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多态性3分以下投稿期刊

发布时间:2024-06-27 15:05:12

多态性3分以下投稿期刊

楼主的问题问的太宽泛了。请问你是具体问题出在哪里呢?你可以利用Biomart这个工具(),找到种间的orthlogue关系以及各种类型的注释ID直接的对应关系。你也可以用ncbi里面的homologene数据库去找种间的同源序列.multiple alignment可以用clust W或者mega做。系统发育树可以用mega做。PHYLIP好像也可以。基因结构上可以做做gc含量,外显子大小,splicing,调控序列什么的蛋白结构预测软件很多,不过我没做过。ncbi有一个conserved domain 的数据库,你可以和他比较下,分析下结构域。表达情况。。。。你可以找找相关的EST(ncbi)或者array(。。这个不记得了,在ncbi上应该有别人的数据)的表达数据。

医学meta一般投杂志医学类栏目。医学meta论文基本上大多数杂志都可以投稿,基础杂志除外,发表meta分析的杂志以临床栏目为主。但少数基础的杂志也有发表比如基因多态性的meta文章。​专门的系统综述(含meta分析)期刊一般可以发表在循证医学的杂志上

基因多态性检测投稿期刊

转自:

基因组(Denovo sequencing),即基因组从头测序,指在不依赖参考基因组的情况下绘制该物种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从而获取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高连续性基因组的获得,对后续功能基因定位,结构变异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几年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基因组研究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向为出发点开展: 1)大型/多倍体/超复杂物种基因组破译,技术创新改革; 2)0 Gap基因组/单体型基因组构建,序列优化打磨; 3)未知基因组破译联合多组学分析,经济价值挖掘; 4)品种泛基因组构建解析功能变异,覆盖多样表型; 5)科属水平谱系基因组构建与分析,探索进化功能; 6)多种基因组联合多组学比对剖析,解析性状特征。 ... ...

前5种好理解,第6种方向能做什么呢?其实我们想要了解一个物种,往往单一基因组难以完整解析,例如

等等棘手但是却又热门的研究话题。

接下来我将通过百迈客最近三篇动植物上的成功案例带大家看看,如何通过数个材料基因组结合多组学的手段解析性状特征。

合作单位: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表期刊:Science Advances 影响因子:14.131 发表时间:2021.08 研究材料:Denovo:雌性与雄性草海龙(Phyllopteryx taeniolatus);雌性与雄性绿海龙(Syngnathoides biaculeatus) 个体重测序:2只雄性草海龙 RNA-seq:脑、眼、鳃、肝、肠、肌肉、鳍、皮肤和附叶 测序方案

Denovo:雌性、雄性草海龙与雄性绿海龙PacBio平台;雌性绿海龙Nanopore平台,雌性、雄性草海龙与雄性绿海龙进行Hi-C测序。三代测序技术对应测序数据如下表所示: 个体重测序:~30X PacBio

草海龙最终组装大小为~659 Mb(♂)与 ~663Mb(♀), contig N50分别为10.0 Mb与12.1 Mb。绿海龙分别组装~637 Mb(♂)与~648 Mb(♀),contig N50分别为18.0Mb与21.0 Mb。4个基因组BUSCO评估显示范围在94.00- 94.40%。并分别在草海龙和绿海龙中确定了31个和33个发生 扩张的基因家族 。通过19条鳍鱼类全基因组数据集进行 系统发育分析 ,明确草海龙与绿海龙在系统发育地位上属于海龙亚科(Syngnathinae)的姊妹群,并于 27.3 百万年前 左右发生分化。

草海龙的头部、颈部、腹部、背部和尾部区域有叶子状的附属物,可以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使草海龙以完美拟态隐匿于海草床中。这些结构是该物种的一种适应性进化产物,主要由骨基质和富含胶原纤维的结缔组织组成。

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其表达基因(如msx,dlx,fgf)主要从皮肤和鳍等器官募集而来,暗示了相关基因对新器官产生和维持的重要作用。而“附叶”与鳍相比缺乏肢体发育特异性的hox基因。草海龙的附叶在捕食者的袭击中经常受到损伤,为了研究相关机制,作者通过转录组分析研究发现在其附叶中炎症和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现出高表达水平, 说明这些基因可能与其附叶的快速愈合和再生能力相关 。 同时草海龙特异性扩张的MHC I基因也在附叶中显著高表达,能为其提供额外的免疫保护。

通过雄性和雌性叶海龙Illumina reads正反比对雄性和雌性的全基因组序列,来确定叶海龙中假定的性染色体和性别基因座。结果显示 Chr4上的一个~47-kb区域仅在雄性中存在 , 且reads覆盖度为Chr4平均值的一半,该片段经Hi-C互作分析结果支持。

注释及比较分析发现草海龙和绿海龙的性别决定基因均为amhr2的雄性特异性拷贝amhr2y,但两者的基因座不相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amhr2y起源于它们最近共同祖先的重复事件,而黄鲈amhr2y是从其谱系中的独立重复事件进化而来。研究发现amhr2y比amhr2受到的选择压力更强,其整体结构与amhr2相似。

草海龙与其他海龙科物种一样具有缺乏牙齿的管状吻。 研究表明,大部分富含P/Q的分泌型钙结合磷蛋白(SCPP)基因的缺失可能是导致syngnathids无牙的原因。 为了验证海龙科中因 假基因化丧失功能 这一点,作者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两个斑马鱼scpp5突变系,发现scpp5-/-突变体斑马鱼牙齿的数量减少且颌骨中存在用于附着牙齿的凹坑。

研究结论 该研究通过雌雄性海龙基因组的破译,结合 重测序分析、转录分析、比较基因组分析 等研究揭示了海龙科物种性别决定基因的产生和演化历程,为海洋鱼类的环境适应性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合作单位:浙江大学 发表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影响因子:9.801 发表时间:2021.08 研究材料:Denovo:Brassica juncea菜用芥菜T84-66、油用芥菜AU213; 个体重测序:12个油菜品种; 遗传进化:183份油用与菜用芥菜; 测序方案: Denovo:菜用芥菜分别146 Gb Illumina(~150X)+ 251 Gb PacBio( 200X)+Hi-C( 200X );油用芥菜147 Gb Illumina(~150X)+205 Gb PacBio( 200X)+Hi-C( 200X ) 个体重测序:~20X Nanopore 遗传进化与GWAS:~10X illumina

研究内容

在着丝粒附近的异染色质状态中具有相对较低的基因表达模式。

系统地鉴定了T84-66 和AU213的A和B亚基因组中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缺失(InDels)和存在/缺失变异(PAV)。在T84-66和AU213之间的A和B亚基因组中鉴定了24,768个PAV(> 100 bp), 其中3,634个PAV导致6,425个基因的变异。随机选择了几个PAV并使用PCR来确保这些PAV的保真度。其中一些基因组变异位于基因区域内,预计会影响T84-66和AU213作物中涉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基因功能。

为了破译芥菜基因组菜用和油用品种之间SVs衍生的功能差异,作者基于Nanopore重测序技术,系统比较了菜用和油用芥菜群体基因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 ,挖掘到包括1, 354个高可信度的插入、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变异。其中两个重要的基因位点TGA1和HSP20在ChrA06和ChrB08,可能与B.juncea基因组的菜用与油用品种之间对生物和生物应力的反应的自然变异有关。 这些变异研究为菜用芥和油用芥两个典型分化群体的演化提供了基因组变异基础。

使用T84-66作为参考基因组,对183份油用与菜用芥菜进行进化关系分析,并通过SGS-GWAS(scored genomic SNPs based GWAS)基因定位,在A02和A09中发现了两个参与控制芥菜硫苷(GSL)积累变异的关键遗传位,并首次发现A09中的MYB28与B. jucnea中GSL的积累有关。经过进一步研究并同过ONT验证发现,MYB28基因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是导致芥菜种群中硫苷积累差异的原因,该基因的拷贝数变异在低硫苷芥菜群体中普遍存在。

研究小结 该研究将为多倍基因组进化研究和精确基因组选择研究提供重要研究信息,对芥菜风味品质和油脂质量的分子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科学和应用价值。

合作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发表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影响因子:16.241 发表时间:2021.05 研究材料:基因组、Hi-C:圆叶棉G. rotundifolium(K2)、亚洲棉G. arboreum(A2)、雷蒙德氏棉G. raimondii(D2)新鲜叶片

测序方案 denovo:illumina K2、A2和D5分别108×, 118×, 132×;Nanopore K2、A2和D5分别124×, 131×, 167× Hi-C挂载:6碱基酶HindⅢ;K2、A2和D5分辨率分别为20kb、20kb、10kb Hi-C互作:4碱基酶DpnⅡ;分辨率20 Kb, 50 Kb, 100 Kb

研究内容

利用Nanopore测序技术组装了圆叶棉( K2 )基因组,组装大小为2.44Gb(contigN50 = 5.33 Mb);提升了亚洲棉( A2 )和雷蒙德氏棉( D5 )的基因组,组装大小分别为1.62 Gb (contigN50 = 11.69 Mb)和0.75 Gb(contigN50 =17.04 Mb )。Hi-C挂载率均超过99%,BUSCO结果分别为92.5%, 93.9%,及95.4%。

重复序列注释表明,相对于D5,K2和A2中棉种 特异的反转录转座子扩增是造成这三个基因组大小三倍变化的原因,特别是Gypsy和DIRS类型。全长转座子插入时间分析表明K2基因组中转座子插入最为古老,A2基因组有更多新的转座子。

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A2和K2基因组在Chr01与Chr02染色体间存在一个大的易位;K2和D5基因组在Chr13与Chr05染色体间存在一个大的易位。三个棉种在57-71百万年前存在一次共同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并在5.1-5.4百万年前发生物种分化,基因共线性分析表明每个基因组大约有15%特异的基因家族。

通过HiC染色质互作数据揭示三个棉种染色体大小的规律,A2与K2比D5多了约7000个基因,三个基因组中17%的共线性同源基因表现为A/B区室的染色质状态改变,这与活跃的转座子扩增相关。

K2与A2及与D5相比更多的倾向于A向B的转化。K2和A2中有更多的基因处于A compartment,D5中有更多的基因处于B compartment。

大约60%的拓扑结构域(TAD)在三个基因组中发生了重新组织,K2基因组中有更多特异的TAD。基于边界TE覆盖度,边界TE表达以及TE插入时间分析,发现K2不保守的TAD边界存在特异的和较新的转座子(物种分化后爆发的TE)插入。这些结果表明最近在K2和A2基因组中表达的TEs的扩增可能有助于在三个物种分化后形成谱系特异性TAD边界。基于这些结果,作者提出了三个棉种分化过程中,基因组扩张-转座子扩增介导的A/B区室转换和TAD重组的进化模型。

研究小结

本次研究首次公布了棉属中二倍体圆叶棉基因组,并对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基因组进行了升级,解析了转座子活动驱动的基因组大小进化特征,从转座子扩增和染色质空间结构角度为棉花物种进化提供新的见解,为植物中转座子活动介导的转录调控进化研究提供参考。

建议不要投这个杂志,拒你没理由

基因诊断是在基因水平上对疾病作出的病因诊断这种诊断方法、首先是获得基因组DNA、亦即对DNA的分离与纯化、继之再对DNA进行检测检测DNA的技术有PCR技术、核酸杂交技术、PCR与核酸杂交相结合的传统的诊断方法是以疾病的表型改变为基础、但是表型的改变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特殊的、出现的时间往往也较晚、因而有时造成不能明确诊断而延误病情的治疗然而、疾病的表型改变是以基因改变为基础的、所以基因诊断不仅能对某些疾病作出确切诊断、而且能作出无症状前的诊断目前、基因诊断对遗传性疾病能明确其发病基因的定位、缺陷的类别和程度;对遗传相关性疾病或有遗传倾向的疾病、通过相关基因的连锁分析达到辅助诊断的目的;对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以诊断是否仍带有病原体;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作基因分型、为器官移植的组织配型提供科学根据等另外、基因诊断也可用于水、土、大气、食物等是否被病原体污染的监测;通过检测人类基因的多态性作亲缘鉴定、公检法的个人认定、性别鉴定和种属鉴定

期刊投稿状态分稿多久

论文的审核周期得分情况,分刊物。两方面来说:1.如果你是投稿到普刊,就是非核心期刊,审稿周期一般在1-2个月左右,如果是核心期刊,审稿周期在2-4个月左右。2.如果你是找论文发表机构投稿发表,普刊,审核周期在3-5个工作日,核心期刊在2个月左右。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作者自己投稿,如果实在投稿没有音讯或者想快速发表出来,可以找淘淘论文网这样的专业论文服务机构,2-3个月就能发表见刊。

论文投稿到见刊一般3个月之内就可以见刊了,有的期刊可能会更快。但是如果选择的是核心期刊话,从投稿到见刊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成功见刊建议如下:

1、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

无需多言,所有期刊要求必须具有可读性,任何语言不通的论文势必在语言通顺之后才会进入审理状态。一篇文章的条理如果不清晰会使审稿人感动困惑,这样就浪费了一个创新思路。

2、目的性明确的研究。

科研工作者在撰写论文时觉得没有目的性,这体现在一开始的研究就是随大流,或者导师让做的这个课题。我们想说的是,课题的大方向是导师定的,但是研究者可以选择小的分值,往细节处渗透。

就好比导师的课题是胰岛素抵抗相关,而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多个,选择哪个signal pathway从事研究将由研究者来定。如果是随意选择,势必造成无效研究。准确的做法是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选择感兴趣的一点进行研究,逐层推进。

3、突出意义。

突出意义并不是大篇幅、漫无目的地陈述。关键是落实到实处。比如既往研究虽对胰岛素抵抗的信号通路有所介绍,但是结果存在一定争议。其原因主要是样本量或选择人群的原因。本研究与既往研究相比,加大了样本量,所得研究与既往研究相同或相反,都可以撰写一篇文章。

不同期刊的状态显示会有出入,但是大致都差不多。都分成投稿(submit)、编辑处理稿件(with editor)、审稿(under review)、修改(revise)和审稿结果(accept or reject)。一般来说,编辑处理稿件(with editor)这个状态出现得很快,而且一般最多维持2周。如果文章投稿之后2个星期内都没有出现with editor或者在这个状态超过4周,可以考虑发个邮件询问一下主编,看是不是被遗忘了或者系统没有更新状态。审稿(under review)这个状态持续最久,从一个月到一年都很正常,跟期刊关系很大。一般期刊网站会提供大致的审稿周期。如果没有,也可以下载几篇最近的文章,摘要页上一般都会注明submit的日期跟accept的日期,这样就算的出来大致需要多长时间。

生信期刊投稿3分

大多数人应该不是中科院预警就行,部分期刊可能是吉大一院预警。 bmc cancer, Cancer Medicine, Frontiers in Gene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 /BMC BIOINFORMATICS,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 Genes, MOL CANCER RES/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 GYNECOLOGIC ONCOLOGY, DNA AND CELL BIOLOGY, CANCER SCIENCE, IUBMB LIFE,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BMC GENOMICS, 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现在很多临床医生、医学研究生都在利用这个纯生信发SCI,竞争比较激烈,同时纯生信+实验验证的文章也不少。但是纯生信+实验验证更具有发表优势,因为人家的选择比较多,补了实验的基本所有期刊都可以投,而纯生信需要避开那些不接收纯生信的期刊。因此,选期刊也成为了一门艺术,凭借经验,少走弯路,抢占先机,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需求、门槛低的期刊极其重要。 一模一样的纯生信分析内容和思路,就是研究的疾病不一样,临床医生甲发了2分多的SCI,而临床医生乙发了5分多的SCI,这些期刊都不在预警期刊名单上,这些期刊也是同一位有经验的人分享的。 为什么会这样的差别呢?主要就是各自需要的情况不一样。 临床医生甲急需要等着一篇SCI论文来评职称,所以需要一本审稿速度非常快的期刊来投稿,对影响因子没有要求,于是根据有经验的人的分享,他选择了一本2分多的期刊,这本期刊审稿速度基本差不多都是半个月,结果一投就中了。临床医生乙目前暂时不需要等着文章来用,于是考虑发一篇影响因子高一点的期刊,不过该期刊的审稿周期就多两个月左右,结果他一投也中了。 上面两位临床医生轻松成功的原因主要是选对了期刊,知道什么期刊愿意接收纯生信,而该期刊审稿比较快的,知道5分加的期刊还愿意接收纯生信,而且还不在预警期刊名单上,这就是选刊的一门艺术 。

3分sci期刊投稿推荐

肿瘤类SCI杂志的投稿要求及简介已给你上传,请直接下载附件吧,希望对你的投稿有所帮助,还望及时采纳答案哦!

主要是针对IF小于5的肿瘤类期刊,分太高我等也不考虑不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例如:

ANN ONCOL   Annals of Oncology

接收:各种肿瘤的基础及临床治疗研究报道. 周期: 6周. article字数不超过3000, letter字数不超过50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