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香港大学謝錫金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4:02:56

香港大学謝錫金发表的论文

香港大学傅士毕业论文伏秀有用,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收获深远的影响。伏秀可以提供有用的研究资料,指导学生们如何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帮助他们构建理论框架和理解毕业论文的目的。它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梳理主题,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组织信息,并阐明毕业论文的论点。此外,伏秀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增强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论证能力,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毕业论文要求。总之,伏秀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源,可以帮助香港大学学生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取得成功。

3年制博士学位:通常情况下,3年制的phd要求申请者拥有硕士﹙相同研究方向﹚学历背景;

4年制博士学位:主要提供给本科毕业生或拥有授课型硕士背景的学生。

2年制的mphil学位的学生有机会转成博士的机会﹙获得候选资格并满足课程要求﹚;phd学生也有机会在项目初期有效期内转读mphil。

要想毕业,至少要达到以下要求:

1、完成博士论文并且通过答辩。而博士论文的撰写,也不能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那样集中产出,而是分散在修读phd的四年时光里,例如分阶段完成三到四篇论文,这些论文必须与课题相关,且彼此具有关联性。

2、发表足够数量的会议论文或期刊论文。一般来说是两篇会议论文一篇期刊论文,导师也可能会提出附加条件,例如一定要发表在他认可的会议/期刊上等等。

一般情况下是3年或4年。4年的话,只要论文作出来了,可以提前到3年毕业。

香港的博士生全部都有“工资”的,每个月1.4万港币左右。所以学生一般希望能拿到一个4年的 offer。

注意事项:

一般而言,国内的博士的攻读以及学习一般集中在3-5年,最长可达八年。最短可以有硕博连读是六年,本硕博直读是八年。具体每个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区都会有所不同。从香港大学2021年的博士招生简章上来说,以法学博士举例,其学制一般为两年左右,是具体专业而会有一定的区别。

Ⅰ 去香港读研究生有什么条件(要求)

香港求学研究生申请的五大关键。

1、本科成绩

香港的大学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专业要求一等学士学位,平均分85分),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大学非常看重的条件。

2、英语能力

良好的英语能力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雅思6.0以上,托福,或者有些专业承认大学六级)。

3、院校背景

申请人的院校背景(211或非211)和专业,以及对于申请大学专业的匹配度也是申请要点。

4、材料写作

专业的文书处理和指导,申请时间点的把握,整个流程的监控,也是申请成功的保证。

5、实行,奖项等其他材料

申请人如果可以提供一份正式实习证明,做过义工或者获得过专业方面的奖项对于申请OFFER也会有帮助。

除此之前如果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提供一份专业的排位证明,或者有过交换经历等也可以。

申请条件:有学位证,成绩75分以上,六级450分以上或者雅思6分

Ⅱ 香港读研申请条件是多少

您好,申请香港的硕士首先需要符合专业要求的本科学历或受教育部认可的同等学内历,GPA至少达到容2.5以上。另外需要符合要求的英语成绩,具体分数各校各专业要求不同,最低要求要达到雅思6或托福80分以上。另外还需要准备相应的个人陈述、个人简历、推荐信、获奖证明、实习证明或工作经历等,在申请开通时尽早提交即可。 另外有些专业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且专业每年招生的要求也会有变化。可以登录挂网查看更详细的招生信息。

Ⅲ 想去香港读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看想要报考的院校的规定,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要求,香港地区学校可能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

Ⅳ 去香港读研究生的申请条件和难度

针对研究生申请 1.香港留学条件之本科成绩单: 中英文各一份,并且需要经过原学校证明,即盖章确认。 2.香港留学条件之英文水平证明: 一般应具有托福或ETS成绩。寄送成绩,有些大学如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 *** 、六级证书也可接受。 3.香港留学条件之GRE成绩: 随着竞争激烈,香港大学现在又要求GRE成绩,与托福一样,只需复印件即可。这两项可以为我们节省25美元。 4.香港留学条件之申请表格: 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香港大学会要求你说明自己研究意向,当然只要一个很宽泛范围即可,无须非常具体。材料一般是免费,如果觉得麻烦,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 5.香港留学条件之研究计划: (RESEARCH PROPOSAL)是纯学术,无须加入诸如个人经历、感情这些东西。它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掌握。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具体,不能太宽泛。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TOPIC),即你想要解决问题 (2)研究此问题意义 (3)前人研究状况即遗留问题 (4)你研究方法(METHODOLOGY) (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这一点很重要,但往往会被忽视。 6.香港留学条件之推荐信: 香港大学一般只要两封推荐信,但必须是学术领域中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推荐信是一、两份表格,而不是洋洋洒洒一大篇。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评价。此外还要求对你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也不应忽视。 7.香港留学申请费: 香港留学申请费(APPLICATTON FEE),一般一两百港币,一般人均能承受。

Ⅳ 香港大学读研条件是什么

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输入你目前的个人基本情况,比如你的专业,学校,回GPA,语言答成绩,意向国家等等,系统会自动给你匹配出与你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那些院校和专业,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院校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Ⅵ 香港读研申请条件是什么

香港读研申请条件:

国内学校的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一般来说985、211院校背景的学生更容易申请成功。

大学8个学期完整成绩单,包括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成绩。

英语语言要求:雅思要达标(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对专业成绩和英语水平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学校的商科或工科专业要求雅思成绩总分为7.0,单科不低于6.0;个别专业,如医学及法律要求雅思总分7.5。

GPA:研究型研究生GPA应达到85,授课式研究生应达到80。

GRE/GMAT成绩:部分学校要求GRE成绩,部分商科专业要求GMAT成绩。

Ⅶ 申请香港大学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申请香港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条件是:本科成绩平均分80分及以上或GPA3.0/4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托福机考成绩不低于80分,文科生写作成绩不低于25分或笔考成绩不低于550分;雅思单科成绩不低于5.5分,平均成绩不低于6分,对于文科生则要求在7分以上。

申请香港大学研究生准备材料:申请时,学生需要准备研究陈述、成绩单、学位证书、两封推荐信、语言成绩(托福80分以上,写作部分不低于25分;雅思6分以上,单项不低于5.5分)、申请奖学金用的研究计划、研究兴趣等材料。

(7)香港读研的条件扩展阅读:

香港大学提供给符合资格的学生两种形式的奖助:一是研究生奖助金,每年189700港元;二是研究生奖学金,每年172200港元,二者不能同时获得。同时,香港 *** 还为通过筛选、符合资格的博士生提供每年240000港元的博士生奖学金。另外香港大学博士生的招生对象则分为两个等级:一是本科平均分80分及以上或GPA3.0/4及以上的硕士研究生;二是在内地大学本科平均分85分及以上或GPA3.6/4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博士研究生。

Ⅷ 香港留学研究生申请条件

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英文水平证明:通常要有托福或雅思的成绩,部分学校也接受六级成绩。虽然英语成绩不是主要录取标准,但一个好的英语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推荐信:

香港的大学一般要求两封必备的推荐信,但必须是学术领域中的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

推荐信是一、两份表格,而不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的评价。此外还要求对你的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也不可忽略。

(8)香港读研的条件扩展阅读:

因为postgraate其实是包括硕士和博士项目,所以读研这个概念咱们还得理一下。内地说读研一般都是读硕,所以这里我就按咱们平时的习惯来。香港的硕士其实也不单一种,分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

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的区别,我简单点解释,研究型硕士MPhil你就当一个PhD学位来看待,授课型就是普通的硕士。

具体到学位上,授课型硕士除了常见的MSC(master of sicence),还有MA(Master of Art),MFin(Master of Finance),LLM(法律)、MACC(会计)等等等等。

既然MPhil暂且当作PhD看待了,那么在申请上肯定是跟PhD差不多,和授课型硕士区别比较大。比如MPhil也需要像PhD一样套磁,申请难度也会更大等等。

Ⅸ 香港读研申请条件都有那些

一.香港读研 本科院校背景 即颁发学生本科学位的大学是否是国内重点大学,如“211”或者“985”。这点在商科专业上特别明显。如香港科技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在官网上对往年录取学生的学校背景做了个总结。不难看出,学校背景多为重点大学。但是如果学生背景是常规大学,那就要对下面两点有所加强了。 二.平均分 即学生本科的成绩。意愿申请香港硕士留学的专业,一般建议学生的成绩在80分以上,方能具备最基本的竞争能力,特别是针对普通大学的学生。如香港中文大学所有的专业都有GPA 3.0即80%的要求。当然如果申请人分数高,特别是专业成绩好对申请同样很有帮助。 三.语言成绩 香港的大学认可托福和雅思,但是部分学校也认可六级成绩。目前认可六级成绩的学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但也并非所有专业都可以接受。如香港城市大学的英语语言类专业就需要雅思7.0,但是不可接受六级。若申请人希望通过语言成绩给考试加码的话,还是建议准备雅思或托福。通常我们在官网看到的都是最低分,为了增加可能性,分数越高越好。 四.GMAT 这个是针对商科申请的专业。对于部分专业,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应用会计与金融”,GMAT 是除了语言成绩之外,强制要考的科目。但是对于其他的商科专业虽非强制科目,但是如果在有优异的语言成绩基础上,有好的GMAT成绩对申请也是大有裨益的。 五.申请条件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最好是在级别较高的期刊。但是学术论文必须是学生自行撰写,因为提交的任何材料学校都会进行面试。在申请递交之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通知的形式一般为E-mail 告知、电话告知或在线系统上告知。所以在申请后要勤于查收邮件和查看申请系统。面试的方式各校甚至各学院都不相同,有Skype、电话面试,还有些专业如港大的经济学,会统一组织入选的学生在国内某大城市统一组织面试和笔试。现阶段,面试已成为港校选择优等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许多理工科的专业也对申请人要求进行面试,所以在做好前期准备后,如何准备面试也成为第二个重要的点。面试已不仅仅是会对常规问题,也更加趋向专业问题。面试的时候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了解申请专业详细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申请材料了如指掌。 六.海外交流经验 港校授课方式多与英联邦的授课方式类似。所以港校比较喜欢有海外交流背景的学生。但是这个通常指的是有学术交流的课程,而非短期的语言暑假培训课程。 以上就是对于香港读研申请条件都有哪些需要我们知道的呢?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对您的留学选择有所帮助,虽然有很多专业可以选择,但是选择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关键的。

香港大学谢锡金发表的论文

好极了只是现在封笔了,要是继续写的话该有多好。

可以多分段。因为专著是按照版面数来计算字数的,版面越多字数统计出来越多。当然,照我们的理解,学术专著的字数可能还要更多些。编撰学术专著比发表单篇论文更具学术价值。因此,在评定职称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加分和认可。详情请参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中心。学术论文,学术通常是指专深而系统的学问,而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因此,所谓学术论文就是在科学领域内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学术论文一般也可以称为科学论文。

作文查不到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建议性的原因分析:1. 论文主题过于冷门:如果论文主题过于冷门或者特定于某个小众领域,可能导致在现有的文献库中无法找到相关资料。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扩大论文搜索范围,以涵盖更多的相关领域和主题。2. 论文格式不正确:如果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文献库无法识别和检索到论文。请确保论文遵循了正确的引用格式,如APA、MLA等。3. 引用资料不完整或不规范:引用资料时,请确保引用来源完整且规范。例如,如果你使用了在线资源,请确保链接或URL完整且有效。同时,请确保正确标注引用来源,如作者、年份、文献类型等。4. 论文关键词不准确或过多:论文关键词是帮助文献库检索到相关论文的重要依据。如果关键词不准确或过多,可能导致搜索结果不准确。请重新审视关键词,确保它们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且准确。5. 网络或数据库故障:有时候,网络或数据库可能出现故障,导致论文无法检索。请尝试更换搜索引擎或查阅其他数据库,看看是否能找到相关资料。6. 文献库更新不及时:即使论文在当前时间是新的,文献库可能还没有及时更新。这种情况下,建议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再尝试搜索论文。7. 论文还未公开发表:如果论文尚未公开发表,那么在现有的文献库中可能无法找到相关资料。请关注论文的发表进度,并及时将论文上传到相应的学术数据库。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请尝试联系论文指导教师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寻求他们的建议和帮助。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先介绍一下我个人的基本情况吧。我本科是学教育类专业的,和语文完全不搭界,但我一直以来都很想做语文老师,算是自己的一个理想,所以就下定决心考学科语文的专硕了。从2016年3月份开始准备,一直到2017年3月份复试结束,这期间自己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也得到了学姐们的很多帮助。这一过程真的挺不容易的,但好在最终幸运地被录取了。

总体时间安排3—6月:看912参考书并做笔记,到6月份我积累了一整本912读书笔记,关于这门考试的大致内容也已经有了感觉。另外背了3遍英语单词,政治和则完全没有开始准备。

7月:这一整个月我出去交流了,没有复习8月:开始复习,花了一个月时间把凯程的参考书看了一遍,并结合历年真题整理出了我认为的重点(整理方法之后会详细介绍)。同时,继续跟进912的复习,这一阶段出了点小插曲。大家都知道之前华东师大的学科语文是有文学院和教育学部之分的,文学院考912,教育学部考919。我原本准备的是文学院的912,没想到8月份有消息出来说2017年这两个专业将合并,也就是说合并后考的这门专业课可能既有原先的912内容又有919内容。因此,我又开始同时准备919的内容。919的主要参考书应该是区培民老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但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已经来不及把那本书从头到尾亲自看一遍了,就直接买了学姐做的关于这本书的笔记,等于是一个重点提纲,我就带着重点去区老师的书中找补充。此时关于英语的准备主要是做张剑的黄皮阅读理解专训,同时整理重点单词、词组。

9月:边实习边复习,因为实习占六个学分,实在躲不掉。这一阶段的912复习主要是看导师论文、相关著作并做笔记。关于,此时已经开始第一轮背诵。英语则开始做英语一的真题,并整理错题。同时政治的复习也已经开始了,买了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从头到尾认真阅读和做题。

10—12月:10中下旬开始我结束实习,在家一心复习,一直到考研前夕(大概12月20号)才回到学校。这期间我的复习规划如下:912的话,主要看的资料有自己整理的笔记、学姐的笔记、导师论文、相关著作以及真题,我自己按专题整理了历年真题,自己一题一题地去思考答案,并开始背诵古诗词;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反复背诵。

政治的话,到10月中旬我才看完一遍精讲精练,看一章就做一章对应的1000题,接着是做历年真题,到11月下旬开始背诵大题目;英语则是10月下旬开始做英语二真题并整理错题,具体的之后再说。

具体情况(一)政治我是到9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的,用的资料就是肖秀荣全套,另加一本红色封面的风中劲草,其他什么资料都没有使用,也没有报班。我觉得只要紧跟肖老师的节奏,真的已经够了。

我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对于政治一点也不熟悉,所以刚开始看那本最厚的精讲精练时进度特别慢,整本书看下来一共花了一个半月,我觉得有政治基础的同学应该可以快很多,这本书主要就是打基础。在看精讲精练的同时做1000题,看完一章就做一章对应的习题,对照答案自己分析总结。接着就是做真题,大题目先不用管,前期应该专攻选择题,同样是做一套订正一套,仔细总结。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还是掌握地很不好,但此时已不可能再去看第二遍厚厚的精讲精练了,我就买了风中劲草,这本书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表示出来,比较适合二轮夯基础的时候使用;而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则讲得很具体,适合一轮打基础用。所以,那段时间我主要是一边看风中劲草,一边做肖秀荣的历年真题。一直到11月中旬,我才把所有的真题都做完一遍,但所有的知识点都很有感觉了(当然也可以留一两套真题先不做,供最后自我测试使用)。我的一些研友则是把真题反复做了好几遍,用这样的方式来记住知识点;我虽然只做了一遍真题,但知识点也很熟悉了,因为我真的很认真地把风中劲草梳理了一遍,自己脑海中已经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例如第三部分,也就是近代史部分,我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把整个这一部分在脑海里复述了一遍。所以复习是殊途同归的,只要你能做到心中有数,选择什么方法由自己决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1月中旬做完了真题,我的进度实际上是偏慢的,于是立即开始做8套卷,做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分析总结错题,另一方面就是再去按顺序温习一遍基础知识。到12月份,肖老师的4套卷、时事政治、专供背诵的小册子之类的也都陆续出来了,逐一买来认真学习就好。11月末12月初也应该开始背大题目了,但大家也知道,考我们这个方向的背诵量实在太大了,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前期背的东西几乎没有记住,最终就只背了8套卷和4套卷,其中4套卷是要烂熟的,8套卷则需尽可能烂熟,当然最好是二者都背得滚瓜烂熟,但我当时的情况是实在没有精力背。其实这些资料的使用说明肖老师都会在书的前言或他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给出的,所以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他的微博之类的,跟着他的进度走就是OK的。

(二)英语这门课我考得还不错,今年的总体分数也都偏高。前期一直到7月份,我都只是在背单词,一轮又一轮地背诵。8月份开始做张剑的阅读理解专训,但做了不到20篇就弃了,因为我发现其实这本习题跟真题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还不如把真题多做几遍。所以8月下旬就直接开始做真题,先做英语一,再做英语二。我做得比较慢,基本上是3—4天一套,先做再整理分析,主要是摘录高频单词和词组,以及自己的一些做题心得,到最后我一共积累了两本错题本。我前面主要就是训练阅读,一直到10月末11月初才开始准备作文的,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书,就是先看再背,多积累一些好句型;接着是自己练笔,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写一篇作文,然后和书上的同题范文去对比,看看自己和范文的差距在哪里,然后积累下来就好了。另外我还买了一本**的翻译辅导书,主要用来练习翻译技巧。

(三)这门课我考得不好,一来是2017华师大的确实考得很难,二来是我自己背书的时候存在侥幸心理。我在8月份的时候开始复习,后来发现实际上开始得太晚了,应该更早几个月开始。首先我通读了一遍凯程的绿皮应试解析,对照那本白色的大纲和历年真题,自己统计了每一部分、每一章节的考点频率,内心对于哪些是重点已经有数了。9月份开始背诵,顺序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到最后教育学原理一共背了5遍、教育心理学3遍、中外教育史各背了2遍。我就是拿凯程的绿皮书背诵的,并没有拿真题背,也没有买任何笔记。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只要背重点,只是说重点要格外注意去背,对于那些非重点的内容也要有所了解,起码有个印象,防止最后题考得偏, 就算背不出来也可以自己发挥。我当时就是存在侥幸心理,对于我所认为的非重点就没有去看,最终考到了就是一无所知,编也编不出来。另外要注意的是,大家也可以按照历年真题去背,但并不是说只背真题本身,而是背真题所在单元、所在小节的所有平行知识点;大家也不要觉得这个题去年考过了,今年肯定不会考,所以就不背那道真题,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的。总之,的背诵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四门考试里最令人头疼的。这个过程很令人灰心,但一定要鼓励自己坚持到最后。我当时背书是同时交替进行的,比如,早上花两个小时背教育学原理,下午花两个小时背教育心理学,晚上再背一个小时教育史,而不是说把教育学原理全部背完之后再去背教育心理学,这样很容易忘,同时交替进行的话记得会比较牢一些,否则等你背完教育心理学,就会发现教育学原理又忘得差不多了。

(四)912这门专业课我准备得很早,大概从2016年4月就开始自己看书做笔记了。看的第一本参考书是倪文锦、谢锡金主编的《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自己精心做了笔记。我是按照问答的形式整理笔记的,看完一章内容后,问问自己这一章讲了哪些东西?可以提哪些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写下来,自己再分别按照“自身理解+书上原话”去回答这些问题。这种整理方法有一个思考总结的过程,避免了一味摘抄。因为我大三下还有课,所以看书的进度很慢,花了一个半月才看完一整本书并做完笔记。然后我就没有再看别的参考书,一直到6月底就是看自己的笔记,在内心回想相关知识点。前面也说过了,这一阶段出了点小插曲。2017年912与919合并,但知道消息时已是8月份,我已经来不及把区老师的书亲自从头到尾看一遍了,就直接买了学姐做的关于这本书的笔记,带着重点到书里找补充。也就是说,912的复习我只用了两本教材,也就是官网上规定的两本复试教材——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及区老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然而,准备复试时我又看了一本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轮新编》,发现这一本会更好理解一点,大家不妨选择它;另外语文教育史方面的书也要有所了解,今年就考到了一道大题目)。但后期我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工作。第一件是亲自整理912历年真题,我是按专题整理的。因为大家也都知道,912历年真题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很多题目虽然不一样,但考的知识点是一样的,甚至也有很多题目就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按照专题即按照知识点的方式整理,会更系统一些。

它们考的都是关于阅读经典、阅读诗歌之类的东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放到一起整理,思路会更集中。第二件重要的工作就是整理导师论文和相关著作,也形成了一本笔记。导师论文的话就是那几位主要导师的论文,具体是哪些导师,大家自己在官网上也都可以了解到的;相关著作的话我阅读了两本,夏、叶的《文心》和夏、叶、朱的《什么是我们的母语》,这两本书都很好读,措辞很浅近但内容都很有营养。看完这些后,自己心里已经很有底了。其实912就是一个自己悉心积累的过程,看多了思考多了,自然就会一通百通。

但此时还有一个很大的烦恼,就是912的文学常识。因为我本科不是中文系的,很怕这一块,历年真题中出现了多次给书名写作者、默写古诗词的题目,但也没办法,只能自己多记多背,尤其是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几位名家的著名宋词,一定要准备;著名唐诗的话,最好也有所积累。另外,我感觉现在912的考试有一个趋势,就是和中小学语文教材越来越挂钩了,经常出一些让你根据某篇课文设计教案的题目,但不会给你提供原文。比如说,今年初试就是让你自己默写一首唐诗,然后设计教案;今年复试也考了《故乡》的教案设计,也没有给原文。这就要求大家要对中小学课本中的经典课文了如指掌,例如鲁迅、朱自清、老舍等人的文章更是高频考点。

只是要谨记:一定要给自己充分的准备时间,像我那样7月份完全荒废是不建议的;大四的实习也是,要尽量和老师商量以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

香港的大学的论文发表

分类: 理工学科 解析: 答:主要用来制造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膜材料的改进及应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工作温度低、启动快、比功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被公认为电动汽车、固定发电站等的首选能源。在燃料电池内部,质子交换膜为质子的迁移和输送提供通道,使得质子经过膜从阳极到达阴极,与外电路的电子转移构成回路,向外界提供电流,因此质子交换膜的性能对燃料电池的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迄今最常用的质子交换膜(PEMFC)仍然是美国杜邦公司的Nafion®膜,具有质子电导率高和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目前PEMFC大多采用Nafion®等全氟磺酸膜,国内装配PEMFC所用的PEM主要依靠进口。但Nafion®类膜仍存在下述缺点:(1)制作困难、成本高,全氟物质的合成和磺化都非常困难,而且在成膜过程中的水解、磺化容易使聚合物变性、降解,使得成膜困难,导致成本较高;(2)对温度和含水量要求高,Nafion®系列膜的最佳工作温度为70~90℃,超过此温度会使其含水量急剧降低,导电性迅速下降,阻碍了通过适当提高工作温度来提高电极反应速度和克服催化剂中毒的难题;(3)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醇等,渗透率较高,不适合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质子交换膜。因此,为了提高质子交换膜的性能,对质子交换膜的改进研究正不断进行着。从近两年的文献报道看,改进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质子交换膜,依靠纳米颗粒尺寸小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提高复合膜的保水能力,从而达到扩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温度范围的目的; (2)对质子交换膜的骨架材料进行改进,针对目前最常用的Nafion®膜的缺点,或在Nafion®膜基础上改进,或另选用新型骨架材料; (3)对膜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增加其中微孔,以使成膜方便,并解决催化剂中毒的问题。 另外,除了这3种改进,现有的许多研究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纳米技术,使材料更小,性能更佳。 以下对采用这三种方法的文献进行简要介绍。 (1)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质子交换膜 2003年12月4日公开的Columbian化学公司世界专利WO***********揭示了一种磺酸导体聚合物接枝碳材料。其制作工艺为将含杂原子的导体聚合物单体在碳材料中氧化聚合,并磺化接枝,该方法也可进一步金属化聚合物接枝的碳材料。含碳材料可以是碳黑、石墨、纳米碳或fullerenes等。聚合物为聚苯胺、聚吡咯等。其质子电导率为8.9×10-2S/cm(采用Nafion-磺酸聚苯胺测试)。 国内较多专利均采用类似方法。如2003年6月公开的清华大学中国专利CN1476113,将膜基体含磺酸侧基的芳杂环聚合物加到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物后,加入无机物,形成悬浮物。通过纳米破碎技术对该悬浮物进行破碎,得到分散均匀的浆料,用浇注法制膜。其形成的膜结构均匀、相当致密。它不但能良好地抗甲醇渗透,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质子传导性,甲醇渗透率小于5%。 (2)对膜骨架聚合物材料进行改进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杂志2005年刊登了香港大学发表的论文,其采用原位酸催化聚合法,将Nafion和聚糠醇共聚,由该材料制备的质子交换膜明显改善了还原甲醇流量,其质子电导率为0.0848S/cm。 2004年公开的中山大学中国专利CN1585153,介绍了一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改性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以市售的磺化树脂为原料,并加入无机纳米材料,通过流延法、压延法、涂浆法或浸胶法等成膜方法来制备质子交换膜。 (3)对膜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 《Elctrochimica Acta》杂志2004年刊登了韩国Gwangju科技学院的论文,其采用了选择改进型聚合物为质子交换膜,其选用了磺化聚苯乙烯-b-聚(乙烯-γ-丁烯)-b-聚苯乙烯共聚物(SSEBS),在微观形态下观察,呈现出纳米结构离子通道,这种质子交换膜的电抗性比普通质子交换膜更优异。 2001年公开的由华中科技大学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1411085,其在一块厚度h≤1mm的陶瓷薄膜构上有序分布有若干微孔,其孔径n≤2mm,微孔遍布整个陶瓷薄膜,在所述陶瓷薄膜的微孔内填充有高电导率的电解质。孔径n最好为纳米数量级。该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在厚度h≤1mm金属薄膜上制备有序微孔;再用电化学方法或其它方式氧化成陶瓷薄膜;然后在陶瓷薄膜的微孔中填充高电导率的电解质。这种方法成膜容易,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并且可以通过提高质子交换膜的工作温度解决催化剂中毒的问题。 此外,近期国外报道的一些质子交换膜制造方法还有: WO***********为Renault公司于2005年5月19日申请的有关离子导体复合质子交换膜的专利,其揭示了一种离子导体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包括a)组合电子和离子性非导体聚合物,或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将低熔点盐与至少两种聚合物混合;b)与硅土水解类有机前驱体结合;c)与相适合的杂多酸有机溶液混合,铸造成膜,特别是成薄膜状,厚度为5~500微米,具有平滑表面,离子导体孔道为纳米级。其中聚合物选择为聚砜类和聚酰亚胺树脂。最终质子电导率为433k,100%RH条件下测试,达到(1.1~3.8)×10-2S/cm。 2005年3月10日公开的SABANCI大学世界专利WO***********,使用了一种金属涂层的纳米纤维,此外还涉及电子纺纱纳米纤维的金属涂层工艺。 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以上新方法所采用的材料、质子电导率及最终燃料电池的性能。 但目前对新方法的研究还未成熟,有一些缺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在添加无机物后复合膜会变脆且硬,成膜性变差,所以复合膜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适当比列变得尤其重要,这也是今后研究方向之一,此外,加入纳米粒子后,在膜的综合性能,如纳米粒子的分散性能、控制反应能量方面的研究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香港大学的研究生申请必须要有论文,这是其一,因为这是直接证明你学术能力的证据,第二,导师还要根据你的意向以及 研究兴趣包括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等权衡的,此外还有审核小组对你提交的研究生规划进行审核,综合评定后才考虑是否给你offer,但是一旦录取,港大的研究生待遇很优厚的

论文发表的话,可以找我们的。省级,国家级,核心(明年四五月份了),注意安排时间。联系方式在我的用户资料中。

香港大学论文发表

香港大学 博士申请需要以下条件:

1、语言条件:提供托福成绩(机考80分以上)、雅思成绩(达到6分以上)或是GRE的成绩。

2、学术要求:获得正规大学颁授荣誉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学士学位证,有相关论文发表到相关权威文献上,需要申请者具备丰富的研究经历。

3、提供个人成绩单、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硕士导师的推荐信、研究计划、所获学术奖项及专业资格的证明文件。

补充材料:

一、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需要以下条件:

1、专业要求:需要申请者一等学士学位,均分85分。

2、英语要求:托福成绩需要在80分以上,写作部分不低于25分;或者是雅思成绩在6分以上,单项不低于5.5分。

3、院校背景:申请人的院校背景和专业,以及对于申请大学专业的匹配度也是申请要点。

4、材料写作:专业的文书处理和指导,申请时间点的把握,整个流程的监控,也是申请成功的保证。

5、其他材料:申请人如果可以提供一份正式实习证明,做过义工或者获得过专业方面的奖项对于申请OFFER也会有帮助。

二、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一般需要以下材料:

1、本科成绩单:中英文各一份,并须经过学校公证。

2、英文水平证明:一般应具有托福成绩。

3、GRE成绩。

4、申请表格: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

5、研究计划: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的掌握。

6、推荐信。

论文发表的话,可以找我们的。省级,国家级,核心(明年四五月份了),注意安排时间。联系方式在我的用户资料中。

6月30日,香港大学给中国大陆上万名考生中的三千人发出了面试通知,这是去年的两倍。由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一流大学”的品牌价值出现流失,许多大陆的优秀学生开始转投香港大学等香港的高校。 据《财经时报》报道说,发生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是香港的大学频频从世界各地聘到优秀师资,并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着众多优秀考生。而作为百年的北大、清华,他们“一流大学”的声誉遭到多方质疑。 丰厚的奖学金 据《中国教育在线》报导,毕业于四川成都石室中学的李卿曦是今年第一个高考新闻人物。据说高考还没发榜她就被内地四所高校相中,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赴香港攻读计算机专业。香港科技大学以三十九万港元的奖学金成功拉拢到这名成都才女,而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也拒绝了清华而就读香港科技大学。 连名不见经传的香港城市大学,也因去年许诺给十七个省市的高考状元提供全额奖学金,还将被清华退回的海南高考状元李洋招至门下,从而赢得今年内地考生蜂拥而至。 作为回应,北大负责人认为,北大、清华的品牌是无价的,不可能采取香港科技大学那种赤**的金钱攻势。但在考生这个环节,却有民间的定价,广州东莞某镇的政府对考生提出的奖励是考上清华、北大奖励五十万元。 分析人士指出,香港大学目前正在内地扩大其品牌,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到香港。这对北大清华构成了威胁。 毕业生抢手 香港大学学生事务总监黄依倩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指出:今年内地申请香港大学的学生是10,134,港大会选取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参加面试,然后录取300人左右。今年申请哈佛的比例大概是18:1,而港大是30:1。 黄依倩说,对于内地的学生来讲,四十万元的费用可能有点高,但香港大学有几十种不同的奖学金,不单奖励学习优秀的,还有奖励体育,鼓励做社会工作的。港大培养的是领袖型人才,而内地的大学比较注重基础,把每个人当科学家来培养,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的。 港大的三年课程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内地考生则在来港前在北大或清华培训一年。港大的医学法律文凭是得到国际认可。许多家长还发现,上港大相当于拿了两个学位:一个是专业学位,一个是英语学位。 前不久港大发布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000多港元,月薪达74,000多港元,该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 《财经时报》采访发现,已经是六月底了,清华还有70%的本科生没找到单位,而不少北大本科生所找到的工作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有的因所学的东西不适用而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 北大清华沦为中国二流学校? 《财经时报》还表示,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北大、清华作为一流大学的日子屈指可数。”除了上述的考生资源争夺战和香港大学的品牌战略攻势,北大清华自身的品牌价值也在流失中,因为北大清华品牌影响的人文精神与师资力量正在削弱。 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北大现有在校生三万多人,超负荷的结果是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都在下降,“这几届学生素质确实要差了很多”。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更是坦率地说:“无论是经济学论文发表数量,还是师资力量,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都要优于北大、清华。” 一年前,油画家陈丹青辞职事件让清华美院这个名气不大的美术学院“蜚声中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认为:“清华集中了很多人才,但学术氛围不够,清华现有的管理模式是“表格+开会”;各种各样的表格和各种各样务虚会,很像一个官方的管理体系,而不像一个有集体学术氛围的大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也承认,“100多年来一直是北大精神象征的北大人文学科,现在已经不是国内的了。” 菲尔兹奖得主、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曾批评说,中国的大学惟利是图,许多大学老师只懂得讨论第三流的问题,有些老师根本没有尽到教好学生的本分。 25岁就成为史丹福大学数学系教授的丘成桐,还对中国大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提出了质疑。比如目前清华大学留校的必须是博士生,而那些可能是几十年不遇的优秀人才,就因为他是硕士生而不能留校。 虽然外界的批评较多,但北京大学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齐国认为,北大、清华不会受到冲击,依然会保持中国一流大学的品牌形象。

香港中文大学发表的论文

她不喜欢开会、经常远程为数据中心当医生、获得过CTO的推荐信、每年为全球超过百万块硬盘测算寿命、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数据等,而她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她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能够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分开,并且在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的人,而且能够得到高层的欣赏。她的经历相当励志和感人,是一个值得让人敬佩的人。

香港博士论文是中文。香港博士论文形式上的要求:主要是指字数要求和论文格式要求。字数要求因专业而异,如香港中文大学对博士论文字数规定为:每篇非理科论文中文不超过15万字,英文不超过10万字,理科论文中文不超过7万5千字,英文不超过5万字。另外,各校对论文摘要的字数也有规定,如香港大学要求博士论文摘要为200-500字英文。格式要求包括语言、字号、纸张规格、页边距、摘要的形式、装订的形式和颜色、呈递的册书、论文的电子版本,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