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10月28号陶澍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0:01:25

10月28号陶澍发表论文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订,安化县小淹乡人。从小勤奋好学。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 陶澍从小才智过人,10岁时乡上油榨开业,拟请人写一幅大红对联志庆,连请几位秀才作联,主人都不满意,陶澍毛遂自荐,稍为思考一挥而就: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此联气势宏伟、珠联璧合,令乡亲刮目相看。 陶澍为官期间,在除恶安民、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作出了较大贡献。且著文赋诗,造诣不浅,书画兼长,为后代留下了不少佳作,蓍有《印心石屋诗抄》、《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传世。在他为官过的地方,民间流传着不少故事,《陶澍私访南京》作为淮剧的传统保留剧目,百看不厌,常演不衰。 清代两江总督林则徐曾作一联挽陶公,对陶澍作了这样的评价: 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 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 陶澍,字子霖,清嘉庆7年(1802年)中进士,由于他为官清廉,办事精明,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 嘉庆二十年九月,陶澍奉旨巡视江南漕务。当时办理漕政的官员,大都贪污勒索,是清王朝的一大弊政。 陶澍离京后,沿途明察暗访。一个月后,他抵达江苏清江浦。一听说巡漕大臣来了,办理漕政的官吏大都前去拜访送礼。陶澍以旅途劳累为由,一个也不接见,但将礼物全部收下了。10天后,陶澍已掌握了漕官的清廉或贪贿状况,宣布接见所有办漕官吏。升堂后,师爷宣读了送礼官员名单和礼品礼金后,贪官们满头大汗,不敢抬头。宣读完毕后,陶澍一拍惊堂木,针对送礼的官员说:“尔等凭俸禄哪有上千银两送礼,分明是敲诈勒索、贪赃肥己。今日暂不治尔等之罪,但所送财礼全部没收,发回地方作为修建书院经费。”然后,他对全体漕官说:“各处所欠漕粮,限一月之内交割清楚,违者从严惩办。” 一个月后,陶澍再次升堂议事,宣布将所有官员分为三等:凡漕粮任务如期完成,又未送礼的,定为上等,申报朝廷,官升一级;漕粮任务完成好,但送了礼的,记过一次,定为中等,不奖不罚;对两名自认为有后台、称病不理漕务、又有贪贿行为的官员,定为下等,革除官职,强令变卖家产,赔偿历年贪污亏欠的漕银。 这样一来,漕务大有起色。据记载,陶澍巡漕“仅半载而办五百万石之米,为前后十余年所未有”。特别是漕官不敢再贪污勒索,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大山顺子:汲取信息精华,塑铸太阳之心              太阳心语:陶澍,黑夜里的一束光芒;一生积极进取,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打造了阳光文化。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为第一。 民族英雄林则徐: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萧一山: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固皆标榜经世,受陶澍、贺长龄之薰陶者也。陶澍是清朝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特别是在任安徽巡抚时,大刀阔斧,对安徽进行了全面治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任江苏巡抚时首倡海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最重要、最典型的成果。 他在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对“湘军三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可认为是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晚清清流派领袖人物张之洞、张佩纶常以品评人物为事,曾明确提出:“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澍)为第一。”林则徐平生对陶澍也有极高的评价;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陶澍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在清嘉庆时加太子少保衔,官至两江总督,有什么样的背景,在所谓黑暗的封建社会还能做出如此巨大的事情,把人生过得风风火火,把人生价值做到极致。 仔细看看陶澍的所有资料,没有什么高贵的出身,也没有什么特别背景,他的人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同的是,他心中永远有一盏明灯,发光发热,温暖身体,照亮人生征程,将人生活出光彩。这盏灯就是积极进取,无论何进何地都能发光发热的阳光心态。 这种心态使他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在人生之路上,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微笑面对,迎刃而解,顺利通行,走出一条阳光大道,并打造了一种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阳光文化。      一、出身农家,展转求学,科举路照样轻松抵达人生目标 陶澍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在湖南安化县小淹镇的陶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塾师。七岁的陶澍跟随父亲陶必铨远走长沙,在岳麓书院读书。乾隆五十年(1785年),其父陶必铨因母老思亲,回小淹镇资江上游的江南红泥田王虎文(名王崇焯,为陶必铨知交好友)家中设馆授徒,陶澍仍跟随读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陶必铨回家务农并钻研学问;陶澍亦在身边读书,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并参加一些农业劳动。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陶必铨应邀到安化县城(今梅城镇)主持修复南宝塔,陶澍亦跟随在安化学宫读书。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陶必铨到益阳曾润攀家中设馆教书,前后四年,陶澍仍跟随在侧读书。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陶澍幼年时还是打过柴、放过牛、捕过鱼,粗茶淡饭,生活还是比较艰苦,与当时出生在农村的绝大多数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要随父母到处漂泊,岳麓书院、父亲的朋友家、安化学宫等,父母走到那儿他就跟到那儿,当然都是读书,并且还要农业生产劳动。父亲是教书先生,家境并不算很拮据,还有四书五经可读,这也是他与其他陶氏名人相同的地方。乾隆六十年(1795年),陶澍参加县学考试,得补邑诸生。嘉庆三年(1798年),陶必铨转赴益阳石井,在刘静园家中设馆授徒,陶澍仍跟随父亲读书。同年,陶澍与安化县一都河曲溪人黄德芬结婚。嘉庆五年(1800年),随父赴长沙参加湖南乡试。 嘉庆六年(1801年),陶澍离家北上,参加会试,却名落孙山。遵父嘱,留京温习功课,准备再试,以图进取。嘉庆七年(1802年)春,陶澍在京参加壬戌科会试,中进士,为第63名;四月,参加殿试,为二甲第15名;朝考,嘉庆帝召见,定为第55名,成为安化第一个进士。 陶澍年轻时所时期所走过的路与其他同时代的人一样,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的读,参加了县学考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走的都是大家认为腐朽堕落的科举路,与我们现在的求学路也没有什么两样,也曾经名落孙山,一再补习。但他听从父嘱,积极上进,努力读书,最终这糟糕腐朽的科举路照样抵达陶澍的亮丽人生,终于以第63名的成绩中进士,成了安化县第一个进士。 不抱怨,不苦逼,不计较,努力在大家都走的路上拼命奋进,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最终照样能走到终点,达成目标。这就是陶澍青少年时期努力走过的科举路,与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但经过自己的努力,照样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二、以民为本,改革创新,有所作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陶澍出生在农村,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知道农民的疾苦。少年时又读过四书五经等会儒家经典,在内心世界中还是要有所作为,为自己为社会为穷苦的农民做点事情。 陶澍有很强的民本思想,懂得“民心”、“民力”的重要,“民本”思想在陶澍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具体地表现于他对人民的重视、关心、同情、爱护、保护等诸多方面。他重视农业生产,教农民种植双季稻,兴修水利。关心人民生活,每遇灾荒,总是深入灾区积极赈济。 同情人民的困苦,多次向朝廷反映人民的困难,申报减税缓赋。保护人民的安定生活,对欺压人民的官吏、恶棍,竭力惩处。他的许多诗歌,更形象地说明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广大的老百姓。如吃饭不忘耕夫,“常恐七尺身,远愧一囊粟。” 喝茶不忘茶农,“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充分表达了他对广大老百姓的深切关怀。以民为本,为民当官,为民做事,是陶澍的为官之道,也是他人生有所作为的最大追求。陶澍在负责治水时处处想着民众,特别注意继承传统又不泥成说,敢于改革,勇于创新。为国做事,为民分忧,是做事的目的,但在做事的过程中针对几千年来形成的僵回的机制体制,必须大胆构想,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才能突破原来的沉积,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同,才是陶澍人生的最高境界。 如治理淮河时在两岸筑堤束水,提高洪泽湖水位,蓄以敌黄。在治理洪泽湖时,针对黄河倒灌造成洪泽湖淤积成灾的实情,疏通与洪泽湖相通各水,又抽水入湖,设法增加洪泽湖水量,从而使黄河之水难以倒灌入湖。 在治理吴淞江的历史中,都是在入海处修建石闸,当海潮来时,关闭石闸,以防泥沙进入。待海潮退时,开启闸门,使江水畅通入海。陶澍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建闸有阻止大海泥沙进入吴淞江的作用,也有使海湖泥沙停于闸外、江水泥沙淤于闸内的害处,且害大于利。 海潮有挟沙而来的本领,但退潮亦有挟沙而去的力量,且能稍带挟走江流冲下的泥沙。对比之下,退潮的作用更多、更有利。建闸费工、费力、费财,且有阻碍船只往来之害,不利交通。故陶澍改“建闸拦潮”为“撤闸通海”。 在治理浏河、白茆河时,陶澍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将浏、白二河挑成不通海的清水长河。这是因为浏、白二河“尾阎皆有堈身,外高于内,若必开通海口,恐潮汐倒漾,转易停淤,且口门皆有拦沙,挑浚倍为费力。即开通之后,涨沙恐复相连。今为农田起见,期于利灌溉而便疏消,则莫若挑成清水长河。 不必求通海舶,既节目前之工费,且免日后之受淤。其为利益农田,似有把握。”这一创举受到魏源的高度赞赏。    三、勇敢担当,遵从理规,把事情做好是人生最大的功德     陶澍自称“生性素锐,每以没世无称为惧。”遇事能“奋不顾身”,有始有终。陶澍非常钦佩历史上以天下为己任、奋发有为的英雄人物,尤其是张居正不顾阻力和反对,不避嫌怨,整肃吏治,起而改革,选贤汰庸,终于开有明一代新风。陶澍非常佩服张居正的勇气,称其为“旷古之奇才”。 陶澍为政,处处体现了勇往直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陶澍善于政事的行政才能,首先是其丰富的学识为之奠定了做事的基础。陶澍自幼以神童著称,聪颖机敏,思维清细,长于记忆,善于理解。 陶澍不仅认真学习了四书五经、子史文集等儒家经典和官方文集,而且博览了野史、笔记、方志、族谱、小说等杂书。进入官场后,又在翰林院、国史馆任职,多和文人、学者打交道,学识大进,知识面更加广泛。陶澍极爱学习,家中藏书极多,左宗堂在小淹时曾说:“吾在此最快意者,以第中藏书至富,因得饱读国朝宪章掌故有用之书。”左宗棠在晒书时,偶然发现沙漠寻水之法,后在西北作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由此一例,说明陶澍藏书广泛实用,也说明陶澍读书的广泛和知识的丰富。 陶澍善于政事的行政才能,其次是其丰富的经历为之奠定了基础。陶澍入仕后,任京官十年以上,接触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考试、教育各个部门;外任时,又去过四川、山西、安徽、江苏以及路过许多省份。 从所担任的职务来说,从中央部门的编修、御史、考官、给事中;到地方的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阅历的丰富,不仅积累了经验,特别增长了行政能力,既能在复杂情况下处理各种难题,又提高了综合全局的指挥决策能力。 陶澍善于政事的突出表现,在于能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抓住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即他所说的“正本清源”“提纲挈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抓主要矛盾”“牵牛鼻子”。魏源称其“生平所至兴革,务挈大纲,导大窾。”在盐政问题上,官盐滞销、私枭猖獗、盐课无着,陶澍抓住官盐成本太高这一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强调解决的办法就是“减价敌私”,盐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治理江苏水利,陶澍从全局出发,作了深刻的分析:“天下之水利,莫大于江南,太湖又江南水利之大者也。其泄而注海之道,曰吴淞、曰浏河、曰黄浦。而洞庭东西山支河别港,随地得名者,则有三十六浦。旱潦于是乎备,衣食于是乎生,财赋于是乎出。故江南水利,必先治太湖。治太湖,不惟治其下游之吴淞、浏河、黄浦而已,其支流河港,亦必次第治之,而后小水治,而大水益治。”江苏水利的治理,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次第兴修的。     陶澍善于政事的又一突出表现,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知人善任,充分发挥下属官员的积极作用。封建官场,多用人唯亲,相互结党,又官官相护。皇帝也利用官员矛盾,驾驭群臣。如地方大吏总督、巡抚分别向皇帝负责,总是互相猜疑斗法,皇帝也利用其控制封疆大吏。陶澍胸无城府,待人表里如一。 从京官开始,就团结了一群官僚,如宣南诗社,就是陶澍与同僚联络感情的一个团体。陶澍任巡抚时,与总督孙玉庭、琦善、蒋攸銛关系友好,并先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任两江总督后,又能和三省巡抚卢坤、程祖洛、林则徐、陈銮、张师诚、邓廷桢、裕泰、钱宝琛等人团结合作。清代两江总督与河运总督因职责和地域的牵扯,一直矛盾颇多,相互指责。 陶澍却和前后河运总督张井、麟庆和衷共济,相互支持,为有清一代少见的奇事。陶澍不仅能在错综复杂的封建官场应付自如,而且善于识人、用人。《清史稿》说:陶澍“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风生、俞德渊、姚莹、黄冕诸人之力。”陶澍在政治上的成功,和他善于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有密切的关系。 面对不同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陶澍勇于任事,敢于担责,努力排除错误的意见,遵照事物发展的逻辑,寻找事物之间的辩证规律,大胆设想,寻找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努力把事情做好才是人生最大的功德。  四  心无止境,做事陈理,打造光辉灿烂的中华阳光文化   陶澍为政的座右铭是:“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勤于政事,身体力行,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是陶澍吏治的基本原则。任职吏部时,“案牍如鳞,亦以一手治之,未尝假之书吏。”在川东,他一反官场因循疲软的拖踏作风,雷厉风行,“有诉立讯,剖决如流”,所有诉讼积案,都得到妥当的处理。 在安徽清理钱粮,“日夜栗栗,伏案勾稽,如老诸生目耕之不遑也。”任考官评阅试卷,每卷阅读三篇,才动笔写评语,作结论,不致使优卷落榜。陶澍位至封疆后,手下幕僚、书役成群,仍然坚持自已动手,事必躬亲。 魏源称其“手不释卷,奏议下笔千言,无能代具草者。”“洪音环辩,上下古今,往复曲折,无不达之意。接见寮属,自辰至午,指麾区处,不遣钜细。”大小兴革,从决策到实施,均亲力亲行,井井有条,水到渠成。陶澍勤政的一个显著特色,是重调查、重实履,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他强调只有深入调查实际情况,了解各方利弊,才能求得真理。 为政一地,就要了解地方的山川、风土、人物、官师、学校、财赋,才能从实际出发,办好政事。四川总督蒋攸銛说,陶澍每到一地,对地方情形的了解,便透彻无遗;而别的人到一地,总需数月才熟悉地方情形。 陶澍主持海运,“宵旦讨论,寝食筹度,徵之属吏,质之滨洋人士,诹之海客畸民,众难解驳,愈推愈审,万举万全。”只有全面周密地把各方面的情况调查清楚,才能制定政策,采取行动,海运的成功才有可能实现。 陶澍勤政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不仅勤于动口,调查了解情况,而且勤于动手、动腿,经常检查督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曾有人记载陶澍检查、验收吴淞江水利工程情况:“屏舆从,徒步视察,不受属吏欺,风霜劳淬弗恤。”亲自以水尺测量坝内外深浅宽窄,凡不符合规定的,予以严诘,立即返工。 陶澍主持的水利工程,都经受了洪水的考验,发挥了长期的作用。当时,一般官员验收工程,多是“骑从如云,堤上拥八驹疾驰而去”,丝毫不顾工程质量。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陶澍和林则徐经过认真的调查、考察,共同提出了以“自铸银币”为中心的改革货币的主张。这能抵制国外货币的侵掠、保障本国货币的稳定,解决当时最大的财政问题,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魏源曾评价陶澍是“骋古今之学,剚繁剧之才”“为翰林能诗,为御史能言,及备兵川东,摘伏发奸,又为能吏。” “能诗”,指文学才能;“能言”,指有胆有识;“能吏”,指行政能力。陶澍进入官场后,以能员著称,特别善于处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难题。陶澍的一生积极进取,努力做事,书不释手,学识丰厚,思维敏锐,下笔成文,出口成章。故一生著文赋诗,造诣不浅,著述颇丰,书画兼长,为后代留下了不少佳作,著有《陶云汀先生奏疏》七十六卷、《陶文毅公全集》,《陶云汀先生题稿》八卷,《印心石屋文钞》三十五卷,《印心石屋诗钞》初集四卷(包括《出山草》《玉堂草》《江湖草》、《太史草》),《印心石屋诗钞》二集(即《皇华草》)三卷,《抚吴草》四卷,《蜀輶日记》四卷,《陶渊明集辑注》十卷,《靖节年谱考异》二卷。    还有无论陶澍在什么地方做官,对当地的民间艺术特别感兴趣,并且注意广泛地收集这些资料,主编成书。他曾主编或校刊的书籍有《资江耆旧集》《海运全案》《重浚吴淞全案》《云台新志》《吴中唱和集》《吴淞口唱和诗》《和治水诗》《漕河祷冰诗录及图谱》《云台山唱和诗》《印心石屋五秩诗文荟》《咏印心石屋诗》《御书印心石屋诗文荟》《印心锡祜萃言》《皖藩政要》等。另外,他还主编各种地情资料,为资政育人服务,如《安徽通志》《水利七案》《沅江县志》《安化县志》《洞庭湖志》《陶氏族谱(四续)》等。 这些著作就是陶澍自己行为的最好总结,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造出来的光辉灿烂的陶氏文化。陶澍的一生是积极行动的一生,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沉规漏习都进行实地调研,按照事物的规律大胆设想,制定可靠政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工作之余,奋笔疾书,做事陈理,把观察思考的东西归纳整理,成为宝贵的文化财富,打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阳光文化。注释 . 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光明网[引用日期2014-10-14]。 .易永卿 陶用舒,《陶澍和“湘军三杰”》(A),湖南城市学院,2005年。 . 360个人图书馆,陶澍:中国近代经济改革的先驱。 . 陶澍,《试安化茶》诗中的句子。 . 豆丁网,《陶澍的为官之德及其评价》中的句子。互动百科,陶澍,《清氏总督》。 . 王朝网络,《经世思潮与洋务运动》。 . 携程网,《带着思想去旅游——第三站:安化陶澍墓地》。 .《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九·列传一百六十六》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5-08-28]。 . 原话见历史吧,百度贴吧,陶澍。 .《干国良臣陶澍》:“悬河之辩,不可复闻;骋古今之学,剚繁剧之才,不可复见。漕盐边防,日棘一日,朝廷拊髀之思,无可复慰。乌乎!匪公之功,维斯民之恫。”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订,安化县小淹乡人。从小勤奋好学。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 陶澍从小才智过人,10岁时乡上油榨开业,拟请人写一幅大红对联志庆,连请几位秀才作联,主人都不满意,陶澍毛遂自荐,稍为思考一挥而就: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此联气势宏伟、珠联璧合,令乡亲刮目相看。 陶澍为官期间,在除恶安民、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作出了较大贡献。且著文赋诗,造诣不浅,书画兼长,为后代留下了不少佳作,蓍有《印心石屋诗抄》、《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传世。在他为官过的地方,民间流传着不少故事,《陶澍私访南京》作为淮剧的传统保留剧目,百看不厌,常演不衰。 清代两江总督林则徐曾作一联挽陶公,对陶澍作了这样的评价: 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 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陶澍发表论文

非211、985的话,基本无望。当然中科院大学、或者不是国内211、985,而且外国tpo50的大学工学类,又有sci等高因子论文,另当别论。还有种情况,就是导师组非要你不可,那也了不得。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差干净后,再选涂 其它 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漏涂、错图、多涂的,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桅杆/宫闱 聒噪/恬静 模具/模范

B.清雅/菁华 旖旎/绮丽 处所/惩处

C.歧视/跻身 橄榄/鸟瞰 角斗/角色

D.赝品/鹰犬 殉情/徇私 参谋/参差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3.下列 句子 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汀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l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 饮茶 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把下列句子组 成语 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 想象力 ,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鞋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 理性思维 ;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厦外省吏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遗。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井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柬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特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竞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军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 方法 。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5.对下列甸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升迁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出为川东道 结为婚姻

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灾譬赖之无失所 准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D.澍毅然以身任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7.下列各旬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分)

①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 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闻,养蚕人家为待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家贫,,,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三、本大题4小题.共l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一15小题。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ellectualResponsibili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 经验 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爱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阻碍了人类 文化 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自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 报告 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 事迹 ,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饱爱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由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桌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

(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

12~l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

B.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

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

D.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坚持真理时不惧牺牲,是出于对知识的责任感。

E.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指挥物质生活”,同样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

B.从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

C.某科学家经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划时代的科学真理,虽然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但他同样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

D.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这样的人就配称作知识分子。

14.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 思。(4分)

15.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实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4分)

这种说法我当然不信呀,因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不可能有人专门去进行调查。

我还是比较相信的,因为农村的污染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烧柴火所产生的烟,可能会对肺部有影响。

陶澍发表的论文

刷到了一条视频,颠覆了我的三观。

一位专家说:农村自榨的花生油不能吃,并给出了三个理由:

(一)不够卫生;

(二)非真空、不易储存;

(三)滚烫的花生油倒入塑料壶中,会产生有害物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一些专家开始对农村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陶澍教授说:农村烧火做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并发表了论文。一些 养生 专家说:农村的自榨花生油不能吃,会生病等等。

我们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知道,每到8月份的时候,地里的花生熟了,我们把花生从地里拔出来晒干,然后剥皮,再晒干榨油。

那时候最爱吃的就是花生油炒辣椒,就着馒头吃,要多香有多香。但是也没听说过因为吃花生油得病的。

那为何专家会有此一说?

专家说:

(一)花生如果放的时间长了,会发霉,用它来榨油吃完会危害人的 健康 。

没错,这个是真的,但专家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农民而言,我们深知花生晒干的重要性,我们第一时间会把收到家的花生晒干,然后收到农仓里,不会让花生发霉的。

(二)花生榨的油是滚烫的,装进塑料壶里会产生有害物质。

专家们说出这样的话,一看就没有亲自去榨过花生油,又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主,没错,专家你说得很对,因为塑料中有塑化剂,遇到高温的确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但花生榨出来的油,根本就不是沸腾的,换句话说,根本就达不到那个温度。

此外,花生油榨出来后,还会过滤晾一会,这时候的花生油,基本上就是凉的。

凉的花生油,装进塑料桶,你告诉我怎么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我建议这些所谓的专家,在发表一些言论的时候,一定要自己亲身体验一下,不能靠想象、脑门一拍,就得出一个结论。

一定要深入去了解这个事情,把这些细节啥的都搞清楚,否则只会闹笑话。

好,讲完了农村榨油,我们再来聊聊我们在超市买的油,写到这里,我嘴角微微扬起,忍不出笑出声来。

专家们,我们吃的油,至少是自己种的花生,自己榨的油,吃着放心,那叫一个天然绿色无污染,但你们买的所谓大品牌一壶油,我敢肯定不一定比我们农村人榨的油好。

就这样说吧,我们每年从美国进口了那么多转基因大豆,几千万吨是有的,那这些大豆跑哪去了?还不是被榨成了大豆油,作为食用油卖给了你们。

那这些油里,到底有没有添加防腐剂呢?恐怕谁也不敢保证吧?

我还是那句话,专家们或许在别的领域很厉害,但针对农村,所发表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还是建议你们亲自来体验一下。

在农村这一亩三分地上,你们还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全文完,觉得写得还凑合,请点赞。

可能是我读书少,我本人表示不怎么相信。我只知道农村烧火做饭几千年了,也没听说啥空气污染。我从课本上看到的是工业革命之后,煤炭在工厂和家庭的大量使用,产生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继而让伦敦变成了雾都。我看到的是汽车的尾气排放让空气质量变差,是各种化工厂排出的浓烟。

北大教授陶澍院士的这个结论并不是随口乱说的,而是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这篇论文里面提到了:

2014年我国约有115万人因PM2.5的吸入而过早死亡,其中居民做饭、取暖等使用的固体燃料相关的死亡为77万人,而农村对PM2.5的贡献更大。其中,农村做饭和取暖燃烧的燃料,导致37万人离世。

猛一看,这话挺有道理的。但是仔细一想,我觉得有那么一点儿不对劲。

只要是生命活动,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农村这么一个庞大的生命群体,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污染。但是,地球可以拥有自净功能的,它可以净化空气之中PM2.5,农村所产生的这部分污染,是在生态平衡系统之内的,它是相对稳定的。

真正打破这份稳定的,不是农业,而是工业。

当然,我也十分支持工业的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对所有人都是大好事。农村的确应该为了工业发展让步,减少柴火的燃烧,以此腾出一定的空气自然净化量,这样工业方面就会方便很多。

但是,既然农村做出了一定的牺牲,那就不能再往农村烧饭这上面扣黑锅。

把话摊开说明白,能产生PM2.5污染的不止有秸秆和木柴,还有:

煤炭、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各类垃圾焚烧;工业粉尘;建筑工地的扬尘;汽车的尾气排放。

同样,自然界之中的森林火灾、漂浮的花粉、细菌、海盐、火山灰、沙尘,以上这些都会产生PM2.5污染物。

大家扪心自问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产生的污染最大?真的是烧了农村几千年的柴火吗?

工业发展的同时,请给农村留一点儿空间。我们日常也应该尽管选择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给环保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周立波(1908-1979) 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周奉悟。湖南益阳人。出生于私塾教师之家。1924年秋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在师长王季范、徐特立等影响教育下,思想追求进步,喜爱新文学。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辍学回县在高小任教。1928年春随周起应(周扬)到上海,后考入江湾劳动大学经济系学习,参加革命互济会活动。1930年春因散发传单被校方开除。不久返乡,开始从事文学写作和翻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上海神州国光社当校对员。1932年一二八事件后,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入狱。1934年7月被保释出狱。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编辑左联秘密会刊,任中共左联党团成员,并任《时事新报》副刊《每周文学》编辑。他积极从事左翼文艺运动,翻译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秘密的中国》,译著近百万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前方总部和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战争工作,任战地记者,写出报告文学与散文集。1938年冬到湖南沅陵参与地下党领导工作,并参加编辑《抗战日报》。1939年5月被周恩来调到桂林,任《救亡日报》编辑,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筹备委员。同年12月到达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编译处处长兼文学系教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4年任《解放日报》社副刊部副部长并主编文艺副刊,同年冬任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司令部秘书,随军南征。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中原军区《七七日报》、《中原日报》社副社长。1946年后被调往东北,先后任中共区委宣传委员、松江省委宣传处处长等职,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编辑《松江农民报》。1947年开始创作《暴风骤雨》。1948年调任东北文协《文学战线》主编。1949年7月被选为全国文联和全国文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沈阳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室主任、政务院文化部编审处负责人、湖南省文联主席兼中共党组书记等职,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连续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全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兼《人民文学》编委和《湖南文学》主编。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参与编剧拍摄的《解放了的中国》影片,先后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湘江之夜》获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他是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优秀作家。1979年9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出版有《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选集》、《立波文集》。 叶紫(1910.11.15-1939.10.5)原名余昭明,又名余鹤林、汤宠。湖南益阳人。1926 年就读于武汉军事学校第三分校。四—.二政变后,父亲姐姐被害,只身逃离家乡。先后流 落到南京、上海等地,做过苦工.拉过洋车,当过兵,讨过饭。后又任过小学教员和报馆编辑。 1932年与陈企霞共同创办《无名文艺》,同年加入“左联”,走上文学道路。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第一次以叶紫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丰收》,引起文坛注目。随后又写了一些散文、小说。1935年在鲁迅支持下,自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丰收》,收入《奴隶丛书》。同年患严重肺病。病中写作和出版了中篇小说《星》及短篇小说集《山村一夜》。抗日战争爆发后,因贫病交困离沪返湘。1939年不幸英年早逝。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订,益阳安化县小淹乡人。从小勤奋好学。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 周扬(1908-1-1 ),原名周起应,笔名周苋,等。1908年生。湖南益阳人。 文艺理论家、美学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毕业于上 海大厦大学,同年留学日本。1930年回国,参加领导中国左翼文 艺运动。1932年重新入党,任中共中央上海局文委书记,“左联” 党团书记,主编《文学月报》。1933年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的现 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1936年发表《论现阶段的文学》、 《关于“国防文学”》,参与倡导“国防文学”运动。1937年赴 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延安大 学校长、《文艺战线》主编等职。先后出版论文集《表现新的群 众的时代》、《民间艺术和艺人》、《论赵树理的创作》等。1 944年编纂出版《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和1948年翻译出版车尔尼 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1949年7月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化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顾问, 全国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顾问,中国社会科学 院副院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第三、四届 全国政协常委。“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被投进监狱。粉 碎“四人帮”后得到平反昭雪,重新走上工作岗位。1989年7月31日病逝于北京。辑有《周扬文集》。 齐己(860-约937)俗名胡得生,赫山区(原益阳县)人,晚唐著名诗僧。自幼家贫,其父佃种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田为生,六、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靠为同庆寺牧牛度日,寺僧爱其聪慧,常教以识字念经,亦谈诗论文。后出家,佛事文事双修。60岁以前大部分时间在衡岳道林寺、庐山东林寺度过,期间曾云游四方。晚年驻锡荆南龙兴寺。一生除精研佛理外,致力于诗歌创作,是中晚唐与皎然、贯休齐名的三大诗僧之一,其传世作品数量居三大诗僧之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位。其诗除禅林生活和登临酬答等题材外,不少是反映晚唐和五代社会动荡、战祸频仍、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之作,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积极意义,艺术上亦具鲜明特色,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一生著述甚丰,有《白莲集》、《风骚旨格》、《玄机分别要览》等。 周谷城,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人,1898年9月13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既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爱国爱民的社会活动家。 周谷城18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大学期间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1年毕业后,应邀回长沙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教授英语和伦理。当时毛泽东同志在一师附小任主事,两人谈吐投机,很快成了知己。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使他坚定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信念,1927年春投入了农民运动工作,任全国农民协会宣传干事。大革命失败后,他先是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32年转至上海济南大学任史地系主任,教授。1942年经中共地下党引荐,转移至重庆,进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给文、理、法、商四学院大学生讲授世界历史,解放后仍在复旦大学执教,并兼教务长。

陶澍团队发表论文

可能是我读书少,我本人表示不怎么相信。我只知道农村烧火做饭几千年了,也没听说啥空气污染。我从课本上看到的是工业革命之后,煤炭在工厂和家庭的大量使用,产生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继而让伦敦变成了雾都。我看到的是汽车的尾气排放让空气质量变差,是各种化工厂排出的浓烟。

北大教授陶澍院士的这个结论并不是随口乱说的,而是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这篇论文里面提到了:

2014年我国约有115万人因PM2.5的吸入而过早死亡,其中居民做饭、取暖等使用的固体燃料相关的死亡为77万人,而农村对PM2.5的贡献更大。其中,农村做饭和取暖燃烧的燃料,导致37万人离世。

猛一看,这话挺有道理的。但是仔细一想,我觉得有那么一点儿不对劲。

只要是生命活动,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农村这么一个庞大的生命群体,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污染。但是,地球可以拥有自净功能的,它可以净化空气之中PM2.5,农村所产生的这部分污染,是在生态平衡系统之内的,它是相对稳定的。

真正打破这份稳定的,不是农业,而是工业。

当然,我也十分支持工业的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对所有人都是大好事。农村的确应该为了工业发展让步,减少柴火的燃烧,以此腾出一定的空气自然净化量,这样工业方面就会方便很多。

但是,既然农村做出了一定的牺牲,那就不能再往农村烧饭这上面扣黑锅。

把话摊开说明白,能产生PM2.5污染的不止有秸秆和木柴,还有:

煤炭、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各类垃圾焚烧;工业粉尘;建筑工地的扬尘;汽车的尾气排放。

同样,自然界之中的森林火灾、漂浮的花粉、细菌、海盐、火山灰、沙尘,以上这些都会产生PM2.5污染物。

大家扪心自问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产生的污染最大?真的是烧了农村几千年的柴火吗?

工业发展的同时,请给农村留一点儿空间。我们日常也应该尽管选择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给环保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根本就不信,因为这种数据可能就是信口胡说的,几十万人死因各不相同,不一定是因为烧饭污染的。

我还是比较相信的,因为农村的污染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烧柴火所产生的烟,可能会对肺部有影响。

这种说法我当然不信呀,因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不可能有人专门去进行调查。

陶澍教授发表论文

李晓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兼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高级经济顾问,并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多所高校(研究单位)兼职教授。被国家多个部委和若干省市聘为顾问。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一年。从事研究的主要领域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资源经济。20多年来,先后撰写了《宏观经济学:转轨的中国经济》、《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对经济改革的哲学分析》等十余部著作。郑贵斌,1954年生于山东淄博。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员。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海洋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人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山东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山东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济南市规划专家组成员,青岛市政府经济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海洋经济。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谍题20多项。1981年以来在《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12部,合著10部,主编(合编)著作60多部。两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北方十五省市优秀图书奖、山东省优秀图书奖与精品上程奖等多项奖励。论著和观点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和多种媒体报道。?代表作主要有:《比较利益与协调发展研究》、《乡镇企业经济学》、《“海上山东”建设概论》、《蓝色战略》、《海洋经济前沿丛书》、《关于经济学学科体系分类的研究》、《现代经济学学科的演变与发展》、《海洋经济集成创新初探》、《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位理论与开发战略整合》等。

周立波(1908-1979) 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周奉悟。湖南益阳人。出生于私塾教师之家。1924年秋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在师长王季范、徐特立等影响教育下,思想追求进步,喜爱新文学。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辍学回县在高小任教。1928年春随周起应(周扬)到上海,后考入江湾劳动大学经济系学习,参加革命互济会活动。1930年春因散发传单被校方开除。不久返乡,开始从事文学写作和翻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上海神州国光社当校对员。1932年一二八事件后,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入狱。1934年7月被保释出狱。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编辑左联秘密会刊,任中共左联党团成员,并任《时事新报》副刊《每周文学》编辑。他积极从事左翼文艺运动,翻译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秘密的中国》,译著近百万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前方总部和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战争工作,任战地记者,写出报告文学与散文集。1938年冬到湖南沅陵参与地下党领导工作,并参加编辑《抗战日报》。1939年5月被周恩来调到桂林,任《救亡日报》编辑,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筹备委员。同年12月到达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编译处处长兼文学系教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4年任《解放日报》社副刊部副部长并主编文艺副刊,同年冬任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司令部秘书,随军南征。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中原军区《七七日报》、《中原日报》社副社长。1946年后被调往东北,先后任中共区委宣传委员、松江省委宣传处处长等职,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编辑《松江农民报》。1947年开始创作《暴风骤雨》。1948年调任东北文协《文学战线》主编。1949年7月被选为全国文联和全国文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沈阳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室主任、政务院文化部编审处负责人、湖南省文联主席兼中共党组书记等职,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连续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全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兼《人民文学》编委和《湖南文学》主编。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参与编剧拍摄的《解放了的中国》影片,先后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湘江之夜》获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他是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优秀作家。1979年9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出版有《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选集》、《立波文集》。 叶紫(1910.11.15-1939.10.5)原名余昭明,又名余鹤林、汤宠。湖南益阳人。1926 年就读于武汉军事学校第三分校。四—.二政变后,父亲姐姐被害,只身逃离家乡。先后流 落到南京、上海等地,做过苦工.拉过洋车,当过兵,讨过饭。后又任过小学教员和报馆编辑。 1932年与陈企霞共同创办《无名文艺》,同年加入“左联”,走上文学道路。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第一次以叶紫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丰收》,引起文坛注目。随后又写了一些散文、小说。1935年在鲁迅支持下,自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丰收》,收入《奴隶丛书》。同年患严重肺病。病中写作和出版了中篇小说《星》及短篇小说集《山村一夜》。抗日战争爆发后,因贫病交困离沪返湘。1939年不幸英年早逝。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订,益阳安化县小淹乡人。从小勤奋好学。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 周扬(1908-1-1 ),原名周起应,笔名周苋,等。1908年生。湖南益阳人。 文艺理论家、美学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毕业于上 海大厦大学,同年留学日本。1930年回国,参加领导中国左翼文 艺运动。1932年重新入党,任中共中央上海局文委书记,“左联” 党团书记,主编《文学月报》。1933年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的现 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1936年发表《论现阶段的文学》、 《关于“国防文学”》,参与倡导“国防文学”运动。1937年赴 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延安大 学校长、《文艺战线》主编等职。先后出版论文集《表现新的群 众的时代》、《民间艺术和艺人》、《论赵树理的创作》等。1 944年编纂出版《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和1948年翻译出版车尔尼 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1949年7月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化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顾问, 全国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顾问,中国社会科学 院副院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第三、四届 全国政协常委。“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被投进监狱。粉 碎“四人帮”后得到平反昭雪,重新走上工作岗位。1989年7月31日病逝于北京。辑有《周扬文集》。 齐己(860-约937)俗名胡得生,赫山区(原益阳县)人,晚唐著名诗僧。自幼家贫,其父佃种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田为生,六、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靠为同庆寺牧牛度日,寺僧爱其聪慧,常教以识字念经,亦谈诗论文。后出家,佛事文事双修。60岁以前大部分时间在衡岳道林寺、庐山东林寺度过,期间曾云游四方。晚年驻锡荆南龙兴寺。一生除精研佛理外,致力于诗歌创作,是中晚唐与皎然、贯休齐名的三大诗僧之一,其传世作品数量居三大诗僧之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位。其诗除禅林生活和登临酬答等题材外,不少是反映晚唐和五代社会动荡、战祸频仍、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之作,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积极意义,艺术上亦具鲜明特色,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一生著述甚丰,有《白莲集》、《风骚旨格》、《玄机分别要览》等。 周谷城,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人,1898年9月13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既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爱国爱民的社会活动家。 周谷城18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大学期间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1年毕业后,应邀回长沙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教授英语和伦理。当时毛泽东同志在一师附小任主事,两人谈吐投机,很快成了知己。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使他坚定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信念,1927年春投入了农民运动工作,任全国农民协会宣传干事。大革命失败后,他先是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32年转至上海济南大学任史地系主任,教授。1942年经中共地下党引荐,转移至重庆,进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给文、理、法、商四学院大学生讲授世界历史,解放后仍在复旦大学执教,并兼教务长。

我根本就不信,因为这种数据可能就是信口胡说的,几十万人死因各不相同,不一定是因为烧饭污染的。

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得到批准,其中2004年获得批准的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2005年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2008年获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01-2004年每年参与和主持的863、973项目均在2项以上。直接进入本院的横向项目平均每年在15项左右。2003年,本院共有2个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分别是陶澍教授牵头的“重金属形态的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生态效应”以及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另有蔡运龙教授牵头的“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途径”获该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许学工教授参与的(排名第四)“渤海西南岸滨海油区环境演变卫星监测及预测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环境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两方面的科研经费接近。2001- 2007年,无论是横向经费还是纵向经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8年度全院科研经费总额达到4500万元。近年来,学院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方精云院士曾在Science上一年内连续发表2篇论文。2006年全院在SCI和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