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发表科研论文及著作

发布时间:2024-07-05 12:15:28

发表科研论文及著作

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不仅要有科学的分析论证,独到的学术见解,而且还要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有较高的可读性,才能被相应的期刊杂志所接受,得以尽快发表。科技论文写作的质量不但表明作者的学术水平和表达能力,也直接影响刊登该文的期刊水平。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写论文的几个常见问题第二部分 高水平科技论文的写作要点第一部分 写论文的几个常见问题一、什么样的文章令编辑头痛二、什么样的文章易被编辑枪毙三、优秀论文的五个要素四、写作前应思考的几个问题五、为什么要发表科技论文六、如何选题?七、科技论文的结构八、核心期刊问题1什么样的文章令编辑头痛• 文章写作无层次,看起来混乱; 文章写作不流畅,读起来生硬;• 语句错误,用词不当,标点符号乱用;• 篇幅太长,次要事项说得太多,前言过长; 语句罗嗦、文不对题,让人费解;• 参考文献著录不全 。2、什么样的文章易被编辑枪毙• 缺乏创新性,重复别人的工作;• 内容太陈旧,重复常识性内容;• 研究内容没有重要意义,或者过于狭窄;• 内容有明显错误,以偏概全;• 脱离实际,从仿真到虚拟;• 缺乏说服力,难以令人信服 .3优秀论文的五个要素1) 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篇论文或一项研究课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能反应研究者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论文就是高水平的论文。2) 可读性一篇科学论文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要求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论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3) 信息量当你读完一篇文章后获得的新知识越多,说明它的信息量就越大。比如“多点测量”的信息量要比“6点测量”少得多,前者给出的是模糊的、不确切的信息,而后者则是清楚的,确切的信息。篇幅虽小但包含的信息量未必少,只要内容充实就是好文章。论文不以长短论英雄!

根据自己的科研论文内容,研究方向,选择对应的发表期刊。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选择期刊。确认期刊的合法规范性。可以通过搜索杂志之家查询系统来确认其登记注册信息。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选择发表机构。可以通过工商局查询系统,尽量选择规模大,口碑好的机构。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沟通,达成发表协议。根据编辑或者审稿专家要求,修改论文,达到科研论文发表要求。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完成后,再过1-3个月就能够成功发表了。同时会受到当期样刊。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发论文,一般只看论文质量怎么样对于资历没关系的也就是说,你只要有本事你就试试看别担心

多迄今为止(2009年),合著专著1部(黄土洞穴灾害,科学出版社,2007),申请专利6项, 已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40余篇,主要有:[01]李喜安,黄润秋,黄土崩解性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vol.28(A01):p3204-3213 (EI收录).[02]Xi-an Li, Jian-bing Peng, Aqueous foam stabilized by polyoxyethylene dodecyl ether, Chemical papers, 2009 (SCI收录).[03] Xi’an Li, Xiao ying.Qiao, Ya Hong.Deng, Run Yong Ma, & Jing hui.Kang, Test Study on the Velocity of Tunnel-erosion in Loess,the 11th IAEG Congress, Auckland, New Zealand,2010(accepted).[04]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等:黄土洞穴潜蚀地貌及其利弊综合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vol.29(1):78-84.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5]李喜安,乔晓英、彭建兵、马润勇,大型天然黄土洞穴系统现场冲刷试验,工程地质学报,2009.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6]李喜安,彭建兵,马润勇等:黄土洞穴危害及其形成演化机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7]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李滨,黄土地层地表径流下潜模式与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15(4).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8]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路基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5年6月,vol.22(6): 87-9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9]李喜安,彭建兵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模式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J], 2005年9月, vol.12(6): 25-2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0]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路基湿陷性的室内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5年9月, vol.22(9): 93-9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李喜安等,湿陷性黄土地区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陕西建筑 2005 (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李喜安,彭建兵等:黄土高原地区土洞对公路工程的危害及其致灾机理[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9月, vol.22(9): 61-64.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3]彭建兵,李喜安:黄土洞穴环境灾害效应研究[J],地球与环境,2005年,vol.33,(4): 1-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4] 彭建兵,李喜安等:公路黄土暗穴分布规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6月,vol.22(6):1-5.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5]李喜安,彭建兵等: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洞穴的成因研究[J],公路 2005年11月,(11): 142-14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6]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洞穴灾害与水土流失研究[J],公路 2004年12月,(12): 70-7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7] 彭建兵, 马润勇, 卢全中, 李喜安: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灾害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3):457-46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8]李喜安,彭建兵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3年6月,vol.10(2): 28-3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李喜安等,西安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水资源保护 2003年5月,vol.19,No.3, p50-5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李喜安等,黑垆土的地质特征初探,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03年5月,p433-436,人民交通出版社[21]李喜安等,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10月,vol.10(增刊), p248-254.[22]李喜安等,BP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新进展 2002年10月,p136-139,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3]李喜安,吴少波等,卡拉高莱斯油田U油组储层特征及其评价,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9月,vol.24,No.3, p36-40.[24]李喜安,彭建兵,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评价黄土质边坡稳定性,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vol.13,No.4, p56-59(CSCD源刊).[25]李喜安,谭成仟等,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测井描述,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9月,vol.23,No.3, p33-37.

发表科研论文及著作情况

主持省部级课题七项、其它课题十项、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针灸推拿学针灸学推拿学成立于1974年,一直以来承担学院临床医学系本、专科及附属医院护士学校学生针灸学教学。198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学院第一批获硕士授予权的教研室,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本教研室已形成具有鲜明学术特色,在传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吸收和学习西方医学精髓,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针灸推拿学专科基本构架,拥有专属的病房作为实习基地。教研室拥有本专业高年资优秀硕士生导师多名,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其中正高职称3名、副高职称4名、中级职称1名。其中在职硕士生导师5名。其中多名导师均在国家级、省级医学相关专业学会担副会长、理事等任重要职务。现硕士点有三个明确的、稳定的研究方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①针灸延缓衰老防治老年期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②针灸、中药防治脑血管病;③针灸与机体免疫。获奖情况:1.1987年,由李俊辉、谭自民、刘丽华主持并参与的“消炎利胆散防治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的科研课题,获省卫生厅二等奖,2.1997年由梁玉珍、谭自民、吕明庄、李元翰、李芝秀等主持并参与的“从冬至夏至研究天人相应”的科研课题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3.刘卓佑教授撰写的“磷32经络的研究”1960年获卫生部银质奖章。4.刘卓佑教授与贵州工业大学、贵阳铝镁设计院等单位联合研制的“中医妇科专家诊疗系统”1983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四等奖。5.程绍鲁与学院微机教研室研制的“GY—1针灸电脑诊疗仪”1986年获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三等奖;1987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获科技成果证书。6.程绍鲁、周康瑜、陈发金等与4540厂研制的“YHZ—I/II型远红外针灸仪”1986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四等奖。7.程绍鲁、梁肇珍等与学院微机室合作研制的“儿科的脾胃疾病智能诊治系统”1990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四等奖。8.吕明庄、周康瑜、龙瑛、梁肇珍等的研究“针灸减肥1000例”1990年获贵州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9.翰等的研究“从冬至、夏至研究天人相应学说”1997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0.吕明庄、贺志光、李丽红、张雪朝、罗小光等的研究“耳针和中药防治老年期疾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2004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五年来,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2项,省长基金资助1项,省科委自然基金及年度计划资助课题2项,省卫生厅资助课题4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5项,省教委资助1项,院资助课题3项。在完成各项科研课题的基础上,先后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数百篇。科研、专著及论文发表情况:1.贺志光教授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学”第三版、第四版、韩文版及“中国中成药优选”两部。2. 王光义教授主编《针灸学讲义》2003年-今作为我院本科生教材。3.在国内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国外期刊2篇。4.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50余篇。原标题: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点简介文章来源: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著作

1、2008-10-15,论文《论当前美术院校油画创作教学的个人艺术语境》发表于《美术界》2008年10月总第248期78页 期刊号:CN45-1048/J2、2009年05月,著作《按评分标准画素描头像》,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按评分标准画素描头像》书号:ISBN978-7-8-746-682-6/J.10793、2009年07月,论文《中国艺术对罗可可艺术的影响》发表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第30卷第3期31页刊登期刊号:ISSN1002-5227CN45-1068/C4、2010-03-01,论文《中国油画灰调效果的探讨研究》发表于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作家》杂志 2010年3月号 下半月刊 第215页 期刊号:ISSN1006-4044CN22-1028/I5、2010-03-20,论文《论绘画教学的观察方式》发表于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大家》2010年3月(上)第52页 刊号:ISSN1005-4553/CN53-1108/1 云南人民出版社 6、2010-03-01,论文《浅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历史嬗变》发表于《中国美术视界》2010年3月号 第23页 刊号:ISSN 2073-89517、2010-05-01,编著《素描头像必考角度:四分之三侧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刊号:ISBN978-7-5633-9882-98、2010-06-01,编著《素描头像必考角度:正面、正侧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刊号:ISBN978-7-5633-9921-59、2010-07-01,编著《色彩静物必考类型 水果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刊号:ISBN978-7-5633-9984-010、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参与在研刘绍昆先生主持的项目《金田起义》获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立项,立项单位:广西区文联、广西美术家协会。 11、2010年10月,主持广西教育区自筹经费项目《90年代广西油画象征主义倾向研究》。 12、2011年8月,主持广西教育厅课题《当代女性意识油画创作研究》。 13、2011、11,论文《90年代广西油画象征主义倾向研究综论》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版北大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如硕士论文(1991年)系统研究了中国暖温带变性土(黑粘土类)的形成和分类。博士论文(1995年)研究了华北平原冲积土壤的质地层次空间分异特征及对农田水平衡的影响。199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冲积土壤质地层次空间变化的模拟研究”。自1999年以来在开展离散空间变量的多维马尔可夫链模拟研究中,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艰难处境中与张传荣教授合作逐步提出了多维马尔可夫链模拟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和技术,构建了“马尔可夫链地统计学”,成为地统计学和地球空间分析上的一个独立的理论方法体系。另外在网络GIS、遥感图像处理、土壤空间变异描述模拟和区域环境模拟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马尔可夫链地统计学(Markov chain geostatistics)的主要论文于2007年发表于数学地质(Math. Geol.)和美国土壤学会会刊(Soil Sci. Soc. Am. J.)等国际刊物上,主要内容包括“马链随机域”(Markov chain random field)理论及有关模拟算法和“转移概率函数”(Transiogram)理论及有关联合拟合方法。有关理论分别从数学推导和实例验证上得到了证明。该研究被认为是“对地统计学和地球空间分析的重大贡献”,提出了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开辟了空间统计学研究上的一个新领域。在国际数学地质、地理学、土壤学和水文学等学界引起很大关注。在地理信息、土壤、数学地质、环境统计和遥感等领域国际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学术论文。该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发表有关国际刊物论文17篇,建立起了一个理论方法体系框架,未来的扩展和应用仍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自1992年以来,李卫东博士共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0余篇,英文论文40余篇,国际刊物论文30余篇。他于2007年春应邀编写国际人文地理百科全书马尔可夫链分析一文,在2008年和2009年多次被提名到美洲名人录。 1.Zhang, C., T. Zhao, and W. Li. 2010. Automatic search of geospatial features for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doi:10.1016/j.jag.2010.05.004.2., W., C. Zhang, D.K. Dey, and S. Wang. 2010. Estimating threshold-exceeding probability maps of continuous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ith Markov chain random fields.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doi:10.1007/略-9. 3.Zhang, C., T. Zhao, W. Li, and J. Osleeb. 2010. Towards logic-based geospatial feature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using web feature service and geospatial semantic we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4(6): 903-923.4., W. and C. Zhang. 2010. Linear interpolation and joint model fitting of experimental transiograms for Markov chain simulation of categorical spatial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4(6): 821-839.5.Zhang, C., T. Zhao, and W. Li. 2010. The framework for a geospatial semantic web based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digital ear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3(2): 111-134. 6., W. and C. Zhang. 2010. Simulat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lay layer occurrence depth in alluvial soils with a Markov chain geostatistical approach. Environmetrics, 21(1): 21?32.7.Zhang, C. W. Li, and D. Travis. 2009. Geostatistical restoration of clouded pixels in multispectral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30(9): 2173-2195.8.Zhang, C., Z-R. Peng, T. Zhao and W. Li. 2008. Transformation of transportation data models from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to web ontology language.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64: 81-89. 9.Zhang, C, and W. Li. 2008. Regional-scale modeling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 textural types in alluvial soils using Markov chain geostatistics.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24(3): 263-272. 10., W., and C. Zhang. 2008. A single-chain-based multidimensional Markov chain model for sub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Statistics, 15(2): 157-174. 11.Zhang, C., and W. Li. 200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onlinear Markov chain models in conditional simulation of categorical variables from regular samples.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22(2): 217-230. 12., W. 2007. Markov chain random fields for estimation of categorical variables. Mathematically Geology, 39(3): 321-335. 13., W. 2007. A fixed-path Markov chain algorithm for conditional simulation of discrete spatial variables. Mathematical Geology, 39(2): 159-176.14., W. 2007. Transiograms for characterizing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classe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 71(3): 881-893.15., W., and C. Zhang, 2007. A random-path Markov chain algorithm for simulating categorical soil variables from random point sample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 71(3): 656-668.16.Zhang, C., W. Li, and T. Zhao. 2007. Geospatial data sharing based on geospatial semantic web technologies. Journal of Spatial Science, 52(2): 11-25.17.Zhang, C., and W. Li. 2007. Comparing a fixed-path Markov chain geostatistical algorithm with sequential indicator simulation in categorical variable simulation from regular samples. GIScience & Remote Sensing, 44(3): 251-266.18.Zhang, C., W. Li, and D. Travis. 2007. Gaps-fill of SLC-off Landsat ETM+ satellite image using a geostatistical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8(22): 5103-5122. 19. W. 2006. Transiogram: A spatial relationship measure for categorical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6): 693-699. 20., W., and C. Zhang. 2006. A generalized Markov chain approach for conditional simulation of categorical variables from grid samples. Transactions in GIS, 10(4): 651-669.21.Zhang, C., W. Li and M. Day. 2006. Effective protected-area boundary designation in China using a web-based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Journal of Spatial Science, 51(2): 33-46. 22., W., and C. Zhang. 2005. Application of transiograms to Markov chain modeling and spatial uncertainty assessment of land cover classes. GIScience & Remote Sensing, 42(4): 297-319.23., W., C. Zhang, J.E. Burt, and A. Zhu. 2005. A Markov chain-based probability vector approach for modeling spatial uncertainties of soil classe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 69(6): 1931-1942.24.Zhang, C., and W. Li. 2005. The roles of Web Feature and Web Map Services in real-time geospatial data sharing for time-critical applications.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32(4): 269-283. 25.Zhang, C., W. Li and M. Day. 2005. Towards establishing effective protective boundaries for the Lunan Stone Forest using an online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cta Cars.

著作论文发表及科研项目

从表面上看,没多大区别.尤其是医学方面的期刊,这两者连编辑都很难区分清楚. “论著”指的是“议论性著作”(《辞海))“带有研究性著作”(《汉语大词典扔;“论议和 著述,后来对议论性著作也称论著”(《辞源扔。而对“论文”的解释则是“讨论、研究某种问题的 文章,’(《汉语大词典》;“学术论文是较为系统地和专门讨论、研究某些学问的文章”(((写作教 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科学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验性的理论性的或观测性 的新知识,或者一些已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怎样写作科学论文)),美M·奥康纳 等著)。从以上这些对“论著”

教师评职称成果认定标准是什么?论文著作、科研项目、奖励级别如何认定呢?为了规范教师职称晋升和学校科研奖励中论文著作、科研项目、有关奖励级别等的认定,学校对论文著作、科研项目、有关奖励的级别、成果转化等的认定作如下规定。教师评职称成果认定标准一、论文认定学校根据学术论文发表情况,将论文分为期刊论文和学术会议收录论文,将论文期刊级别分为: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权威期刊论文。发表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源刊JA类)、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或学术论文在《中国科学》、《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发表或全文转载,或被学术委员会认定的部分核心期刊发表或收录,认定为“权威期刊”论文核心期刊论文。学术论文在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以上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发表或全文转载,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一般期刊论文。学术论文发表在其他(除上述期刊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及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认定为“一般期刊”论文二、著作认定正式出版的、学校职工、学校署名、CIP数据可查的学术著作、教材、译著(含套整电子音像出版物(光盘)、画册、乐谱、总谱(管弦乐)、线谱、文学作品集(册)等)认定为著作。学术著作、教材、译著认定规定如下:1、学术著作认定规定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认定为学术著作。(1)字数须在15万字以上。(2)须有5篇(含)以上相关论文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其中至少有1篇权威期刊或2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列入学术著作的参考文献。2、 教材认定规定公开出版的教材、教程、讲义等认定为教材。级别分为国家级规划教材、省部级规划教材、行业规划教材。级别认定以相应的批文为准。3、译著认定规定翻译并出版且具有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的著作,认定为译著。

可以跟导师沟通一下,如果没有项目的话,发表了也没有太大作用。

发表著作及论文

论文情况按照发表情况如实填写。填写论文题目和完成情况,题目一定要写。当前自己的毕业论文在哪个阶段也要说明,一般是已开题,撰写中,已提交这三种状态。如果是自己发表过的期刊论文,需要提供期刊名称和发表日期,如果是SCI论文也可以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如果有共同作者需要一同写明。

另外,承担过国家、河南省、河南社教育厅等四项社科科研项目,先后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俄罗斯文艺》等国内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河南大学学报》、《东方文学丛刊》、《文学知识》等省级刊物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辑《普希金与我》和《圣经与文学阐释》、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欧洲文学纵横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圣经与欧美作家作品》等论文集中发表论文30余篇,在宗教文化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专著3部;荣获过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河南省外国文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两次、河南省教育厅优秀论文二等奖一次。此外,除了编写多部教材,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的教改论文《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的》还获得了2007年河南省教育研究会主持的教改优秀论文比赛一等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