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兰大陈永聪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7:46:29

兰大陈永聪发表的论文

物理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含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及无线电物理等四个二级学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大学物理学专业考研初试考什么?”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理学院介绍-----上海大学理学院是以从事现代基础科学理论及其相关应用科学技术基础为主的基础性、研究型学院。学院现有数学系、物理系、统计学系、可持续能源研究院、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5个部门。拥有覆盖博士、硕士、学士完整教育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2个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1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统计学)、6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拥有7个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平台(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材料复合与先进分散教育部工程中心、上海市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上海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与服务平台、上海新材料及应用产学研合作中心),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数学),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数学、物理),1个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上海大学数学实践工作站以及数学基础实验室、物理实验中心、统计学实验中心等3个人才培养实验基地。-----070200物理学-----作为上海大学“211”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经过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信息物理”,“无线电物理”和上海市“物理学高原学科”的建设,物理学科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上海大学最早进入ESI收录的学科之一。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队伍,现有教授33名,博士生导师39名(含兼职博导),副教授37名。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1人、上海千人4人、原中科院百人2人、上海市东方学者10人、曙光学者5人,以及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4人等。上海大学物理学科面向物理学科国际学术前沿方向、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市产业经济重大需求,以物质科学前沿问题为对象,形成和发展了以下特色研究方向:超导与强关联物理、低维与计算物理、量子与信息物理、引力与高能物理、新能源物理与器件以及纳米结构物理等。主要研究基地包括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量子与超导新物态前沿科学研究基地(筹)、上海大学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上海大学—索朗光伏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上海大学低维碳材料研究所、上海大学纳微能源研究所、上海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超快光子学实验室、上海大学定量生命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和量子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物理学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共30余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和重点项目等30余项。每年平均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如Nature、Science、Nature子刊、PNAS、Phys.Rev.Lett.,Phys.Rev.A,B,C,D,E,Applied,Phys.Rev.Res/Material,Appl.Phys.Lett.,Opt.Lett.,JHEP,EPJC等)上发表论文100篇以上,申请和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学科与美国、日本、芬兰、德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物理学科近五年来,已培养博士生七十余名,硕士研究生三百多名。研究生培养曾获得上海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本学科培养的毕业生集中在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其中多人已成为学科和企业的骨干力量。学制:3年研究方向:01.凝聚态物理:a)量子材料与拓扑物理的第一原理计算和人工智能研究b)磁性与自旋物理c)能源材料与物理d)固液相变形核机制e)碳纳米材料物性及应用f)纳米金属氧化物与传感器g)合金的结构与磁特性h)半导体材料计算i)氧化物功能薄膜与微器件j)金属凝固和脉冲电磁场k)磁性药物的磁靶向治疗l)新型低维半导体的研发与光谱学m)光电、光伏材料与器件n)二维材料的物性及调控o)超导材料物性与应用p)高温超导理论机制02.光学:a)纳微光学b)太赫兹光学c)先进激光制造d)非线性与超快光学e)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f)椭圆偏振光学及同步辐射03.无线电物理:a)量子光学与量子调控b)空间光孤子c)微波无源可调电容与电感d)超导薄膜与特性04.理论物理:a)自旋电子学b)引力论与宇宙论c)粒子物理与场论d)强子物理与强相互作用e)超弦理论f)引力波物理g)原子核物理h)类比引力与模拟i)重整化群和深度学习05.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a)分子器件电子结构与输运性质b)光电传感器c)导波光学d)量子计算与量子机器学习e)几何与拓扑量子计算f)量子生物与生物启发的计算g)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06.数学物理:a)统计物理中的数学问题b)量子代数与共形场论c)组合数学与量子多体SYK模型07.原子分子物理:a)分子铁电材料b)非绝热量子分子动力学c)超冷原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d)冷原子物理及原子光学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指导教师:沈学础、Jeffrey Reimers、王奇、杨国宏、李春芳、周世平、曹世勋、许晓明、辛子华、张爱林、田立君、蔡传兵、马国宏、杨希华、查访星、邓振炎、敬超、陈玺、姜颖、吴绍锋、葛先辉、曹清、颜明、任伟、Malgorzata Biczysko、敖平、Yuriy Dedkov、Elena Voloshina、E.Solano、陈永聪、张永平、张义炳、龚永勇、尹鑫茂、查国桥、戴晔、申明等30余名教授、研究员及40余名副教授。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612普通物理(一)4.812量子力学复试科目:光学、固体物理、电磁学或电动力学备注:1.本专业为全日制,培养单位为理学院。2.与中科院联合培养所对应的单位包括: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陈兰荪发表过的论文

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

省级特色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生物科学、英语、教育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心理学、经济学、应用化学、文化产业管理等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文化产业管理、英语等

河南重点建设学科

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理论经济学

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阳师范学院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信阳师院(XYNU),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创办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是大别山地区一张闪亮的高等教育名片,被誉为“教师之摇篮 ”,被赞为“河南省最美的高校”、“办在花园中的大学”、“在绿水青山中自由自在学习的好大学”。

地理历史:信阳师范学院坐落在中国茶都、红色之城信阳市贤山北麓、浉水之滨,与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鸡公山相近,散步就可到“长淮明珠”南湾湖,青山秀水,高低错落,红绿四季,诗情画意,茶香人靓,宜居宜学。美丽师院,来了就不想走的大学,春踏芳草看百花,夏栖绿荫听蝉鸣,秋闻桂香逗天鹅,冬拥白雪动诗情。

学校创建于1975年,时名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1979年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基本情况:学校拥有40余年的本科和20余年的研究生办学历史与经验。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茶学与食品科技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体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大学外语部、网络信息与计算中心、继续教育学院。拥有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79个本科专业,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种专业硕士授权类别,与闽南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

办学条件:现有校区23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图书261万册,电子图书162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34个,可访问各类资源数据库数量129个,中外文期刊4508种。各类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学生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近6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3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2人,学部委员2人,中原*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二级教授等专家学者120余人。“南湖”系列奖励计划人才工程,引领豫南人才高地建设。

教育教学: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立校之本,追求一流的育人质量,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本科教学工程,设立校长教学质量奖,在河南省较早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努力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建立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和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监督体系。牵头成立“豫南教师教育联盟”,构建了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了师范与非师范教育、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9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率先在河南省本科院校中实行了本专科学生升降格制,在本科生教育实习中,首创“双向培训”模式,先后获国家、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0余项。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学科科研: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群”入选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有10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系统科学、理论经济学、心理学、数学、化学、政治学、生物学等14个一级学科名列全国99个一级学科大学排行榜。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数学2个学科进入榜单。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专业获得C-。2017年成功获批省“十三五”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构建科研平台,建立校校、校所、校企、校地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努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拥有豫南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茶树生物学、微电能源、河南省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14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3个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河海大学共建全国第一家光伏系统真实发电能力国际化测试平台,与河南大学、信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与信阳市共建“信阳发展研究院”等。2007年至2017年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1600余篇;出版著作360余部,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200余项。《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自然科学版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全国师范学院类惟一入选的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承办《国际生物数学杂志》(SCI来源刊),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合作交流:倡议牵头成立了“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提升了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拓展国际化办学视野,先后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米勒斯威尔大学、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与台湾静宜大学签订了互换生合作协议。深化多层次多形式合作办学,与韩国汉阳大学、英国罗伯特戈顿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学院、韩国青云大学、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新西兰UUNZ商业学院、英国威尔士大学、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签定合作项目联合培养学生。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聘请加拿大汉学家白润德,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樊明武、唐守正、吴孔明,著名数学家朱广田、陈兰荪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讲座讲授、客座教授,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开设新渠道。建立外籍教师暑期开展本科生双语教学工作模式,引进留学生。学校自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留学生,先后选派学生到韩国、新西兰等高校深造,并接收美国和马达加斯加等国留学生。当前,正以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为目标,以更加开放为动力,扩大教育双向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国际视野、多元文化交融的办学环境。学校还积极推进校友会、基金会建设,广泛凝聚力量,助力发展。

思政工作:走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高校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学校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30余项,连续13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并被教育部授予“中华扫盲奖”。

桃李芬芳: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40多年来,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级各类人才20万多人,王立新等400多人成为全国和河南省优秀教师,王金安、陈晓嘉、潘然等一大批校友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培养出了部级官员和院士、大学校长、企业家、全国优秀教师等各级各类的行业精英与业界翘楚。被评为“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最具就业竞争力的河南教育名片”等。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部分专业超过了50%;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毕业生分获青年大赛理科类、文科类一等奖。学生程双泽、李君昌、陈凌勤夺得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惟一最高奖“高教社杯”,打破全国重点高校垄断“高教社杯”的惯例等等。

【摘 要】以生物数学研究为例,从寻找专业书籍,搜集相关文献综述和科研论文,到精读科研论文,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再到泛读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研究动态,系统的介绍了进入生物数学领域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科研领域;生物数学;研究方法 不管是正在校学习的研究生,还是要转换领域的科研人员,要想进行某领域的科学研究,都要去了解和熟悉该领域,找到经典书籍或文献,静下心来去阅读,总结,发现,讨论和创新。下面以生物数学研究为例,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了解并进入生物数学领域开展学术研究的。 1.查阅资料、阅读文献综述 了解一个科研领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拿生物数学来说,要想了解生物数学是干什么的,怎样入手最快捷,需要哪些准备,哪些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等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展开。 1.1咨询老师和已经深入研究的科研人员 生物数学是一个很大的研究领域,从研究使用的数学方法划分,生物数学可分为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论、生物系统论、生物控制论和生物方程等。其分支虽然较多,但我们只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展开就好。我的研究是从导师的指导开始,导师的研究方向为生物控制论和生物方程,他掌握了种群动力学,传染病动力学,神经网络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和资料,我在导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数学生态学模型与研究方法》[1]、《传染病动力学的数学建模与研究》[2]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模型、算法及应用》[3]三本书的方向介绍和基础知识部分,对这三个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我向已经深入研究的老师们去详细了解了这个方向的研究基础、研究程度以及他们在做该方向时的一些感触,最后选定了种群动力学来研究。 1.2寻找书籍和综述文献 了解一个研究领域的另外一个途径可以从阅读专业书籍着手。首次了解一个研究方向,主要寻找介绍型的专业书籍,理论应用尽量简单,介绍比较全面,最好还能有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沿研究。寻找专业书籍最直接的途径是让熟悉此领域的研究人员推荐,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网络上或者综述文献的参考文献中获取。阅读文献综述也是了解一个研究领域的有效途径。一篇优秀的综述文献会系统的介绍一个科研领域从形成至今整个发展动态,阅读过后你会对该领域有个总体的认识。就我的研究而言,《数学生态学模型与研究方法》一书对我对我影响很大,该书从方向介绍,到单种群和两种群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型和研究方法,再到复杂生态系统模型和研究方法,最后到近期热门的研究模型,从浅到深,系统的介绍了数学生态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读完之后,自身感觉对种群动力学的研究模型和方法有了较深的认识,再读专业文献时也能够较易读懂和透彻理解。 2.精读科研论文 经过第一阶段的努力,我们对某一想进入的科研领域也就有了整体的认识。这个时候就要精读科研论文了。精读阶段,可以按照以下三步来完成。(1)论文的选择。选择科研论文时可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选择外文文献。一开始就要去读外文文章,了解其组织结构、写作重点、写作技巧和专业术语,有能力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语言润色技巧,这样对以后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第二,先纵向选择文献再横向选择文献。当按照杂志的专业认可度或作者的知名度选择一篇要读的论文后,不急于去阅读,而是先浏览其摘要、引言和参考文献,看看这篇文章是在哪方面有突破,是改进了哪篇文章的内容或技巧,再把该文章找出来,这样顺藤摸瓜,找出按时间先后顺序的一系列文章,从最早一篇开始阅读,这样阶梯式的阅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对此类问题如何改进和研究,你都会了然于胸。然后再横向阅读,了解同一类问题的各种处理方法和各种结合、应用和延伸。(2)论文的阅读。当开始精读科研论文时,前面几篇还是要费些功夫的。首先读懂摘要,了解此文研究什么内容,应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那些结论,与以前的文章相比有什么特色和亮点。其次,认真读引言,了解这类文章研究到什么程度以及作者研究这篇文章的目的。再次,认真读文章主体部分,尽量弄懂每一个问题,搞清楚这篇文章研究所应用的基础知识、应用的方法技巧、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得到的主要结论,主体部分读完要自己能够从问题、方法、条件和结论四个方面完整的复述出论文内容。(3)论文的总结。一系列论文读完,必定会对这些文章有个递进的认识。从第一篇开始,按照问题-方法-条件-结论四个方面将这些文章总结对照,你会发现论文层次感非常明显,问题的一步步推进,从什么角度去推进,都会跃然纸上。这对我们今后如何寻找问题来写作以及应用怎样的方法可以完成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 以种群动力学的研究为例,我阅读的第一篇论文是导师的一篇经典文章[4]。首先阅读摘要,我了解了这篇文章是在研究一类具有时滞影响的单种群非自治的扩散种群模型,并且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扩散种群系统中各斑块种群同生存和灭亡。通过阅读引言,了解到都有哪些作者和哪些文章在研究种群动力系统的问题,这些文章大致研究了什么问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再读其摘要和引言,我就掌握了关于具有时滞影响或脉冲影响的单种群或多种群扩散系统的一些研究状况。阅读文章主体部分,我掌握了作者的分析技巧、不等式技巧和 Lyapunov 函数的构造技巧,反复捉摸定理的条件和结论,认识到了条件所具有的生物学意义。看文章的总结,进一步了解了文章的贡献和解决的生物学问题。以此文章为原点,横轴上发散我了解到了一般单种群系统,一般多种群系统,时滞系统,脉冲系统,同时具有脉冲和时滞影响的种群系统等的研究近况。纵轴上发散我了解到了同类系统的各种处理方法和处理技巧。在此精读论文阶段我弄清楚每个点并加以总结和整理对比,使我深入了解所选择的研究方向。 3.泛读科研论文 要想能够寻找到一个合理的没有被研究过的问题去深入研究,只精读十几篇科研论文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是泛读科研论文阶段。首先选取所要研究领域的几个关键词去外文数据库中或google学术中搜索近三年的科研论文。按关键词将其分类,每一类都下载10-20篇。针对每一类的文献,因为技巧和分析方法在很多文章上都是大同小异,重点看摘要,了解其研究的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其次看引言,了解其与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和改进的地方;再次看主体部分的定理和结论,认识到它所解决的问题;最后看总结和讨论,寻找在这个问题上还有没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如果碰到一篇文章所讨论的是本领域但你从未见过的问题,那就把它精读,因为它又是我们需要深入阅读和总结讨论的有价值的文章了。当我们把要泛读的这些文章读完之后,这个方向大部分学者所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哪些是硬骨头,我们就会有较清楚的认识。以种群动力学研究为例,泛读时我搜索了扩散、脉冲、捕食被捕食、竞争、持久性、周期解和稳定性等一个或多个关键词,我主要把文章分为了三类:扩散系统,脉冲系统和扩散脉冲共存系统。紧接着我对每一类进行阅读和总结,了解到了扩散系统基本上把单种群、两种群和多种群以及有无时滞都研究的差不多了,能够进一步研究下去的突破点就只有方法的改进和得到更好的结论了。对于脉冲系统,主要研究线性形式,而非线性形式的脉冲还涉及的不多。对于脉冲和扩散共存的系统,主要应用了度理论去研究,而且得到条件也非常的强,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方法和技巧上的工作空间。当读完所有文献,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就能较准确的寻找到要研究的问题,并能找到较合理的方法来处理了。 4.小结 本文就自己的科研感受,以生物数学研究为例,系统的介绍了每一步所要做的事情和做这些事情的方法。文章以生物数学研究为例,难免碰到文理科差异和理工科差异的问题,但总体思路是清晰明确的,希望本文能为大学研究生和转换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可实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陈兰荪,宋新宇,陆征一,数学生态学模型与研究方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马知恩,传染病动力学的数学建模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 [3] 罗晓曙,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模型、算法及应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Z.D.,Teng, Z.Y.,Lu, The effect of dispersal on single-species nonautonomous dispersal models with delays, J.Math.Biol.,(2001)42,439-454。 作者简介: 刘子建,男,1982年,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现为重庆交通大学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脉冲微分方程和生物数学。 蔡玲霞,女,1979年,新疆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数学。

返回首页 会员登陆 个人信息 主页注册 高级搜索 主页投稿 数学论坛 退出登陆 搜索整篇文章 只搜索标题 学术信息 学术杂谈 数学新闻 期刊论文 学术机构 基础数学 概率统计 计算数学 代数数论 函数分析 几何拓扑 微分方程 应用数学 运筹学 控制论 信息论 反问题 组合图论 模糊数学 生物数学 数学物理 经济数学 数学模型 计算机图形学 非线性分析方法 数学教育 数学家 数学史 初等数学 高等数学 考研数学 数学软件 Ctex/Tex SPSS/SAS Matlab/Maple 数学资源 电子书籍 考试竞赛 其他资源 网友推荐 • 王梓坤院士:迎接生物数学时代的到来 • 再介绍一本教材 • 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注册与指南 • 《张量范畴讲义》预印本 • 龙以明等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林家翘教授 • 北京大学特别数学讲座 •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名单(数学) • 欢迎大家访问高等数学精华版 • 最新SCI影响因子及核心期刊 • 2004世界华人数学大会 • 有趣的计算机工具介绍 • 【推荐】北师大概率论基础讲义 • 【专家】陈兰荪教授-报告讲稿 • 一盏螺旋灯具的孔位定位问题 • 中日离散几何、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会议 • 美国人摘得世界数学最高荣誉奖 • 访“百优”博士论文获得者导师朱熹平教授 • 关于数学参考书 • 随机图论与网络学术讲习班 • 庆祝谷超豪院士80寿辰 • 介绍一下中国的组合数学基地 • 运筹与优化理论教学大纲 • 【原创】我心目中的陈省身先生 • 经典的25篇控制论文 • 2006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 陈省身:数学是有很强活力的 ·更多... 合作伙伴本站Logo站内新闻 【通告】关于书稿。 - 2006-09-21 12:13 - xiaohuhu 博士家园数学专业考研真题解答丛书编写进展信息--------------------------------------------------------------------------------【公告】博士家园-数学专业网站 - 2005-08-29 11:37 - xiaohuhu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科学大国,科学强国,首先要把基础科学搞好,而数学又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所以我们更要重视数学的研究,多多培养高水平的数学人才,要在数学中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出现更多的大师级的数学家,才能够在数学上多多得到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耳奖,在科学上多多得到诺贝尔奖。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不愧为科学大国,世界强国! 本网站是专业学术网站,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之用.如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转载我站原创作品请注明我站名称和链接。任何利用我站资源,作品等进行商业活动的,我们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推荐】博士家园论坛分类导航图 - 2005-08-28 11:17 - xiaohuhu +学术信息版 +基础数学版-概率统计-计算数学-几何拓扑-代数数论-函数分析-方程 +应用数学版-运筹学- 数学模型-控制论信息论-组合图论-金融数学 +学术讨论班-生物数学-模糊数学-小波-非线性-数学物理-信息安全-CS +初等数学版 +高等数学版 +资源交流版 -博士书屋+软件编程版 +期刊论文版-数学外语在线+硕士之路版-试题集-解答库 +博士之路版-资料室+数学史话版-数学家--------------------------------------------------------------------------------【推荐】数学书店-china-pub.com - 2005-08-22 08:00 - xiaohuhu 最近更新 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马德里落下帷幕 - 2006-09-21 04:34 PM - 记者方长平 博士家园特别更新,由于暑期原因,数学家大会未能及时报道,致歉!--为期9天的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8月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落下帷幕。本届大会将对今后的数学研究和教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数学界共商中国数学发展方向 - 2006-07-03 10:42 PM - hshizhi 北京国际弦理论大会热潮方退,西子湖畔数学热浪又起。由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牵头,中国顶尖数学家日前齐集杭州,举行中国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发展论坛,共同探讨中国数学科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科学的语言”正进退两难 - 2006-06-14 12:23 PM - nankai 被誉为“科学的语言”的数学,走到今天正面临困境:一方面,数学在现代科学研究及整个社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很多活跃的领域,数学家却没有参与进去。 中国人“封顶”百年数学难题 - 2006-06-05 09:07 AM - abss 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彻底解决百年未破的庞加莱猜想。大学数学学院(系)风采展示 - 2006-05-28 01:34 PM - lsqmath 贴张你所在院校数学学院(系,所)有代表性的照片,让更多的人了解,欢迎来信洽谈合作宣传. 南开之行小记 - 2006-05-19 11:07 AM - 王丽萍 参加全国的概率统计年会,回来有感而发,这次南开会议,有机会认识众多的概率统计名家。很多以前通过邮件认识的老师这次见面,加深了印象。也结识了许多新的老师。 2006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 2006-05-17 09:19 PM - 数学类一共有6篇百优论文.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于2006年4月在北京召开,在通讯评议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定,共评选出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9篇. 说说我知道的九章书店--数学爱好者必读 - 2006-04-29 09:46 PM - bughouse 九章书店有哪些书?什么书适合在九章书店买?怎么获得九章书店的最新书单? 忆恩师--写在概率论及其应用出版之际 - 2006-04-29 01:02 PM - suijishu 在《概率论及其应用》出版之际,选取本书的译者以前的一篇文章《忆恩师》,帮助我们理解和关注这本概率论名著。 国内概率与数理统计专业牛人分布 - 2006-04-25 02:09 PM - 对于这个问题,博士家园的概率统计爱好者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在第二届全国概率统计青年学者会议开幕之前,我们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整理总结,编写全文,供大家参考同时欢迎补充,批评指正. “细胞非线性网络”国际研讨会 - 2006-03-30 12:30 AM - 浙江小楼 浙江师范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拟在2006年9月联合举办“细胞非线性网络”国际研讨会,L.O.Chua教授和T.Roska教授等将作主题报告,欢迎对“细胞非线性网络”感兴趣的国内外相关学者和博士生报名参加。 瑞典数学家获本年度阿贝尔奖. - 2006-03-25 10:59 PM - mathy 挪威科学院23日将本年度有着国际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阿贝尔奖”颁发给瑞典数学家伦纳特·卡勒松,以奖励他在调和分析和动力系统方面取得的成果。科学出版社影印数学名著拓扑学介绍 - 2006-03-14 10:20 PM - Hilbert_ru Topology I:General Survey作 者: S.P. NOVIKOV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6673-4科大沈维孝教授3论文被Ann.Math.接受发表 - 2006-03-05 07:41 PM - lsqmath 1975年5月生,安徽贵池人.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大数学系, 后留学于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动力系统.友情提示本站一些网页及论坛须安装IE6、mathplayer插件才能正常浏览,且可以加快打开速度,请下载安装!用 户 密 码 使用Cookies 不用 :::忘记密码::: :::注册用户::: :::游客入口::: 最新文章 • 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马德里落下帷幕 • 数学界共商中国数学发展方向 • “科学的语言”正进退两难 • 中国人“封顶”百年数学难题 • 大学数学学院(系)风采展示 • 南开之行小记 • 2006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 说说我知道的九章书店--数学爱好者必读 • 忆恩师--写在概率论及其应用出版之际 • 国内概率与数理统计专业牛人分布 • “细胞非线性网络”国际研讨会 • 瑞典数学家获本年度阿贝尔奖. • 科学出版社影印数学名著拓扑学介绍 • 科大沈维孝教授3论文被Ann.Math.接受发表 • 浅谈我心目中的中国数学教育 • 第十届京津地区暨第二届全国概率统计青年学者会议通知 • china-pub.com提供数学专业书籍 • 浙江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分析试题 • 浙江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高等代数试题 • 最新SCI影响因子及核心期刊 •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名单(数学) ·更 多... 热门文章 • 常用的统计计量数学软件 • 考研真题征集AND诚聘试题解答编辑! • 中山大学2004年《高等代数》试题及解答及评注 • china-pub.com提供数学专业书籍 • 高等应用数学问题MATLAB求解 • 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初稿) • 【推荐】精通MATLAB6.5版 •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 • 运筹与优化理论教学大纲 • 【精品】微积分学教程 • 统计学网址大全 • 数学建模之心得体会 • 数学模型概述 • 一道有趣的概率题 • 【推荐】北师大概率论基础讲义 • 中国科学院2005年高等代数试题详解 • 【推荐】高等代数解题技巧与方法 • 模糊数学方法 • 控制论思想 • 信息时代的组合数学 • 运筹学各分支简介 ·更多... 博士数学通讯下载提供最新数学新闻,数学进展,数学软件,数学竞赛考研信息,数学问题讨论,数学资源交流.免费订阅,可随时订阅,随时退订.输入您的邮箱地址后按相应按钮,收到信件后按照提示进行确认,即可订阅成功.----------------------- 请填写您的E-Mail首页链接 :中文TEX|数学建模|研学论坛|九章书店|数学爱好者|中科院|清华数学 |北大数学| 南开数学|复旦数学| 浙大数学|icm2006 |北师大数学 |组合中心 |武大数学|南大数学|中科大数学|山大数学|川大数学|中国数学会 |美国数学会|数学家大会| Copyright © 2004 -2008 博士家园 . 当前在线: 68人 京ICP备05002166号 phpArticle

陈永胜课题组发表的论文

心理学有许多分支,每一分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总的看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学相关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社区心理学研究综述》

摘 要:社区心理学是西方应用心理学领域新兴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本文分析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介绍社区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 诞生与发展 学科概况

AbstractCommunity psychology is a new important branch of western applied psychology.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sychology,and introduces the general viewpoint .

Key Wordscommunity psychology;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general viewpoint

社区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社区是小于城市的一个区域,是社会的基本共同体或群体生活场所,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一个群体生活组织,它既包含着住宅、工厂、商店、街道,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网络或生活系统,同时,它还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相互影响的文化群体概念。社区心理学研究社区背景中的个体,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1]。

社区心理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社区的多重层面展开研究,强调社会系统和社区情境对人们的影响,以研究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促进社会能力的途径和措施为主要内容,并把重点放在探索和发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及资源方面,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2]。

社区心理学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国内,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仍然少见。文章从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学科概况等方面对社区心理学进行探讨。

社区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社区心理学是社会现实和科学发展的产物。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导致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兴起,从而为社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实践的土壤。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临床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和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观点为社区心理学提供了分析的框架[3]。

1964年,临床心理学界提出了三种不同预防水平的理论。第一级预防理论指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引起社区流行病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产生心理障碍的环境因素,使社区中心理不健康现象或精神疾患的发生率降低。第二级预防理论针对尚未出现任何症状但已经确认处于危险之中的群体的预防。例如,可以把个体撤离那种造成身心伤害的恐怖区域,也可以采取措施提高个体自身的免疫能力。第三级预防理论针对社区中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力争缩短症状的持续期,并降低疾病的破坏性,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会回归环境[4]。正是这种强调社区背景和群体治疗流行病的预防观点,在更好的水平上解决了一般医学和临床治疗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了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一般认为,社区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65年5月在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市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在斯维姆斯哥特会议上,产生了创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社区心理学的呼声。社区心理学关注“在复杂的交互做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 [5]。第二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第27分会)。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开始出版《美国社区心理学报》和《社区心理学报》,各种教科书也相继问世[6]。

真正标志美国的社区心理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独立地位的是1975年4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Austin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预防与促进、社会行动与公平、尊重多样性作为主题,并讨论了社区心理学家的培训模式,促进了社区心理学同社区心理卫生领域的分离,使社区心理学真正走向学科独立和特色化发展[7]。

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把社区心理学分会的名称改为“社区研究与行动学会”(SCRA),使美国的社区心理学走向多学科合作并更加重视行动研究的新阶段。

目前,社区心理学作为一个在社区公共生活与民主决策中具有重要渗透力的应用学科,对美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欧洲社区心理学的出现比北美晚10年,英国于1976年和1986年相继出版了Bender M.的《社区心理学》和Koch H.的《社区临床心理学》,1991年创办了《社区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报》[8]。在拉丁美洲,1975年波多黎各大学心理学系最早开设了名为社区心理学的课程,80年代之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社区心理学不断得到发展[9]。

社区心理学的学科概况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社区心理学家致力于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社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10]。为了理解个体、社区和社会的联系,社区心理学进行了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社区心理学服务和干预的重心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力,发展和提高人们的能力而不是治疗人们的病理和缺陷。以预防和早期干预为重点,可以大大减少要求给予心理及药物治疗的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应该聚焦于一级预防(预防心理问题出现)和二级预防(在心理症状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11]。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观是社区心理学家十分认同的观点。社区心理学者十分认同Lewin的行为公式B=f(P,E),即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函数。西方心理学普遍存在着重视P成分而轻视E 成分的现象[12]。社区心理学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认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力图消除个人主义的偏差[13]。社区心理学认为人们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多数是带有回报性的,人们与所处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双向的影响。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非专业人员的合作态度,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14]参与观测法,指研究者“加入”社区,假设内部和外部视角,和成员一起生活、工作;个体定性访谈法,是以合作方法、开放式问题来消除参与者语言和经验的影响,集中于小样本研究;社区个案研究法,是一段时间研究单个组织或社区的方法;定量观测法,是从大样本中进行标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分析;随机区组实验法,则是通过控制组和标准化进行的社会革新[15]。

社区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关系。社区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不能将其视为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甚至是一个分支。二者既区别,又联系。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社区心理学强调社区环境和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疾病的诊断、咨询与治疗。②社区心理学注重问题行为或心理失调的事先预防,带有主动性;而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③社区心理学重视人的潜能,鼓励个体参与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案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临床心理学把治疗焦点放在个体的缺陷上,忽视个体的潜能,专家与病患是医患关系。④社区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非心理学工作者或非专业工作者来完成;而临床心理学干预工作通常是由取得资格认定的临床心理学专家来完成。⑤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以多重层面展开,强调跨学科间的合作;临床心理学虽然也强调多学科合作模式,但仅限于重视并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⑥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而临床心理学把临床实践看作本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存在着很多交叉和融合,两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许多共同的研究主题,在定量研究方法上也存在较多的交叉。

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二者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①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把基于社区合作的行动研究视为自己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行动研究,但它在发展历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②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社会能力作为自己的研究主线,其应用与服务色彩较浓;社会心理学虽然也涉及心理学原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但主要偏重一般原理和规律的探讨。③社区心理学注重从中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社会心理学虽然理想目标是从宏观层次来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机制,但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放大了的个体心理学”。④社区心理学同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服务存在较多交叉;社会心理学同社会学中的人际交往、社会变迁等领域存在较多交叉。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也是密切联系的。二者都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另外,两者都十分重视本土化问题,因为两者都依附于具体国别的社会文化传统,都是为了处理及解释具体国别的社会问题和促进公民的健康发展[16]。

社区心理学有其可取之处:社区心理学试图克服西方心理学的个体主义的偏差,有意将个人还原到社会生活情境之中,主张情境人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与他的背景和系统是不能够分离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基本观点是符合实际的。社区心理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社区心理学带有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烙印,他们主张的情境人、人与环境的互动理论等仍然是以个体为本位、以个人为出发点的,忽视或者是有意回避社会政治、经济等系统。

西方的心理健康系统经历了由专业医疗机构到社区咨询和治疗机构的转变,强调预防和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在社区建设中强调公民参与,社区构建和授权,强调理解和尊重人的多样性,倡导建设生态化的社区。这些理念对于中国心理健康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建设新型和谐社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都有深刻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社区心理学的参与观测,个体定性访谈等研究方法极大丰富了社区研究的方法,为客观、真实、有效的进行社区干预和预防,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社区心理学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挖掘我国的文化传统,研究和发展出适应中国社区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丰富我国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同时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 3、16 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5):16-22.

4 冯增俊.美国社区心理学概述[J].心理学动态,1989,2:45-55.

5 Bennett C.C.,Anderson L.S.,Cooper S.,et al.Community Psychology: A report of the Boston Conference on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sts fo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Boston: Bos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6 Duffy K.G.,Wong F.Y.社区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7 Dalton J.H.,Elias M.J.,Wandersman A.Community psychology: Link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y[M].Belmont: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2001.

8 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9(1):71-76.

9 Montero R.H.Parallel Lives:Community Psychology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6,24(5):589-605.

10 Orford J.Community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J].Chichester:Wiley,1992.

11 Glenwick D.S.Community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on Delinquency[J].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1988,15(3):276-285.

12 Tuner J.,Oakes P.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identity concept for social psychology with reference to individualism,interactionism and social influence[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6,25:237-25.

13 Heller K.The Return to Community[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9,(17):1-16.

14 Kenneth I.Maton,Douglas D.Perkins,Susan Saegert.Community Psychology at the Crossroads:Prospects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J].Am J Community Psychol (2006) 38:9-21.

15 王广新.西方现代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0-9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心理学相关研究论文

唉…… 就是刷油漆了!

化学学院有30000余平米教室、实验室;有大型科学仪器70多台套,其他各种仪器数千台套;有800 M2资料室,专业图书、学术期刊20余万册;院内各处都可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相通。近三年,我院发表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的篇数达1700多篇,平均影响因子高于3.4,其中影响因子在6.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120余篇。近日国际顶级刊物《科学》杂志发表了我院陈永胜教授组博士生李娜和美国德州达拉斯大学雷·鲍曼教授组博士后马修·立玛共同担任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实现了我院在该级别期刊发表论文的重大突破。从2012级学生开始,学院为每一个专业班级配备了“专业班导师”,他们每个人都是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并担任本科教学任务的骨干专业教师。“专业班导师”远非一般的教学科研工作,是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些老师们将会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本班学生,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做同学们的引路人和良师益友。 自2004年以来,化学院每年都有派出本科学生分别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天普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合作大学修读一学期的对方课程。院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交流活动,并鼓励、资助学生跟随指导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

兰州大学陈斌博士论文发表

兰州大学博士发表文章不必须有导师。发表文章跟发表论文不是一个概念,博士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而发表文章可以在自己有正确的判断力的情况下正能量发表,可需要导师也可以不需要,看自己的情况。

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研究计算机软体的应用以及发展对提高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和范围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计算机软体应用与发展探讨》 摘 要:计算机软体作为整个计算机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广大计算机使用者使用最多的系统。计算机软体由于具有较强的功能,因此受到使用者的喜爱。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研究计算机软体的应用以及发展对提高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和范围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我国计算机软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状入手,对计算机软体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此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软体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11.52 21世纪作为计算机技术时代。也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是促进整个时代进步的主要动力,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必不可少部分,将整个人类社会紧密联络在一起,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看到计算机的身影。计算机由硬体和软体组成,其中软体是计算机正常执行的核心组织。计算机软体通过其强大的各种功能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计算机教学photoshop软体的发展对photoshop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研究计算机软体的应用提高人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针对计算机软体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1 我国计算机软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1.1 软体工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用者对计算机软体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向复杂化和大型化发展,同时软体开发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一、计算机软体开发成本过高,阻碍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1]。因为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计算机发展趋势复杂化。二、计算机软体开发技术呈复杂化,软体开发周期变长,软体开发的内码表增多,软体开发人员的挑战越来越多。计算机软体开发逻辑性较强,因此在软体开发测试过程中校正时间越来越长,给软体开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由于软体开发的复杂化,计算机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不仅程式程式码增多且漏洞越来越多,要求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救,从而保证软体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客户对计算机软体应用体验要求日益复杂,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与客户进行沟通。针对软体开发现状计算机领域兴起了软体工程,要求软体技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2]。 1.2 我国计算软体应用现状 计算机软体是实现软体系统进行高阶操作的系统,计算机软体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实现执行模式的支撑体系和扩充套件新的技术领域[3]。软体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可以运营操作的系统,软体系统包括系统软体如作业系统、资料库,支撑软体如程式库以及高阶语言编译器,应用软体。我国计算机软体技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软体技术已经进入成熟期,软体技术的开发进入软体应用过程的改善和新技术研发合并时期,这也是我国未来软体业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体的重复使用、软体构建技术、工程技术开发[4]。其中系统软体由多个程式组成,这些程式主要是对系统进行管理和掌控,如计算机关于开机以及储存等操作的执行需要相应的启动储存应用程式来执行,应用程式将程式语言转化为计算机语言,从而实现了人机对话,也就是说系统软体是人机对话的翻译。应用软体是为了解决计算机在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设计出来的程式系统,应用软体一般包括通用软体和专用软体,通用软体主要是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要求如文书处理程式word、表格处理程式excel、电子演示程式powerpoint等。photoshop软体大量应用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photoshop教学中,因为photoshop软体涉及到影象扫描、编辑、修改、制作、输入与输出以及广告创意等图形影象的处理,且因其使用领域广,且操作简单,因此深受平面设计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欢,因此photoshop软体也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产品包装、网页制作、效果图后期制作等领域,因此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开设了photoshop课程,并且不断的细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日后进入社会适应现代工作形式的能力,对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3 计算机软体的开发 软体开发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建造软体系统和系统中的软体。开发过程由多个模组主城,主要包括需求捕捉、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测试。在软体开发中使用使用者特定的某种程式软体语言实现软体开发。每种软体的开发要有相应的软体许可,这是保证软体使用者合法使用软体的根本措施,因此任何软体的开发都不能违背法律,保证软体的使用获得软体版权所有者的许可。 软体寿命决定于软体设计,其寿命周期主要涉及计划、开发和执行三个阶段,当然一个阶段又可分为多个小阶段,如计划阶段包含了对软体问题的定义以及开发可行性的研究,开发阶段包括了使用者需求分析、软体概要设计及其他详细设计和编码等,执行阶段包括软体的测试和维护。由此可见软体开发包括计划、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步骤。其中计划的制定是软体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要求软体设计者准确掌握软体开发所要解决的问题,预设相应的解决对策[5]。最好计划这一环节是保证软体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时更是降低开发成本的重要措施。下文将用一个具体的案例论述软体应用与开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利用单机版执行的VB6.0+Acess和利用高阶资料伺服器的软体开发区别在于单机版的VB6.0+Acess只要安装相容性良好的系统即可,而高阶资料库伺服器则需要安装更多的步骤,应用操作较为繁琐。单机版的VB6.0+Acess执行过程中随着使用者数量的增多执行速度会越来越慢,而高阶资料库伺服器则会因为使用者人数过多会给使用者进行限制,访问步骤会变得更加复杂,不利于使用者的应用[6]。 1.4 我国软体行业优势 首先软体是IT行业的核心部分,软体能够保证计算机的正常执行,只有安装软体才能实行人机对话,促进计算机网路之间资讯和资源的共享,因此软体开发对IT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计算机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如网上购物,智慧家电等,这些都是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计算机网路游戏如QQ等也是人们娱乐的重要工具,另外计算机软体也是人们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网上订票、计算机教学等。因此加大计算机软体在各行各业的开发,根据生产与工作的需要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体成为我国智慧化研究的重要的课题,如根据医院的需要开发医院资讯系统能够实现医院管理的资讯化[7]。我国实行电子政务需要相应的软体才能确保政务的公开,这些都是软体行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 2 计算机软体的发展前景分析 2.1 计算机软体发展的分析 软体技术大诞生是因为人们想操控计算机,人们想要计算机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在早期的计算中,软体和硬体之间区别并不是很大,导致计算机在一个较长的使其只能进行大规模的计算,计算机成为代替人力进行庞大运算的机器。 人们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开始研制新的程式语言,个人电脑的出现得益于软体的开发,人们借助电脑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工作。随着人们对不同软体需求的增长,软体开发行业也在日益发展,推动软体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计算机软体升级速度越来越开,同时促进了硬体的和软体的分离。 2.2 软体行业前景分析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计算机软体行业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国家根据实际需求加大了对软体行业的各项投入,如资金、人力、物力、政策。国家将软体行业的政策指导性意见落实到各领域,如医疗资讯化、各种安防工作、物联网、银行支付以及电子取证等,国家政策的支援给软体各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资料显示我国软体行业在未来3年增长速度可达30%以上。但是软体企业的发展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上市公司投资需求较大,公司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下业资讯化较为成熟的公司在投入和增长方面的速度都会有所放缓。因此软体行业未来投资的重点应该放在医疗、金融等需求旺盛的公司。随着网际网路产业的兴起,“云端计算”与“物联网”将会成为政策重点扶持的领域,提高公司渠道和服务能力是计算机软硬体企业在激烈的软体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计算机软体企业应该加大对软体开发人员的培训,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提高计算机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增长速度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借助计算机技术有利于实现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利益于我国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通过提高计算机软体和硬体开发技术是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关键因素。计算机软体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要求开发人员应该根据各行业的实际需求研发出符合行业需求计算机软体,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大计算机软体的研发力度,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默.浅析软体开发技术在计算机网路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18***:275. [2]周国强,董保华.计算机软体的开发与发展分析[J].资讯与电脑,2012. [3]陈斌.计算机软体的深度开发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21***:61. [4]冯玉林.软体工程方法工具和实践[J].兰州大学学报,2010***09***:456. [5]李辉.资讯处理技术与工具[J].经济经纬,2011***08***:489-492. [6]李成伟.我国ERP软体产业优势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经纬,2012***03***:423-425. [7]丁剑洁.基于度量的软体维护过程管理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1***06***:125-127. 作者简介:徐小亚***1976.09-***,女,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谢延华***1975.08-***,女,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兰州大学陈晨硕士论文发表

我问一下电话

一、发展沿革 1946年,兰州大学历史系正式成立。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史念海等人当时曾在系内执教。解放后,历史系蓬勃发展,先后有赵俪生、张孟伦、李天祜等一批著名学者在我系工作,经过老一代的艰辛努力,奠定了历史系在全国学术界的地位,同时,也开创了“吃苦耐劳,严谨求实”的系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史系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师资力量不断补充壮大,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开始崭露头脚;1981年,专门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史、世界地区史、国别史硕士点正式批准招生,标志着历史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开始。世界史本科专业的招生,成人教育的开展,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历史系的发展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历史文献学(1984年)、民族学(1986年)、中国近现代史(1986年)等硕士点陆续获准招生,1990年民族学博士点申报成功,表明我系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有了重大的发展。1995年,申报游管理本科专业成功,为长线专业挖掘潜力,加强社会应用学科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特别是1995年1月,申报首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获得成功,1998年申报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点成功,1999年申报教育部历史文献学文科研究基地成功,2000年申报教育部西北少数民族重点研究基地成功,标志着历史系的学科建设有了重大发展,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发展现状 目前,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民族学、历史文献学科研基地布点单位,历史系是我校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历史学科综合群体。除历史系外,兰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敦煌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亚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等均挂靠于历史学系。本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共有教师34人,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高职比率达64.7%;有博士生导师9名(兼职5名),硕士生导师20名;中青年教师中硕士达72%,博士达12%;教师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者8人,有1人为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基地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在学校文科各系中居于领先地位。 本系现设有历史学、世界史、民族学三个本科专业,有民族学、历史文献学两个博士点,民族学、中国古代史(1996年)、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中国少数民族史(1998年)等7个硕士点;有教研室、研究室12个。现有在校本科生354人,研究生115人(博士33人,硕士82人),还有研修生90余人,大专学生90人。1977年以来历史系共培养本科生近2000名,培养研究生300多名。 本系基础设施齐全,学习条件优越。设有大型资料室(藏书25655种,73475册,中外报刊585种,现刊279种),并较早建立起了先进的图书微机检索系统;专门设有基地班阅览室,内置新购图书3500余册。计算机室拥有微机50台,所有局域网中的微机均可进入互联网进行资料查询;电子阅览室有“紫光”镜像服务器一台,可供多人同时共享网络资源。共拥有电化教学设备共70余台(件),其中微机60台,教学设备新增量在50%以上。还设有文物陈列室(有各类文物3000余件);并创办有《西北史地》、《敦煌学辑刊》等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学生会另主办有《史学纵横》、《九色鹿》等颇具特色的系刊。 长期以来,历史系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在抓好主干课质量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三语”(古汉语、外语、计算机语言)能力的提高,采用参考书目、主干课题库、电化教学等手段全面加强教学工作,引入激励机制注意激发师生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组织、资助教师编写出版了《世界通史》、《外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选》、《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一批高质量教材。经过努力,我系“强化基础,因材施教,重视科研。 讲求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形成,教书育人,成绩斐然。1995年以来,我系有多名教师荣获省、市、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1人荣获甘肃省优秀教师称号,2人被授予全校”师德标兵“,4人荣获宝钢教育奖,1996年,我系集体荣获甘肃省教育系统最高奖—”园丁奖“,2000年,1人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我系学生四、六级外语过关率、考研率均名列全校前茅(基地班考研率达35%以上),有30多位同学荣获”赵俪生奖学金“(由系友王瑞琴捐资10万元设立)、”真善美奖学金“(由台胞曾宪章博士捐资6万元设立)。1995年我系学生获兰大五项基本技能比赛第一名;1997年在全省迎香港回归演讲赛中荣获第二名;1998年荣获中国教育记协”97香港:百年圆梦“征文比赛一等奖,1999——2000年,在全国基地”史学新秀奖“论文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另荣获了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00年基地学生又荣获第二届”史学新秀奖“二等奖和宝钢优秀学生奖。此外,基地学生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文章400余篇。 在科学研究方面,历史系教师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促进学科全面发展为主要方向,坚持“作西部文章,创国内一流”的思路,团结协作,埋头苦干,在民族学、敦煌学、西北地方史、俄国中亚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1978年以来,我系教师出版各类著作130余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获得国家级基金20余项,部委、省市及其它项目30余项。荣获国家级、部委级各类成果奖50余项,其中《西北灾荒史》荣获1994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荣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荣获1998年度第11届中国图书奖,1999年第七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充分显示了我们兰州大学历史系的科研水平和整体实力。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前身为1981年任继周院士创办的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2002年4月并入兰州大学。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的名称继续使用。学院现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萃英特聘教授1人、萃英特聘讲席教授3人,教授19人(一级教授2人、二级教授5人)、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博士生导师23人(兼职4人),硕士生导师56人(兼职13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88.9%,出国工作、学习一年以上的占70.4 %;有4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5人次任SCI期刊编委 。拥有我国草业科学目前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拥有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和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等15个野外观测站和示范基地 。获得我国草业科学的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拥有草业科学专业国家教学团队之一,承担草业科学领域六门全国国家级精品课程中的2门,以及省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审中,“草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1 。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5项,承担国家、省部重大重点项目24项,包括国家“973”项目2项,“863”课题2项,科技支撑课题5项,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这是学院主持的第4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也是我国草学界第11个获奖项目;同时,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育成“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品种并通过国家审定;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728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14篇。2010年以本学科为主的兰州大学农学类论文被SCI收录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7 。学院与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公司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有我国草业科学唯一的国家“111”草地农业创新引智基地。新西兰梅西大学出资设立了任继周教授奖学金,用于鼓励两国学生、学者的交流。学院2名特聘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 设有草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草学、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作物学、植物保护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草业地理信息学、草地营养生物学、草坪生物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草业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和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草业科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和甘肃省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已形成了支撑草业科学发展的完整学科群。学院以草业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主要设以下研究方向:一、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主要研究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演化与调控,管理专家系统等。二、草地资源管理与遥感监测,主要研究草原演替与分类,天然草地的放牧管理、培育改良,退化草地恢复,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牧区自然灾害预测预报等。三、栽培草地管理,主要研究草地混播组合,牧草优质高产栽培,草田轮作等。四、草类植物保护学,主要包括草地毒害草、鼠、虫、病害等的生态防治,微生物—牧草—家畜互作等。五、草类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草类植物适应我国西部高海拔、低温、干旱、盐渍化等环境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筛选、转化功能基因。六、草类植物育种与种子学,主要面向我国寒、旱、高海拔、盐渍化区域,培育高抗优质高产牧草和乡土草新品种,研究草类植物种子的特征、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等。七、草原生态化学,主要研究草业系统在农业管理措施下的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探索其使用效率提升的机理与途径。八、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主要包括草畜界面生态,青藏高原反刍动物营养,草类饲料资源开发与畜产品安全,反刍动物分子营养与生物技术。九、草坪学,主要研究草坪绿地和运动场设计、建造与管护,草坪草、乡土草与草坪生理生态等。十、草业经济学,主要研究草业系统的经济特征,草畜贸易,农牧区社会、政策,农牧民生产决策行为,动物伦理,草业科学史等。 学院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良好,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大楼建筑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其中学术报告厅和国 内外专家专用房间共600 多平方米,研究生教学和各类科学研究实验室3000多平方米,现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含正在执行中的“985工程”建设设备计划)总计2000多台。 学院资料室 面积600多平 方米,存有种类齐全的本学科领域内中文、英文、日文、俄文等期刊、图书和音像资料2万余册。在 兰州大学新校区实验楼投入250万元教学设备经费,装备 4个本科生专业课教学实验室,实验室总面 积为 750平方米 ,先后开设了草地培育学、草坪学、植物生态学、草地保护学、土壤学、草原生态化学、动物营养学、牧草育种学、农业微生物学等15门专业实验课。学院现在设有甘肃庆阳黄土高原 试验站、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景泰农业生态试验站、秦王川农业试验站、云贵高原草地农业试验站。这五个教学科研基地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不同生态区域 ,土地总面积达5000余亩,为本科生的 教学实习和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重要基地。学院现设有《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2个编辑部。由任继周院士先后担任主编的《草业学报》和 《草业科学》期刊为我国草业科学领域重要的高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代表我国草业科学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主要应用与生产方面的学术论文。主办的《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均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国际CABI源刊,影响因子在全国1994种科技期刊分别排名第4和第220,在畜牧兽医类期刊分别排名第1和第4。《草业学报》连续11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学院坚持开门办学的主导思想,更加广泛的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新 西兰梅西大学、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内容包括互换本科生、研究生,相互聘任教师,相互接受访问学者,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等。努力通过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国 家外专局和甘肃省政府的各种渠道,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会、国际种子检验协会、国际天然草地大会连续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俄 罗斯、白俄罗斯、荷兰、德国、法国等国的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建立经常性的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以促进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学院将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夯实理论基础 ,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人才战略,通过兰州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强力推动和学院全 体师生的拼搏努力,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草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中心和高科技草业工程中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