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发表论文航空流体力学

发布时间:2024-07-04 10:14:07

发表论文航空流体力学

这一领域,排第一位的应该是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不才在上面发过两篇),几乎所有CFD领域的数值离散方法的原创性、实质改进性的文章都发表在这一期刊上,譬如激波捕捉方法中的TVD、ENO、WENO格式,迎风格式通量计算方法中的Roe,van Leer,AUSM系列格式,非结构网格上的高精度算法DG、SV、SD等,以及两相流中VOF(volume of fluid,Hirt与Nicholes的原始文献已经被引8K+次了), level set(Osher的原始文献(JCP,1988)已经被引14K+次了)的方法。两相流上的论文被引用次数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方面的算法不仅仅可用于CFD计算,也可用于图像处理等其它领域。Osher因为在Level Set,TVD/ENO/WENO等方面开创性的工作,是被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做过一小时报告的人物。此外,采用偏微分方程进行网格生成的开创性工作(Thompson等,1974,JCP)也发表在这上面。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2016年之前,中科院分区里面将JCP分为大类物理三区,小类二区,今年已经改为大类二区,小类一区了。此外,还有Computer Method in Applied Machnics and Enginering(CMAME),这一期刊也是计算力学领域的顶级期刊,不过主要发表的计算固体/结构力学领域的工作,也有一部分工作是关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比如不可压流计算中经典的QUICK格式于1979年发表于该期刊。另外还有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最近这一期刊在算法上的影响力已经接近JCP了。SIAM 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这一期刊上的许多文章是关于算法在数学方面的深入分析,我因为理论数学功底的欠缺,里面许多文章并不是很懂。次一档次的期刊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以及Computers & Fluids.一般被JCP拒搞的改投这两份期刊。如果在算法上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如果投JCP希望不大的话,可以考虑投这两份期刊。

首先,飞机的升空是靠的空气动力,它和气球飞艇靠空气浮力升空不同。气球和飞艇是由于比重比空气小,受到空气向上的浮力升起来的。

由于飞机的比重比空气大很多,静止的飞机是不能升空的,只有当它动起来而且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飞离地面;就是直升飞机,也靠的是空气动力,也需要它顶上的旋翼旋转到一定的速度,才能升空。

其次,所谓飞机动起来,无非是要求飞机与空气有一个相对的速度。鸡毛静止时,如果没有风也是飞不起来的,鸡毛能飞起来是因为风吹过来,也就是说鸡毛与空气有一个相对速度。由此思考,一个物体所受的空气动力,物体运动空气静止和物体静止空气以同样的速度流动,是没有区别的。

也就是说,让物体以速度V 在静止的空气中运动所受的力和物体不动,空气以速度v 运动所受的力是一样的,基于这个道理,人们才发明了风洞,使空气在风洞中以一定的速度流动,把物体的模型固定在风洞里去测量它的受力状况。

扩展资料

最早进行升力实验的是英国人乔治·凯利 (George Cayley,1773-1857)。在他之前,人类几千年世代向往像鸟一样的飞翔,不过在想象中的实现技术上,飞翔也会像鸟一样的靠翅膀的扑动来飞起。为此达·芬奇还做出了具体的设计。凯利则开辟了另外一条途径。

乔治·凯利幼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他自幼好学。他的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来自一位家庭教师,是当时的有名数学家乔治·瓦克,瓦克很喜爱凯利的聪明好学,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在乔治·凯利10岁时,他听说法国有人利用气球升空成功,从那时便对航空产生兴趣并且一心向往。凯利也像达·芬奇一样,从小就对鸟的飞行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他最早认识到鸟的翅膀同时具有产生升力与推力的功能。

大约在1796年,他仿制和改进了中国的竹蜻蜓。之后他对竹蜻蜓的兴趣一直保持到晚年,在25岁的时候,曾根据竹蜻蜓的原理设计了一架直升机。据凯利后来说,这个直升机进行过多次成功的飞行。后来凯利还设计与制造了一架滑翔机。

当时凯利能够使用的实验装置是在若宾 (Benjamin Robins,1707-1751) 所设计的如图所示的悬臂机。不过在他之前这种悬臂机主要是用来测量物体运动的阻力的。

实验时,将模型固定在悬臂的端部,当悬臂旋转时,由转速和悬臂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模型的速度,在悬臂达到匀速旋转时,同时由驱动悬臂旋转的重物就能够计算出模型所受的阻力。

不过,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当悬臂旋转了一些时间之后,空气或水会随着悬臂一同旋转,这样会使实验的精度大受影响。

《空气动力学学报》,1980年创刊,198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的国家综合性一级学术刊物。多年来,刊物在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遵循“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有新思想、理论与实际结合上有新特色、新方法、应用上有较大价值”的办刊宗旨,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刊物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代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和发展水平的高科技学术期刊,成为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的佼佼者。是我国比较好的计算流体力刊物。

计算流体力学的权威期刊有国内的有空气动力学学报和航空学报;《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汽车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入门》。

发表论文航空+流体+力学

徐博洋在scl上发表的论文有:等用富氧燃烧锅炉高温烟气制取高热值生物质气化气的系统、流体力学研究方向固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工程流体力学。1、徐博洋作为第一、二作者的研究论文《AHandFoodandMouthDiseaseModelwithPeriodicTransmissionRateinWenzhou,China》2014年初发表于SCI源期刊;2、“统计建模”小分队的李洁和傅妍珺为第一、二作者的研究论文《ASpatialTemporalARMAModeloftheIncidenceofHand,Foot,andMouthDiseaseinWenzhou,China》发表于SCI源期刊。这两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院数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新突破!

刘沛清

性别:  男

出生年份:  1960

职称:  教授

院系: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2000年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力学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流体力学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流体力学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流动分离与控制;大迎角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气动布局

电子信箱:   或

办公电话:  82338967

办公地点:  新主楼C810

通信地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刘沛清,男,1960年12月30日生,系山西省忻州市人,198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所工作。2000年-至今,任教育部流体力学实验室责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2003年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空气动力学北京市精品课负责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200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获全国国防系统百名优秀博士、硕士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实验和数值模拟工作。近年来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和面上项目以及国防预研课题等,利用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工程中的一些复杂流动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所获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5部,被SCI、EI收录多篇。学科专业: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主要研究方向:旋涡分离流与流动控制、飞行器大迎角空气动力学、鸭式布局涡系干扰与控制、高速层流控制技术、现代轻质高效螺旋桨设计与优化、飞行器低Re数流动机理与控制、大型飞机起飞着落气动性能、水上迫降性能研究等领域。 教学及人才培养情况:承担博士生“近代流体力学”课程;硕士生“湍流模型与射流理论”和“水动力学理论”;本科生“空气动力学”教学任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男,1960年12月30日出生,山西省忻州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工作;2000年至今,任教育部流体力学实验室责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2003年至今,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为“空气动力学”北京市精品课负责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 200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获全国国防系统百名优秀博士、硕士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承担教学任务: 博士生课程“近代流体力学”;硕士生课程“湍流模型与射流理论”和“水动力学理论”;本科生课程“空气动力学”。 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实验和数值模拟工作。近年来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防预研和国防基础等课题,利用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工程中的一些复杂流动(旋涡分离与控制,高速层流控制技术等)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气动设计难题。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飞机旋涡分离及其控制技术 2、高速层流控制技术 3、现代高效轻质螺旋桨设计与优化技术 4、大型飞机起降气动特性、地面效应机理和水上迫降性能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EI收录多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代表作 [1] 刘沛清. 自由紊动射流理论[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2] 刘沛清. 空气螺旋桨理论以其应用[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介于数学、流体力学和计算机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计算机和数值方法来求解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对流体力学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流体力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种手段发展起来的。很早就已有理论流体力学和实验液体力学两大分支。理论分析是用数学方法求出问题的定量结果。但能用这种方法求出结果的问题毕竟是少数,计算流体力学正是为弥补分析方法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

航空动力学报投稿

航空动力学报投稿难度很大。

《航空动力学报》是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经国家科委批准的高级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原理与设计,气动热力学。

叶轮机械,燃烧学,传热传质学,结构力学,自动控制、机械传动、实验技术以及热动力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编委会由主编、副主编及编委共50余人组成,均为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

主要栏目

航空航天发动机原理与设计、叶轮机械、燃烧、传热、传质、自动控制、结构、强度、振动、气动热力学、机械传动、实验技术。

我也是这种情况,不知道是终审后才给消息,还是进入复审就有录用的可能性。

不对,外审是在初审结束之后,将文章传给权威机构或者个人进行盲审。外审通过之后,一般就基本会被录用了。你这种情况貌似是再走了一道程序,你要是很着急用录用通知的话,打电话给杂志社问个究竟。

北航在流体力学jfm发表论文

没发过你说的期刊,但是我发过关于流体力学领域的 流体动力学 。流程大概是这样子的。先投稿,大概审核在10-15天吧,因为中间有周末,编辑周末不上班。然后等审核结果,结果出来后,编辑发邮箱告诉我审核意见,是否通过,以及审核意见,论文要怎么修改,修改完后就交钱,等待排版就可以了。 流体动力学是季刊,挂网大概一个月左右吧,慢快的,主要是我论文要改的地方少,改论文比较快,挂网就快,出刊因为是季刊,就比较慢一点了。

4系也有计算流体力学,导师有陈懋章,方韧,宁方飞孙晓峰等。

空气动力学的博导,还不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男,1960年12月30日出生,山西省忻州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工作;2000年至今,任教育部流体力学实验室责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2003年至今,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为“空气动力学”北京市精品课负责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 200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获全国国防系统百名优秀博士、硕士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承担教学任务: 博士生课程“近代流体力学”;硕士生课程“湍流模型与射流理论”和“水动力学理论”;本科生课程“空气动力学”。 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实验和数值模拟工作。近年来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防预研和国防基础等课题,利用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工程中的一些复杂流动(旋涡分离与控制,高速层流控制技术等)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气动设计难题。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飞机旋涡分离及其控制技术 2、高速层流控制技术 3、现代高效轻质螺旋桨设计与优化技术 4、大型飞机起降气动特性、地面效应机理和水上迫降性能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EI收录多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代表作 [1] 刘沛清. 自由紊动射流理论[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2] 刘沛清. 空气螺旋桨理论以其应用[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6

航空动力学期刊投稿

先投稿,收到稿件后,编辑给个修改意见及是否录用,同时通知交版面费,最后定稿和出版。

航空动力学报今年改了审稿流程,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外审——责任编委复审——主编终审能进复审说明上一步专家外审的意见是不错的,可以考虑录用或者修改后录用你看一下编委会名单,和你投稿论文方向差不多的那一位应该就是负责复审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