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辐射防护期刊投稿

发布时间:2024-06-29 06:26:15

辐射防护期刊投稿

《辐射防护通讯》《黑龙江环境通报》《北方环境》《绿叶》《安全》《安全·健康和环境》

核电论坛中国核电网 核电之窗 中国核电协会杂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中国核电》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技术核科学与工程同位素原子能科学技术辐射防护通讯国外核动力国外核新闻核工程研究与设计核技术:英文版世界核地质科学核安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英文核工业自动化中国核科技报告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 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65矿物学报 66空气动力学学报 67控制理论与应用 68历史研究 69力学学报 70马克思主义研究 7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72煤炭学报 73磨擦学学报 74内燃机学报 75内燃机工程 76汽车工程 77情报学报 78软件学报 79热力发电 80燃料化学学报 81日语学习与研究 82社会学研究 83社会科学战线 84水力发电学报 85声学学报 8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87生物工程学报 88生物化学杂志 89生物物理学报 90生理学报 91实验生物学报 9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3世界经济 94世界历史 95世界宗教研究 96水利学报 97石油学报 98数学年刊(A、B辑) 99数学学报 100数学进展 101太阳能学报 102体育科学 103天文学报 104通信学报 105土木工程学报 106外国文学研究 107外国语 108外语界 109外国文学评论 110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文学评论 112文艺理论研究 113文艺研究 114文艺遗产 115物理学报 116物理化学学报 117微波学报 118微生物学报 119无机化学学报 120无机材料学报 121现代外语 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23细胞生物学杂志 124心理学报 125学术月刊 126应用数学学报 127仪器仪表学报 128遗传学报 129有机化学 130岩土工程学报 131哲学研究 132自动化学报 133振动工程学报 134植物学报 135自然科学进展 136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37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38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139新华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140中国高教研究 14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42中国法学 143中国翻译 144中国机械工程 14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46中国公路学报 147中国环境科学 148中国农村经济 149中国激光 150中国科学(A~E辑) 151中国劳动学 152中国体育科技 153中国社会科学 15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55中共党史研究 156中国史研究 15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58中国图书馆学报 159政治学研究 160中国音乐 161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162中国语文 163中华放射学杂志 16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5自然辩证法研究 16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可以自己看着找需要的文章

啥时候需要拿到样刊?论文发表咨询我头像,推荐几本期刊给你

向辐射防护期刊投稿

疾控中心委员会是什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于2002年1月23日[34][35],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于2002年1月23日[34][35],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中心主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环境与职业健康、营养健康、老龄健康、妇幼健康、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等工作;组织制定国家公共卫生技术方案和指南,承担公共卫生相关卫生标准综合管理工作;开展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国民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价;参与国家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和应对,组织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处理相关技术规范;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公众健康关键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开展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1]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院士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有下属科研部门11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3个,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2][3][4][5]201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30]中文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文名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中国疾控中心·CDC创办时间1983年12月23日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创刊于1981年,为双月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编辑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有关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临床研究、放射治疗、放射卫生、辐射防护与管理、环境放射性监测、核事故医学应急、辐射剂量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治经验和管理经验。

浅议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

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来源以接触放射污染源为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了解、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重视意识,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物质照射。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议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论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 核医学科是医院及医疗机构设置的重要科室之一,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治依据。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的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同位素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在医院的核医学科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与此同时,电离辐射也会随着同位素的应用而产生,因此,有效防护及管理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安全,能够有效保障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健康。本文笔者针对某医院核医学科目前对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医院核医学科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核医学科;安全防护;辐射;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的发展较快,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同位素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广泛应用在医院的核医学科工作中[1]。核医学科是医院及医疗机构设置的重要科室之一,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治依据[2]。但是,电离辐射也会随着同位素的应用而产生,目前,一些医院的核医学科尚存在对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中的不足[3]。本文笔者针对某医院核医学科目前对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对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安全进行管理,保障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健康,为医院核医学科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现作如下分析。

1某医院的核医学科辐射检测情况

1.1对辐射进行检测的仪器及检测方法

本次对某医院的核医学科进行全方位检测,以了解掌握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情况。辐射检测仪选用型号为BH3103X-γ的便携式巡测仪,对核医学科的工作场面进行射线测量;选用PCM-100(α、β、γ)对核医学科进行表面污染的检测;选用FJ-377热释光剂量计对个人计量进行检测。

1.2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检测结果分析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该医院核医学科中,辐射源主要包括非密封源和密封源,非密封源为99mTc源、131I源、125I源,密封源为137Cs源、241Am源、90Sr源。本次测量结果具体如下:

(1)空气比释动能率:分装室、放射源库、给药室、分装室操作位置、骨密度室、治疗室、放免室分别为0.08-0.13μGy/h、 0.13-0.24μGy/h、0.09-0.23μGy/h、3.20-4.01μGy/h、0.11-0.20μGy/h、0.11-0.14μGy /h、0.10-0.13μGy/h。

(2)核医学病房内表面污染的活度浓度测量结果:分装室、放射源库、治疗室、给药室、操作者手、放免室的活度浓度分别为 0.17-0.25Bq/cm2,0.35-0.41Bq/cm2,0.13-0.21Bq/cm2,0.14-0.25Bq /cm2,0.22-0.24Bq/cm2和0.15-0.18cm2。

(3)本次参与个人剂量调查的有12名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每人每年有效剂量为0.07-2.18mSv,采用2000h/a的最长工作时间计算可得,在操作99mTc源的工作人员中,其工作量最大为8.06mSv,高于5mSv的年个人剂量约束值,因此,在尚未投入通风橱的.运行前,应进行多人轮流作业的工作模式,并尽快购买通风橱进行安全防护。

(4)在本次研究中,在100厘米敷贴器贮源箱表面位置处,测量出空气比释动能率的平均值为0.27μGy/h,与国家标准值相比明显较低,但个人剂量约束值明显较高,因此,该医院核医学科应该尽快投入有机玻璃防护眼镜及防护屏的使用,尚未运行使用时,采用多人轮流作业的工作模式进行。

2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对策

2.1合理进行医院核医学科的布局

在医院核医学科的工作区域布局中,应严格按照GB18871的规定对非密封工作场所进行分区、分级布局[4]。在辐射防护与管理中,应将工作场所分为监督区及控制区,即二区管理。监督区分别为显像室、标记实验室、放射性废物、诊断病床区以及放射性核素贮存区,控制区分别为给药室、操作室、病人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床位区。在对控制区以及监督区进行分区时,应该合理布局并安排区域的分布情况。例如,在进行检查室以及给药室的布局时,应将其分开,并诊断用的候诊室、给药室等进行合理布局,并设置专门用于受检者使用的卫生间。当在检查室实施给药操作时,必须采用放射防护设备进行防护。

2.2加强管理放射性核素废弃物的处理

在医院核医学科的管理过程中,加强管理工作人员对存在放射性的核素废弃物的处理,是减少辐射的重要措施[5]。对于在医院核医学科工作现场残留的污染物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应将废水置于衰变池进行储存衰变处理,使废水的放射性核素浓度比相关标准值低后,再在排放管道中将废水排出;对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废弃,在排放前应采用活性炭进行相关过滤处理,降低废气的放射性核素活度后再进行排放处理;对于高浓度废水以及使用过但仍剩余的原液,应将其进行集中收集,再统一进行处理,活性浓度降低至合格值后,再将其排放。

2.3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重视

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来源以接触放射污染源为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了解、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重视意识,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物质照射。大多数工作人员并未对辐射防护知识具有全面了解,因而并不重视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加之辐射存在于无形之中,导致工作人员并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大量存在未换鞋便随意出入标记室、未佩戴防护手套即对放射源进行分类处理等,导致放射性污染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的宣教,提高防护意识。

2.4完善医院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

在单位内部中,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核医学科辐射防护与安全的管理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定期对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熟悉与掌握,定期培训在职的辐射工作人员,对于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入职前应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安全及管理的认识。根据核医学科的科室特点,针对突发放射事件制定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的应急预案,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当放射事件无可避免的发生时,可根据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及时处理与控制,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

3讨论

核医学科是医院及医疗领域中的重要科室,对广大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影响,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与管理水平,与该科室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具有明显联系,因此,加强医院核医学科的合理布局、加强管理放射性核素废弃物的处理、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重视并积极完善医院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是保证核医学科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宏芳,娄云,万玲,等.核医学科操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4):601-602.

[2]高芳,高向东,刘继平,等.某医院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分析与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14,23(2):140-143.

[3]郜风丽,刘淑娟.由辐射安全与防护探讨核医学科健康管理模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216-218.

[4]陈宇导,张峰,吴春兴,等.核医学科核素治疗病房的辐射防护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574-576.

[5]宋培峰,王晓涛,陈栋梁,等.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辐射防护通讯,2011,31(4):16-18.

辐射防护期刊的投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于2002年1月23日[34][35],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中心主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环境与职业健康、营养健康、老龄健康、妇幼健康、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等工作;组织制定国家公共卫生技术方案和指南,承担公共卫生相关卫生标准综合管理工作;开展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国民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价;参与国家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和应对,组织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处理相关技术规范;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公众健康关键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开展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1]根据2020年7月官网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院士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有下属科研部门11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3个,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2][3][4][5]201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30]中文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文名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中国疾控中心·CDC创办时间1983年12月23日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疾控中心委员会是事业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于2002年1月23日[34][35],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中心主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环境与职业健康、营养健康、老龄健康、妇幼健康、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等工作;组织制定国家公共卫生技术方案和指南,承担公共卫生相关卫生标准综合管理工作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创刊于1981年,为双月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编辑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有关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临床研究、放射治疗、放射卫生、辐射防护与管理、环境放射性监测、核事故医学应急、辐射剂量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治经验和管理经验。

疾控中心委员会是什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于2002年1月23日[34][35],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如何投稿辐射防护期刊

给期刊投稿,方法如下:1、选择邮寄方式进行投稿。首先确认要邮寄投递的地方与自己的稿件要内容相符。确定好自己的信息。邮寄之后就等待投递结果即可。这个不行继续投递下一个。2、还可以选择网上投递,使用电子稿件进行投递,网上投稿采用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这样可以加快编辑的处理速度,更快的处理稿件结果。

向期刊投稿论文步骤如下:

1、投稿期刊的等级区分:

大家经常说的省级和国家级期刊,其实就是他们的主办单位不同,国家级的期刊主办单位就是由国家机构或者中央机构主办,很多北京地区也认定为国家级期刊。

省级的期刊就是由省级或者地方单位主办的。这里值得说一点的就是期刊的质量并不是由主办单位决定的,并不是国家级的期刊就一定比省级期刊好,决定期刊质量的,是影响因子。所以想发好的期刊作者,不要盲目追求国家级期刊。要看期刊的影响因子。

2、期刊的价格问题:

目前期刊三网收录的已经改成至少3版面以上起发了,所以价格相对于以往都会翻倍的上涨,加上中宣部对发行量的限制,所以都是物以稀为贵,建议有发表需求的尽快发表,我看发表期刊的行情也是一天一个价,属实有点夸张。

值得说的,龙源和期刊网的刊物价格便宜,但是确认可用性后再发,不要盲目,因为部分地区是不可用的。

3、投稿期刊的查询方式:

期刊投稿一定要在数据库中查询投稿渠道,切勿随便百度查询,因为随便百度的大概率是中介机构或者一些非法机构,论文内容很可能会被盗用,这点要注意。如何在数据库查找后面的内容会详细阐述。

投稿期刊论文的注意事项:

首先找到知网,首页中有刊物检索页面。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在学科导航中查询相关类别,后面的数字代表该类别中有多少本相关的期刊,找到符合论文内容的期刊后进入后会有详细的期刊信息。

方框中的都可以查到该期刊的投稿联系方式,投稿之前看一下目录,会有期刊的相关栏目,投稿到符合期刊的栏目中即可。格式方面也看一下,整理到符合格式要求的内容,格式不对的稿件,杂志社是不予审核的。投稿成果后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的周期,期间可以电话咨询审核进度。

怎样投稿辐射防护期刊

1、选好要投哪个期刊;这一点很重要,一般要请示老板;如果是好文章,就别往烂期刊上投了;否则,选个差不多的,预期投中率最高的吧。2、网上一般都可以查到期刊的地址;或者到图书馆随便找一本此期刊,在封底或者某一非正文页上都会有编辑部的地址,抄下来就可以了;如果期刊上有投稿指南,最好看一下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打印自己的文章,一般要两份,按照地址,寄个挂号就OK了。3、有些期刊是有网上投稿的,你最好看该期刊是否有网址或者E-mail。最后再说一句,如果是科技论文,一般都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的:题目、作者(按顺序排列)、单位中文摘要,第一作者介绍,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作者介绍。4、个人认为信誉好的网站:脚印 论文

1.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所占版面)一般不超过6000字,短篇论著不超过2000字。1.2 来稿必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该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以该文第1作者为署名的任何来稿。另外来稿可用不同文字向国外杂志并行发表,但在国内、外发表时的作者署名顺序必须一致。1.3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中注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括号内为项目号)”。1.4 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收取处理费的规定,该刊从2009年起,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100元(中华医学会会员50元,须附会员证复印件)。确定采用后,酌收适当的发表费。先由编辑部寄给作者交纳发表费的通知单,发表费由作者所在单位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稿件刊出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本刊两册。1.5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著作权转让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1.6 自2009年7月起,该刊启用中华医学会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可登录注册投稿,随时查询处理状态。为了避免电子版本格式差异带来图表方面的变化,须同时邮寄来纸质稿件一份,和单位推荐信一起寄来。1.7地址:邮编:100088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部收。

投稿的文章是读者?这本是比较难 的,

找到你想投稿的期刊、杂志 看它的论文格式是怎么要求的,按照要求把你的论文写好会。发给他指定的邮箱,等他对方审查,它审查完后会给回消息 看你是不是合格 能不能被accepted ,如果要修改 就按照对方给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就行了 然后再给他发过去 等待接收,有需求可以通过我这边安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