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发表10分以上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03:42:52

发表10分以上论文

学历(学位)占12.5%,专业工作年限占17%,现任职年限占12.5%,年度考核占8%,荣誉称号(行政奖励)占8%,现任职以来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情况占17%。在参加职称参聘时,对参聘人员的各种环境进行量化,其中发表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参评人员总的评价分数为100分,其中发表论文最高为10分(各个专业的最高分数不同)。有关规定:(1)所有论文应为任现职以来所撰写并发表或交流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包括著作、译文、译著),以证书及原文为准。其中: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是指被sci、ssci、ei、istp四大国际索引所收录的国外期刊;国外期刊是指带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的国外期刊;专业焦点期刊是指依据中国科技信息探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探究会提供的检索报告肯定的本专业领域刊物;国家学术刊物是指带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期刊;一般刊物包括省部级学术会议论文、论文集、《增刊》、科普类刊物;技术报告(论文)则主要是指个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某一领域的报告(论文),包括技术业务方案、规划计划、调研报告、技术规范标准、专业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等。(2)论文(著作)及其发表的刊物(会议交流论文)级别由油田公司职改办组织专家认定。(3)论文得分,应为该论文(著作)对应级别评分除以作者人数所得分数。例如: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该论文对应级别评分为7分,借使是独著,则论文得7分,借使为2人合写,那么得分应为3.5分。(4)若多篇论文发表或交流,以论文最高得分为基础分,累加其余各篇论文得分后×10%并与基础分相加即为论文总得分。例如:某参评人员共有三篇论文发表(交流),其中第一篇由2人合写并在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二篇为个人独写并在一般级刊物上发表,第三篇论文为2人合写并在一般刊物上发表,则该同志第一篇论文得分为3分,第二篇论文得分为6分,第三篇论文得分为3分,那么该同志论文得分总分为6+(3+3)×10%=6.6分。(5)同篇论文在不同刊物上发表不重复加分:与获奖成果相似的论文不重复加分。工程技术研发类专业初级职称的论文量化评价标准及评分等级最高分数为8分,具体标准如下:得8分: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本专业焦点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二篇及以上。得7分: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本专业焦点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得6分:在国家学术会议上交流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国家学术刊物、本专业焦点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二篇及以上。得5分:在国家学术会议上交流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国家学术刊物、本专业焦点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得4分: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一般刊物(有国内统一刊号)发表本专业论文二篇及以上。得3分: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一般刊物(有国内统一刊号)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工程技术非研发类专业初级职称的论文量化评价标准及评分等级最高分数为6分,具体标准如下:得6分:在国家学术会议上交流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本专业焦点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二篇及以上。得5分:在国家学术会议上交流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本专业焦点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得4分: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一般刊物(有国内统一刊号)发表本专业论文二篇及以上。得3分: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一般刊物(有国内统一刊号)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得2分:在局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内部刊物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得1分:在处级技术交流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撰写过专业技术报告3篇及以上。工程技术专业中级职称的论文量化评价标准及评分等级最高分数为6分,具体标准如下:得5-6分: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一般刊物上(有国内统一刊号)发表过本专业论文。得3-4分:在局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内部刊物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得1-2分:在处级技术交流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撰写过专业技术报告3篇及以上。经统会审专业初级职称的论文量化评价标准及评分等级最高分数为10分,具体标准如下:得10分:在国家学术会议上交流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本专业焦点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二篇及以上。得9分:在国家学术会议上交流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本专业焦点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得8分: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一般刊物(有国内统一刊号)发表本专业论文二篇及以上。得7分: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一般刊物(有国内统一刊号)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得6分:在局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在内部刊物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得5分:在处级技术交流会议上交流过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或撰写过专业技术报告3篇及以上。得4分:得4分撰写本专业较高水平的经济、统计、会计、审计分析报告三篇以上。得3分:撰写本专业较高水平的经济、统计、会计、审计分析报告一篇以上。政工专业初级职称的论文量化评价标准及评分等级最高分数为10分,具体标准如下:得9-10分: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较高水平的本专业论文或在国家级会议上介绍过个人经验。得7-8分: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过较高水平的本专业论文或在省部级会议上介绍过个人经验。得5-6分:在局级刊物上发表过较高水平的本专业论文或在局级会议上介绍过个人经验。得3-4分:在厂处级会议上介绍过个人经验。找一个机构不难,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找谁都一样,自己判断好了第一,先考虑你发表论文的用途,评中职,还是高职。中职一般发表省级以上就可以,高职就需要有国家级的了,甚至核心期刊。毕业论文的话,还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了。第二,考虑价格方面,省级 国家级 核心价格都不一样,但是咱们也不能一再追求低价格,网上假刊太多,小心占小便宜吃大亏,了几百快无所谓,主要是耽搁了事情,评职称一年就一次(要找可以用支付宝付款的)。第三,时间问题,刊物确定好了 一定要确定下(新闻出版总署)是否能查到。然后就是时间,一般杂志从定稿到出刊都得需要1个月,赶上高峰期3月都有可能,如果对方什么都答应你,今天给稿子明天邮递给你刊物,这个肯定是假刊的。第四,价格方面,这个不好说,杂志种类太多,没法完全根据省级 国家级来判断价格,核心期刊的话 悬殊很大。

博士期间发三篇10以上论文能进二线城市的重点高校。

博士毕业找工作,主要是看论文达标的档次和在该领域中所作贡献的大小,研究突破越大、论文档次越高,能进的大学级别也就会越高。除了科研领域的表现,部分要求比较高的院校在招聘的时候可能还会比较看重第一学历和出国经验。

博士生找工作的建议:

1、就业意识与社会需求存在断档

其实很多人当时考博士的初衷就是想博士毕业时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而并非是因为热爱科研工作而去攻读博士学位,所以有很多博士毕业生仅仅把就业目标瞄准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以及一些事业单位上。如果找不到理想的用人单位,宁可不毕业或者继续去博士后流动站,也不愿去有一些企业性质的单位。

2、用人单位对博士的定位有所偏差

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博士的定位存在偏差,认为博士是高层次人才,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单位招来了博士,在业务上和管理上都要表现优秀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目的。但事实上,往往毕业的博士生都是刚出校园的学生,在社会经验以及管理方面并没有多少技能,仅是在某一个很小的行业领域内有部分突破,所以说很多刚毕业的博士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期望,这就造成了很多博士去应聘时,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现象。

3、博士自身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博士中,相当一部分都存在混文凭的心理,因此在博士期间并没有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所以招聘面试的时候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自然面临着找工作难的现象。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水平的提高才是硬道理。

发表10分以上的sci论文

有差距。10分的sci是一个很优秀的刊物,也就是评价是最高的

sci10分是相当好的期刊了,在SCI检索的几千本期刊中,10分以上的仅有不到300本影响因子超过5的sci期刊有上千本,10分以上期刊有275本,5-10分期刊有731本。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能发表1分以上期刊就已经很优秀了,影响因子较高的sci期刊,投稿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有。10分的sci是一个很优秀的刊物,也就是评价是最高的。

就是给这篇文章打分数呗,一般跟电影影评一样满分10分sci10分以上的文章比较难发,有些牛人就是因为有一两篇10分以上的文章,而作为人才引进,得到大量的资助或奖励。

生物类发表10分以上论文

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基因的生物科技论文 范文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基因研究

引起人们大惊小怪的,就是让父母能够有意识选择孩子遗传特性的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除了用基因方式医治少数遗传疾病,如囊肿性纤维化外,改变基因的成人还不可能出现。改变成人的基因还不是人们敢于轻易尝试的技术,要恢复或加强成人的功能,还有许多更简单、更安全、也更有效的 方法 。

胚胎选择技术是指父母在怀孕时影响孩子基因组合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最简单的干预方法就是修改基因。这不是一种大刀阔斧的变更,因为它要获得的效果就像筛选各种胚胎、选择具有所需基因的胚胎的效果一样。事实上,这种胚胎筛选程序已经在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中 应用了。这种技术已经用了十几年,但还在试验,在未来5到10年将臻于成熟。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可供父母选择的方案会大大增多。

再进一步将出现对生殖系统的干预――即选择卵子、精子、或更可能的是选择胚胎的第一细胞。这些程序已经在动物身上应用,不过使用的方式对于人类还缺乏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人类比较可靠的一种方法也许是使用人造染色体。这项技术听起来像是不可置信的科幻电影,但已经用在动物身上了。人造染色体植入老鼠身上,连续几代被传了下去。人造染色体也用在人体细胞培养中,在数百次细胞分裂中都能保持稳定。因此,它们可以充当插入基因模块的稳定“平台”。这些被插入的基因模块包括在适当时候让基因兴奋或休息的必要控制机制,就像在我们46个染色体中的正常基因的激活或休息,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生理 组织类型,或取决于它们遇到的 环境状况一样。

当然,为安全起见,需要早期介入才能使焦点集中。你不能去修改一个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生理组织不断变化时被激活的基因,因为我们对这一过程所知甚少,有可能发生不想要的或灾难性的副作用。所以,在人体内使用人造染色体的首次尝试,多半要让被植入的基因处在“休息”状态,到成人阶段才在适当的生理组织中被“激活”。

执行这种控制的机制已经用在动物实验中,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特定基因在发育成熟的有机体中的作用。当然,在体内存在着始终控制基因的机制。不同类的基因在不同的生理组织内的不同地点和时间被激活或休息,这对未来的基因工程师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与我们现有的基因相 联系的已证实的调节结构可以复制下来,用以执行对植入基因的控制。胚胎选择的目标

预防疾病可能是胚胎选择的最初目标。这类可能性也许不久就会远远超出纠正异常基因的范围。例如,最近的研究显示,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癌症的发病率降低了近90%。很可能是三体性21(即染色体21的第三个复制品,具有增强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导致智力迟钝和其他唐氏综合症的症状)对癌症有预防作用。假如我们能鉴别出染色体上的哪些基因对癌症有预防作用,会怎么样呢?基因学家也许会把这类基因放在人造染色体上,然后植入胚胎,使癌症发病率降低到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水平,又可以避免复制染色体21上其他基因所引起的所有问题。许多其他类似的可能性无疑都会出现,有些可能性几乎肯定是有好处的。

人造染色体的使用可能会进行得很顺利,尤其因为染色体本身在用于人体前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试验。它们可以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后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用于人体。如今,每一种基因疗法都是重新开始的,所以不可能获得绝对的可靠性。

如果有明确的基因修改案例显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似乎是安全的,不可能更简便更安全了,那么人们就会对它们表示欢迎。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值得这样做。未来基因治疗专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会进行试验,观察这种疗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就不应该拒绝。例如,降低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是每个人都非常需要的增进健康的手段。

用基因延长寿命

防止衰老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科研领域,因为这件事似乎很有可能做到,而且是绝大多数人所强烈需要的。如果能通过揭开衰老过程的基本程序,发现某种手段能使我们开发药物或其他对成人有效的干预手段,那么人人都会需要。

胚胎工程可能比对成人的基因疗法更简单,更有成效。因为胚胎中的基因会被复制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能获得具体组织的控制机制。所以很可能对胚胎的干预 措施 对成人是行不通的。这样一来,父母很可能把怀孕看作赋予孩子健康条件的机会――一次不可错失的机会。

如对衰老生物学的研究投入资金,会极大地加速“衰老治疗”。如今,这个领域资金非常缺乏。许多资金都用于研究治疗老年病的方法上,没有用来搞清楚衰老的基本过程,而许多老年性疾病(如癌症、心脏病、早老性痴呆症、关节炎和糖尿病)都是由这一过程引起的。能加速衰老防止研究进程的另一件事,就是提高这个领域的形象。这个 工作已经开始了,但非常缓慢。吸引年轻的科研人员和严肃的科学家进入这个领域是至关重要的。抗衰老(即延长孩子的寿命)可能将是生殖干预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为孩子谋最大福利是人类的天职。事实上,全球民意测验已经显示,在被测的每一个

国家都有可观的人数对增强孩子的身体和脑力健康感兴趣。他们考虑的不是如何避免某些疾病,而是用干预手段改善孩子的容貌、智力、力量、助人为乐精神和其他品质的状况。一旦技术达到可靠程度,许多人都需要这类干预手段。甚至那些没有这方面压力的人也会这么做,目的是不让孩子处于劣势。当然,人们会很小心,因为他们并不想伤害孩子。总之,如果干预手段失败,他们就得忍受其结果,承受犯罪的感觉。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选择吗?

社会也许并不欢迎某些父母的选择。在美国性别选择是合法的,但在英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就是非法的。不少人认为,尽管西方国家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性别失衡,很难说父母的选择伤害了谁,但这个程序在美国也应该是非法的。另一个即将来临的决定是父母是否因为大量基因疾病而进行筛选。父母们不久就能够选择孩子的身高和智商,或选择性情气质的其他特点――容易患病的机制也许不久就会在基因解读中表现得清清楚楚。

胚胎选择技术的第一批希望所在是基因测试和筛选,即选择某种胚胎而不是另一种。一开始,让许多人接受这个技术是困难的,但要控制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胚胎本来就可能是完全自然形成的。这样选择也许是令人苦恼的,但不会发生危险,我猜想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比问题多。有些人担心这样一来会失去多样性,但我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父母所选择的胚胎可能会产生一个有严重健康问题的婴儿。那么是否应该允许父母做这样的选择呢?例如,失聪群体掀起了一个极力反对耳蜗移植的运动,因为耳蜗移植伤害了聋哑 文化 ,把聋哑视作残疾。大多数非聋哑人正是这样看待他们的。有的聋哑父母表示,他们要使用胚胎选择技术来确保他们的孩子继续聋哑。这并不是说他们拿出一个胚胎来毁坏它,而是选择一个能造成一个聋哑婴儿的胚胎。

这造成了真正的社会问题,因为社会必须承担这类健康问题所需的医疗费用。如果认为父母的确有权作这样的选择,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去重视健康儿的出生而轻视有严重疾患的婴儿,那么我们将无法控制这类选择。但如果我们认为存在问题,并极力想与之进行斗争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斗争是很有前途的。

放开手脚,取消禁令

关于由人体克隆产生的第一例怀孕事件见报后不久,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就表示支持参议院的一份提案,该提案宣布所有形式的人体克隆皆为非法,包括旨在创造移植时不会被排斥的胚胎干细胞,即治疗性克隆。我认为这种禁令下得为时过早,也不会有效果,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误导。就是说,这个禁令无疑是错误的。它根本无法实质性推延再生性克隆的问世,我认为这种类型的克隆将在10年内出现。这个禁令把 政治、宗教和 哲学因素注入了基础研究,这将是个危险的案例。这个禁令的立法理念把更多的关注赋予了微乎其微的小小细胞,而对那些身患疾病、惨遭折磨的人却视而不顾。这个禁令用严厉的刑事惩罚(10年监禁)来威胁胚胎科研人员,这在一个妇女在妊娠头三个月不管什么理由都有权堕胎的国家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美国对胚胎研究的限制,已经对旨在创建再生 医学的生物技术的 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些限制延缓了美国在这个领域的前进步伐,而美国在生物医学的科研力量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如今这类科研已转移到英国和其他国家去了,例如新加坡,正在为一项研究胚胎干细胞的庞大 计划提供资金。这种延误之所以非常不幸,是因为本应发生的好事如今却没有发生。对多数人来说,10年或20年的延误不是个大问题,但对于演员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 J.Fox)以及其他帕金森氏病和早老性痴呆症患者来说,却是生与死的问题。

对各种再生可能性的无知,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但这种无知却不能成为公众政策的基础,因为公众的态度会迅速改变。25年前,体外受精着实让人们猛吃一惊,体外受精的孩子被称作试管婴儿。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与他小孩没什么区别,这个方法也已成为许多没有孩子的父母的明确选择。

不管是出于意识形态还是宗教原因,把新技术加以神秘化,把它当作某种象征来加以反对,都不会有效推迟即使是最有争议的 应用。这种反对态度只会扼杀本可以转化为人人支持的生物医学新成果的主流科研。

人类克隆会在某个国家实现:很可能是以暧昧隐秘的方式实现,而且甚至在确认安全之前就实现。抗议和禁止也许会稍稍推迟第一个克隆人的诞生,但这是否值得花费严肃的人类立法成本呢?

不管我们多么为之担心,人类胚胎选择是无法避免的。胚胎选择已经存在,克隆也正在进行,甚至直接的人类生殖工程也将出现。这样的技术是阻挡不了的,因为许多人认为它能造福于人类,因为它将在全球数以千计的实验室里切实进行,最重要的是,因为它只是解除生物学的主流生物医学科研的一个副产品。

对于迅速发展的技术,我们要做的重要的事,不是预先为它设立条条框框。务必要牢记,同原子武器相比,这样的技术是没有危险性的。在原子武器中,稍有不慎,众多的无辜旁观者即刻就会灰心烟灭。这些技术仅对那些决定挺身而出使用

他们的人才具有危险性。如果我们把关于这些技术的现在的希望和恐惧带进将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预先控制,从而扼杀它们的潜力的话,我们就只能制定出非常拙劣的法律。今天,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来预测这些技术未来会出现什么问题。

比较明智的方法是让这项技术进入早期 应用,并从中学些东西。性别选择就是现实世界的 经验 能告诉我们一些事情的极好例子。许多人想要控制性别选择,但与不发达国家不同,在发达国家,自由选择性别并没有导致性别的巨大不平衡。在美国,父母的选择基本上男女平衡的,女孩占微弱优势。以前有人认为,如果给了父母这种选择权,会出现严重问题,因为男孩会过剩。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危险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有些人认为,父母不应该对孩子拥有这种权力,但他们究竟担心什么,往往非常模糊。在我看来,如果父母由于某种原因的的确确需要一个女孩或男孩,让他们了却心愿怎么会伤害孩子呢?相反的情况倒的确值得担心的:如果父母极想要一个男孩,结果却生了个女孩,这个“性别错误”的孩子可能就不会过上好日子。我相信,让父母拥有这种选择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们还可以想象出有关性别选择的各种麻烦事件,编出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危险 故事 。但如果将来事情发生了变化,性别不平衡现象真的出现了,我们再制定政策处理这类特殊问题也不迟。这要比现在就对模糊的恐惧感和认为是在戏弄上帝的思想观念作出反应,无疑要明智得多。这是民主化的技术吗?

阻止再生技术的行为使这些技术造成 社会的极端分裂,因为阻止行为仅仅使这些技术为那些富裕的人所用,他们可以非常容易地绕过种种限制,或者到国外去,或者花大钱寻求黑市服务。

其核心是胚胎选择技术,如果处理恰当,它可以成为非常民主化的技术,因为早期采取的各项治疗措施可以面向各种残缺者。把智商在70到100(群体平均数值)的人向上提高,要比把智商从150(群体百分比最高值)提高到160容易得多。要让本已才智卓绝的人再上一层楼,那非常困难,因为这必须改善无数微小因素的复杂的混合配备状况,正是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个超人来。而改善退化的功能则要容易得多。我们并无超人的案例,但我们却有无数普通人为佐证,他们可以充当范例,引导我们如何去修改一个系统,使之至少达到正常的功能。

我觉得,人们以为我们是平等的创造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于是就认为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基因抽奖可能是非常非常残酷的。你去问问行动迟钝的人,或问问有这样那样基因疾病的人,他们是不会相信什么基因抽奖是多么美妙公平这种抽象言论的。他们就希望自己能更健康些,或者获得某些方面的能力。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在许多方面创造了一个平等的竞技场,因为那些本来由于基因原因处于劣势的人也有了竞争的机会。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技术就像其他技术一样, 发展很快。在同代人之间,富人和穷人的应用差距不会很大,而在两代人之间的应用差距却会很大。如今,甚至比尔?盖茨也无法为他的孩子获得某种在25年后中产阶级也认为是很原始的基因增强技术。

所谓明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懂得什么我们有权控制,什么无权控制。我们务必不要自欺欺人,以为我们有权对是否让这些技术进入我们的生活进行选择。它肯定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形势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去使用这些技术。

但在我们如何应用它们、它们会如何分裂我们的社会,以及它们对我们的价值观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上,我们的确有某种选择余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讨论。我本人对这些技术是满怀希望的。它们可能产生的好处会大大超过可能出现的问题,我想,未来的人类在回顾这些技术时,会觉得奇怪:我们在这么原始的时代是如何生活的,我们只活到75就死了,这么年轻,而且死得这么痛苦难过。

政府和决策者不应该对这些研究领域横加阻挠,因为由于误用或意外所造成的伤害,并不是仅有的风险。能够挽救许多人的技术因为延误而使他们继续遭受痛苦,也是一种风险。

当务之急是倾全力获得足够的安全性,防止意外的发生,而要做到这点,协调者看来要牺牲许多间受影响的人的安全。疫苗的例子就是这样。疫苗有许多年没有进展,因为引起诉讼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那个孩子受了伤害,会产生巨大的后果。然而很明显,对接受疫苗接种的全体人而言,是非常安全的。

我认为人们对于克隆也是同样的问题。它在近期可能会影响最多一小部份人。在我看来,拒绝会改变数以百万患者命运的非常有可能的 医学进步,振振有词地宣称这是对人类生命的尊重,这是一种奇怪的逻辑。

失去人性还是控制人性?

另一种祁人之忧,认为任意篡改生物机制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人性。但是,“人性”究竟是与某些非常狭隘的生物结构有关,还是与我们接触世界的整个过程、与我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呢?例如,假如我们的寿命增加一倍,会不会使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人性”呢?寿命延长必然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改变我们的互动方式,改变我们的 组织制度、家庭观和对 教育 的态度。但我们还是人类,我敢断言我们会迅速适应这些变化,并会对以往没有这些变化的生活觉得不解。

如果原始的狩猎者想象自己生活在纽约城,他们会说在那样的地方他们可能不再是人了,他们认为那不是人的生活方式。可是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不仅把纽约的生活看作是人的生活,而且是大大优于狩猎生活。我想,我们改变生物机制所发生的变化也是如此。

目前人类还处在进化的早期阶段,至多是青少年期。几千年后,未来的人类来看我们这个时代,会认为是原始的、艰难的同时充满希望的时代。他们也会把我们这个时代看作是人类发展的特殊的光荣的时刻,因为我们为他们的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很难想象即使一千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猜想我们现在的生物重组会大大影响未来的人类。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基因的生物科技论文范文

作为即将毕业的生物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前需要发表相关专业的生物论文。那么怎么发表生物论文了。下面我就自己的过往经验给大家总结一下。 工具/原料生物论文沟通工具方法/步骤1发表前,先认真完成自己的生物论文,体现出高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2根据生物论文,明确论文的主旨,研究方向等。确定准备投稿的期刊。选择前,确定其规范合法性。可以通过杂志之家查询系统,查询该杂志的注册信息。 3选择可靠的发表机构予以合作。通过工商局查询系统,确定其符合相关资质。 4按照审稿专家要求,对生物论文适当修改,使其符合发表要求。 5完成发表。确定自己的生物论文已经发表成功。可以到相关政府部门查询,也可以索要当期样刊查询。

发表10篇以上CSSCI论文

【 #留学生招聘# 导语】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至今拥有110余年的光辉历史,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以下是 为您提供的信息,欢迎阅读。 一、招聘对象及待遇 (一)招聘对象 1.水杉学者 A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任职的国际知名学者,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顶尖人才。 B类:国家“”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教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海外大学教授,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C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国家“”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海外大学副教授,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D类:省级重点(品牌)人才工程入选者(如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外大学助理教授,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拔尖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2.水杉英才 E类:具有博士学位,年龄45岁以下,教授,或与教授水平相当的人才(人文社科类年龄可放宽至50岁)。 具体要求:主持或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2,二等奖排名第1),或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前2,一等奖排名第1),近五年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10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中至少4篇SCI源刊论文(至少一区1篇或二区2篇)、或8篇EI源刊论文(EI核心至少4篇)或8篇CSSCI源刊论文(CSSCI核心至少4篇)。教学成果突出者可适当降低对论文篇数的要求。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要求发表8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中至少6篇CSSCI源刊论文(CSSCI核心至少4篇)。 F类: (1)具有博士学位,年龄40岁以下,副教授。 具体要求:主持或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近五年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8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中至少3篇SCI源刊论文(二区及以上至少2篇)、或6篇EI源刊论文(EI核心至少4篇)、或6篇CSSCI源刊论文(CSSCI核心至少4篇)。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要求发表6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中至少4篇CSSCI源刊论文(CSSCI核心至少2篇)。 (2)在国(境)外大学或学术机构博士学位获得者或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以上,年龄35岁以下。 具体要求: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其中在SCI源刊上发表5篇(二区及以上至少2篇)、或EI源刊上发表10篇(EI核心至少4篇)、或在SSCI源刊上发表4篇或CSSCI源刊上发表10篇(CSSCI核心至少4篇)及以上论文。 土木工程、林业工程(森林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要求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4篇(二区及以上至少1篇)、或EI源刊上发表论文8篇(EI核心至少4篇);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学科要求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3篇、或EI源刊上发表论文8篇(EI核心至少4篇);城市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要求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4篇(二区及以上至少1篇)、或EI源刊上发表论文6篇、或SSCI源刊上发表论文4篇、或CSSCI源刊上发表论文8篇;林业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要求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EI源刊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CSSCI源刊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3)在国内“双一流”大学或学术机构博士学位获得者或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以上,年龄35岁以下。 具体要求: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其中在SCI源刊上发表6篇(一区、二区至少各1篇)或EI源刊上发表10篇(EI核心至少5篇)、或在SSCI源刊上发表5篇或CSSCI源刊上发表10篇(CSSCI核心至少5篇)及以上论文;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青年基金)1项,同时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其中在SCI源刊上发表4篇(二区及以上至少2篇)或EI源刊上发表6篇(EI核心至少4篇)、或在SSCI源刊上发表3篇或CSSCI源刊上发表6篇(CSSCI核心至少4篇)及以上论文。 土木工程、林业工程(森林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要求一年以上海外经历,同时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6篇(二区及以上至少2篇)、或EI源刊上发表论文10篇(EI核心至少5篇);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学科要求一年以上海外经历,同时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4篇、或EI源刊上发表论文8篇(EI核心至少5篇);城市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要求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3篇(二区及以上至少1篇)、或EI源刊上发表论文5篇、或SSCI源刊上发表论文3篇或CSSCI源刊上发表6篇及以上论文;林业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要求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4篇、或EI源刊上发表论文6篇以上、或CSSCI源刊上发表论文6篇以上。 G类: 讲师水平人才应聘条件请参照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教学科研岗公开招聘公告》(网址:) 本校博士毕业生,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①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②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其中在SCI源刊上发表5篇(一区、二区至少各1篇),或EI源刊上发表8篇(EI核心至少4篇),或在SSCI源刊上发表4篇,或CSSCI源刊上发表8篇(CSSCI核心至少4篇)及以上论文,且具有一年及以上海外学习经历; 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青年基金)1项,同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其中在SCI源刊上发表4篇(二区及以上至少2篇),或EI源刊上发表6篇(EI核心至少4篇),或在SSCI源刊上发表3篇,或CSSCI源刊上发表6篇(CSSCI核心至少4篇)及以上论文,且具有一年及以上海外学习经历。 (二)待遇 1.水杉学者 “水杉学者”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税前),在安家费和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实验室办公条件、过渡房、研究生和博士后招收指标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A类:年薪不低于100万元,提供丰厚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学校根据学科发展规划,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全力保障人才在校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具体要求和待遇面议。 B类:年薪不低于80万元,发放安家费30万元、购房补贴150—25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类300—5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100—200万元。提供必要的科研和办公条件,并根据需要配备科研助手。 C类:年薪不低于60万元,发放安家费20万元、购房补贴100—15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类100—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50—100万元。提供必要的科研和办公条件。 D类:年薪不低于30万元,发放安家费20万元、购房补贴60—8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类80—1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40—50万元。提供必要的科研和办公条件。 2.水杉英才 聘期内按国家及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岗位的工资、福利和生活待遇,并给予相应的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周转住房等支持。 E类:发放安家费10万元、购房补贴50—10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类40—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20—30万元。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F类:发放安家费10万元、购房补贴30—4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类20—3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10—15万元。 G类:享受一次性住房补贴10—20万元;学校根据申报的项目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5—10万元,人文社科类2—5万元。 二、招聘学科及联系方式 1.F类及以上: 林学院: 学科(专业):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 联系人:汪贵斌; 邮箱:; 联系电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林业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木材加工装备与信息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联系人:梅长彤; 邮箱:; 联系电话:。 化学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生物制药、药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剂学)、中药学、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 联系人:王飞; 邮箱:; 联系电话:。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联系人:刘英; 邮箱:; 联系电话:。 土木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森林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测绘与信息技术;工程管理; 联系人:王立彬; 邮箱:; 联系电话:。 经济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企业管理、数量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税务); 联系人:杨加猛; 邮箱:; 联系电话:,。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文体学)、新闻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影视文学创作)、设计学(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管理学(酒店管理、会展管理)、旅游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 联系人:王全权; 邮箱:; 联系电话:,。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学科(专业):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仪器仪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联系人:业宁; 邮箱:; 联系电话:。 风景园林学院 学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联系人:田如男; 邮箱:; 联系电话:。 理学院 学科(专业):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新材料、物理学、数学; 联系人:罗振扬; 邮箱:; 联系电话:。 外国语学院 学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 联系人:陈莉萍; 邮箱:; 联系电话:。 艺术设计学院 学科(专业):艺术学、设计学、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美术学; 联系人:祝遵凌; 邮箱:; 联系电话:。 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学科(专业):林业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家具设计与工程)、设计学(工业设计及理论、工业设计、交互设计、产品设计)、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 联系人:徐伟; 邮箱:; 联系电话:,。 轻工与食品学院 学科(专业):制浆造纸工程、发酵工程、印刷与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联系人:金永灿; 邮箱:; 联系电话:。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车辆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联系人:马健霄; 邮箱:; 联系电话:,。 生物与环境学院 学科(专业):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联系人:阮宏华; 邮箱:; 联系电话:。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联系人:孙建华; 邮箱:; 联系电话:。 竹类研究所 学科(专业):生物学(植物学)、林学(林木遗传育种); 联系人:吴小平; 邮箱:; 联系电话:。 2.G类:请参照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教学科研岗公开招聘公告》(网址:) 三、应聘材料 (一)应聘F类及以上师资,须提供如下材料: 1、个人主要简历; 2、南京林业大学引进人才考核审批表(请从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网页*栏*); 3、学历、学位证书及现任职证明; 4、近五年代表性学术论文、论著、专利等科研成果目录;被SCI、EI等收录检索证明; 5、科研项目证明,获奖证明; 6、应聘后工作设想和目标; 7、其他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 (二)应聘G类师资,请按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教学科研岗公开招聘公告》要求报名(网址:) 四、报名时间 2018年1月—2018年12月 五、招聘网址 六、人事处联系方式 电话:; 邮箱:(通过电子邮件投递时,除发给所在学院指定的邮箱外,需同时抄送给校人事处指定的该邮箱)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210037。

《空间边缘对话》(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主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空间边缘对话

作者: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主编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6

页数:290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北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师生的论文合集。全书由序、正文和后记等三个部分组成。正文部分中,根据论文研究内容和性质,划分“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等三个类型。在世界文学研究领域中,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外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进行了科学探讨。在比较文学部分中,作者 们对我国作家或作品与外国作家或作品加以比较,推出有一定意义的价值判断。论述民族作家和民族语言文学问题的学术论文归到民族文学研究类之内。

作者简介: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男。维吾尔族,文学博士。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会会员、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员。

近年来撰写出版教材和专著各一部,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收入CSSCI索引论文多达10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和国家民委项目一项,参加研究国家重点项目一项。2007年荣获西北民族大学青年成才奖。2008年9月被评为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阿布都外力?克热木。男。维吾尔族,文学博士。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会会员、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员。

近年来撰写出版教材和专著各一部,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收入CSSCI索引论文多达10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和国家民委项目一项,参加研究国家重点项目一项。2007年荣获西北民族大学青年成才奖。2008年9月被评为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发表sci论文10篇以上

一年发20多篇的,大部分是灌水的。没效果的,也没啥作用,要有创新点才行的

一、 靠思路快速发表论文 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二、 靠合作快速发表论文 我们在2009年根据日本学者的观点,自己发展了通过生理盐水给氢气的治疗方法,当时许多老师和朋友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慢慢做,但我觉得这对一个比较强大的实验室或许可以,但对我们这个比较普通的课题组,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我不告诉别人,其他人仍可以通过论文依靠自己解决这个技术障碍,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做,可能别人会慢一些。我认为但对全国全世界的学者封锁一个相对简单技术简直是鸡蛋碰石头,相反如果我告诉别人,对大家技术公共,提出一些公平的合作条件,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合作愉快,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会真诚相待的。后来的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合作单位达到50家,去年通过合作发表的论文达到15篇,将来会有更多,不仅给我们赢得国内同行的尊敬,因为合作也帮助我们自己提升了国际地位,我们因此成为氢气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小组,国际同行也非常认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如果刚开始不走广泛合作的路子,现在我们最乐观的估计是发表10篇比较一般的研究论文,几乎不可能形成集体优势。三、 靠独有技术快速发表论文 这个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但肯定是可以的,有的实验室如果有独门技术,通过广泛合作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技术服务,对有兴趣的研究项目共同参与,同样可以发表许多合作论文,我记得20年前我国内学习过的单位和10年前我在国外学习的实验室(他们提供动物MRI和MRS)就有不少老师靠这个方法发表了许多论文。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这样的可笑花招,但即使是挂名当时也都被承认,实际是比较纯洁的一种合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论文都有许多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实际是非常不好,本质是被单位胁迫去争夺外在学术利益,是一种低俗的学术商业化行为。

厉害。11篇sci属于很厉害的水平,sci如今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体系,在sci期刊发表论文,要比在国内核心论文还要高的一个级别。但是sci期刊之间也有分区的,sci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二区是高水平期刊。

其名为李晟曼,有天赋还很努力,在学术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学期间包揽过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项,在Nature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