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厄多斯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1:48:15

厄多斯发表论文

他先后发表过一千多篇数学论文,在当今世界上可算首屈一指。另外,他平均每年要写一千多封有关讨论或回答数学问题的信。因此,人们称他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数学家。甚至有人说,不跟厄多斯合作过发表论文的数学家,不可以被称为数学家。除了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如果两个连续的奇数都是质数,则称这两数叫做一对孪生质数(孪生素数)﹝Prime twins﹞。数学中另一待解的问题,便是不知道孪生质数是否只有有限对。这是一个讨论质数分布的问题,一般而言,假设π(x)表示不超过正整数x的质数的个数,则研究π(x)的种种性质的学问,便是解析数论中的质数分布理论。例如:x和x+2孪生质数,则π(x+2) =π(x)+1。十九世纪数学的一大成就是1896年阿达玛﹝J‧Hadamard,1865~1963﹞和法勒布赛﹝Charles de la Vallee-Poussin 1866~1962﹞独立证明的质数定理:当x很大时,π(x)和 非常接近。即1949年厄多斯和亚陶‧瑟尔伯格﹝Atle Selberg﹞合力完成质数定理的另一个证明。他们没有利用原证明所用的 ,所以是个「基础的」证明;由于证明的方法更基本、更单纯,全世界的数学家都乐见其成。厄多斯说:「证明本身没有什么用处,但却是个很好的证明。」这不就够了吗?从这个问题的证明可以了解到数学家独特的敏感性。这或许是厄多斯最有名的成就。他发表了近一千多篇的论文,平均一年要写和回答一千五百多封有关数学问题的信,他可以和任何大学的数学家合作研究,他每到一处演讲就能和该处的一两个数学家合作写论文,据说多数的情形是人们把一些本身长期解决不了解的问题与他讨论,他可以很快就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或答案,于是人们赶快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发表的时候放上他的名字,厄多斯的新的一篇论文就这样诞生了。他对数学家的定义是很奇特的:一个数学家必须是在每个星期有一些新的研究工作才可成为数学家。

1.女数学家阿涅西20岁就写出了高数教材,使得整个欧洲数学界为之赞叹!阿涅西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小城,家境比较殷实,她不到10岁就能自由谈论哲学逻辑,11岁就学会了5种语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她的爸爸特别欣喜,邀请社会名流来家里聚会,途中捧出小天才阿涅西进行一番“才艺表演”。根据一些历史资料,9岁的阿涅西就能在客人面前对于女性高等教育权利的问题展开一番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而15岁的时候,他的领域扩展到了数学、几何,甚至是化学、机械等等,整个博罗尼亚的权威学者,都到这个小姑娘家和她谈笑风生。

2.数学家厄多斯是一个“流浪”的数学家,他的一生风尘仆仆,只为追寻数学的奥妙。

厄多斯审阅数学神童陶哲轩写的论文

他自己没有一个固定的职位,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居住地点,甚至没有结婚,在父亲去世之后,他的母亲就跟着他。厄多斯特别孝顺的照顾母亲的生活,也难为母亲跟着他过着这样“处处无家处处家”的流浪生活。在晚年厄多斯的母亲曾短期居住在以色列,直到90高龄才去世,厄多斯在风尘仆仆的旅行中,只带着两三个小小的旧皮箱,放着一点衣服和私人用具,还有一个塑料袋,装了一些送给朋友或者朋友孩子的礼物。

3.姜立夫先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海外,获得数学硕士学位的留学生之一,也是现代著书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70年代杨振宁看望姜立夫老师

姜立夫先生教学质量特别高,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有渊博的数学知识。西南联大的数学系中,学生最爱戴的“数学三老”,其中之一就是姜立夫先生。上课的时候,姜立夫先生板书整洁,作图认真,而且会有计划地使用黑板空间,甚至连使用的数学符号和粉笔的颜色都特别讲究。他边写边讲,从来就不会哑场,特别的是,他从来不会照本宣科,没有教材的时候,就在小日历本上写个讲授提纲。

4.数学家钱德拉塞尔的人生可以说是特别坎坷,他的论文被导师当众撕毁,成果被学界打压,而他,蛰伏50年之后终于被诺贝尔奖认可。

他的导师爱丁顿一开始对于他的论文,和他进行过很多讨论。但是在上台时,爱丁顿却把钱德拉塞卡的推论批得一文不值,甚至当场把他的论文撕成了两半。钱德拉塞尔则全程处于懵逼状态。

后来钱德拉萨尔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科研方式,选择的科研项目都是脱离热点,远离大众。同时他几乎每10年都会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重新投入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1969年出版的《平衡椭球体》更是解决了困扰众多数学家近一个世纪的难题。

直到1983年,距离他登上前往英国的轮船53年后,这位“神童”的理论才被诺奖所认可。同时事实证明了爱丁顿的错误,也证明了钱德拉塞卡是对的。

5.数学天才伽罗瓦生于法国大革命的风云年代,伽罗瓦是一位共和主义者,也因为这个,他在学校里面,终于7月王朝的校长所打压。

后来,伽罗瓦被退学甚至被捕进入监狱,在苦闷的服刑与研究的日子里,他遇到了一个令他狂热的医生的女儿。出狱不久后,他就因为这个女人经历了一场决斗,对手是一名军官。

卡罗拉也意识到了自己一个文弱书生一定会失败,所以在决斗的前夕,一夜无眠,奋笔疾书。他只想在天亮之前,把自己多年的研究心血记录下来。这种急切的心情,不但反映在手稿潦草的字迹上,甚至冲出了公式定理的桎梏,被他毫不掩饰地写在一旁的空白处:我没有时间了,我没有时间了…...

(内容转载自数学经纬网)

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苏步青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数学之父—泰勒斯(Thales)泰勒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泰勒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泰勒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泰勒斯的方法既巧妙又简单: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边竖立一根小木棍,然后观察木棍阴影的长度变化,等到阴影长度恰好等于木棍长度时,赶紧测量金字塔影的长度,因为在这一时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与塔影长度相等。也有人说,泰勒斯是利用棍影与塔影长度的比等于棍高与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用到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数学定理。泰勒斯自夸,说是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古埃及人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应该是埃及人早就知道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只满足于知道怎样去计算,却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泰勒斯最先证明了如下的定理:1.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4.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5.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定理也是塞乐斯最先发现并最先证明的,后人常称之为塞乐斯定理。相传泰勒斯证明这个定理后非常高兴,宰了一头公牛供奉神灵。后来,他还用这个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与陆地的距离。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这是他的主要成就)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l。他一生没有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个形象的比喻,自然科学皇后是数学,“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宝石的艰辛历程......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个国家语言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了,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华罗庚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 华爷爷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厄洛替尼ensure研究发表论文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foods

摄图网

因靶向药的横空出世,抗癌变得更像是慢性病。

所以,“吃XX会影响靶向药的疗效吗?”成了患者最关心的话题。

靶向药在体内的代谢,容易受到食物的影响。一个不注意,影响疗效,带来不良反应不说,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01

这些食物会使药物在体内滞留

在靶向治疗和化疗期间,有些蔬果是不能吃的。

NO1. 西柚

西柚又叫 葡萄柚 (Grapefruit)。

一说起食物和抗癌药物的相互影响,西柚总是拎出来当反面典型。

西柚含有大量的呋喃香豆素,抑制人体内的CYP450酶。

细胞色素P450 3A4的代谢酶(CYP3A4)是身体中的一种重要的酶。

CYP3A4酶是现今使用的近50%药物的代谢酶,领地是肝脏和小肠上皮细胞[1]。

酶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取决于药物是下面哪种情况[1] :

解毒:绝大多数药物通过酶代谢后失去药理活性,称为解毒。

活化:少数药物经酶代谢变化后,效力反而增强,称为活化。

在第一种情况下,一旦抑制药物代谢酶,会导致体内活性药物的浓度升高,引起不良影响。

而第二种情况是,如果药物是前药(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的药物),它需要在人体内被代谢才能转化为活性药物。损害药物的代谢会降低活性药物的浓度,降低治疗效果,带来治疗失败的风险。

巴拉巴拉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

呋喃香豆素抑制CYP3A4酶,就会导致药物在人体内积存 ,就像服药过量一般,导致副作用产生,严重时甚至造成死亡。[9][10]

2012年加拿大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指出,目前已知超过85种药物,会与西柚发生相互影响,其中就包括厄洛替尼(erlotinib)、克唑替尼(crizotinib)等肺癌治疗中常见的靶向药,此外还包括一些化疗药物、治疗患者并发慢性病的药物等[4]。

研究人员指出,即使在服药前或后几个小时吃西柚或喝西柚汁,也可能发生药物反应,抑制CYP3A酶的活性,使药物在人体内滞留,无法排出体外。

因此 口服靶向药、内分泌药,建议不要吃西柚,提前几小时吃也不行。

摄图网

原产北美洲的 西柚 是舶来品,比柚子小,长相和橙子差不多,果肉和红心柚一样,但吃起来却非常酸。

土生土长的柚子又名文旦柚,“体型”大,一些品种比如沙田柚,吃起来很甜。

既然西柚和柚子只是名字相像, 那柚子能吃吗?

回答是不建议。 所有柑橘类水果及其果汁,比如柑橘、橙子、柚子等,都可与药物发生类似反应[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网站提示,塞维利亚橘子、柚子和甜橙可能具有与西柚汁相同的效果,不建议食用,并要求在药物标签标出与西柚等共食的警告[4]。

一项国内研究在2011和2012年,收集了76份柑橘种质资源,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对柑橘果实呋喃香豆素类的物质含量进行了评价。依平均值比较,4种呋喃香豆素总含量由高到低顺序是:柚类最高,西柚类次之,甜橙、柠檬及宽皮橘最少。1号柚、脐柚、江西早柚中呋喃香豆素的总含量较高[10]。

NO2.欧芹

呋喃香豆素含量高的大Boss,是欧芹(Parsley)!西餐中欧芹是牛排的香料、装饰,也常见于蔬菜沙拉。目前它本土化也很快,在国内餐桌上不时能见到。比如欧芹鸡蛋饼、欧芹烤鸡蒜香欧芹虾、欧芹鲜奶面包、欧芹烤蔬菜等。

欧芹 图源:摄图网

欧芹的呋喃香豆素水平高达23214.8ng/g,比西柚还高。

NO3.杨桃

CYP3A4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CYP450酶)中的一种亚型。大家族里兄弟姐妹很多,除了CYP3A4,还有一些亚型的酶,也会被各种水果所影响。

比如,一些文献将杨桃、石榴列为不适合在癌症治疗期间食用的水果。

杨桃 图源:摄图网

杨桃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可影响CYP2A6、CYP1A2等多种代谢药物的细胞色素P450酶。

还有石榴,会影响到CYP2C9、CYP2E1两种酶的活性。但近年来两项人体临床研究结论,却与动物实验完全相反——石榴汁对咪达唑仑、氟比洛芬这两种口服药代谢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4]。

但综合来说,石榴、杨桃还有待人体实验进行类似的确证,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吃为好。

同样会影响细胞色素P450酶亚型的水果,还有芒果、葡萄、苹果、蔓越莓、番石榴、番木瓜等,但它们的情况与石榴相似,动物实验的数据往往不能反映人体内药物代谢的情况, 也属于“待定”范畴 [4]。

2014年的一项针对 靶向药达沙替尼 (dasatinib,格列卫)的研究显示, 西柚汁、苹果汁、橘子汁和绿茶 ,都可能对靶向药物代谢有潜在的重要影响。橘子汁中的橘皮素、苹果汁中的橙皮苷等物质,都可能通过影响磷-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两种药物代谢蛋白,抑制达沙替尼从血液中排出[5]。

由于很多靶向药物和达沙替尼相似,比如克唑替尼、阿来替尼(Alectinib)等,都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属于磷-糖蛋白和乳腺癌耐药蛋白的代谢底物,所以食用苹果和橘子对服用靶向药的患者有什么影响,还有待临床研究发现。

NO4.青柠檬汁( 莱姆、Lime )

黄柠檬(lemon)和青柠檬(莱姆,lime)不是一回事。超市中卖的瓶装柠檬水多用青柠檬(lime)制成。

青柠檬汁 图源:摄图网

我国北方和国外的柠檬大多是黄色的,多用于西餐,可榨成柠檬汁来烹调海鲜,有去腥味、增鲜香的作用;还可切片泡水,有消脂减肥的作用。

青柠檬多见于南方,东南亚人喜欢用较酸的青柠檬入菜,与鱼类同烹可解腥,与肉类同烹可使其松软鲜美,搭配重口味的菜则可开胃。喜欢酸涩口味的人也喜欢选用青柠檬泡水。

酸橙 图源:摄图网

酸橙又名苦橙,以干燥未成熟果实药用,名枳壳。果实内果汁含量高达43%,氨基酸含量高为柑橘类水果之首。可生产饮料、罐头、蜜饯和果酱。

青柠檬汁(14579.1ng/g)、酸橙汁(9151.1 ng/g)的呋喃香豆素含量较高,建议这两样在服药期间尽量少吃 [7] 。

NO5. 大豆、辣椒、大蒜

对CYP3A4具有抑制作用的食物还有大豆、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果蔬、以及辣椒、大蒜等,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摄图网

一项国内研究发现,其他呋喃香豆素植物、茄科植物、柑橘类水果和其他伞状花科草药也具有抑制CYP3A4酶的作用 [2] 。

02

这些食物会降低药效

前面提到有让药物在体内积蓄的食物,这里再聊聊让药物加速排出的物质。

药物排泄太快和太慢都不好,不利于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降低药效。

有些食物与CYP450密切相关,但会增加CYP3A4的活性成分,从而加快药物的代谢,导致靶向药的药效下降。

常见的包括 巧克力、咖啡因、天然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碳烤食物、蜂蜜以及酒、烟。 因此,专家建议,靶向治疗用药期间应尽量避免服用咖啡、浓茶、吸烟等 [7,11] 。

浙江萧山医院胸外科医师陈栋谈到 [12] ,“药物服药期间的饮食保健和禁忌是个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目前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指南或专家共识,所以给患者的建议更多是医生查找到的一些文献,结合在临床中的一些个人经验。”

比如,用于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等;一类是其它小分子靶向抑制剂,如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MET抑制剂等。

抗血管生成类的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可能会对凝血机制和血压造成影响,使患者患心血管类疾病的风险增加。所以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避免高油高盐,因为过多的食盐会加重心血管负担。例如:炸鸡、薯条……

最后, 汇总一张表,赶快收藏哦!

参考文献

1.穆尼尔·皮尔穆罕默德 “毒品-葡萄柚汁的相互作用:两种机制很明确,但个体的反应各不相同”。英国医学杂志. 2013年1月12日,346 (7890): 9. :10.1136 / bmj.f1. PMID 23297175.

2.章冉冉等,食物对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的影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南大学药学院2018/11/03

3.呋喃香豆素-百度百科

4.呋喃香豆素-维基百科

5.必看!服用靶向药物期间,哪些水果不能吃?Haalthy肺腾助手2020-07-12

6.肺癌靶向药的天敌——除了西柚还有它, 育儿 -华科张护师2021-09-30

7.靶向药与这些药物是天敌,共同服用等于白吃,胸外医生 企鹅号2020-11-05

8.这些东西会降低靶向药的疗效!你还在吃吗?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搜狐号2020-09-19

9.注意!原来它也有呋喃香豆素!服药期间要和这些食物说再见了,抗癌管家2021-6-12

10.马丽丽. 不同柑橘种质资源中呋喃香豆素组成的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3

11.靶向治疗期间万不能碰的东西,你都了解吗?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2020-9-16

12.七个饮食禁忌!三甲医生经验分享:靶向药服药期间哪些不能吃 肺腾助手2021-5-25

欢迎转发、收藏、点赞、关注!

温馨提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新辅助化疗就是在手术前先让患者做化疗,期望通过化疗让肿瘤缩小,再通过手术或放疗等治疗方法治愈肿瘤。 术前化疗不仅可以降低手术分期,减少手术风险,减少转移及并发症的产生,还可以提高远期治疗效果。 新辅助化疗还能防止术中肿瘤播散,避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有效延长生存期,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新辅助化疗能够很直观的判断化疗药物的疗效,从而指导术后化疗。由于肿瘤还没有被切除,在使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可以通过测量肿瘤大小来判断该化疗药物对于患者的敏感性,对于整体化疗具有指导意义。 但是新辅助化疗也有风险,部分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效果不好,使病变增大或患者体质下降,也可能失去根治肿瘤的机会。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而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局部晚期肿瘤患者处于早期/晚期肿瘤的分界,是新辅助化疗的适用人群。Checkmate-816 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NSCLC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358例患者,术前随机接受纳武利尤单抗360 mg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每3周一次,最多3个周期),或者单用含铂双药化疗(每3周一次,最多3个周期)。 主要研究终点为由盲态独立评审委员会(BIRC)评估的pCR和无事件生存期(EFS),次要终点包括由BIRC评估的主要病理缓解(MPR)、总生存期(OS)以及至死亡或远处转移的时间。探索性终点包括由B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以及PD-L1等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组的pCR率达24%,而单用化疗组仅为2.2%(OR=13.94,99%CI 3.49~55.75,P<0.0001)。 NeoTAP01研究 背景: 多模式治疗为局部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适度的生存获益。术前免疫治疗不断被证明有希望治疗可切除的NSCLC。研究报道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可切除III期NSCLC新辅助治疗在亚洲人群中的活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研究纳入了33例IIIA期或IIIB期NSCLC患者,入组患者将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新辅助治疗。 结果: 30例(90.9%)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均实现了R0切除(96.7%)。符合方案人群中20例患者(66.7%)有达到主要病理缓解(MPR),包括15例患者(50.0%)达到pCR。24例患者(80.0%)治疗后病理降期,70.0%(21/30)的患者淋巴结完全清除(ypN0)。1例患者发生重度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3级周围神经病变,截止2021年2月7日,中位随访4.13个月,无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 在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中,特瑞普利单抗+含铂双药化疗的MPR率高,治疗相关毒性可控,手术切除可行。 CTONG 1103研究 背景: CTONG 1103研究(EMERGING)是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研究。研究比较了厄洛替尼和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新辅助治疗用于ⅢA-N2期EGFR突变阳性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研究自2011年12月起,2017年12月完成入组结束,来自国内17个中心共计386名患者进行了筛选,最终入组人数72人,随机分配至新辅助/辅助厄洛替尼(42天新辅助+1年辅助),和新辅助/辅助传统化疗组(2周期新辅助+2周期辅助),诱导治疗后外科医生评估技术上可切除患者接受手术。研究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病理淋巴结降期率、病理完全缓解(pCR)、无进展生存期(PFS)、3年和5年总生存(OS)率、安全性和耐受性。 结果: 初期研究结果在2018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首次公布,先前公布的结果显示,在主要终点客观缓解率(ORR)上,对比新辅助化疗,厄洛替尼新辅助靶向治疗取得阳性结果(54.1% vs 34.3%,P=0.092)。厄洛替尼对比化疗组,可以显著延长PFS,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1.5 vs 11.4个月(HR=0.39,95%CI 0.23~0.67,P 本次ASCO大会,CTONG1103研究最终OS数据公布,来自摘要的信息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62.5个月,厄洛替尼组和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42.2个月和36.9个月(HR=0.83,95%CI 0.47-1.47,P=0.513)。两组3年的OS率分别为58.6%和55.9%(P=0.819),5年OS率分别为40.8%和27.6%(P=0.252)。在所有既定的亚组分析中,包括年龄、性别、EGFR突变类型均未观察到两组的OS存在显著差异。生存分析发现,患者后续的治疗,尤其是靶向治疗对OS获益贡献最大(HR=0.35,95%CI 0.18-0.70)。 厄洛替尼组患者,后续接受再挑战EGFR TKI治疗的患者(n=15),ORR为53.3%,疾病控制率(DCR)为93.3%,中位PFS为10.9个月,中位PPS为 21.9个月。在后续随访中,未观察到新的不可预期的严重不良事件(SAE)。 结论: 厄洛替尼作为可切除ⅢA-N2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新辅助/辅助治疗是可行的,且显示出有前景的OS。在CTONG1103研究中,厄洛替尼组的PFS获益未转化为OS获益。 NEOS研究 目的: NEOS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作为可切除性EGFR突变型 (19del/L858R)肺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入组患者给予奥希替尼80 mg,QD,口服治疗,连续6周,随后进行手术。根据RECIST 1.1评估新辅助治疗的效果。主要终点为缓解率。 结果: 截至2020年12月17日,纳入18例合格患者(中位年龄61岁[范围46-73],男性27.8%,22.2%为ECOG PS 1)。临床分期为IIa、IIb、IIIa(第8版AJCC)的患者分别占16.7%、22.2%和61.1%。一半(9/18)患者发生EGFR外显子21 L858R突变,另一半(9/18)患者发生EGFR外显子19del突变。15例在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后完成疗效评估的患者中,缓解率(RR)为73.3%(11/15),疾病控制率(DCR)为100%(15/15)。93.3%(14/15)患者进行了R0手术切除。53.3%(8/15)患者出现病理降期。42.9%(3/7)确诊为N2淋巴结的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后降期至N0。1例患者确诊为pCR。 安全性: 总体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为66.7%(12/18),其中最常见的AE为皮疹(8/18,44.4%)、溃疡(8/18,44.4%)和腹泻(5/18,27.8%)。未报告3-5级AE或SAE。 结论: 这项研究的期中分析表明,对于可切除性II-IIIB期EGFR突变型NSCLC患者,奥希替尼作为新辅助治疗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治疗方法。试验正在进行中,最终结果将在未来提供。 小细胞肺癌:一般采取的化疗方案就是EP方案,就是顺铂加依托泊苷。 非小细胞肺癌,鳞癌和非鳞癌这两种类型化疗的方案也有所不同。鳞癌一般是采用吉西他滨加铂类,或者是紫杉醇加铂类化疗方案。非鳞癌可以采用培美曲赛加铂类治疗方案。 新辅助化疗,在手术之前先给予 两到四个周期 的化疗。 各类研究的总结: 知乎上面这篇免疫治疗总结的很好: 免疫新辅助治疗的评价: 长期维持免疫治疗: 获得轰动的KEYNOTE-407研究中,K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在帕博利珠单抗(K药)+化疗4周期治疗后,继续使用K药单药维持治疗了35个周期。结果显示,相比较化疗组,K药+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4.6个月,中位PFS也有提升。 CheckMate153研究是首个针对持续和固定期限单克隆抗体维持治疗的探索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之前接受过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持续纳武利尤单抗(O药)维持治疗相比1年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更能改善患者预后。 2020版的肺癌NCCN指南也强化了免疫维持巩固的推荐,将拥有长效低毒特性的免疫药物PD-1/PD-L1作为长期维持使用推荐。

鄂尔多斯发论文

先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再说了。

挺不错的,该研究院学习氛围好,老师学生分工协作,教育设备齐全,鼓励创新,支持科研,挺不错的

3天之内。内蒙古鄂尔多斯论文抽检会在3天出结果,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北部,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

鄂尔多斯市发表论文

游戏和儿童从来都是不可分的,游戏就意味着童年,童年期就是游戏期。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理论中,很早就有游戏精神的说法,游戏精神就是儿童心灵与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既是贯穿幼儿教育的灵魂,也是审视和评判幼儿教育质量的一把标尺。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文,欢迎阅读! 篇一 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理论中,很早就有游戏精神的说法,游戏精神就是儿童心灵与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既是贯穿幼儿教育的灵魂,也是审视和评判幼儿教育质量的一把标尺。如何顺应儿童爱玩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释放这种天性,始终是幼儿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游戏和儿童从来都是不可分的,游戏就意味着童年,童年期就是游戏期。游戏是童年的生活,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游戏精神就是童年精神,游戏精神就意味着自由、愉悦。在当前的幼儿教育现实中,游戏精神却很难真正渗透其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一幼儿教师自由精神的缺失。幼儿与教师的想法与做法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时,教师都会给予严厉地批评说教,这时幼儿只能屈服,只能投降,做教师允许的活动,让幼儿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空间比较小。 二幼儿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好。有些幼儿教师在组织游戏过程中,过分重视游戏材料和环境,幼儿的主体性被严重忽视,甚至被当作游戏道具,结果不但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氛围不浓。幼儿园各种制度严苛且缺乏人情味,无论是幼儿园的组织管理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处于严格的制度范围内,不得越界,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的想象空间。同时由于缺乏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教育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勇于提出不同意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的环境缺失,抑制了幼儿对人、对事物的想象力。造成上述情况,有教育体制、幼教素质、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重点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客观方面。主要是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短期利益越来越被重视,短期结果成为重要的指标;幼儿的竞争和比较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各种等级考核过早地在学前教育普及;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在城镇和重点中小学,客观上直接造成升学压力。主观方面。首先,中国古代文化呈现的是一种“以成人为中心”的儿童观,它体现出显著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具体说,就是整个社会对于儿童的关注,不但是以成人的立场和眼光来界定,而且还以“成年”为目标,为儿童做种种人生的预设和规划,以免孩子们纵情玩乐,虚度人生。这一儿童观反映出来的社会意识就是:童年是没有独立意义的,儿童是成年的预备阶段。孩子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成人”作准备。在这样的社会意识下,儿童好吃、好玩、好动的天性只能处于受压抑和被控制的状态,至于游戏、玩乐更是被视为玩物丧志、不学无术之举。其次,独生子女的身份使得现在的孩子成为家庭未来的唯一继承者和被期望者。孩子从一出生就背负著家庭发展壮大的重任,家庭给予孩子的期望成为孩子成长的压力。加上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往往过早地给孩子灌输知识层面的内容,部分幼教工作者对幼儿教育理念的有限理解也直接助长了这种行为。 二、“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教育理念中。应把幼儿游戏理念放在幼儿教育的重要位置,引导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幼儿园游戏”的内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游戏是幼儿的生存方式,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性游戏。要改变教师导演游戏的顽固习惯,改变儿童被动游戏的局面,使幼儿园的游戏达到愉悦性与教育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教师口头重视而行动轻视游戏的现状。 二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教育内容中。现在的幼儿生活处在瞬息万变的资讯时代,游戏应贴近变化的世界,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体现游戏精神的时代性。同时,由于孩子们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因为其年龄小、阅历浅,更多熟悉的是身边的事与人,所以游戏内容要把地域文化融入游戏内容之中,积极吸纳、科学选择地方文化。 三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教育组织中。游戏组织形式与活动形式是操作层面对新颖游戏理论的再现,在实践中可以尝试合作游戏的开发,相同年龄班的幼儿打破班级的空间约束,在平行班活动室内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方式。这样做不但小朋友认识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增加了交往的频率与范围,而且增加了自由度,拓展了游戏空间,培养了自主性和责任心。同时也可以开发多年龄段交往游戏,全体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由选择游戏的机会,这样做能为孩子构建更为立体的交往空间,他们能多层面体验人际关系,多层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形成相应的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意识。 作者:王晓梅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第三幼儿园 篇二 摘要:热爱玩耍、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今天,如何利用好游戏进行幼儿教育,在保护孩子们拥有快乐童年的同时,促进他们智力、情商发展,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主要探讨了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游戏进行幼儿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重要性 在要分数、要成绩、要名校的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许多孩子的童年生活便逐渐被铺天盖地的各种学习班所占据。我们看到,暑假补习班、学前教育班越来越火爆,报班的孩子日益低龄化,学习的费用随之水涨船高。孩子们过早地被学习压力所压迫,我们为这种现象而惋惜,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因此游戏教学应运而生。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我想,这比孩子能够拿多少分、能够去哪所学校更重要。游戏教学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主要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游戏中激发创造力 游戏是孩子们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天堂。我会经常参与到孩子们的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之间怎样交往,更重要的是可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设定情节,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布置场景,运用不同的工具满足需求等,这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都尤为重要。 二、在游戏中获得自信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不断的被肯定中逐渐积攒和获得的。自信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游戏不仅是孩子们收获新知的地方,也是帮助他们培养自信的重要方式。 三、在游戏中学会社交能力 集体性的游戏是锻炼孩子们社交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快乐的游戏完成孩子们的初步的社会化,对于孩子个性的成长和情商的培养尤为重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一直是“宇宙的中心”,难免养成自私、不懂得分享的习惯。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共环境,让他们在合作、分享当中收获新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让他们一起演舞台剧。他们会为一个共同喜欢的角色而争执,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社交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多姿多彩的游戏,能够给孩子的心灵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通过游戏,孩子们开始学习基础的劳动、协作和人际交往。寓教于乐,使孩子们在欢天喜地的玩耍中增长知识,开发潜能,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乌仁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教育幼儿园 篇三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进行教育,它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关键词:游戏;智慧;兴趣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助其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主动分辨事物,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合作,主动地体验社会生活。幼儿在玩游戏时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挥想象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增强自信心,借助游戏认识周围的事物。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幼儿天性好动,不宜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姿态,否则他们会感到疲劳和厌倦。游戏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掌握教学常规,乐于与人交往,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1.常规游戏,增强体质 常规游戏形式简单、取材随意、灵活多变,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生活,其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也给幼儿带去了无限欢乐。在常规游戏中,幼儿能反应敏捷、记忆准确,集中全部注意力,充分调动身体的各部分积极参与活动,使眼、耳、手、脚和腰协调一致。如跳绳、接力跑、打溜溜球、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常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充足的阳光,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锻炼体能。 2.竞争游戏,培养个性 幼儿年龄小,做事缺少思维,但是好胜心很强。教师在幼儿做游戏时,采用积极鼓励、肯定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游戏表现,运用赏识的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赞一声“你最棒”或轻轻抚摩一下幼儿的头,给予一个微笑,伸出大拇指。如:在玩石头、剪子、布或跳绳比赛游戏时,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胜利时,就会心花怒放;失败时,就会闷闷不乐。教师及时开导,让幼儿继续努力,找到自己的不足,改变方法,必须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在竞争游戏中能够培养幼儿的个性和积极的情感,良好个性也会逐渐养成。 二、游戏在幼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教师以“发展幼儿多元智慧”为价值取向,依托游戏资源整体设计幼儿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使幼儿的情绪在游戏中积极高涨,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乐而不厌。 1.数学游戏,开拓思维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幼儿不爱学习。如果数学教学与游戏巧妙结合,就能减少幼儿的疲劳,满足幼儿对游戏的欲望,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学到应有的数学知识。如:教学《2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参观动物园”的游戏。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认真观察:“有几只野鸡呀?”2只野鸡教师设计爬台阶游戏,谁能说出野鸡身上有关“2”的事物,就可以爬上一个台阶,谁先爬上最高的台阶,谁就获得胜利。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数量是“2”的事物。野鸡有2只脚,2个翅膀,2只耳朵,2只眼睛。幼儿们兴致勃勃地玩著,很怕老师没听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游戏中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数字“2”,突出了生活中数学的意识,调动了幼儿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唤起了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使幼儿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语言游戏,张扬个性 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又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活动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掌握语音词汇和口语形式。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学习语言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有机会说。如:玩“过家家”的角色游戏时,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小朋友等不同角色。吃早饭时,爸爸、妈妈是怎样给爷爷、奶奶夹菜的,他们会说什么?小朋友在吃饭时是怎样挑食的,妈妈、爸爸会说什么?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幼儿们扮演得惟妙惟肖,语言也很精彩,幼儿们体验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懂得了尊老爱幼,了解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扮演不同的角色给幼儿带来了快乐,也使幼儿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加了表达的机会,从而促使其语言能力不断提高,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夯实了基础。总之,幼儿人小心不小,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可塑性强。教师要巧用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其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贺玉杰.让幼儿体育游戏焕发新的生命力[J].赤子上中旬,2015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李玮 单位:福建省永春县五里街中心幼儿园 看过" "的还:

美国宇航局等机构研究人员曾在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分析了美国航天局“特拉”号卫星和“阿卡”号卫星的观测数据后发现,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25%以上来自中国,中国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比居全球第一。

聚沙成塔,积腋成裘。这些绿色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无数中国治沙人夜以继日的坚守,王文彪就是其中一个。

从沙漠深处的“挖盐工”到联合国的“地球卫士”,他用了30多年的时间,带领库布其人把6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绿洲,描绘出了享誉世界的库布其模式。一路走来,无数次非议,无数次嘲讽,无数次不解,王文彪坚持的仍是自己的路。

“恐龙蛋换咸鸭蛋,整个一傻蛋”

80年代,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资料图

“你去盐厂很多同事都不看好,他们说要不了三年,你就得灰溜溜地回来。还有人说不超过三个月,你就得哭着喊着回来!”

“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怎么说我管不了。”

这是王文彪去杭锦旗盐厂前,旗长与他的一段对话。

作为“库布其沙漠之子”,王文彪曾经历过太多的贫穷和绝望。1988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政府决定对杭锦旗盐厂公开招用承包人。“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成败?”此时,已经是公务员的王文彪跃跃欲试,他想与这大漠搏一搏,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王文彪在沙漠中种树。资料图

杭锦旗盐厂位于沙漠深处,当时负债500万,18平方公里的盐湖被黄沙覆盖,生产难以为继。“县里的官”不做,要到沙漠里去做“挖盐工”?任谁都无法理解。“恐龙蛋换咸鸭蛋,整个一傻蛋。”面对周围人的冷嘲热讽,王文彪态度却十分坚决。

风呜呜地刮起沙子,打在脸上像针扎。越野车驶入沙漠,王文彪扎进了祖祖辈辈都想要逃离的盐海子。坐在破烂的办公室里,面对着盐厂无路、无电、无水、无通讯、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的难题,王文彪依然乐观。

90年代初,老盐厂采硝现场。资料图

“要保住盐厂,就必须治沙!”王文彪斩钉截铁。“治沙?库布其沙漠这么大,就凭我们这几十号人,沙没治了,反过来沙倒把我们给治了。”在一片质疑声中王文彪启动了一项工程:每卖1吨盐,就拿出5元钱用于沙漠治理。

他从工人中选出27人组成林工队,专职清理沙子和种树。因为风沙太大,沙子清了又来,来了就再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柳树死了,换杨树;背风坡种不活,到迎风坡去种;今年不行,来年继续种……一次次地努力,树活了,草绿了,盐厂也转亏为盈。

“几百年来都没人敢干的事,你王文彪能干成?”

“不治服沙漠,沙漠就会吃掉我们。被沙漠吃掉是死,与沙漠抗争也是死,还不如放手一搏。”看着运输道路一次次被沙阻断,产品运不出去,企业一次次面临停产。王文彪做出了一个更疯狂的决定:修穿沙公路。

一位老职工说:“几百年来都没有人敢干的事情,你王文彪能干成?我看不是得意忘形,就是脑子出了毛病。”“愚公能移山,我为什么不能在沙漠里修路?”他认定,穿沙公路一定要修!

穿沙公路修筑现场。资料图

修路资金至少需要七千万元,盐厂一年的收入只有四、五千万元,钱从哪里来?王文彪一趟趟地往金融贷款机构跑,一次次地被回绝。眼看着一条条求钱的路被堵死,他心急如焚。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王文彪东挪西借,终于凑足了七千五百万元修路款。

1997年4月3日,王文彪和盐厂的员工怀里揣着干粮,顶着风沙,拖着帐篷,走进沙漠腹地,与施工队一起开始修建公路。大漠里风沙大,一无技术二无先例,一夜之间,黄沙就把刚挖好的路基全部覆盖了。他们推了埋,埋了推,一晃3个月过去,路却毫无进展。

库布其沙漠第一条穿沙公路是当地人民破解生存危机的利器,更刻下一代代治沙人追寻绿色的印记。资料图

滴滴汗水粒粒沙,在杭锦旗政府的主导下,在杭锦旗十几万干部群众的支持下,1999年10月,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一条被誉为“大漠奇迹”的穿沙公路终于修成通车了!“65公里的路,整整修了3年啊。在沙漠里修路,我们修成了!”在通车庆典仪式上,王文彪言语哽咽。

这条路背负着库布其沙漠几代人的梦想。王文彪感慨:“这是我最大的慰藉,也是我一生梦寐以求的事情。我就出生在库布其沙漠,我的童年曾经过着和这里老百姓一样的生活,我也深受其害,深知其苦,但我也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在沙漠中要林子?想林子想疯了!”

如今的库布其沙漠。资料图

“下游的百姓守着黄河,却喝不到黄河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一直是王文彪的心结。围绕黄河修建防沙护河锁边林,是不是就可以锁住黄河的沙?王文彪竟然想在黄河身上做文章!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王文彪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谁都无法阻挡他搞黄河锁边林的决心。

每年可以阻止上亿吨黄沙侵入黄河的护河锁边林。资料图

2001年,规模宏大的锁边林工程开建,大规模的沙漠治理行动全面铺开。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南岸,240多公里的长度,单围起来就用了两个月。沙漠里还散落着几十户牧民,王文彪和他的工作组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终于将牧民全部搬迁出去。

路不通,苗进不去,怎么办?王文彪带着员工把边上的沙子推平,上面撒上黏土,再洒上水,再轧,硬是轧出了一条路。就这样,王文彪与沙漠一斗就又是许多年。

2004年,锁边林工程完成,不但锁住了流向黄河的沙,而且使库布其沙漠的生态得到了进一步的修复。大面积以甘草、沙柳、杨树为主的经济生态林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带动了当地1万多农牧民共同致富。

如今的库布其沙漠。资料图

经过30年的植树造林,如今库布其沙漠18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有6000多平方公里得到治理,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库布其沙漠从祖国正北方的一块“黄褐斑”变成了一枚“绿宝石”。

“我们要守住每一寸土地,让更多的沙漠变绿”。时至今日,王文彪和无数“王文彪们”让沙漠变绿的脚步从未停歇。“坚持、坚韧、坚守”的血性,已成为了他们骨子里的东西,永远不会变。

王文彪接过了“全球治沙领导者”的证书。资料图

2013年9月2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召开。王文彪迈着坚实的步伐走上全球瞩目的领奖台,接过了“全球治沙领导者”奖牌与证书。

高斯多少岁发表论文

欧拉需从小学习带数学。

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1855)1777年4月30日出生于德国不伦瑞克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家境贫苦,聪敏异常,受一贵族资助才进入学校受教育。1795~1798年在哥廷根大学学习,1799年获得博士学位,1807年开始任哥廷根大学数学教授和天文台台长,1833年和物理学家韦伯共同建立地磁观测台,组织磁学学会以联系全世界的地磁台站网。1855年2月23日在哥廷根逝世,终年78岁。 数学神童 高斯从小就是数学神童,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技巧。3岁已能纠正父亲计算上的错误,11岁发现二项式定理,19岁发明用圆规和直尺作正17边形的作图法。后来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统计数学和椭圆函数论都有重大贡献。是一名当之无愧的数学天才。 关于高斯的神思巧算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大约距今200多年前的一天,在德国不伦瑞克的一所农村小学里,一位算术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这位从城里来的教师自命清高,他认为跑这么远的路来教一群乡下笨孩子真是大材小用。因此,感到一肚子委屈的他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动不动就训斥鞭打学生。孩子们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似地怕得不得了。 这天,算术老师心情不好,拉长着脸走进教室,下命令似地对学生们说:“今天,你们给我算1加2,加3,加4,…一直加到100的和,谁算不好就不准回家吃饭。”说完,他像凶像恶煞似地瞪着眼睛看了孩子们一圈,然后坐到椅子上闭目养神。孩子们又怕又急,赶忙拿出石板算了起来:1+2=3,3+3=6,6+4=10,10+5=15,…唉,这道题可真难做,从1加到100这要做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呀? 正当大家在石板上擦了算,算了擦,忙个不停时,只见一个男孩子站了起来,手拿石板走到老师跟前小声说道:“老师,我算好了,答数是不是这个?”算术老师头都没抬,挥挥手说:“去!去!去!这么快就算好了,肯定是错的!”这孩子站着不动,他再把小石板往前一送,“老师,您看看吧,我想这个答数是对的。”算术老师正想发作一通,可是抬头一望却大吃一惊,那石板上端端正正地写着数字“5050”。这个答案他自己事先算过是对的,不过,他为了算这道题也花了好些时间,这9岁的孩子怎么这么快就算出来了,他有点惊奇地问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师,我不是按1加2再加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加的,我仔细看了一下算式,发现这个100个加数里,一头一尾两个数相加都是101,您看,1+100=101,2+99=101,3+98=101,…最后,50+51=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用50乘101就是5050了。” “啊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算术老师惊讶地对这个学生刮目相看。确实,他受到极大的震动,想不到乡下小孩里还有这么聪明的人。要知道这孩子应用的方法就是数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才找到的“等差级数求和”的方法呀。从此,这位老师像换了个人似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对学生的态度也大为改进了,尤其是对这个聪明的孩子,他更是热情帮助,精心指点,把他引上了热爱数学的道路。 这个聪明的孩子就是高斯,1777年4月30日他出生在德国不伦瑞克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打短工的,后来在小杂货铺当伙计,母亲是石匠的女儿。可以这样说,高斯家祖祖辈辈都没什么文化。但是,高斯却十分喜爱读书学习,并从小就表现出特别的数学才能。有一次,他父亲忙着替老板年终结算小杂货铺几个帮工的工资,算得满头大汗才得出总数是多少。突然,4岁的高斯小声向他指出总数算错了,他吃了一惊,赶忙仔细再全部核对一遍,发现自己确实算错了。真奇怪,谁也没有教过小高斯的算术,他是从哪儿学来的呢?高斯后来回忆起童年的事说,他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学会计算了。的确,这位数学神童是有点数学天才的。 1788年,小学毕业的高斯由于古典文学成绩优异,而跳级被录取为文科中学的二年级学生,后来又升到哲学班去学习。在18世纪时,中学的哲学班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尖子班,那里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不过,父母却为高斯能不能进入大学深造而发愁,因为他们太穷了,哪里交得起昂贵的大学学费。的确,高斯家很穷,为了节省灯油,晚饭过后爸爸就要他上床睡觉,并把油灯熄掉,为了继续进行他喜爱的读书学习,聪明的高斯用一个大萝卜挖去芯,做了一盏小油灯,一个人躲到阁楼上,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学习,直到深夜。 懂得十几种外语 1791年的一天,14岁的高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边走边看书,不注意闯入了不伦瑞克公爵费迪南的庄园。在那个年代,德国还没有统一,全国由几十个小邦统治着。而公爵就是一邦之主,闯入公爵的庄园那还了得?费迪南亲自盘问这个农村孩子,发现他是无意之中闯入的。而在盘问过程中,这孩子对答如流的才干,使他认定这个高斯是一个神童。于是,公爵决定造就高斯,于1792年资助他进入著名的卡罗琳学院学习语言和数学,以便为进入大学作准备。在那里,高斯学会了好几国语言,并精心研读了英国的牛顿、法国的拉格朗日、瑞士的欧勒这些大名鼎鼎的数学家的外文原著。 1795年,在费迪南公爵的资助下,已打下良好基础的高斯进入举世闻名的哥廷根大学学习。这所德国的最高学府学风严谨,藏书丰富,人才荟萃,年轻有为的高斯在那里受到系统而严格的科学教育,很快就脱颖而出,作出了名扬世界的一系列重大贡献。 把“数学王子”的桂冠戴在了他的头上。值得一提的是,当高斯进大学不久,1796年3月,19岁的高斯用圆规和直尺作出了正17边形,解决了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个世界难题。为了纪念他的这一重大成就,于1855年高斯去世后哥廷根大学按他的遗嘱建造了一座十分独特的纪念碑。它的底部是一个正17边形的台座,台座上面是高斯的雕像。 高斯生平还喜欢文学与语言学,懂得十几种外语。1807年,才30岁的高斯就当上了当时德国最高学府哥廷根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正教授,还担任了该校天文台台长,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别人称他是“天才”,可是高斯却回答道:“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久地思考数学,他们也会做出同样的发现。” 1799 年高斯提出了他的博士论文,这论文证明了代数一个重要的定理:任一多项式都有(复数)根。这结果称为代数学基本定理。事实上在高斯之前有许多数学家认为已给出了这个结果的证明,可是没有一个证明是严密的。高斯把前人证明的缺失一一指出来,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一生中一共给出了四个不同的证明。 在 1801 年,高斯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算学研究》,这本书以拉丁文写成,原来有八章,由于钱不够,只好印七章。这本书除了第七章介绍代数基本定理外,其余都是数论,可以说是数论第一本有系统的着作,高斯第一次介绍同余 的概念。二次互逆定理也在其中。 研究天文学 二十四岁开始,高斯放弃在纯数学的研究,作了几年天文学的研究。 当时的天文界正在为火星和木星间庞大的间隙烦恼不已,认为火星和木星间应该还有行星未被发现。在1801 年,意大利的天文学家Piazzi,发现在火星和木星间有一颗新星。它被命名为谷神星。现在我们知道它是火星和木星的小行星带中的一个,但当时天文学界争论不休,有人说这是行星,有人说这是彗星。必须继续观察才能判决,但是Piazzi 只能观察到它9 度的轨道,再来,它便隐身到太阳后面去了。因此无法知道它的轨道,也无法判定它是行星或彗星。 高斯这时对这个问是产生兴趣,他决定解决这个捉摸不到的星体轨迹的问题。高斯自己独创了只要三次观察,就可以来计算星球轨道的方法。他可以极准确地预测行星的位置。果然,谷神星准确无误的在高斯预测的地方出现。这个方法--虽然他当时没有公布--就是最小平方法。 1802 年,他又准确预测了小行星二号--智神星的位置,这时他的声名远播,荣誉滚滚而来,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选他为会员,发现Pallas 的天文学家Olbers 请他当哥廷根天文台主任,他没有立刻答应,到了1807 年才前往哥廷根就任。 1809 年他写了《天体运动理论》二册,第一册包含了微分方程、圆椎截痕和椭圆轨道,第二册他展示了如何估计行星的轨道。高斯在天文学上的贡献大多在1817 年以前,但他仍一直做着观察的工作到他七十岁为止。虽然做着天文台的工作,他仍抽空做其他研究。为了用积分解天体运动的微分力程,他考虑无穷级数,并研究级数的收敛问题,在1812 年,他研究了超几何级数(Hypergeometric Series),并且把研究结果写成专题论文,呈给哥廷根皇家科学院。 1820 到1830 年间,高斯为了测绘汗诺华(Hanover)公国(高斯住的地方)的地图,开始做测地的工作,他写了关于测地学的书,由于测地上的需要,他发明了日观测仪。为了要对地球表面作研究,他开始对一些曲面的几何性质作研究。 1827 年他发表了《曲面的一般研究》,涵盖一部分现在大学念的微分几何。 研究磁场 在1830 到1840 年间,高斯和一个比他小廿七岁的年轻物理学家-韦伯一起从事磁的研究,他们的合作是很理想的:韦伯作实验,高斯研究理论,韦伯引起高斯对物理问题的兴趣,而高斯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影响韦伯的思考工作方法。 1833 年高斯从他的天文台拉了一条长八千尺的电线,跨过许多人家的屋顶,一直到韦伯的实验室,以伏特电池为电源,构造了世界第一个电报机。 1835 年高斯在天文台里设立磁观测站,并且组织磁协会发表研究结果,引起世界广大地区对地磁作研究和测量。高斯已经得到了地磁的准确理,他为了要获得实验数据的证明,他的书《地磁的一般理论》拖到1839 年才发表。 1840 年他和韦伯画出了世界第一张地球磁场图,而且定出了地球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位置。 1841 年美国科学家证实了高斯的理论,找到了磁南极和磁北极的确实位置。高斯对自己的工作态度是精益求精,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自己曾说:宁可发表少,但发表的东西是成熟的成果。许多当代的数学家要求他,不要太认真,把结果写出来发表,这对数学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美国的着名数学家贝尔在他着的《数学工作者》一书里曾经这样批评高斯:在高斯死后,人们才知道他早就预见一些十九世的数学,而且在1800 年之前已经期待它们的出现。如果他能把他所知道的一些东西泄漏,很可能现在数学早比目前还要先进半个世纪或更多的时间。阿贝尔和雅可比可以从高斯所停留的地方开始工作,而不是把他们最好的努力花在发现高斯早在他们出生时就知道的东西。而那些非欧几何学的创造者,可以把他们的天才用到其他力面去。 在1855 年二月23 日清晨,高斯在他的睡梦中安详的去世了。

世界公认的三大著名数学家为:阿基米德、牛顿与高斯。他们为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伟大的数学家还有欧拉、拉格朗日、冯·诺依曼等。

1、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2、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3、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

生于布伦瑞克,卒于哥廷根。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享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高斯发现了质数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高斯专注于曲面与曲线的计算,并成功得到高斯钟形曲线(正态分布曲线)。其函数被命名为标准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并在概率计算中大量使用。

4、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

瑞士数学家、自然科学家。欧拉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平均每年写出八百多页的论文,还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等的课本,《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等都成为数学界中的经典著作。

5、约翰·冯·诺依曼(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冯·诺依曼是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

扩展资料:

数学家是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工作的人士,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其工作上(特别是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家专注于数、数据、集合、结构、空间、变化。一般认为,历史上可考的最早的数学家是古希腊的泰勒斯。

近代现代中国世界著名数学家有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三大数学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家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ß,1777.4.30~1855.2.23),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维克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先后当过护堤工、泥瓦匠和园丁,第一个妻子和他生活了10多年后因病去世,没有为他留下孩子。迪德里赫后来娶了罗捷雅,第二年他们的孩子高斯出生了,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父亲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分,常常喜欢凭自己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人生。高斯尊重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诚实、谨慎的性格。1806年迪德里赫逝世,此时高斯已经做出了许多划时代的成就。 在成长过程中,幼年的高斯主要是力于母亲和舅舅。高斯的外祖父是一位石匠,30岁那年死于肺结核,留下了两个孩子:高斯的母亲罗捷雅、舅舅弗利德里希(Friederich)。弗利德里希富有智慧,为人热情而又聪明能干投身于纺织贸易颇有成就。他发现姐姐的儿子聪明伶利,因此他就把一部分精力花在这位小天才身上,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高斯的智力。若干年后,已成年并成就显赫的高斯回想起舅舅为他所做的一切,深感对他成才之重要,他想到舅舅多产的思想,不无伤感地说,舅舅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天才”。正是由于弗利德里希慧眼识英才,经常劝导姐夫让孩子向学者方面发展,才使得高斯没有成为园丁或者泥瓦匠。 在数学史上,很少有人象高斯一样很幸运地有一位鼎力支持他成才的母亲。罗捷雅直到34岁才出嫁,生下高斯时已有35岁了。他性格坚强、聪明贤慧、富有幽默感。高斯一生下来,就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决心弄个水落石出,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孩子能被许可的范围。当丈夫为此训斥孩子时,他总是支持高斯,坚决反对顽固的丈夫想把儿子变得跟他一样无知。 罗捷雅真诚地希望儿子能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对高斯的才华极为珍视。然而,他也不敢轻易地让儿子投入当时尚不能养家糊口的数学研究中。在高斯19岁那年,尽管他已做出了许多伟大的数学成就,但她仍向数学界的朋友W.波尔约(W.Bolyai,非欧几何创立者之一J.波尔约之父)问道:高斯将来会有出息吗?W.波尔约说她的儿子将是“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为此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7岁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学了。头两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1787年高斯10岁,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次,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数学教师是布特纳(Buttner),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 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就是他十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 。这可难为初学算术的学生,但是高斯却在几秒后将答案解了出来,他利用算术级数(等差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和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的凑在一起:1+100,2+ 99,3+98,……49+52,50+51 而这样的组合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的就可以求出是: 101×50=5050。不过,这很可能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据对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数学史家E·T·贝尔(E.T.Bell)考证,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的是一道更难的加法题:81297+81495+81693+…+100899。 当然,这也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公差为198,项数为100)。当布特纳刚一写完时,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E·T·贝尔写道,高斯晚年经常喜欢向人们谈论这件事,说当时只有他写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他的孩子们都错了。高斯没有明确地讲过,他是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史家们倾向于认为,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很不平常。贝尔根据高斯本人晚年的说法而叙述的史实,应该是比较可信的。而且,这更能反映高斯从小就注意把握更本质的数学方法这一特点。 高斯的计算能力,更主要地是高斯独到的数学方法、非同一般的创造力,使布特纳对他刮目相看。他特意从汉堡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说:“你已经超过了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接着,高斯与布特纳的助手巴特尔斯(J.M.Bartels)建立了真诚的友谊,直到巴特尔斯逝世。他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高斯由此开始了真正的数学研究。 1788年,11岁的高斯进入了文科学校,他在新的学校里,所有的功课都极好,特别是古典文学、数学尤为突出。经过巴特尔斯等人的引荐,布伦兹维克公爵召见了14岁的高斯。这位朴实、聪明但家境贫寒的孩子赢得了公爵的同情,公爵慷慨地提出愿意作高斯的资助人,让他继续学习。 布伦兹维克公爵在高斯的成才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这种作用实际上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的一种模式,表明在科学研究社会化以前,私人的资助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高斯正处于私人资助科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社会化的转变时期。 1792年,高斯进入布伦兹维克的卡罗琳学院继续学习。1795年,公爵又为他支付各种费用,送他入德国著名的哥丁根大学,这样就使得高斯得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勤奋地学习和开始进行创造性的研究。1799年,高斯完成了博士论文,回到家乡布伦兹维克,正当他为自己的前途、生计担忧而病倒时----虽然他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了,已被授予博士学位,同时获得了讲师职位,但他没有能成功地吸引学生,因此只能回老家,又是公爵伸手救援他。公爵为高斯付诸了长篇博士论文的印刷费用,送给他一幢公寓,又为他印刷了《算术研究》,使该书得以在1801年问世;还负担了高斯的所有生活费用。所有这一切,令高斯十分感动。他在博士论文和《算术研究》中,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献词:“献给大公”,“你的仁慈,将我从所有烦恼中解放出来,使我能从事这种独特的研究”。 1806年,公爵在抵抗拿破仑统帅的法军时不幸阵亡,这给高斯以沉重打击。他悲痛欲绝,长时间对法国人有一种深深的敌意。大公的去世给高斯带来了经济上的拮据,德国处于法军奴役下的不幸,以及第一个妻子的逝世,这一切使得高斯有些心灰意冷,但他是位刚强的汉子,从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窘况,也不让朋友安慰自己的不幸。人们只是在19世纪整理他的未公布于众的数学手稿时才得知他那时的心态。在一篇讨论椭圆函数的手搞中,突然插入了一段细微的铅笔字:“对我来说,死去也比这样的生活更好受些。” 慷慨、仁慈的资助人去世了,因此高斯必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由于高斯在天文学、数学方面的杰出工作,他的名声从1802年起就已开始传遍欧洲。彼得堡科学院不断暗示他,自从1783年欧拉去世后,欧拉在彼得堡科学院的位置一直在等待着象高斯这样的天才。公爵在世时坚决劝阻高斯去俄国,他甚至愿意给高斯增加薪金,为他建立天文台。现在,高斯又在他的生活中面临着新的选择。 为了不使德国失去最伟大的天才,德国著名学者洪堡(B.A.Von Humboldt)联合其他学者和政界人物,为高斯争取到了享有特权的哥丁根大学数学和天文学教授,以及哥丁根天文台台长的职位。1807年,高斯赴哥丁根就职,全家迁居于此。从这时起,除了一次到柏林去参加科学会议以外,他一直住在哥丁根。洪堡等人的努力,不仅使得高斯一家人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高斯本人可以充分发挥其天才,而且为哥丁根数学学派的创立、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数学中心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标志着科学研究社会化的一个良好开端。 高斯的学术地位,历来为人们推崇得很高。他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或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或加上欧拉)。人们还称赞高斯是“人类的骄傲”。天才、早熟、高产、创造力不衰、……,人类智力领域的几乎所有褒奖之词,对于高斯都不过份。 高斯的研究领域,遍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开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从最抽象的代数数论到内蕴几何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研究风格、方法乃至所取得的具体成就方面,他都是18----19世纪之交的中坚人物。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虽然数学研究、科学工作在18世纪末仍然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但高斯依然生逢其时,因为在他快步入而立之年之际,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科学研究。随着拿破仑对法国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重视,俄国的沙皇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也开始对科学家、科学研究刮目相看,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的地位不断提高。作为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高斯获得了不少的荣誉,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泰斗都把高斯当作自己的老师。 1802年,高斯被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喀山大学教授;1877年,丹麦政府任命他为科学顾问,这一年,德国汉诺威政府也聘请他担任政府科学顾问。 高斯的一生,是典型的学者的一生。他始终保持着农家的俭朴,使人难以想象他是一位大教授,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先后结过两次婚,几个孩子曾使他颇为恼火。不过,这些对他的科学创造影响不太大。在获得崇高声誉、德国数学开始主宰世界之时,一代天骄走完了生命旅程。 在处理相片的软件 photoshop 中,有一种菜单叫高斯模糊,这种功能对模糊一些不必要的地方很有作用。高斯(Gauss 1777~1855)生於Brunswick,位於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於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Bartels变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像他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最后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找。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没有什麽东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1791年高斯终於找到了资助人--布伦斯维克公爵费迪南(Braunschweig),答应尽一切可能帮助他,高斯的父亲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隔年,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这年,高斯十五岁。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并且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逆定理」(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质数分布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术几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 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G?ttingen)大学,因为他在语言和数学上都极有天分,为了将来是要专攻古典语文或数学苦恼了一阵子。到了1796年,十七岁的高斯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最为人所知,也使得他走上数学之路的,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 希腊时代的数学家已经知道如何用尺规作出正 2m×3n×5p 边形,其中 m 是正整数,而 n 和 p 只能是0或1。但是对於正七、九、十一边形的尺规作图法,两千年来都没有人知道。而高斯证明了: 一个正 n 边形可以尺规作图若且唯若 n 是以下两种形式之一: 1、n = 2k,k = 2, 3,… 2、n = 2k × (几个不同「费马质数」的乘积),k = 0,1,2,… 费马质数是形如 Fk = 22k 的质数。像 F0 = 3,F1 = 5,F2 = 17,F3 = 257, F4 = 65537,都是质数。高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二千多年来的几何难题,他也视此为生平得意之作,还交待要把正十七边形刻在他的墓碑上,但后来他的墓碑上并没有刻上十七边形,而是十七角星,因为负责刻碑的雕刻家认为,正十七边形和圆太像了,大家一定分辨不出来。 1799年高斯提出了他的博士论文,这论文证明了代数一个重要的定理: 任一多项式都有(复数)根。这结果称为「代数学基本定理」(Fundamental Theorem of Algebra)。 事实上在高斯之前有许多数学家认为已给出了这个结果的证明,可是没有一个证明是严密的。高斯把前人证明的缺失一一指出来,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一生中一共给出了四个不同的证明。 在1801年,高斯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算学研究》(Disquesitiones Arithmeticae),这本书以拉丁文写成,原来有八章,由於钱不够,只好印七章。 这本书除了第七章介绍代数基本定理外,其余都是数论,可以说是数论第一本有系统的着作,高斯第一次介绍「同余」(Congruent)的概念。「二次互逆定理」也在其中。 二十四岁开始,高斯放弃在纯数学的研究,作了几年天文学的研究。 当时的天文界正在为火星和木星间庞大的间隙烦恼不已,认为火星和木星间应该还有行星未被发现。在1801年,意大利的天文学家Piazzi,发现在火星和木星间有一颗新星。它被命名为「谷神星」(Cere)。现在我们知道它是火星和木星的小行星带中的一个,但当时天文学界争论不休,有人说这是行星,有人说这是彗星。必须继续观察才能判决,但是Piazzi只能观察到它9度的轨道,再来,它便隐身到太阳后面去了。因此无法知道它的轨道,也无法判定它是行星或彗星。 高斯这时对这个问是产生兴趣,他决定解决这个捉摸不到的星体轨迹的问题。高斯自己独创了只要三次观察,就可以来计算星球轨道的方法。他可以极准确地预测行星的位置。果然,谷神星准确无误的在高斯预测的地方出现。这个方法--虽然他当时没有公布--就是「最小平方法」(Method of Least Square)。 1802年,他又准确预测了小行星二号--智神星(Pallas)的位置,这时他的声名远播,荣誉滚滚而来,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选他为会员,发现Pallas的天文学家Olbers请他当哥廷根天文台主任,他没有立刻答应,到了1807年才前往哥廷根就任。 1809年他写了《天体运动理论》二册,第一册包含了微分方程、圆椎截痕和椭圆轨道,第二册他展示了如何估计行星的轨道。高斯在天文学上的贡献大多在1817年以前,但他仍一直做着观察的工作到他七十岁为止。虽然做着天文台的工作,他仍抽空做其他研究。为了用积分解天体运动的微分力程,他考虑无穷级数,并研究级数的收敛问题,在1812年,他研究了超几何级数(Hypergeometric Series),并且把研究结果写成专题论文,呈给哥廷根皇家科学院。 1820到1830年间,高斯为了测绘汗诺华(Hanover)公国(高斯住的地方)的地图,开始做测地的工作,他写了关於测地学的书,由於测地上的需要,他发明了日观测仪(Heliotrope)。为了要对地球表面作研究,他开始对一些曲面的几何性质作研究。 1827年他发表了《曲面的一般研究》 (Disquisitiones generales circa superficies curva),涵盖一部分现在大学念的「微分几何」 在1830到1840年间,高斯和一个比他小廿七岁的年轻物理学家-韦伯(Withelm Weber) 一起从事磁的研究,他们的合作是很理想的:韦伯作实验,高斯研究理论,韦伯引起高斯对物理问题的兴趣,而高斯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影响韦伯的思考工作方法。 1833年高斯从他的天文台拉了一条长八千尺的电线,跨过许多人家的屋顶,一直到韦伯的实验室,以伏特电池为电源,构造了世界第一个电报机。 1835年高斯在天文台里设立磁观测站,并且组织「磁协会」发表研究结果,引起世界广大地区对地磁作研究和测量。 高斯已经得到了地磁的准确理,他为了要获得实验数据的证明,他的书《地磁的一般理论》拖到1839年才发表。 1840年他和韦伯画出了世界第一张地球磁场图,而且定出了地球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位置。1841年美国科学家证实了高斯的理论,找到了磁南极和磁北极的确实位置。 高斯对自己的工作态度是精益求精,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自己曾说:宁可发表少,但发表的东西是成熟的成果。」许多当代的数学家要求他,不要太认真,把结果写出来发表,这对数学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其中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关於非欧几何的发展。非欧几何的的开山祖师有三人,高斯、 Lobatchevsky(罗巴切乌斯基,1793~1856), Bolyai(波埃伊,1802~1860)。其中Bolyai的父亲是高斯大学的同学,他曾想试着证明平行公理,虽然父亲反对他继续从事这种看起来毫无希望的研究,小Bolyai还是沉溺於平行公理。最后发展出了非欧几何,并且在1832~1833年发表了研究结果,老Bolyai把儿子的成果寄给老同学高斯,想不到高斯却回信道: to preise it would mean to praise myself. 我无法夸赞他,因为夸赞他就等於夸奖我自己。 早在几十年前,高斯就已经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只是怕不能为世人所接受而没有公布而已。美国的着名数学家贝尔(E.T.Bell),在他着的《数学工作者》(Men of Mathematics)一书里曾经这样批评高斯: 在高斯死后,人们才知道他早就预见一些十九世的数学,而且在1800年之前已经期待它们的出现。如果他能把他所知道的一些东西泄漏,很可能现在数学早比目前还要先进半个世纪或更多的时间。阿贝尔(Abel)和雅可比(Jacobi)可以从高斯所停留的地方开始工作,而不是把他们最好的努力花在发现高斯早在他们出生时就知道的东西。而那些非欧几何学的创造者,可以把他们的天才用到其他力面去。 在1855年二月23日清晨,高斯在他的睡梦中安详的去世了 [2]物理单位 高斯(G),非国际通用的磁感应强度单位。为纪念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高斯而命名。 一段导线,若放在磁感应强度均匀的磁场中,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长直导在线通有1电磁系单位(emu)的稳恒电流(等于10安培)时,在每厘米长度的导线受到电磁力为1达因,则该磁感应强度就定义为1高斯。 高斯是很小的单位,10000高斯等于1特斯拉。 补充 高斯是德国数学家 ,也是科学家,他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 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有“数学王子”之称。 他幼年时就表现出超人的数学天才。1795年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第二年他就发现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可用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欧几里得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还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高理的数论研究 总结 在《算术研究》(1801)中,这本书奠定了近代数论的基础,它不仅是数论方面的划时代之作,也是数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着作之一。高斯对代数学的重要贡献是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他的存在性证明开创了数学研究的新途径。高斯在1816年左右就得到非欧几何的原理。他还深入研究复变函数,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发现了着名的柯西积分定理。他还发现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但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没发表出来。1828年高斯出版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分几何学,并提出内蕴曲面理论。高斯的曲面理论后来由黎曼发展。 高斯一生共发表155篇论文,他对待学问十分严谨,只是把他自己认为是十分成熟的作品发表出来。其著作还有《地磁概念》和《论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等。 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就是他十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 这可难为初学算术的学生,但是高斯却在几秒后将答案解了出来,他利用算术级数(等差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和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的凑在一起:1+100,2+ 99,3+98,……49+52,50+51 而这样的组合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的就可以求出是: 101×50=5050。 1801年高斯有机会戏剧性地施展他的优势的计算技巧。那年的元旦,有一个后来被证认为小行星并被命名为谷神星的天体被发现当时它好像在向太阳靠近,天文学家虽然有40天的时间可以观察它,但还不能计算出它的轨道。高斯只作了3次观测就提出了一种计算轨道参数的方法,而且达到的精确度使得天文学家在1801年末和1802年初能够毫无困难地再确定谷神星的位置。高斯在这一计算方法中用到了他大约在1794年创造的最小二乘法(一种可从特定计算得到最小的方差和中求出最佳估值的方法在天文学中这一成就立即得到公认。他在《天体运动理论》中叙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现代计算机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智神星”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 由于高斯在数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学中的杰出研究成果,他被选为许多科学院和学术团体的成员。“数学之王”的称号是对他一生恰如其分的赞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