2022年38期版面,预计2022年10月中旬出刊

《城市建筑》省级知网,3版5700字符,上旬刊4版起发征集2023年8月版面,预计2023年09月下旬出刊

《智能城市》省级知网,3版5000字符,含图表征集2023年1~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筑空间》省级万方,3版5100字符,计空格征集2023年1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道桥与防洪》省级知网,1篇约5000字符征集2023年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周期约为10个月,以录用为准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国家级知网,3版5200字符征集2023年4月版面,预计2023年05月下旬出刊

《城市勘测》省级知网,3版6000字符征集2022年4期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国家级龙源,1版2500字符,图表另外收费,征集2022年4月版面,预计2022年06月下旬出刊

城乡规划一体化存在的现状与经济问题分析,城乡一体农村经济论文

“十三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时期,需要推动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化农业、工业发展,实现城市化、城镇化水平提升,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为: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等战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缓解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最终实现城乡发展相协调的目标。

[1]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城乡规划一体化存在的现状与经济问题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

城乡统筹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

多数农村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但我国农业不同于发达国家,属于弱势产业,其劳动生产率不高。

相关文献指出,虽然近些年农业技术的推广提升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但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异[1]。

(二)城乡劳动力素质差异较大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资源的作用远高于物质资源。

文化水平是衡量人才力量的重要指标,从我国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分析,由于农村文化人才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城乡人才资源差异较大。

从相关统计学调查分析,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员中,小学及以下人员所占比重高达45%,远超过第二(15%)、第三(20%)产业[2]。

(三)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

城乡之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增值速度方面。

2010年我国城镇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值为253.65亿元,而农村地区的投资值仅为城镇的18.9%,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值的绝对值差异不断增大。

(四)城乡土地资源收益差异较大

从实际收益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配方面实行的是“以乡补城”政策,但农民在土地资源开发中获得的利益却很低。

在城乡土地开发过程中,政府通过征收农民手中的土地以获取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和出让费用。

截止到2015年,我国土地出让金超过2.15万亿元。

并且随着现代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地价不断提升,但在土地收益分配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导致农业的切实利益受损。

有学者指出,在征收农民用地的权益分配中,当地政府能够获得60~70%收益,村委会能够获得25~80%收益,而农民仅能获得5~10%收益。

目前城市用地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点,但是政府对于农村用地以及房屋市场化仍存在许多限制。

农民住宅无法买卖,农民工无法将房屋变现,导致其缺乏资金、无法在城市安居。

(五)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城乡教育水平差异主要来源于教育投入差异以及基础条件方面的差异。

从教育投资分析,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事业费以及公用经费均显著低于城镇学校;从基础条件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镇,导致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无法分给教育过多资金。

此外,城镇中的高学历教师比重显著高于农村,导致农村教学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

(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近些年来,政府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但是总体而言,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

并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

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现阶段中,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土地规划一体化、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均等化等战略措施。

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措施,为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一)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

在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坚持“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城市与乡村发展目标进行规划设计以及战略布局,摒弃传统的二元发展理念,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提升城乡规划的衔接性,从而实现城乡布局规划、城乡统筹控制、乡镇规划建设、产业体系发展、教育、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全面覆盖。

(二)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主要是为了实现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而为农业增收提供基础建设。

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这就需要加强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改变传统的耕种技术,进行产业化、区域化、集群化农业生产,加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

此外,要重视城乡的生态环境保护,摒弃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经济要素特点,选取优势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城市以形成工业为主的产业机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目标;农村则以推动轻加工业发展,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格局。

(三)推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在城市化的基础上提升城镇化发展的科学性,要坚持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重视大城市的规模效益、聚集效益以及辐射效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要充分调动小城市在加快城乡生产要素流动方面的流通作用,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主要从三方面着手: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虽然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制度中仍处于弱势群体,目前许多地方仍存在农民工子女读书难、看病难以及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因此,要加紧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让城市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

②增加对农村资金投入,加紧农村、农业建设,推动农村基础建设,例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③加强对村支部的监督与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利用。

(五)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进而推动现代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通过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能够改善其精神思想,提高农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先进意识,激发农民自力更生、积极致富的精神。

同时,不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专业素质;加强农村的科普活动,破除封建迷信,提升农民的民主意识以及维权意识,增强对政府的信任感,进而提高农村组织水平。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但约有超过60%人口为农村户口。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为了赶超西方国家,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实行城乡分离发展政策。

但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重工轻农”得到一定的改善;此外,以城带乡等理论的出现也缓解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异。

但政府仍需重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异,通过城乡规划一体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文章首先针对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2]发展农村经济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较快、效益比较好,但经济的繁荣集中表现在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农民收入比较低、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民贫富差距大、农业投入相对少等现象。

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

鉴于农村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研究发展农村经济问题就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探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有效对策,尽快解决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

一、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以占世界近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很低,这主要是由于存在诸多问题,限制其快速发展。

《城市建筑》《城市建筑空间》应该先清楚自己的选择,还有单位对期刊发表的要求。先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单位的评定细则,根据职称文件的加分细则,再去找相关的期刊投稿。比如有些单位评中级职称要求至少发表2篇省级期刊论文。那我们就只满足“省级2篇”这个要求就好。不同的要求,期刊属性都是不同的。评职要想顺利,首选肯定是知网、万方或者维普收录的期刊,如果要求没那么高,像龙源、期刊网的期刊也可以。(具体还是要看当地的评审文件要求)看你的单位,还有你自己,对文章质量要求高不高,价格能不能接受。要求不高可以选择综合刊,综合刊是对论文专业没有太多限制的刊物,许多专业的论文都能安排发表,而专业期刊只能发表相应专业领域的论文,所以相比较来说,发表在专业期刊的论文是要比发表在综合期刊上的论文更有价值的,能够更好的起到指导学术的作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