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台湾教授发表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3:31:12

台湾教授发表科学论文

杨振宁50年术的最后结局!1. 杨振宁自称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实际上是第二个。在瑞典诺贝尔奖记录中,获奖人是李政道,杨振宁,国籍:中国(R.O.C.);获奖论文的作者是李政道,杨振宁。2. 杨振宁到1997年被纽约大学石溪分校退休。杨振宁不得不在1997年之后到香港来混混,现在在清华大学,由全国纳税人给他享受部长级待遇,住1000万元的别墅(二层楼,有电梯),每年消耗全国纳税人大约几百万元。再看再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奖励中国5所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3. 杨振宁的谎言成了习惯,居然在全中国人们的面前出世了天大的谎言:“中国人即将获得诺贝尔数学奖”,但是诺贝尔奖中并没有数学奖。4. 杨振宁讲清华大学的学生质量比美国哈佛大学(世界排名在一二之间)好。获得√√5. “知子莫若父”杨振宁父亲谈杨振宁:中国科学院外事部门的负责人朱永行先生的回忆:“由于当时周总理和我们大家都十分关心您和杨振宁先生,所以对您和夫人去探望杨武之先生以及杨武之先生在重病下紧紧握您手说的,是振宁不好,振宁对不起朋友。我们大家都十分感动,印象很深。” 朱永行 2005年3月16日6. 杨振宁在他的父亲去世之后,居然又出来说谎,否认自己的父亲的讲话。幸而当时在场的还有中国科学院的人。7. 科学院周总理也知道杨振宁父亲讲的话:“是振宁不好,振宁对不起朋友。”8. 李政道在1959年就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这不仅要讲学术水平,还要讲人品的! 杨振宁至今还不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可见在美国科学界对杨振宁的人品评价不好。9. 李政道在1963年就升任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座教授,而杨振宁恰没有著名大学聘请他为讲座教授,这是客观事实。杨振宁只有1966年到刚组建的纽约大学石溪分校这样的新学校才当上了讲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办之时,原本是为了培训能教授中学数理知识的师资而成立的一所学府。初建校时学生仅有一百人。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学校就比哥伦比亚大学差很多, 2010年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大学排名第8,世界排名第10。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和教授中一共有8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是该校的毕业生。是世界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哥大的校友中还有中国的名人顾维钧、蒋廷黻(原北京大学校长)、胡适、马寅初(原北京大学校长)、宋子文、冯友兰、吴健雄(前美国物理学会主席)、徐光宪(著名物理化学家,2008年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石溪分校在美国大学排名原来排名大约在200名左右。1966年引进了还没有当上讲座教授的杨振宁,算是有了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中国很多人不知道,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就像中国一所地方大学的某一分校一样。清华大学到这样的大学去引进人才,又是被纽约大学石溪分校退休的人才,又是高价收购,实在是在清华大学自己在贬低清华大学。现在中国前10位的大学引进人才也要求是世界100强的大学的教授。清华大学自己的排名也远在纽约大学石溪分校之前,何苦为之)。杨振宁1997年被退休以来10多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发展很大,在美国排名上升很快,2010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在美国排名100位左右。世界大学排名在100位之内与中国有关的有: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台湾台湾大学等。这些大学的世界排名都远在纽约大学石溪分校之前。10. 即使这样,杨振宁到1997年也被纽约大学石溪分校退休,而李政道至今仍然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其实之前很久,我早就对杨博士的人品很不以为然了。我对杨博士的人品不以为然倒不是因为杨博士只是把“爱国”的空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在退休之后回国来捡便宜养老也拒不放弃美国国籍;甚至也不是杨博士对中国的建设寸功未立而恬着脸退休以后到中国来捞厚票子、大房子、高帽子、神位子的“四子登科”(;而是因为杨博士在他的看家本钱───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上采取的卑劣手段。“宇称不守恒定律”的获奖,外界一般认为这是杨博士和李博士出于共同的合作的成果。其实根据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的美国物理学界泰斗级老前辈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和美国物理学家史瓦兹(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许多科学家的回忆录和实验报告记述,第一个革命性地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证明新思路的是李政道博士而不是杨振宁,对此激烈反对的杨振宁被李政道博士说服之后,就怀着摘果子的心理马上劝说李博士不要立即公开发表,而表示愿意和李博士合作进行完善后再发表,李博士对此表示赞同,并大度地以李杨两人的名义共同发表研究成果,杨振宁在这个问题中只是按照李政道的思路,花了二个星期的时间,由李政道写出论文,杨振宁为第二作者。次年遂以李杨两人的名义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在李政道指导下工作二个星期而获得诺贝尔奖。这是杨振宁个人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论文,应该也是世界上个人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论文。而同时的李政道和吴健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的投入比杨振宁至少多了100倍。美国物理学界对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颇有微词的原因。美国物理学界相互交流是非常频繁和清晰的。相互之间十分了解和尊重。李政道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思想在此之前与很多美国物理学家交流过,大家都认为这是Good Idea. Idea是科学创新最重要的。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研究中只是按照李政道的思路,花了二个星期的时间作了一点分析,就得了诺贝尔奖。实在是太容易。实际上,按照李政道的思路与李政道一起做,我们中国很多物理学家也能够做出杨振宁的工作。这是因为有了李政道创造性的Idea和已经开始了的基础。另一方面,李政道与自己的校友和系友吴健雄(浙江大学物理系)讨论这个问题的时间就比杨振宁参加早得多,吴健雄作出实验结果花的时间也比杨振宁多得多,实验的难度也大得多。在美国的物理学家对李政道的研究过程都是十分清楚的。也为吴健雄没有获奖而不平。对杨振宁获奖太容易也颇有微词。杨振宁捞了一个大便宜,这本来就是事实。杨振宁得到了这么大的好处,居然还不满足,杨振宁为人之卑鄙可想而知。美国的物理学界对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确颇有微词,但是杨振宁也不应该去攻击给杨振宁带来这么多好处的李政道啊!杨振宁有本领就去同这些对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颇有微词的美国人较劲,不要与那时同是中国人李政道较劲啊!(注:杨振宁首次对李政道发难是1962年,那时李、杨都是中国国籍的中国人,杨振宁只会窝里斗。那时杨振宁对美国教授的文章不满意,就将不满发泄到李政道,并且一定要李政道出面对美国人讲,这是什么道理?例如,美国人的论文谈到李政道-杨振宁,杨非要李政道去改为杨振宁-李政道,这不是为难李政道吗!在美国李政道是没有这个权利去改动他人的论文的)。对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颇有微词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教授的打抱不平。美国物理学会在1957年12月的《今日物理》杂志将李政道1956年关于“宇称不守恒”的一张手稿纸作为封面发表出来。这是因为美国教授看到杨振宁在诺贝尔奖颁奖大典上抢先上台领奖十分奇怪、也十分不满。1956年,李政道应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邀请,在那里做为期两个月的访问学者。在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办公桌上,都放了一本“拍纸簿”(打草稿用的纸本),白纸大约有4张A4纸那么大,供科学家随手写用。有什么灵感或想法随手记录下来,在与同行讨论时也会随手演示。李政道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会随手将它们撕下扔在废纸篓里。有趣的是,李政道办公室隔壁有一位Church教授,每晚都将李政道涂写的那些草稿纸从纸篓中收集起来并加以保存。第二年,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传来后,Church教授看到杨振宁在诺贝尔奖颁奖大典上的不正常表现后,就把他保存的李政道在1956年涂写的那些手稿赠送给了美国物理学会。1957年12月,《今日物理》杂志将其中的一张手稿纸作为封面发表出来。这是杨振宁50年来最害怕的事实。但是不敢讲。这是一个铁证。杨振宁不高兴的事实还有:李政道1957年获得爱因斯坦科学奖,杨振宁没有;1953年,李政道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李政道1959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杨振宁没有;1958年吴健雄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杨振宁不是。这些都是很正常和合理的事。杨振宁直到1980年才独立得了拉姆福德奖(Rumford Prize)。杨振宁水平低一些不要紧,去攻击给杨振宁带来这么多好处的李政道实在不应该,也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杨振宁一直没有被任何一所美国著名大学聘请为讲座教授的原因。直到1966年杨振宁只是到那时刚刚成立的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是一个地方大学的分校才聘为讲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办之时,原本是为了培训能教授中学数理知识的师资而成立的一所学府。初建校时学生仅有一百人。多年来这所地方大学在美国的排名都比哥伦比亚大学差得太多。就是如此,杨振宁于1997年也被石溪分校退休了;而李政道198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大学教授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如今耄耋之年的李政道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新的科学论文。善良的李博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博士竟亲自找来了记者江才健面授机宜,颠倒黑白地说是自己“在一个节骨眼上,想到了证明‘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思路,而李博士先是反对这种观点,经过我的说服后才同意的”云云。呜乎!一个人在关系到人格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竟能如此颠倒黑白、恩将仇报,真让人叹为观止!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才算领教了杨博士的人品───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极端自私自利的虚伪的小人。但是,杨博士还嫌对中国的建设寸功未立而恬着脸退休以后到中国来捞人民币票子、上千万元的“归根居”别墅楼的大房子、“为人师表”的高帽子、“爱国学者”的神位子的“四子登科”不够过瘾,还要在“四子登科”之后以82岁高龄娶28岁女郎”而搞“五子登科”的时候,这种极端自私自利、不顾及最起码的伦理道德的祖孙配丑行才将那仅存的垂垂老矣的长者的形象击得粉碎。尽管杨博士还在那里油嘴滑舌、自欺欺人地胡说什么他搞的这个祖孙配是什么“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我们每一个有起码良知的人除了让他闭嘴不要再亵渎上帝之外,还要他听听一个义愤填膺的父亲和一个胆战心惊的母亲发自肺腑的心声。这位父亲会质问杨博士:“二十八岁的女孩子如果因为天真、浪漫,被‘诺贝尔奖获得者’、‘精神交流’、‘陪伴晚年’、‘甘作牺牲’这样一些东西冲昏了头脑,那么你作为有过八十二年人生阅历的老人看到的是对自己生命即逝的恐惧、对尘世虚名的贪婪、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和不负责任。你凭什么接受这样一个你所说的‘没有心机而又体贴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轻盈灵巧’的孙女辈的二十八岁女孩子的牺牲?”这位母亲会质问杨博士:“哪一个母亲舍得自己花样年华、疼入心坎、辛苦栽培的女儿成为行将就木的垂垂老者生命尾声的‘礼物’?哪一个母亲不希望和自己女儿相知相惜相亲相爱的是和女儿同样年轻的灵魂?哪一个母亲不衷心祝福女儿和她的另一半白首偕老?你这样的祖孙配是所有天下母亲的噩梦!” ()。杨博士的德行使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在我们面前轰然倒下!这也许才是杨振宁祖孙配对我们的社会道德造成的最大的、影响最深远的损害!杨振宁凭着无数的谎言和自我吹嘘,享尽最高荣誉和无数人的特别关照,而这样的谎言,并不难揭穿。就像我这样,花费几天时间,仔细去推敲一些事实,就可以彻底揭穿他无数的谎言和局。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国家有13亿多亿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努力去戳穿这些谎言呢?一个毫无廉耻的人,仅仅是由于沾了别人的光才获得了诺贝尔奖。仅仅由于拥有诺贝尔奖的光芒,就全国通吃,畅通无阻。()一个完全只顾自己的私利的人,却享尽如此多的养老优待,而真正的为国家的发展和贡献奉献了无数时间和精力,甚至付出了生命为代价的两弹一星元勋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家属,却长期以来只能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世间不公平、不合理之事,有甚于此吗?()杨振宁与李政道同时获诺贝尔奖,为什么李政道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呢?如果杨振宁水平和总体贡献大即使不是比他前当选,也至少该同时当选,可是杨振宁次年才当选。我认为,这说明,李政道当时的学术成就比杨振宁大,是美国学术界承认的。杨振宁吹虚自己的水平比李政道大,毫无根据,纯属吹牛。()为什么杨振宁到了当选美国国家学院院士开始的当选时间就不写了呢?纯粹是随意的吗?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主要是这些信息会暴露出他为什么加入美国国籍的真正的原因,而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是1965年,比李政道迟了一年。不仅如此,李政道在1959年就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这不仅要讲学术水平,还要讲人品! 杨振宁至今还不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可见在美国科学界对杨振宁的人品评价不好)。()杨振宁告诉全球华人公众的,都是经过部分隐瞒、筛选,部分过分夸大的、言过其辞的吹嘘,其目的始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是,杨振宁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此不择手段,世所罕见,鲜有其匹。从我努力寻找真相过程中的发现来看,李政道的人品是无可指责的,在很多时候,其人格之高尚,堪称全社会的楷模。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广大的媒体工作者、知识分子以及老百姓所不了解。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媒体工作者或是学者,花费短短的10来天时间,去努力揭穿杨振宁的局呢?()我们的媒体工作者,不仅不去仔细思索并寻找语言假相背后的真实,从而揭穿杨振宁的局,还轻易相信杨振宁的谎言,让杨振宁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中国最大的媒体上大发厥词,放肆地攻击李政道,结果无形中充当了吹捧杨振宁的吹鼓手,这不仅是媒体的悲哀,也是全社会的悲哀。()这确实是杨振宁的悲剧,一旦撒谎,必然要撒的慌越来越多。而在大家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之后,都会发现杨振宁这个人完全是谎话连篇,人品极差,完全不配为人师表,连做人的最基本的品行也欠缺,因此,必然因此而身败名裂,而这件事情,必然发生,而且很快就会发生。脑博士研究结论美物理界精英聚会哥伦比亚大学庆祝李政道80寿辰日期:2006-10-14 15:16:04 作者: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物理学精英,日前聚会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演讲会,庆祝哥伦比亚大学物理教授李政道博士80寿辰暨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50周年。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合作发表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两人因此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目前是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当日,可容纳近300人的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梯形大教室内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的安迪。米立斯(Andy Millis)教授首先致欢迎词,揭开了演讲会的序幕,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曼.拉姆西、里昂.雷德曼和弗兰克.维尔切克等8位物理学家做学术报告。在美国没有听说有什么庆祝杨振宁80寿辰的活动。2006年11月10日晚,北京大学为李政道教授庆祝八十寿辰。许智宏校长、林建华副校长等都对李政道先生的寿辰表示祝贺,并对他在科学研究、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对国内高等教育的支持和对学生的培养以及促进中日科学技术交流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赞赏。北大学子才艺表演、赠送寿联及北大赠送礼品等一系列庆祝活动使会场气氛变得极为融洽、和谐。正如许校长在发言中提到:“虽然正值初冬时节,但李先生的寿辰却为我们带来了春天般暖的气息”。李政道教授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其一 些对称性不守恒的发现,是极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为此,李政道教授和杨振宁教授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李政道教授在弱相互作用研究 领域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工作:除去宇称不守恒定律,还有二分量中微子理论、两种中微子理、弱相互作用的普适性、中间玻色子理论以及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等重要研究成果 。70和80年代,李政道教授创立了非拓扑性孤子理论及强子模型方面的研究,具有经典意义。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对以后的场论和重整化研究有很大影响。“KLN 定理”的提出,为分析夸克—胶子相互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反常核态”概念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真空的认识,推动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用随机格点的方法研究量子场论的非微扰效应,并建立离散时空上的力学,理论上受到广泛重视。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李政道教授的建议和安排下,建立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1982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的BEPC方案,并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使BEPC工程在选择方案、进行设计和建设中都得到了美国高能物理界的帮助和支持,对撞机之能如期建成,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c -τ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为年轻人的尽快成才,李政道教授除在国内开设长期座外,还倡议并创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USPEA),北京大学组织,在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内,共派出了915位研究生,并得到美方资助。1985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每年回国亲自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指导CCAST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对提高科技人员的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同时, 在北京大学建立了北京现代物理中心(BIMP)。脑博士:杨振宁50年术的最后结局!2007年12月初,中央电视台以及上海东方卫视都转播了2007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盛况。瑞典王室主要成员、政府领导人以及各界人士2000余人出席了颁奖仪式。人们看到了熟悉的李政道先生坐在嘉宾席中。1957年,也是在这里,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那时,李政道只有31岁。2007年,李政道受邀参加诺奖的颁奖仪式,是为了纪念他获奖50周年。这是国际学术界最高殿堂对李政道在1957年获奖的贡献的肯定。也是关于杨振宁的不断制造谎言的表态,是大力度的对李政道的支持。这个会场上没有杨振宁,一切事实尽在不言中。这是杨振宁50年来不良居心地对李政道的攻击和杨振宁术的彻底破产。其实根据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的美国物理学界泰斗级老前辈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和美国物理学家史瓦兹(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许多科学家的回忆录和实验报告记述,第一个革命性地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证明新思路的是李政道博士而不是杨振宁。这是二个铁证。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史瓦茨(1988年的诺奖得主)的文章表述很清楚,因为在史瓦茨的文章中回忆了有关哥伦比亚大学的事情,其中重点谈到了李政道,说李在科学上给了他很多帮助,其中包括在“宇称”实验上的建设性意见,说李在与斯坦伯格(1988年的诺奖得主)讨论有关二面角的分布(即赝标量的问题)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想法,并通过斯坦伯格告诉了他史瓦茨本人,之后他们正是在李的建议下做的相关实验分析,得出了在奇异粒子上“宇称”不守恒的迹象。证实了李关于“宇称”问题上的思想突破是可行的。这是最为关键也最为重要的旁证,同为诺奖得主的史瓦茨作为第三证人,分量是非常充足的。1957年12月,美国物理学会《今日物理》杂志将李政道在1956年涂写的关于“宇称不守恒定律”手稿中的一张手稿纸作为封面发表出来。这是证明李政道的主要贡献的又一个铁证。杨振宁50年来最怕的也是这个公开的铁证。又一铁证。“知子莫若父”,杨振宁父亲谈杨振宁:“很清楚,你和振宁62年破裂当然是是振宁不好,振宁对不起朋友,请你原谅他。”中国科学院外事部门的负责人朱永行先生的回忆:“由于当时周总理和我们大家都十分关心您和杨振宁先生,所以对您和夫人去探望杨武之先生以及杨武之先生在重病下紧紧握您手说的,是振宁不好,振宁对不起朋友。我们大家都十分感动,印象很深。” 朱永行 2005年3月16日

没听说啊 只有进入意世界才可以修炼特异功能 他也进入意世界了吗

明显成功了 6岁到13岁的孩子 能培养出异能 现在被某些势力封锁了人家的成功 但用不了多久 他的成果 绝对是世界瞩目的 外来的伟人绝对 有人家 一席之地

台湾教授发表论文

邓时海 师 承:吕殿臣→王子和学 历: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 经 历: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文化大学兼任教授 ,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文化大学兼任教授 ,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 ,台湾师大茶艺社创社教授 ,杨家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 ,国家级太极武术教练 ,国家级、亚洲级、国际级武术裁判 ,国际武术医学大会荣誉博士,中华国术会理事、主委、研发委员 ,中华太极拳协会顾问、委员、副主任 ,中华杨太极武艺协会师承长、总教练、审判委员召集人 ,中华武术研究发展协会秘书长、裁判长、审判委员召集人 ,台湾区运会武术裁判长、审判委员召集人 ,北欧巡回国术推广教学 .著作:太极拳教本 ,太极拳的步桩 .太极拳考 .太极拳根源研究60、70年代,台湾大力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华联、五洲等出版社大量、近完整地翻印20到50年代间出版的太极拳图书,诸多太极拳家也在此时重新担负起太极拳传承之历史使命。但关于太极拳历史的讨论,却是断编残简的夹杂在各期刊杂志,不具系统,直到1975到1979年间出刊的《中国武术史料集刊》中,收录了几篇较具份量的论文,自此才算为台湾以学术方式研究太极拳历史的滥觞。1990年,邓时海以《太极拳根源研究》一书,为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之升等论文,并为台湾研究太极拳史之发轫。邓时海(1941年11月15日-),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著名学者,被业内誉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台湾是大茶艺社创社,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邓时海在马来西亚长大,高中毕业後,以侨生身份,到台湾升学,就读台湾师范大学,由於成绩优异,毕业後,即在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任教,从担任助教开始,凭学术研究及教学绩效,一路从讲师、副教授,晋升至专任教授。邓时海在台湾师大教学期间即拜王子和教授为师,修炼杨家老架太极拳,专研太极拳,於师大开班教授太极拳,并利用课馀,开始在社会上大力推广杨家老架太极拳。数十年来,从习者众,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及台湾各地,欧美、日本等地区,对中华文化之贡献厥伟,於1999年获得世界青商总会,颁发中华文化-武术类薪传奖,以表彰邓时海先生对中华文化之贡献。1995年,当普洱茶对海峡两岸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还仅仅是水中月雾中花的时候,邓时海出版了他那本后来被公认为普洱茶圣经的巨著——《普洱茶》,被研究、销售普洱茶的人视为必读之书。《普洱茶》的出版,让许多台湾茶人和有钱有闲的人转向品饮、收藏普洱茶,进而带动了全中国、韩国、泰国的普洱茶市场。此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吹起了普洱茶流行风,并逐渐影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2004年4月,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在大陆出版,从此,盲目的普洱茶信众心中有了光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普洱茶》一版再版,拥趸无数。邓时海又出版有《普洱茶续》。

有才华有学问不代表人品好 这两者没什么联系

——已发表论文:1.夏雪梅、崔允漷: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互动理论模型的建构,《教育发展研究》2014-12.黄小瑞、崔允漷译:标志性的专业教学法:给教师教育的建议,【美】LeeShulman,《全球教育展望》2014-13.崔允漷、夏雪梅:论互动视野下的教师课程实施:基于40年文献的建构,《全球教育展望》2013-104.崔允漷:全球视野下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13-185.崔允漷:追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教育研究》2013-076.崔允漷: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活得精彩”,《基础教育课程》2013-67.冯生尧、崔允漷:高考改革要秉持的基本原则,《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17日第六版8.崔允漷:“学生学会了什么”是评价的基点,《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0日第9版9.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中小学管理》2013-110.朱伟强、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种实践模型,《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2-07-811.崔允漷、王中男:学习如何发生:情境学习理论的诠释(),教育科学研究,20120712.崔允漷: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一种增值的尝试,《人民教育》2012年第11期,P3613.胡惠闵、崔允漷:《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历程与问题回应,《全球教育展望》2012-614.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教育研究》2012-515.崔允漷: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与学分设置,《教育发展研究》2012-1016.崔允漷:教研员即专业的课程领导者,《基础教育课程》2012-517.崔允漷:没有课程规划,就没有课程管理,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14日第6版18.崔允漷:谁赢得高中,谁就赢得人才——全球视野下高中课程和高考变革的对策建议,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咨询报告,2012年4月19.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基础教育课程》2011-1220.崔允漷: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调查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11-921.崔允漷: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框架及其意义,《教育发展研究》2011-1822.赵士果、崔允漷: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及模式建构(),《全球教育展望》2011-723.王中男、崔允漷:教师专业发展为什么要学校本位——情境学习理论的视角,《上海教育科研》2011-724.崔允漷、夏雪梅:FAPO:一种新教师专业发展分析框架,《教育发展研究》2011-1025.崔允漷:课堂转型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上海教育》2011年5A,P426.崔允漷、夏雪梅从墅一中学的案例探讨中国大陆新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与教学季刊·华人地区的课程改革》(台湾)2010-1027.崔允漷、柯政: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10-928.张雨强、崔允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学业成就评价框架的初步开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9.杨向东、崔允漷: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比较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10-430.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331.崔允漷:促进学习:学业评价的新范式,《教育科学研究》2010-332.崔允漷:“丛林之旅”:校本课程十年——校本课程的回顾、省思与展望,《基础教育课程》2010-01-233.崔允漷、柯政: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国际\地区比较研究(咨询报告),递交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0年2月34.崔允漷:把握教学研究方向,《中国教育报》2010/01/01新年特刊35.崔允漷、杨向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国际\地区比较研究(咨询报告),递交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09年12月36.崔允漷:教师需要的课程知识,《教师月刊》2009-237.崔允漷: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上海教育科研》2009-838.崔允漷、洪春幸:有质有量,注重改进——教师绩效评价怎样才能更科学,《基础教育课程》2009-839.崔允漷:基于合作的教学决定:以课堂观察为例,《教育展望:国际比较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2007-240.崔允漷:课程实施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育研究》2009-141.崔允漷、柯政:国家课程教材指导/审议委员会:国际与港台地区经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咨询报告,2008年12月10日42.崔允漷、洪志忠:审思“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福建教育》2008/11A43.崔允漷:校本课程的本土化探索,《中国教育报》2008/10/2444.钟启泉、崔允漷、夏雪梅:《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咨询专家意见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08-945.崔允漷、胡惠闵、汪贤泽: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8-946.崔允漷、朱伟强: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界定目标,《外国教育研究》2008-847.崔允漷、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教育研究》2008-648.崔允漷、周文叶:课堂观察:为何与何为,《上海教育科研》2008-649.周文叶、崔允漷:教师如何开展课堂观察,《中小学管理》2008-450.崔允漷、洪志忠:要避免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走入误区,《中国教育报》2008/5/3051.洪志忠、崔允漷: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国教育报》2008/6/652.郑东辉、崔允漷:如何理解校本课程的地位与价值?《中国教育报》2008/6/1353.崔允漷: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学生兴趣,《中国教育报》2008/6/2054.崔允漷:校本课程有哪些开发类型?《中国教育报》2008/6/2755.周文叶、崔允漷:学校要量身定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中国教育报》2008/7/456.崔允漷、杨璐:开发校本课程不是编写校本教材?《中国教育报》2008/7/1157.崔允漷、秦冬梅:教师如何开展校本课程的评价?《中国教育报》2008/5/3058.崔允漷、何珊云:如何要建立校本课程方案的审议制度?《中国教育报》2008/5/3059.崔允漷、刘辉、郑东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考情况调研报告,《全球教育展望》2008-360.崔允漷:我国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范式亟待转型,《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23日第三版61.朱伟强、崔允漷: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开发表现性评价,《全球教育展望》2007-1062.崔允漷: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教育发展研究》2007-9B63.崔允漷、邵朝友:如何基于标准命题:从双向细目表走向测验设计框架,《上海教育科研》2007-864.JianpingShen,SuePoppink,YunhuoCui,andGuoruiFan,LessonPlanning:APracticeofProfessionalResponsibilityandDevelopment,educationalHORIZONS,Summer2007,Vol.85,No.4,PP248-258.65.崔允漷、周文叶:论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07-5A66.崔允漷、夏雪梅:试论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7-167.崔允漷、郑东辉:分享思想,享受课程,《中小学管理》2007-168.崔允漷、洪志忠: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综述,《教育研究》2007-469.崔允漷、周文叶:齐话课程实施,共谋师生成长——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纪要(),《全球教育展望》,2006-1270.崔允漷:怎样认识学校课程规划,《中国教育报》2006-11-17第5版71.崔允漷:基于伙伴关系的学校变革,《当代教育科学》2006-2272.崔允漷、俞英: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政策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73.崔允漷、夏雪梅:从学生的课程表看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教育科学论坛》2006-10A74.崔允漷、夏雪梅: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处在十字路口——兼论评价范式的转移,《教育发展研究》2006-9A75.张雨强、崔允漷:论开放性活动的教育评价文化,《教师教育研究》,2006-276.夏雪梅、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历史考察与现实追问,《全球教育展望》2006-377.崔允漷:试论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价值,《教育发展研究》2006-3A78.崔允漷: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国教育报》2006-2-17第5版79.崔允漷、汪贤泽: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亟需澄清的认识问题,《基础教育课程》2006-280.崔允漷、汪贤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与问题,《全球教育展望》2006-1

许文星不仅是一名成功的科技企业领袖,还是一位学识渊博、桃李众多的教授。而他身兼两种社会角色却能游刃有余地尽好各项责任,实现教学科研与管理企业的互促共进,树立产学相长的典范,尤其令人敬佩。许文星教授在“清华大学”电机研究所,迄今担任硕博士生指导教授已达30年。从1987年开始至2001年,指导硕博士生毕业论文连续15年得奖21人次。其中,获博士论文优等奖3次,博士佳作奖1次,硕士优等奖5次,硕士佳作奖12次,得奖次数之多堪称创学界记录。自1986年至2003年间,许文星教授的实验室在彩色处理、人工智能、中文OCR、指纹辨识领域有多项研究成果,也成了外宾造访台湾“清华大”学必定要参观的实验室。在许文星教授的众多子弟中,获得1987年硕士优等奖的学生简贞介先生,后来担任工研院光电所光资讯组组长,创立了建兴电子及广明电子两家上市公司,是台湾光驱产业的创造者。许文星教授本人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懈攀登学术高峰,获得众多奖项。1986年,许文星教授因中文OCR研究表现优越,获得中山学术奖技术发明奖,并于同年当选杰出资讯人才;1988年,他当选优秀青年工程师;1992年,他荣获第三届“台湾发明奖”;1994年,他当选杰出工程教授;1995年,他荣获《商业周刊》当代杰出企业人物尊爵奖;1996年,他当选龙腾十杰;1997年,他荣获光学工程奖章。2000年—2002年,许文星教授担任台湾地区影像处理及图形识别学会理事长,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2009年—2010年,他又担任亚洲生物辨识联盟主席,筹划亚洲地区生物辨识的共同标准及认证制度的建立。事实上,许文星教授对台湾地区产学研提升问题上的贡献不止于建言献策。他在工研院光电所任副所长时,于1988年主持成立了数字相机的研发团队及彩色处理实验室,为台湾的数字相机产业发展建立了基础。1998年数字相机团队的组长叶德荣,就是许教授在台湾“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叶德荣后来成立台湾第一家生产数字相机的公司普丽光电(后并入鸿海公司),开启了台湾数字相机产业的纪元。

台湾大学教授发表论文

没听说啊 只有进入意世界才可以修炼特异功能 他也进入意世界了吗

毕业了。李宏毅,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于1986年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研究生阶段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于1989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李教授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曾留校任教一年,随后出国留学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导师为计量经济学界著名的G.S. Maddala教授。李教授于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于1995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毕业后曾在世界银行政策研究部工作,主要从事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方面的国际比较研究,并参与编写世界经济论坛的1996年国家竞争力排名报告,承担全部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李教授由1996年至今在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任教,讲授经济学方面的本科,研究生,MBA以及EMBA课程,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曾在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讲授MBA和EMBA课程。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时间序列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宏观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理论,金融市场,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成果曾发表于Journal of Econometrics, Economic Jour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 等国际学术刊物,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超能力没有被认可,如果被认可那现在的物理知识就要从新界定了。特异功能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驱动,为什么可以形成这么多不可思议的能力,到底有没有存在过?很多人都在寻找答案。英国有个灵异研究学会是研究这种能力的。还有美国的人体潜能开发中心ESP训练。苏联就是克格勃了很有名气的。李教授只是开发儿童特异能力的,因为认儿童能力开发起来比较容易,而且易引导。不会因这个事物是不是真的,有没有,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的负累。就是心神合一,无杂念。坚定不移的信这种力量的存在。那就可以将自身潜能放到最大。要是用科学的观点来认知,特异功能是不存在的。不然怎么没有看见大街上都有会特异功能的呢!科学否定人体特异功能的学说,也是有道理的。可以比较下。例:杯子。物理的:必须有助力的或惯力的才能驱动。异能的:须人的意念进入一种特殊环境进行无物理特性的驱动,就像是上演神鬼小说一样,没有人拿,就会自动飞过来。这种观点科学会认可吗?宇宙共振共鸣机能(第六感 、念力、透视力、直觉力、 灵感、梦境等 致动、遥感、遥视都超过了限定物理科学的范围。不是被认为是伪科学就或是不存在的。 特异功能也可以有一套行而有效的开发方法,不过至今为止,也都是凤毛麟角,成功的几率太低了。虽然说特异功能是人体潜能,也就是说每人身体上都有这种能量或大或小。认为不存在的,那就是一点也不会有了,你连你自己都不信,那就是有能量,那能量会为你所支配吗?不会。在重申一次,和星座出生年月生辰八字一点关系都没有。认为有的那也是牵强附会。

李宏毅大学已经毕业,他在台湾大学信息科学系毕业,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目前已于2019年毕业。

台湾大学教授的论文发表

郭教授为电子早衰期研究的先驱,并在纳米可靠性研究上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他于2000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华裔院士,之后又获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为极少数同时获美国及两岸院士荣衔的学者。 郭教授同时为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中南大学名誉教授。此外,他也为国立清华大学国联光电讲座及北京清华大学运筹学讲座。加入城大前,郭教授担任田纳西大学荣誉讲座教授及工学院院长﹑橡树园国家实验室管理团队。之前,任教於德州农工大学系统,为准副总校长、Wisenbaker讲座、并曾接掌工业工程系主任之职务、管理工业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在开始学术生涯前,郭教授在贝尔实验室担任电子可靠度专家的职务。郭教授在电子产品及系统可靠度研究方面享有盛名,获颁IEEE可靠度终身成就奖。他以社会需要及问题导向研究为本推动大学教育,广受尊崇,获奖无数。郭位除了在研究纳米电子的可靠度及开创方法减低婴儿死亡率方面闻名遐迩外,在推动以社会需求为本的课程设计及以解难为本的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亦赢得许多称誉。郭教授首开先河,以科学实证的方法剖析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并受邀在世界50余所大学讲授教学研究成果。近年,两岸清华大学分别以中英文及中文简体字出版了他的《教研相长》一书。目前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的主编。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郑志明教授1980-2007发表的期刊论文:1. 列子杨朱篇的意识形态,1980,哲学与文化月刊 7卷 9期2. 疏导台湾当今秘密教派,1980,鹅湖月刊 61 期3. 圣之时者 ─ 谈孔子对时代的回应,1981,鹅湖月刊 67 期4. 台湾瑶池金母信仰研究,1984,台湾风物 34 卷 3期5. 台湾斋教的渊源与流变,1984,台北文献直 67 期6. 台湾民间鸾堂儒宗神教的宗教体系初探,1984,台北文献直 67 期7. 浅论当今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1984,台北文献直 69 期8. 唐代古文家的天命观初探,1984,鹅湖月刊第 111 期9. 左传灾异说探论,1984,鹅湖月刊 114 期10.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1984,中国佛教第28卷第12期11. 唐代永嘉禅师证道歌义理初探,1984,中国佛教 28 卷 6期12. 台湾无生老母信仰渊源探论,1985,台北文献直 71 期13. 从台湾俗谚谈传统社会的处世思想,1985,台北文献直 74 期14. 检验高中新编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中的孔孟「根本」思想,1985,鹅湖月刊 120 期15. 史通在中国文学上的价值,1985,孔孟月刊 275 期16. 销释金刚科仪的义理初探,1985,中国佛教 29 卷 5 期17. 唐代庞居士的诗偈及其宗教境界,1985,中国佛教 29 卷 11 期18. 敦煌写本老子想尔注义理初探,1986,中国学术年刊第八期19. 台北地区弘化院的宗教体系,1986,台湾神学论刊 8 期20. 台北地区夏教的宗教体系研究,1986,台北文献直 76 期21. 从台湾俗谚谈传统社会的宗教思想,1986,鹅湖月刊第 127 期22. 庄子内篇「人」的概念探述,1986,鹅湖月刊 133 期23.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义理疏证,1986,鹅湖月刊 137 期24. 游记类鸾书所显示之宗教新趋势,1987,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61 期25. 醉古堂剑扫的社会人格,1987,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20 卷 6 期26. 菜根谭的社会思想,1987,科际整合学报第 1 期27. 台湾劝善歌谣的社会关怀,1987,民俗曲艺 45、46 期28. 灶君宝卷的灶神信仰,1987,民俗曲艺 48 期29. 太上感应篇的伦理思想,1987,鹅湖月刊 143 期30. 王爷传说,1988,民俗曲艺 52、53 期31. 试论清静经的「道」,1988,鹅湖月刊 155 期32. 功过格的伦理思想初探,1989,中国学术年刊 10 期33. 当今台湾民间鸾书的文学形式,1990,汉学研究8卷1期34. 唐代传奇的梦,1991,鹅湖月刊190期35. 从残害骨肉事件谈基层社会的文化意识,1991,文化评论36. 关汉卿杂剧的宗教意识,1992,鹅湖月刊 208 期37. 从「户蝇蚊子大战歌」谈民间文学的创作意识,1992,淡江大学中文学报1期38.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1993,淡江大学中文学报2期39. 从杀害骨肉事件谈基层社会的文化意识,1993,鹅湖月刊 214 期40. 台湾民间信仰的济世观,1994,内政部「宗教辅导论述专辑」41. 庄子的鬼神观,1994,鹅湖月刊 233 期42. 台湾「新兴宗教」的名词界定,1995,台湾史料研究6号43. 台湾民间宗教的文化意识,1995,历史月刊86期44. 末世预言与卯劫观音,1995,历史月刊92期45. 信仰族群与族群和谐,1995,宗教哲学1卷2期46. 台湾新兴宗教的现象商议,1995,宗教哲学1卷4期47. 民间信仰与台湾的族群和谐,1995,鹅湖月刊 237 期48. 民间的养生术与民俗医疗,1996,历史月利96期49. 台湾观音信仰的现象分析,1996,宗教哲学2卷1期50. 台湾民间信仰的多重至上神观,1996,宗教哲学2卷2期51. 台湾善书研究的现况与展望,1996,宗教哲学2卷4期52. 台湾妈祖祭典的现象分析,1997,宗教哲学3卷1期53. 台湾「宗教教育」的问题商议,1997,宗教哲学3卷2期54. 唐君毅儒家宗教精神说,1997,宗教哲学3卷3期55. 论傅伟勋佛教生死学,1997,宗教哲学3卷4期56. 从传统宗教生死观谈代理孕母,1997,应用伦理研究通讯(1997.10)57. 胡适的宗教观,1997,鹅湖月刊 260、261 期58. 康有为的宗教观1997,鹅湖月利267、268期59. 林清玄学佛散文的教主形象1998,鹅湖月利281期60. 二十一世纪儒学的社会实践,1999,文明探索19期61. 道教的生死观,1999,历史月刊139期62. 台湾新兴宗教的文化特色1999,宗教哲学5卷1、2期63.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神人观1999,鹅湖月刊285期64. 儒学的现世性与宗教性,1999鹅湖月刊286期65. 元杂剧桃花女的婚姻仪式,1999,鹅湖杂志288期66. 杨赞儒与圣德宝宫,2000,台湾文献51卷3 期67. 台湾新兴宗教的救劫运动,2000,宗教哲学6卷3期68. 明初张宇初「岘泉集」的生命观,2000,鹅湖月刊295期69. 印顺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2000,鹅湖月刊297期70. 《太平经》的养生观,2000,鹅湖月刊299期71. 《太平经》的性命观,2000,鹅湖月刊300期72. 谭嗣同的宗教观,2000,鹅湖月刊302期73. 从《太平经》谈道教的生命观,2000,中华道教学院南台分院学报1期74. 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民间宗教之研究与前瞻,2001,台湾文献52卷2 期75. 台湾宗教组织化的困境,2001,宗教论述专辑3辑76. 凉山彝族「驱鬼经」的人鬼交感仪式,2001,民俗曲艺(2001.5)77. 从说文解字谈汉字的鬼神信仰,2001,鹅湖月刊307期78. 教育的「圣俗」问题,2001,鹅湖月刊309期79. 神观交谈-从多重至上神谈起,2001,揭谛学刊4期80. 社区文化的宇宙图式与神圣空间,2001,鹅湖月刊312期81. 台湾西王母信仰的时代意义,2001,鹅湖月刊218期82. 砂劳越华人社团与宗教互动关系,2001,马来亚大学《学术论文集》6 辑83. 台湾民众宗教信仰的生死关怀与灵验性格,2001,辅大宗教研究3期84. 台湾民众宗教信仰的生死关怀与灵验性格,2001,辅仁宗教研究3 期85. 台湾新兴宗教的宗教对话,2001,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1期86. 民间信仰「合缘共振」与「含混多义」的思维模式,2001,玄奘学报4期87. 从太上洞玄步虚章谈步虚词的神人交感,2001,中华道教学院南台分院学报2期88. 台湾宗教团体经济资源的问题,2002,宗教论述专辑4辑89. 从灵感到修行,2002,宗教哲学8卷2期2890. 谈台湾药签文化,2002,传统艺术19期91. 从《太上洞玄步虚章》谈步虚词的神人交感,2002,道韵11辑92. 华人信仰心理与宗教行为,2002,鹅湖月刊324期93. 从唐君毅《病里乾坤》谈儒学医疗,2002,鹅湖月刊328期94. 巫术文化的哲学省思,2003,鹅湖月刊335期95. 禁忌文化的哲学省思,2003,鹅湖月刊342期96. 唐君毅的《人生之体验》谈儒学的生命教育,2003,新世纪宗教研究1卷3期97. 哪咤神话的生命观,2003,第一届哪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98. 敦煌写卷「患文」的宗教医疗观,2003,普门学报15期99. 台湾灵乩的宗教形态,2004,内政部宗教论述专辑6辑100. 东马德教会的发展,2004,世界宗教学刊3期101. 宗教组织的现代化与对治现代化,2004,宗教哲学31期102. 中国命运观的文化意识,2004,文明探索丛刊37卷103. 佛教与基督宗教社会关怀的省思,2004,文明探索丛刊38卷104. 陈靖姑信仰与法派的宗教形态,2004,新世纪宗教研究2卷3期105. 敦煌写卷「亡文」的生命教育,2004,普门学报19期106. 东南亚大伯公信仰的发展,2004,泉州华侨大学学报107. 对台湾汉人宗教精神领域的研究,2004,高雄道教学院学报1期108.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中的宗教观,2004,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3期109. 老子的医疗观,2005,鹅湖月刊357期110. 「通神」与「神通」的文化意识,2005,文明探索丛刊41卷111. 人性与安宁疗护,2005,宗教与民俗医疗创刊号112.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的家庭礼仪与修行法门,2005,宗教与民俗医疗2期113. 佛教经典的胚胎生命观,2005,普门学报29期114. 藏传佛教在台发展现况与省思,2005,普门学报30期115. 台湾灵乩的宗教形态,2006,文明探索丛刊45卷116. 台湾寺院经济资源的运用问题,2006,亚细亚民俗研究6辑117. 《善生经》的生命修持观,2006,宗教与民俗医疗学报3期118. 杂阿含经》的瞻病关怀,2006,宗教与民俗医疗学报4期119. 牟宗三《圆善论》的生命关怀,2006,揭谛11期120. 从《道法会元》谈宋元符箓法派的世界秩序观,2006,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6期121. 林兆恩的生命关怀,2006,辅仁宗教研究13期122. 明代王道渊的性命相混说,2007,鹅湖380期123. 《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死关怀,2007,鹅湖月刊388、389期124.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的净土观,2007,妙林杂志19卷10、12月125. 易经六十四卦的生死关怀,2007,中山大学文与哲学报10期

台湾大学教授发表学术论文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祖籍河南温县董杨门,出生于河南南阳。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

1923年-1924年,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1925年-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8年-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7年-1948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以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年-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1963年病逝于台湾。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郑志明教授1980-2007发表的期刊论文:1. 列子杨朱篇的意识形态,1980,哲学与文化月刊 7卷 9期2. 疏导台湾当今秘密教派,1980,鹅湖月刊 61 期3. 圣之时者 ─ 谈孔子对时代的回应,1981,鹅湖月刊 67 期4. 台湾瑶池金母信仰研究,1984,台湾风物 34 卷 3期5. 台湾斋教的渊源与流变,1984,台北文献直 67 期6. 台湾民间鸾堂儒宗神教的宗教体系初探,1984,台北文献直 67 期7. 浅论当今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1984,台北文献直 69 期8. 唐代古文家的天命观初探,1984,鹅湖月刊第 111 期9. 左传灾异说探论,1984,鹅湖月刊 114 期10.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1984,中国佛教第28卷第12期11. 唐代永嘉禅师证道歌义理初探,1984,中国佛教 28 卷 6期12. 台湾无生老母信仰渊源探论,1985,台北文献直 71 期13. 从台湾俗谚谈传统社会的处世思想,1985,台北文献直 74 期14. 检验高中新编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中的孔孟「根本」思想,1985,鹅湖月刊 120 期15. 史通在中国文学上的价值,1985,孔孟月刊 275 期16. 销释金刚科仪的义理初探,1985,中国佛教 29 卷 5 期17. 唐代庞居士的诗偈及其宗教境界,1985,中国佛教 29 卷 11 期18. 敦煌写本老子想尔注义理初探,1986,中国学术年刊第八期19. 台北地区弘化院的宗教体系,1986,台湾神学论刊 8 期20. 台北地区夏教的宗教体系研究,1986,台北文献直 76 期21. 从台湾俗谚谈传统社会的宗教思想,1986,鹅湖月刊第 127 期22. 庄子内篇「人」的概念探述,1986,鹅湖月刊 133 期23.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义理疏证,1986,鹅湖月刊 137 期24. 游记类鸾书所显示之宗教新趋势,1987,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61 期25. 醉古堂剑扫的社会人格,1987,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20 卷 6 期26. 菜根谭的社会思想,1987,科际整合学报第 1 期27. 台湾劝善歌谣的社会关怀,1987,民俗曲艺 45、46 期28. 灶君宝卷的灶神信仰,1987,民俗曲艺 48 期29. 太上感应篇的伦理思想,1987,鹅湖月刊 143 期30. 王爷传说,1988,民俗曲艺 52、53 期31. 试论清静经的「道」,1988,鹅湖月刊 155 期32. 功过格的伦理思想初探,1989,中国学术年刊 10 期33. 当今台湾民间鸾书的文学形式,1990,汉学研究8卷1期34. 唐代传奇的梦,1991,鹅湖月刊190期35. 从残害骨肉事件谈基层社会的文化意识,1991,文化评论36. 关汉卿杂剧的宗教意识,1992,鹅湖月刊 208 期37. 从「户蝇蚊子大战歌」谈民间文学的创作意识,1992,淡江大学中文学报1期38.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1993,淡江大学中文学报2期39. 从杀害骨肉事件谈基层社会的文化意识,1993,鹅湖月刊 214 期40. 台湾民间信仰的济世观,1994,内政部「宗教辅导论述专辑」41. 庄子的鬼神观,1994,鹅湖月刊 233 期42. 台湾「新兴宗教」的名词界定,1995,台湾史料研究6号43. 台湾民间宗教的文化意识,1995,历史月刊86期44. 末世预言与卯劫观音,1995,历史月刊92期45. 信仰族群与族群和谐,1995,宗教哲学1卷2期46. 台湾新兴宗教的现象商议,1995,宗教哲学1卷4期47. 民间信仰与台湾的族群和谐,1995,鹅湖月刊 237 期48. 民间的养生术与民俗医疗,1996,历史月利96期49. 台湾观音信仰的现象分析,1996,宗教哲学2卷1期50. 台湾民间信仰的多重至上神观,1996,宗教哲学2卷2期51. 台湾善书研究的现况与展望,1996,宗教哲学2卷4期52. 台湾妈祖祭典的现象分析,1997,宗教哲学3卷1期53. 台湾「宗教教育」的问题商议,1997,宗教哲学3卷2期54. 唐君毅儒家宗教精神说,1997,宗教哲学3卷3期55. 论傅伟勋佛教生死学,1997,宗教哲学3卷4期56. 从传统宗教生死观谈代理孕母,1997,应用伦理研究通讯(1997.10)57. 胡适的宗教观,1997,鹅湖月刊 260、261 期58. 康有为的宗教观1997,鹅湖月利267、268期59. 林清玄学佛散文的教主形象1998,鹅湖月利281期60. 二十一世纪儒学的社会实践,1999,文明探索19期61. 道教的生死观,1999,历史月刊139期62. 台湾新兴宗教的文化特色1999,宗教哲学5卷1、2期63.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神人观1999,鹅湖月刊285期64. 儒学的现世性与宗教性,1999鹅湖月刊286期65. 元杂剧桃花女的婚姻仪式,1999,鹅湖杂志288期66. 杨赞儒与圣德宝宫,2000,台湾文献51卷3 期67. 台湾新兴宗教的救劫运动,2000,宗教哲学6卷3期68. 明初张宇初「岘泉集」的生命观,2000,鹅湖月刊295期69. 印顺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2000,鹅湖月刊297期70. 《太平经》的养生观,2000,鹅湖月刊299期71. 《太平经》的性命观,2000,鹅湖月刊300期72. 谭嗣同的宗教观,2000,鹅湖月刊302期73. 从《太平经》谈道教的生命观,2000,中华道教学院南台分院学报1期74. 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民间宗教之研究与前瞻,2001,台湾文献52卷2 期75. 台湾宗教组织化的困境,2001,宗教论述专辑3辑76. 凉山彝族「驱鬼经」的人鬼交感仪式,2001,民俗曲艺(2001.5)77. 从说文解字谈汉字的鬼神信仰,2001,鹅湖月刊307期78. 教育的「圣俗」问题,2001,鹅湖月刊309期79. 神观交谈-从多重至上神谈起,2001,揭谛学刊4期80. 社区文化的宇宙图式与神圣空间,2001,鹅湖月刊312期81. 台湾西王母信仰的时代意义,2001,鹅湖月刊218期82. 砂劳越华人社团与宗教互动关系,2001,马来亚大学《学术论文集》6 辑83. 台湾民众宗教信仰的生死关怀与灵验性格,2001,辅大宗教研究3期84. 台湾民众宗教信仰的生死关怀与灵验性格,2001,辅仁宗教研究3 期85. 台湾新兴宗教的宗教对话,2001,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1期86. 民间信仰「合缘共振」与「含混多义」的思维模式,2001,玄奘学报4期87. 从太上洞玄步虚章谈步虚词的神人交感,2001,中华道教学院南台分院学报2期88. 台湾宗教团体经济资源的问题,2002,宗教论述专辑4辑89. 从灵感到修行,2002,宗教哲学8卷2期2890. 谈台湾药签文化,2002,传统艺术19期91. 从《太上洞玄步虚章》谈步虚词的神人交感,2002,道韵11辑92. 华人信仰心理与宗教行为,2002,鹅湖月刊324期93. 从唐君毅《病里乾坤》谈儒学医疗,2002,鹅湖月刊328期94. 巫术文化的哲学省思,2003,鹅湖月刊335期95. 禁忌文化的哲学省思,2003,鹅湖月刊342期96. 唐君毅的《人生之体验》谈儒学的生命教育,2003,新世纪宗教研究1卷3期97. 哪咤神话的生命观,2003,第一届哪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98. 敦煌写卷「患文」的宗教医疗观,2003,普门学报15期99. 台湾灵乩的宗教形态,2004,内政部宗教论述专辑6辑100. 东马德教会的发展,2004,世界宗教学刊3期101. 宗教组织的现代化与对治现代化,2004,宗教哲学31期102. 中国命运观的文化意识,2004,文明探索丛刊37卷103. 佛教与基督宗教社会关怀的省思,2004,文明探索丛刊38卷104. 陈靖姑信仰与法派的宗教形态,2004,新世纪宗教研究2卷3期105. 敦煌写卷「亡文」的生命教育,2004,普门学报19期106. 东南亚大伯公信仰的发展,2004,泉州华侨大学学报107. 对台湾汉人宗教精神领域的研究,2004,高雄道教学院学报1期108.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中的宗教观,2004,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3期109. 老子的医疗观,2005,鹅湖月刊357期110. 「通神」与「神通」的文化意识,2005,文明探索丛刊41卷111. 人性与安宁疗护,2005,宗教与民俗医疗创刊号112.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的家庭礼仪与修行法门,2005,宗教与民俗医疗2期113. 佛教经典的胚胎生命观,2005,普门学报29期114. 藏传佛教在台发展现况与省思,2005,普门学报30期115. 台湾灵乩的宗教形态,2006,文明探索丛刊45卷116. 台湾寺院经济资源的运用问题,2006,亚细亚民俗研究6辑117. 《善生经》的生命修持观,2006,宗教与民俗医疗学报3期118. 杂阿含经》的瞻病关怀,2006,宗教与民俗医疗学报4期119. 牟宗三《圆善论》的生命关怀,2006,揭谛11期120. 从《道法会元》谈宋元符箓法派的世界秩序观,2006,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6期121. 林兆恩的生命关怀,2006,辅仁宗教研究13期122. 明代王道渊的性命相混说,2007,鹅湖380期123. 《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死关怀,2007,鹅湖月刊388、389期124.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的净土观,2007,妙林杂志19卷10、12月125. 易经六十四卦的生死关怀,2007,中山大学文与哲学报10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