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本科生和正教授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9 07:41:19

本科生和正教授发表论文

本科生如何发表论文,写好论文,发给相关报社就可以!

每年三四月份研究生论文审读定稿的时候,导师们的“吐槽”声总是不绝于耳。这也难怪,平时看上去古灵精怪、口吐莲花的学生,写出来的论文却是语言贫乏,词不达意,疙里疙瘩,搞得师徒一起着急上火,寝食难安。几经修改润色,直到使论文在表面上“看上去挺美”,才敢长舒一口气,定稿交稿,在焦虑中等待后续的评阅和答辩。经此“磨难”的老师,在感慨“带学生很难”之余,也会发誓以后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平日里就督促他们读书写文章,只是决心易下,执行挺难,等到下一届来学生入学了,依然是放养为主,学生们呢,巴不得你想不起他来,放养的模式自由而快乐。读研这事确实挺苦,你得有研究的兴趣和天赋,还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只可惜现在的读研成了延迟就业的“缓刑期”,且找工作时还可以因研究生的学历而增强竞争力。所以考研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每年的三四月份也是研究生复试的时节,学生们要参加各种面试笔试培训班,还得到处打听调剂的信息,而且现在是一人考研,全家上阵,陪考陪复试,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由此又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一种考研经济。经历了如此的艰难才获得了读研的入场券,到毕业时论文却是那般难产,个中缘由,大概只能到“过程”中去找了。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似乎是说成不成器,关键在于学生个人的努力。这话虽然不假,但也有点儿“师父”推卸责任的意味。就说写论文这事吧。其实对于研究生来说,上过几门课,成绩多少并不是很重要,能不能毕业关键就是看论文写得怎么样。而对于平常练笔少,积累又不多的学生来说,要想写出篇像样的文章来着实不易。选题不易不说,即便选好了,因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也无法使文章变得丰满且言之有物。因此,博览群书是必须的。温梓川先生是马来西亚著名的华文作家,他的“朋友圈儿”里可都不是一般人,他和郁达夫、曹聚仁等交谊甚笃,和梁实秋、沈从文、徐志摩等亦过从甚密。在其《文人的另一面——民国风景之一种》里,温先生记录了他的老师冯三昧对他走上写文字道路的引导。他说在冯的课堂上,曾写了一篇小说,交给老师几天后,老师约他去喝茶,并让他看一个日本作家的小品。等温看完后,居然发现他自己的小说和日本作家的文章很相似,不过这并不是抄袭的问题,而是碰巧构思或利用了同样的题材。冯先生的教导是这样的:“既然发现了自己的作品与人家的作品有巧合之处,那么作品大可以作废了的,写作要言人所未有才能够代表你自己。以后,你至少要先读完了一二百本外国小说才动笔,那么你就会知道你自己所要说的东西,有没有人说过了,应该怎样着眼于人家所未知的东西了。要从事写作,绝对不能贪懒的。”其实写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发现别人不曾研究过的专题,然后做下去,才会有新意。所以准备写论文的学生,至少也该读几十部本专业的经典。在法言法,法学的研究生自然应该去读大量的法学经典。当然,如果师父不仅是领进门,还督促你“修行”的话,即便资质平平的学生,也会学有所成。现在这样的导师少了,但也并非没有。前几年有位年轻人在复旦读古典文学的博士,她的导师已经70多岁。老先生要求他的学生每周见一次面,汇报上周都读了什么书,有什么心得,下周准备读什么,督促得紧着呢。博士生说她和同门师兄妹最怕的就是见导师,每次见导师前,有的会习惯性地肚子疼。他们那几个学生,每天都会乖乖地早起,然后早早地坐到图书馆看书。这是因为她们的导师起的也很早,图书馆开门后,他就进去逛一圈儿,看到他的徒弟们都在,就满意地回家;如果有谁没在那里,他就会亲自去宿舍敲门,直到把羞愧的大懒虫叫到图书馆为止。像这样负责任的博导还真是少见。一般的导师大多洒脱自由,学生们自然也乐得潇洒,过得滋润。只是这样一来,三年以后的论文是个什么样子也就能想象的出了。复旦的这位博士生,在平日里也不乏对严厉导师的抱怨,可是在成果频出且顺利毕业的时候,她对导师却是万分地感激。

现在高校的科研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接触到了科研,搞科研也不再是研究生的专利了。一些本科生做的论文质量和不比研究生差,甚至会超过一部分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发表高大上的学术论文,对将来找工作,申请国外研究生,评奖学金,都很有帮助,关于这一点,我就不赘述了。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不难。第一步:和专业课的教授搞好关系这句话说白了也就是套磁,为什么要和教授套磁呢?因为你想进实验室搞科研,必须得经过教授的同意。一般情况下,只有教授的直属研究生才有资格进实验室,接手课题,本科生大多数是没有资格的,为了能够进实验室做研究,所以必须和教授套磁。和教授套磁其实很容易,因为教授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很容易打交道。我自己的硕导和博导就属于特别和蔼的人。按照下面3点,就能和教授搞好关系了。(1)上课的时候坐前排,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要想去哪个教授的实验室,在上这个教授的课程时,就一定要在教授面前刷脸和刷存在感,让教授对你有印象,这样你去找教授的时候,教授才会搭理你。最好的刷脸和刷存在的方法就是上课坐在前排,认真记笔记,老师提问时,积极回答问题。这样,老师打心眼里会比较喜欢你。毕竟很多人上课睡觉和玩手机,老师一旦发现有人认真听讲,就会特别关注。(2)专业课的成绩在全系前列;光是刷脸和刷存在感还不够,还得考个好成绩,大学的专业课考试,只要你上课认真听了,考试前花点时间,背背历年的考题,考个好成绩不难。但是,如果想进这个教授的课题组,他的专业课起码得考个高分,至少90分吧,拿着好成绩加上刷脸,教授对你的印象一定很好。如果这门课还没考试,你就想去实验室,那也没关系,把第一步刷脸和刷存在感做好也可以。(3)下载一些教授的学术论文看看;有了好成绩和存在感,在找导师之前,还得做一点工作,毕竟不能什么都不懂,就跑去说想跟着教授做科研,显得不真诚。在找教授之前,要做准备,需要看看教授的论文,看不懂没关系,知道个大概就行,这样教授问起来,你也有话说。看论文主要看教授的两类论文:成名论文,最新论文。每个教授都有一个特别厉害的研究方向,什么是成名论文呢?一般看文章的引用率就可以窥见一斑,引用率最高的几篇,就可以算作是他的成名作了。看了教授的成名论文,就能知道这个教授最擅长什么。然后再看看最新论文,最新发表的论文就是目前课题组正在研究的东西,也是你进了实验室要做的东西,所以很有必要了解。(4)向教授表明你很想做科研的愿望。前面3个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去找教授了,向教授说你如何如何迷恋科研,很想跟他学习研究,希望教授给你机会。到了这个阶段,就是表决心的时候,只要强调自己很想做科研就行了,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刷了存在感,成绩也考的好,同时又花了时间了解了课题组研究的东西,教授一般情况下不会拒绝你。第二步:在实验室做个勤快的小弟,多帮师兄师姐干活教授允许你进实验室,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想真正接触科研,靠的还是师兄师姐。实验室有硕士,有博士,甚至还有博士后,作为本科还没毕业的你,如何才能接触到科研项目,甚至是核心实验技术,就得看你的表现了,如果实验室的师兄师姐根本不让你插手课题,你就算进了课题组也是白搭。(1)找牛人,抱学术特别厉害的师兄师姐的大腿;一个课题组,可能会很大,有许多的硕士和博士,但是,有一些研究生自己都水的一塌糊涂,就别指望能指点你了,一定要去找特别厉害的师兄师姐。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有好的课题去做,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出成果,一部分研究生白白荒废了三年时间,最后只能拿出一篇水论文应付毕业。所以,进了实验室,一定要找学术牛人作为榜样。什么样的师兄师姐是牛人?有心观察几天就能发现,经常和教授讨论问题的师兄师姐,还有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的师兄师姐,就是牛人。找准目标,就要主动点,主动接近师兄师姐,你如果不去搭理别人,别想着别人有空搭理你。(2)勤快,主动,用心做好交代的任务。刚进实验室,你可能什么都不懂,没关系,先听从师兄师姐的安排。拿做实验举个例子,一般做实验之前和做实验之后,要清洗试管,要洗刷各种实验器材,这样的小活,师兄师姐一旦交给你,你不要拒绝,不要认为没有技术含量就不去做。首先,洗试管,虽然很简单,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我曾经洗碎了好几根试管,这些小活都是做实验的基本功。其次,核心实验,你还没有能力去做,所以刚进实验室,师兄师姐是断然不会让你单独做实验的,就拿我做的实验而言,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弄不好就是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先带着师弟师妹一段时间。最后,做这种杂活,也是师兄师姐考验你,如果这点活都做不好,或者不愿意听从安排,就别打算他们能教你实验室的核心技术了。

发表论文对评优,评奖学金,找工作都是有好处的,如果可以在本科期间发表一篇或者几篇论文,老师和身边的同学肯定对你另眼相看的,对考研保研都是有一定好处的,如果是想发表自己不想写或者没有时间写,可以找人发表的,现在都是看中结果,有文章在手里,没人会管怎么来的。具体的可以到投稿云咨询一下,他们是免费的作者跟杂志社对接的服务平台,有很多服务。

日本发表和教授联系的论文

先是要看学校的要求,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要是还是不明白的话是可以去一品优刊了解一下,一些发表的基本常识。找它帮忙也是可以的。

1、查找指导教师:部分日本研究生院在网站或招生简章中会刊有指导教师的信息以及联系方式,但一般来说,这些信息需要自己查找。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自己研究领域和相关研究人员的信息。

如果查不到,可通过电话或邮件联系各研究科的“国际交流室”、“教务课”、“留学生支援室”等部门,询问自己希望报考的教师的联系方式。另外,也可向有留日经验的前辈或国内大学的教授请教。

2、如何接触:若研究人员、指导教师的邮箱等在网页上有公开信息,即可直接发邮件(日语或英语)。撰写邮件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现在的确有一些机构利用一些学生知识欠缺,以及一些学生急于求成等的心理,大肆宣传所谓的赴日读研,让学生去免费参加所谓的学习班,集中训练等的项目,最后办理时收取高额的手续费。而且在办理的过程中,过度包装,全程造假,使很多学生不应该走读研之路的学生到了日本货不对版,升不了大学院,也给很多日本院校对中国学生造成了很坏的印象! 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机构和个人开始大肆宣传去日本就读“研究生”(通常指“学部研究生”)。关于日本“研究生”定义,中国一些学生和家长常常产生误解:认为做了“研究生”似乎考研便有了充足的保障。其实日本“研究生”的概念仅是借用了日语写法(通俗译为“旁听生”),不同于中国正规“研究生”概念。日本的“研究生”属于非学历教育,原始定义为:带着一定的课题(研究计划)跟导师做相关学术研究或学习。但之后,“研究生”概念开始发生变化,现在更作为考入“大学院”(研究生院)过度解释。既然日本“学部研究生”属非学历教育,那么原则上便不设有入学考试,入学标准采用“资料审查”,但绝大多数大学有一条硬性规定,即申请“研究生”之前需征得指导教授的认可,也就是要有接收的教授。这便派生出一个现象:“研究生”申请成功与否,日本大学教授掌握绝对的生杀大权。 “学部研究生”就读时间一般没有统一规定,半年至几年不等,通常比较多的是1年期。中国大学本科毕业学生,在决定去日本读研之前,由于日语及日本留学模式的独特性,使大部分学生需选择一段时间的过渡,然后才能在日本顺利完成考研过程。至于选择何种过渡形式,成为困扰学生和家长的老大难问题。其“过渡”不外乎以下三种途径。(1)日本语言学校(2)日本大学别科(3)大学“学部研究生”。 语言学校办理手续费“薄利”促使“研究生”大热假象 长期以来,由于日本语言学校质量的良莠不齐及低下的地位,加之之前语言学校就读群体的多样性(多以打工为主),似乎语言课程过度最不为学生和家长所“待见”。“学部研究生”,因为能够直接接触到教授,给人考取正规“院生”(真正意义的研究生)几率最高的表象。在十年前或更早的八九十年代做上述理解似乎并无不妥。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语言学校自我宣传能力的提升,留学机构和个人办理语言学校手续利润开始大幅下降,致使“研究生”生意人与日俱增。“研究生”概念逐渐变味儿。近二三年,不夸张地讲更是到了“臭不可闻”的地步。一些机构和个人打着能够搞定日本诸多一流大学教授的幌子,向学生和家长做出各种承诺。其实,日本大学作为学术严谨的教育机构,大学教授地位极高,作为学者教授不太会参加各种利益团体的有偿活动。不排除某些机构和个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广博的人脉在某所或某几所大学有关系,但也仅限于某个专业,某位具体的教授。所以,上述宣传,机构或个人办理“研究生”产业化多半是“噱头”。 在籍留学生充当“研究生”介绍人需谨慎 那么,一些机构和个人是如何帮助学生联系“研究生”的呢?比较多的手段是发动各所大学在读学生,让他们以自己“亲戚”或“朋友”的方式向自己的指导教授或熟识的教授推荐学生,当然,最后成功后他们会得到一笔不菲(通常为2万人民币)的报酬。对于身处异乡,特别是一些靠半工半读打工来维持生计的留学生,自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伴随着“研究生”的日趋利益化,不可避免带来一些弊端。(1)中国留学生在日整体形象受损。因为一些机构和个人对有关申请人申请材料的包装,特别是当教授发现本人能力与申请能力严重不符时,会有种“被”的感觉。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授拒绝接收学生进入正式的“大学院”。(2)对参与利益分配,充当介绍人的在籍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日本是一个诚信社会,介绍的学生优秀则以,各方相安无事;反之介绍的学生是个“问题生”时,给充当介绍人的在籍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将是致命的。而且,一旦上述事宜被教授知晓,作为留学生从事该类盈利活动,不可避免会影响该其自身的人物评价,得不偿失。所以,在此建议那些试图或正在从事此类“研究生”介绍活动的留学生谨慎行事。近年来,有关“研究生”申请纠纷不断,比如作为“研究生”,指导教授不肯接收自己成为正规“院生”,无所适从……苦不堪言。众所周知,在日本大学,教授会权利举足轻重,对于报考自己的学生的录取判断拥有绝对话语权,所以在教授拒绝接收的条件下,通常只能采取换教授或换学校方式。 “研究生”真的省钱省时吗 吸引一些学生愿意选择申请“学部研究生”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从表面上看省时省钱。这通常会与上面的另一过渡途径“日本语言学校”做比较。选择语言学校过渡,过渡时间通常在半年-2年。相对而言,一些拥有一定日语水平(通常在中级以上)的学生会容易受到蛊惑,向相关机构或个人缴纳一笔不菲的介绍费(通常在4万~10万),至于把握有多大则不得而知。而且是否能够申请成功,则完全要依赖海外充当介绍人的留学生的人脉,学生(甚或机构)对此没有掌控权。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真的申请“研究生”就一定比语言学校有优势吗?在笔者看来,未必。反之,有可能欲速则不达。“研究生”作为非学历教育,相对课程较少(通常不会做硬性规定),换言之,仅需参加一下指导教授的相关课程学习或研究讨论即可。所以,相对时间空闲。日子过得绝对要比语言学校轻松。“研究生”不太适合日语能力较低者,在“研究生”阶段期望日语能够得到系统化训练通常不太可能。一些大学的日语中心虽也针对留学生开设日语课程,但课时很少,通常不作必修的硬性规定。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在日本经过语言学校预备教育过渡学生的日语水平通常要好于选择“研究生”过渡的学生。赴日后“面见教授”拓宽考研空间近年来,随着中国适龄日本留学人数的走低,日本语言学校的竞争达到了空前的白热化。为留学生增加附加值服务,帮助留学生成功升入日本名校,甚至日企就业已成为语言学校经营的主要目标。具体而言之,各学校会根据留学生需求,提供各类升学指导、就业指导课程。大学院升学辅导更不在话下。就读语言学校的性价比大幅提升。所以,中国本科生应该走出“研究生”误区,一些优质的语言学校完全有能力指导你进入日本顶级研究生院。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留学生在语言学校过渡期间,可适时调整自己之前不成熟的留学升学计划,选择面大增。现在,日本知名大学教授,更愿意在与留学生见过面的基础上来进行录取,抑或是“被怕了”之故吧?!(苦笑)。 此外,就是并非“学部研究生”为考研必需阶段。现在,随着日本大学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升和中国学生日语能力的提高,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语言课程过渡后完全可以直接进行正规“大学院”申请。绝非坊间误传的那样费时费钱。 适合读“研究生”的几类人群 并非所有的人都不适合读“研究生”。(1)中国国内大专(15年正规学校教育)文凭拥有者,如果要实现在日本考研,之前选择“研究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因为根据日本大学院报考资格,通常需要满16年正规学校教育。所以,在大学就读一年的“研究生”通常为了满足报考资格。(2)日语能力较高,且自我学习能力较强者。(3)学术专业能力较弱者(比如,有的本科生赴日后打算考研换专业)。 可以继续私信讨论以上内容。

1.中介不必要,但如果你学校、成绩都不很好的话找一下没坏处2.看是什么论文,一般英文的在Web of Knowledge上能找到(你们图书馆会有的),日文的貌似很难说

发表本科论文评副教授

副教授的评选条件? 评定标准:高等学校副教授须有本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学术发展动态;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提出有较大意义或学术价值的科研课题,并取得有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艺术作品、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具有担任科研课题组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的能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实验室建设方面起骨干作用,成绩显著,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或青年教师的能力,能担任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评审条件适用于本科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等学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规定。 任现职以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在规定的资历年限内延迟申报: 一、违反党纪、政纪,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申报;受记过处分者,延迟2年申报;受记大过处分者,延迟3年申报;受降级处分者,延迟5年申报。 二、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三、近5年内,年度考核有不称职者,延迟1年申报。 第三条 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符合副高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可以不受资历限制,直接申报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 (二)获得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 (三)获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1966年以前入学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四)大学普通班毕业生或1977年以后入学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经过1年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包括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访问学者等)学习,取得4至6门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并获得结业证书,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五)国家机关分流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尚无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按以下学历、资历要求申报: 获得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获得研究生班毕业或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9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 二、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教师,申报评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成绩合格。从事外语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第二外语(B级)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 一、196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须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继续教育条件 任现职以来,按照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要求,根据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以下条件: 一、系统讲授2门以上课程,其中1门为基础课,并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课堂讨论、社会调查,指导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二、在任现职期间有1年以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历(包括专兼职团干、专兼职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或1年以上下乡支教、挂职锻炼的工作经历。 三、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1年以上,或协助教授指导过研究生。 四、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过自治区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全过程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或在本学科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或艺术作品。 第八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综合考核成绩为B级(良好)以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教学研究上有较深的造诣,参与自治区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并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发表1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二、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星火奖、社会科学奖或其他自治区级专业奖三等奖以上1项。 三、获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以上1项。 四、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自治区级以上的科研项目1项,并取得显著成果。 五、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科研成果、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处理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通过自治区级以上成果鉴定,并已推广应用,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补充: 六、艺术类专业人员的作品入选自治区级以上专业部门组织的艺术性活动并获得奖励,或参与组织自治区级以上大型项目设计,或指导学生在自治区级以上专业(专项)比赛中获三等奖以上。 七、体育专业人员参与组织过自治区级以上大型项目设计,或指导学生在自治区级以上专业(专项)比赛中获前3名。 八、专职学生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工作或近5年内有4年以上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工作经历。参与组织过自治区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型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或所带班级、团支部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或本人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先进个人称号;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自治区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并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发表1篇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第九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年均授课240以上计划学时者,论文、著作:理工类3篇(部),文科类4篇(部)。 二、年均授课180—239计划学时者,论文、著作:理工类4篇(部),文科类5篇(部)。 三、年均授课120—179计划学时者,论文、著作:理工类5篇(部),文科类6篇(部)。 四、年均授课60—119计划学时者,论文、著作:理工类6篇(部),文科类7篇(部)。 五、艺术类的专业人员提交较高水平的艺术作品3件(公开发表,或参加省级以上展览会、音乐会),且公开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2篇(部)以上。 六、体育类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著作)3篇(部)以上。 七、专职学生辅导员发表学术论文(著作)3篇(部)以上。 第十条 破格条件 不具备规定的学历(学位)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的学历(学位)条件,不具备规定的资历条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可破格申报: 一、具备下列条件中1项以上: (一)在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成果推广、产业经营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获国家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发明奖、星火奖或其他国家级专业奖。 (二)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排前3名)。 (三)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二等奖或其他自治区专业奖二等奖以上。 补充: (四)从国外学成归国,在所学的领域中有较大突破,取得的成果已被确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完成人,2位同行教授书面鉴定),回国后继续该领域研究,并有较大进展者。 二、具备下列条件中2项以上: (一)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以上(主要完成人),或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或其他自治区级专业奖项三等奖以上(主要完成人)。 (二)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2项以上,并取得显著成果。 (三)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在第九条要求的基础上,理工类增加2篇(部)、文科类增加3篇(部)、体育类增加1篇(部),艺术类增加在全国艺术性活动获三等奖以上的艺术作品1件(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 (四)作为主要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在自治区专业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或前3名。 (五)在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产业经营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直接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的技术问题,并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为年纯利润30万元以上。 (六)获全国优秀教师或自治区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第十一条 附则 一、凡符合上述评审条件,提交规定的申报材料者,可申报高等学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并按规定的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教育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四、本资格评审条件的特定解释: (一)本资格评审条件中所规定的思想政治条件和学历(学位)资历、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工作经历、业绩成果、论文(著作)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二)本资格评审条件中所规定的“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序列学历。 (三)本资格评审条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级。 (四)在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和业绩成果方面,以科研方面要求为主、年均授课不足60计划学时者,应申报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五)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教师,其教学工作量可适当减免,以年均授课时数150学时为标准,担任校级领导的不能少于1/3,担任中层领导的不能少于1/2。论文著作要求按150学时套入第九条(一)至(四)项对应的论文著作数。 补充: (六)论文、著作的要求: “著作”是指公开出版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著、译著或教材(第一作者或主编,或本人撰写:理工科类8万字以上,文科类10万字以上);“论文”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出版物)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论文(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其中至少应有1篇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 (七)本规定中所指的核心期刊指《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写,北京大学出版)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的核心期刊。 ;

一般副教授,根据科研情况,发表论文情况,参编著作等评定。

评副教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已经获博士学位满2年,且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满2年。

2、已经获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满五年并获硕士学位,且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满5年。

3、年满40周岁人员获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满5年,并且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满5年。

4、未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及年限,已经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及年限,并且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满3年。

副教授

副教授是大学专业技术职务之一,高等学校教师的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一般来讲,它可以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多为大学教师,副教授仅次于教授。

本科生和研究生发表论文

复旦大学日前出台规定,从2011年入学的三个院系所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一改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我想就自己十多年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事《敦煌学辑刊》编辑的经验,对此发表一点看法。编辑不胜其扰我的观点是,首先,最好不要将在校期间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硬性规定;其次,博士生和硕士生不要用统一尺度要求,博士生可以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条件之一,硕士生最好不要求发表论文。硕士生一般研究水平不高,撰写的学术论文多为概论性或者综述性的,很难进入学术圈关于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也有许多论文是重复性研究,将他人研究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后发表者不乏其人。作为期刊编辑不胜其扰。因为,第一,要对很多论文进行甄别,看其是否已经发表过;第二,考察研究成果是否有雷同现象;第三,核查学术观点和论文内容有无抄袭现象。多数人情稿就是从这个层次来的,有些硕士生凑合出一篇论文,害怕发不了,就将导师名字挂上,有些告诉导师,还有很多没有告诉导师,对编辑造成误导,使得他们既担心淹没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害怕陷入抄袭门中纠缠不清。学术杂志成博士生培养者目前各个学校对此标准不一,有权威期刊要求,也有核心期刊要求。兰州大学原先要求必须在权威期刊发表,以历史学为例,就是《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后来增加《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又规定在以上权威期刊发表1篇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最近又改为,在CSSCI来源期刊各大类的前60%发表3篇或者前30%发表1篇。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实际上无形中将博士生培养权给了各杂志的编辑们。博士生能否毕业取决于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而不是发表论文杂志的级别,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拘泥于级别,在送审博士论文的同时或之前将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送审,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甚至一些好的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前期发表成果,通过严格的送审程序,照样可以毕业。人才培养是老话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取决于导师指导水平、博士生的悟性和单位学术氛围。导师指导水平是第一位的,指导水平不是导师的研究水平,很多专家很优秀,却指导不出像样的博士生,当然,没有水平的导师绝对指导不出优秀的博士。另外,理科的实验室模式不能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科导师和博士生的关系只能是师生关系,绝不能像理工科那样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成果也不能混在一起署名。导师是博士生进入该领域的引路人,导师将以最短的时间引导博士生进入该学科前沿领域,根据学生的研究水平、能力和知识领域制定一个研究课题。导师要善于发掘博士生的潜质,做到身教、言教一致,鼓励优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博士生的悟性和用功程度也是培养关键,没有悟性的博士生很难培养,而有悟性不用功的博士生也培养不出高水平。悟性是博士生创新的基本条件,用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低要求。让他们融压力、动力和信心为一体,这样不需要硬性要求,也会产出优秀成果。(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博士硕士和本科论文的区别如下:

1、发表要求不一样

博士生通常是SCI论文发表的主要群体之一,本科生论文引用字数多少不论。所有在读的博士都知道,SCI论文发表是一名博士毕业的硬性条件。大部分高校要求博士毕业至少有一篇SCI检索的论文,但是对于博士而言,在读博期间能发表5篇以上的话,足可以用优秀或学术。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可以跟已经发表的论文题目一样,但内容应该有创新。但最好有所区别,以免造成重复。

2、知识和研究能力不一样

从知识和研究能力的角度来看,博士学位写论文高于硕士学位,硕士学位高于本科学位。三个学位对应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不同的定位。本科生从事日常工作,研究生从事一定的专业工作,需要一定的研究能力。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

3、严格程度不一样

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区别、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要点知识总结,发论文初稿、于博士的要求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在论文发表方面管理比较严格,规定了必须发表几篇论文论文才能毕业,而且是那种高质量。

读博士的好处:

1、可以延续性地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状态

毕业以后直接读博,学生可以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状态,要知道有很多博士并非是连续读到博士毕业的,中间可能经历过工作阶段,这样做的坏处是中间会耽搁一些时间,一旦步入工作岗位想再次迈入校园是需要勇气的。

2、博士起点高,待遇好

相对于硕士来说,博士的起点和待遇都会好不少,而且很多大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非常好,博士毕业既有安家费还有各类福利待遇。同样在一个单位,硕士和博士所从事的工作层次是不同的,博士大都可以做一些研究性的工作,工作相对更专注,容易出成绩,领导会更加关注和重视博士群体的成长。

深度不同。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已有的理论,甚至可以只是一份对于某观点的调查报告;而研究生毕业论文必须有新的内容,例如提出新理论,针对已有理论提出新观点、新解释、新论据等等,论点可大可小,但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例证要确凿、计算要准确、图表要严谨,全文必须有新意,绝不可抄袭、雷同、人云亦云,一定要跳出窠臼,有所创新。

本科论文VS研新年第一天,来个学习视频压压惊!祝大家新年快乐!还在写论文的朋友们来了解下本科毕业论文和研究生毕业论文难度差距有多大!究生论文

正教授未发表论文

肯定是不符合标准的。不过陈好这事好像是乌龙事件,陈好工作室发文表示这是中戏官网操作失误才导致她在正教授一栏,她本人没有参与过评选。

翟天临是圈内第一个因为学术造假而消失的人。他想通过拍摄赚更多的钱,接受镀金的教育,所以这个明星看起来有点贪婪。关于陈好是否有资格当教授的帖子越来越多。随着热度上升,没想到中国戏曲的操作是这样的“此地无银。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陈豪是一代人心中的“万人迷”。那一年,和粉红女郎一起,陈好几乎占据了迷人而优雅的人群。她不仅漂亮,还学会了欺负人。本硕是戏曲专业毕业的。结婚后,陈好决定退休,回到母校教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豪已经上升到教授的水平。在中国戏曲的官方网站上,陈好的名字赫然写在教授一栏。

小伙伴们要注意了。教授在教师职称系列中达到最高水平。换句话说,在43岁之前,陈好完成了人生的攀登,达到了教师职称的最高点。那就需要优秀,需要发多少论文,需要上多少课时,有多少成绩和成绩能达到教授的水平。

然而,反过来,陈好没有任何文件。和她一起做教授的另外两个老师有10篇论文,还有一个更厉害,18篇。

陈好是否真的有特殊贡献,可以按照正常的职称评定条件,不发论文就可以评定聘用教授?就在大众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中国戏曲把陈红从教授名单中“除名”。

就在陈好教授的资格受到质疑之后,陈好从教授的名单上被挪到了中国戏曲的国家一级演员名单上。这是逃避责任,还是“这里没有银子?”恐怕不用说,大家都已经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

陈好的教授估计有危险,但她不仅被问到教授级别,还被问到研究生学位。看着陈好的简历,他于2010年被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录取,并于2013年毕业。三年的教学时间是正常的,但在此期间,陈好怀孕并生了两个女儿。

陈好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于2011年5月。一般九月是全日制研究生入学的时间。也就是说,陈好在2010年7月左右怀孕,怀孕期间读研,2013年再次生育。哺乳期和孕期两次,加上照顾孩子和外出拍戏,如果不开放,陈好的生活将会腾飞。太忙了!

如果说翟天临是学术造假的话,那么陈好在教授的评价上至少是“虚”的,而且她没有论文就完成了评价,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期间,她真的是研究生(生产),而且是哺乳怀孕三年之后。我不知道陈好是如何分配时间并集中精力完成学业的。

也许,陈好迫不及待地想在学校取得一些成绩,因为他的表演生涯不尽人意。不然再提起陈好,恐怕就只剩下一个话题来谈十几年前的“万人迷”了。

年纪大了就能理解想要有所成就的心理,但一定要记住翟天临的教训。你不能给自己任何头衔。你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教育。教授只有努力才能获奖。戴着这些称号换来的是书和汗水,会杀了你的。

现在不是了,因为舆论的压力,导致学校对于陈好的职位有所调整了,降了一个级别。

陈好的事情和翟天临还有所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博士是学历,教授是职称。此处仅讨论有没有可能教授没有文章的,结论是,没有,但是正高级职称可能没有文章。这种可能就是正高级职称被聘到高校任教,比如说陈好,他是一级演员,一级演员就是正高级职称,所以进学校统一称为教授也只能说不严谨,但是从职称序列上来说不算太过分。或者说网站做得不够细化,看到正高级就划分到教授那一栏了。

高级职称,包括高校中的教授,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研究所的研究员,医院的主任医师等等。而“国家一级演员”职称是中国文艺界的专业技术职称,是演员在艺术上做出一定贡献而被给予专业肯定,它与其他包括教授在内的正高级职称属于同一级别,分属不同领域。

而通常高校官网,教师名录会按照职称级别排序,一级演员和正高级教授属于同一级别的老师。事实上这里用“正高级”教师会更严谨一些,这一点是中戏的工作失误。另外所有职称上报申请都是有档案记录的,说学校说谎的可以洗洗睡了,什么级别的职称一查便知,不存在偷偷摸摸申请一个教授的情况。

其他成果也能被认可为学术成果,艺术类的比如音乐,如果音乐作品被省级电视台播出是一个档,中央电视台播出就更高的一个档。美术类的开画展也可以被认定为成果。这个得看学校颁发的评职文件。具体到陈好的身上,得看中央戏剧学院有没有相关文件的规定。我没有中央戏剧学院的相关文件,所以不知道该校的规定,有相关文件的可以看看。

比如在高等教育序列就是教授,一到四级教授。在科研序列就是研究员。所以高校最常见的是“教研系列”。在医疗卫生领域,就是主任医师,在中学教育就是正高级(没错这几年中小学教师),工程师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农林水产、出版、法律、公证等行业还各有各的职称系列。达到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统称“高级知识分子”,即高知。所以大部分自媒体经常错用这个词,并不是有个学位就叫高知了,必须是评上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才算高知。这个职称管理呢,一般认为是从苏联学来的。苏联设定了一套非常复杂的职务、职称、职级体系,为的是方便管理和方便发放福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