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北京师范大学李虹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3:57:49

北京师范大学李虹发表论文

教授课程1、博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心理专业:教育心理学理论进展,教育心理学研究前沿心理咨询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进展。2、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心理专业:学习理论与教学,成就动机研究及其教育应用,认知心理发展与学科教学心理咨询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3、本科生课程:教育心理学,行为矫正。研究方向1. 现代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研究。2. 语言的认知发展与教学促进研究。3. 科技场馆学习与科学探究教学研究。4.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5. 教师职业发展与亲职教育研究。获奖情况下述为伍新春教授自2002年以来的获奖情况:1.伍新春: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青年教师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2.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教育部,2005年。3.舒华、伍新春:儿童汉字学习和读写发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3年。4.辛涛、黄高庆、伍新春著:《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中小学学科教学心理学书系》之一)。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2年。5.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2年。6.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政府,2002年。7.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年。8.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2002年。学生名单1.博士研究生在读2009级:董琼,齐亚静2008级:郭素然2007级:吴思为(硕博连读),臧伟伟,陈红敏,张平2006级:赖丹凤(硕博连读)自2004年至今,在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两个领域,共指导博士研究生9名,其中1名已获博士学位(8名在读),目前在加拿大工作。2. 硕士研究生在读2009级:李长丽,胡博,阮氏芳2008级:季娇,饶夏微,郭幽圻2007级:刘俊娉,尚修芹,胡艳蕊,张宇迪自1999年至今,在学习与教学心理、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两个领域,共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6名,其中27人已顺利获得硕士学位(9名在读),毕业生或在国内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在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3. 非全日制研究生自2001年至今,共指导8名高教硕士和同等学历在职申请研究生,均已获硕士学位。此外,自2005年至今,共指导11名国内访问学者的学习。招生说明:预计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到4名,欢迎对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有兴趣的青年报考。附加备注 重视理论,投身实践,富于理想;以人为本,积极入世,享受快乐。发表论文1、Kang,C., Anderson,D., & Wu,X. (2009).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chool and museum education. Cultural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in press).2、倪士光、伍新春*(2009):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效果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待发)。3、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的信效度验证及其结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7期。4、臧伟伟、付芳、伍新春*、林崇德(2009):自然灾难后身心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5、唐珊、伍新春*(2009)不同的拼音教学方式对幼儿拼音水平及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6、唐珊、伍新春*(2009):汉语儿童早期语音意识的发展。《心理科学》,第2期。7、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山东省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其与课业负荷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杂志》,30(4):423-425。8、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团体辅导干预——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1(2):120-123。9、Wu, X., Anderson, R.C., Li, W., & Wu, X., et al. (2009).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cy Development: An Intervention Study.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13 (1), 26-52.10、伍新春、管琳(2008):同伴互动类型对三年级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心理科学》,31(6),1361-1364。11、潘子彦、伍新春(2008):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对改善亲子关系的效果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4),446-448。12、Packard, J.L., Chen, X., Li, W., Wu, X., Gaffney, J.S., Li, H. & Anderson, R.C. (2006). Explicit instruction in orthographic structure and word morphology helps Chinese children learn to write characters. Reading and Writing, 19(5), 457-487.13、伍新春、余蓉蓉、贾荣芳(2006):教师工作压力的自我管理。《福建教育》,第9期,14-17。14、伍新春、张爱芹(2006):试论概念图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心理发展与教育》,22(3),116-119(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6年第10期)。15、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6):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关系探讨。《心理与行为研究》,4(2),139-142。16、刘长江、王国香、伍新春(2004):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118-121。17、伍新春、姚梅林、刘儒德(2004):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中国大学教学》,第5期,40-42。18、刘儒德、伍新春、姚梅林(2004):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心理科学》,第3期,753-754。19、伍新春(2004):早期阅读从“分享”开始。《教育导刊》,第2/3期,103-107。20、伍新春、李虹(2004):分享阅读——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上海托幼》,第2期,14-17。21、伍新春、郭卉菁(2004):国外分享阅读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导刊》,第1期,56-59。22、Chen, X., Anderson, R.C., Li, W., Hao, M., Wu, X., & Shu, H. (2004). Phonological awareness of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Chinese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1), 142-151.23、曾玲娟、伍新春(2003):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辽宁教育研究》,第11期,79-80。24、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200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第4期,262-267(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3期)。25、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3):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82-86(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1期)。26、伍新春、曾玲娟(2003):透视教师职业倦怠。《中国教师》,第4期,21-22。27、曾玲娟、伍新春(2003):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81-84。28、Anderson, R. C., Gaffney, J. S., Wu, X., Wang, C. C, Li, W., Shu, H., Nagy, W. E.,& Ming, X. (2002). Shared-book reading in China. In Li, W, Gaffney, J. & Packard,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9、Nagy, W. E., Kuo-Kealoha, A., Wu, X., Li, W., Anderson, R.C., & Chen, X.(2002). The role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30、Wu, X., Li, W., Meng,X., Anderson,R. C., & Chen,X.(2002) .Morphological I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31、伍新春、李虹、舒华、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儿童分享阅读中的作用。《心理科学》,第5期。32、伍新春、张洁、舒华、李虹、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儿童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33、舒华、李文玲、辜玉民、R. C. Anderson、伍新春、张厚粲、轩月(2002):家庭文化背景在儿童阅读发展中的作用。《心理科学》,第2期。34、伍新春(2001):小学六年级学生写作构思策略培养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第4期。35、伍新春(2001):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构思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第1期。36、伍新春、冯忠良(2000):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期。37、Wu, X., Li, W., &.Anderson, R.C. (1999). Reading Instruc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1(5), 571-586.出版刊物及教材 1、伍新春主编:《中学生心理辅导》(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2、Raymond J. Corsini, Danny Wedding著,伍新春、刘畅、臧伟伟、付芳等译:《当代心理治疗》(第7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出)。3、伍新春、管琳编著:《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4、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5、林崇德、董奇主编,伍新春、石铁副主编:《师生心理成长丛书》(12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6、伍新春、张军编著:《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7、姚本先、伍新春编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8、伍新春、乔志宏主编:《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9、伍新春、乔志宏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10、伍新春、康长运主编:《新课程.新学习.新教学译丛》(6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08年。11、David Allen主编,伍新春、管琳等译:《学生学习评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12、Paul D. Eggen, Donald P. Kauchak 著, 伍新春、朱瑾、夏令、秦宪刚译:《学习与教学策略》(第4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13、Carl R. Rogers, H. Jerome Freiberg著,伍新春、管琳、贾荣芳译:《自由学习》(第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14、Marcy P. Driscoll 著,伍新春、张爱芹、李虹等译:《学习理论与教学》(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5、David W. Johnson, Roger T. Johnson 著,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合作学习》(第5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6、张泽主编,王红旗、伍新春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17、张泽主编,王红旗、伍新春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学指南》(3-6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18、伍新春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10月。19、郑日昌、伍新春主编:《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7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7年。20、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主编:《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21、伍新春、胡佩诚编著:《行为矫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22、Robert C. Reardon, Janet G. Lenz, James P. Sampson & Gary W. Peterson著,侯志瑾、伍新春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23、伍新春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部师范司组织审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24、冯忠良主编,姚梅林、伍新春副主编:《心理学大辞典.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5、伍新春、叶斌主编:《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学生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 2005年7月修订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6、伍新春、叶斌主编:《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教师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 2005年7月修订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7、J.A. Middleton & P. Goepfert著,伍新春、张洁等译:《数学教学的创造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28、C.E.Weinstein & L. M.Hume著,伍新春、秦宪刚译:《终身受用的学习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29、B.L.McCombs & J.E.Pope著,伍新春、秦宪刚、张洁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30、M.V.Covington & K.M.Teel著,伍新春、郑秋、李虹、朱瑾译:《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31、辛涛、黄高庆、伍新春著:《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001年7月修订版(推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3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承担的课题以及项目1、(2009-2010)“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教育活动推进与资源集成开发。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2、(2009-2010)科技馆员工的专业发展需求与“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工作成效调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3、(2009—201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监测工具研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课题。主持。4、(2008-2011)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6)。项目协调人暨子课题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总主持)。5、(2008-2011)父亲参与儿童教养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08JAXLX001)。主持。6、(2008-2010)中小学教师动机激发风格及其对学生自主型学习动机的影响。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AIA08064)。主持。7、(2008-2009)“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教育活动推进与培训材料开发。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8、(2007-200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教育基础教育司委托项目。核心成员(韦钰院士总主持)9、(2007-200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项目。主持10、(2007-2008)“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试点推进与效果评估。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11、(2007-2007)“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场馆工作调研。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12、(2006-2010)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征与其职业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百人工程”项目(06AgJY006)。主持。13、(2006-2010)分享阅读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的心理学研究。北京迪科奕阳儿童阅读顾问有限公司委托课题。主持。14、(2006-2008)中小学生科技场馆学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73017)。主持。15、(2006-2007)“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培训策划与初步实施。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16、(2006-2007)北京市家长对中小学生学习质量的看法。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课题(YW0607)。主持。17、(2005-2007)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18、(2005-2006)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学生学习经验调查。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课题。主持。19、(2004-2009)学习与心理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群体计划。项目核心成员(申继亮教授总主持)。20、(2004-2006)学习理论与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21、(2003-2006)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成因及其干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88001)。主持。22、(2003-2004):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23、(2003-2004):教育心理学。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主持。24、(2002-2005)现代学习理论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BA010432)。主持。25、(2001-2005)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Cultivating children's strategic reading。美国Spencer基金课题。主持(第二)。26、(2001-2003)教育心理学。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主持。27、(2000-2003)儿童汉字学习与阅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子课题(95-专-09)。主持(第二)。28、(2000-2002)中文识字、阅读规律的研究及其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子课题。主持。29、(2000-2002)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培训体系研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项目核心成员。30、(1999-2001)学科能力培养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心理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专项任务(99JDXLX007)。主持。31、(1999-2001) Face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that enable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words。美国Spencer基金课题。主持(第二)。

王展1974年出生,祖籍陕西西安,是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论文发表

如果申请学位的话要申请论文,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如果不申请的话不用发。招生详情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北师大人工智能博士毕业要求如下。1、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要是想毕业要求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期刊上发表。所以还是比较难的。2、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某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发表论文

答题/ 帅小西De --期待为您解惑!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这大概由下面几个因素决定。

首先看学校,不同的学校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学校水平不一样,这样他们的博士毕业生毕业时文章数肯定不一样,一般说来,水平高的大学博士发的文章好些,文章说可能也多些。比如,有的985高校要求毕业时应该有四五篇文章,其中核心几篇,sci几篇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好多期刊文章泛滥成灾,没办法,为了毕业,不得不发。

第二,做研究肯定要看个人天赋,有的人三年小二十篇sci有的人延期一次又一次,七八年了还达不到学校要求,必须承认,人和人的天赋有差距,还差距很大。

博士不容易毕业,而且在职的尤其时间长。有了老婆孩子肯定要分散一部分精力,而且有工作了后顾之忧也少了。不像纯学生那么容易投入精力。

博士毕业能发多少文章是个人能力,发100篇也可以,发1篇也行,但是能不能顺利毕业就另说了。

1,目前很多学校正在逐步取消博士论文的硬性要求,更多的学校对论文的数量和层次都要要求。

越好的学校要求越高,有的学校要求sci,有的学校要求国内核心期刊,以下是国内一些学校的要求,题主可以参考。

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

这么多人考博士是为了什么?做研究呗,做研究总得有研究成果吧,没有研究成果的博士和你我有什么区别。

而展现研究生成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论文,对于学校来说,这个评价标准特别好量化,而且是借助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力量来进行量化。

将来会有更多的学校会学习清华大学的方式,多元评价,但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容易出问题,有利有弊吧。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博士毕业发论文多少取决于博士导师与博士生本人的学术水平和勤奋程度。南京大学曾要求博士毕业至少发表两篇SCI论文,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两篇相当于一篇SCl论文,均要笫一作者,合作的SCⅠ论文第二作者视同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一作。我所指导的十五名博士有个别人发表了4篇SCl论文以上包括另外有合作的SCⅠ论文或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他们除了特别勤奋有才能外,实际上为硕博连读生,在实验室干了四至五年。绝大部分博士能通过答辩拿到学位的都能发表两篇SCⅠ论文。我的同行博导的学生特别优秀者在特级杂志Scⅰence杂志发表一篇论文也可以顺利毕业获得学位。多数博士发表论文在专业一流或一般水平(影响因子2至6左右)。博士毕业论文及发表论文质量数量是博士能否通过答辩的重要因素,但学风和学习能力也极重要,如果有一项图表数据造假论文抄袭则论文再多也会被取诮学位资格,并追究导师责任。

博士毕业一般发多少文章?这问话问的都没有一个限定,中文期刊还是SCI?几区?影响因子高不高等等方面都没有,只单单问多少篇文章,是不是有点太过草率了?

我要说的是,博士毕业向来不是以发了多少篇文章来定义好坏的,因为单纯的看数量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更看重的是上面我说的那几点,不然你发的再多也不好找工作,一样不具有核心竞争力。

这个要求有时候不是学校要求的,而是博士导师要求的,若是没达到要求,导师一般不会让你毕业。

至于发文章的要求,都已经到了博士这个等级了,大部分的导师都是重质不重量的,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身边的博士生,他们毕业要求发表的文章是规定多少篇吗?不是的,他们一般都会回答你几区、影响因子为多少以上的SCI一篇至两篇,当然也有不做要求的,那几区都无所谓,影响因子也不做考量。

是的,导师宁愿自己的学生整个博士就发了一篇一区或者二区、影响因子为5以上的SCI,也不要发了五六篇四区、影响因子零点几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在很多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招聘博士毕业生时,他们要求的也都是高水平的文章,分区比较靠后的可能需要十几篇才能抵得上人家一篇。而985/211等(现在可能主要说双一流)高校的要求更是高的吓人。

所以不要再问什么博士生一般能发多少文章,应该问的是博士生一般要发几区、影响因子多少以上的文章才能毕业更为准确 。

我见到有师兄发了2篇SCI刚刚能够毕业的,有师兄都快毕业了还没写到2篇SCI不断为毕业发愁,我也见过有师兄发了10篇SCI的,直接去某二本学校任教安家费就100万,每个博士能够发多少文章的数量真的天差地别。

根据我的观察博士是否能够满足毕业要求和导师的关系更大一些,但是博士是否能够发出高水平的文章更多的还是靠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想法、自己是否真正深入 探索 问题了。

1.博士是否能够达到毕业的要求真的和导师的状态有关。

有些博士生导师真的不会太管学生,心好一点的可能还会想办法让你博士顺利毕业,有的干脆就是你自己想办法、想idea,如果你想不出来的话你很可能就要延毕了。听说有个师兄就是导师不太管没办法毕业,最后退学了读了几年书还是本科学历。

有些博士生导师对学生真的会尽职尽责一些,会定期督促博士生的进度,刚开始想idea给博士生练练手,有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这样加上自身的努力,还是会有些学术强的学生突出出来。我们课题组的师兄就已经发表了3篇顶级期刊,还是非常厉害的。

2.博士毕竟要自己想出一些想法,有足够的创新点才能够发表文章甚至投好的文章。

博士刚开始看文献、看论文都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思路,看了前人做的东西你发现他的有哪些改进的地方,这时候你和老师交流是否这个想法有进行下去的必要,如果能够做那么就把其付诸到实践当中,做实验就是这样的啊,文章不过就是做实验后的总结。你的多少篇文章就代表你博士想出了多少个成熟的创新点。

3.博士能够发多少文章还取决于专业。

一般来说传统工科、文学类的专业都比较难发文章,因为真的工科做实验、文科一些专业调研还是需要一定的实验周期的,但是像化学、材料、生物类的就相对好发文章一些。这些专业的博士平均论文数量还是比其他专业要高一些的。

结束语:能够发多少篇文章还是要看导师的状态、自身的努力有关系的,这也是为什么读博一定要找一个好导师的缘故。同时不同专业的博士平均发文章的数量也不太一样,生物、化学类的还是比其他专业多发文章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我举几个学校的例子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补充。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不准确请大家更正。

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专业要求都不一样,有些专业发十几篇属一般水平,有些专业发一两篇已经不错了,不能比.

这种事和很多因素有关。

1.文理科之间以及不同的研究领域差别很大。理科相对好发表文章。在理科中,材料化学领域也相比数学物理方向好发。

2.你的导师是否是你所在领域的大牛。大牛的课题组相对好发文章,也相对好发好顶级期刊。

3.这和个人能力有关。我是在材料领域,已我认识的人为例,有人博士期间可以发十八九篇一作的文章,也有因为达不到学校毕业要求而被延期的。

4.和你所在学校的层次有关。学校这个平台的好坏直接影响你好不好发文章。同样一篇文章以好学校的名义投稿和以一般学校的名义投稿差别很大。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博士论文造假,以及因为博士发不出论文而选择自杀的新闻出现,人们对博士毕业的门槛产生了关注。

一名博士想要毕业的话,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证明学术水平的小论文成果达到要求;2、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就小论文这一项来说,诸如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等各大重点高校,都是要求有两篇核心期刊论文。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上或许会降低要求,至少要有1篇核心期刊,另外一篇可以是C扩、C集或者得到学术委员会认可的普刊。

此外,对于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来说,论文数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一些专业发论文比较容易,那么数量的要求就会更多。

但不管这些要求具体为何,普遍的要求就是两篇核心期刊。达到这个要求即可毕业。

对于大多数博士来说,两篇就是他们水平的极限,这点毋庸置疑。

但对于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博士来说,两篇根本就是小意思洒洒水,他们发表的数量能够达到5篇以上,就属于很不错的情况了。

总而言之,通常是两篇。

保研的话基本都是认核心期刊的

北京师范大学发表论文奖励

在双非大学一篇中科院一区的SCI论文可奖励3-5万元,而在985高校同样期刊的一篇论文也许只奖励1万元。部分冲刺“ESI 1%或1‰”学科的专业,对于论文还有额外30%的奖励提升,引用则是一次50元。

硕士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老师的科研奖励不同,得看学校是否有相应政策。但是,研究生发放高水平的论文后,可以评选高一层级的学业奖学金。同时,可申报学校各类奖学金,比如985高校的校长拔尖奖学金博士生特等是9.6万元/年。

论文种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作为我们学校来说,没有单独的稿费,但是每个人都努力发论文,因为不仅涉及到奖学金评定,并且都希望能多发一些高质量论文争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如果单要论赚钱的话,那就是发一篇A2级别的期刊,也就是C刊(文科类),在我们学校基本上可以申请到国家奖学金,不过每年要看当年整个学部的学生发文质量和比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2万,所以如果你发了一篇C刊,你就可以挣2万。

假如发的是普通中文核心,在研一升研二评奖学金时,这个在我们学校基本上可以拿到当年的一等奖学金,因为那个时候能发论文的不多,一等奖学金是8000。但是我们学校的奖学金是抵消学费的,一等奖学金的8000刚好抵消学费,剩下的是二等奖学金只有4000,所以还需要自己再交4000的学费。有的学校是不以这些来评定奖学金,所有人都是8000,所有人都不用交学费,只需要努力发论文争取国奖。所以我们学校因为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每年也异常激烈。

所以你看,发一篇论文并不能挣多少钱,除非发的是SSCI或CSSCI,普通研究生发论文首先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白上几年学,还有的是因为学校有要求,必须要有至少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才能毕业,最后一种就是有读博士的追求,不计较能带来什么,只管他有多少好的成果。

其实作为研究生来讲,写论文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发表了是一个成果,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钱不能完全衡量这个成果,带来的是一种满足。

国内期刊百分之95都是要收审稿费(50-100,只要你要审稿就得交钱,不论录用与否),如果你过了,恭喜你可以交版面费了,费用大概是省级期刊要花700-1000左右,如果是核心期刊费用大概是1500-2000左右。再来说说我发过的中文EI增刊(比较水)是通过会议发表的,费用大概是会费+版面费=3900rmb。还有一点要说明国内期刊的评判标准不单是论文水平,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你们懂得!

北京师范大学发表论文标准

发表sci期刊论文有什么要求?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必须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由于它是公开发表物,需要遵循某些期刊的发表要求。无论是在国内学术期刊还是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都是这样。国际学术期刊的发表要求与国内学术期刊大不相同,而且在期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一起来看看发表sci期刊论文有哪些要求?sci期刊通常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很高,这类期刊对刊物发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对文章本身的要求,但对作者的身份职务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比国内一些核心刊物宽松一些。发表sci期刊的关键是文章的层次。撰写一篇好的sci论文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英语写作水平,二是专业知识水平。对国内大多数作者来说,英语写作水平不高。英语水平高也并不意味着英语写作水平就高。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时间里,它需要不断的磨炼。以下是发表sci期刊论文写作的4个要点:1、文本摘要本文的摘要是对本文的简单总结,包括主要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它可以用短语概括。摘要中的字数不应超过500个。2、引言这部分提出问题,回顾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即明确选题的研究背景,以及选题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清楚的哪些是别人的结论,哪些是自己的结论。3、方法和结果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描述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层次感。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相关性应清楚描述,不要引起实验过程混乱的现象,因为评审者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中描述来的。4、参考资料应标记引用内容,这是一个基本的学术道德要求。引用过程中未指出文献档的来源出处会造成本人的成功内容是假象,以免造成剽窃的现象。同时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抄袭,因此为了避免在影响作者个人发展时出现这样的误解,所有引用的部分都需要体现在参考中,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内容也需要标准清楚。因此,发表sci期刊论文的各个方面要求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写作。此外,还应特别注意语法和时态的应用。毕竟,英语表达与汉语不同。

发表sci期刊论文有什么要求?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必须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由于它是公开发表物,需要遵循某些期刊的发表要求。无论是在国内学术期刊还是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都是这样。国际学术期刊的发表要求与国内学术期刊大不相同,而且在期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一起来看看发表sci期刊论文有哪些要求?sci期刊通常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很高,这类期刊对刊物发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对文章本身的要求,但对作者的身份职务没有什么特别要求,比国内一些核心刊物宽松一些。发表sci期刊的关键是文章的层次。撰写一篇好的sci论文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英语写作水平,二是专业知识水平。对国内大多数作者来说,英语写作水平不高。英语水平高也并不意味着英语写作水平就高。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时间里,它需要不断的磨炼。以下是发表sci期刊论文写作的4个要点:1、文本摘要本文的摘要是对本文的简单总结,包括主要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它可以用短语概括。摘要中的字数不应超过500个。2、引言这部分提出问题,回顾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即明确选题的研究背景,以及选题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清楚的哪些是别人的结论,哪些是自己的结论。3、方法和结果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描述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层次感。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相关性应清楚描述,不要引起实验过程混乱的现象,因为评审者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中描述来的。4、参考资料应标记引用内容,这是一个基本的学术道德要求。引用过程中未指出文献档的来源出处会造成本人的成功内容是假象,以免造成剽窃的现象。同时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抄袭,因此为了避免在影响作者个人发展时出现这样的误解,所有引用的部分都需要体现在参考中,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内容也需要标准清楚。因此,发表sci期刊论文的各个方面要求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写作。此外,还应特别注意语法和时态的应用。毕竟,英语表达与汉语不同。如果作者的英语写作水平不够高,或者在写作时感觉比较吃力。就需要有针对实践性的积累。或者是找一些专业机构指导润色。这将提高发表效率。有关发表sci期刊论文的详细信息,可咨询泰杰生物的小编。

北师大人工智能博士毕业要求如下。1、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要是想毕业要求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期刊上发表。所以还是比较难的。2、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某学院。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发表是职称评审必备条件之一,各行各业想要晋升职称,就必须发表相应要求的职称论文,职称论文不过关,通过评审就无望,所以职称论文是很关键的评审材料,也正是由于职称论文的重要性,使得每年都有不少职场人士因为职称论文发表问题犯愁,职称论文写作与发表并没有那么难,尤其一般级别的职称评审,职称论文只需要大家发挥正常的写作水平就可以,申报人员主要把握了职称论文发表格式、写作技巧、发表流程等方面的内容,顺利发表一般不是问题.发表职称论文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一、发表文章质量要求发表论文的质量自然是提升论文收录的一个主要的条件.对于这个方面来说主要就是针对于论文的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等.之前收到一篇文章,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编辑实在是看不懂,只能联系作者退稿修改,退稿再修改再审稿,浪费时间,严重的话永远拒收稿子.二、论文格式规范杂志论文格式要求每一个刊物或者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栏目和专业定位,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弄清楚目标杂志是哪个方面的.还要搞清是季刊、双月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这直接影响您的稿件发表的速度.符合自己单位要求发表论文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更好,所以发表论文前一定要了解自己所在单位职称等级对于论文格式结构的种种要求,如:字数、论文篇数,对第一作者是否要求、期刊要求(核心?普刊?),有的单位甚至对文章格式都有严格规定(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图表等方面的事项).三、论文发表时间一般的学术刊物,从编辑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不少作者认为期刊不是都是月刊、半月刊、旬刊,我这个月投稿,不是就安排下个月就出刊了,其实不然,很多期刊都是被提前会安排好版面,有些期刊版面都安排到下一年了,所以为评职称,还是提前准备为好.四、选择合法刊物发表论文不是随便找个期刊就可以的,期刊必须具有合法性,是合法期刊.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刊号的刊物,都是非法刊物.目前我国大约有1000-2000家非法刊物,或不规范的刊物.对大部分普通作者来说,是很难判断刊物的合法性的.对于有疑问的期刊,可以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里,确认一下是否是合法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