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中国骨科专家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5:49:19

中国骨科专家发表论文

侯铁胜现兼任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协会肢残委员会创伤骨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美国脊柱外科专家学会(ASSA)会员、国际脊柱微创学会(ISMISS)会员等37个学术任职。曾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首任组长、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等12个学术任职。1974年开始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脊柱外科手术超过6000例,其中主刀颈前路手术超过3000例,其优良率达90%以上,无医疗差错事故,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45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2部,主译专著2部,参加过25部专著编写工作,发明专利4项。曾担任长海医院大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每年参加本科生、进修生和研究生教学,深受好评。共指导研究生47名(第一导师),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生26名,硕士生18名。英语水平达到“四会”,曾赴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学习,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主持会议和担任会议主席。1979年2月和“模范军医”吕世才一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手术队,在战场上救治了上千名伤员,荣立集体二等功。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七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三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五项。1992年评为第二军医大学首批A级教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1998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99年获上海市银蛇奖特别荣誉奖,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200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6年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09年晋升为将军级教授。侯铁胜,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少将军衔。1950年10月生,1968年4月入伍,1969年2月入党。1974年10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86年2月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2月获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12月始任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12月任该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8月任上海长海医院骨科(国家级重点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长征医院骨科副主任7年,长海医院骨科主任10年,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脊柱学组组长。创立了长海医院脊柱外科,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36年。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手术队,获集体二等功及个人嘉奖;1993年获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20世纪骨科学突出成就奖。1998年、2006年各获得个人三等功一次,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党员、A级教员,先后获得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侯铁胜教授在33家学术团体任职及兼职,具体如下: 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顾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伤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颈腰痛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学会副主委;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常;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骨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杨浦区医药卫生学会理事;中国外形外科杂志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委;中华微创骨科杂志常委;中华新医学杂志常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委;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编委;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外科年鉴编委;临床骨科杂志编委;现代骨科与研究杂志编委;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委;国际骨科学杂志常委;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委;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会员;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美国脊柱外科专家学会(ASSA)会员;国际脊柱微创学会(ISMISS)会员;澳大利亚生物医学科学家学会(FACBS)委员;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组长上海运动医学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承担9项科研项目。获奖26次。发表论文79篇。编写专著26部。从事骨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33年。以脊柱外科为特长,在脊柱外科领域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脊柱外科手术超过5000例,其中主刀颈前路手术达2000例,其优良率达90%以上,无医疗差错事故。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行认可。其主要事迹曾多次通过新闻媒体作宣传报道。承担和完成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医学攻关课题九项。已发表学术论文72篇,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2部,主译专著2部,参加过13部专著编写工作。共指导研究生42名(第一导师),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生22名、硕士生17名。曾赴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学习,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主持会议和担任会议主席。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贰等奖七项、军队医疗成果贰等奖三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叁等奖五项。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上海市银蛇奖特别荣誉奖。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2010年晋升为三级教授。侯铁胜教授在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2013年获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引领学科发展成就奖。2013年聘为南京医科大学教授。2014年当选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理事。 。

张静仪医生,女,湖北中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医疗15年。从师骨科专家朱汉章教授15年。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篇,主编《韦以宗论脊柱亚健康和疾病预防》、《秘传伤科方书》,参加编著《现代中医骨科学》《中国整脊学》和《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整脊学系列》分册副主编等著作。所主编的《脊柱亚健康和疾病预防》已由韩国翻译成韩文版在韩国出版发行。荣获湖北省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奖,学术著作奖。曾任北京光明骨伤医院骨科主任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秘书长等职。2001年张静仪医生广州市光明医院骨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6合1疗”法专家组成员,中医骨病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在广东光明医院从事骨科工作十余年,参加国内外医学学术会议,在国内中医学骨病研究学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曾在《中医药学》等杂志发 表学术论文30余篇。擅长运用新技术,特别精通对根骨骨刺、膝关节骨质增生、膝关节炎、腰椎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等治疗,对并 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有独到方法。尤其擅长运用微创技术,微创入口,诊断治疗合二为一。2005年,与广东省光明医院专家组成员经过5年的临床研究,创造出治疗骨病有神奇疗效的“6合1疗法”。“6合1疗法”被国内外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医治疗骨病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2000年12月张医生担任骨科主任

中国专家发表论文

共发表论文64篇(含4篇译文),其中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3篇(含2篇译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新华文摘》转载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1篇。◇ 《结构的悖论:德里达与蒙田》,《国外文学》2015年第2期;◇ 《文学与信仰:德里达与但丁》,《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 《绝对知识的瓦解:德里达与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5年第2期转载);◇ 《知识与意识溯源:德里达与胡塞尔》,《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贺拉斯颂诗集第一部第九首(Odes 1.9)译注》,《拉丁语言文化研究》2014年号;◇ 《内战、征服与民族救赎——贺拉斯〈颂诗集〉第一部第二首解读》,《国外文学》2014年第2期;◇ “Fictions of Nature in Wallace Stevens and Wang Wei,”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hina and the West, 2014年第1期;◇ “A New Incarnation of Latin in China,” Amphora, 2014年第1期;◇ 《索绪尔符号学的解构之维》,《外国文学评论》2014年第1期;◇ 《弥赛亚精神与幽灵性:德里达与马克思的合与分》,《政治思想史》2014年第1期;◇ 《人类知识和价值体系的祛魅——〈布瓦尔与佩居歇〉的“反愚蠢”叙事》,《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 《“野蛮人”概念在欧洲的演变》,《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2期转载);◇ 《上帝、圣经与阅读的寓言:德里达与奥古斯丁》,《国外文学》2013年第2期;◇ 《莎士比亚墓志铭与密尔顿的文学天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 《历时性哲学:巴赫金和德里达对欧洲传统的反思》,《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3期;◇ 《萨福与荷马的对峙——解读卡图卢斯〈歌集〉第51首和第11首》,《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 《卡图卢斯与古罗马黄金时代诗歌》,《外国语文》2012年第3期;◇ 《卡图卢斯〈歌集〉第63首与罗马共和国晚期的精神气候》,《外国语言文学》2012年第1期;◇ 《卡图卢斯诗歌中的性元素:文化、伦理、政治和诗学》,《国外文学》2011年第4期;◇ 《译作·仿作·创作:卡图卢斯与诗歌的翻译问题》,《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延异政治学:德里达的遗产》,《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5期;◇ 《艾略特与波德莱尔》,《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1年12期论点摘编);◇ 《另一种内战:罗马帝国初期的告密制度和政治审判》,《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论庞德诗学的古罗马渊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卡图卢斯与欧洲爱情诗传统的确立》,《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卡图卢斯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国外文学》2010年第3期;◇ 《卡图卢斯与英国17世纪诗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哈姆雷特与绝境》,《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英美学术界的巴赫金研究》,《俄罗斯文化评论》第二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与漫长的失败抗争——2007年纽斯塔特文学奖获奖感言》(译文),《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二辑(2010);◇ 《中国古诗的境界》,《写作》2010年第3期;◇ 《迷宫与绣毯:卡图卢斯〈歌集〉64首的多重主题》,《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信与疑的双重困境:〈麦克白〉中的命运悖论》,《宁波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 《死亡盛宴:古罗马竞技庆典与帝国秩序》,《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0年第1期转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6期转载);◇ 《西塞罗之手:走向书写时代的政治》(第二作者),《学海》2009年第5期;◇ 《美的呈现与诗人的消隐——济慈诗学概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贺拉斯与俄国诗歌》,《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 《“朝向最高的虚构”——史蒂文斯诗歌中的自然观》,《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绘本诗学》(译文),《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一辑(2008);◇ 《不诬作者·不负作者——评屠岸先生译著〈英国历代诗歌选〉》,《中国翻译》2007年第5期;◇ 《卡图卢斯〈歌集〉第一首与古罗马的诗歌革命》,《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俄国文学中的卡图卢斯》,《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文字、文本与文化:解构主义的互文理论》,《兰州学刊》2007年第5期;◇ 《德里达与乔伊斯》,《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诗歌的危机与现代性──英国诗学的核心问题(1800-1830)》,香港《二十一世纪》2007年第2期;◇ 《〈夜雨寄北〉中的时空穿越与融合》,《写作》2007年第2期;◇ 《解构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契合》,《黄海学术论坛》第8辑(2007年);◇ 《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复兴》,《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2期;◇ 《由实入虚:郑敏诗歌的晚年转型》,《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影响英语词汇重音的因素》,《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06年6期;◇ 《解构主义创作论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契合》,《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自愿贫穷的传统与梭罗的意义》,《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第2期;◇ 《暧昧的修辞,暧昧的柏拉图》,《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雷克斯罗斯的诗歌翻译观》,《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 《西方文学中的奥尔弗斯情结》,《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1期;◇ 《从心理模式理解英语介词at, in, on用法》,《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05年11期;◇ 《惠特曼〈草叶集〉中的“自我”观念》,《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俄国诗歌:当前的趋势与当代的声音》(译文),《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1期;◇ 《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11期;◇ 《对话: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笔谈作者之一,用笔名灵石),《诗潮》2004年2期;◇ 《学院奖的历史与策略》(译文),《世界电影》2003年第6期;◇ 《诗人·匠人·洋化·归化——评屠岸先生〈济慈诗选〉》,《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 《浅谈英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诗人的历史感》(用笔名灵石),《琼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中国古典诗歌的自由与局限》(用笔名灵石),《写作》1999年第6期。

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英国)、Journal of 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s (英国)、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誉成就 :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 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学术专著:副主编“皮肤性病护理学”并参编其它五部专著。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皮肤科协会(InternationalDermatologySociety,ISD)会员;P&G国际化妆品PremierSciencePanel专家;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真菌学组和皮肤美容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及实验皮肤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常委、美容皮肤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美容与美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及学术组组长;“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及“中华性传播疾病杂志”编委;广东省医药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化妆品评审专家;广州市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成员。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皮肤病的诊治,尤其是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治、性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化妆品皮肤病的诊断、鉴定和治疗及美容相关产品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价。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广东省科委优秀论文奖,在美国的研究成果获美国CDC2004年度Charles Shepherd成就奖提名。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著有:1.Lai W, Chen CY, Morse SA, et al. Increasing relative prevalence of HSV-2 infection among men with genital ulcers from a mining community in South Africa. Sex Transm Infect. 2003 Jun;79(3):202-7.2.Liu W, Lai W, Wang XM, et al. Skin phototyping in a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four hundred and four cases from four major cities of China.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06 Aug;22(4):184-8.3.Wei L, Xuemin W, Wei L, et al. Skin color measurement in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 analysis of 407 cases from 4 major cities of China. Int J Dermatol. 2007 Aug;46(8):835-9.4.Zhang YQ, Lai W, Li H, et al. Inhibition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 Clin Exp Dermatol. 2008 Jan;33(1):56-61.5.Deng W, Chen S, ..., Lai W, et al. A novel p.Gly1700Asp mutation in COL7A1 responsible for dominant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more severe phenotype in female members of a Chinese family. J Dermatol Sci. 2008 Feb;49(2):166-9.6.赖维, 龚子鉴, 黄朝伟等. 抑制性消减杂交结合基因芯片研究淋球菌耐头孢曲松的分子机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 41(5):288-291.7.龚子鉴, 赖维, 黄怀球等. 淋球菌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与应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05;41(5):338-339.8.赖维, 龚子鉴,黄怀球等. 广州地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11;41(11):736-738.9.龚子鉴, 赖维, 黄朝伟等. 耐头孢曲松淋球菌菌株的体外人工诱导及多重耐药现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02;23(2):68-70.10.赖维, 黄怀球, 万苗坚等. 特比萘芬短程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治疗中重度皮肤癣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04;2(2):85-88.11.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MEXAMETER MX 16和DIGIMIC800型皮肤图像分析仪在评价美白祛斑疗效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5;17(3):40-42.12.赖维, 刘玮,王学民等. 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30-2.13.赖维, 吕瑛, 万苗坚等. 保湿类护肤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7):441-2.14.赖维, 朱国兴, 杨慧兰等. 两种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34(12):849.15.赖维, Cheng-Yen Chen, 苏向阳等. 荧光多重实时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05;37(5):273-5.16.赖维, 苏向阳, 万苗坚等. 荧光多重PCR与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检测诊断生殖器疱疹的比较(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4;4(1):7-11.

中国医院骨科论文发表排名

中国骨伤科医院排名前10名依次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WestChinaHospital,SichuanUniversity)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也是世界规模第一的综合性单点医院,拥有中国规模最大、最早整体通过美国病理家学会(CAP)检查认可的医学检验中心。

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内迁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

1938年,有医学院的华大、中大、齐大组建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医院在现址全部建成,简称华西医院。

据2015年12月医院官网信息显示,医院运行院区占地五百余亩,业务用房60余万平方米。设有成都国学巷本部及温江医疗院区,全托管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简称“上锦分院”),各院区服务功能定位明确:

院本部床位4100张,以诊治疑难危重疾病为主;温江院区床位200张,以诊治康复、肿瘤及慢性疾病为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2015年公布的中国公立医院社会贡献度排行榜上总分位列全国第一,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和最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五年名列全国第二,连续多年被独立第三方调查评选为“全国最受欢迎三甲医院”前十强、“医疗机构最佳雇主”前十强。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创建于1953年,是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直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医院是中央重要保健基地,承担军委、总部等多个体系单位、官兵的医疗保健和各军区、军兵种转诊、后送的疑难病诊治任务。医院同时又是解放军医学院,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是全军唯一一所医院办学单位。

据医院官网2015年12月信息显示,医院设置165个临床、医技科室,233个护理单元,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及全军重点实验室、33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和研究所,形成了以综合诊疗为特色的13项专业优势。

同时是全军重症监护示范基地和中华护理学会的培训基地。设有国际医学中心和健康医学中心,提供高端预防保健服务。医院年门急诊量490余万人,收容19.8万人,手术近9万例。

医院拥有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百多名技术三级以上专家,1千多名高职专业技术人员。医院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20项,国家发明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1项。

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西直门院区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白塔寺院区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3号,始建于191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委管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首都医药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统战工作先进党委”等荣誉。

2018年12月4日,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4、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西京医院坐落在美丽的古都西安,为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是1939年延安抗战岁月里诞生的中央医院,1954年与原第五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合并。2017年转隶空军。

医院始终秉承践行宗旨、救死扶伤的“使命文化”,勇于争先、不断超越的“创新文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品文化”,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阳光文化”,锐意进取、创新发展。

先后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军医院建设先进单位、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总后先进师旅团单位和总后先进党委等殊荣。

在国内权威部门发布的全国医院综合排名中,医院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五强,院名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9年11月10日,复旦版《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位居第7。

5、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省骨科医院)有三个院区,其中中山院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路139号,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

参考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中国最佳骨科医院排行榜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说是生活中在正常不过的一种疾病了,现在社会中很多人都饱受这种疾病的煎熬。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后,除了要接受正规医院的治疗以外,日常的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那些锻炼方法比较有效呢?我们一起往下了解。1、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做一做仰卧起坐,这样可以起到锻炼腰部肌肉的目的,具体的方法是将两腿升直,轮流抬起,动作不要太快,重复这样的动作8-10次。2、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保持这样一个姿势,那就是仰卧、屈膝。大腿贴住腹部,两手抱住膝盖,腰背部贴住床。这样腰部和下背部肌肉就会得到放松,然后分开两手,两腿伸直,连续做3-5次。此外,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坐姿一定要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注意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上面文章主要为大家讲解了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如果您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的话,就可以按照这些方法去做锻炼,做好这些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后我们祝愿每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都可以痊愈,对自己身体不造成任何伤害。

股骨头坏死危害着越来越多的患者的生命,使他们承受着痛苦的折磨,所以治疗这种疾病已经刻不容缓,医学家们已经努力找到了治疗疾病的很多方法,那么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讲述。一、股骨头置换: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是越来越多,股骨头置换就是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该方法为西医最常选用的疗法,但其适应证范围窄,而且还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二、钻孔减压:专家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一直在不断的研究,在最近的几年中,医生也会选择钻孔减压治疗,但是它只适合于早期患者,钻孔后能否阻止病情,临床验证,并不理想,且对股骨头又重新造成了损伤,或坚固性差,还易致股骨头塌陷。三、介入疗法:随着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所以对于此病的治疗又有了新的治疗方法,就是介入疗法,这种治疗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此方法也是一种间接疗法,通过药物对栓塞溶解,以达疗效。四、中医治疗: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都遵循辨证论治,所以对不同股骨头坏死的病期也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机体的内环境,为新骨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血管的再生和侧支循环的建立,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通过医学家们的不断努力,经过临床上的多次试验,他们已经找到了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手术治疗、中医治疗都能使患者恢复健康,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旦发现患病,就要尽快去医院接受治疗,尽早的远离疾病。

您好:颈椎病包括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等病症,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建议您采用微创治疗,激光针刀松解术是介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之间的一种微创治疗,以其设备简单、费用低廉、操作易于掌握,可在门诊也可住院进行治疗,不手术、不开刀、无痛苦,相信这种疗法能为广大颈、肩、腰、腿痛患者解除痛苦,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国骨科行业分析论文发表

有很多的,综合类医学期刊都是可以的。

最好,还是你自己来写,因为你对临床更了解一些,写出来的更切合实际。要指导写作也需要做好相应的沟通,要不论文质量过不去,核心期刊不可能接受的。

购买的论文你如何确定可以发核心呢?如果发不了核心,别人会容许你退货吗?呵呵,自己写吧,实在不会找墨客网的指导你啊

骨科医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骨科医学论文范文大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骨科护理工作

【摘要】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我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了在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也为我院更好的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和重要性也在改变,近年来,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护理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正深深地渗入治疗和护理工作者的心中。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推进与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什么是人性化护理及服务,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正确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我院特别开设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培训,让每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先进的护理发展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同时,还注重在实际工作的护理实效点品工作,加强人性化护理行为和语言培训,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和推广。

2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体现

2.1 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伤专科医院收治的患者多数有骨折,严重时伴有生命危险。初入院时,患者常承受着剧烈疼痛的折磨,加之对治疗工作的陌生,(家属)患者时常担心是否有生命危险以及后遗症等等。有些患者入院后就进行骨牵引或石膏、夹板外固定,严重时会直接进入手术室,这些治疗行为会增加患者(家属)的恐惧感。

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安慰患者(家属),视患者如亲人,做到换位思考,设身为患者利益着想,用亲切、热情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等工作,做好住院期间的生活安排工作,并让患者(家属)了解到主管医生有丰富临床经验,一定能帮助其解除病痛,减轻思想负担,产生并增强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疗。患者常主诉疼痛,护理人员要主动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进展,患肢肿胀、末端血运、指(趾)活动、感觉情况。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规律性。让他们心情放松、注意力转移,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

2.2 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

2.2.1 术前护理

在手术之前,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恐惧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稳定情绪,可以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要求护士耐心、详细地向他们介绍将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获得信心和治疗知识,同时可以根据医嘱适当运用镇静药物来帮助他们渡过术前恐惧时期。主管护士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安慰工作,解释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的重要性,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做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术前准备工作引起的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波动,增加治疗的难度。

2.2.2 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护士要及时到床边,跟麻醉师做好交班。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手术已做好了,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手术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始终保持微笑,以端庄的仪表,关怀性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态度,来缓解患者手术带来的痛苦;通过关心、尊重患者来达到减轻痛楚和增强康复的信心;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加减药物,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效果。

2.3 人性化护理与功能锻炼

术后的功能锻炼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护理课程的培训,让每位护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骨折后的功能正确的锻炼方法。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时效性。护士要用激励的语言来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正确地运用功能锻炼的方法,来配合医生的指导,争取早日康复。通过具体有效的护理,加快患者康复。

2.4 护理人员的人性化语言艺术

护士的语言行为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必须注意到语言的双向作用。温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语言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起到配合治疗的作用。反之,粗鲁、生硬的语言则可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甚至导致医源性疾病的发生。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当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时,运用安慰性及鼓励性的语言;克服患者的紧张情绪,使之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调,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2.5 人性化护理在患者家属中的运用

当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时,家属同样有急切的心情,此时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疏导。除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主管护士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如年老的卧床患者,预防三大并发症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的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医饮食调护;并及时将治疗的情况告诉家属,让其了解治疗的目的。达到家属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目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指在管理活动中把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治疗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4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进程

5 护理人员承受较大的压力,日常工作繁重,患者与社会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我院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以病人为中心,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以护理工作为载体,不段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增加了我院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社会效应,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的中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股颈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情况,术后恢复较慢。本文通过对本院5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8例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1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41±10.56)岁,摔伤35例,车祸伤15例,重物砸伤9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29例,基底型5例;Garden分型:Ⅱ型19例,Ⅲ型25例,Ⅳ型15例;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支气管炎9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61~93岁,平均年龄(66.39±11.27)岁,摔伤31例,车祸伤18例,重物砸伤10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27例,基底型6例;Garden分型:Ⅱ型18例,Ⅲ型24例,Ⅳ型17例;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13例,支气管炎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后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定时更换体位,注意局部血液循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包括:

①中医辨证护理。老年患者多伴有肝肾亏虚,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听力下降,夜间小便频繁;还有些老年患者脾胃功能差,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全身无力等表现;部分老年患者心火旺盛,多出现口腔溃疡、小便短赤等。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要进行身体的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体质,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内服益气补血汤(本院协定方)、四君子汤等中药进行调节体质。鼓励患者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等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②心理护理。老年人的身体、心理方面对于意外损伤承受能力较差,对手术治疗没有积极性,也存在精神压力。临床护士要了解患者具体的情绪、心理方面,从而进行指导,多与患者交流,消除心中的顾虑,结合病情,讲解一些有关知识,使患者调整良好心态,提高手术治疗的积极性,增强康复的信心。

③疼痛护理。手术后及时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合理的镇痛方法,减轻疼痛。可以用冷、热疗法减轻局部疼痛,也可以采用耳穴压豆法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进行缓解。避免刺激因素,保持病房安静与舒适,使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

④术前准备与指导。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定时行进血压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血糖等,完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避免手术后出现便秘和尿潴留[1].像手术患者使用便盆时,便盆要从身体键侧置入,避免牵拉患病部位出现脱落假体发生;对于小便困难的患者,可以按摩中极穴位促使排尿,也可以对足三里穴进行注射。

⑤术后康复护理。患者手术完成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足踝关节、足趾关节、下肢肌肉进行活动。手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长收缩股四头肌和伸屈踝关节训练;第2天至第3天开始训练髋关节,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逐渐增加练习;第3天至第7天可以让患者先坐起,然后贴床边站立进行指导。7d后练习髋关节屈曲,范围由小到大。2周后可扶双拐或步行器下床行走练习。

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人工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应早期进行踝关节运动练习,尽量不使用止血药,防止发生下肢静脉栓塞;注意下肢是否出现肿胀、足背动脉是否减弱等发生;多喝水,降低血液浓度,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人工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患者手术后应平卧于床,避免内旋、外旋、盘腿,身体坐或站立时髋关节不能超过90°的屈曲,如若发生脱位应及时让医师进行复位。手术后注意切口的干燥与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

1.3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可以分为4级,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感;良: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患肢有疼痛较轻;可:髋关节能力有改善,患肢处常伴有疼痛;差:髋关节功能没有恢复,患肢存在持续性疼痛。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患者中,优41例(69.49%),良16例(27.12%),可2例(3.39%),差0例,优良率为96.61%,并发症发生率为0.

对照组59例患者中,优33例(55.93%),良11例(18.64%),可9例(15.25%),差6例(10.17%),优良率为74.58%,并发症发生率为11.86%.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骨质变得脆且比疏松,较轻的外伤都容易造成骨折,致使不能行走或长期卧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恢复功能,解除疼痛。由于老年人年龄大,伴有其他病症,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对手术后进行护理及指导,对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采取中医辩证护理措施,结合心理、疼痛、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肢功能康复,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丽晖.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全科护理,2011,9(29):2648-2649.

国家疾控中心专家发表论文

梁万年与吴尊友。梁万年,男,汉族,1961年1月出生,安徽人,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任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全科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20年9月8日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吴尊友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UNAIDS金质奖章、国际毒品学会Rolleston大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并荣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名人堂”。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美国NIH课题等研究课题4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50多篇。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两位在医学界威望都是很高的。

据初步统计,性艾中心成立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计649篇(统计截至2008年11月,其中在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487篇,在国外杂志其中包括《科学》、《自然》、《柳叶刀》等国际知名发表162篇),出版专著26部,其中: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共31篇,其中有5篇发表在国际杂志上,26篇在国内公开杂志上。“云南省瑞丽市等地HIV感染流行因素和艾滋病传播特点的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际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26篇,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全国范围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著作:《艾滋病流行与控制》 吴尊友主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外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14篇,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39篇, 十三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口头交流论文2篇,书面交流论文摘要5篇。翻译出版《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2000—2001年HIV感染的医学处理》。由临床病毒学室主要完成的《抗艾滋病药物治疗、护理、培训指南》出版。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52篇。获奖及专利申请情况:“SARS病毒核酸扩增(HIV)荧光检测试剂盒”获新药证书“跨膜型和分泌型HIV Gag抗原编码基因及包含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专利 出版著作13部,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论文90篇,英文论文37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2篇,《AIDS》杂志2篇。“我国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项目通过中华医学奖评审,并荣获一等奖。 “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HIV感染诊断的替代检测策略”获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科技论文88篇,英文科技论文48篇,其中在《Lancet》上发表论文一篇。首次在国际影响较大的英文杂志《AIDS》上出版中国专刊1期。 中心共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135篇,其中英文72篇,SCI文章69篇(N Engl J Med 1篇,PLoS Medicine 1篇;Clin infect Dis AIDS 1篇);参编或主编专著3篇;获得专利一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