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肖峰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9:39:09

肖峰发表论文

董恂、郭东坡、江上青、刘力上、刘重民、毛如柏、束星北、王少堂、汪中、肖锋、徐芝纶、许晓轩、释星云、吴志明、宦军、朱自清、王伯龄、方靖、孔庆桂、谭辅烈

肖峰,博士,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科学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图书馆协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执委,中国工程哲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哲学会理事。 《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哲学视域中的技术》,人民出版社,2007年。《现代科技与社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人民出版社,2002年。《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卢梭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技术的人性面与非人性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从哲学看符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启蒙与求索的轨迹--现代青年思维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理性的艺术》,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 自1985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和学术文章180余篇,其中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年鉴》、《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文萃》等转载,从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数据库(97年以后)中可以查到数十次引用的记录。主要代表作如下:“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信息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论技术的社会形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信息的实在性与非实在性”,《哲学研究》2010年第2期。“‘是论’的信息哲学分析”,《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论工程善及其实现方式的选择”,《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进化与社会建构:两种视界的比较”,《哲学研究》2006年第5期。“论技术实在”,《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科学精神的语义问题”,《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试论以符号为直接起点的认识”,《哲学研究》1988年第6期。“什么是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哲学研究》1987年第8期。“论实践过程的分化”,《哲学研究》1986年第11期。 2004-2006 博士,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专业, 香港科技大学2001-2004 硕士,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专业, 清华大学1997-2001 学士,土木工程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2011.3至今 教授,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西南交通大学。2007.9-2011.2 博士后,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2007.2-2007.8 交通规划师, Maunsell 咨询公司亚洲分部, 香港。2004-2007 助理研究员, 土木工程系, 香港科技大学。 [1] Qian, Z., *Xiao, F.* and Zhang, H.M., 2011. The economics of acompetitive parking market for the morning commute. Accepted for *the 19thISTTT*; and for Publication 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 *Xiao, F.**.* *Investment, pricing and efficiency of private road withheterogeneous trip-maker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CTE 2011)*[3] *Xiao, F.*, Qian, Z. and Zhang, H.M., 2010. Morning commute problem withcoarse toll and nonidentical commuters.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11August 2010, 1-27.[4] Yang, H. and *Xiao, F.*, 2009. Private road competition and equilibriumwith traffic equilibrium constraints. *The Journal of AdvancedTransportation *36(2), 169-185.[5] *Xiao, F.*, Yang, H., 2008. Efficiency loss of private road with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value of time. *Transportmetrica *4(1), 19-32.[6] *Xiao, F.*, Yang, H. and Han, D.R., 2007.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ofprivate toll road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41(3), 292-308.[7] *Xiao, F.* and Yang, H., 2007. Three-player game-theoretic model over afreigh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15(4),209-217.[8] *Xiao, F.*, Yang, H. and Guo, X.L., 2007. Bounding the inefficiency oftoll competition among congested roads. *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Theory2007(ISTTT17) *(edited by Richard E. Allsop), Elsevier, 27-54. Imperialcollege London, UK. [1] Qian, Z., *Xiao, F.* and Zhang, H.M. The economics of a competitiveparking market for the morning commute. 1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Theory . July 18-20, 2011, Berkeley, California,US.[2] *Xiao, F.* and Zhang, H.M. Pareto-Improving Toll and Subsidy Scheme for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90th AnnualMeeting. January 22-26, 2011, Washington, D.C., US.[3] *Xiao, F.*, Qian, Z. and Zhang, H.M. The Morning Commute Problem withCoarse Toll and Nonidentical Commuters. INFORMS Annual Meeting. Octobor 11-14, 2009, San diego, US. [4] *Xiao, F.* and Zhang, H.M. Bounding the inefficiency of price andinvestment competition in an oligopoly market.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Board 88th Annual Meeting. January 11-15, 2009, Washington, D.C., US.[5] *Xiao, F.* Investment, pricing and efficiency of private road withheterogeneous trip-makers.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October 07-09, 2008, Chengdu,China.[6] *Xiao, F.*, Yang, H. and Guo, X.L. Bounding the inefficiency of tollcompetition among congested roads.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Theory . July 23-25, 2007, Imperial College,London, UK.[7] *Xiao, F.*, Yang, H. and Guo, X.L. Efficiency loss of private toll roadcompetition. The 11th Conference of Hong Kong Society for TransportationStudies. December 09-13, 2006, Hong Kong.[8] *Xiao, F.* and Yang, H. Competition and equilibria of private toll roadswith elastic demand.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85th Annual Meeting.January 22-26, 2006, Washington, D.C., US.[9] *Xiao, F.*, Yang, H. Three-player game-theoretic model over a freighttransportation network.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Logistics. July 27-29, 2005, Singapore.[10] *Xiao, F.*, Yang, H. and Han, D.R. Analysis of the inefficiency ofprivate toll road competition. The 10th Conference of Hong Kong Society forTransportation Studies. December 9-13, 2005, Hong Kong.

还有一个很著名的:费密

肖斌发表论文

词对"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来自以下论文 论文关键词词对:画论 theory of painting;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古典园林 classis gardens;——来源文献(篇名:山水画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刊名: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华海镜,金荷仙 出版年:1997) 论文关键词词对: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造园 gardenbuilding;中国园林 Chinese gardens;古典园林 historic gardens;——来源文献(篇名:宋文人山水画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刊名: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何征 出版年:1998) 论文关键词词对: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青绿山水 landscape paintings of blue and green colours;金碧山水 landscape paintings of green and gold colors;水墨山水 landscape paintings of ink and wash;浙派 Jiangzhe School;吴派 Wumen School;“四王” "the School of Four Wangs";“四僧” "the School of Four Monks;——来源文献(篇名: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风格演变 刊名:衡水师专学报 作者:史新粉 出版年:2001) 论文关键词词对:山水诗 landscape poetry;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空间意识 spatial consciousness;——来源文献(篇名:略论中国山水诗与山水画之空间意识 刊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者:张剑滨 出版年:2002) 论文关键词词对:题画诗 poem marked with landscape paintings;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审美 aesthetics;——来源文献(篇名:古代山水画及其题画诗的美学审视 刊名: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作者:成杰 出版年:2002) 论文关键词词对: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老庄哲学 Zhuangzi's philosophic thought;与道冥合 follow Taoism;天人合一 harmony of nature and people;审美思想 aesthetic thought;——来源文献(篇名:自然与自我的和声——中国传统山水画审美思想刍议 刊名: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赵小若 出版年:2004) 论文关键词词对:程式化 stylization;公式化 formulism;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表现技法 expressive technique;传统 tradition;创新 innovation;——来源文献(篇名:程式化≠公式化——论山水画传统技法的运用 刊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作者:肖斌 出版年:2004) 论文关键词词对:虚谷 Xu Gu;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艺术特点 artistic character;——来源文献(篇名:试论虚谷的山水画艺术 刊名:莆田学院学报 作者:黄劲 出版年:2004) 论文关键词词对:沈括 ShenKuo;以大观小 "Small by near and Big in the Distance";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空间结构 space frame;——来源文献(篇名:对沈括"以大观小"真义的阐释 刊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作者:华强 出版年:2005) 论文关键词词对:渔父情结 the feelings for Fishermen;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画家 painters;——来源文献(篇名:绘画史上的渔父情结 刊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作者:张繁文 出版年:2005) 论文关键词词对:笔墨 brush and ink;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山水画 land scape paintings;精神 sprit;——来源文献(篇名:笔墨·意境——中国山水画之精神 刊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作者:陈士桂 出版年:2005) 论文关键词词对:国画 painting;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时代山水 landscape of the times;自然山水 natural mountains and rivers;心灵山水 soul nature;——来源文献(篇名:寄情山水之间——我的绘画生活 刊名:新余高专学报 作者:陈伯程; 出版年:2006) 论文关键词词对: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道家 Taoist;审美思想 aesthetic thought;——来源文献(篇名:浅析道家审美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体现 刊名:井冈山学院学报 作者:杨小芳; 出版年:2006) 论文关键词词对:美术史 Art history;郭熙 Guo Xi;林泉高致 the Elegance of the Bamboo and Spring;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s;文人画 Scholars paintings;——来源文献(篇名:郭熙研究 刊名:东南大学博士论文 作者:张白露 出版年:2006)

茶 文化 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 方法 研究

摘要:

以茶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出以物质层面———茶 种植 、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和以精神层面———茶艺、茶诗词、茶境、茶 传说 为切入点的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中国自古就有 饮茶 的习惯,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多出现在茶种植、加工、销售所在地,或观光茶园,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和展示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目前对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研究相对较少,如周小苹等在《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一文中对四川牛辗坪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创设提出了独特见解[1];曾涛等在《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景观、项目设置要以地方茶文化为根源,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景观[2];王慧等在《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着重研究了观光茶园在功能设计与艺术精神上如何达到完美契合的问题[3];李琛在《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从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入手,结合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融合“得天自成”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提炼出茶园文化景观的艺术表现特征[4];邵琦在《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应该考虑文化属性、自然属性、景观形式展示、科学的施工过程、综合管理规范等五个方面[5]。此外,学者在茶馆室内装修上也有一定研究,如王奉慧在《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观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茶景园林实体要素在室内装修中所占的比例, 总结 了各景观要素在环境营造中的作用,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6];杨巍在《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文提出景观设计及景观布置在茶馆氛围营造中的重要作用[7]。另外,唐黎标的《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也阐述了山、石、水等景观元素在表现茶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8]。从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园林景观、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在观光茶园及茶馆室内装修中已经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园景观设计,采用何种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该文尝试在分析目前茶文化园景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1茶文化的内涵及茶文化园景观的价值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物质内涵,是指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烤制、销售等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内容;其精神内涵,是指茶的品种、品尝、礼仪、民俗以及有关饮茶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人文科学内容[9]。文化价值。茶文化园景观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而设计的景观建筑小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既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部分难忘历史的再现,如茶马古道动感雕塑园、陆羽亭等。以景观的形式展示中国茶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游客记忆,同时展示方式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参与、互动性,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茶文化知识,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部分茶文化主题的景观有再创历史文化的作用,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形成了茶文化演出的“印象”派效应,必将为人们所铭记。经济价值。观光茶园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茶叶盈利和宣传推广方式,它通过氛围的营造、体验性活动的开展、特色旅游项目的设置,为茶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茶园氛围的营造、旅游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茶文化园景观来实现的。如自然型的茶田迷宫、茶田画等,人文型的动感雕塑、文化长廊、文化景墙、特色瞭望塔等,为园区招揽了更多的游客,活跃了园区的氛围。旅游价值。茶文化园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型的观光茶田清新静谧、绿影叠叠,置身其中仿若隔世仙境,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旅游佳境。人文型的实景演出高潮迭起,绚丽的舞台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一席绝佳的视觉盛宴;创意景观小品、造型独特的建筑景观、别具匠心的茶文化体验互动活动,为茶园和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充分发挥了茶文化园景观的旅游价值。

2茶文化园景观现状及设计原则

2.1茶文化园景观现状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园景观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功的茶文化园景观案例不多,普遍存在趋同化与雷同化现象,属于“CTRL+C”+“CTRL+V”或微改动版“CTRL+C”+“CTRL+V”。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4点:设计初期没有进行详细的项目地块及所在区域设计元素考察,设计成为无根的浮萍;设计开展时没有明确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缺乏主题创意与文化特色[10];设计方与委托方地位不对等,基本属于设计方按照委托方想法把效果图表现出来,物质功能性与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契合;施工方专业性较低,大部分情况是小包头+大小工的组合,对施工细节及材料不重视[11]。

2.2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广义的“地”,包括项目地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的主人等,对“地”研究得越透彻,设计成果越有特色。天人合一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需与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从空间布局、虚实对比、形势把握、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反复用心推敲。以人为本原则。茶文化园景观的建设最终是供人使用,因此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掌握使用人群的行为规律,以此设计真正为人所用的景观。创新原则。立足当地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对景观的设计进行创新,使其特色化[12]。

3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以茶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内涵展开景观的创作。基于此,提出的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亦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以茶种植、茶烤制、茶销售、茶器皿为切入点;精神层面,以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切入点。

3.1以茶种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田自身就是一座生态自然的艺术品,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改变茶田的布局方式,或方、或圆、或异形等几何形状布置,形成不同形状的茶田景观,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效.

3.2以茶烤制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制茶的加工工具为原型,通过抽象、美学、设计等技术知识的运用,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如将绿茶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晒茶筛子,设计为茶园瞭望塔的形式,既体现当地茶文化特色又使得设计有根可循;或将筛子作为休憩亭的顶部遮阴物,阳光透过竹条之间形成斑驳的倒影,增添了静态亭廊的动感;仿造炒茶炉灶的造型,通过将其内部挖空,放入射灯的方法,设计另类景观地灯等。

3.3以茶销售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享誉国内外的茶马古道是茶贸易的独特方式,所形成的“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贸易通道。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可以通过雕塑设计再现古代“茶马古道”上商人运茶、卖茶的场景,或通过仿造古代“茶马古道”景象,进行实景复原,让游客亲身体验古代“马帮”艰辛的贸易之路。

3.4以茶器皿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南方饮茶颇为讲究,相比北方的大碗喝茶,更多了一份情趣和享受。仅饮茶需要的器具就分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及其他的煮水器、茶壶、盖碗等,彰显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不少的素材,如以茶壶作为喷水景观、以阵列式的茶碗作为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以茶勺作为雕塑原型进行抽象等,设计师可充分发挥 想象力 ,形成特色景观。

3.5以茶艺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艺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从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中取材进行雕塑设计,同时,茶艺师的服装配饰等物件,可以通过放大尺度方法设计为景观小品。

3.6以茶诗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咏茶、品茗、斗茶、采茶的诗、词、歌、赋、 成语 、 歇后语 等宝贵财富,如《一字至七字诗•茶》《茶赋》《七碗茶歌》等。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中寻求灵感,形成设计元素,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如茶歌赋互动长廊、主题茶楼等景观建筑。

3.7以茶境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自在精舍”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通过营造宁静祥和的禅景来打造特色景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光茶园所推崇。禅境的营造要深刻领悟佛学的精髓,它似有似无、或静或动,朴实无华、宁静高远,言简意赅又发人深思。置身其中,可以平和心境,感悟人生。

3.8以茶传说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以地方茶文化相关传说、历史名人雅士,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便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高中后重返武夷山道谢这一历史传说编排而成,该实景演出已成为赴武夷山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年收入上亿元。此外,人们也设计了很多实体景观建筑,以纪念“茶人”,如湖北天门市为了纪念茶圣陆羽,建设了陆羽亭、文学泉、涵碧堂等景观建筑小品。每每置身亭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令人流连陶醉,感叹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4结论

茶文化园景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景致独特、情趣高雅的视觉盛宴,同时它也是实现茶园休闲观光价值的主要载体,是改变传统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相关知识,系统地总结了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8种方法,分别是以茶种植、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基本进行设计,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王泽发 刘金燕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小苹,杨海军.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153-154.

[2]曾涛,周凡.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7):39-41.

[3]王慧,肖斌,张云鹏,等.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205-208.

[4]李琛.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邵琦.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福建茶叶,2016(5):144-145.

[6]王奉慧.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区景观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143-145.

[7]杨巍.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福建茶叶,2007(1):42-43.

[8]唐黎标.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J].广东茶叶,2004(3):16-17.

[9]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3-183.

[10]吴军,李鹏波,臧真荣,等.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06(2):81-82.

[11]李琛.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园艺,2014(7):79-80.

[12]石洋.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茶业,2016(5):171-172.

茶文化传播茶名翻译研究

摘要: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茶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部分在于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混乱。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茶叶分类范畴不通约;另一方面源于单品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及不一致性。通过对以上翻译问题的透视与解析,藉此对茶叶类别以及单品茶叶名翻译提出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茶文化;茶名翻译;不通约性;分类范畴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始,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随着唐朝茶诗的盛起,茶慢慢渗透进中国 传统文化 的血脉之中,与传统“儒、释、道”精神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茶文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后起之秀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文化日益争鸣并占领了主流文化话语权,为各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形象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之下,当代中国“茶文化”自鸦片战争后在国际舞台上日渐衰退,其主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话语权逐渐失势。这种局面的形成涉及众多因素,其中茶叶译名乱象丛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视野下,对茶叶名现行翻译状况进行述微,剖析茶叶分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带来的翻译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在具体茶叶名翻译过程中再现文化并塑造文化身份,以期为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他者身份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茶叶名翻译现状述微

迄今为止,茶叶的发现与利用在中国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它于16世纪才被欧洲人所知,作为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印欧语系。作为舶来品的茶叶名在印欧语系中的翻译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随着各国茶文化的平行发展,茶逐渐融入各自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各自的文化符号,而非一种单一的所指。本节将茶叶名置于各自的文化语境中对比异同,进行阐释并分析茶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求从文化视角找到可行性的译法。

二茶叶名翻译分析

1.茶类不可通约性造成的翻译混乱。

由于当初茶叶进口地区方言的差异,茶的英译主要有两种发音,一种源自厦门方言语系(Te/Tay),而另一种则来自于广东话语系(Cha)。厦门方言“Te”经由航海技术发达的荷兰人传入欧洲,经历了“te,tee,tay,tea”并用的时期,到最后采用“tea”来统一称谓。(程启真,2010:P21)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茶叶传到各国以后,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而且由于饮用方法不同,各个国家所青睐的茶叶品种也各不相同。全球百分之八十是红茶,主销欧美、大洋洲地区;其次是绿茶,最受中国及西非、北非等国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绿茶在欧洲市场也开始回温,再次是乌龙茶,除中国外,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国坤,2004:P104)从茶类来看,欧美国家并未对其细分,只有红、绿之辨别。而中国的茶叶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期,随着新的茶品的出现,不断地进行细化。在明朝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而清朝则创制了白茶、青茶。(陈椽,1979:P44)以上中国的茶类划分主要是参考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对于这几大类茶名的翻译,由于东西方分类范式不一,造成茶类翻译出现了以偏概全,所指不一的情形。

(1)翻译中的红黑之辩。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是由武夷岩茶简化了加工程序发展而来的一种全发酵茶。最早的红茶产自附近村镇的小种红茶。最早进入英国市场上的红茶则是武夷茶,这在国王威廉三世的牧师约翰•奥维格顿(JohnOvington)的《论茶的种类和品质》中有所记载:“第一种茶武夷茶(Bohea),中国人也称它为武夷(Voui)。此种茶叶颜色偏小,叶子较小,冲泡后茶汤一般呈褐色或红褐色。在中国,人们生病的时候或有健康保护意识的人往往在感觉体制虚弱时,就只喝这种茶。”(ovington,1732:P144)奥维格顿在撰写这篇 文章 时只有中国这一个茶源国,印度和斯里兰卡还没有生产茶叶。因此,在十八世纪前“Bohea”被用来指代中国红茶的总称。但是随着中国的闭关锁国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红茶产地的出现,中国红茶逐渐淡出了国际市场。中国的六大茶类划分成形之初,多是按照茶叶的汤色划分,如绿茶绿汤、红茶红汤、黄茶黄汤,以此类推红茶在命名之初,虽是黑叶红汤,但是取其汤色,将其命为红茶。但是随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红碎茶的引入,武夷红茶(即中国红茶)的淡出,西方人取其叶色将其命为“黑茶”(Blacktea)。而国内茶叶外翻过程中多采用归化译法将红茶译作“Blacktea”。这种翻译方法使得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即后发酵茶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厘清红黑之别,多数译者将黑茶译作“Fermentedtea”(后发酵茶)或是“Darktea”(深色的茶)。采用后发酵茶来译介黑茶,是按照发酵程度来进行范畴划分的不得已做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的分类范畴主次不分,因为如若按照发酵程度划分,则分为不发酵、全发酵、半发酵,而后发酵的黑茶,与前发酵的白茶,中发酵的青茶和黄茶隶属于半发酵茶系类。如果将其译作“Fermentedtea”,并与“Greentea”“blacktea”等并置将造成茶类系统分类的混淆,而这种茶叶总类译介时候的混淆则造成单个品种的混淆,例如安化黑茶被译为“AnHuaBlackTea”。而如果将黑茶译作“Darktea”(深色茶),与“Blacktea”“Whitetea”等并置,以Dark替代“黑”,终将无法凸显黑茶的特色,使得黑茶的英文名与其他五类茶迥异。作为茶叶起源国以及茶类最丰富的国度,我国在输出茶文化的过程中,理应肩负起“正名”与“分类”的重任,在茶名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西方为中心”的归化译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在国际上分类混乱,范式不通,使得国内的其他茶叶一直在茶叶交流与传播的舞台中处于边缘地位。国内将红茶默认的译作“Blacktea”,并且将其视为一个跨文化的谈资 教育 英语学习 者的时候,英国人李约瑟(Dr.Jo-sephNeedham)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红茶已经直接译作“Redtea”。(Needham,2000:P544)这种正名行为为茶叶统一范式奠定了基础,也对恢复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有裨益。因此,红茶的译法并非流于表象的“受众的接受问题”,而是紧系国际茶叶范畴分类与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重要问题,红黑之辨的溯源性理应得到译者的重视,这对于泱泱茶文化的回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青茶翻译之“乌龙”。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介于红茶(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发酵茶)之间。按照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为青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乌龙茶就是青茶的俗称。而在国际茶品译介的过程中,也鲜少将其译作“Darkgreentea”,而是按照惯例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作“Oolongtea”,与其他几类同列。但是实际上乌龙茶即是乌龙茶类总称,又是单个茶品名,也是茶树的品种之称。正是因为其意思以及涵盖面存在的争歧,后续的茶叶领域学者采用了青茶作为这种半发酵茶的总称。而因为历史因素的发展,隶属于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等茶叶,因其海内外的传播效度之广,使得作为总称的乌龙茶与它下面的分支含混不清,孰总孰分已经界限模糊,甚至有些学者指出,乌龙茶作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上义词,是划分中的好坏不分。(陈椽,1979:P44)而如果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使得“Darkgreentea”作为半发酵茶的总称,使得乌龙茶成为青茶中一个分支,这样不仅能够规范茶叶的分类系统,而且使得茶叶的分类依据不言自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茶文化在输出中最为棘手之事当属茶类总称的界定以及统一。厘清茶类总称后才能够使得各个茶类下的茶品在翻译的时候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而茶类统一英文名称,必须先给红茶“正名”,青茶“立目”。

2.单一茶品名翻译的混乱。

茶界素来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而单品茶叶的命名也是各具特点,有表达名茶品质特点的,例如茶类品种、造型、色泽、滋味、香气等命名。如佛手、三杯香。有显示地方特色的,表达强烈的地方、区域性。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茶等。表达文化特色,暗示历史背景和文化史实,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等。以物喻名,如遂昌银猴、竹筒香茶等。(施海根,1995:P5)而对于各色茶名的翻译仍未统一。如武夷岩茶,有译作“BoheaRocktea”“Boheayantea”“WuYiYanTea”以及“WuYiRockTea”等译法。这些纷繁芜杂的译法终究需要统一才能够杜绝一茶多名的状况发生,在国际上塑造名茶的地位以及经济价值。而笔者认为,作为茶文化身份的内核,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文化以及审美的转换。茶从来不只是一种物质凝聚物,更是一种精神凝聚体。在译介每一个茶名时,要注重茶名的追根溯源以及文化蕴意的再现。本文试分析几例,以传达单种茶叶名的译法。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命名时采用了“地名+地名”的方法,由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得名。而西湖这一地名在国际上已被译作“WestLake”,并以“淡妆浓抹总相宜”闻名。如果翻译过程中将其采用音译译作“XiHu”,一方面茶叶的产地无从得知。而茶名中“西湖”一词所产生的审美想象也随之消失,成为一种陌生的拼音所指。而“龙井”一词源于龙泓井,翻译该词的时候如果采取意译“Dragonwell”(龙的井)。在中西方文化中,“龙”所蕴含的文化意向大相径庭。在中国,“龙”是威严、权利的象征,蕴含积极的所指。而欧洲国家“龙”多意指残暴、凶猛等特征,与负面信息相挂钩。考虑到积极文化形象的塑造以及茶叶在国际上的推广等因素。“龙井”因此应采用音译法,来规避文化之间差异。自古名山出名茶,以地名或者山名来命名的茶叶品种很多,如韶山韶锋、南岳云雾、祁门红茶、金竹云峰茶等。这些地名与山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目前通用译法,而不能为求便利,纯粹的采用拼音,使得茶叶出产地方、区域文化在外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山名、水名、地方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保留,采用通用译法体现出来。这样在推广过程中,通过茶名就能溯其源头,探索其背后的地方文化。而以历史背景与文化史实命名的茶叶,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西施银芽、八仙云雾、东坡毛尖等。这些茶叶名均含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其文化内涵寓意深厚,如文君绿茶,因其产自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即四川省邛崃县而得此温文尔雅的芳名。而在这些茶叶外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力求重新展示其中的历史文化蕴意。如文君绿茶在外销过程中应采取厚译法。即“WenJunGreenTea”(WenJunisatalentedfemaleinthehistoryofChina)。这种文化内涵的备注使得茶叶名称由来以及历史蕴意得到了再现,在茶叶外销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文化外传也能够起着重要作用。而以物喻名的茶叶在翻译的时候也应以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外销为目的,力求将茶叶与文化紧密结合,以此来使中国的茶文化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中逐步的标新立异,获取一定的话语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茶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当今国际交流的平台上仍需强化其地位,构建起标新立异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欠缺的部分原因在于茶叶种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造成的翻译混乱,以及单个茶叶名翻译的不统一,翻译过程中不重视文化的再现等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茶源国的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新的范畴分类译法,这种新的范畴分类译法不仅有利于其他茶种的推广,也能够杜绝单个茶叶名翻译的混乱。对于单品茶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叶名中文化因素的再现,这些文化因素有利于中国茶文化身份的重构以及推介。

作者:刘珍珍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启真.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3]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J].茶业通报,1979,1(2).

[6]施海根.中国名茶图谱:绿茶篇[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肖瑛发表论文

一般正规的杂志社都要有稿费的吧,不然拿了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给报酬那是侵权吧,不过一些拖欠稿费的杂志社也有的……所以说,并不是想入一行就能入一行的,得从自己摸索开始。现在网络上资源丰富呀,找些写作网、红榜等看看其中的约稿信息。研究下各种杂志的收稿类型,收稿要求等,再对照自己的写作方向,选定几家作为目标去试水,去学习,在过程中自然会体会到之前看不到的门道,这才是慢慢入门了。

有稿酬的对文章要求都很高。

肖瑾发表论文

1、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生于北京。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钟南山钟南山,男,汉族,1936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2021年11月,担任中国消防宣传公益使者。3、孙家栋孙家栋,男,汉族,1929年4月8日出生,辽宁瓦房店人。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1743-1794),在25岁那年开始对古希腊的物质观 (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水、火、土、空气四种元素所构成)怀疑;於是他积极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四元素说」的观念。接下来他从实验中证明,燃烧是物质和空气中「助燃的成份」结合,所以金属燃烧後,重量会增加。助燃的成份就是今天我们所称的「氧气」。使「燃素说」的观念被打破。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Robert Boyle, 1627-1691)在1657年读到一篇新发明的气体帮浦的报导,於是加以改良并用他来研究气体压力与体积关系。不久,他发表了研究的结果:一定量气体在定温之下,其体积与压力成反比,称为波义耳定律(Boyle's Law)波义耳利用他的帮浦抽掉一个桶子内的空气,在同一高度让一根羽毛及一块铅块同时自由落下,发现他们同时掉入桶子底部,证明了空气阻力的存在。这个实验在1971又由太空人史卡(David Scott)在月球上重复做了一次,得到相同的结果。 1787年,法国科学家查理(Jacques Alexandre Cesar Charles, 17 46 - 1823) 发现一定量的气体在定压下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在此之前,查理成为第一个搭乘氢气球升空的人,他当时的高度大约是300 0公尺。查理在当时并没有发表他的研究成果,直到1801年,英国科学家道耳顿(John Dalton,1766-1844)才加以整理发表。 1802年,另一个法国科学家给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 17 78-1850)独立地发现早先查理所发现的温度对气体体积的效应,并且进一步发现每增加 1℃,则气体体积改变他在0℃实体积的273 分之一。给吕萨克搭乘氢气球的高度也超过查理,1804年他创下了7016公尺的记录,此一记录维持了至少四十年之久。把查理和给吕萨克的发现合并起来就成为我们所谓的查理定律(Charles's Law) 即定量气体在定压得条件下,其体积与温度成正比。给吕萨克後来发现另一个以他为名的气体结合定律。 道耳吞(1766-1844),在1803年提出了「原子学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不可再分割且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发现了道耳吞定律(Dalton's 英国科学家亨利(WIlliam henry, 1775 -1836)发现在定温下溶解在液体中气体的量正比於液体上方这个气体的压力。也就是说,液体上方的这种气体压力越大,他就溶越多的气体在液体中,称为亨利定律(henry's Law)。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古代:蔡伦 张衡 马均 一行 毕升 沈括 徐光启(等等) 中国近现代:严复 李善兰 侯德榜 李四光 钱学森 邓稼先 袁隆平 吴文俊 王选(等等) 古希腊:阿基米德 德摩克斯勒 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等等) 古罗马:普林尼父子 托密勒(等等) 意大利:布鲁诺 伽利略 阿伏加德罗 马可尼(等等) 德国:开普勒 赫兹 欧姆 魏格纳 普朗克 爱因斯坦(等等) 英国:哈维 牛顿 卡文迪许 布朗 法拉第 道尔顿 达尔文 焦耳 汤姆生父子 卢瑟福 麦克斯维 霍金(等等) 法国:安培 笛卡尔 勒夏特列 巴斯德 德布罗意(等等) 美国:卡布莱拉 亨利 爱迪生 莱特兄弟 戴维森 奥本海莫(等等) 波兰:哥白尼 居里夫人(等等) 奥地利:孟德尔 多普勒(等等) 丹麦:奥斯特 珀尔(等等) 俄国:门捷列夫 盖斯 扎依采夫(等等) 荷兰:惠更斯(等等) 瑞典:诺贝尔(等等)

肖艳发表论文

教材:艺术专业高考宝典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9月艺术欣赏——中等职业教育教改实验系列规划教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饲养培养系列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担任第二章音乐艺术欣赏声乐艺术的魅力一节的撰稿。论文:1、“日本小学音乐教师授课心得” (一),《中国音乐教育》发表编译文章(2010年第一期 P40-42页),2010年1月2、“日本小学音乐教师授课心得” (二),《中国音乐教育》发表编译文章(2010年第二期P40-42页),2010年2月;3、“日本小学音乐教师授课心得” (三),《中国音乐教育》发表编译文章(2010年第三期P40-42页),2010年3月;4、“以人为本是未来音乐学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科学研究月刊》(2010年第2期P22-23页),2010年2月;5、“不要让六年级的学生厌烦音乐”《中国音乐教育》编译文章(2010年第十一期)2010年11月6、“声乐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教育研究与探索》(2011年第九期P11-12页)2011年9月7、“声乐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音乐大观》(2011年第11期p48-50页)2011年11月

肖艳教授1989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药学系。2001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台湾台北新光医院学习,并在该院参加临床药学工作。肖艳教授自毕业后一直从事医院药学工作。现任大庆油田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剂科主任、黑龙江省药学会理事、黑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庆市药学会副秘书长、佳木斯大学兼职教授。其主要学术成绩:自2002年至今发表论文14篇,著作2部,完成省、市、管理局、院级科研共15项。1、《大黄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条件的优化》发表在《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年2月第8卷第1期98页2、《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感染的效果》发表在《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年第16卷第2期119页3、《扶正清络胶囊联合环磷酰胺抗S180肿瘤作用研究》发表在《中国药房》2004年第15卷第 4期210页4、《地高辛治疗窗浓度的再探讨》发表在《中国药房》2005年第16卷第14期1081页5、《红豆杉及其紫杉醇研究开发进展》发表在《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第22卷第4期34页6、《三种治疗方案用于乳腺癌化疗的成本—效果分析》发表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4、《3种治疗方案治疗小儿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发表在《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年第6卷第4期233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