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钟进文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4:36:33

钟进文发表的论文

有关文学评论、民族文学和“西海固文学”的问答

◎郎伟

2018年7月23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钟进文、杨春教授率“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资料库建设及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成员来到宁夏银川和固原两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采访。本人忝列被采访对象,遂有以下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的问与答。

问 :您何时开始了文学评论的写作?请谈谈简单的创作历程。

答 :1984年7月,我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宁夏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学之余开始了文学评论的写作工作。从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到80年代末去攻读研究生这段时间,我发表的文学评论文章不多,也就三两篇。1988年9月,我重归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又一次回到宁夏大学中文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4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为宁夏青年作家陈继明(宁夏文坛的“三棵树”之一)的“创作小辑”(即将刊载)写了一篇简短的评论,发表在《朔方》文学杂志上。从此,我的文学评论写作便一发不可收拾,二十多年间,写作了160多万字的评论,出版了六本文学评论著作:《人类重要文学命题》《负重的文学》《写作是为时代作证》《欲望年代的文学守护》《孤独的写作与丰满的文学·宁夏当代文学创作论》《守护风沙中的一盏灯》,主编了《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当代卷》等著作。《负重的文学》一书于2005年8月获得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论、理论集),属于国家级文学大奖之一。另有文学研究论文获得过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宁夏文艺奖文学评论一等奖等。

问 :您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对于您的性格和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

答 :1.先说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早年生活于其中的家庭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和他一生的生活和命运。西方人有一句话说:“生活在过去。”我以为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怎样地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而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们所有人所受的精神影响,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家庭和亲人。

我从小生活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家祖籍江南,父亲是杭州人,母亲是上海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我的父母那时是热血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开发和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从江南来到塞北。父亲曾经是杭州一中的高才生,虽然考上大学了,但还是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来到宁夏从事西北的开发和建设。父亲是一个热爱读书、对知识和智慧非常崇拜和痴迷的人。他主要从事的是筑路机械的驾驶和修理工作,但他的业余时间都是在读书读报中度过。很少见父亲去参加朋友同事间的应酬活动,他不会打牌,更不会打麻将。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很小的时候就对书报感兴趣,见带有文字的东西就有亲近感。1980年7月,我从银川一中高中毕业,以宁夏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向往已久的大学和专业——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这一人生的恩赐奠定了我从事文学评论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考上北大中文系,我不知道自己现在会在什么行当从事着怎样的工作。

2.北大对我的影响。

1980年9月我进入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学习,1984年7月,本科毕业,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若干个边远省区的考生,毕业后一律回到原户口所在地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宁夏大学中文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四年之后,1988年9月,我重归北大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7月,研究生毕业,我又一次被分配到宁夏大学工作。我在北大中文系前后读过七年书,所受到的专业训练和精神熏陶对我从事文学评论工作的影响是终生的。

在北大读书,终生受益的是能够聆听名师们的教诲,得其思想和智慧的熏陶。我在北大中文系读书七年,当面接受过王力、王瑶、季镇淮、陈贻焮、袁行霈、金开诚、褚斌杰、张少康、费振刚、倪其心、赵齐平、陈熙中、吕乃岩、马振方、程郁缀、卢永璘、严家炎、唐沅、乐黛云、孙玉石、钱理群、温儒敏、洪子诚、谢冕、佘树森、张钟、赵祖谟、曹文轩、戴锦华等先生的教诲。北大先生授课,分“才气派”和“扎实派”。“才气派”的老师,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旁征博引,口吐莲花,学生们被先生的 *** 所点燃,被先生的才气所感染,一学期下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知识和智慧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心灵,或生根,或开花。“扎实派”的先生,读书甚多,考证严谨,言必有据,闲话少说。听学问扎实的先生讲课,是一种很好的学术训练,从此知道做一个好教师和优秀的学问家,万不可目中无人、脚底无根、信口开河、指鹿为马;也不可动辄炫耀自己又读一本名作新书——也许别的学问家早就读过此书,烂熟于心了。据我做学生时的观察,无论是“才气派”还是“扎实派”,先生们的共同特点是:敬业、守道、刻苦、自尊。

北大的先生们皆敬业,我读本科时,正是国家刚刚从“十年动乱”的年代里走出来,百废待兴,高校教师的待遇着实不好。除了极个别泰斗级的老先生,如冯友兰先生、王力先生、朱光潜先生,居住条件宽敞一些,其他教师普遍只能居于“筒子楼”当中。筒子楼其实是青年教工的宿舍,进入楼门后,左右两边为狭窄的走廊,前后两面则为十到十五平方米的单间宿舍,公用水房和厕所各在走廊尽头。那时,给我们教书的许多先生早已经人到中年,但因为国家十多年没有盖教工宿舍,所以先生们只好屈居于筒子楼陋室之中做学问,金开诚先生当年就是掀开铺盖伏身于床板之上写作教案和学术文章的。我敢肯定,在北大,如金先生这般情形的老师绝非一人。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逐渐有所改变。北大的先生亦重守道,或者说是“安贫乐道”。留在北大教书,物质待遇确实不佳,但多少才气横溢的先生把一生都献给了北大,献给了我们这些如流水一般长流常新的学生。先生们贪恋北大的,是这座校园里无以伦比的学术民主空气,是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是智慧者与智慧者的深度遇合与长久的心灵对话,是永远想把学问做到最好的敬业氛围。北大先生的刻苦,中外皆知。仅举二例为证:唐代文学研究家陈贻焮教授本科时为我们讲过“唐诗研究”一课。先生有一天在课堂上说:“昨天我终于把百万字的《杜甫评传》写完了,我大哭了一场,算是为老杜送了终!”不久,陈先生便盲一目。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佘树森先生为国内现当代散文研究大家。我随其读书三年,发现佘先生吃穿不上心,休息不上心,娱乐不上心,唯读书工作上心,这位年轻时曾经用毛笔抄写过长篇小说《红楼梦》的学者,终因劳累过度而英年早逝(55岁)。北大先生的自尊,最重要的表征是:所有先生在事业上都力图做一个走在前面的人而从不愿意落在后面。他们的敬业做学问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冲动,是灵魂的喜欢,是从年轻时代起就选择和认可的一种生存和生活的美好方式,绝不需要旁人的督促和逼迫。北大的先生们学问做得好,文章写得多,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多长了三头六臂,而实在是因为他们自尊心强大,永远自己跟自己较劲。

问 :文学创作要有生活体验、审美追求、社会责任感,您对文学评论的创作有什么看法?

答 :第一,文学评论的创作与其他文学文体的创作一样,必须立足于个人的生活体验、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社会责任感而展开。相比于形象思维更为活跃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文学评论的理性思维更为强大一些,难度也更大一些。最好的文学评论作品,都是出自那些生活体验深厚、情感深沉、读书积累甚多、思维清晰深刻的创作家之手。一个好的文学评论工作者,倘若没有十年以上的读书积淀和专业训练,是无法从事这个行当的。因此,从事文学评论工作者的人数总是少于其他文体的创作家人数。原因就在于:从事文学评论工作需要专业的训练和磨砺,从业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要与时间和寂寞搏斗。

第二,文学评论工作不是书斋里的个人情感抒发,而是与书斋之外的大地和社会生活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我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当代西部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工作,看重的恰恰是它们与现实的亲和之力。因此,我一直认为文学批评不是寄生性和附庸性的,它的“根”本应该深深扎在人类生活和时代的丰厚土壤之中,是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和绚烂多色的时代风云给予文学批评以强大的背景支持。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文章当中总是跳动着一颗对现实的热切关注和忧患之心,流淌着批评者对生活、时代和人本身的独特理解和新鲜感受。从这个角度而言,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和一个优秀的作家是具有同等价值和地位的。更不消说,中外文学史上还有许多兼有创作家和批评家两重身份的文学大师。

问 :您觉得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帮助怎样?文学评论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答 :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性意义。一个缺乏理论武装的创作家是走不远的。文学创作者在从事创作之时,实际上一直受着一些理论的支配和影响,无论创作内容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氛围的营造、语体风格的选择,等等,都受某一种(或者数种)文学理论的影响。有些创作家声称:自己的创作不受文学理论支配,这是欺人之谈。

文学评论最大的驱动力来源于评论家对时代风云、人生事象和人性奥秘的浓厚兴趣,也来源于评论家被优秀深刻的文学作品所感动,感动于作家对人类美好生活的优美呈现,对高贵人性不遗余力的赞颂,对社会生活消极面和人性黑暗面积极的干预和毫不留情的批判。

问 :您现在创作上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您创作上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答 :创作上感觉到的最大的压力一是想做的工作和可以支配的时间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现在读书和写作文学评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时间,感觉时间紧张。我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想静下心来把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和十九世纪以来的欧洲优秀小说再重读一遍。年轻时读过许多,现在在经历了人生的一些风雨之后想再读一遍,但是抽不出时间。再者,如今自己写作文学评论文章的时间经常是仓促的,写作的过程也是断断续续的,一万字的文章数月才可成篇。二是做了多年的研究生导师,指导了许多学生,但学生们毕业之后真正从事文学评论工作的人数极少。许多学生“坐冷板凳”的意愿缺失,因为耐不住寂寞,物质利益回报太少又太慢。每每想到这一点,不时会有专业挫败感。

创作上的最大愿望是: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自己领军的专业团队,认真而耐心地做好西部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和评论工作;希望自己的评论文章能够拥有更多的读者。

问 :您认为文学创作的难度在哪里?它应该在理论层面上解决,还是在文化层面上解决,抑或应当在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当中得以解决?

答 :任何文学创作(包括文学评论写作)都是有难度的。一个创作家只要不甘心平庸,只要想超出一般作者的创作水平,他就必须给自己设定具有难度的标高。文学创作的难度在于,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品已经大山般横亘,哪怕爬到大山的半山腰,也要费尽一生的心血。但人类的生活永远充满新鲜性,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重新活一次,所以古老的生命和生活之树完全可以开出艳丽的新花。写作者破解难度的唯一路径是与伟大的作品保持疏异性,努力写出全新的生命感受和对社会、历史、人性的惊人发现。

问 :多年来的创作,您对文学评论的看法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有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在哪里?

答 :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早期岁月,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是“显学”,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项文化事业。那时,大学中文系招生,基本能把各地的文科“状元”网罗进来。以后,中国社会转入市场经济大潮,功利主义成为大众的主流意识,随着许多人对公民精神成长话题和社会精神环境建设的漠视,文学创作逐渐被“边缘化”。这是可以见到的客观现实。

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文学评论事业一直抱有尊敬的态度,从业者的神圣感没有丢失。我始终信奉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这一盏灯火。我最新出版的一本评论集的书名就叫《守护风沙中的一盏灯》(作家出版社,2018年10月),表达的就是这样的心情。

问 :您觉得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家,其优势何在?

答 :我觉得唯一的优势是,你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了解得更加深入一些。

问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家,您如何看待目前汉语形态下的民族文化及其创作者面临的问题?

答 :汉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之一,它的神奇和奥妙之处,也许终我的一生都未必揣摩得清楚。汉语给予我写作的灵感,也给予我深刻的思想和精美的语言。我希望少数民族创作家们能够从汉语这个宝库当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和文学营养,以丰富和壮大民族文学的写作。

问 :您对文学创作中回族语言文化的运用有什么具体看法?

答 :当代中国回族作家都是用汉语写作的。因为要涉及民族特殊的生活领域(比如宗教生活领域),一些经堂语会很自然地进入文学作品当中,一些回族文化习俗也会真实地呈现于作品当中。但是,无论怎样描写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运用某些经堂语从事创作,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是: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回族作家,你都应该把讴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讴歌回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对祖国和中国 *** 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放在首位。有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相处,才可能有各少数民族的幸福和未来。这一点,应该是回族作家从事文学创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的创作思想原则。

问 :您认为文学作品中如何把握和考量民族文化的“先进”和“落后”?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名人,您怎样看待自己民族的未来发展?

答 :判定文化的“先进”和“落后”,自然有相对科学和客观的衡量尺度。能够促进民族各项事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反之,阻碍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损害人的正当权益、阻碍人的健康发展、破坏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就是落后的、坏的文化。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照耀下,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社会环境中,回族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一定会赢得美好的未来。

问 :“西海固”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虽然那片土地贫瘠、“苦甲天下”,却是一片滋养文学的沃土,走出了石舒清等一批优秀的文学创作家,您如何看待“西海固”文学。

答 :“西海固文学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于中国文坛的一个文学现象。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土地贫瘠,极度缺水,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比较艰难。就是在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精神生活比较单调的环境中,“西海固文学”却蓬勃生长起来,一批优秀作家脱颖而出。“鲁迅文学奖”从1997年设立至今,已经21年,一共颁发了七届作品奖。在获得“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35位作家当中,宁夏占有3位(石舒清、郭文斌、马金莲),其中两位是回族作家。非常凑巧的是,这三位获奖作家皆出自“西海固”地区。我们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西海固文学”的成就是多么卓越和引人注目。三位来自“西海固”地区的作家之所以能够获得中国文学的最高奖,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从创作主体来看,三位获奖者都是异常勤奋的写作者。从怀着一颗敬畏心、虔诚心踏上文学创作之路到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在漫长的十几年到二十年间,三位获奖作家一直以一种坚韧的劳动精神,认真而执着地在文学的土地上深耕细作,不惧风沙扑打,不怕寒热侵袭。他们只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而从不指望简单而轻松的付出便可骤然获得惊人的回报。石舒清等人的获奖,是自身勤苦劳作、挥汗如雨而得到的最优美的回赠。

第二,“西海固”作家的创作一直立足于他们所熟悉的“西海固”大地,是“西海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艰难、人生的不易和人的命运的多姿多彩给予作家创作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他们的获奖一再证明:优秀的文学创作永远都是与“土地、人民、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在三位“西海固”作家的作品当中,仁爱、温暖、善良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在他们所构筑的文学天地当中,尽管有着生活的不幸、沮丧、坎坷和艰难,但创作者始终以一支饱含深情的彩笔,书写着人类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美丽和仁善,并把这种“美”和“善”当作照亮人类生存暗影的不灭灯火。我们读他们的作品,内心常常会被温暖的潮水所淹没。

第四,三位作家的获奖与宁夏文学界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

我们都知道,一个作家的成长、成熟直至获得国家文学最高奖,他(她)的身后是有着一批人默默地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智慧的。这其中,宁夏的几家文学刊物《朔方》《六盘山》《黄河文学》,应该说是做出了杰出贡献。以我熟悉的《朔方》为例,从冯剑华主编开始,经过哈若蕙主编,再到漠月主编,十年间,《朔方》一共发表了马金莲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共24篇,另外还发表了3篇有关马金莲创作的访谈和评论。《六盘山》杂志是马金莲文学起步的所在,对马金莲的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马金莲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年她在固原民族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朱世忠先生在一次全校大会上特别转述的一句话(《朔方》杂志编辑说:“马金莲的写作就是和一般同学不一样,大有潜力!”),成为她往后几年努力的动力之一。所以,马金莲曾经有言:“作者与刊物的关系,就如一棵小苗与一片沃土的关系。”(《我与〈朔方〉之间的点点滴滴》, 《朔方》2011/1)

问 :如果从审美的角度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西海固文学”,您觉得“苦难主题”“清洁精神”“死亡叙事”可以概论吗?如果不可以,您怎么看?

答 :任何一种文学创作现象都可能是丰富的、多色彩的。从审美的角度,用“苦难主题”“清洁精神”“死亡叙事”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西海固文学”,不能说完全不准确,但有可能遮蔽了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更为丰富的内涵。“西海固文学”当中不仅有“苦难叙事”,也有充满喜气和乐观情调的作品,你看郭文斌的小说《大年》《点灯时分》等,感受到更多的是生活的诗意和人生的幸福感。“西海固文学”当中不仅有“死亡叙事”,也有生的欢欣和人间的温暖,石舒清的小说《清洁的日子》和马金莲的小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所透露的不都是人对温暖生活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吗?刚刚公布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授奖辞这样评价《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马金莲《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中,两种家常食物的制作和分享,是生活意义的淬炼、生活之美的晕染。对物的珍惜,也是对心的珍重。精确的、闪亮的、涓涓流溢的细节使心与物、人与人温暖地交融。”所以,读者们和研究者们在阅读“西海固文学”时,最好能够以一种不受干扰的、原初和平和的心境进入作家们所构筑的异常丰富复杂的文学世界。

问 :您关注过现代回族文学吗?或者现代回族新文化运动?您认为回族现代文学对当代回族文学有多大影响?

答 :关注过一些现代回族作家的创作,比如白平阶先生创作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小说,马宗融先生的译作和文学研究文章。

回族现代文学当然对当代回族文学有影响,至于这一影响有多大,没有做过相应的学术研究,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

问 :您认为回族文学现在的缺陷是什么?您理想中的回族文学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您对回族文学的现状有哪些看法和期待?

答 :回族文学创作现在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创作题材的单调性问题。回族作家们创作的涉及乡土生活的作品显得数量庞大了一点,其他生活领域的进入和书写,还需要加强。也就是说,回族作家的创作视野应该再开阔一些。

第二,作品的思想深度问题,尤其是回族作家所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深度问题。许多回族作家的创作,还存在着“选材不严、开掘不深”的缺陷。鲁迅当年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刚刚闯入文坛的沙汀和艾芜,希望他们“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的告诫显然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对于许多回族作家,尤其是从事长篇小说的写作者来说,生活经历和个人的心灵经验只能是写作的触发点,而绝不是全部。因为在创作长篇小说之前,不能不慎重考虑这样两个创作问题。第一,你的人生经验是否具有足够的“浓度”和强度,可以经得起长篇小说这种“繁复文体”的强力撕扯和锻造。也就是说你的生活经历和心灵经验本身是否能够满足长篇小说这种文体所提出的诸多的艺术要求。第二,你的人生经验在转变为艺术作品之后是否具有“挥发性”和超越性特征。创作者的生活经验已经积累得足够丰富,那么从这些人生经验里是否一定能够提炼出芳香四溢的思想价值和意义呢?是否能够具有新鲜而强悍的审美冲击力呢?学者兼作家的杨绛曾经说过:“经验所供给的材料,如不能活用,只是废料。”(《关于小说·事实——故事——真实》)我认为杨绛所说的“活用”,其实是指作家处理生活经验的高度发达的艺术能力,也即“点铁成金”的能力。

显而易见,作为创作,对生活的选取和裁剪,提炼和升华,开掘和发现,才构成艺术最内在的品质和本源。鲁迅所谓的“开掘要深”是说作家对所掌握的“生活”必须要有穿透的能力,必须要有新鲜别致的惊人发现。今天,当我们从纷乱的生活事务中抽出时间,静下心来阅读一部长篇小说时,我们实际上首先期待着能够从作品当中感受思想的震撼与冲击,因为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的艺术思维往往能够穿透生活的表层而达到人类命运的深处。现实是如此复杂难辨,世情是这般嘈杂喧嚣,心灵有诸多纠结困扰,我们阅读长篇,既希望从中看到熟悉的人生缩影,更盼望着小说能够将我们引入一条长长的思索的隧道。我们并不需要苛求作家都是生活的导师,能够回答所有尖端和尖锐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要求作家对你所描写的生活不仅熟知,而且还要从中有所“发现”。由于你的锐意的“发现”,一些本来我们熟悉的事物,经由你的文字,却使我们获得了全新的感受和全新的认识,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意识被挑动,被唤起,被激活了,我们就像一直处于熟睡当中的婴儿,忽然张开了惺忪的睡眼,打量着呈现在眼前的一个新奇的、陌生的世界。

第三,回族作家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总体而言还欠丰富,显得单调和单薄一些。在写实和写意之间,在艺术处理的“实”与“虚”之间,在立足本土文学资源和汲取异域文化营养之间,一句话,在艺术地立足大地扎根泥土与冲天一飞俯视苍穹之间,回族文学还有一段不短的探索之路要走。

袁钟发表的论文

《一虎一席谈》观后感:学术打假要用法律的武器,而不是权威!!刚才看了《一虎一席谈》,赵南元、袁钟等反伪科学斗士们的主要观点就是:一项研究是否是科学的,是可以判断的,是可以由一个权威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来给出判断。被肯定的就是科学,被否定的就是伪科学。这简直就是谬论!!我一一批驳他们的观点:赵南元说:张颖清是山东大学的教授,所以张颖清不是弱势人物,而方舟子是个“无业青年”,所以他才是弱势人物。实际上,张颖清虽然是教授,但却是一个在政治地位以及话语权上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教授。而方舟子虽然是“无业青年”,但他的背后有何祚庥、邹承鲁这些人撑腰,他能是弱势人物吗?吴淑珍算哪根葱,但人家老公是陈水扁,就成了,就可以拿国务机要费当零用钱花。蒋春喧老先生在讲述他的数学理论的时候,对方竟然用无理的嘲笑和掌声来表达他们的蔑视,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一位老者,对待一位虽不善表达却勤勤恳恳做学问的老者,简直是太无耻了,连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都忘了。好,回到主题。赵南元说:“世界上的很多权威奖项正是因为有人去判断它的正确性,才有人能够获奖,所以说科学是可以被裁判的”。我想指出的是,世界上所有权威奖项包括诺贝尔奖的获奖者,他们获奖的理由都是因为他们在某个领域有重大的发现或者发明,从来没有一个权威奖项的评审机构去评审某研究成果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们的评审标准是贡献性而不是正确性,因为没有人敢评价它是否正确!!即使是那些没有获奖的项目,也从来没有一个评审机构会给它扣上伪科学的帽子而打入地狱。而中国不然,中国的科学家最牛,何祚庥可以组织一帮所谓的权威科学家对某科研成果给出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而且这些反伪科学斗士们对于某科研成果的打击大多都属于半路劫杀。当某科研成果还没有完善到被国际权威人士或者权威杂志认可的地步,还没有完善到可以完全证明自己的理论的时候,何祚庥的大棒就来了,召开一个所谓的权威研讨会,如果该研究成果被他们认为是正确的,还好,你可以继续生存;如果被他们认为是错误的,对不起,你这是伪科学,帽子一扣彻底打入死牢,永世不得翻身!没有人再能研究,没有人再敢研究,因为它已经死了!被强权强势打死了!敢做世界上所有权威评审机构都不敢做的事情,何祚庥也真够牛!这也算是有中国特色吧!!袁钟提到公共场所的监视器,意指科学是需要监督的。的确,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而且我希望它还是一个高清晰的监视器。科学领域的任何学术研究都应该有人来监督,否则汉芯造假也不会被揭发出来。但不要忘了,监督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学术造假,防止以科学名义进行诈、防止科学不端行为,简单的讲,就是监督是否有人利用科学的名义进行违法活动,而不是去监督人家的科研成果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要是违法的,我们就可以用法律的武器去严惩他,而合法的行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打击他,哪怕他的研究理论是多么的荒谬。在这里我一定要强调一点:我们的国家现在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不是靠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来下判决书的时代,一切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科学研究方面的问题也不例外。我们不反对何祚庥、方舟子和司马南这些人去做监督者(暂且不论这样的以个人或者团体的方式进行科学监督的不规范性和不合理性),如果你们发现有人搞学术造假,搞科学诈,你可以上法院去告他们,但你们的身份是原告或者是证人,不能充当法官!香港的廉政公署是香港各行业廉政工作的监督机构,但是当廉政公署通过调查证实某人或者某机构存在贪污腐败现象后,也是要交给香港法院来判定,而廉政公署只能充当原告或者证人的角色,而不是法官!而何祚庥这些人根本就不甘心只充当原告或者是证人的角色,他们还要当判官。而且他们压根儿就不寻求通过法律的途经来解决问题,而是披着反伪科学的虚假外衣私设公堂。对于那些真正的学术造假判了也就罢了,而对于那些根本没有违法行为,只是自己的科研成果还没有取得广泛认同的人,也被判了死刑,岂不冤枉!!我们知道,何祚庥这些反伪斗士的初衷是好的,他们也是害怕中国有太多的学术造假、科学诈等行为,影响到中国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他们用错了方法。在他们的脑海里面根本就没有法律这个词,只有权威!中国人一向缺乏法治观念,在这件事情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只有法律有“判”的权力!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法律而执行“判”的权力!当胡万林的神医术和沈昌的人体科技出现的时候,当蒋春暄的数学理论和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出现的时候,我们非常欢迎何祚庥、方舟子以及司马南这些人能够站出来,如果你们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发现胡万林、沈昌、蒋春暄、张颖清等人有学术造假、假借科学名义诈等任何科学不端行为的时候,你们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1、拿着你们的证据,走进法院的大门,站在原告或者证人席,向法庭陈述这些人的造假或者诈行为,最终由法律来做一个公正的判决。2、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或者报纸等各类媒体揭露这些人的造假或者诈行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出书,告诉老百姓这些人的造假和诈行为,防止更多的人上当。对于胡万林和沈昌,你们这样做了,而且做得非常漂亮,老百姓交口称赞,拍手称快,最终由法律给了胡万林和沈昌一个公正的判决!而蒋春暄和张颖清呢?你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蒋春暄和张颖清根本就没有学术造假或者科学诈等违法行为!既然是合法的公民,他们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就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至于他们的理论是否正确,完全可以百家争鸣,任何人都可以去质疑甚至否定他的理论,学术上的争辩本身就是正常的。但何祚庥等反伪斗士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假借反伪科学的名义,自己做起了法官,依杖自己的权威,做了世界上所有权威科技评审机构都不敢做的一件事:宣布这些理论是错误的,从此被扣上伪科学的帽子而进行政治打压。这已经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已经涉嫌诽谤。我们经常讲科学是不相信权威的,但袁钟、赵南元这些反伪斗士恰恰相信:科学必须相信权威。没有被权威的科学共同体认同的,没有在权威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统统都不算是科学的东西,都会被扣上伪科学的帽子。真是荒唐,相当的荒唐!!真正有重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往往都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这些人的研究全世界可能就他一个人懂,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金目前研究的众多宇宙理论等等。霍金的理论全世界几乎没有人能懂,把全世界的科学家组织起来组成一个科学共同体,我看也无法判断霍金的理论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即使我们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到2099年,发现霍金现在的所有理论都是错误的,那难道我们能说霍金现在研究的是伪科学吗?对于风水和算命,这些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认为它是精华,有人认为它是糟粕;有人想给他戴上“科学”的帽子,有人想给他戴上“伪科学”的帽子。而我认为,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它“光着头”什么也不戴,让它在我们的支持与反对声中继续留存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21世纪的今天给它下个判决书呢?文化上的东西没有绝对的精华与糟粕,当它还存在争议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宽容,让历史和时间去证明一切吧。打击学术腐败要用法律的武器来打,而不是用权威来打!当我们站在法律的角度去思考这场伪科学辩论中的点点滴滴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豁然开朗!学术上的造假和科学诈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连“科学”都算不上,何来“伪科学”?所以“伪科学”一词纯属子虚乌有,这样的提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伪科学辩论是件好事,至少可以让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监督。当前这种靠几个人的监督来打击学术腐败的现象,是不正常的现象。一个法治的社会,应该有一套完备的科学监督机制,要靠制度去监督,而不是靠个人和权威!

2022年的春天被日本人称为“物价上涨的春天”,遭受多年通货紧缩的日本出现了罕见的物价上涨。

*

持续的乌克兰危机不断推高日本进口原材料价格。与此同时,日元汇率在两个月内下跌了11%,4月20日一度跌至129日元兑1美元,创下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日,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也跌破1元人民币兑20日元的关口,创下近7年新低。

*

以前,日元贬值通常被视为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现在却演变成了猝不及防的“日元恶性贬值”。在原材料价格高企和日元贬值的双重作用下,日本造纸和食品行业成本飙升。

*

住在日本首都圈千叶县的全职太太井上,最近逛超市发现,从4月份开始,食用油、面粉、蛋黄酱甚至纸尿裤的价格都在上涨,很多食品是继去年秋天之后的第二轮涨价。进口肉类预计也会更贵。

*

我告诉论文井上,“几十年来,收入和物价陷入了共同停滞的恶性循环。现在,收入没有变化。虽然食品价格没涨多少,几十日元左右,但还是让人在意。”

*

日本政府的焦虑正在上升。财务大臣铃木俊一最近在参议院会议上表示,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日元的快速贬值将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月25日表示,日元的下行趋势相当剧烈,但他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

面对日元汇率的持续走低,日本政府和央行是放任自流还是束手无策?

*

价格上涨的原因

*

当地时间4月26日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召开记者会,敲定了6.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79亿元)应对物价上涨的紧急对策,包括向低收入育儿家庭发放5万日元,延长向炼油商发放补贴的期限等。

*

自俄乌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大幅上涨,而日本的能源和食品高度依赖海外进口,原油价格上涨,进而导致电费和煤气费上涨。井上说,他们一家四口3月份的电费约为8400日元,比去年3月份至少上涨了30%。“电价居高不下,食品价格也在上涨。如果持续下去,会对家庭收支造成很大负担。”

*

日本总务省4月22日公布,3月份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0.8%,创14个月来新高。其中,能源价格涨幅为1981年以来最高。今年,许多日本电力公司因为高电价而宣布破产,许多商场关闭了电器展示样品的电源以节约用电。

*

更糟糕的是,日元大幅贬值放大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去年10月,岸田文雄上任时,日本国民民主党代理代表大冢健平(Kenping Otsuka)曾向参议院提出质询:“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已降至上世纪70年代上半期的水平。(首相)是怎么想的?”当时岸田文雄避而不答,随后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原油价格走高的对策,日元贬值压力开始显现。

*

在日本经济界,125日元兑1美元一直被视为可容忍的贬值下限。这一界限来自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因此被称为“黑田东彦线”。今年以来,日元汇率持续走低,“避险资产”光环逐渐褪去,“黑田防线”也已溃败。

*

在日本央行和政府看来,坚持日元“适度”贬值有助于加强日本对外出口,推高日本通胀。但是,汇率下降的速度太快了,他们不想看到,但又没办法。

*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张玉来对该报表示,日元大幅贬值的部分原因是外部因素。上个月美国退出宽松政策,步入加息通道,形成日美利差,吸引国际资本流向美国。此外,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美国在明确不介入冲突后备受资本市场青睐,在对俄经济制裁过程中再次确认其金融主导地位,改变了国际资本市场“动荡时期买入日元”的趋势。

*

“美国经济非常强劲。我希望恢复物价的稳定。”美联储主席鲍尔在3月16日的记者会上宣布改变疫情以来的政策,加息0.25%,启动量化紧缩政策。担心资本外流的经济体纷纷跟进,欧美大部分国家利率转正。此时,日本央行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债券购买量,并将长期利率维持在零水平。

*

据共同社报道,黑田东彦4月22日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日本物价上涨是暂时的,为实现经济复苏必须坚持强有力的货币宽松政策。对于外界广泛关注的日元贬值问题,他只字未提。

*

日本央行和政府在此轮日元贬值中处于被动地位,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经济本身。

*

日元贬值的困境

*

出生在昭和末年的井上,是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很多人都有‘日元升值恐惧症’。一旦升值就意味着萧条,股市也会相应下跌。因此,他们习惯于认为贬值无关紧要,更有利,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

近20年来,日本一直在努力摆脱通货紧缩。2013年春,黑田东彦上任,执掌日本央行。他与当时的安倍政府一起,提出要在两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实施“超级量化宽松”政策。在黑田东彦看来,不涨价很难改变日本经济持续萧条的局面。

*

黑田东彦通过采取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推动日元大幅贬值,助力安倍经济学,希望增加企业利润,扩大企业就业和经营规模,进一步刺激消费,增加内需。然而,日本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表明,“安倍经济学”的第一箭——超宽松货币政策仅在第一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未能刺激内需。

*

9年过去了,2%的通胀目标始终没有实现,但黑田东彦的“弱势日元”地位难以撼动。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黑田东彦在明年4月任期结束前不会改变货币政策,以维护自己的政治遗产,但他已变得越来越软弱,尤其是日元持续贬值,引来诸多质疑。

*

此时安倍作为黑田的“站台”出场,也是在为“安倍经济学”辩护。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安倍4月25日表示,目前日元贬值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令人担忧。“日本的工业出口能力很强。如果外国游客恢复入境,日元贬值对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环境。”

*

不可否认,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曾有过两次有利的日元贬值,分别发生在2002年和2012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日元贬值为负。

*

张玉来指出,随着日企走向海外,海外设备投资甚至超过国内设备投资规模,经济结构转向“投资债权国”模式。这种结构导致日本经济(国内)竞争力、反映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日本出口的国内附加值迅速下降。

*

目前日本政府和央行在日元贬值问题上释放的信号模棱两可。

*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4月26日表示,汇率的快速波动是不可取的,将密切关注汇率走势。虽然黑田承认“日元快速贬值是负面的”,但他坚称“日元贬值对整体经济有利”。这样的表态促使市场判断日本政府不会采取行动应对日元贬值,导致日元进一步抛售的恶性循环。

*

日本金融界的担忧声越来越大。就岸田政府而言,参议院选举在即,日元疲软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热点。

*

日本经济“受损”

*

今年3月底,日本央行行长和首相时隔5个月举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黑田东彦在首相官邸被记者团团围住。据日本放送协会(NHK)的视频报道,当被问及日元贬值时,他回答说,“我们(日本央行)的实时金融调整对汇率没有直接影响。”另一名记者问,总理是否提出了贬值的要求。黑田表示,“没有特别要求。”

*

日本媒体报道指出,黑田明确否认日本央行对日元贬值负有责任,反而把球踢给了岸田政府。

*

诚然,日本央行通过加息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是抑制日元贬值的选项之一,但会给政府造成更大的财政负担,给经济“降温”。近两年,日本出于防疫需要,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国债发行。根据财务省2月公布的数据,2021年末,日本国家债务达到1218万亿日元,国民人均债务约为971万日元。

*

这个时候日本央行根本没有把加息考虑在内,还在想方设法压制长期利率的上升。据NHK报道,日本央行从4月21日至26日购买了超过2万亿日元的国债。截至26日,长期利率仍在央行可容忍的上限附近徘徊,并未出现明显回落。

*

日本央行4月27日至28日召开金融政策决策会议,政策制定者在是拥抱还是抵制日元下跌的问题上出现分歧。人们普遍担心大规模金融宽松政策是否会改变。彭博27日援引经济学家的话称,维持现状的可能性为90%。

*

“现在日元贬值很不好,对日本经济不好。”日本商工会议所所长三村明在4月2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希望政府分析日元贬值的影响,考虑应对措施。超过一半的中小企业认为贬值对他们的经营不利。如果企业不能将“输入性通胀”转移到售价上,那么吃亏的将是企业自己的利润。

*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物价上涨导致日本企业和市民的不满情绪增加。随着今夏参议院选举临近,岸田政府政治危机感强烈。4月26日,岸田文雄表示,为了稳定汇率,考虑经济政策是政府应该努力做的事情。

*

为了应对日元贬值,日本政府抛售美元、买入日元的“外汇干预”是一种手段,但前提是与美国协调。回顾1995-1998年的日元贬值周期,后期日本央行大举干预买入日元,但未能挽回跌幅。最后只有靠美国才止住了日元贬值。

*

现在美国正在通过货币紧缩来对抗高通胀,很难不遗余力地帮助日本。据日本私营电视台TBS报道,铃木俊一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4月22日就日美汇率进行了沟通。日本政府官员表示,美方正在积极探索。不过,根据报告的分析,美国政府可能很难同意购买日元进行干预,因为这将压低美元汇率,加速美国国内通胀的上升。

*

在日元进一步贬值之前,日本政府能否赢得美国的理解也成为一大焦点。日本学术大学教授伊藤袁钟24日撰文称,日元的强势已经跌至不到1995年峰值水平的一半。不仅仅是汇率贬值,更重要的是通货紧缩使得日本的物价和工资低于其他国家。结果“日元的购买力下降了,我们工资的购买力也下降了,日本变穷了”。

"," force_purephv":"0 "," gnid":"9a92d49a85a71780b "," img_data":[{"flag":2," img":[]}]," original":0," pat":"mass_leader,art_src_1,fts0,sts0 "," powerby":"cache "," pub_time":1651069877000," pure ":" raw URL ":" . news . so . com/dde4f 5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下跌?日本:目前世界以美元为基础,日元汇率波动受美元影响。但目前日元的下跌也有其国内因素,如核电泄漏、地震等,但长期来看,日元汇率仍会上涨。

日元汇率会下跌吗?-:我认为短期内日元汇率不会下跌。日本新首相已经上任,新政府上台后会出台一些新政策。同时,对于新政府的国民会有很多期待,这在短期内会加大日元的波动。这些方面都会在短期内影响日元。....

请问日元汇率还会继续下跌吗?-:非农数据不佳,日元暂时不会跌。

日元会继续下跌吗?最近日元大幅下跌。去年以来,日元大幅贬值,主要是因为日本在去年上半年提高了消费税率,日本央行为了对冲消费税上调的影响,启动了QQE,导致日元在去年下半年大幅贬值。未来安倍可能会继续将消费税提高至10%,用于政府改革的延续。那样的话,日元贬值可能还会继续,但如果安倍停止上调消费税,那么这一轮由消费税带来的贬值将会告一段落,日元将重新进入震荡整理阶段。届时日元汇率波动不会很明显,总体方向会趋于小幅升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日元是避险货币,当全球避险情绪被触发时,也会推高日元的走势。

日元的汇率在不久的将来会下跌吗?不,在实体经济中,美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如此之大,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基本相同。当然,也不排除特殊重大经济事件的影响。毕竟这些都是相对的。但是昨天美联储利率不变,看涨美元,就是美元汇率最近上涨,所以日元汇率最近不会下跌。

日元还会继续下跌吗?-:日元汇率的波动只和人民币间接相关,和美元汇率直接相关。现在是日元贬值时期,就像去年2011年3月中旬76日元对美元(100日元对8.6元人民币)贬值,直到2011年4月初85日元对美元(100日元对7.6元人民币)贬值。...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会继续下跌吗?是的。现在人民币不断升值,日本政府又在实施货币宽松政策,日元贬值是必然的。所以还会继续跌。

钟慧发表的论文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在语言学研究、词典编纂、语文教学和语文知识普及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就。他负责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言的规范做出了重要贡献。吕叔湘,1904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曾在丹阳县立中学、苏州中学、安徽省第五中学任职。1936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1938年回国,曾先后在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建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历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8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0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1987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荣获首次吴玉章奖特等奖。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吕叔湘自幼爱好读书,中学时代,就阅读了大量中外优秀著作,在古文和外文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大学时代虽主修外国文学,但他还选修过中文、历史、化学、地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课程。开阔的眼界、广博的知识为他以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是他能在语言研究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吕叔湘任云南大学副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从此他走上了语言研究的道路。《中国文法要略》是吕叔湘先生前期代表性的语法学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我国汉语语法研究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至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属草创阶段,这一时期汉语语法界深感模仿拉丁语法或英语语法弊端很多,于是“努力寻求中国文法的特点”成了当时的呼声。《中国文法要略》的出版令人耳目一新,在理论和方法上作出了许多贡献。该书构建了以动词为中心的句法模型,提出并研究了汉语语法结构之间的变换关系,以语义为纲全面描写汉语句法,全书就文言与文言、白话与白话、文言与白话、汉语与英语、古今汉语等进行多角度的“对比”。《中国文法要略》精细的描写,理论上的博大精深,开拓创新,对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56年2月6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责成语言研究所编写一部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现代汉语词典,为推广普通话和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7月,词典室成立,吕叔湘兼任室主任和词典主编。他亲自制订了指导编写工作的《编写细则》,细则阐明了词典的性质、特点、规模和任务,全面阐释了词典编写的各个方面,字词的注音、释义、举例与提示,字词的安排、内容的照应等,共180条。他带领编纂人员从各个领域的文献资料中摘录规范的词语和用例,从1956年到1958年,仅收集语言资料卡片就有100万张。1959年词典编写审订完稿,次年出试印本,1973年出版内部发行本,1975年再次修改,1978年正式出版发行。《现代汉语词典》是一本原创性辞书,它开辟了我国辞典编纂理论、方法和工艺等诸多方面的先河。迄今为止,该词典在我国内地已印行320多个印次,发行量超过4000万册,在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还有当地的版本。吕叔湘先生是近代汉语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早在40年代初期,吕叔湘就开始以古代白话文献为资料进行历史语法的研究,在汉语语法史研究方面,吕叔湘先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五四”以前的语言应该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时期,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这个大胆的提法,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尽管有些人对这种新的两分法不完全同意,但是对于应该在古代和现代中间分出近代汉语这个阶段,以及应该以口语与书面语的分化程度作为划分的标准,则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他对汉语史分期的新看法,贯穿了从语言发展的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观点,是对汉语史分期问题的一大突破。正是由于吕叔湘的倡导,语言学界肯定了作为汉语史分支学科的近代汉语的学科地位。其成果集中反映在50年代结集出版的《汉语语-文集》和1985年出版的《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在《汉语语-文集》所附的引书目录中,各类白话资料达数百种,为近代汉语学科的研究奠定了相当规模的资料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中非常注意理论的概括与总结,1979年出版的《汉语语法分析》是他后期语法著作的代表作,是作者多年语法研究的经验总结,对我国当时的语法研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书被学术界公认为一部重要的汉语语法理论著作,是语法研究者的必读书。吕叔湘先生长期关注语文教学,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有极深入、独到的见解,是一位备受人们尊敬的语文教育家。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他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文中说:“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吕叔湘论语文教学》一书中,他将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原因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重文字轻语言,二是重知识轻能力,三是重讲解轻练习。“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语言’是‘口语’的意思,‘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因此,“语言训练和文字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两条腿走路的问题。”他疾呼:“让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还愁他不会作文?”他指出:“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播语言知识。”“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重讲轻练”的现实,他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做法。吕叔湘先生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研究的有关言论涉及各个方面,既包括对语文教学的总体认识,又包括对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具体意见;既有对语言教学的性质、任务及原则的精要阐释,也有对语文教学的过程、步骤及方法的透辟说明。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吕叔湘先生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和语文知识的普及工作,他辛勤笔耕,共出版专著和编译著作20余种,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600余篇。这些论著内容广博丰富,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语法、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和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大量论著丰富了我国语言学宝库,在推动我国语言研究和语文教学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8年4月9日吕叔湘先生逝世,享年94岁。瞧一瞧魏子猷梁永张东皎徐自华丘琴看一看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钟扬发表的论文

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

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辞: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我在妈妈肚子里时,就注定要成为老师了。”复旦大学教授钟扬总喜欢这样说,就在他呱呱坠地前1小时,当中学教师的母亲还在给学生们上课。当老师,是钟扬的一个梦。“来复旦大学当老师吧!”36岁那年,还在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工作的钟扬受到陈家宽教授邀请,几乎没有犹豫,放弃了已是副局级的“大好前程”,举家搬到上海,就为了当一名没有任何职务的教授。直到去世,他还是处级。钟扬跟别的老师不一样,一般老师喜欢招基础好、天赋高的学生,他却常常招那些“特殊”学生、“问题”学生。杨桢是名脊肌萎缩症患者,心底既有去著名学府深造的渴望,又有怕被拒绝的胆怯。最终,他鼓起勇气给钟老师去信,没想到,钟老师竟很快约他见面,不但鼓励他追求梦想,还指导他复习迎考。经过艰苦努力,杨桢终于考上了!“我愿招你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你确实适合做科研。”听到钟老师这话,杨桢心底仿佛被点亮了一盏灯。钟扬是野外科考“大家”,可杨桢的身体又不允许外出,怎么办?那就做生物信息学!钟扬为心爱的弟子量身定制了一条路,用整整6年时间手把手辅导他做科研。如今,已是中科院副研究员的杨桢忆起往事依然激动:“钟老师点亮了我人生的明灯,我虽然身体不好,但也要像钟老师那样,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不能因为一颗种子长得不好看,就说他没用了是吧!”钟扬的原则,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他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少数民族学生底子薄,钟老师就安慰他们,“你只需有颗热爱植物学的心,基础差点没关系,我帮你补。”那怎么做科研呢?“研究家乡特有植物你们有优势,放手去做,我来服务你们!”就这样,实验室里陆续出现西藏拟南芥、宁夏枸杞的研究,人才成长百花齐放。有学生热爱课堂教育,钟扬就把国际学生课程交给她,经过几年锻炼,她如愿进入复旦附中国际部工作;有学生对科研“不感冒”,却对国际事务与接待兴趣浓厚,钟扬就找相关事务让他做,如今,这名学生就职于丹麦领馆……在钟扬30多年的育人生涯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好的教育不是塑造孩子,而是给他们以支撑和帮助,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钟扬语重心长地说。钟扬修改学生的论文,一篇论文他就要改30多个小时,细到一个标点,密密麻麻遍布漂亮的红色手迹;早上的实验室,他总会习惯性多买几份早饭,“早上一些孩子常常不吃饭,伤胃”;野外科考,他白天总会坐在最颠簸的车尾,夜晚却总坚持坐在副驾驶座,陪司机聊天,让学生抓紧睡会儿;高原上氧气最宝贵,他都是留给学生,自己难以支撑却安慰大家“我习惯了,没事的”;2015年脑溢血后,钟扬还在病床上一边吸氧,一边坚持指导学生……钟老师走了,但在学生心中,他永远都在。如今,已是西藏大学副教授的学生德吉每次路过挂有钟老师照片的走廊,都会默默停下来,跟老师说说话,汇报一下最近的工作;硕士研究生边珍每逢遇到难事,还会给钟老师发微信商量,尽管她知道永远不会收到回复……“雪域十六载,援藏报国胸怀西部常在路上;风华五三秋,崇德育人桃李天下播种未来。”这是钟扬的一生。钟扬曾说“对生命结束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

《探界者钟杨》从植物学家、科普方面,通过钟扬的典型事例,也就是他少年时的经历,展现他版工作权后的多方面的付出。表现了他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辛劳、不断努力、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扩展资料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其颁奖辞为: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钟杨发表的论文

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

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辞: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我在妈妈肚子里时,就注定要成为老师了。”复旦大学教授钟扬总喜欢这样说,就在他呱呱坠地前1小时,当中学教师的母亲还在给学生们上课。当老师,是钟扬的一个梦。“来复旦大学当老师吧!”36岁那年,还在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工作的钟扬受到陈家宽教授邀请,几乎没有犹豫,放弃了已是副局级的“大好前程”,举家搬到上海,就为了当一名没有任何职务的教授。直到去世,他还是处级。钟扬跟别的老师不一样,一般老师喜欢招基础好、天赋高的学生,他却常常招那些“特殊”学生、“问题”学生。杨桢是名脊肌萎缩症患者,心底既有去著名学府深造的渴望,又有怕被拒绝的胆怯。最终,他鼓起勇气给钟老师去信,没想到,钟老师竟很快约他见面,不但鼓励他追求梦想,还指导他复习迎考。经过艰苦努力,杨桢终于考上了!“我愿招你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你确实适合做科研。”听到钟老师这话,杨桢心底仿佛被点亮了一盏灯。钟扬是野外科考“大家”,可杨桢的身体又不允许外出,怎么办?那就做生物信息学!钟扬为心爱的弟子量身定制了一条路,用整整6年时间手把手辅导他做科研。如今,已是中科院副研究员的杨桢忆起往事依然激动:“钟老师点亮了我人生的明灯,我虽然身体不好,但也要像钟老师那样,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不能因为一颗种子长得不好看,就说他没用了是吧!”钟扬的原则,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他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少数民族学生底子薄,钟老师就安慰他们,“你只需有颗热爱植物学的心,基础差点没关系,我帮你补。”那怎么做科研呢?“研究家乡特有植物你们有优势,放手去做,我来服务你们!”就这样,实验室里陆续出现西藏拟南芥、宁夏枸杞的研究,人才成长百花齐放。有学生热爱课堂教育,钟扬就把国际学生课程交给她,经过几年锻炼,她如愿进入复旦附中国际部工作;有学生对科研“不感冒”,却对国际事务与接待兴趣浓厚,钟扬就找相关事务让他做,如今,这名学生就职于丹麦领馆……在钟扬30多年的育人生涯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好的教育不是塑造孩子,而是给他们以支撑和帮助,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钟扬语重心长地说。钟扬修改学生的论文,一篇论文他就要改30多个小时,细到一个标点,密密麻麻遍布漂亮的红色手迹;早上的实验室,他总会习惯性多买几份早饭,“早上一些孩子常常不吃饭,伤胃”;野外科考,他白天总会坐在最颠簸的车尾,夜晚却总坚持坐在副驾驶座,陪司机聊天,让学生抓紧睡会儿;高原上氧气最宝贵,他都是留给学生,自己难以支撑却安慰大家“我习惯了,没事的”;2015年脑溢血后,钟扬还在病床上一边吸氧,一边坚持指导学生……钟老师走了,但在学生心中,他永远都在。如今,已是西藏大学副教授的学生德吉每次路过挂有钟老师照片的走廊,都会默默停下来,跟老师说说话,汇报一下最近的工作;硕士研究生边珍每逢遇到难事,还会给钟老师发微信商量,尽管她知道永远不会收到回复……“雪域十六载,援藏报国胸怀西部常在路上;风华五三秋,崇德育人桃李天下播种未来。”这是钟扬的一生。钟扬曾说“对生命结束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

《探界者钟杨》从植物学家、科普方面,通过钟扬的典型事例,也就是他少年时的经历,展现他版工作权后的多方面的付出。表现了他为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辛劳、不断努力、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扩展资料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其颁奖辞为: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