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哈职院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8:05:22

哈职院发表论文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判断一篇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的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1]金秋.即兴舞蹈与幼儿舞蹈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戴勤燕.浅论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机制与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3]张兰.5-6岁儿童自由舞蹈表现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晓红.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07)

[5]闫小飞.校外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初探[J].内江科技.2009(06)

[6]陈述知.沈亚威歌曲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7]柴亚萍.少儿舞蹈究竟为谁而舞--兼谈少儿校外舞蹈的教育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8]阿斯茹.幼儿舞蹈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杨薇薇.音乐教育在缓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1]苏立.音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2]冯蕊.从视听结合到视听融合[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3]金立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学生发展实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4]杨静.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5]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16]翁伟民.试探少年宫舞蹈教育对儿童智能的开发[J].舞蹈.2001(06)

[17]张怡.舞蹈教育与美育--儿童舞蹈教学美育探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18]周仪.中国古代儿童舞蹈的功能类型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19]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兼谈舞蹈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2)

[20]黄明珠.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21]王宁.略谈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2]齐建丽,周艳华.浅析少儿舞蹈培训[J].科技资讯.2006(21)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1]张桂玲.试论我国健身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J].鸡西大学学报.2005(06)

[2]蒋桂凤,黄祁平,唐双阳,万艳平.健美操对机体补体活性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3]周涛,夏环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4]孙莉莉,黄鸣霞.谈对高校女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1996(03)

[5]李孟军.高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认识情况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04)

[6]孙凌云.对高校俱乐部内健美操教学的初步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

[7]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04)

[8]马玉梅.关于高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03)

[9]程小虎,孙竟波,周伟章.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05)

[10]马为民.中美(三所)大学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社会学分析--兼论大学生体育意识[D].北京体育大学2004

[11]杨向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12]董金果.蒙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13]袁君秀.苏州市大学生参与低碳体育旅游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4]唐照华,李遵.论健美操的价值观[J].体育学刊.1997(01)

[15]凌晨.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之管见--首届“大印象”杯全国大学生健身健美操明星大赛调研报告[J].安徽体育科技.2003(02)

[16]章玮.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的调查研究[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17]封雷.高校女生健美操选修课情况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18]陈丽珊.关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1]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2]顾晓莲.幼儿教师体态语对活动有效性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2)

[3]张银萍.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4]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15)

[5]丁文婷.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丁洁.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7]杨晓红.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8]邢羽佳.兰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9]钟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10]宋婷婷.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11]王明利.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12]吴海云.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05)

[13]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09)

[14]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02)

[15]李胜男,岑国桢.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6)

[16]G·德朗舍尔,张人杰.对课堂中口头语言互动的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2(03)

[17]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02)

[18]许亚莉.交互主体观与幼儿园课程的生态剖析[J].幼儿教育.2003(03)

[19]徐朝,王舟.从非言语语看涵化与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非言语语的调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02)

代理发表杂志目录 看我的用户名,然后找我联系, 文学类杂志 作家杂志08北大核心 东京文学 省级 安徽文学 省级 剑南文学 北方文学 省级 青年文学家 省级 东京文学杂志 省级 南北桥省级 名作欣赏 教育类杂志 教育前沿省级 科教文汇 省级 中小学电教 省级 教育经济研究 省级 成功 教育 省级 文学教育 省级 中国校外教育 今日教育 教育研究与实践 中学英语之友 科教导刊时代教育 都市家教 中国建设教育 国家级 教育经济研究 文学教育 科教文汇 教育前沿 时代金融 国家级 现代教育报 科教导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学周刊 高校招生 科教论坛 科技类杂志 教师 新课程 新课程学习 中国校外教育 核心科技类杂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科协论坛 国家级 中国科技博览 国家级 科技传播科协论坛 软件导刊 中国城市经济 国家级 中国科技博览 国家级 今日科苑 经济研究导刊 科技促进发展 国家级 神州 企业技术开发征 科教新报 信息与电脑 中国科技纵横 国家级 沙棘 农业科技类的 魅力中国 中国科技纵横 国家级 大科技 统计与决策 企业家天地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科技创新导报 国家级 科学时代 长三角 国家级 科技风中国商界 国家级 决策与信息 管理商业类杂志 管理观察 国家级 中国电子商务 国家级经济类的 商场现代化 04北大核心 求索》北大核心 今日财富 中国外资 大江周刊(论坛) 企业导报群文天地硅谷 中国市场 国家级 中国经贸 国家级中国商界 国家级 中国乡镇企业 国家级 中国电子商务 国家级经济类的 法制与社会 企业家天地软件导刊 中国经贸导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商业时代 经济核心 商业研究 经济 双核心 经济导刊 经济 硕士以上学历可发 中国商贸 经济核心 医学类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 国家级 中国现代医药 中国医药指南 中医药管理 中医临床医药 中外医学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医学信息 亚太传统医药 中国中医药咨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环球中医药 学报类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滨州学院学报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吉林电大学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延边党校学报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汽车交通类杂志 重型汽车 汽车实用技术 广东交通科技 其它类 新农民 城市建设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计算机

哈佛医学院发表论文

NMN是人体内固有的物质,也富含在一些水果和蔬菜中。在人体中NMN是NAD+的前体,其功能是通过NAD+体现。NAD+又叫辅酶Ⅰ,全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存在每一个细胞中参与上千项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吃的一些被认为有抗老衰功效的食物、蔬菜当中,也正是因为含有NMN成分才会拥有这种抗老衰作用,但由于食物中NMN成分含量太低,远来不及补充逐渐被消耗的NAD+,所以通过额外的补充(美国W+NMN端粒塔),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点。NMN是NAD+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一般来说,它以两种异名形式存在,α和β,而β异构体是W+NMN(端粒塔)的活动形式,分子量为334.221 g/mol,也是目前nmn产品中的主要成分!美国W+NMN端粒塔的5个效用特点,决定了它有用时间更快:①、W+NMN利用率大:W+NMN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②、W+NMN高纯高平衡:3倍速能,临床验证72小时推进身体指标发生改变③、W+NMN吸收利用快速:我们之前已经证明W+NMN在2-3小时内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在10-30分钟内运输到组织中 ④、W+NMN四级强化助推: 四项必要氨基酸保护技术,使NMN在体内的完全释放⑤、W+NMN避免NMN耐药性。

如果你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在读研或博或大学生,那就好说了,交给有关教授审核,发给学校校刊或向国际医学界文章投稿。若你不是,就只能向国际医学界文章投稿了,也可以从哈佛校网上招考有关教授的资料,给他发邮件问能不能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发论文,把自己文章发给他(英文)。当然,若你的文章一点深度和创新都没有,这种概率为0

哈佛医学院团队近日发表在《Nature》一项研究成果,哈佛的Bruce Yankner教授等发现,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是决定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兴奋程度高的人寿命较短,而长寿的人神经兴奋程度较低。

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神经系统活动影响人类寿命的证据,不仅如此,Yankner教授团队还揭示了背后的分子机制:REST基因表达上调,会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调节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讯号通路,促进长寿。同期发表于《Nature》上的评论性文章,给予这个研究高度的评价。

我们先来看看,现代的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衰老与神经的。首先,衰老会影响神经系统,这虽然是常识,但是背后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阿兹海默症等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就是明证。其次,实际上已经有一些科学家观察到,神经系统的讯号,可以影响生命体的衰老速度。显然,神经和衰老之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只不过,这背后的机制还不为人知。

而且,之前的研究。最多就是探索了特定神经元存在或者不存在,与线虫的寿命相关。并没有人研究神经系统的活动状态,是否会影响衰老的进程,连线虫相关的研究都没有,更别提哺乳动物、甚至是人了。

Yankner团队的想法是,既然大家都对神经与衰老之间的关系感兴趣,尤其是人体内是否存在这样的关系。那就直接研究人体,毕竟之前已经有研究表明,大脑基因的表达变化,可以将年轻人与老年人区分开来。

然后他们分析比较了长寿组(85岁以上)和非长寿组(80岁以下)基因表达的差异。研究结果让研究人员大吃一惊:与80岁前去世的老年人相比,85岁以后去世的老年人,神经兴奋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果暗示,长寿可能与神经兴奋性较低有关。

不过,科学家观察到的现像,到底仅仅是相关性,还是有因果关系?研究人员也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问题,并在研究衰老的模式生物线虫中,探索了神经兴奋性与衰老之间的关系。为了保险起见,研究人员从遗传、分子和细胞的角度,在线虫身上开展研究。结果证实:改变神经的兴奋性确实会影响寿命,抑制就延长,增强就缩短。

早在2014年,Yankner团队就注意到了REST蛋白在老年人大脑中的作用,许多基因的表达受这个REST蛋白的调控,而且REST蛋白对大脑有保护作用。在那些神经兴奋相关基因表达下调的长寿人群中,都发现了REST基因大量表达的痕迹。而且,那些基因的表达下降,确实与REST基因表达上升呈正相关。总之,研究人员认为,活化REST或者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可能是减缓人类衰老的一种方法。

不过,虽然神经过度兴奋会表现为肌肉抽搐、情绪波动和思想变化等,但是这个研究还不能告诉我们,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情绪是否会影响寿命。尽管如此,这也不影响科学家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去探讨长寿这个问题,毕竟从分子分子机制上是可行的。

最后,衰老真的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你想全面了解科学家在衰老领域的研究最新进展,靠这一篇文章是不够的。不如听从医师的指示,从日常生活调整起,由自己开始做抗老!(参考:《想要青春永驻 先顾好三种抗衰老荷尔蒙》)

哈佛医学院发表新论文

1.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自然博物馆,英国莱斯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成年达尔文翼龙(Darwinopterus)的化石以及一枚与其在一起的蛋,并对这种恐龙进行了雌雄两性比较,从而为判别这些已灭绝动物的性别提供了直接证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上周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2. 来自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就利用这一技术进行了大规模测序,并配合功能预测,和实验验证,揭示了线粒体complex I失序症的分子机制,从而提出了一种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候选基因的新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3.近期来自中国、美国和韩国的科学家在miRNA研究领域又取得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和Cell杂志上,值得关注。4.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血管细胞分化与迁移的力学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发表在本年1月18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5.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肖磊课题组利用病毒载体在细胞中表达多种重编程因子,诱导绵羊成纤维细胞重编程转化成诱导多能干(iPS)细胞,这是目前世界上首次报道获得的绵羊iPS细胞系。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2011年1月11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6.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戈宝学课题组11月10日在免疫学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上发表最新论文,该成果揭示了microRNA在固有免疫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机制,并研究了这种作用在地塞米松抗炎症效应中的地位。7.来自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就利用这一技术进行了大规模测序,并配合功能预测,和实验验证,揭示了线粒体complex I失序症的分子机制,从而提出了一种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候选基因的新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8.来自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首席科学家:Daniel A. Haber教授是一位在癌症研究领域从事多年科研工作的科学家,他曾获得过多项癌症研究方面的新技术,比如高效地捕获肿瘤细胞的CTC芯片、少量细胞多层次图谱等。近期Haber教授又接连在Science,Nature,N Engl J Med等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解析癌症新技术。 9.英国科学家近日利用高科技扫描器—一种名叫“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器,可在人类的大脑在活动时进行扫描并拍摄相关图像。从扫描器中不仅能够看到大脑与皮、骨之间清晰图像,甚至能观察到了人类同情心等心理活动中大脑的运作过程。 10. 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医学院,普林斯顿大学Lewis Thomas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重要的转运因子的蛋白结构,这一结构由6个跨膜区域以之前未见报道的新折叠形式出现,这对于了解核黄素(维生素 B2)的运输,以及进一步拓展生物学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给点分吧!这都是老师告诉我的……

如果你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在读研或博或大学生,那就好说了,交给有关教授审核,发给学校校刊或向国际医学界文章投稿。若你不是,就只能向国际医学界文章投稿了,也可以从哈佛校网上招考有关教授的资料,给他发邮件问能不能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发论文,把自己文章发给他(英文)。当然,若你的文章一点深度和创新都没有,这种概率为0

哈体院论文发表奖励办法

1、学术论文可为论著、综述、临床研究、经验体会、基础研究、统计调查、短篇、病例讨论、译文、个案等多种形式,但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2、论文发表后由医教科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核定该论文的所属形式和级别。CSCD、A类期刊、中华类杂志等级别的认定,以杂志出版当年最新公布的目录为准。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查询到的、公开发行的合法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 需同时具有CN和ISSN刊号)。

4、在SCI (《科学引文索引》)目录中公开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5、独著或合著的正式出版的本专业学术专著。6、电子刊物、内部刊物、学术交流文章等原则上不予奖励。

一般发表国家级期刊都是算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发表论文,跟国家性奖励不是一回事儿哦。
论文发表,只能算上一种成果的体现,况且,什么是“国家期刊”奖励,是政府或行业根据成果的水平评价,颁发的奖励。

在双非大学一篇中科院一区的SCI论文可奖励3-5万元,而在985高校同样期刊的一篇论文也许只奖励1万元。部分冲刺“ESI 1%或1‰”学科的专业,对于论文还有额外30%的奖励提升,引用则是一次50元。

硕士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老师的科研奖励不同,得看学校是否有相应政策。但是,研究生发放高水平的论文后,可以评选高一层级的学业奖学金。同时,可申报学校各类奖学金,比如985高校的校长拔尖奖学金博士生特等是9.6万元/年。

论文种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哈佛医学院发表癌症论文

作者\元气网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刊登了一篇重磅论文。由哈佛大学科学家领衔的一支科研团队发现,花椰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种天然分子,真的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我们知道,癌症的发病有很多种原因,其中很多病例的背后是基因突变。如果致癌基因发生突变,变得过于活跃,就会驱动癌症的发生。同理,如果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失去功能,也一样会促进癌症的发展。

在诸多抑癌基因中,PTEN是人类癌症里最常发生突变的基因之一。一旦它的功能受到影响,就会损害人体的抑癌能力。先前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人们发现,在癌细胞里,PTEN蛋白水平有着明显降低。这也从侧面说明,这种抑癌基因的确和癌细胞水火不容。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能重塑PTEN的正常水平,是否就能释放它的抑癌活性,从而预防癌症发生?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为啥癌细胞里的PTEN活性会出现降低。在小鼠模型和人类细胞中,科学家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通过免疫沉淀和质谱分析,他们发现一种叫做WWP1的E3泛素连接酶会与PTEN蛋白直接结合。而通过给PTEN蛋白添加泛素,WWP1能够阻碍PTEN的双聚化和膜定位,从而影响它的抑癌功能。

有趣的是,WWP1在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以及肝癌等多种癌症里,都会出现过表达的现象。这也再次证实它在癌症发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顺着这个发现,科学家们很自然地想到,如果能抑制WWP1的功能,或许就能解放PTEN,让它重新恢复对癌症的抑制。通过分析WWP1的结构,并辅以模拟计算, 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叫做「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I3C)的天然化合物能有效抑制WWP1的功能,而I3C在花椰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中非常普遍。

「我们发现了一个驱动癌症发展的重要成员,」本研究的通讯作者,哈佛医学院的Pier Paolo Pandolfi教授说道:「而这个酶能够被花椰菜和其他十字花科中的一种天然化合物所抑制。 」

推荐阅读:如何稳定血糖?绿花椰菜补充矿物质铬有效吗?听营养师怎么说?

当然,计算模拟的结果并不能当作最终结论。这种化合物能否抑制肿瘤生长,还需要通过动物实验来证实。于是,研究人员们选用了一种过量表达MYC的小鼠模型作为实验对象——基因调控网路的分析结果表明,过量表达MYC,就会在小鼠体内带来大量WWP1,从而损害抑癌能力,诱发癌症的发生。

而I3C的治疗,真的可以抑制癌症!在这些小鼠模型中,只需接受一个月的I3C治疗,就能显著缩小肿瘤的体积。 而生化实验也表明,I3C可以抑制WWP1对PTEN的泛素化修饰,从而让PTEN回到它应出现的部位,实行它应有的抑癌功能。

这些结果也再次表明,在花椰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中常见的I3C,能够以研究人员们所预期的方式,恢复PTEN的抑癌功能。这项研究在发表后,引来了许多关注。而《科学》杂志也特地为其撰写专题报导,介绍这一发现的潜在应用价值。

推荐阅读:花椰菜难洗难切?三招快速削老皮顺便挑菜虫!

当然,我们也需要强调,「来源于花椰菜的分子」能够抑制癌症,并不代表「吃花椰菜」就能预防癌症。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Yu-Ru Lee博士也指出,如果要按等量换算,要达到潜在的抗癌效果,每天大概要生食将近6斤十字花科的蔬菜,这显然并不现实。

也正如Pandolfi教授所言,这一研究的意义,不在于「多吃花椰菜」,而在于揭示了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且提供了一个被证实的抗癌靶点。在这些发现下,我们有望开发出更有效,更专一的WWP1抑制剂,带来能真正抑制癌症的药物!

【元气网】授权转载原文出处【哈佛研究:花椰菜中的一种分子 真的可抑制癌症】

你好。是不错的。在小路边的修车摊保养一次400元,高速费一年200元足够,目前还不需要换变速箱油和轮胎,所以不能算,算下来一年养车费用是8000+3125+400+200D等于11725元,平均一个月977块钱,还是可以接受的

2020年发表的细胞生物学杂志包括:1. Cell:《细胞》(Cell)是一本由美国细胞生物学会出版的期刊,主要发表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2. Molecular Cell:《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是一本由美国细胞生物学会出版的期刊,主要发表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3. Developmental Cell:《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是一本由美国细胞生物学会出版的期刊,

郭申元17岁时发表论文《上海的蟑螂数量将和纽约不相上下》,在《自然与人》杂志上发表,引起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院士关注;18岁时,被《世界科学》杂志聘为特约翻译,翻译发表了20余篇最新学术论文;20岁时,在高三学期编译的《美国人养生五百忌》正式出版,在海内外产生不小影响。1988年高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在复旦一年半的时间里,他翻译了《遗传学引出的新问题》、《糖尿病的新疗法》和《揭示艾滋病病理的研究》等20多篇学术文章,还编译了20余万字的《美国人养生五百忌》一书。1990年,为实现在16岁时立下的“攻克癌症”的誓言,郭申元赴美国留学,获得生物化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郭申元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研究方向是DNA主要构成物质的合成和复制,这个课题与防癌药物的研制直接相关。该校专家认为他的博士论文大纲“体现了他在人体DNA研究领域内的新思路和巨大潜力”。后来5年,他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美国生物化学学报》、《细胞学》和《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单独或与人合作发表了6篇相关论文。1998年3月,郭申元以《蛋白质结构以及dAK与dGK组合差异及其结构基础》的论文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他刻苦钻研,惜时如金,大胆想象,严谨实验,先后在国际权威生物学刊物上发表了5篇被誉为“郭氏理论”的学术论文,并首次揭示了生命体中DNA解旋酶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为其他科学家继续研究这一重要蛋白质提供了指路方向,为开发新一类从基因层面根治癌症的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向,为生命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幸的是,29岁时,郭申元被癌症(恶性肿瘤)夺去了年轻的生命。郭申元一生中所闪耀的“为了人类”而献身的坚定信仰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倡导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弘扬中华美德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我国两任驻美国大使和50余位两院院士为郭申元题写了悼词;美国数十位科学家和哈佛校长高度评价了郭申元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郭申元的博士后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医学院终身教授理查森称赞郭申元为:当今爱因斯坦式的人物。2004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两本书《想象开始的地方》和《想象拥抱的世界》。这两本书介绍了杰出的青年科学家郭申元博士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