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王德峰谈自己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2:59:30

王德峰谈自己发表的论文

《道德经》当中有这样两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两句话非常有意思。我们抓住“有”不放就是看到它的利益,“利”就是定用,“利者定用”,确定的用途。而另外一句就是“无知以为用”,这句话的用表示妙用,“利者定用,用者妙用”——一个事物的妙用来自把它的“定用”无掉。 我们上一次举过例子,比如说一块瑞士名表,我们把它作为瑞士名表的这个“定用”无掉的话,它在不同场合就有不同的用,这叫妙用。老子给了我们重新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一种角度,还是那句话,一切事物的“有”它的意义不在“有”上,而在于它能造成的“无”,“无”才是妙用所在。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有”和“无”的这种关系比方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从“有”的方面来讲,父母跟儿女是确定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发生危机,父母跟儿女之间发生严重的对抗、矛盾,那么道家会告诉我们,把父母跟儿女的关系先“无”掉吧!这不是你的孩子,是人家寄养在你家里的,你不用那么的操劳、关注,然后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儿女,他如果不符合你的理想,你就很愤怒。这样你就错了,人家寄养给你的,是朋友寄养在你家里。他们一时无法照料,那么你就受人之托,终人之事,你完成三件事:天冷了别让他冻着,肚子也别让他饿着,晚上让他睡安稳了——就可以了。你不妨试一试,倘若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发生危机,你试试看,把这个关系“无”掉之后,紧张的矛盾的就自然排解了。 道家的智慧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有时候陷入某种困境之中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对“有”的执著,而不能把它“无”掉。“有”和“无”的关系是道家学说的主题,“有”和“无”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有而不有即无”,就是无了——先把这个“有”字要无掉,但是无不是空。所以第二句话还得来,“无而不无即有”——这时候的“无”其实是妙用了,它的内容并不是空,所以这样,从“有”又回到“无”上,又回到“有”上来了。“无而不无即有”,这个“有”和第一个“有”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有”是定用,把它“无”掉,然后“无”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你不能停留在什么都没有,这又错了。再把这个“无”字无掉,于是,第二个“有”就是妙用。这就是“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我们再来重复这两句话,“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这两句话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字——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道德经》第一章中的话,看来这个门是圆的,它是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的不断的循环,众妙之门,就说这个循环是不断的、无限的。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终于达到妙用。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在此众妙之门中。所以道家的学说又称为玄学。 道家的智慧是中国哲学的智慧中不可或缺的一面。它在根本上启发我们对生活采取这种去执的态度,就是去掉执著。教我们做减法,把人为的因素拿干净,这就是去执。倘若我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自然而然的在天道中展开生命实践了。这叫暗合天道。所以我们都知道道家的境界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总会说一句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 道家的智慧让我们中国人充满幽默感,一个民族的幽默来自这个民族的智慧,一个没有智慧的民族是幽默不起来的,有的民族他很认真,什么事情都很执着。那么你就不要去和他们讲幽默的话。你跟他们说了句幽默的话,他就听着,然后说后来呢。还有后来吗?没有。 我们既讲了儒家的核心观念,也讲了道家的核心观念,中国文化后来的文化格局,就基本形成为儒道互补。一方面儒家是有理想、有原则,一方面有道家讲权变、讲退一步,儒道互补形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最基本的方面,这种文化精神也化为了我们的国民性格。 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其实在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在历史上的皇帝都会儒道互补的,比如说跟匈奴人打仗,打的太累了,打到后来劳民伤财,算了,不要打了。皇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叫和亲,这正是儒道互补。我们在学校里,做学生的老师,那么学生会毕业,毕业的时候都要师生开个座谈会,学生会跟老师讲,我们要离开要毕业了,要到社会上去了,有没有临别箴言给我们呢?我每次就给他们一句话,“内方外圆”,什么叫内方外圆?“内方”指的是心里的原则不能随便放弃,什么叫“外圆”呢?就是跟人打交道不能太棱角分明,要圆。学生们一听,老师你又说儒道互补了,我说是的。因为我们作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怕他们到社会上吃亏,就劝他们不要将原则坚持到底,锋芒毕露,这样容易受到伤害。内方外圆,这是最好的。原则、理想不能放弃,但又要善于跟人打交道。这就是儒道互补的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还有的国民性。

《寻觅意义》是王德峰教授亲笔校订的人文演讲录,与读者畅谈阅读、哲学、古典音乐、人生理想,并对“如何寻觅人生意义”做出了正面回答。王教授从哲学的视角为读者剥离概念,还原事实。

当我们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为平凡的生活找到意义,我们才可以安顿此心,对待人生的态度才会转变。判断一件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取决于你的标尺如何定义。当我们把标尺定义为普通人认同的意义,那样我们就会很省心,也会觉得这件事情很简单,从而收获真实的愉悦感。

比如:为什么剩男剩女的现象越来越多?看完王德峰教授的讲解后,突然明白了并不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而是社会阶层差距在增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正是这个传统的观念,给现代的人打上了一个标签。

让所有人意识里觉得人到了什么时候该结婚,到了什么年轻应该生孩子。这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我们无法改变。

王德峰发表的论文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有关机构、其他不少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提出了多种优先发展教育,增加学校教育供给,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火车头的倡议或者决策、国策。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面临的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双重艰巨任务,在借鉴先进的国际经验和科学的发展理念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新的发展模式和教育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两个转变、适当超前发展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有着前瞻性的发展思路,无论是对于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科技及教育振兴、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必将产生无法预料的积极影响和驱动作用。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就教育问题做出了各种重大决策、调整和改革,整个教育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学校数量和学校规模呈几何级膨胀,教育资源快速集中与聚集,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寄予超常的厚望。不仅如此,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亦越来越大,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投资热情有增无减,各个层次的学校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和信任度日益提高。应该说,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有力保障。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在短短的数年之中获得这样一个低起点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既大且穷的国家来说的确当歌当颂。然而,在对这种全民致力于办教育,学校教育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另外一个现实问题,即:在这样一种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都须臾离不开教育的氛围中,一种盲目推崇学校教育的作用,迷信学校教育功能的缺乏理性思辨的感觉或者说是认识也在滋蔓开来。持有该种不完全正确观点的人目前不少。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且给予学校教育的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好事,但如果形而上地认为学校教育就是现代化大教育的全部内涵或者真谛,则是一种偏颇的理解,这样的认识同样不利于指导新时期宏观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对于学校教育及其作用,我们应当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实际是,学校教育在承载着超越以往任何时期更大的积极使命、释放出更大效能的同时,本身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也在同时显现并在新的条件下被放大。正是看到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引发了部分人士对学校教育的不满和质疑。他们痛心地看到,模式化的学校教育“以牺牲精神为代价”和“按照标准化的模式塑造人”,[1](P99)不仅如此,还“把成千上万的儿童关在像兵营一样的大房子里,不考虑他们的体力、不同的生理需要以及智力的差异,每天都不加区别地、清一色地给所有孩子配给四五种精神食量。”[2](P35)其结果是,“学生的独创被逐渐破坏,被反复灌输要驯服地服从别人的意见,否则就是胡思乱想。这种情况所造成的损害比过去整个社会受习惯信念的统治的危害更大。”[3](P318)在这样的教育下,“只有那些(通过适合他们才能的气质和能力)能够适应流行模式的人,才能从中获得益处。其他人则或者勉强够格,或者托庇于梦想,要不然就求助于安慰和保证,但是最后却身受其害,而落入差学生之列。”[4](P132)有论者对这种教育深恶痛绝,指责“现代教育是在大批地屠杀天才”。[5](P50)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除论者上述论述和分类等之外,还可以把当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区分为绝对局限性和相对局限性。前者指学校教育在成为自身时同时存在的不足;后者指相对与其他教育形式、以其他事物作为参照系时所呈现出的缺憾。二、当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分析首先,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学校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格局中的作用,从而淡出了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学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即是承载知识的传播,尽管也肩负着知识的创新,但后者远不及前者,特别是非研究性院校的一般性学校,其主要职能还是前者,即把其他主体创造的智力成果集中起来传输给受教育者。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乃至创新等都呈现出双向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化的特征。也许一个人没有进入形式上的大学城修业,但在信息化时代不必然意味着他会再因物质上的砖墙阻隔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也许一个人没有机缘和某一位科学家谋面,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必无交流沟通的可能性。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得学校有可能增强其传播知识的能力,更好完成其基本使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受教育者未必必须“学在学堂”,因为像林肯所面临的那种恶劣的教学环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与信息的获取已经非常便利化,这像驾着自家车轻盈驶上高速公路,任何一个虚拟的开放式站点随时供学习者无限而高效率地汲取丰富营养。可以说,信息时代的最终到来,将导致因物质原因而无法获得信息和接受教育的人大大减少,信息时代里最终只有不愿学习进步者而不再有无法学习进步者。信息时代的到来,还有利于促成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克服存在于传统学校教育下的阶段性弊端。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在信息时代不会自然消失,实际上教育的公平性在信息时代将以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数字化信息的不同占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因各地实物资源的占有与投入量的不均衡而导致各处在建设进度上的不同步,这将造成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然而,弥补各地在数字化建设上存在着的这种差距的支出必定大大小于解决各地物质形态上的教育资源占有的不均衡的花费。以较少的投资建成内涵了公平原则的信息高速公路,将极大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从而使终身学习有了可能性。借助于网络的便利,“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6](P203)在前信息化时代,学院制教学一直是教育的主导方式,只有在学院里面采取师徒相授的形式才能完成单向教育和信息传递的任务,脱离学校教育,就无法获取到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在欧洲中世纪,由于学在教会,所以那时想跻身有识阶层,唯一的选择便是进入教堂成为一名僧侣;在中国奴隶制时期,学在官府,获得知识成了膏粱子弟而非褐衣们的事情。在封建的中国,尽管在儒家的倡导下,民间教育及私塾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依当时的情景,要获得教育机遇没有一定的物质资源占有量是不行的,因此,接受教育仍然离不开教苑这样一个地方。然而,在信息时代,我们看到:最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一般是首先在网络上公布和传播的,而且网络传播以其更优越的社会影响力为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持有者看好。在这种社会里,每一个场合、角落都可能成为自强的人自学的地方,这将超越前信息化时代或者说是物质化时期学习者脱离不了学校的尴尬,“受教育的机会远远超过传统的学习空间———学校,而扩展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乃至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发展和成熟的场所。”[7]所以,信息时代的到来,如果说并没有削弱甚至加强了研究性院校的创新能力的话,而学校的整体的传播知识的功能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削弱。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人有可能脱离学校的形式上的教育限制。其次,科教兴国战略的继续实施以及社会的进步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凸显,相对而言,学校教育的作用有所下降。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呈现一日千里的状态。当前,我国社会形态处在继续转型期,即由传统的静态社会向动态的现代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控制继续放松,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精神文明程度、政治文明程度皆得以提高,与之呼应的是个人在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增长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个体素质得到完善。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生存,任何个体都将受到社会深入而广泛的影响和制约(但不再是那种限制个体价值发挥的控制),社会的教育功能上升。从现实的深度和广度都无限宽阔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都能吸收到无法计量的有用知识和信息,并且能够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知识、信息的加工、整理乃至创新,“社会是个大课堂”的真理性判断得到更为有力的实证。人类社会的教育事业曾经经历了一个与其他社会事业混沌一体到剥离出来,进而成为一门专门的事业或职业的过程。教育事业的脱颖而出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初始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的人们素质普遍偏低的要求。当人类社会的进步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以至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皆因其“人文”化,从而都可能成为教育的素材,并且能为个体素质不断提高了的受教育者的理解和接受时,教育就有可能从分离出去而形成的他类王国中重新复归社会自身,这种复归即使不是全部,也必将是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看到即使现在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也仍有不少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无法接受常规的学校教育,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和在人格上的顺利社会化,实际上这些人采取的直接向社会学习、在社会大课堂里不断接受教育的办法弥补和替代了他们在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甚至他们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提供(学校教育本身具有选择性,然而,这种选择又未必始终都是有效的)。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得社会自身既成为一个需要人们不断去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成为一个自在的向有心的为学习者提供源源不断知识的大宝库。自觉地发挥和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功能,在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主动、有意识地促使社会教育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甚至适当地让社会教育“占领”一些传统学校教育的领域和内容,或者说把那些本不该由学校承载的社会课之类的教育返归社会自身,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另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我国社会现状,我们发现,在坚持党的教育路线、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数亿个家庭在社会实现整体进步的同时,其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功能得到丰富,其中包括家庭的教育功能比以往得以强化。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意识到教育投资是最具战略意义的投资,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的确成了重大的家庭投资项目。然而,这还仅仅是当代家庭的教育功能或作用凸显起来的其中一点表现。当代家庭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各个家庭在教育的直接开展上。由于建国以后的积累,特别是最近十余年来教育与科技事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人口中已经有相当大的比例获得了各种层次的系统的学校教育,相当大一部分家庭具备了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教育的能力,相当大一部分家长已经很好地对其子女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这就为家庭、家长减轻在子女教育事务上对学校教育的无限的依赖度,以及通过家庭教育为培养新的一代社会人才创造了条件。从实际情况上来看,现在我国数量庞大的家庭中有相当比例的家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涌现出一些做得比较好的成功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总体上是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既有资源占有上的优势,又相对更重视些。无论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方法上,家庭教育都有着学校教育所无法发挥作用的某些方面。这是家庭教育不可取代的优势。比如,在家庭中进行婚姻和家庭等的教育比在学校里进行相关教育更有实效性和持久性,效果也会更好。在一些现代核心家庭中,我们看到那些已经掌握了丰富知识和大量信息的家长积极开展对子女的教育,置备了必要的在家庭中进行自我教育的物质资源和设施,利用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家庭教育的功能得以实现。家庭教育作为现代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因为在社会继续发展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而被学校教育或者职业性教育所取代。恰恰相反,在当代,家庭教育也获得了作用进一步强化的物质条件和机遇。 最后,在分析了上述学校教育功能的相对局限性后,还必须看到学校教育的绝对局限性。关于学校教育功能或作用的绝对局限性,在此只是根据学校教育的特征和新的时代特征提出一二点不成熟的新的理解。 1•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首先表现在教育的主管选择性上。学校教育不能没有主管选择性。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甚至教育的对象的选定都是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的。选择性是界定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学校教育的范围,保证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排斥选择性原则,学校教育就会无法正常而顺利地进行下去,就会迷失方向。但学校教育坚持选择性又可能会导致这种教育形式一定程度上的无效性,并且这种无效性在数量分析上还可能会很大。比如,一个受教育者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知识中有绝大部分在工作实践中应用不上,成为“死”的、“无用”的知识和信息。这种学校学习或者教育上的无效性实际造成了一种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浪费,从我国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的角度来说是很遗憾的事。学校教育的主管选择性与教育的一定程度的无效性是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不仅如此,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还表现在学校教育的客观滞后性上。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化的社会教育形式,学校教育从社会其他事业中分离出来,能够确保学校教育独立地进行和提高其水准,但这同时又成了学校教育有可能背离其使命,并在学校教育发展中始终存在着的致命性的道岔。学校教育任何时候都应当以创新知识和信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己任。学校教育要完成如此使命,必须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跟踪社会跳动的脉搏,从社会的“有用性”的角度进行教育。但是,学校教育的中立地位使学校教育并不是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跳着同节奏的舞步。社会生活可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校教育也许还没有把这些新鲜经验吸纳其中;社会的发展或许已经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学校教育可能还在另一条轨迹上划圆,如此等等。相反,学校教育可能向受教育者灌输了不少的信息量,但皆因其老旧或者谬误而误人子弟。这便是学校教育的滞后性所引发的一些不良后果。 2•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还表现在学校教育因其封闭性所导致的对社会教育诉求的延迟应答上。封闭性作为学校教育的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缺憾,指的是其虽然来自社会系统,但又拒绝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进行信息、人员等的互动交流的自倾性,即其始终具有自成相对独立王国的倾向。这里的对教育诉求的延迟应答问题表现在学校向外部提供的教育供给与学校外部大量存在的教育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上,简言之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惰性。一般而言,学校教育面对社会的教育需求时并不总以一种积极状态去调适自身并与后者相适应。这种似乎“中立”的态度尽管有时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如人们所推崇的大学精神,但它总体上是不利于发挥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 三、小结虽然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产生了一种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我国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思潮有着“‘荒诞’背后的理性”,[8]甚至有学者认为“有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达到为现代社会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要求,我们甚至可以说,即使是培养专业人才,也不能完全依靠学校教育。”[9]但我们研究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学校的主导教育地位。在上述行文中,笔者是在坚持学校教育仍在当代教育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展开的。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功能的局限性是想使所有的人们(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其他)能够对学校教育的功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在分析、考虑、处理学校教育问题时能始终坚持理性的旗帜。尽管国家提出并努力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但我们很多人在理解这一战略时缩小了教育的广泛的外延,直观地理解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不自觉地冷淡、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教育,在处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的被动式教育和受教育者的主动自我教育等诸种关系上明显倾向于前者。实际上这种比较主观武断的看法由于没有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将影响或者说是消解部分学校教育积极功能的释放。既然教育是一个大的社会事业,我们就应当用社会学的眼光审视之,就应该在以国家力量推动学校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觉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搞好针对更广泛群体的社会教育,自觉地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搞好家庭教育,就应该在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的前提下做好受教育者的主动的自我教育。总之,坚持现代的大教育观念,防止出现对社会教育事业就是学校教育的误解和工作中的偏差是本文立论的初衷。 [参考文献][1](德)卡尔•雅士贝尔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法)昂热拉•梅迪契著,侯建译.新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法)保罗•朗格让著,滕星等译.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苏)斯卡特金著,张天恩译. 现代教学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8]石鸥,刘丽群.“荒诞”背后的理性———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9]谢维和.简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责任[J]•教育研究,1997,(5).

王德峰是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他们所在的系曾经花几十万引进来一个拔尖人才。 那人很年轻,国外留学的博士。是个高产的人才,每年都能写很多论文。 一次,他们系的老师在一块喝酒。 王德峰是爱好烟酒的人,每次上课或者是讲座也都是要抽烟的,由此看来,酒对于他来说也应该是很喜爱的。 他每次酒场上都喝酒,一喝酒就喝多。 这一天,他又喝多了酒,因此嘴上就没有把门得了。 王德峰拍着这位引进来的人才的老师的肩头说:“你以后别写那么多的论文了!你写的倒是很多,可是你不看看你写的那些都是什么?都是些垃圾!” 这些话都是王德峰在喝多了的时候说的,到了第二天,王德峰的酒就醒了,他昨天酒场上说的话就全忘记了! 这时候,一个电话打来了,王德峰接起电话,发现是他的一个好朋友打来的。 当然,这个好朋友也是老师,也是一个系里的哲学教授,当然昨天的酒场这个好朋友也在场。 这个好朋友对王德峰说:“你知道你昨天在酒场上说了什么话吗?” 王德峰说:“忘了!什么也不记得了!” 实际上情况确实如此,他真的完全忘记了! 他的好朋友于是告诉他:“你昨天在酒场上拍着人家那个老师说,人家写的论文都是垃圾,还劝着人家以后少写论文,少制造些垃圾!” 王德峰一听这些话,知道自己错了! 自己是哲学教授,是靠研究哲学吃饭的,人家也是研究哲学的,也是靠这个吃饭的,人家凭什么不能写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自己凭什么不让别人吃这碗饭呢? 王德峰知道自己错了,很后悔,很想忏悔,让自己改正错误,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于是,他开始分析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 只有明白了自己真正错在了哪里,才能真正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他首先想到的是喝酒误事! 看来自己以后要忌酒了! 虽然自己很喜欢喝酒,但是为了改正错误,也必须忌了! 唉!真是喝酒误事呀!自古以来都有这个说法,看来说的真对呀! 可是,后来王德峰继续思索就觉得不对了! 问题的根源真的是因为自己喝酒喝多了吗?喝酒喝多了只是嘴上少了个把门的! 可是自己说的那些话!如果自己心里没有!自己心里不这样想!就是自己酒喝的再多,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看来问题的根源,不是因为喝酒,是在自己的心里! 自己是起了傲慢之心,觉得人家别人写的是垃圾,觉得自己厉害! 所以自己 真正需要忏悔的是自己的傲慢之心!以后自己要生谦卑之心,不要看不起别人!这才是最根本的! 若是只是忌酒,那是只看到了表面,那是有相忏悔! 改掉自己心里的毛病,才是真的找到了原因,去除了病根!这才是无相忏悔! 于是,王德峰以后,没有忌酒,每逢酒场还是喝酒,每次喝酒照样喝多!但是再也说不出那样的话了! 因为他收起了傲慢之心,不再小看别人,时刻提醒自己要谦卑!

大家有教育管理方面的论集我知道的内容

王德峰论文发表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有关机构、其他不少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提出了多种优先发展教育,增加学校教育供给,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火车头的倡议或者决策、国策。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面临的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双重艰巨任务,在借鉴先进的国际经验和科学的发展理念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新的发展模式和教育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两个转变、适当超前发展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有着前瞻性的发展思路,无论是对于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科技及教育振兴、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必将产生无法预料的积极影响和驱动作用。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就教育问题做出了各种重大决策、调整和改革,整个教育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学校数量和学校规模呈几何级膨胀,教育资源快速集中与聚集,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寄予超常的厚望。不仅如此,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亦越来越大,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投资热情有增无减,各个层次的学校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和信任度日益提高。应该说,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有力保障。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在短短的数年之中获得这样一个低起点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既大且穷的国家来说的确当歌当颂。然而,在对这种全民致力于办教育,学校教育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另外一个现实问题,即:在这样一种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都须臾离不开教育的氛围中,一种盲目推崇学校教育的作用,迷信学校教育功能的缺乏理性思辨的感觉或者说是认识也在滋蔓开来。持有该种不完全正确观点的人目前不少。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且给予学校教育的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好事,但如果形而上地认为学校教育就是现代化大教育的全部内涵或者真谛,则是一种偏颇的理解,这样的认识同样不利于指导新时期宏观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对于学校教育及其作用,我们应当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实际是,学校教育在承载着超越以往任何时期更大的积极使命、释放出更大效能的同时,本身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也在同时显现并在新的条件下被放大。正是看到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引发了部分人士对学校教育的不满和质疑。他们痛心地看到,模式化的学校教育“以牺牲精神为代价”和“按照标准化的模式塑造人”,[1](P99)不仅如此,还“把成千上万的儿童关在像兵营一样的大房子里,不考虑他们的体力、不同的生理需要以及智力的差异,每天都不加区别地、清一色地给所有孩子配给四五种精神食量。”[2](P35)其结果是,“学生的独创被逐渐破坏,被反复灌输要驯服地服从别人的意见,否则就是胡思乱想。这种情况所造成的损害比过去整个社会受习惯信念的统治的危害更大。”[3](P318)在这样的教育下,“只有那些(通过适合他们才能的气质和能力)能够适应流行模式的人,才能从中获得益处。其他人则或者勉强够格,或者托庇于梦想,要不然就求助于安慰和保证,但是最后却身受其害,而落入差学生之列。”[4](P132)有论者对这种教育深恶痛绝,指责“现代教育是在大批地屠杀天才”。[5](P50)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除论者上述论述和分类等之外,还可以把当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区分为绝对局限性和相对局限性。前者指学校教育在成为自身时同时存在的不足;后者指相对与其他教育形式、以其他事物作为参照系时所呈现出的缺憾。二、当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分析首先,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学校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格局中的作用,从而淡出了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学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即是承载知识的传播,尽管也肩负着知识的创新,但后者远不及前者,特别是非研究性院校的一般性学校,其主要职能还是前者,即把其他主体创造的智力成果集中起来传输给受教育者。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乃至创新等都呈现出双向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化的特征。也许一个人没有进入形式上的大学城修业,但在信息化时代不必然意味着他会再因物质上的砖墙阻隔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也许一个人没有机缘和某一位科学家谋面,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必无交流沟通的可能性。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得学校有可能增强其传播知识的能力,更好完成其基本使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受教育者未必必须“学在学堂”,因为像林肯所面临的那种恶劣的教学环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与信息的获取已经非常便利化,这像驾着自家车轻盈驶上高速公路,任何一个虚拟的开放式站点随时供学习者无限而高效率地汲取丰富营养。可以说,信息时代的最终到来,将导致因物质原因而无法获得信息和接受教育的人大大减少,信息时代里最终只有不愿学习进步者而不再有无法学习进步者。信息时代的到来,还有利于促成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克服存在于传统学校教育下的阶段性弊端。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在信息时代不会自然消失,实际上教育的公平性在信息时代将以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数字化信息的不同占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因各地实物资源的占有与投入量的不均衡而导致各处在建设进度上的不同步,这将造成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然而,弥补各地在数字化建设上存在着的这种差距的支出必定大大小于解决各地物质形态上的教育资源占有的不均衡的花费。以较少的投资建成内涵了公平原则的信息高速公路,将极大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从而使终身学习有了可能性。借助于网络的便利,“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6](P203)在前信息化时代,学院制教学一直是教育的主导方式,只有在学院里面采取师徒相授的形式才能完成单向教育和信息传递的任务,脱离学校教育,就无法获取到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在欧洲中世纪,由于学在教会,所以那时想跻身有识阶层,唯一的选择便是进入教堂成为一名僧侣;在中国奴隶制时期,学在官府,获得知识成了膏粱子弟而非褐衣们的事情。在封建的中国,尽管在儒家的倡导下,民间教育及私塾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依当时的情景,要获得教育机遇没有一定的物质资源占有量是不行的,因此,接受教育仍然离不开教苑这样一个地方。然而,在信息时代,我们看到:最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一般是首先在网络上公布和传播的,而且网络传播以其更优越的社会影响力为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持有者看好。在这种社会里,每一个场合、角落都可能成为自强的人自学的地方,这将超越前信息化时代或者说是物质化时期学习者脱离不了学校的尴尬,“受教育的机会远远超过传统的学习空间———学校,而扩展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乃至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发展和成熟的场所。”[7]所以,信息时代的到来,如果说并没有削弱甚至加强了研究性院校的创新能力的话,而学校的整体的传播知识的功能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削弱。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人有可能脱离学校的形式上的教育限制。其次,科教兴国战略的继续实施以及社会的进步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凸显,相对而言,学校教育的作用有所下降。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呈现一日千里的状态。当前,我国社会形态处在继续转型期,即由传统的静态社会向动态的现代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控制继续放松,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精神文明程度、政治文明程度皆得以提高,与之呼应的是个人在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增长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个体素质得到完善。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生存,任何个体都将受到社会深入而广泛的影响和制约(但不再是那种限制个体价值发挥的控制),社会的教育功能上升。从现实的深度和广度都无限宽阔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都能吸收到无法计量的有用知识和信息,并且能够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知识、信息的加工、整理乃至创新,“社会是个大课堂”的真理性判断得到更为有力的实证。人类社会的教育事业曾经经历了一个与其他社会事业混沌一体到剥离出来,进而成为一门专门的事业或职业的过程。教育事业的脱颖而出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初始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的人们素质普遍偏低的要求。当人类社会的进步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以至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皆因其“人文”化,从而都可能成为教育的素材,并且能为个体素质不断提高了的受教育者的理解和接受时,教育就有可能从分离出去而形成的他类王国中重新复归社会自身,这种复归即使不是全部,也必将是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看到即使现在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也仍有不少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无法接受常规的学校教育,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和在人格上的顺利社会化,实际上这些人采取的直接向社会学习、在社会大课堂里不断接受教育的办法弥补和替代了他们在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甚至他们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提供(学校教育本身具有选择性,然而,这种选择又未必始终都是有效的)。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得社会自身既成为一个需要人们不断去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成为一个自在的向有心的为学习者提供源源不断知识的大宝库。自觉地发挥和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功能,在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主动、有意识地促使社会教育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甚至适当地让社会教育“占领”一些传统学校教育的领域和内容,或者说把那些本不该由学校承载的社会课之类的教育返归社会自身,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另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我国社会现状,我们发现,在坚持党的教育路线、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数亿个家庭在社会实现整体进步的同时,其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功能得到丰富,其中包括家庭的教育功能比以往得以强化。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意识到教育投资是最具战略意义的投资,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的确成了重大的家庭投资项目。然而,这还仅仅是当代家庭的教育功能或作用凸显起来的其中一点表现。当代家庭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各个家庭在教育的直接开展上。由于建国以后的积累,特别是最近十余年来教育与科技事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人口中已经有相当大的比例获得了各种层次的系统的学校教育,相当大一部分家庭具备了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教育的能力,相当大一部分家长已经很好地对其子女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这就为家庭、家长减轻在子女教育事务上对学校教育的无限的依赖度,以及通过家庭教育为培养新的一代社会人才创造了条件。从实际情况上来看,现在我国数量庞大的家庭中有相当比例的家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涌现出一些做得比较好的成功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总体上是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既有资源占有上的优势,又相对更重视些。无论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方法上,家庭教育都有着学校教育所无法发挥作用的某些方面。这是家庭教育不可取代的优势。比如,在家庭中进行婚姻和家庭等的教育比在学校里进行相关教育更有实效性和持久性,效果也会更好。在一些现代核心家庭中,我们看到那些已经掌握了丰富知识和大量信息的家长积极开展对子女的教育,置备了必要的在家庭中进行自我教育的物质资源和设施,利用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家庭教育的功能得以实现。家庭教育作为现代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因为在社会继续发展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而被学校教育或者职业性教育所取代。恰恰相反,在当代,家庭教育也获得了作用进一步强化的物质条件和机遇。 最后,在分析了上述学校教育功能的相对局限性后,还必须看到学校教育的绝对局限性。关于学校教育功能或作用的绝对局限性,在此只是根据学校教育的特征和新的时代特征提出一二点不成熟的新的理解。 1•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首先表现在教育的主管选择性上。学校教育不能没有主管选择性。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甚至教育的对象的选定都是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的。选择性是界定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学校教育的范围,保证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排斥选择性原则,学校教育就会无法正常而顺利地进行下去,就会迷失方向。但学校教育坚持选择性又可能会导致这种教育形式一定程度上的无效性,并且这种无效性在数量分析上还可能会很大。比如,一个受教育者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知识中有绝大部分在工作实践中应用不上,成为“死”的、“无用”的知识和信息。这种学校学习或者教育上的无效性实际造成了一种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浪费,从我国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的角度来说是很遗憾的事。学校教育的主管选择性与教育的一定程度的无效性是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不仅如此,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还表现在学校教育的客观滞后性上。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化的社会教育形式,学校教育从社会其他事业中分离出来,能够确保学校教育独立地进行和提高其水准,但这同时又成了学校教育有可能背离其使命,并在学校教育发展中始终存在着的致命性的道岔。学校教育任何时候都应当以创新知识和信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己任。学校教育要完成如此使命,必须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跟踪社会跳动的脉搏,从社会的“有用性”的角度进行教育。但是,学校教育的中立地位使学校教育并不是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跳着同节奏的舞步。社会生活可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校教育也许还没有把这些新鲜经验吸纳其中;社会的发展或许已经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学校教育可能还在另一条轨迹上划圆,如此等等。相反,学校教育可能向受教育者灌输了不少的信息量,但皆因其老旧或者谬误而误人子弟。这便是学校教育的滞后性所引发的一些不良后果。 2•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还表现在学校教育因其封闭性所导致的对社会教育诉求的延迟应答上。封闭性作为学校教育的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缺憾,指的是其虽然来自社会系统,但又拒绝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进行信息、人员等的互动交流的自倾性,即其始终具有自成相对独立王国的倾向。这里的对教育诉求的延迟应答问题表现在学校向外部提供的教育供给与学校外部大量存在的教育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上,简言之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惰性。一般而言,学校教育面对社会的教育需求时并不总以一种积极状态去调适自身并与后者相适应。这种似乎“中立”的态度尽管有时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如人们所推崇的大学精神,但它总体上是不利于发挥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 三、小结虽然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产生了一种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我国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思潮有着“‘荒诞’背后的理性”,[8]甚至有学者认为“有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达到为现代社会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要求,我们甚至可以说,即使是培养专业人才,也不能完全依靠学校教育。”[9]但我们研究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学校的主导教育地位。在上述行文中,笔者是在坚持学校教育仍在当代教育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展开的。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功能的局限性是想使所有的人们(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其他)能够对学校教育的功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在分析、考虑、处理学校教育问题时能始终坚持理性的旗帜。尽管国家提出并努力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但我们很多人在理解这一战略时缩小了教育的广泛的外延,直观地理解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不自觉地冷淡、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教育,在处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的被动式教育和受教育者的主动自我教育等诸种关系上明显倾向于前者。实际上这种比较主观武断的看法由于没有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将影响或者说是消解部分学校教育积极功能的释放。既然教育是一个大的社会事业,我们就应当用社会学的眼光审视之,就应该在以国家力量推动学校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觉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搞好针对更广泛群体的社会教育,自觉地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搞好家庭教育,就应该在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的前提下做好受教育者的主动的自我教育。总之,坚持现代的大教育观念,防止出现对社会教育事业就是学校教育的误解和工作中的偏差是本文立论的初衷。 [参考文献][1](德)卡尔•雅士贝尔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法)昂热拉•梅迪契著,侯建译.新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法)保罗•朗格让著,滕星等译.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苏)斯卡特金著,张天恩译. 现代教学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8]石鸥,刘丽群.“荒诞”背后的理性———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9]谢维和.简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责任[J]•教育研究,1997,(5).

王德峰是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他们所在的系曾经花几十万引进来一个拔尖人才。 那人很年轻,国外留学的博士。是个高产的人才,每年都能写很多论文。 一次,他们系的老师在一块喝酒。 王德峰是爱好烟酒的人,每次上课或者是讲座也都是要抽烟的,由此看来,酒对于他来说也应该是很喜爱的。 他每次酒场上都喝酒,一喝酒就喝多。 这一天,他又喝多了酒,因此嘴上就没有把门得了。 王德峰拍着这位引进来的人才的老师的肩头说:“你以后别写那么多的论文了!你写的倒是很多,可是你不看看你写的那些都是什么?都是些垃圾!” 这些话都是王德峰在喝多了的时候说的,到了第二天,王德峰的酒就醒了,他昨天酒场上说的话就全忘记了! 这时候,一个电话打来了,王德峰接起电话,发现是他的一个好朋友打来的。 当然,这个好朋友也是老师,也是一个系里的哲学教授,当然昨天的酒场这个好朋友也在场。 这个好朋友对王德峰说:“你知道你昨天在酒场上说了什么话吗?” 王德峰说:“忘了!什么也不记得了!” 实际上情况确实如此,他真的完全忘记了! 他的好朋友于是告诉他:“你昨天在酒场上拍着人家那个老师说,人家写的论文都是垃圾,还劝着人家以后少写论文,少制造些垃圾!” 王德峰一听这些话,知道自己错了! 自己是哲学教授,是靠研究哲学吃饭的,人家也是研究哲学的,也是靠这个吃饭的,人家凭什么不能写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自己凭什么不让别人吃这碗饭呢? 王德峰知道自己错了,很后悔,很想忏悔,让自己改正错误,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于是,他开始分析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 只有明白了自己真正错在了哪里,才能真正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他首先想到的是喝酒误事! 看来自己以后要忌酒了! 虽然自己很喜欢喝酒,但是为了改正错误,也必须忌了! 唉!真是喝酒误事呀!自古以来都有这个说法,看来说的真对呀! 可是,后来王德峰继续思索就觉得不对了! 问题的根源真的是因为自己喝酒喝多了吗?喝酒喝多了只是嘴上少了个把门的! 可是自己说的那些话!如果自己心里没有!自己心里不这样想!就是自己酒喝的再多,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看来问题的根源,不是因为喝酒,是在自己的心里! 自己是起了傲慢之心,觉得人家别人写的是垃圾,觉得自己厉害! 所以自己 真正需要忏悔的是自己的傲慢之心!以后自己要生谦卑之心,不要看不起别人!这才是最根本的! 若是只是忌酒,那是只看到了表面,那是有相忏悔! 改掉自己心里的毛病,才是真的找到了原因,去除了病根!这才是无相忏悔! 于是,王德峰以后,没有忌酒,每逢酒场还是喝酒,每次喝酒照样喝多!但是再也说不出那样的话了! 因为他收起了傲慢之心,不再小看别人,时刻提醒自己要谦卑!

大家有教育管理方面的论集我知道的内容

王德峰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有关机构、其他不少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提出了多种优先发展教育,增加学校教育供给,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火车头的倡议或者决策、国策。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面临的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双重艰巨任务,在借鉴先进的国际经验和科学的发展理念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新的发展模式和教育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两个转变、适当超前发展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有着前瞻性的发展思路,无论是对于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科技及教育振兴、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必将产生无法预料的积极影响和驱动作用。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就教育问题做出了各种重大决策、调整和改革,整个教育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学校数量和学校规模呈几何级膨胀,教育资源快速集中与聚集,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寄予超常的厚望。不仅如此,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亦越来越大,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投资热情有增无减,各个层次的学校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和信任度日益提高。应该说,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有力保障。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在短短的数年之中获得这样一个低起点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既大且穷的国家来说的确当歌当颂。然而,在对这种全民致力于办教育,学校教育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另外一个现实问题,即:在这样一种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都须臾离不开教育的氛围中,一种盲目推崇学校教育的作用,迷信学校教育功能的缺乏理性思辨的感觉或者说是认识也在滋蔓开来。持有该种不完全正确观点的人目前不少。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且给予学校教育的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好事,但如果形而上地认为学校教育就是现代化大教育的全部内涵或者真谛,则是一种偏颇的理解,这样的认识同样不利于指导新时期宏观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对于学校教育及其作用,我们应当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实际是,学校教育在承载着超越以往任何时期更大的积极使命、释放出更大效能的同时,本身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也在同时显现并在新的条件下被放大。正是看到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引发了部分人士对学校教育的不满和质疑。他们痛心地看到,模式化的学校教育“以牺牲精神为代价”和“按照标准化的模式塑造人”,[1](P99)不仅如此,还“把成千上万的儿童关在像兵营一样的大房子里,不考虑他们的体力、不同的生理需要以及智力的差异,每天都不加区别地、清一色地给所有孩子配给四五种精神食量。”[2](P35)其结果是,“学生的独创被逐渐破坏,被反复灌输要驯服地服从别人的意见,否则就是胡思乱想。这种情况所造成的损害比过去整个社会受习惯信念的统治的危害更大。”[3](P318)在这样的教育下,“只有那些(通过适合他们才能的气质和能力)能够适应流行模式的人,才能从中获得益处。其他人则或者勉强够格,或者托庇于梦想,要不然就求助于安慰和保证,但是最后却身受其害,而落入差学生之列。”[4](P132)有论者对这种教育深恶痛绝,指责“现代教育是在大批地屠杀天才”。[5](P50)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除论者上述论述和分类等之外,还可以把当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区分为绝对局限性和相对局限性。前者指学校教育在成为自身时同时存在的不足;后者指相对与其他教育形式、以其他事物作为参照系时所呈现出的缺憾。二、当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分析首先,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学校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格局中的作用,从而淡出了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学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即是承载知识的传播,尽管也肩负着知识的创新,但后者远不及前者,特别是非研究性院校的一般性学校,其主要职能还是前者,即把其他主体创造的智力成果集中起来传输给受教育者。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乃至创新等都呈现出双向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化的特征。也许一个人没有进入形式上的大学城修业,但在信息化时代不必然意味着他会再因物质上的砖墙阻隔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也许一个人没有机缘和某一位科学家谋面,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必无交流沟通的可能性。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得学校有可能增强其传播知识的能力,更好完成其基本使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受教育者未必必须“学在学堂”,因为像林肯所面临的那种恶劣的教学环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与信息的获取已经非常便利化,这像驾着自家车轻盈驶上高速公路,任何一个虚拟的开放式站点随时供学习者无限而高效率地汲取丰富营养。可以说,信息时代的最终到来,将导致因物质原因而无法获得信息和接受教育的人大大减少,信息时代里最终只有不愿学习进步者而不再有无法学习进步者。信息时代的到来,还有利于促成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克服存在于传统学校教育下的阶段性弊端。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在信息时代不会自然消失,实际上教育的公平性在信息时代将以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数字化信息的不同占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因各地实物资源的占有与投入量的不均衡而导致各处在建设进度上的不同步,这将造成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然而,弥补各地在数字化建设上存在着的这种差距的支出必定大大小于解决各地物质形态上的教育资源占有的不均衡的花费。以较少的投资建成内涵了公平原则的信息高速公路,将极大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从而使终身学习有了可能性。借助于网络的便利,“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6](P203)在前信息化时代,学院制教学一直是教育的主导方式,只有在学院里面采取师徒相授的形式才能完成单向教育和信息传递的任务,脱离学校教育,就无法获取到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在欧洲中世纪,由于学在教会,所以那时想跻身有识阶层,唯一的选择便是进入教堂成为一名僧侣;在中国奴隶制时期,学在官府,获得知识成了膏粱子弟而非褐衣们的事情。在封建的中国,尽管在儒家的倡导下,民间教育及私塾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依当时的情景,要获得教育机遇没有一定的物质资源占有量是不行的,因此,接受教育仍然离不开教苑这样一个地方。然而,在信息时代,我们看到:最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一般是首先在网络上公布和传播的,而且网络传播以其更优越的社会影响力为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持有者看好。在这种社会里,每一个场合、角落都可能成为自强的人自学的地方,这将超越前信息化时代或者说是物质化时期学习者脱离不了学校的尴尬,“受教育的机会远远超过传统的学习空间———学校,而扩展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乃至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发展和成熟的场所。”[7]所以,信息时代的到来,如果说并没有削弱甚至加强了研究性院校的创新能力的话,而学校的整体的传播知识的功能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削弱。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人有可能脱离学校的形式上的教育限制。其次,科教兴国战略的继续实施以及社会的进步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凸显,相对而言,学校教育的作用有所下降。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呈现一日千里的状态。当前,我国社会形态处在继续转型期,即由传统的静态社会向动态的现代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控制继续放松,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精神文明程度、政治文明程度皆得以提高,与之呼应的是个人在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增长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个体素质得到完善。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生存,任何个体都将受到社会深入而广泛的影响和制约(但不再是那种限制个体价值发挥的控制),社会的教育功能上升。从现实的深度和广度都无限宽阔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都能吸收到无法计量的有用知识和信息,并且能够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知识、信息的加工、整理乃至创新,“社会是个大课堂”的真理性判断得到更为有力的实证。人类社会的教育事业曾经经历了一个与其他社会事业混沌一体到剥离出来,进而成为一门专门的事业或职业的过程。教育事业的脱颖而出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初始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的人们素质普遍偏低的要求。当人类社会的进步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以至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皆因其“人文”化,从而都可能成为教育的素材,并且能为个体素质不断提高了的受教育者的理解和接受时,教育就有可能从分离出去而形成的他类王国中重新复归社会自身,这种复归即使不是全部,也必将是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看到即使现在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也仍有不少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无法接受常规的学校教育,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和在人格上的顺利社会化,实际上这些人采取的直接向社会学习、在社会大课堂里不断接受教育的办法弥补和替代了他们在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甚至他们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提供(学校教育本身具有选择性,然而,这种选择又未必始终都是有效的)。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得社会自身既成为一个需要人们不断去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成为一个自在的向有心的为学习者提供源源不断知识的大宝库。自觉地发挥和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功能,在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主动、有意识地促使社会教育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甚至适当地让社会教育“占领”一些传统学校教育的领域和内容,或者说把那些本不该由学校承载的社会课之类的教育返归社会自身,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另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我国社会现状,我们发现,在坚持党的教育路线、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数亿个家庭在社会实现整体进步的同时,其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功能得到丰富,其中包括家庭的教育功能比以往得以强化。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意识到教育投资是最具战略意义的投资,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也的确成了重大的家庭投资项目。然而,这还仅仅是当代家庭的教育功能或作用凸显起来的其中一点表现。当代家庭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各个家庭在教育的直接开展上。由于建国以后的积累,特别是最近十余年来教育与科技事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人口中已经有相当大的比例获得了各种层次的系统的学校教育,相当大一部分家庭具备了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教育的能力,相当大一部分家长已经很好地对其子女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这就为家庭、家长减轻在子女教育事务上对学校教育的无限的依赖度,以及通过家庭教育为培养新的一代社会人才创造了条件。从实际情况上来看,现在我国数量庞大的家庭中有相当比例的家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涌现出一些做得比较好的成功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总体上是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既有资源占有上的优势,又相对更重视些。无论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方法上,家庭教育都有着学校教育所无法发挥作用的某些方面。这是家庭教育不可取代的优势。比如,在家庭中进行婚姻和家庭等的教育比在学校里进行相关教育更有实效性和持久性,效果也会更好。在一些现代核心家庭中,我们看到那些已经掌握了丰富知识和大量信息的家长积极开展对子女的教育,置备了必要的在家庭中进行自我教育的物质资源和设施,利用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家庭教育的功能得以实现。家庭教育作为现代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因为在社会继续发展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而被学校教育或者职业性教育所取代。恰恰相反,在当代,家庭教育也获得了作用进一步强化的物质条件和机遇。 最后,在分析了上述学校教育功能的相对局限性后,还必须看到学校教育的绝对局限性。关于学校教育功能或作用的绝对局限性,在此只是根据学校教育的特征和新的时代特征提出一二点不成熟的新的理解。 1•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首先表现在教育的主管选择性上。学校教育不能没有主管选择性。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甚至教育的对象的选定都是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的。选择性是界定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学校教育的范围,保证学校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排斥选择性原则,学校教育就会无法正常而顺利地进行下去,就会迷失方向。但学校教育坚持选择性又可能会导致这种教育形式一定程度上的无效性,并且这种无效性在数量分析上还可能会很大。比如,一个受教育者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知识中有绝大部分在工作实践中应用不上,成为“死”的、“无用”的知识和信息。这种学校学习或者教育上的无效性实际造成了一种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浪费,从我国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的角度来说是很遗憾的事。学校教育的主管选择性与教育的一定程度的无效性是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不仅如此,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还表现在学校教育的客观滞后性上。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化的社会教育形式,学校教育从社会其他事业中分离出来,能够确保学校教育独立地进行和提高其水准,但这同时又成了学校教育有可能背离其使命,并在学校教育发展中始终存在着的致命性的道岔。学校教育任何时候都应当以创新知识和信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己任。学校教育要完成如此使命,必须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跟踪社会跳动的脉搏,从社会的“有用性”的角度进行教育。但是,学校教育的中立地位使学校教育并不是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跳着同节奏的舞步。社会生活可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校教育也许还没有把这些新鲜经验吸纳其中;社会的发展或许已经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学校教育可能还在另一条轨迹上划圆,如此等等。相反,学校教育可能向受教育者灌输了不少的信息量,但皆因其老旧或者谬误而误人子弟。这便是学校教育的滞后性所引发的一些不良后果。 2•学校教育功能的绝对局限性还表现在学校教育因其封闭性所导致的对社会教育诉求的延迟应答上。封闭性作为学校教育的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缺憾,指的是其虽然来自社会系统,但又拒绝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进行信息、人员等的互动交流的自倾性,即其始终具有自成相对独立王国的倾向。这里的对教育诉求的延迟应答问题表现在学校向外部提供的教育供给与学校外部大量存在的教育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上,简言之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惰性。一般而言,学校教育面对社会的教育需求时并不总以一种积极状态去调适自身并与后者相适应。这种似乎“中立”的态度尽管有时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如人们所推崇的大学精神,但它总体上是不利于发挥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 三、小结虽然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产生了一种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我国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思潮有着“‘荒诞’背后的理性”,[8]甚至有学者认为“有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达到为现代社会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要求,我们甚至可以说,即使是培养专业人才,也不能完全依靠学校教育。”[9]但我们研究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学校的主导教育地位。在上述行文中,笔者是在坚持学校教育仍在当代教育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展开的。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功能的局限性是想使所有的人们(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其他)能够对学校教育的功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在分析、考虑、处理学校教育问题时能始终坚持理性的旗帜。尽管国家提出并努力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但我们很多人在理解这一战略时缩小了教育的广泛的外延,直观地理解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不自觉地冷淡、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教育,在处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的被动式教育和受教育者的主动自我教育等诸种关系上明显倾向于前者。实际上这种比较主观武断的看法由于没有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将影响或者说是消解部分学校教育积极功能的释放。既然教育是一个大的社会事业,我们就应当用社会学的眼光审视之,就应该在以国家力量推动学校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觉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搞好针对更广泛群体的社会教育,自觉地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搞好家庭教育,就应该在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的前提下做好受教育者的主动的自我教育。总之,坚持现代的大教育观念,防止出现对社会教育事业就是学校教育的误解和工作中的偏差是本文立论的初衷。 [参考文献][1](德)卡尔•雅士贝尔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法)昂热拉•梅迪契著,侯建译.新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法)保罗•朗格让著,滕星等译.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苏)斯卡特金著,张天恩译. 现代教学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8]石鸥,刘丽群.“荒诞”背后的理性———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9]谢维和.简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责任[J]•教育研究,1997,(5).

来自清华、北大、上海交大;腾讯、华为、京东、字节跳动,和炙手可热的AI研发机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十多家知名机构的数十名国内AI大牛参与署名的论文,被Google Brain的一名研究员指出严重抄袭。被指控的论文名为《A Roadmap for Big Model》(下称《大模型》)。名叫Nicholas Carlini的研究员近日在其博客中直接罗列了大量该论文与他更早发布的“Deduplicating Training Data Makes Language Models Better”论文一摸一样的段落。而且,他还表示,被抄袭的可能至少还有其他十余篇论文。查阅预印本服务器arXiv可以发现,谷歌大脑研究员的论文上传时间为去年七月份,而《大模型》的上传时间在今年三月。Nicholas Carlini在其博客中表示:“很可能只有少数作者参与了这种抄袭,一小部分作者的不当行为不应该被用来指责大多数行为良好的作者。”

AI技术的智能模型的训练模式由之前的大炼模式逐渐变成炼大的模式;参数量模式在不断增加,探索的四个层次等等内容都有抄袭。

数十位国内AI大牛参与的论文被指严重抄袭,哪些地方有抄袭嫌疑?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回复谷歌脑部的知名生物学家NicholasCarlini对一项中外合资大中型学术研究论文因涉嫌抄袭的控告称:“大家早已注意到对《ARoadmapforBigModel(关于“大模型”的路线图)》一文的怀疑,已经对有关情形开展核查,智源研究院激励学术研究自主创新和学术论坛,对学术造假零容忍,相关进度将尽早通告。”

先前4月8日,这篇数十位国内AI大神参加论文被指比较严重抄袭,NicholasCarlini公布发文,控告一篇于2022年3月26日发表在论文预印网址Arxiv的论文《关于“大模型”的路线图》(ARoadmapforBigModel)一文因涉嫌比较严重抄袭。

该文是不久前世界各国好几家高校和公司互相配合的将近200页的学术研究具体描述论文,有高达100名作者,各自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哥伦比亚大学、蒙特利尔大学等海外高校,巨量引擎、华为、京东、腾讯等公司及其中科院和北京智源等组织。

NicholasCarlini在文章内容《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抄袭案例》(“ACaseofPlagarisminMachineLearningResearch”)中则详尽例举了该论文存有一大段抄袭别的论文的行为,直接证据是规模性的文字重合,疑是被抄袭的论文也包含他自己的论文“DeduplicatingTrainingDataMakesLanguageModelsBetter”。

先前3月31日,北京智源社区发文以《如何炼大模型?200页pdf100+位作者19家单位!北京智源清华唐杰等发布》详细介绍该篇论文:“伴随着以深度神经网络为象征的AI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趋势,智能化模型的练习运用方式慢慢由‘大炼模型’向‘炼大模型’变化。

大模型科学研究在近些年进步快速,模型的参总数以令人吃惊的速率拓展。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近期公布的《ARoadmapforBigModel》由禅悟大模型科学研究项目经理,智源学术副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专家教授唐杰带头,从大模型基本资源、大模型搭建、大模型核心技术与大模型运用探寻4个方面考虑,对15个实际行业的16个有关主题风格开展全方位详细介绍和讨论。十分需要关心。”

王德峰发表的论文是真的吗

《寻觅意义》是王德峰教授亲笔校订的人文演讲录,与读者畅谈阅读、哲学、古典音乐、人生理想,并对“如何寻觅人生意义”做出了正面回答。王教授从哲学的视角为读者剥离概念,还原事实。

当我们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为平凡的生活找到意义,我们才可以安顿此心,对待人生的态度才会转变。判断一件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取决于你的标尺如何定义。当我们把标尺定义为普通人认同的意义,那样我们就会很省心,也会觉得这件事情很简单,从而收获真实的愉悦感。

比如:为什么剩男剩女的现象越来越多?看完王德峰教授的讲解后,突然明白了并不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而是社会阶层差距在增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正是这个传统的观念,给现代的人打上了一个标签。

让所有人意识里觉得人到了什么时候该结婚,到了什么年轻应该生孩子。这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我们无法改变。

都牛。王德峰和陈嘉映都是中国知名大学的哲学教授。1、王德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及当代艺术哲学等方向的研究。截至2012年7月,王德峰已发表哲学专著两部、译著两部。陈嘉映先生是当代著名哲学家,讲解风格深入浅出。2、陈嘉映以现象学研究尤其是海德格尔研究著称学术界,于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心智哲学、科学哲学)、伦理与道德哲学、中国当代汉语哲学与思想等领域亦着力甚深。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