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克里克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02:45:57

克里克发表的论文

用“某度学术”,搜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J. D. Watson and F. H. C. Crick。这是他俩那篇著名的论文。

25,37。1953年4月25日,25岁的沃森和37岁的克里克在《自然》杂志发表仅1000余字的论文。他们在英国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解开了人类遗传学的秘密-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形状像一个长长的、轻微扭曲的梯子。

1916年6月8日,弗朗西斯·克里克出生在英格兰北汉普顿市。幼时的克里克便对科学问题充满好奇和疑问。他曾在伦敦大学学习物理,二战的爆发使他被迫中断攻读博士的学习,来到英国海军部研究制造水雷。二战后,他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产生了浓厚兴趣,但那时他在生物学、有机化学以及晶体学方面都没有什么基础,在此后的几年里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自学这些知识,完成了从物理学家到生物学家的转变。这是他的第一次学科领域转换。1947年,克里克进入剑桥大学的斯坦格威斯实验室参与研究工作。随后又加入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他的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是1951年与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Dewey Watson)的相遇。由于有着一致的研究兴趣,两人可说是一拍即合。尽管他们都在做着蛋白质晶体结构的研究工作,但两人都对“基因到底是什么”感兴趣,他们深信一旦解读了DNA的结构,对搞清遗传的真相将很有帮助。195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inus Pauling)发表了关于DNA三链模型的研究报告,这种模型被称为α螺旋。沃森与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讨论了鲍林的模型。威尔金斯出示了同事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在一年前拍下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沃森看出了DNA的内部是一种螺旋形的结构,他立即产生了一种新概念:DNA不是三链结构而应该是双链结构。他们继续循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先在理论上得出一个共识: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随后沃森和克里克立即行动,在实验室中联手开始搭建DNA双螺旋模型,终于在1953年3月7日,将他们想像中的DNA模型搭建成功了。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合作在顶级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种可能结构”的论文。他们的论文被誉为是“生物学的一个标志,开创了新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克里克进一步分析了DNA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和定位,提出了著名的中心法则,由此奠定了整个分子遗传学的基础。克里克还和弗农·英格冉姆(Vernon-Ingram)一道,发现了遗传物质在决定蛋白质特性上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之父”。由于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在DNA分子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1962年,他们三人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原因为“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生物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1966年,当生物医学的基础轮廓已经被清楚地勾画出来之后,克里克认为是将兴趣转向神经科学、尤其是“意识”问题的时候了。1976年,他来到位于风景如画的加州圣迭戈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开始从事对脑和意识的研究——这时他已经60岁,开始科学生涯的第二次领域大转换。他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用自然科学的办法可以解决意识问题。因此,霍根在《科学极限》(The End of Science)一书中称赞道,“只有尼克松才能打开与中国的外交僵局;同样的,也只有克里克才能使意识成为合法的科学对象”。克里克开始思考意识的本质,但他并没有走实验的道路,而是决定从理论研究入手。他对意识问题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不仅从自己熟悉的分子角度研究问题,还注重从心理学、神经解剖学以及神经生理学等各个水平,甚至从哲学水平来看问题,以期架起连通各个领域的桥梁。20世纪90年代中期,克里克在其科普著作《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中指出,我们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用大脑中一些神经元的交互作用来解释,这就是他提出的关于意识的“惊人假说”。作为克里克对意识本质问题兴趣的一部分,他还研究了关于人类梦境的复杂问题。当然,克里克研究的目的并不在梦本身,而在神经网络。他认为只有理解了神经组群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和协同工作,才能理解大脑。神经组群之间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有时发生在睡眠和快速眼动中,克里克希望通过研究梦来作为神经交互作用的证据。2003年初,克里克在著名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意识的框架”,提出意识不是先天就有,而是由大脑中位于“扣带前回”的一小组神经元产生和控制的。他的论文又一次奠定了他的意识问题的制高点,受到认知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已经是他生命的垂暮之年,克里克为世界各地的年轻科学家吹响了号角:脑科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它的吸引力和重要意义将不可避免地推动它不断前进。在《生命本身:起源和本质》(Life Itself: Its Origin and Nature)一书中,克里克提出直接的有生源说理论,以此来解释生命的起源。虽然他认为来自宇宙空间的微生物或生物化合物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一理论仍徘徊在科学的主流之外,但由这种理论引发的各种支持和反对意见却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意义。克里克还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本书《狂热的追求:对科学发现的个人见解》(What Mad Pursuit: A Personal View of Scientific Discovery)中,以其轻松的个人风格迅速地传递出他对于生命本身的科学知识的热情。尽管他没有再像从前领导分子生物学一样走在研究的最前沿,但他热切地渴望推动关于脑和意识本质的研究。有趣的是,该书由唐孝威院士翻译出版(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唐孝威院士的兴趣也是从原子弹设计转变到现在的脑科学。除了在有生之年对于科学作出的广泛而卓越的贡献,让我们记住克里克的还有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也许克里克并不是最聪明的科学家,但他却拥有一名优秀科学家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现在我们看来,DNA双螺旋结构并不复杂,之所以作出这个重大发现的人是他和沃森而不是与他们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家,用克里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想,詹姆斯和我最值得称赞的是我们选对了问题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为了找到黄金,我们一路跌跌撞撞,总是犯错误,这是真的,但事实是我们仍在一直寻找黄金。”在生活中,这个执著的科研者喜欢大声讲话,无论是沿着河边散步、吃饭,还是在老鹰酒廊聊天,他都一口气能说好几个小时。他是理想的研究伙伴,也是真诚的朋友。沃森说:“我将永远缅怀弗朗西斯,记住他高人一筹、专注于一点的智慧,记住他对我的友善和对我树立信心的帮助”。2001年,中科院汪云九教授曾经到圣迭戈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访问克里克教授,同他探讨了研究意识问题的理论,克里克从未到过中国,但他表示了对东方古国的强烈兴趣,他说可惜他的身体和腿脚已经不允许他作国际旅行了,但他还是为《狂热的追求》和《惊人的假说》中译本写了序言。-

沃森克里克发表的论文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953年2月,沃森、克里克通过维尔金斯看到了富兰克琳在1951年11月拍摄的一张十分漂亮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这一下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他们不仅确认了DNA一定是螺旋结构,而且分析得出了螺旋参数。他们采用了富兰克琳和威尔金斯的判断,并加以补充:磷酸根在螺旋的外侧构成两条多核苷酸链的骨架,方向相反;碱基在螺旋内侧,两两对应。一连几天,沃森、克里克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兴高采烈地用铁皮和铁丝搭建着模型。1953年2月28日,第一个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终于诞生了。意义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克里克从一开始就坚持要求在发表的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他认为,如果没有这句话,将意味着他与沃森“缺乏洞察力,以致不能看出这一点来”。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后不久,《自然》杂志随后不久又发表了克里克的另一篇论文,阐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1953年4月25日,英国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克里克的一篇优美精炼的短文,宣告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诞生。这一期杂志还发表了富兰克琳和威尔金斯的两篇论文,以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支持了沃森、克里克的论文。 这一年,沃森年仅25岁,克里克也只有37岁,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这两个年轻人之所以超越了其他看似更具实力的竞争者,赢得了这场科学赛跑的胜利,是由于他们具有清醒的宏观洞察力、非凡的科学想像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选择了正确的研究路线,广泛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综合性的科学思考。 1962年,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因研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果,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用“某度学术”,搜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J. D. Watson and F. H. C. Crick。这是他俩那篇著名的论文。

dna双螺旋结构是哪一年发现的?1953年双螺旋被发现詹姆斯.杜威.沃森,一九二八年四月六日生于美国芝加哥,由于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获得一九六二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称谓DNA之父.还有克里克于1916年6月8日出生在英国的北汉普顿.美国和英国~请采纳~

沃森和克里克发表的论文

1953年4月25日,英国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克里克的一篇优美精炼的短文,宣告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诞生。这一期杂志还发表了富兰克琳和威尔金斯的两篇论文,以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支持了沃森、克里克的论文。 这一年,沃森年仅25岁,克里克也只有37岁,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这两个年轻人之所以超越了其他看似更具实力的竞争者,赢得了这场科学赛跑的胜利,是由于他们具有清醒的宏观洞察力、非凡的科学想像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选择了正确的研究路线,广泛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综合性的科学思考。 1962年,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因研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果,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在英国杂志《自然》上公开了他们的DNA模型.经过在剑桥大学的深入学习后,两人将DNA的结构描述为双螺旋,在双螺旋的两部分之间,由四种化学物质 DNA双螺旋组成的碱基对扁平环连结着.他们谦逊地暗示说,遗传物质可能就是通过它来复制的.这一设想的意味是令人震惊的:DNA恰恰就是传承生命的遗传模板.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构造出一个右手性的双螺旋结构.当碱基排列呈现这种结构时分子能量处于最低状态.沃森后来撰写的《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过中译本)中,有多张DNA结构图,全部是右手性的.这种双螺旋展示的是DNA分子的二级结构.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在对DNA分子的结构的研究中,于1953年摘取桂冠的是两位年轻的科学家——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沃森和克里克及同事富兰克林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初的模型是碱基在外面,但这个模型很快被否定了;后来又构建了碱基对在里面的模型,但碱基配对的方式又被一位化学家否定了。直到1952年春天,奥地利化学家查可夫访问剑桥大学,两位科学家才得到将碱基配对的方式改为现在的A—T、G—C配对的方式。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载,引起极大轰动。1962年,沃森、克里克的威尔金斯三人因此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就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过程。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何区别?是什么把他们划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答案自然是生命。那么问题就来了,生命有何特性?这种特性如何发挥作用?作为一本科普书,《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介绍了人类生命观的变迁,读完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人们的认识处于不断地发展中,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并不一致。所以,对生命观做一个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生命的特性就是自我复制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表论文,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在论文的最后暗示道,双螺旋结构暗示了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机制。 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因为他们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界苦苦追寻的生命谜题。 自此,20世纪的生命科学对于生命的特性给出的答案终于揭晓,生命就是一套自我复制系统,这一观念被广泛认可。 这个结论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常识,在生物教科书上也只是几句话带过,但是在半个多世纪里,它却耗费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 沃森和克里克凭借双螺旋结构一举成名,并荣获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年纪轻轻的他们摇身一变成为科学明星,登上了科学的最高峰,被世人尊崇,荣光无限。但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不是他们独创,他们只是站在了无数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成功来的特别容易。他们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更值得敬佩。 1、埃弗里的发现 19世纪末的时候,人们了解到的结构最为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蛋白质,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遗传因子就是某种特殊的蛋白质。当奥斯瓦尔德.埃弗里提出遗传因子并不是蛋白质,而是DNA的时候,所引起的轰动是空前的。 埃弗里的发现揭开了二十世纪生命科学的序幕,在他退休后不久,科学界便掀起了一股DNA研究的狂潮,科学家们开始疯狂的分析DNA的结果,解读DNA的密码。 2、查戈夫的谜题 查戈夫就是为DNA疯狂的科学家之一。他发现了DNA的结构之谜,也就是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C的数量等于G的数量。他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离答案近了很多,他却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3、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推算出的DNA结构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的研究更进一步,她拍摄了DNA晶体的X衍射图片,发现了DNA的结构是C2空间群,这个发现距离揭开DNA结构之谜只有一步之遥,而罗莎琳德却并没有意识到。 最后,这个谜题被沃森和克里克揭开了。 4、沃森和克里克的结论 他们提出的双螺旋结构,也就是DNA的双链相互交缠,是互补的,能够相互复制,这使得DNA的整体复制成为可能,性状的传递也就轻而易举。生命的神秘就存在这个双螺旋结构之中。 这个结论当然无可置疑,因为它建立在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之上,所以一经提出,就没有被怀疑。至今,这个理论已经成为常识,在每个学习生物的人看来都平常的不能再平常。 二、动态平衡的生命系统是生命的另一根支柱。 既然生命的特性是自我复制,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熵增加原理会毫不留情的影响组成生命体的每一种成分,高分子化合物会氧化,发生断裂,蛋白质也会受损,生命体中时刻都会有零部件老化受损面临崩溃,那么自我复制系统能保证生命体的正常运转吗? 答案是否定的。 自我复制系统只能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并不能保证生命体的耐用与稳定,这时候动态平衡系统粉墨登场了。 生命体就像沙滩上的沙煲,许许多多的沙子组成了这个沙煲这个整体,但是海风海浪时刻都在侵蚀着它的稳固,不时会有沙子被吹走或者飘走,但同时也有源源不断的沙子被送进来。于是新的代替旧的,整个沙煲依然稳固。 这时候不得不提到舍恩海默了。 舍恩海默是第一个将做过标记的示踪同位素用于生物实验的科学家,他的创举在生命科学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最大的科研成果是提出了崭新的生命观,他提出了生命就是流动的现象,但不幸的是他的丰功伟绩随着他的自尽很快被人遗忘。 他做了很经典的小白鼠实验。他用重氮来标记氨基酸,并将它们喂食给小白鼠,回收小白鼠组织中的蛋白质,对其进行分析,他发现小白鼠摄入的氨基酸经过分解和分配,转化成了其他种类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又组成了新的蛋白质。这就意味着经过标记的氨基酸被分解,成为某些零部件,同时还参与了其他零部件的组成,也就是说分解和替换发生在比氨基酸更细的层面。 做实验用的小白鼠,身体内的零部件已经被更换了大半,严格来说,已经不是我们喂食之前的小白鼠了。我们看到的小白鼠,就是流动现象的本身。 经过多次的实验,舍恩海默得出结论,生命就是代谢的持续性变化,这种变化正是生命的本质。他坚信,无论组成生命的分子是什么,都无法跳出流动的原则。 崭新的生命观就此诞生。 自我复制机制的确能定义生命,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指标,我们的生命还有另一根支柱,那就是动态平衡系统。生命体内部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各种零部件一直处于新旧交替之中,这样就保证了生命体的活力。 所以,舍恩海默说,生命就是出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流体。 三、生命与机器不同,它遵循的是不可逆的时间历程。 科学家们,曾经一度把生命当做一部由众多零部件装起来的精密机器,在他们看来敲除一部分基因和拆掉一部分零部件是一回事,所以,他们一直在做敲除基因的实验。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让他们意识到,把生命比作机器本就是不妥当的。 被完全敲除了ES细胞里的GP2基因,小白鼠仍然能正常成长,而且和正常的小白鼠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如果只是被敲除一部分ES细胞的GP2基因,小白鼠的生长则受到很大的影响,它最终衰弱而死。 如果生命真的和机器一样,应该是完全敲除某些基因才会导致生命体受到威胁,而不是个别零部件坏掉就足以导致整个机器受损。 这说明,把生命比做成可以随时更换零部件的机器是十分不妥当的。 生命是单向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它不像机器,可以随时拆除任意位置的零部件而不影响到机器的运转。生命遵循的是时间法则,在生命中的某个时间段,某个零部件就发挥作用,如果被敲除,生命的动态平衡系统还可以再创造出替代的零部件,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但如果是基因被部分损坏,则它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就受到了抑制,动态平衡系统在弥补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会离初衷越来越远,最后对生命体造成的将是不可逆的影响。 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来,如果某个阶段出现问题,迎接它的下一步将会是死亡。虽然动态平衡系统有着灵活的适应能力和惊人的修复能力,但是在人为的介入下,它也会出现差错,一旦出现差错,后果将是致命的不可挽回的。 所以,作者说,我们进行的种种实验,其实只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类不可能像操纵机器那样操纵生命。 生命无法倒退,每个瞬间都是完成态。它就像折纸,有一个既定的方向,即使出现了偏离与失衡,也不能拆开,而只能沿着这个路线继续折叠下去。所以,生命不是机器那样可以随意任由我们人类操纵。人为的介入,代价高昂,后果惨重。 读完整本书后,如果问你生命是什么,不妨用无法拆开的折纸来回答。 从生命的自我复制特性到提出动态平衡系统,再到生命是不可逆的时间洪流,人类的生命观一直在进化,从单纯的形而下学的层面日益升级,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人性化的形而上的观点。这是认识上的飞跃,也是生命科学的进步。 从最初追求技术上的进步,把生命当做机器,到现在尊重生命,一路上我们走过了太多的弯路,但好在我们正在回到正轨,对生命重新升腾起敬畏。

克里克发表论文数目

25,37。1953年4月25日,25岁的沃森和37岁的克里克在《自然》杂志发表仅1000余字的论文。他们在英国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解开了人类遗传学的秘密-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形状像一个长长的、轻微扭曲的梯子。

1916年6月8日,弗朗西斯·克里克出生在英格兰北汉普顿市。幼时的克里克便对科学问题充满好奇和疑问。他曾在伦敦大学学习物理,二战的爆发使他被迫中断攻读博士的学习,来到英国海军部研究制造水雷。二战后,他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产生了浓厚兴趣,但那时他在生物学、有机化学以及晶体学方面都没有什么基础,在此后的几年里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自学这些知识,完成了从物理学家到生物学家的转变。这是他的第一次学科领域转换。1947年,克里克进入剑桥大学的斯坦格威斯实验室参与研究工作。随后又加入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他的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是1951年与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Dewey Watson)的相遇。由于有着一致的研究兴趣,两人可说是一拍即合。尽管他们都在做着蛋白质晶体结构的研究工作,但两人都对“基因到底是什么”感兴趣,他们深信一旦解读了DNA的结构,对搞清遗传的真相将很有帮助。195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inus Pauling)发表了关于DNA三链模型的研究报告,这种模型被称为α螺旋。沃森与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讨论了鲍林的模型。威尔金斯出示了同事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在一年前拍下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沃森看出了DNA的内部是一种螺旋形的结构,他立即产生了一种新概念:DNA不是三链结构而应该是双链结构。他们继续循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先在理论上得出一个共识: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随后沃森和克里克立即行动,在实验室中联手开始搭建DNA双螺旋模型,终于在1953年3月7日,将他们想像中的DNA模型搭建成功了。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合作在顶级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种可能结构”的论文。他们的论文被誉为是“生物学的一个标志,开创了新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克里克进一步分析了DNA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和定位,提出了著名的中心法则,由此奠定了整个分子遗传学的基础。克里克还和弗农·英格冉姆(Vernon-Ingram)一道,发现了遗传物质在决定蛋白质特性上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之父”。由于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在DNA分子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1962年,他们三人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原因为“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生物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1966年,当生物医学的基础轮廓已经被清楚地勾画出来之后,克里克认为是将兴趣转向神经科学、尤其是“意识”问题的时候了。1976年,他来到位于风景如画的加州圣迭戈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开始从事对脑和意识的研究——这时他已经60岁,开始科学生涯的第二次领域大转换。他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用自然科学的办法可以解决意识问题。因此,霍根在《科学极限》(The End of Science)一书中称赞道,“只有尼克松才能打开与中国的外交僵局;同样的,也只有克里克才能使意识成为合法的科学对象”。克里克开始思考意识的本质,但他并没有走实验的道路,而是决定从理论研究入手。他对意识问题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不仅从自己熟悉的分子角度研究问题,还注重从心理学、神经解剖学以及神经生理学等各个水平,甚至从哲学水平来看问题,以期架起连通各个领域的桥梁。20世纪90年代中期,克里克在其科普著作《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中指出,我们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用大脑中一些神经元的交互作用来解释,这就是他提出的关于意识的“惊人假说”。作为克里克对意识本质问题兴趣的一部分,他还研究了关于人类梦境的复杂问题。当然,克里克研究的目的并不在梦本身,而在神经网络。他认为只有理解了神经组群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和协同工作,才能理解大脑。神经组群之间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有时发生在睡眠和快速眼动中,克里克希望通过研究梦来作为神经交互作用的证据。2003年初,克里克在著名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意识的框架”,提出意识不是先天就有,而是由大脑中位于“扣带前回”的一小组神经元产生和控制的。他的论文又一次奠定了他的意识问题的制高点,受到认知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已经是他生命的垂暮之年,克里克为世界各地的年轻科学家吹响了号角:脑科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它的吸引力和重要意义将不可避免地推动它不断前进。在《生命本身:起源和本质》(Life Itself: Its Origin and Nature)一书中,克里克提出直接的有生源说理论,以此来解释生命的起源。虽然他认为来自宇宙空间的微生物或生物化合物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一理论仍徘徊在科学的主流之外,但由这种理论引发的各种支持和反对意见却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意义。克里克还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本书《狂热的追求:对科学发现的个人见解》(What Mad Pursuit: A Personal View of Scientific Discovery)中,以其轻松的个人风格迅速地传递出他对于生命本身的科学知识的热情。尽管他没有再像从前领导分子生物学一样走在研究的最前沿,但他热切地渴望推动关于脑和意识本质的研究。有趣的是,该书由唐孝威院士翻译出版(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唐孝威院士的兴趣也是从原子弹设计转变到现在的脑科学。除了在有生之年对于科学作出的广泛而卓越的贡献,让我们记住克里克的还有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也许克里克并不是最聪明的科学家,但他却拥有一名优秀科学家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现在我们看来,DNA双螺旋结构并不复杂,之所以作出这个重大发现的人是他和沃森而不是与他们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家,用克里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想,詹姆斯和我最值得称赞的是我们选对了问题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为了找到黄金,我们一路跌跌撞撞,总是犯错误,这是真的,但事实是我们仍在一直寻找黄金。”在生活中,这个执著的科研者喜欢大声讲话,无论是沿着河边散步、吃饭,还是在老鹰酒廊聊天,他都一口气能说好几个小时。他是理想的研究伙伴,也是真诚的朋友。沃森说:“我将永远缅怀弗朗西斯,记住他高人一筹、专注于一点的智慧,记住他对我的友善和对我树立信心的帮助”。2001年,中科院汪云九教授曾经到圣迭戈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访问克里克教授,同他探讨了研究意识问题的理论,克里克从未到过中国,但他表示了对东方古国的强烈兴趣,他说可惜他的身体和腿脚已经不允许他作国际旅行了,但他还是为《狂热的追求》和《惊人的假说》中译本写了序言。-

沃森克里克论文发表

1953年4月25日,英国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克里克的一篇优美精炼的短文,宣告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诞生。这一期杂志还发表了富兰克琳和威尔金斯的两篇论文,以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支持了沃森、克里克的论文。 这一年,沃森年仅25岁,克里克也只有37岁,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这两个年轻人之所以超越了其他看似更具实力的竞争者,赢得了这场科学赛跑的胜利,是由于他们具有清醒的宏观洞察力、非凡的科学想像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选择了正确的研究路线,广泛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综合性的科学思考。 1962年,沃森、克里克与威尔金斯因研究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果,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NA双螺旋的提出 主要成就是把物理学运用到生命科学中,并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天地,可以说是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运用物理学中的晶体衍射技术,对DNA进行衍射,通过对比,判断DNA为双螺旋,此照片是沃森在实验室偷的,本来并不打算给他看,他偷看的。当时照出来的是A型DNA,不是我们通常认识的B型DNA,后来沃森克里克通过不断的组合,建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否定了有自己推出的磷酸为骨架,在内部起支撑作用,碱基在外排布的说法,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提出了正确的模型,即核糖为骨架,碱基进行配对的模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沃森克里克不是学化学的,所以对于碱基的化学结构并不了解,所以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遭到化学家的耻笑,并且化学家都不愿意帮助他们,所以饶了圈子,最后才提出碱基配对。 另外,之所以大部分人都提不出双螺旋结构,是因为当时化学家思路不广,她们几乎没有人想到“核酸也是酸” 因此,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他们的合作,是把物理学 生命科学 化学 结合到一起,从而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

用“某度学术”,搜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J. D. Watson and F. H. C. Crick。这是他俩那篇著名的论文。

25,37。1953年4月25日,25岁的沃森和37岁的克里克在《自然》杂志发表仅1000余字的论文。他们在英国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解开了人类遗传学的秘密-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形状像一个长长的、轻微扭曲的梯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