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18岁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00:19:53

18岁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他是计算机之父

伯努利是欧拉老师,欧拉是拉格朗日的老师,拉格朗日是柯西的老师,这四个人一个比一个厉害,真正的名师出高徒,四个人搞定大学理工科一半的教材。

冯·诺依曼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1957年2月8日死于美国。我想知道计算机的人一定对他不会陌生,它可以称为计算机之父了,现在我们面前计算机内采用的体系结构就是以他的命名的冯·诺依曼结构。 冯·诺依曼小时就十分聪明,6岁时就能够心算8位数字的除法,它在匈牙利接受了他的初等教育,并于18岁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在1925年取得化学文凭后,他把兴趣转向了喜爱已久的数学,并于1928年取得博士学位,它在集合论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30年他应邀访问普林斯顿大学,这所大学的高等研究所于1933年建立,他成为最早的6位数学教授之一,直到他去世,它一直是这个研究所的数学教授。后来他为成为美国公民。 1936到1938图灵(另一位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冯·诺依曼邀请图灵当他的助手,可是图灵钟情于剑桥而未能如冯·诺依曼所愿,一年后,二次世界大战使图灵卷入了战争,1934年图灵曾经发表的论文"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不可不提,在这篇论文中,图灵提出了通用机的概念,冯·诺依曼应该知道了这个思想,至少后来他是不是应用了这个思想却不得而知。 冯·诺依曼迅速发现了这种后来被称之为计算机的通用机器的用处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不是一个摆设,因为战争的原因冯·诺依曼开始接触到许多数学的分支,使他开始萌生了使用一台机器进行计算的想法,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第一台计算机ENIAC有他的努力,可是在此之前他碰到的第一台计算机器是Harvard Mark I (ASCC)计算器。冯·诺依曼有一种非凡的沟通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科学家之间担任一个中介者的角色,虽然这些科学家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冯·诺依曼建造的机器名为IAS机,一些由国家实验室建造的计算机不过是IAS机的复本而已。 战后冯·诺依曼继续致力于IAS机的开发工作,并帮助解决氢弹研制中的计算问题。在他死后,它在计算机界的名声并不大,以至于他的传记作家对他在计算机上的贡献也只一笔带过。

中国的“居里夫人”1957年1月4日, 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以她经过无数次实验证实的数据, 验证了一个使许多科学家感到震惊的事实: `宇称守恒只是部分的物理现象, 在更多的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是不守恒的.'吴健雄博士因为这一著名的实验, 而获得了与诺贝尔奖金相当的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奖.1912年5月29日, 吴健雄出生在江苏太仓县.中学毕业后,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1936 年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深造.1940 年获得博士学位.1942 年与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结为伉俪.吴健雄长期从事核物理学研究, 取得许多重大的实验成果.1956 年, 杨振宁和李改道提出`宇称不守恒'这一大胆的预言之后, 吴健雄就开始着手用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经过半年多艰苦的努力, 她终于用实验事实向物理学界投入一颗重磅炸弹, 顿时物理学家们震惊了! 由于她的出色贡献, 她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著名物理学家.美国授予科学家的每一项重奖, 她几乎都得过: 1958 年美国科学研究院给她颁发了`科学研究基金奖';1959 年获得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成就奖学金';1962 年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纽约分会提名为`今年最优秀妇女';196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她`康多士'奖;1974 年美国科学界授予`今年最优秀科学家'称号.1975 年吴健雄被美国物理学界一致拥戴为美国物理学会主席.福特总统授予她国家科学勋章.1986 年5 月7 日, 74 岁的吴健雄被授予纽约市每年一次的科技奖.美国科学家称她为`物理女王'、`中国的居理夫人'.她在伯克利时的老师、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雷是这样评价她的: `她的毅力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使人想起了玛丽·居里, 但她更成熟、更漂亮、更机灵.

欧拉几岁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设欧拉为X岁 X-X/4-7=400除以8 3X/4-7=50 3X/4=57 4*3X/4=57*4 3X=228 X=76 所以欧拉活了76岁

欧拉是一位著名数学家,他把一生都献给数学.在他一生岁数的1/4那年,发表一篇论文.7年后,他当上了数学教授,2年后他右眼失明了.然而他继续口述给他得学生著书.从双眼失明到逝世得17年里,他丝毫没有停止工作,口述了400篇论文,这正好是他当上数学教授后工作年数得8倍.问 欧拉一生活了多少岁?400/8=50是当教授后工作的年数50+7=57是发表论文之后的年数发表论文前,是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论文后又活了四分之三那么,论文后活的年数是之前的三倍因此,57/3=19因此,一共活了19+57=76岁

公元1707~公元1783 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伦哈特·欧拉始终是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全部创造在整个物理学和许多工程领域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欧拉的数学和科学成果简直多得令人难以相信。他写了三十二部足本著作,其中有几部不止一卷,还写下了许许多多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和科学论文。总计起来,他的科学论著有七十多卷。欧拉的天才使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每一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实,他的数学物理成果有着无限广阔的应用领域。 早在上一个世纪,艾萨克·牛顿就提出了力学的基本定律。欧拉特别擅长论证如何把这些定律运用到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中。例如,他把牛顿定律运用到流体运动,建立了流体力学方程。同样他通过认真分析刚体的可能运动并应用牛顿定律建立了一个可以完全确定刚体运动的方程组。当然在实际中没有物体是完全刚体。欧拉对弹性力学也做出了贡献,弹性力学是研究在外力的作用下固体怎样发生形变的学说。 欧拉的天才还在于他用数学来分析天文学问题,特别是三体问题,即太阳、月亮和地球在相互引力作用下怎样运动的问题。这个问题——二十一世纪仍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顺便提一下,欧拉是十八世纪独一无二的杰出科学家。他支持光波学说,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 欧拉丰富的头脑常常为他人做出成名的发现开拓前进的道路。例如,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创建一方程组,叫做“拉格朗日方程”。此方程在理论上非常重要,而且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力学问题。但是由于基本方程是由欧拉首先提出的,因而通常称为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一般认为另一名法国数学家琼·巴普蒂斯特·傅里叶创造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叫做傅里叶分析法,其基本方程也是由伦哈特·欧拉最初创立的,因而叫做欧拉—傅里时方程。这套方程在物理学的许多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声学和电磁学。 在数学方面他对微积分的两个领域——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特别感兴趣。他在这两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专业性太强不便在此加以叙述。他对变分学和复数学的贡献为后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奠定了基础。这两个学科除了对纯数学有重要的意义外,还在科学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欧拉公式eiQ=cosθ十isinθ表明了三角函数和虚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求负数的对数,是所有数学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公式之一。欧拉还编写了一本解析几何的教科书,对微分几何和普通几何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 欧拉不仅在做可应用于科学的数学发明上得心应手,而且在纯数学领域也具备几乎同样杰出的才能。但是他对数论做出的许多贡献非常深奥难懂,不宜在此叙述。欧拉也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拓扑学领域的先驱,拓扑学在二十世纪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也很重要,欧拉对目前使用的数学符号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常用的希腊字母π代表圆周率就是他提出来的。他还引出许多其它简便的符号,现在的数学中经常使用这些符号。 欧拉于1707年出生在瑞士巴塞尔。1720他十三岁时就考入了巴塞尔大学,起初他学习神学,不久改学数学。他十七岁在巴塞尔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二十岁受凯瑟林一世的邀请加入圣彼得斯堡科学院。他二十三岁成为该院物理学教授,二十六岁就接任著名数学家但尼尔·伯努利的职务,成为数学所所长。两年后,他有一只眼睛失明,但仍以极大的热情继续工作,写出了许多杰出的论文。 1741年普鲁士弗雷德里克大帝把欧拉从俄国引诱出来,让他加入了柏林科学院。他在柏林呆了二十五年后于1766年返回俄国。不久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去了光明。即使这样的灾祸降临,他也没有停止研究工作。欧拉具有惊人的心算才能,他不断地发表第一流的数学论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783年他在圣彼得斯堡去逝,终年七十六岁。欧拉结过两次婚,有十三个孩子,但是其中有八个在襁褓中就死去了。 即使没有欧拉其人,他的一切发现最终也会有人做出。但是我认为做为衡量这种情况的尺度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是根本就没有人能做出他的发现,科学和现代世界会有什么不同呢?就伦哈特·欧拉的情况而言,答案看来很明确:假如没有欧拉的公式、方程和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就会滞后不前,实际上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浏览一下数学和物理教科书的索引就会找到如下查照:欧拉角(刚体运动)、欧拉常数(无穷级数)、欧拉方程(流体动力学)、欧拉公式(复合变量)、欧拉数(无穷级数)、欧拉多角曲线(微分方程)、欧拉齐性函数定理摘微分方程)、欧拉变换(无穷级数)、伯努利—欧拉定律(弹性力学)、欧拉—傅里叶公式(三角函数)、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变分学,力学)以及欧拉一马克劳林公式(数字法),这里举的仅仅是最重要的例子。 从所有这一切来看,读者可能要问为什么在本书中没有把欧拉的名次排得更高些,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欧拉在论证如何应用牛顿定律方面获得了杰出的成就,但是他自己从未发现任何独创的科学定律,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威廉·康拉德,伦琴和格雷戈尔·孟德尔这样的人物排在他前面的原因。他们每个人主要是发现了新的科学现象或定律。尽管如此,欧拉对科学、工程学和数学的贡献还是巨大的。

科学家大多都很多产,一生写下几十部书不算稀奇的事,但是能写出886本书的恐怕就只有瑞士数学家欧拉了。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利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这在科学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欧拉于1707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士的巴塞尔一位牧师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数学家。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欧拉天生聪慧,13岁时便就读巴塞尔大学,15岁获得学士学位,次年获硕士学位。

离开学校后的欧拉在瑞士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1727年,他应邀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做著名教授丹尼尔的助手。1731年,他领导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教研室的工作。两年后,年仅26岁的欧拉接替丹尼尔,成为彼得堡科学院数学部的领导人。

在彼得堡科学院期间,欧拉勤奋地工作,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1735年,欧拉使用自己发明的新方法,仅花了三天时间就计算出了一颗彗星的轨迹。长时间的持续工作使他在这一年右眼失明,但这并没有降低他对科学研究的热情。1736年,欧拉出版了《力学,或解析地叙述运动的理论》,提出质点或粒子的概念,同时,他还创立了分析力学、刚体力学,丰富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18世纪中期,在研究物理问题过程中,欧拉写成了《方程的积分法研究》,创立了微分方程这门学科,并在此基础上对函数用三角级数表示的方法和解微分方程的级数法等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1766年他在出版的《关于曲面上曲线的研究》中,建立了曲面理论,给出了空间曲线曲率半径的解析表达式。这篇著作在微分几何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微分几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长期而繁重的科学研究,使他的左眼也慢慢失去了光明,但他仍然没有放弃科学研究。1768年,他在圣彼得堡出版了《积分学原理》第一卷。两年后第三卷出版,并且口述完成了《代数学完整引论》,这部书在数学界引起了一番浪潮,几乎成为整个欧洲人学习的教科书。

在天文学上,欧拉对月球运动及摄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创立了月球绕地球运动地精确理论,解决了连牛顿都没有解决月球运动的疑难问题。为了提高天文观测的效果,他还对天文望远镜、显微镜进行了研究。欧拉是科学历史上著作最多的数学家,除了写大量的研究性论文外,他还写了大量数学方面的课本,如《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无穷小分析引论》等都成为数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其中《无穷小分析引论》为他赢得了“分析学的化身”的美誉。

欧拉是18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他不仅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推广到了物理学的各个领域。数学界把他和阿基米德、牛顿和高斯并称为数学史上的“四杰”。1783年9月18日欧拉在俄国圣彼得堡突然疾病发作离开了人世,终年76岁。

18岁发表论文

这是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且他在写作这方面也非常的优秀,而且他也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看待很多事物都非常的透彻。

曹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获得许多成就:1. 曹原发现让石墨烯实现零电阻导电的方法,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大幅提高。2.2020年5月6日,分别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连发两篇论文。3.2021年2月1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Tunable strongly coupled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ic-angle twisted trilayer graphene》论文。

首先曹原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他付出了一般人付出不了的时间在研究某一个方面。1996年,曹原出生于四川成都。在小时候他就喜欢捣鼓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曹原在两年内就完成了他的初中和高中课程。 2010年正是他14岁时,被选如最杰出的“严济慈物理人才班”,这里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物理基础。即使在天才青年班,曹原依然十分优秀。他经常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并与教授讨论。18岁时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学位,之后前往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2018年,22岁的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2020年5月7日,他再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 本次在Nature杂志上发论文已经是曹原的第五篇了。

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但是往往普通人是发现不了这些的,一般都是科学家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有时候甚至是猜想。所以要在未知的领域探索出一星半点是很难的。曹原从小开始就喜欢拆东西然后看里面的构造,甚至自己搭建了一个化学实验室,在里面做各种实验。这些都离不开他的好奇心,好奇心驱使着他学习更多的知识,当他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就发现原来自己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在普通人眼里,科研毫无疑问是枯燥的。2017年,曹原再做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石墨烯具备非常规的超导电性,这让他很惊讶,这个发现勾起了他浓厚的兴趣。 之后的日子里,曹原为了这个“不起眼”的现象花费了不计其数个日夜,难以想象他要做多少次实验,查多少次资料。除了热爱真的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么令人敬佩的行为。

为他是个天才呀。很难想象会有这么优秀的人,他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相信他肯定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牛顿发表第一篇论文多少岁

生,老,病,死!

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艾萨克 • 牛顿 爵士(Sir Isaac Newton FRS,1642年12月25日 --- 1727年3月20日),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手稿。他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编辑摘要牛顿 - 简介Newton in a 1702 portrait by Godfrey Kneller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 FRS,1642年12月25日 --- 1727年3月20日),物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牛顿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得自然科学的研究最终挣脱了宗教的枷锁。 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颜色构成,还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牛顿 - 生平1642年 8月,英国内战爆发,战争持续到1649年。 1643年 1月4日,伊萨克·牛顿出生于英国乌尔斯索普,母亲是汉纳·牛顿。他的父亲3个月前就去世了。 1655年 牛顿12岁,开始上格兰瑟姆文法学校。 1661年 6月牛顿18岁,进入剑桥大学。 1664年 春天,牛顿21岁,开始进行光的实验。 1665年 牛顿拿到文学士学位,并开始发展他自己的高等数学。 伦敦流行大鼠疫,并扩散到其他城市。牛顿离开剑桥,回到伍尔斯索普。 1666年 牛顿在引力定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667年 3月,牛顿返回剑桥大学。6个月内,他被推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 1669年 7月,牛顿的作品《分析论》开始发行。 10月,牛顿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西讲座的数学教授,年仅26岁,是担任该职位的最年轻的人。 1670—1671年 牛顿研制出他的反射望远镜。 1672年 牛顿应邀参加皇家学会,这是一个由资深科学家组成的团体。 2月,牛顿向学会递交了他的入会后的第一篇论文。 1679年 6月,牛顿的母亲去世。 1684年 牛顿开始撰写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通称为《原理》。 1686年 4月28日,《原理》一书的摘要在皇家学会宣读。该书被视为科学界的经典作品。 1689年 牛顿被推选为剑桥大学代表,参加英国“国会会议”。 1693—1696年 牛顿患了一种奇怪的病。 1696年 3月,牛顿病体康复,接受皇家造币厂的监造员一职。 1699年 12月,47岁的牛顿被任命为皇家造币厂厂长。 1701年 牛顿被选为代表剑桥大学的英国下议院议员。 1703年 11月30日,牛顿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 1704年 牛顿有关光的研究的著作《光学》出版。 1705年 牛顿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1727年 3月30日,牛顿爵士逝世,享年84岁。牛顿 - 著作流数法(1671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光学(1704年)牛顿 - 成就在牛顿的全部科学贡献中,数学成就占有突出的地位。他数学生涯中的第一项创造性成果就是发现了二项式定理。据牛顿本人回忆,他是在1664年和1665年间的冬天,在研读沃利斯博士的《无穷算术》并试图修改他的求圆面积的级数时发现这一定理的。 微积分的创立是牛顿最卓越的数学成就。牛顿为解决运动问题,才创立这种和物理概念直接联系的数学理论的,牛顿称之为"流数术"。它所处理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切线问题、求积问题、瞬时速度问题以及函数的极大和极小值问题等,在牛顿前已经得到人们的研究了。但牛顿超越了前人,他站在了更高的角度,对以往分散的努力加以综合,将自古希腊以来求解无限小问题的各种技巧统一为两类普通的算法——微分和积分,并确立了这两类运算的互逆关系,从而完成了微积分发明中最关键的一步,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 1707年,牛顿的代数讲义经整理后出版,定名为《普遍算术》。他主要讨论了代数基础及其(通过解方程)在解决各类问题中的应用。书中陈述了代数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用大量实例说明了如何将各类问题化为代数方程,同时对方程的根及其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出了方程论方面的丰硕成果,如,他得出了方程的根与其判别式之间的关系,指出可以利用方程系数确定方程根之幂的和数,即“牛顿幂和公式”。 牛顿对解析几何与综合几何都有贡献。他在1736年出版的《解析几何》中引入了曲率中心,给出密切线圆(或称曲线圆)概念,提出曲率公式及计算曲线的曲率方法。并将自己的许多研究成果总结成专论《三次曲线枚举》,于1704年发表。此外,他的数学工作还涉及数值分析、概率论和初等数论等众多领域。 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理所当然的开创者。他系统的总结了伽利略、开普勒和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得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他在自然科学中最辉煌的成就。那是在假期里,牛顿常常来到母亲的家中,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象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切物体都受到差不多总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牛顿思索着。终于,他发现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他认为太阳吸引行星,行星吸引行星,以及吸引地面上一切物体的力都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力,还用微积分证明了开普勒定律中太阳对行星的作用力是吸引力,证明了任何一曲线运动的质点,若是半径指向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点,且绕此点扫过与时间成正比的面积,则此质点必受指向该点的向心力的作用,如果环绕的周期之平方与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则向心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牛顿还通过了大量实验,证明了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F=G(m1m2 / r 2)(m1和m2是两物体的质量,r为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在同一时期,雷恩、哈雷和胡克等科学家都在探索天体运动奥秘,其中以胡克较为突出,他早就意识到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但他缺乏象牛顿那样的数学才能,不能得出定量的表示。 牛顿运动三定律是构成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这些定律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解决机械运动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 1687年,牛顿出版了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一部力学的经典著作。牛顿在这部书中,从力学的基本概念(质量、动量、惯性、力)和基本定律(运动三定律)出发,运用他所发明的微积分这一锐利的数学工具,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的综合。 在光学方面,牛顿也取得了巨大成果。他利用三棱镜试验了白光分解为的有颜色的光,最早发现了白光的组成。他对各色光的折射率进行了精确分析,说明了色散现象的本质。他指出,由于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不同,才造成物体颜色的差别,从而揭开了颜色之迷。牛顿还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并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线运动路径。他的“微粒说”与后来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此外,他还制作了牛顿色盘和反射式望远镜等多种光学仪器。 牛顿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在几乎每个他所涉足的科学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成绩。他研究过计温学,观测水沸腾或凝固时的固定温度,研究热物体的冷却律,以及其他一些只有在与他自己的主要成就想比较时,才显得逊色的课题。牛顿 - 轶事1667年复活节后不久,牛顿返回到剑桥大学,10月被选为三一学院初级院委,翌年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成为高级院委。1669年,巴罗为了提携牛顿而辞去了教授之职,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巴罗让贤,在科学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 牛顿并不善于教学,他在讲授新近发现的微积分时,学生都接受不了。但在解决疑难问题方面的能力,他却远远超过了常人。还是学生时,牛顿就发现了一种计算无限量的方法。他用这个秘密的方法,算出了双曲面积到二百五十位数。他曾经高价买下了一个棱镜,并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用它试验了白光分解为的有颜色的光。开始,他并不愿意发表他的观察所得,他的发现都只是一种个人的消遣,为的是使自己在寂静的书斋中解闷。他独自遨游于自己所创造的超级世界里。后来,在好友哈雷的竭力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出版他的手稿,才有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问世。 作为大学教授,牛顿常常忙得不修边幅,往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也不纽扣,就走进了大学餐厅。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顿也因此终生未娶。 牛顿从容不迫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结果作出了科学史上一个个重要的发现。他马虎拖沓,曾经闹过许多的笑话。一次,他边读书,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独自进了内室,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等牛顿想起,出来后,发现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首先,他是个男的 。其次,他很猥琐。

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感觉很自豪,第一次发表了学术论文,感觉了不起呀。

感觉是个值得纪念的事情,非常的有意义,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

1855年,车尔尼雪夫斯基重返彼得堡后,经革命组织介绍到第二军官学校任教,并且成了当时著名的杂志《现代人》的撰稿人。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这里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当时鲁迅还公开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说鈤》,还翻译了一些科幻小说。

做这些是因为鲁迅希望通过自己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努力,促使祖国人民从蒙昧中解脱出来。

另一方面,这些自然科学知识,也为日后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