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关于办公室管理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8:51:03

关于办公室管理的毕业论文

看看具体是什么要求吧,您要的是哪一方面的?有很多都是需要核心的。

探讨地方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及行政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探讨地方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及行政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

高校办公室是连接学校、教师、学生的桥梁,起沟通、协调、执行等作用。文章先分析地方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再探讨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应对措施。

关键词:

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的办公室业务逐渐增加。地方高校的办公室是连接学校、教师、学生的桥梁,是连接高校各部门的纽带,是高校的对外窗口。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多,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和正常运转。做好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

(一)管理职能。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院、系管理工作的执行者,负责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办公室的管理职能包括院系对学校布置工作执行的管理,学校、院、系固定资产及办公资产的管理,院系宣传及信息化建设,院系财务管理及日常综合管理等。除此之外,办公室管理职能还包括对高校决策及部署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的职能,目的是维护高校决策的权威性,保证各部门能及时高效执行相关部署。

(二)协调职能。

高校办公室是高校、院、系的核心部门,是各项事务的协调者。办公室在高校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负责沟通内外,承担着联系、沟通、协调的责任。办公室是高校信息和事务的中转站,需要上传下达,需要倾听意见,需要反馈协调,以保障高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办公室的协调职能涉及党政协调、领导协调等,主要是依托党的政策、方针,依照正确的方向,从高校发展全局出发,对高校中所有发生的事务进行协调。

(三)保障职能。

高校办公室是学校教学秩序运转的保障者,为院、系等提供舒适、便捷的办公环境和条件,保证院、系的所有工作顺利开展。办公室为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属于后勤服务部门。

办公室随时关注学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及反馈的问题,并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办公室随时关注师生的需求,并提前布局;办公室以服务为基本宗旨,以师生为本,为广大师生排忧解难。以人为本是办公室保障职能落实的前提,办公室的保障工作应以尊重广大师生为基础,目的是保障校内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高效服务意识、良好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都能为保障职能的落实奠定基础。

二、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不重视。

高校办公室虽然是高校运转的核心行政部门,从宏观上参与高校发展决策与规划的制定,从微观上处理领导、部门之间的矛盾,保证各类大小文件的上传下达。但整体来说,师生对办公室工作还是不重视、不认可,不能积极配合办公室完成各项任务,使办公室工作不能顺利有序开展。

(二)目标不明确。

地方高校在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办公室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行政管理工作范围在不断拓展。新拓展的业务内容虽从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具体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新拓展的业务导致办公室日常行政管理目标被打乱,如果学校领导直接将某项业务交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处理,会导致办公室工作秩序混乱。长此以往,办公室工作人员将分不清本职工作与领导工作的界限,会导致办公室工作没有明确指标,进而使得办公室工作效率低下。

(三)素质能力不强。

地方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素养、技能素养,并以服务意识投入工作中。但实际情况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办公室业务增强,办公室工作人员也在增加。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不同,工作态度、处事方法不同,影响办公室工作效率。部分办公室工作人员存在"双面"的情况,对上级领导一副笑脸,对下面师生一副冰面,这严重影响办公室在师生中的声誉,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三、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创新对策

(一)重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

地方高校要重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确定办公室的服务职责。一是上传下达,构建学校与教师、学生沟通的桥梁;二是监督学校各项政策、制度的落实;三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解决师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高校办公室要以学校发展全局为核心,将管理职能、保障职能、协调职能落实到位,将学校各部门的关系协调好,依托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开展工作。

(二)转变理念,明确目标。

在新时期,地方高校办公室要做好日常工作,就要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明确工作目标,依托管理制度使办公室工作职责清晰,杜绝推诿现象。高校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办公室的业务进行明确,对办公室的职责进行明确,按照岗位制定责任目标,保证每名工作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在工作时能按照轻重缓急开展工作。

在完成日常工作,没有最新指示的情况下,办公室工作人员能及时与领导进行沟通,能为后续工作做准备。办公室领导者要根据学校布置的任务进行会议的召开,目的是使所有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义务,并倾听工作人员对工作开展的想法,目的是依托众家思想将目标分解,最终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三)依托培训,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

为了提升办公室行政管理效果,要依托高校的顶层设计对办公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高校要建立办公室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依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服务能力、专业能力。在参加培训后,高校要对参培人员进行考核,要在学校范围内组织工作交流会,将自己的培训内容、培训感想进行分享,目的是通过交流提升其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考勤、反馈制度。

除高校层面对办公室工作进行制度约束外,办公室也要依托实际工作的开展进行制度的制定,目的是通过框架制度和细化的制度对办公室进行约束和监督。首先,依托制度加强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监督。办公室可以设置监督人员,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等进行监督。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监督,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使其长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养成良好的服务与工作习惯,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其次,设置考勤工作制度。

考勤工作制度是依托学校大政策的背景下,办公室进行的细化考核。依托考勤能合理制约办公室工作秩序,能通过对办公室工作内容的合理分配,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依托考勤制度,可对办公室工作进行合理规划,让两人或多人协同完成一项工作,一是在最短耗时内完成最大量的工作,二是帮助工作人员养成集体意识和互助的习惯,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针对类似的事件依托合作解决,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设置反馈机制。反馈能让办公室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有直观的了解,进而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能依托创新提出解决方案,最终促进办公室服务水平的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反馈进行会议的召开,通过集思广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稳定开展。

(五)强化办公室内部机构设置。

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涉及的事务非常繁杂,每项工作都要细致完成,目的是保证学校层面的政策落实到位,保证对师生的服务到位。地方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执行职能、协调职能、管理职能等助力高校教学秩序等顺利进行。办公室要做好自身结构的建设,规定工作人员的职责,并要求工作人员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基础上随时可与其他同事进行协作,以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办公室是一个综合部门,肩负高校正常运转的重任。

办公室要根据工作类型进行结构的设置,目的是通过不同关系的处理,高效完成工作。首先,处理好服务中心与日常事务的关系。中心工作是学校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日常工作是依托中心工作开展的,目的是通过预见性的意见为后续的工作做指导。其次,处理好参与决策和抓好落实之间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要对各项工作的新情况进行分析,依托主要矛盾落实好中心工作。再次,处理好政务服务和事务服务的关系,依托事务保证政务的落实,进而提高工作质量。最后,处理好行政工作和单位组织的关系。办公室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在维护好领导权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用。

四、结语

总之,作为地方高校的管理核心,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范围广,工作内容多。高校要重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要从学校的角度和办公室自身的角度制定办公室行政管理制度,加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办公室内部机构的优化,通过监督、考勤、反馈制度等明确办公室行政管理目标,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通过办公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发挥办公室枢纽和桥梁的作用,促进地方高校有序运转。

参考文献

[1]程特立浅谈高校学院办公室行政创新管理[J]办公室业务,2020(16):11-12.

[2]江利平.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人文关怀[J].现代企业,2020(6):132-133.

[3]付皓轩,王希蒙高校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研究[J].才智,2020(17):247.

[4]王珊珊。高校行政办公室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升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109-112.

[5]李雷.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19(13):6-7.

[6]李锋.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行政办公室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8(23):164.

[7]周声宇.高校行政办公室的人本管理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4);:248-249.

[8]庞宝鑫.管理学视野下高校院系办公室提升行政工作效能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1):44-47.

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较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行政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 范文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办公室在单位中,是沟通上下的喉咙、协调左右的纽带、传递信息的中枢,又是协助领导决策的“外脑”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手足,有“不管部”之称。有效的办公室行政管理,能使工作运行顺利。

办公室作为单位的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能是办公室的职责和权力的综合表现,它渗透到单位的各个部门之中。办公室担负着协调单位各部之间关系的任务,处理事务,进而提供支持性服务,以保障各部门的灵活高效运转。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强,接触面广,既要承上,又要启下,还有横向联系。工作范围广,既要参与政务,又要管理事务。其次是服务面宽,上下左右、大大小小的事都会汇集到办公室来,工作内容极其繁杂。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协调很重要,不论是上报还是下发,需要办公室一一切沟通,协商并组织落实。由此可以看出,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办事能力、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一、办公室管理中的人事 方法

通常,确定要做的工作和如何做,是管理工作中最简单的任务,而最重要的则是管理的主观或人事方面。由于办公室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着职责的人在负责,行政管理中的共性问题,首要就是职责人的问题。因此,信任、公正、耐心和常识是对解决人的问题的人的基本要求。成功的办公室管理者要博得下属的尊敬和忠心以确保部门的最高工作效率,必须具有一定的个人品质。那就是把下属作为朋友对待、使自己成为单位一员而又丝毫无损于管理职位的尊严。管理者对人不能过于亲近,因为过于亲近往往导致过于宽厚,而过于宽厚又会导致失去尊重和信任。当然冷淡和采取过分严格的纪律同样也是不成功的。因为这样管理者要求服从以牺牲合作为代价。一种能使管理员成为一个领导人而不是一个工头的态度应是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这种态度能赢得最大的合作。办公室管理者在处理有时会破坏其部门工作高效运行的日常问题时,必须做到公正、坦率。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乐于了解问题的双方,并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在接近下属时,必须善于听取忠告,在处理下属个人的、私人的问题时,必须有耐心、宽容,最后还必须信守诺言。

二、对办公室工作进行有效计划。

办公管理不当,没有计划的人经常被日常的文书工作搞得晕头转向。如果努力使办公室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就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并坚持下去。办公室工作中的通病就是事必躬亲。适当的委派,把某项任务还同完成任务的权力交给别人,让别人和你一起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使下属得到充分得锻炼。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让别人来分担你的工作。想成为一个有效的 时间管理 者,就一定精通委派的艺术。

三、改善办公室时间运筹方法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办尽可能多的事。具体方法是对遇到的事情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取消它?首先找出有哪些事根本不必做,有哪做事做了也全然是浪费时间,没有效果。如果有些事不能,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该立刻停止。二是能不能与别的事合并?把能够合并起来的事尽理合并起来办。三是能不能代替它?用费时少的办法代替费时多的办法而同样能达到目的,自然是最佳方案了。

四、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

办公室工作的量化管理需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衡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两者的比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时间的现象。定性,就是对人与事的特性进行鉴别和确定。定性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定量是通过一种数字符号显示人的功能特性或人的效率特性。同时,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也需进行测量与评定工作效率。对于办公室工作时间及业绩和贡献的都需要全面确定行为价值。再其次,就是掌握好动静结合的原则。具体可通过制定工作标准,制订工作定额的要求,办公室工作分类。

五、权责相称适当授权

授权就是把工作委托给胜任工作职责的那些人。必须授予足够的权力才能保证工作的完 成,工作要出成果就必须互相了解。从上到下,权责关系必须清楚,这样才能贯彻全部职能,有交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任务的重复和交错现象。有些从来就不去学习授权,却坚持要自己去处理琐碎的工作。有些是把许多职责交给下级,却很少给予或根本不给权力。然而,办公室要想管理好,就非适当的授权不可,至少给予足够的权力,使工作完成,得以让骨干工作人员发挥主动性,并保证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当然,这得看被授权力和职责的人必须愿意承担义务,必须胜任所负责的工作的情况下。但不幸的是,许多管理者不会授权,因为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作用,或者说他们不相信下属的工作才能,以为工作非他们自己是不能做好的。也还有一些管理员,对工作只喜欢自己动手做,而不愿让别人碰一下。管理员也有由于心理上的动机而不肯授权于人的,他们怕竟争,怕失去信誉和赏识,怕自己的短处会暴露出来。这种惧怕心理往往会导致工作不好、生产率低下,并使部门中工作人员的士气严重低落。

六、有效的办公室人际沟通

沟通是一种高度个人的、感情的过程。单位的办公室,如同在其中工作的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改进沟通上,一个办公室内行之有效的办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者不但应关心选择合适的沟通手段,而且,要关心接受信息者的情感反应、态度和感觉。但是,除非发出信息者已得到某种确认信息已被收到和内容已被准确理解,就不能肯定沟通已经完

人际沟通有助于激励工作人员以尽可能有效的方式完成他的工作。建立办公室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单位面临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与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沟通不是一种由管理者到下属到管理者的单向通道。沟通要能有效,必须是双向的---上下于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而且在管理者的之间和下属之间还有“便道”。双向沟通是许多单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有效的双向沟通中起助手作用的是办公室管理者,他起着“连接拴”的作用,是上、下沟通的主要 渠道 。管理者同时是局中两个互相重迭的群体的成员。作为“连接拴”,管理员在一个群体他的下属中是上级,而在另一个群体管理员要对其中层管理者负责,他是下属。作为一个“夹在中间”的人,办公室管理者必须小心地选择用于双向沟通的合适媒介,这种媒介能清楚地向接收者传输信息,而后者通过反馈将表明他们对信息内容有明确的理解并将采取预定的行动。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毕业 论文

一、绪论

随着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着重从社区这一角度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

二、本论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1、患病就医难

2、啃老现象不容乐观

3、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4、孤单无助缺少交流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1、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2、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3、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4、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5、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三、结论

“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慰籍。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着重探讨利用社区这一窗口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关键词:和谐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改善 措施

“四代同堂”曾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家庭模式已被分解。现在很多城镇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独守空巢”,他们在对儿女“看不见”的思念中度日,而儿女们忙于工作和应酬,经常把老人“遗忘”了。福州市区凤凰北新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被发现在家中孤独去世。老人的几个子女虽住在福州,但却没有和他同住。显然,这是一位“空巢老人”。这位老人的孤独去世警示世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尚需探索,在我国“老龄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候应先破解“养老”难题。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什么是空巢?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栖息着很多小鸟,它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在这片山林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据调查,在这些“空巢老人”中,不少“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享受着亲情的滋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也有相当部分老人孤独无助,患病时没钱看病,健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病就医难。“空巢老人”在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寂寥生活的同时,最需要“三大保障”,即:经济供养保障、医疗药费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南京普通老职工每月退休金在1000多元,只能用于日常支出,遇到疾病等就无能为力了。“空巢老人”中,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并且不少人都是多病缠身。据了解,南京城市“空巢老人”每年平均医药费支出为5000元,很多人没有医保,因病致贫现象突出。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他们当中,参加医疗 保险 的老人仅占50%左右。目前,多数退休工人退休金普遍不高,这笔钱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尚可,遇到重大疾病就捉襟见肘了。还有,老人一般得的都是“富贵病”,近一半的老人患病时自己买药治疗,药用久了,老人多半觉得花那么多钱也治不好病,还不如少吃或不吃药。由此对他们而言,参与医疗保险显得尤为重要。

2、孤单无助缺少交流。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有的老人在老伴离去后,由于子女反对或思想观念陈旧,不敢或拒绝再婚。他们本来就性格内向,整日里又一人独守空房,心理郁闷势必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

3、啃老现象不容乐观。据调查,虽然“空巢”老人子女中85%有收入,但70%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或医疗费用资助。且由于子女下岗、购房或孙辈上学择校等原因,他们还得挤出微薄的退休金,帮助子女承担开支。

4、生活条件有待改善。部分“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日常卫生保洁不到位,还把日常用品堆放于床的周围,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显得紊乱窄小。他们年老体弱,还得买菜煮饭。为图方便省事,常常煮一顿吃三餐,有的还为省钱,排队购买降价打折食物。甚至有的老人还在使用被淘汰的煤炭炉。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子女亲人的关爱。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老人们的养儿防老观念也在逐渐淡化,他们认为依靠社会提供养老帮助是今后养老趋势。虽然在养老观念上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收入低是影响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在现代城市里,“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一大遗憾,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关爱“空巢老人”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地方都对养老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街道、社区、社会志愿者团体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给予了多方帮助。针对街道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建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职能部门指导下,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把“守望工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事项开展,以社区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

(一)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定时为“空巢老人”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健康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免费体检,并制定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年检表、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基本情况表和高龄“空巢老人”健康随访表,这些措施的实行将有效地避免延期诊断和突发疾病的可能性发生。街道社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免费开通绿色代购通道,开展为老人生活用品、保健用品和器具免费配送服务,只要拨打一个电话或直接到社区服务站登记所需要的商品和规格,即可送到老人的家中。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专为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如:免费办理120安全出行卡、免费发放健康杂志《社康服务》、免费发放 健康食谱 及食物相克表、定期上门传授居家养生 保健操 和手疗操等,这些服务必将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二)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依托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保障,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养老。由于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建立大量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大批老年人,即使是以后社会保障有了很大发展,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的愿望。因此,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老龄化初期,政府大规模办机构进行养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养老回归社区;最后回到家庭,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国外养老福利服务的 经验 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举办大中型老年福利机构解决养老问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纷纷进行养老福利服务的战略调整,把大量的养老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制定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共识,并进行了各国的实践探索。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法国设立了老年人专业社区。美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瑞典的社区服务方案鼓励老人在家生活。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料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在推行了几年西方式的养老院养老模式不成功的情况下,80年代末,日本逐渐构建起了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居家养老体制。现在,日本有的老人居家养老。香港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发展一系列的服务支援,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服务等2。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不能自理计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规模为1289万人,20xx年增加为1531万人,2020年达到2184万人,2030年超过3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假设按照10%需要入住养老院计算,仅高龄老人所需要的养老床位,为150万张,20xx年为213万张,2020年为307万张,2030年则需要424万张。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养老床位数只有约60---70万张;大约有6%-8%的老年人口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通过健全与完善社区照料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经济供给由国家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家庭进行;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国家将居家养老省下来的公共养老设施费用,补贴给居家养老和发展社区服务,以法规形式规范化,成为一定历史阶段下老龄社会稳定的养老模式。

2、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 文化 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在市内活动的占,去外地活动占有。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目前我国逐步形成“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需要庞大的社会资源支付。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也是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服务要立足于社区,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综合性的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发达国家在研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和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时,特别注重不同群体和不同组织,即家庭、亲属、朋友、邻里和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照料服务中的职能分工。当前我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难题是有能力承接服务的中介组织匮乏。在此背景下,部分基层政府尝试通过建立专职队伍和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辐射的办法,以求突破瓶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中介机构(包括部分养老服务超市),主要从事收集养老服务信息,开展养老、维权、保健、旅游和咨询等服务。在养老服务队伍上,提供照料的主要是女性(离家近、收入稳定、工作时间有弹性、一般是老人的邻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责任和感情的驱动)。

(四)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各地要贯彻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则,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上老年大学、短途旅游等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内外各种活动。

1、创建“星级”老年活动中心。要按照“星级”老年活动中心标准,改变过去单一搓 麻将 现象,设置电视、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

2、成立老年文体组织。各社区都要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人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门球、气 排球 、健身球等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并经常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3、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老年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大学工作,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各教学点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课后开展各种趣味性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外出观光,调动学员积极性。

(五)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还是不够。每个社区都应该掌握空巢老人情况,把他们的资料包括健康状况登记在案,方便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对“空巢老人”的身体、家庭状况、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遇到突发性状况,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联系亲属,并通过经常性走访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制作“街道‘空巢老人’连心卡”,上面记载街道联系人、小区联系人电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制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联系卡,发到所有“空巢老人”的手中,使他们随时都能在急需的时候找到服务人员。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空巢老年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按照老龄工作方针,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来建强、张乐:《传统家庭养老冷落“空巢老人”》,载于《福州日报》10月30日。

2、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

3、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关爱“空巢老人”维护和谐社会》,10月27日。

4、严秀华:《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和谐社会》,载于《闽南日报》,2月8日,第1版。

5、王庆华:《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首席医学网08月22日。

关于办公室管理的论文模板

关于办公室管理的论文

关于办公室管理的论文,不同的体裁也能写出文采和风格,每个人的写作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相信你一定有过绞尽脑汁编写论文的经历,文章不能够写成流水账,以下是关于办公室管理的论文,欢迎阅读分享!

政府办公室是政府工作的核心部门,其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政府的整体工作。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调动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整体合力,开创了一种团结向上、积极奉献、努力作为的工作氛围。

一、以制度化管理现代一种责无旁贷的意识。

我们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择优的,整体素质比较好。但是,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一定要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衡量机制。首先,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实行规范管理。一方面,围绕制度的深度、广度、内涵提升做文章;另一方面,在制度与制度的制和关联性上下功夫。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领导班子职责与分工细则、办公室主任会议议事规则和决策、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值班制度、工作人员过错追究办法等。在制度制定时把握政策性和实效性,多一些标准,少一些概念,多一些定量,少一些定性,将操作规则细化到每一项具体事务的处理上。大到小事任免、大事决策、经费核报,小到外联接待、车辆调度、文电处理、值班安排等都有章可循,每天的工作井然有序。其次,努力寻求制度化管理与人情管理的契合点。极端的制度化预不可谈,也不理想。各科室在大框架的统一下,自身有很大的自主权,无论是调研、督查工作,还是信息工作,都可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尊重人、理解人入手,经常用换位思考来衡量规章制度和合理性,全力创造一种较好轻松的工作环境,还另找到了一条以制度化管理体系为基本,制度化与人情化管理互相促进,彼此平衔的新路子。

二、以团队式管理,倡导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政府办公室工作无论大小,都必须一丝不苟,不得有半点懈怠,更不得有半点差错。虽然时间上没有定数、任务上没有定量,都不得凭工作论报酬,需要的是无私奉献。这种品质的形成,不是指令所能做到的。我们就尽量创造一种和谐、温暖、健康的工作环境,把大家引导到热爱集体,维护整体利益的层面上来,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团队活动,给大家在有益的整体活动中增进了解,加强意识,以所在集体为荣,以所在集体为乐,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同时,着力于引导大家树立强烈的事业心,树立不断创新和追求旧越的意识,让大家在工作中达到默契,共同创造一种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的工作环境。

三、以创优式管理激活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

我们以培育好的思想、锻炼好的潜力、保持好的作风、树立好的形象为重点,在办公室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创满”活动。采取科室自荐、民主推荐和组织评审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开展“满意工勤人员”、“满意股室”、“满意公务员”等针对性强的内部评选活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做到每日一读、每周一学、每月一课、每季一题和每半年一考,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促进了办公室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以亲情式管理健全一种待遇留人的机制。

一是健全用人机制中践行亲情式管理。身处政府核心部门,事业的成功、个人的进步,始终是大家最为关心:请记住我站域名的问题。而办公室的干部天天为领导工作服务,耳濡目染,又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因此,办公室不仅应是培养人才的熔炉和阵地,也应是输出人才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坚持对办公室人员严格要求、加强领导,在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前途、事业置身于党的事业之下的同时,又时刻关心办公室干部的成长进步,把对他们的感情寄寓在积极创造成才环境的过程之中,经全力解决他们的职级待遇,又有计划地提拔、交流,及时把那些党性强、作风硬、实质突出的优秀干部推荐到领导岗位,真正使办公室成为“一池活水”。二是在改善待遇机制中践行亲情式管理。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用适当待遇留人”的要求,在教育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同时,本着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于工作、生活中存在困难和问题的职工,千方百计帮助其解除顾虑、尽心竭力协助其解决难题,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一份来自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一、研究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的意义

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企业内的事务也不断增多,方方面面的事务都需要办公室来进行枢纽,信息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各种信息都要在办公室进行中转,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等已经占据了办工作工作的重要部分,办公室的信息管理工作也要有所调整和改进。信息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办公室工作中的一项,在办公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政策过程中,对于实现企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信息管理工作来进行。此外,办公室工作改革的新思路、方法、举措等也都需要信息管理工作来进行。信息管理工作不仅协调了企业内的各项工作,同时对于发挥办公室工作职能、各项工作的综合处理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的特点

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人才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在人才培养地有着很多自身的特点,如智力资源丰富、思想活跃、技术水平先进等,而办公室信息工作也是一样,有着独特的工作特色,主要表现在以计算机为中心,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和工具来实现全面、广泛、迅速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的目的,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管理开展各习工作的进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信息来源广、数量多、传播快、各领域前沿信息丰富,信息的知识型特点明显和信息反馈快,消化能力强,信息需求量大等几方面,下面主要从这两点内容人手来进行详细说明。(1)信息来源广、数量多、传播快。企业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的特点是在对信息的来源与传播中体现的,而由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工作中信息量的需求相对较高。所以对于信息的采集与传播都有着非常自觉的行为。而企业的工作人员除了工作职责外,同时也要进行一些相关信息的采集工作,因此,对于信息的采集加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掌握好信息,才能提高整体水平,从而在企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信息反馈快,消化能力强,信息需求量大。企业办公室智力资源丰富,技术手段先进,具有信息反馈快和消化能力强的特点,企业工作者在接受新信息后,能迅速加以思考,并适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企业员工无论出于对自己工作的考虑,还是企业对于发展的要求,其结果都是信息需求量增大,并得到及时反馈和消化利用。

三、如何加强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

(1)更新观念,加强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对信息工作管理的再认识。

在新时期,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的信息传递的内容、数量、方式(来源)都发生了根本改变。过去的信息内容陈旧,数量稀少,传播方式(来源)单一;而新时期的信息内容更新快、数量多、来源广、方式新,已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工作习惯和思维定势,渗透到学校管理领域的方方面面,产生难以预计的深刻影响。因此,企业办公室的管理工作者必须认清信息工作飞速发展的客观现实,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对信息工作的有效管理,达到企业办公室新时期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成为一名称职的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

(2)认真学习,努力培养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

一是信息工作的管理要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着重反映企业内部的建设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反映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二是信息管理人员需要熟悉企业工作,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文字表达与综合分析能力等,能细致地做好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传送、反馈和存储等日常工作;三是要组织现有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者进行信息管理工作的系统培训和学习,掌握现代化信息管理工作方法和技术,不断提升企业办公室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3)改进方法,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效率。

新时期企业办公室既是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也是一个信息工作管理系统,要充分发挥这一系统的功能,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一方面,信息发布后,反响如何,执行情况如何,要有跟踪有反馈,要有专门的信息联络点并由专门的信息联络员限期报送,配合专门的'快速报送信息传送系统(电话、网络等)来完成。凡在信息工作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均属信息联络员、信息联络点必报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实行双向信息沟通,动态信息交互应成为新时期信息反馈的主流。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网上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在直接实现工作目标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使对方获得全部的信息资料,使信息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加强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是企业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建立先进的办公室信息管理机制,只有这样,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才能迈上新的台阶,企业工作才能走在全国的前列。

1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很多人认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一份轻松地、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每天无非是做一些繁杂的事物,专业技能要求不高,随便抓个人就可以胜任[1]。确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比较繁琐,尤其是二级学院,每天都承担各类的事务,这些工作不仅来源于学院领导,而且来源于学校的其他行政部门,学院办公室更需要面对不同的部门,如人事处、计财处、对外交流处、宣传部、保卫部等等,每一项工作都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专业而且高效的完成,工作复杂程度可想而知[2]。因此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组织协调能力、灵活多变的办事能力、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的学习能力,方可胜任工作岗位。

2行政管理人员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尤其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资源,而高校行政管理岗位就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发展相对明显滞后。“边缘化”高等教育的空前发展,使得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随之而来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得到了提高,而作为同样处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增幅却并不明显,并不是教育受到重视的主要受惠者,与高校教师相比,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自然产生了被“边缘化”的危机感[3]。压力、职业地位行政管理人员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行政工作经常处于繁杂的超负荷运转状态,特别是在高学历人才云集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相对较低,这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职业地位主要体现在职业认同度、自我成就感和福利待遇方面等方面。如今的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行政”的倾向,学校的主要领导是“双肩挑”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支配着高校工作的决策。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相比,无法找到职业地位和自我成就感,长期以往,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产生职业倦怠情绪。管理队伍青黄不接高校自扩招以来,为保证高校教育质量,将引进人才计划的重点安排在教师岗,行政管理人员的少之又少,有的高校引进行政管理人员也是以编外或合同工的形式,与有编制的教师相比,薪酬、福利。待遇相差甚远,使得管理人才望而却步,逐渐导致行政管理队伍结构失衡,处在青黄不接的状态。

3如何实现学院办公室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按需设岗,按岗择人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作为基层管理机构,承担的工作复杂且涉及广泛,因而在人员配备方面就需要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按需设岗、按岗择人,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招到所需要的人才。同时还要不断的优化办公室行政管理队伍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等,确保建立一支人际关系和谐,能力互补、工作热情饱满的队伍。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要是从思想上重视管理工作,要把管理和教学、科研放到同样的层面上来抓,贯彻“人本管理”的思想,引导行政管理人员调整心态,明确工作目标,认识管理的重要性,树立浓厚的服务意识,尤其是“超前服务”的观念[4],只有这样的管理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自身素质

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行政管理的效果,因此应该鼓励管理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改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5]。此外,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工作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一所好的大学,离不开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撑,一流的师资队伍,也离不开一支好的行政管理队伍,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二级学院管理队伍的建设,只有基层的队伍建设好,才能建设一支专业程度高,服务理念强的高水平高校行政管理队伍。

办公室作为一个沟通上下,联络所有机构的职能机构,办公室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我整理了,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篇一 浅谈企业办公室管理 摘 要:办公室是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络四面八方的枢纽。也是企业的一面旗帜,是形象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为了寻求自身的健康发展,各企业也都努力找寻方法,由于企业办公室的管理水平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提高企业办公室管理水平非常重要。 关键词:企业 办公室管理 办公室是一个综合办事机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整体的职能不外乎就是“参谋、服务、协调”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级部门的正确决策,关系到各级 *** 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各级部门能否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地确保政令畅通。在新形势下,随着机构的变革和发展,办公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任务日益加重,要求越来越高,决不是仅限于档案转发,来人接待,车辆管理等琐碎工作了。 一、办公室在企业中的作用 1.枢纽作用 主要是完成承上启下、档案吞吐、资讯集散的总枢纽。 2.助手作用 ***1***协助领导制定决策; ***2***协助领导实施各项领导或管理工作; ***3***为领导处理档案、资讯; ***4***完成领导交办的一切事宜。 3.参谋作用 4.资讯的反馈作用 5.沟通协调作用 二、办公室管理职责 办公室管理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所以,其职责范围也包括了很丰富的内容。 1.辅助领导决策。办公室工作不但要对来自上下、左右、内外的各种资讯、资料、情况等,进行收集、加工和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更要严把质量关,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及时高效,为领导的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2.协调内外关系。办公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所涉及的方面各种各样。不论是单位内部之间的联络还是与外界之间的交流,这些都需要办公室去一一沟通、协调并组织落实,因此协调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项任务也只能由办公室部门来承担。办公室应当把协调工作当作是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任务来完成。 3.健全规章制度。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制定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办公室重要的工作任务。 4.业务档案管理。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企业不断壮大,企业办公室要根据自身特点搞好包括文书、人事、科技等档案的收集整理、统计保管,以便发挥企业档案的参评利用价值,搞好企业档案管理服务工作。 三、不断提高企业办公室管理水平 1.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建立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可以确保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地运作,从而提高员工队伍的工作质量与效能。一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做到管人管事。要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具体制度;要深化和推行政务公开,以公开促效率,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二要完善绩效考评办法,做到明岗明责。确定目标考核的原则、物件、内容、方法、评价依据及标准等。在此基础上,对岗位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根据各部门工作的计划任务和目标,按职能分解落实到人。三要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到有力有效。要在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努力使制度成为全体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提高企业办公室人员素质。办公室人员是进行办公室工作的主体,只有他们的素质得以提升,对办公室工作质量的提高才有所帮助。一是要注重实践锻炼,要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加强员工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二是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轮岗交流等方式,促使办公室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办公人员工作效率。一是明确计划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办公室作为综合 *** 部门,工作事务纷繁琐碎,既要辅助领导决策,又要搞好服务全域性工作,这就要求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保持清醒头脑,按照工作主次轻重,做到先急后缓。为了梳理好自身工作思路,在此建议大家准备一个随身笔记本,在上面可以列明每日工作计划和临时任务,一旦完成某项进行相应勾划,当天工作结束前通过核对勾划来检视一天工作完成情况。二是严谨方法策略,专注工作细节。办任何事都讲求方法原则,要想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抱着严谨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环节,不因事小而怠慢,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同时,工作时要专注办公,一心一意,尽量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工作,方可提高办事效率。 4.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的整理工作是一件既繁琐又需要重复整理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对各类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分类、调阅,建立系统的管理模式。对于上级发文,检查记录、政策性档案,在整理过程中,首先应对该档案进行鉴别,稽核档案属于哪一级别,充分地重视和利用先前的整理基础,以确定档案整理的任务和要求,不要轻易打乱重整。因此应按档案整理规范要求装订后进行传阅,阅办完毕后,已初步进入归档程式,进一步归整,以备平时查阅。 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新型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需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推动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开创企业高效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延东.新时期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实践体 会[J].办公室业务,2011***07***. [2]吕凤利,浅谈对企业办公室管理的认识. [3]杨惠敏,论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科技资讯,2009***22***. [4]褚春雨.新时期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探究. 篇二 办公室管理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办公室作为一个综合、全面的办事机构,工作内容与方式方法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办公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公室工作唯有与之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发挥作用。本文从办公室的职能出发,研究和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办公室;管理;改进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公室工作及管理任务日益显得复杂和重要。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管理,因此办公室管理要从整体系统来把握,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而提高管理效率则主要靠部门协调、参谋助手、为群众服务等职能来实现。 一、办公室只能简析 综合协调是办公室管理人员的基本功。办公室作为一个沟通上下,联络所有机构的职能机构,综合协调作用是办公室的基本职责。办公室处于关键位置,与领导接触相对较多,同时与其他部门联络紧密。所以要不断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把握新动向,能及时掌握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新形势下,由于各个部门所处的位置不同,也由于各类人员在思维方式、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往往偏重于注意自身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别的部门或别人的要求,使得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不一致,以致于不能发挥整个组织的最大功能,不能形成最佳的合力。这就要求各级办公室要通过联络、沟通、调解、协商等方式来有效地统筹协调各部门之间各方面的关系,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绝不能把遇到的矛盾简单地上交给领导。特别要站在全域性的立场和高度对各部门进行综合平衡,集中多方意见,多方协商,求同存异,秉公处理,要以公正平和的心态调整、理顺和改善各单位之间、人际之间的关系,解决工作中的矛盾,从而带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参谋助手是办公室管理人员应尽的义务。在现代资讯社会,各种形势瞬息万变。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办公室人员要深人开展调查研究,经常给领导提供有关的统计资料和业务管理资讯,并依据党的方针和国的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地提出可行性建议,撰写出客观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为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服务。要克服“言多必失、言高盖主、言低丢面”的困扰,不以言轻而金口难开,要敢于进言,敢于献计,大胆进谏。要坦坦荡荡,出于公心,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说真话,说实话。要大力创新,经常给领导提出深思熟虑、脱凡出新的参谋意见,成为领导必不可少的智囊团和参谋部。 做好服务是办公室的长期职责。办公室的服务工作要从观念、思维方式进行改变。以往多数办公室人员处于被动的工作状态,往往等待事务找上门来才作为,而不是主动帮助或从多层次、多角度去提供服务。新形势下,办公室服务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要提高服务的质量就必须由传统的被动服务向积极主动服务转变。办公室人员必须树立创新的服务意识。要创新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增强中心意识、实效意识、质量意识和开放意识。办公室工作要紧紧围绕着党政中心工作部署:要建立资讯灵敏、反映快捷、优质高效的办公室工作机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办公,如自动化办公,网路化办公,无纸化办公等;要善于当高参、谋大事、顾全域性,为领导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要以开阔的视野,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思考新问题,拓展思路,实现工作上的突破。要创新工作方法,如工作运转快且细致人微;能准确把握领导意图和思路,善于提出可行性意见供领导参考;树立精品意识,对各项工作一丝不苟,严格把关;督办事项要改变单纯奉命行事的方法,做到务实、踏实、落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等。 二、强化办公室各项职能 首先,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要做好办公室的工作,关键在人。因此,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应该以德为先,即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极强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通过加强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和观点,养成良好的保密意识和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意识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做好工作的基础。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如何,不仅影响到本单位的工作效率,还会影响集体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眼勤、手勤、腿勤,要有吃苦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做到求实、务实、踏实。 其次,充分发挥协调机制。在 *** 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领导者协调工作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在日常工作中,应具体从政策协调和关系协调这两大类工作出发,做好协调工作。 其一,政策协调。办公室的中心任务是辅助领导决策。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决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决策过程中,办公室要协助领导收集资讯、研究政策、提供决策方案,或者参与试点工作等。作为办公室人员在协助领导制定政策和规章时,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从全域性、长远利益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政策的协调工作。 其二,关系协调。办公室的协调工作按协调涉及的关系可分为领导成员之间的协调、上下关系的协调、左右关系的协调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办公室人员在参与协调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时,侧重于协调某些领导成员偏离党和 *** 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脱离实际的认识问题,侧重于协调领导成员之间的团结问题。由于领导成员各自分管业务工作的局限性和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彼此资讯传递的不同,往往在同一问题上产生不同的看法。办公室人员成天为领导服务,可凭借直观判断和经验,及时发现他们之间的矛盾,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及时、灵活地进行协调。协调时,既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又要沟通讯息、清除隔阂,努力设法促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以达到融洽共事、团结一致的目的。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孤立的管理系统是不存在的,它总要与其他系统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这些关系有时看来并不直接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发生影响,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关键问题上,如能协调一致,同舟共济,对克服困难、搞好工作、完成重大任务,将起很大的作用。实践证明,哪里的横向关系搞得好,哪里的气氛就活跃,工作就有起色。办公室在协调时,一定要注意以诚相待,平等协商,力求做到协调一致,高效率地实现本单位的目标。人际关系的协调是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认为,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办公室人员在跟各类人交往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物件,采用灵活多样的协调方法,力求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学会和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即在次要问题上适当让步,在文字协议中使用必要的模糊语言,在特殊条件下迂回前进,寻求最佳协调的艺术,这样就会应付自如,达到协调的目的。与此同时,要创设融洽和谐的人事环境,以达到配合恰当,同步运转的目的。 最后,建立健全办公室管理体制。办公室应根据实际出发,建立科学的行政目标管理体制,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使工作人员明确工作的目的性,能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方式。各部门应对具体业务内容进行再分工,对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适当调整,并制定工作计划,形成一套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在体系制定完成后,再将目标细化,将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明白工作职责之后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最后,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这样既可以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待遇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又能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竞争的压力,从而打消工作人员消极、懒散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此外,领导应准确掌握办公室从业人员的需求,因时、因人、因需求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景军.企业办公室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城市经济,2012***02***. [2]刘恩玲.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难点和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04***. [3]李贵其.从“四抓”入手提升办公室工作效能[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01***.

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较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行政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 范文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办公室在单位中,是沟通上下的喉咙、协调左右的纽带、传递信息的中枢,又是协助领导决策的“外脑”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手足,有“不管部”之称。有效的办公室行政管理,能使工作运行顺利。

办公室作为单位的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能是办公室的职责和权力的综合表现,它渗透到单位的各个部门之中。办公室担负着协调单位各部之间关系的任务,处理事务,进而提供支持性服务,以保障各部门的灵活高效运转。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强,接触面广,既要承上,又要启下,还有横向联系。工作范围广,既要参与政务,又要管理事务。其次是服务面宽,上下左右、大大小小的事都会汇集到办公室来,工作内容极其繁杂。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协调很重要,不论是上报还是下发,需要办公室一一切沟通,协商并组织落实。由此可以看出,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办事能力、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一、办公室管理中的人事 方法

通常,确定要做的工作和如何做,是管理工作中最简单的任务,而最重要的则是管理的主观或人事方面。由于办公室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着职责的人在负责,行政管理中的共性问题,首要就是职责人的问题。因此,信任、公正、耐心和常识是对解决人的问题的人的基本要求。成功的办公室管理者要博得下属的尊敬和忠心以确保部门的最高工作效率,必须具有一定的个人品质。那就是把下属作为朋友对待、使自己成为单位一员而又丝毫无损于管理职位的尊严。管理者对人不能过于亲近,因为过于亲近往往导致过于宽厚,而过于宽厚又会导致失去尊重和信任。当然冷淡和采取过分严格的纪律同样也是不成功的。因为这样管理者要求服从以牺牲合作为代价。一种能使管理员成为一个领导人而不是一个工头的态度应是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这种态度能赢得最大的合作。办公室管理者在处理有时会破坏其部门工作高效运行的日常问题时,必须做到公正、坦率。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乐于了解问题的双方,并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在接近下属时,必须善于听取忠告,在处理下属个人的、私人的问题时,必须有耐心、宽容,最后还必须信守诺言。

二、对办公室工作进行有效计划。

办公管理不当,没有计划的人经常被日常的文书工作搞得晕头转向。如果努力使办公室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就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并坚持下去。办公室工作中的通病就是事必躬亲。适当的委派,把某项任务还同完成任务的权力交给别人,让别人和你一起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使下属得到充分得锻炼。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让别人来分担你的工作。想成为一个有效的 时间管理 者,就一定精通委派的艺术。

三、改善办公室时间运筹方法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办尽可能多的事。具体方法是对遇到的事情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取消它?首先找出有哪些事根本不必做,有哪做事做了也全然是浪费时间,没有效果。如果有些事不能,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该立刻停止。二是能不能与别的事合并?把能够合并起来的事尽理合并起来办。三是能不能代替它?用费时少的办法代替费时多的办法而同样能达到目的,自然是最佳方案了。

四、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

办公室工作的量化管理需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衡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两者的比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时间的现象。定性,就是对人与事的特性进行鉴别和确定。定性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定量是通过一种数字符号显示人的功能特性或人的效率特性。同时,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也需进行测量与评定工作效率。对于办公室工作时间及业绩和贡献的都需要全面确定行为价值。再其次,就是掌握好动静结合的原则。具体可通过制定工作标准,制订工作定额的要求,办公室工作分类。

五、权责相称适当授权

授权就是把工作委托给胜任工作职责的那些人。必须授予足够的权力才能保证工作的完 成,工作要出成果就必须互相了解。从上到下,权责关系必须清楚,这样才能贯彻全部职能,有交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任务的重复和交错现象。有些从来就不去学习授权,却坚持要自己去处理琐碎的工作。有些是把许多职责交给下级,却很少给予或根本不给权力。然而,办公室要想管理好,就非适当的授权不可,至少给予足够的权力,使工作完成,得以让骨干工作人员发挥主动性,并保证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当然,这得看被授权力和职责的人必须愿意承担义务,必须胜任所负责的工作的情况下。但不幸的是,许多管理者不会授权,因为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作用,或者说他们不相信下属的工作才能,以为工作非他们自己是不能做好的。也还有一些管理员,对工作只喜欢自己动手做,而不愿让别人碰一下。管理员也有由于心理上的动机而不肯授权于人的,他们怕竟争,怕失去信誉和赏识,怕自己的短处会暴露出来。这种惧怕心理往往会导致工作不好、生产率低下,并使部门中工作人员的士气严重低落。

六、有效的办公室人际沟通

沟通是一种高度个人的、感情的过程。单位的办公室,如同在其中工作的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改进沟通上,一个办公室内行之有效的办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者不但应关心选择合适的沟通手段,而且,要关心接受信息者的情感反应、态度和感觉。但是,除非发出信息者已得到某种确认信息已被收到和内容已被准确理解,就不能肯定沟通已经完

人际沟通有助于激励工作人员以尽可能有效的方式完成他的工作。建立办公室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单位面临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与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沟通不是一种由管理者到下属到管理者的单向通道。沟通要能有效,必须是双向的---上下于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而且在管理者的之间和下属之间还有“便道”。双向沟通是许多单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有效的双向沟通中起助手作用的是办公室管理者,他起着“连接拴”的作用,是上、下沟通的主要 渠道 。管理者同时是局中两个互相重迭的群体的成员。作为“连接拴”,管理员在一个群体他的下属中是上级,而在另一个群体管理员要对其中层管理者负责,他是下属。作为一个“夹在中间”的人,办公室管理者必须小心地选择用于双向沟通的合适媒介,这种媒介能清楚地向接收者传输信息,而后者通过反馈将表明他们对信息内容有明确的理解并将采取预定的行动。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毕业 论文

一、绪论

随着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着重从社区这一角度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

二、本论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1、患病就医难

2、啃老现象不容乐观

3、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4、孤单无助缺少交流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1、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2、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3、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4、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5、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三、结论

“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慰籍。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着重探讨利用社区这一窗口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关键词:和谐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改善 措施

“四代同堂”曾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家庭模式已被分解。现在很多城镇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独守空巢”,他们在对儿女“看不见”的思念中度日,而儿女们忙于工作和应酬,经常把老人“遗忘”了。福州市区凤凰北新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被发现在家中孤独去世。老人的几个子女虽住在福州,但却没有和他同住。显然,这是一位“空巢老人”。这位老人的孤独去世警示世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尚需探索,在我国“老龄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候应先破解“养老”难题。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什么是空巢?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栖息着很多小鸟,它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在这片山林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据调查,在这些“空巢老人”中,不少“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享受着亲情的滋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也有相当部分老人孤独无助,患病时没钱看病,健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病就医难。“空巢老人”在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寂寥生活的同时,最需要“三大保障”,即:经济供养保障、医疗药费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南京普通老职工每月退休金在1000多元,只能用于日常支出,遇到疾病等就无能为力了。“空巢老人”中,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并且不少人都是多病缠身。据了解,南京城市“空巢老人”每年平均医药费支出为5000元,很多人没有医保,因病致贫现象突出。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他们当中,参加医疗 保险 的老人仅占50%左右。目前,多数退休工人退休金普遍不高,这笔钱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尚可,遇到重大疾病就捉襟见肘了。还有,老人一般得的都是“富贵病”,近一半的老人患病时自己买药治疗,药用久了,老人多半觉得花那么多钱也治不好病,还不如少吃或不吃药。由此对他们而言,参与医疗保险显得尤为重要。

2、孤单无助缺少交流。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有的老人在老伴离去后,由于子女反对或思想观念陈旧,不敢或拒绝再婚。他们本来就性格内向,整日里又一人独守空房,心理郁闷势必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

3、啃老现象不容乐观。据调查,虽然“空巢”老人子女中85%有收入,但70%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或医疗费用资助。且由于子女下岗、购房或孙辈上学择校等原因,他们还得挤出微薄的退休金,帮助子女承担开支。

4、生活条件有待改善。部分“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日常卫生保洁不到位,还把日常用品堆放于床的周围,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显得紊乱窄小。他们年老体弱,还得买菜煮饭。为图方便省事,常常煮一顿吃三餐,有的还为省钱,排队购买降价打折食物。甚至有的老人还在使用被淘汰的煤炭炉。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子女亲人的关爱。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老人们的养儿防老观念也在逐渐淡化,他们认为依靠社会提供养老帮助是今后养老趋势。虽然在养老观念上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收入低是影响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在现代城市里,“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一大遗憾,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关爱“空巢老人”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地方都对养老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街道、社区、社会志愿者团体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给予了多方帮助。针对街道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建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职能部门指导下,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把“守望工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事项开展,以社区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

(一)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定时为“空巢老人”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健康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免费体检,并制定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年检表、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基本情况表和高龄“空巢老人”健康随访表,这些措施的实行将有效地避免延期诊断和突发疾病的可能性发生。街道社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免费开通绿色代购通道,开展为老人生活用品、保健用品和器具免费配送服务,只要拨打一个电话或直接到社区服务站登记所需要的商品和规格,即可送到老人的家中。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专为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如:免费办理120安全出行卡、免费发放健康杂志《社康服务》、免费发放 健康食谱 及食物相克表、定期上门传授居家养生 保健操 和手疗操等,这些服务必将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二)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依托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保障,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养老。由于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建立大量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大批老年人,即使是以后社会保障有了很大发展,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的愿望。因此,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老龄化初期,政府大规模办机构进行养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养老回归社区;最后回到家庭,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国外养老福利服务的 经验 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举办大中型老年福利机构解决养老问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纷纷进行养老福利服务的战略调整,把大量的养老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制定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共识,并进行了各国的实践探索。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法国设立了老年人专业社区。美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瑞典的社区服务方案鼓励老人在家生活。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料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在推行了几年西方式的养老院养老模式不成功的情况下,80年代末,日本逐渐构建起了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居家养老体制。现在,日本有的老人居家养老。香港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发展一系列的服务支援,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服务等2。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不能自理计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规模为1289万人,20xx年增加为1531万人,2020年达到2184万人,2030年超过3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假设按照10%需要入住养老院计算,仅高龄老人所需要的养老床位,为150万张,20xx年为213万张,2020年为307万张,2030年则需要424万张。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养老床位数只有约60---70万张;大约有6%-8%的老年人口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通过健全与完善社区照料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经济供给由国家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家庭进行;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国家将居家养老省下来的公共养老设施费用,补贴给居家养老和发展社区服务,以法规形式规范化,成为一定历史阶段下老龄社会稳定的养老模式。

2、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 文化 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在市内活动的占,去外地活动占有。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目前我国逐步形成“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需要庞大的社会资源支付。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也是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服务要立足于社区,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综合性的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发达国家在研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和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时,特别注重不同群体和不同组织,即家庭、亲属、朋友、邻里和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照料服务中的职能分工。当前我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难题是有能力承接服务的中介组织匮乏。在此背景下,部分基层政府尝试通过建立专职队伍和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辐射的办法,以求突破瓶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中介机构(包括部分养老服务超市),主要从事收集养老服务信息,开展养老、维权、保健、旅游和咨询等服务。在养老服务队伍上,提供照料的主要是女性(离家近、收入稳定、工作时间有弹性、一般是老人的邻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责任和感情的驱动)。

(四)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各地要贯彻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则,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上老年大学、短途旅游等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内外各种活动。

1、创建“星级”老年活动中心。要按照“星级”老年活动中心标准,改变过去单一搓 麻将 现象,设置电视、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

2、成立老年文体组织。各社区都要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人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门球、气 排球 、健身球等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并经常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3、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老年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大学工作,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各教学点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课后开展各种趣味性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外出观光,调动学员积极性。

(五)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还是不够。每个社区都应该掌握空巢老人情况,把他们的资料包括健康状况登记在案,方便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对“空巢老人”的身体、家庭状况、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遇到突发性状况,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联系亲属,并通过经常性走访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制作“街道‘空巢老人’连心卡”,上面记载街道联系人、小区联系人电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制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联系卡,发到所有“空巢老人”的手中,使他们随时都能在急需的时候找到服务人员。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空巢老年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按照老龄工作方针,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来建强、张乐:《传统家庭养老冷落“空巢老人”》,载于《福州日报》10月30日。

2、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

3、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关爱“空巢老人”维护和谐社会》,10月27日。

4、严秀华:《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和谐社会》,载于《闽南日报》,2月8日,第1版。

5、王庆华:《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首席医学网08月22日。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办公室的

作为办公室工作运转的中枢,行政文秘工作需要负责办公活动中各项日常工作的协调,行政文秘工作的效率、水平、质量将会影响办公室工作的日常运行。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政文秘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如何做好行政文秘工作

摘 要:行政文秘工作是综合办公工作运转的中枢,负责办公活动各项日常事务的协调,行政文秘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对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做好行政文秘工作,除了具备文秘工作本身的职业素养要求之外,各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同,要求的具体工作能力和素质也有所差异。本文针对行政文秘的工作性质,从加强行政文秘职业素质培养和行政文秘业务能力培养两方面浅谈如何做好行政文秘工作。

关键词:行政文秘;职业素质;业务能力

一、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思想政治素质

行政文秘所从事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不仅坚决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平时的言行和思想上都要与党保持协调一致,对国家政策的时局和动态随时进行领悟,对于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自律性、自觉性、和务实性,对于领导布置的工作要充分领会领导的意图,脚踏实地努力去完成。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每个行业每个岗位必须具备的良好品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同时带来了负面影响,使人们滋生了很严重的金钱主义人生观,钱成为了一切违法活动的根源,这种思想也严重影响了行政工作人员。我国的行政文秘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规范,更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制度体系,缺乏一定的监管,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对于我国的行政文秘工作人员,需要有道德标准来进行约束,这样我国行政文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才能有所规范,有所提高。

1.忠于职守

干一行爱一行,这是职业准则,行政文秘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很好的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对领导负责,脚踏实地的去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

2.诚实守信,遵规守纪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文秘工作的首要条件之一,行政文秘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在做到守时、守信、守约,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不违反工作条例,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严格律已。

3.待客热情,谦虚谨慎

行政文秘工作许多时候所代表的是领导的意见和意图,所以在待人接物方面要热情、谦虚谨慎。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文秘人员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在工作中要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调解矛盾,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4.注重仪表,注意言行

身为一个行政文秘人员,应该有良好的仪表,因为行政文秘人员代表不仅仅是个人更是企业的形象。不能身着奇装异服,出口成“脏”,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5.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身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时时刻刻为领导服务,时刻与领导思路同步。人们只看到领导的风光,而忽视了行政文秘背后的努力和辛勤。这是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优秀的行政文秘应该甘愿退在领导光芒的背后,默默工作,无私奉献,需要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安分守己,安心本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三)心理、身体素质

做好行政文秘,就意味着除了要处理大量工作事物,还有协调工作人员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有很好的抗压能力,能够领会领导的意图,能够顺着领导的思路开展事物,处理事情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工作能力的培养

(一)协调能力的提高

行政文秘是企业的调味剂,企业人际交往中的纽带。行政人员需要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对内,同事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协调,同事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对外,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企业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等等,行政文秘就是要竭力协调这些关系,能够平衡公司的人际的关系,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工作氛围。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身为行政文秘,除了站在领导的角度,还要站在员工、客户的角度上想问题,做一件事要全面多角度考虑,能够突破固定思维的禁锢,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新的问题、新的解决方法,积极推动工作进程,更加完善工作。

(三)能够随即应变

在实际工作中,行政文秘往往会碰到很多突发状况,令人措手不及,在这种无章可循的紧急状况下,行政文秘需有具随机应变的能力,保持冷静沉着,判断准确迅速,处理果断,稳妥地解决问题。

(四)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

行政文秘经常全方面的收集各种资料,进行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还有出行路程,酒店票务等的,这些都需要准确及时的信息。行政文秘必须能够运用各种方法,来从繁杂的信息中提出自己所需要的。

(五)熟练运用网络来处理事物

各种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已经成为行政文秘最基本的技能,比如用 word纂写文案、公文,用excel来制定工资表,来编写各种表格,用PPT来制作会议演讲的内容,会一点PS技术,会用打印机打印扫描等等。文秘必须掌握这些最新的技术,必须在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积极学习。

(六)培养加强文书处理能力

行政文秘经常要处理各种文案、公文等等,这就要求行政文秘的文笔较好,能够熟知各种公文的格式,能够理解领导的意图,将指示转化为文字。

(七)有一定的谈判能力

行政文秘必须要能够搜素收集有利于自己公司的消息,和对方的一切有用信息,参与制定谈判的细节和战略,布置出谈判会场,营造和谐气氛,协助谈判,缓解矛盾,辅助问题的解决。

(八)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为行政文秘经常要协调人际关系,处理综合事务等等,这些都需要行政文秘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有说服力。而由于现在中国与世界接轨,行政文秘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司对行政文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行政文秘人员必须在思想上、能力上都不断地学习,加强、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容易,但只要够努力,够认真,够坚定,相信你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行政文秘,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

浅析文秘工作的思维定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在进步,改革在深入,对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人员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认真思考了由文秘工作的定性、定位所决定和要求的文秘人员应具有的思维素质问题。

1 对于文秘工作的定性

从属性 从属性是文秘工作的本质属性。文秘工作随着领导集团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领导机构管理功能的不断扩大而发展,也随着领导机构的撤销而消失。可谓是前兴它兴,前变它变,如影随形,息息相关。这种密切的依存关系,说明文秘工作从其诞生起,就是服从、服务于领导工作的。

辅助性 辅助性是文秘工作的职能属性。文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决策,督促查办,调查研究,提供信息,协调关系,处理文书,撰制公文,承办会务,接待来访,管理印章,安排日程,办理事务等等。辅助政务,管理事务,是文秘人员工作的全部内容。相对于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而言,都是辅助性工作,适应和满足领导工作的需要,为领导办文、办事、办会、办信(电),正是其辅助职能的体现。

2 文秘工作的特点

综合性 领导工作是全面性的工作,涉及所管辖范围的各个方面,领导工作的面有多宽,文秘工作的范围就有多大。政务、事务,大事小事,无所不包。

服务性 为领导工作服务,是文秘工作的永恒主题,为领导、为各职能部门、为单位群众服务是基本功能的具体体现。

事务性 办文、办会、办信(电),收收发发,抄抄写写,接转电话,接待来访,安排日程,上传下达等等,周而复始,大多是以办事形式表现出来。

政治性 文秘工作必须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规法令,文秘人员应具有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

机要性 文秘人员在领导身边工作,为领导服务,接触重要文件,经管机密、绝密事项,参与有关会议,提前知道某些重要决定和信息,这种机要性,要求有保密意识,遵守保密纪律。

服从性 文秘人员办任何事情,处理任何问题,都只能根据领导的意图和指示精神,不能擅自做主。

3 文秘工作的定位

中介机构 现代的组织结构一般由横向的职能部门和纵向的管理层次所构成。在横向的职能部门中,文秘部门处于各职能部门的中介。在纵向的层次结构中,文秘部门又处于决策层与执行层的中介。起着上传下达,沟通左右,联系内外的中心枢纽作用。它既不是权力机构,也不是执行机关,处于特殊位置,属于综合性的中介机构。

领导中枢 其主任可以参与领导集体的一些重要决策活动,提出一些事关全局的预案或意见;但另一方面,它在领导决策的整个活动中,又不居于主导地位,只有辅助领导决策之责,而无拍板、决断、指挥之权。有时文秘部门虽然可以向下级发出指导性文件,或传达领导指示,或出面协调某些工作,那也是根据领导授权行事,仍属于辅助领导办事的性质,决非文秘部门自身职权的延伸。

4 文秘工作的作用

枢纽作用 如果把一个单位独立管理体系比作人的肌体,领导决策层就是大脑,各职能部门及其基层小单位,是四肢,文秘部门则是联系大脑和四肢的中枢神经系统,起着传导上下,联系四肢的特殊作用。

助手作用 文秘部门为辅助领导工作而设置,为领导机关和领导人服务,辅助领导完成工作任务是文秘工作的基本职能。

参谋作用 文秘人员既办文、办事,又要参与政务,为领导献计献策,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资料、文件等决策依据,提出工作建议和工作预案,供领导参考。

协调作用 协调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关系,配合领导协调好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本单位与外界的关系,促使有关各方团结合作,避免摩擦与梗阻。

督查作用 做好督促检查催办,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推动工作,以便及时、顺利完成相关任务。

信息作用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给领导工作带来难度。文秘人员理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领导提供信息。这正是领导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动向,判断形势,做出正确决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

5文秘人员的思维

思维的领域应有全局性 领导权力所辖范围,都是文秘人员思维活动的广阔空间。在日常工作中,办事情、想问题都要有全局意识,不能囿于狭隘的小天地。当领导做出涉及全局性的决策时,更需要有全局性意识。

思维的目标应有超前性 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勇于探索,在思考安排工作时,具有科学性、预见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盲目性。

思维的角度应有同层次性 就是说文秘人员在思考问题时,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备领导之所需。

思维的过程应有创造性 就是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推测、综合、比较,从而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新的长进。

思维的形式应有逻辑性 就是思考问题,发表意见,反映情况,汇报工作,撰写文稿,总结经验,要言之有序,必须符合逻辑,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6 文秘人员要学习和掌握多种思维方式与技巧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结合,学会综合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收敛性思维是以集中思维为主要特色的逻辑思维方式。前者可扩大思维的空间、时间,转换跨度;后者对新的领域、要素方面则不与他顾。若将两者结合,广和深互相补充,当会有更理想的结论。

单一化思维和多样化思维结合,学会立体思维 单一化思维是从某个方面来观察世界,并把事物归结为这一方面;多样化思维是运用多种多样的思维形式,从多个层次对事物作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考察的综合性思维。前者单一,后者多样,结合起来便形成丰富的立体思维形式。

反馈思维与超前思维结合,形成优势统一的思维 反馈思维是用历史的联系,传统的力量,以前的原则来制约现在,使现在按照历史的样子继续重演的思维形式;超前思维是用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对现在进行弹性调整的思维方式。前者强调历史,后者注重未来,两者统一起来,可让思维具有历史感,以获得前进的基点,又可让思维具有未来感,以获得前进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结合,获得更为有效的思维 横向思维是一种共时性思维,它是把时间概念确定下来之后,再研究这一时间过程中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展开横向比较;纵向思维是一种历史性的思维,是把事物放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比分析中,把握事物及其本质的思维过程。前者可能让人只看到问题,产生消极心理;后者易产生满足,趋向保守。两者结合起来可增强思维的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以利更好地前进。

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结合,形成更确切的思维 定性思维是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属性来认识事物的思维,其出发点和宗旨是解决研究对象/是什么,进而再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定量思维是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掌握事物的数量关系,做到/心中有数。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善于将定性和定量结合,才是更科学的思维。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结合,进行综合运用 求同思维就是以事物的共性、普遍性、现象与本质的一致性作为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则是以事物的差异性、特殊性、现象与本质的不一致性作为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它们从不同视角来思考问题,前者易出现保守,缺乏开拓精神,后者易出现钻牛角尖,异想天开。坚持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统一,发挥各自的优势,克服自己的不足,将二者兼顾,才会真正实现思维的发展和飞跃。

7总结

总之,文秘人员要善于博采各种思维方式之长,转变观念,转换心态,再把创造性思维和换位思维融之于内,将会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思维方式,使个人更好地发挥作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行政管理工作是各类行政机构的一项经常性、主导性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目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素质较高的行政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行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和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高效率完成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4000字篇1

浅析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首先论述了我国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然后论述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应该处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改革;行政管理;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速发展,我国政府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实意义

1.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金投入和自然资源投入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这造成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资源耗费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地区间及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以及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

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低消耗、高效率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基本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已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政府不应当也不需要继续扮演经济建设主体的角色,

而且应当适应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需要,退出对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具体干预,减少对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和经济发展环境上来,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转变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保障职能,将更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发展领域,转移到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上来。

4.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国政府不断推进本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发展。

因此,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是各国企业和生产力的竞争,也是各国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竞争,只有管理规范、办事效率高、政府行为及经济政策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才能集聚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当前,我国已结束加入WTO后的过渡期,正面临着更多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势,只有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更加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更加规范和透明、更有效率,才能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竞争力。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应该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低,存在资源资金短缺、人口众多、对外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加上两千多年封建文化传统,制约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在行政管理改革中应该做好如下的几个问题: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

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政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

加快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

我国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搞政府机构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也很难积极发挥作用。

只有制度的更新,只有解决好政府行政公开化、民主化、法制化,才能提高政府效率,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机构设置合理的政府系统并确定合理的人员编制。

政府机构改革要着眼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进行相应的改革,解除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全面落实企业自主权,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各级政府要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政方式,构建为社会服务的政府。

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政府做好政府职能的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一直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客观上进一步调整、改革、转换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

中国正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换是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的迫切要求。

政府职能转换不彻底、不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就不是健全、完善的。

此外,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为中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走向国际、参与世界提供广阔天地和巨大的商机。

加快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就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切实做好政府的服务工作。

3.政府改革中应该注意强化行政权力的制衡和监督。

现代政府的一切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

在设计政府构架、调整政府职能时,要体现权力监督的精神,强化监督职能,科学设置监督机构。

权力的运作要做到公开透明、阳光作业,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政府的权力和利益必须分离。

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政府内部决策与执行的分离。

分离决策和执行是对行政权力本质上的限制。

要积极探索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路子。

通过调整职能和内设机构,首先实现部门内部决策审批和行政执法的适当分离。

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跨部门的综合执法体制,使执行和决策机构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4.积极转变政府行为方式。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增强政府行为的公益性。

政府行政的目的,不是向社会、企业和公众直接提供价值,而是为他们追求、实现价值提供必要的环境。

政府必须以社会的共同需要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绝不能把公共权力用在个别团体和部分人的需要上。

凡是涉及全体公共利益的事项,政府必须以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依法行政、合理处理;凡是涉及全体公共利益行为,政府必须采取长期的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

政府要避免与民争利,凡是有利益的,社会能够承担的,政府都要最大限度地退出。

要增强政府行为的科学性。

政府重大决策都应该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政府内部要实行重大决策表决制度,决不能强行实施有重大分歧的事项;政府各项重要工作应制订相应的时间表,并以合适的方式向全社会披露,以利于建立民间团体和个人的合理预期。

要增强政府行为的规范性,不仅包括成文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形成不成文的政府行为惯例。

要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完善预案、细化措施,使政府在各种灾害面前从容应对,妥善处置。

参考文献:

[1]董瑞华:《经济全球化和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与创新》,载《学术探索》,2002(5)。

[2]樊瑛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当议》,西北木冲寸科技大学学报,2004(1)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4000字篇2

浅谈学院行政管理效能

一、学院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应当规范运行

办公室的管理工作要想做到良好的运行,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应当遵循办公室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基本规范。

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较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行政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 范文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办公室在单位中,是沟通上下的喉咙、协调左右的纽带、传递信息的中枢,又是协助领导决策的“外脑”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手足,有“不管部”之称。有效的办公室行政管理,能使工作运行顺利。

办公室作为单位的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能是办公室的职责和权力的综合表现,它渗透到单位的各个部门之中。办公室担负着协调单位各部之间关系的任务,处理事务,进而提供支持性服务,以保障各部门的灵活高效运转。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强,接触面广,既要承上,又要启下,还有横向联系。工作范围广,既要参与政务,又要管理事务。其次是服务面宽,上下左右、大大小小的事都会汇集到办公室来,工作内容极其繁杂。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协调很重要,不论是上报还是下发,需要办公室一一切沟通,协商并组织落实。由此可以看出,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办事能力、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一、办公室管理中的人事 方法

通常,确定要做的工作和如何做,是管理工作中最简单的任务,而最重要的则是管理的主观或人事方面。由于办公室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着职责的人在负责,行政管理中的共性问题,首要就是职责人的问题。因此,信任、公正、耐心和常识是对解决人的问题的人的基本要求。成功的办公室管理者要博得下属的尊敬和忠心以确保部门的最高工作效率,必须具有一定的个人品质。那就是把下属作为朋友对待、使自己成为单位一员而又丝毫无损于管理职位的尊严。管理者对人不能过于亲近,因为过于亲近往往导致过于宽厚,而过于宽厚又会导致失去尊重和信任。当然冷淡和采取过分严格的纪律同样也是不成功的。因为这样管理者要求服从以牺牲合作为代价。一种能使管理员成为一个领导人而不是一个工头的态度应是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这种态度能赢得最大的合作。办公室管理者在处理有时会破坏其部门工作高效运行的日常问题时,必须做到公正、坦率。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乐于了解问题的双方,并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在接近下属时,必须善于听取忠告,在处理下属个人的、私人的问题时,必须有耐心、宽容,最后还必须信守诺言。

二、对办公室工作进行有效计划。

办公管理不当,没有计划的人经常被日常的文书工作搞得晕头转向。如果努力使办公室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就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并坚持下去。办公室工作中的通病就是事必躬亲。适当的委派,把某项任务还同完成任务的权力交给别人,让别人和你一起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使下属得到充分得锻炼。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让别人来分担你的工作。想成为一个有效的 时间管理 者,就一定精通委派的艺术。

三、改善办公室时间运筹方法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办尽可能多的事。具体方法是对遇到的事情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取消它?首先找出有哪些事根本不必做,有哪做事做了也全然是浪费时间,没有效果。如果有些事不能,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该立刻停止。二是能不能与别的事合并?把能够合并起来的事尽理合并起来办。三是能不能代替它?用费时少的办法代替费时多的办法而同样能达到目的,自然是最佳方案了。

四、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

办公室工作的量化管理需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衡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两者的比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时间的现象。定性,就是对人与事的特性进行鉴别和确定。定性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定量是通过一种数字符号显示人的功能特性或人的效率特性。同时,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也需进行测量与评定工作效率。对于办公室工作时间及业绩和贡献的都需要全面确定行为价值。再其次,就是掌握好动静结合的原则。具体可通过制定工作标准,制订工作定额的要求,办公室工作分类。

五、权责相称适当授权

授权就是把工作委托给胜任工作职责的那些人。必须授予足够的权力才能保证工作的完 成,工作要出成果就必须互相了解。从上到下,权责关系必须清楚,这样才能贯彻全部职能,有交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任务的重复和交错现象。有些从来就不去学习授权,却坚持要自己去处理琐碎的工作。有些是把许多职责交给下级,却很少给予或根本不给权力。然而,办公室要想管理好,就非适当的授权不可,至少给予足够的权力,使工作完成,得以让骨干工作人员发挥主动性,并保证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当然,这得看被授权力和职责的人必须愿意承担义务,必须胜任所负责的工作的情况下。但不幸的是,许多管理者不会授权,因为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作用,或者说他们不相信下属的工作才能,以为工作非他们自己是不能做好的。也还有一些管理员,对工作只喜欢自己动手做,而不愿让别人碰一下。管理员也有由于心理上的动机而不肯授权于人的,他们怕竟争,怕失去信誉和赏识,怕自己的短处会暴露出来。这种惧怕心理往往会导致工作不好、生产率低下,并使部门中工作人员的士气严重低落。

六、有效的办公室人际沟通

沟通是一种高度个人的、感情的过程。单位的办公室,如同在其中工作的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改进沟通上,一个办公室内行之有效的办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者不但应关心选择合适的沟通手段,而且,要关心接受信息者的情感反应、态度和感觉。但是,除非发出信息者已得到某种确认信息已被收到和内容已被准确理解,就不能肯定沟通已经完

人际沟通有助于激励工作人员以尽可能有效的方式完成他的工作。建立办公室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单位面临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与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沟通不是一种由管理者到下属到管理者的单向通道。沟通要能有效,必须是双向的---上下于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而且在管理者的之间和下属之间还有“便道”。双向沟通是许多单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有效的双向沟通中起助手作用的是办公室管理者,他起着“连接拴”的作用,是上、下沟通的主要 渠道 。管理者同时是局中两个互相重迭的群体的成员。作为“连接拴”,管理员在一个群体他的下属中是上级,而在另一个群体管理员要对其中层管理者负责,他是下属。作为一个“夹在中间”的人,办公室管理者必须小心地选择用于双向沟通的合适媒介,这种媒介能清楚地向接收者传输信息,而后者通过反馈将表明他们对信息内容有明确的理解并将采取预定的行动。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毕业 论文

一、绪论

随着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着重从社区这一角度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

二、本论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1、患病就医难

2、啃老现象不容乐观

3、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4、孤单无助缺少交流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1、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2、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3、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4、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5、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三、结论

“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慰籍。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着重探讨利用社区这一窗口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关键词:和谐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改善 措施

“四代同堂”曾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家庭模式已被分解。现在很多城镇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独守空巢”,他们在对儿女“看不见”的思念中度日,而儿女们忙于工作和应酬,经常把老人“遗忘”了。福州市区凤凰北新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被发现在家中孤独去世。老人的几个子女虽住在福州,但却没有和他同住。显然,这是一位“空巢老人”。这位老人的孤独去世警示世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尚需探索,在我国“老龄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候应先破解“养老”难题。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什么是空巢?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栖息着很多小鸟,它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在这片山林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据调查,在这些“空巢老人”中,不少“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享受着亲情的滋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也有相当部分老人孤独无助,患病时没钱看病,健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病就医难。“空巢老人”在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寂寥生活的同时,最需要“三大保障”,即:经济供养保障、医疗药费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南京普通老职工每月退休金在1000多元,只能用于日常支出,遇到疾病等就无能为力了。“空巢老人”中,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并且不少人都是多病缠身。据了解,南京城市“空巢老人”每年平均医药费支出为5000元,很多人没有医保,因病致贫现象突出。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他们当中,参加医疗 保险 的老人仅占50%左右。目前,多数退休工人退休金普遍不高,这笔钱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尚可,遇到重大疾病就捉襟见肘了。还有,老人一般得的都是“富贵病”,近一半的老人患病时自己买药治疗,药用久了,老人多半觉得花那么多钱也治不好病,还不如少吃或不吃药。由此对他们而言,参与医疗保险显得尤为重要。

2、孤单无助缺少交流。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有的老人在老伴离去后,由于子女反对或思想观念陈旧,不敢或拒绝再婚。他们本来就性格内向,整日里又一人独守空房,心理郁闷势必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

3、啃老现象不容乐观。据调查,虽然“空巢”老人子女中85%有收入,但70%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或医疗费用资助。且由于子女下岗、购房或孙辈上学择校等原因,他们还得挤出微薄的退休金,帮助子女承担开支。

4、生活条件有待改善。部分“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日常卫生保洁不到位,还把日常用品堆放于床的周围,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显得紊乱窄小。他们年老体弱,还得买菜煮饭。为图方便省事,常常煮一顿吃三餐,有的还为省钱,排队购买降价打折食物。甚至有的老人还在使用被淘汰的煤炭炉。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子女亲人的关爱。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老人们的养儿防老观念也在逐渐淡化,他们认为依靠社会提供养老帮助是今后养老趋势。虽然在养老观念上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收入低是影响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在现代城市里,“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一大遗憾,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关爱“空巢老人”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地方都对养老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街道、社区、社会志愿者团体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给予了多方帮助。针对街道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建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职能部门指导下,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把“守望工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事项开展,以社区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

(一)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定时为“空巢老人”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健康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免费体检,并制定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年检表、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基本情况表和高龄“空巢老人”健康随访表,这些措施的实行将有效地避免延期诊断和突发疾病的可能性发生。街道社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免费开通绿色代购通道,开展为老人生活用品、保健用品和器具免费配送服务,只要拨打一个电话或直接到社区服务站登记所需要的商品和规格,即可送到老人的家中。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专为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如:免费办理120安全出行卡、免费发放健康杂志《社康服务》、免费发放 健康食谱 及食物相克表、定期上门传授居家养生 保健操 和手疗操等,这些服务必将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二)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依托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保障,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养老。由于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建立大量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大批老年人,即使是以后社会保障有了很大发展,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的愿望。因此,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老龄化初期,政府大规模办机构进行养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养老回归社区;最后回到家庭,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国外养老福利服务的 经验 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举办大中型老年福利机构解决养老问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纷纷进行养老福利服务的战略调整,把大量的养老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制定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共识,并进行了各国的实践探索。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法国设立了老年人专业社区。美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瑞典的社区服务方案鼓励老人在家生活。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料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在推行了几年西方式的养老院养老模式不成功的情况下,80年代末,日本逐渐构建起了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居家养老体制。现在,日本有的老人居家养老。香港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发展一系列的服务支援,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服务等2。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不能自理计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规模为1289万人,20xx年增加为1531万人,2020年达到2184万人,2030年超过3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假设按照10%需要入住养老院计算,仅高龄老人所需要的养老床位,为150万张,20xx年为213万张,2020年为307万张,2030年则需要424万张。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养老床位数只有约60---70万张;大约有6%-8%的老年人口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通过健全与完善社区照料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经济供给由国家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家庭进行;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国家将居家养老省下来的公共养老设施费用,补贴给居家养老和发展社区服务,以法规形式规范化,成为一定历史阶段下老龄社会稳定的养老模式。

2、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 文化 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在市内活动的占,去外地活动占有。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目前我国逐步形成“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需要庞大的社会资源支付。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也是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服务要立足于社区,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综合性的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发达国家在研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和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时,特别注重不同群体和不同组织,即家庭、亲属、朋友、邻里和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照料服务中的职能分工。当前我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难题是有能力承接服务的中介组织匮乏。在此背景下,部分基层政府尝试通过建立专职队伍和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辐射的办法,以求突破瓶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中介机构(包括部分养老服务超市),主要从事收集养老服务信息,开展养老、维权、保健、旅游和咨询等服务。在养老服务队伍上,提供照料的主要是女性(离家近、收入稳定、工作时间有弹性、一般是老人的邻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责任和感情的驱动)。

(四)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各地要贯彻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则,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上老年大学、短途旅游等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内外各种活动。

1、创建“星级”老年活动中心。要按照“星级”老年活动中心标准,改变过去单一搓 麻将 现象,设置电视、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

2、成立老年文体组织。各社区都要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人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门球、气 排球 、健身球等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并经常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3、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老年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大学工作,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各教学点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课后开展各种趣味性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外出观光,调动学员积极性。

(五)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还是不够。每个社区都应该掌握空巢老人情况,把他们的资料包括健康状况登记在案,方便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对“空巢老人”的身体、家庭状况、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遇到突发性状况,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联系亲属,并通过经常性走访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制作“街道‘空巢老人’连心卡”,上面记载街道联系人、小区联系人电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制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联系卡,发到所有“空巢老人”的手中,使他们随时都能在急需的时候找到服务人员。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空巢老年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按照老龄工作方针,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来建强、张乐:《传统家庭养老冷落“空巢老人”》,载于《福州日报》10月30日。

2、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

3、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关爱“空巢老人”维护和谐社会》,10月27日。

4、严秀华:《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和谐社会》,载于《闽南日报》,2月8日,第1版。

5、王庆华:《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首席医学网08月22日。

办公室事务管理毕业论文

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所引用文献应是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最主要的文献。反映论文研究的基础和科学依据,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严谨的科学态度。因为编辑在初审时对文稿的参考文献进行的分析,是决定论文取舍的因素,因此,掌握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是必要的。选择参考文献应考虑引用量、语种、出版时间、来源和著者等5个方面。附录与注释 设立附录材料的原因包括:为论文占有材料的完整性,但在正文中有损条理性和逻辑性;材料过长;对专家有用而对一般读者可有可无材料、不可多得珍贵、罕见材料等。审稿是论文发表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由科技论文的特点决定的,科技论文是经同行评价后,才被接受的原始科学出版物。审稿即接受同行评价,主要评价论文在创新性和科学性方面是否具有发表价值。不同国家、不同出版物审稿制度不同,但国内学术期刊采用的审稿制度一般是“三审一定制”,即:编辑初审、专家评审、终审和审定。有的作者不列参考文献。有的作者认为,参考文献列得多,表示知识面宽,所以把自己见过的文献统统列出,其中一些连作者自己都可能已感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有的作者写作过程中没有记录参考文献的名称、出处,查补工作量大,抄录一些同类书目了事。有的参考文献过于简单,往往列上一两个同行皆知的大部头书名。有的作者列出的参考文献,而审稿人明知作者无法获取该参考文献,所以拒绝评审。决定科技期刊论文采用、退修或退稿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论文的学术水平,即新颖性、创造性、理论性等,学术水平决定于作者的选题、研究深度、信息掌握情况等方面。2.写作水平与写作经验。体现在对科技论文的理解、论文各要素的写作、文句、思路与结构、逻辑性等方面。3.写作态度和投稿研究。

看看具体是什么要求吧,您要的是哪一方面的?有很多都是需要核心的。

有关办公室文员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这里有,已经解决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秘书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秘书工作的性质、作用决定了秘书人员必须具备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文秘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试论市场经济下办公室职能作用的加强

2. 秘书参谋的艺术

3. 秘书人员的道德建设

4. 电子文化与“文档一体化”

5. 谈秘书工作的现代化和网络化

6. 论现代秘书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开发

7. 现代文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

8.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比较

9. 试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0. 试论公共关系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1. 试论危机处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2. 秘书与上级的沟通技巧

13. 浅谈办公室人际关系的处理

14. 秘书的人际关系

15. 企业秘书的工作特点与素质培养

16. 论秘书的“挡驾”艺术

17. 论秘书的协调艺术

18. 浅谈秘书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试论秘书信访工作处理与和谐社会建立

2. 试论秘书的信息采集技术和处理艺术

3. 试论秘书如何在网络办公环境中提高信息质量

4. 秘书网络化办公环境下的安全性问题的思考

5. 试论新形势下文秘人员应具备的反应能力

6. 谈行政改革与秘书工作的变迁

7. 浅谈秘书在反腐败斗争中应发挥的作用

8. 浅谈秘书的素养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9. 试论秘书的自我心理调适

10. 试论秘书的个人素质

11. 试论性别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12. 试论新世纪秘书的知识结构

13. 试论秘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4. 试论秘书的公关能力要求

15. 试论现代秘书人员的信息素养

16. 试论秘书工作与人际关系

17. 试论秘书人员的文档管理工作

18. 试论秘书的协调工作

19. 谈秘书的角色意识

20. 试论秘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

1. 论充分发挥秘书的桥梁作用趋势

2. 论秘书工作的适度原则

3. 论秘书的时间管理

4. 秘书与领导关系论

5. 秘书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其对策

6. 论秘书人员的职业道德

7. 论超前性思维对秘书参谋工作的有利条件

8. 从现代决策体制看秘书做好参谋工作的有利条件

9. 论公关沟通原则在秘书工作中的运用

10. 谈办公室接待工作的语言技巧

11. 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12. 论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13. 妥善解决秘书工作中经常性与突发性的矛盾

14. 论新时期秘书服务领导工作的新特点

15. 秘书写作规律探讨

16. 浅谈企业秘书的职业能力

17. 试论秘书为领导操办事务的职能

18. 试论秘书工作成果的认定与管理

19. 男性从事秘书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20. 对我国秘书培养模式的思考

21. 试论秘书工作的审美特点

22. 试论秘书工作的创造性空间

23. 浅析领导与秘书的相互影响

24. 浅谈秘书的管理协调职能

25. 秘书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

26. 试论现代秘书人才的法律意识

27. 试论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28. 浅谈公关协调与秘书工作

29. 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思考

30. 区县级政府文秘人员素质研究

31. 论现代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提供一些文秘行政类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写作参考。1.试论档案的管理与利用2.档案的作用与管理刍议3.论档案人员的素质修养4.秘书人员与文书档案的关系5. 试论档案整理工作6.档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8.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9.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10.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2.现代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13.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之我见14.电子档案及其管理刍议15.声像档案及其管理16.现代秘书应具备的知识素质研究17.公文写作与修辞研究18.写作能力与现代秘书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19.文学修养与提高现代秘书“品位”(素质)的关系20.现代秘书快速写作研究21.应用文写作技巧研究22.现代秘书写作创新研究23.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试论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5.电子写作的速度与质量研究26.秘书提高写作能力的措施研究27.现代秘书做好辅助管理工作研究28.现代秘书应具备的行政管理素质研究29.党政机关(企业)秘书实现与时俱进的措施30.试论角色意识在秘书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31.日常应用文写作规范与技法32.应用文语言也应讲究文采33.论秘书人员的角色意识34.公共关系手段在企业横向经济联合中的作用35.加入世贸后秘书人员的知识结构36.试论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37.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秘书素质38.试论现代公文写作人员素质的提高39.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管40.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效益41.从当前机构改革看秘书工作环境的优化42.公文写作中的虚与实43.试论传统文化在现代公文写作中的作用44.论信息管理与秘书工作45.论现代办公自动化对秘书能力的要求46.关于秘书价值的思考47.论现代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48.浅议公文语言的精粹性49.秘书与语言文字修养50.现代女秘书的美学修养51.网络时代的文书档案管理52.论秘书职业的文化内涵53.浅析领导与秘书的相互影响54.浅谈企业文书档案管理55.办公自动化在文秘工作中的作用56.恪尽职守以文辅政——略谈秘书的文字撰写工作57.论文学修养与秘书语言58.试论市场经济下办公室职能作用的加强59.谈谈电子文件写作60.秘书参谋的艺术61.秘书人员的道德建设62.电子文化与“文档一体化”63.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64.论现代秘书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开发65.秘书与文学修养66.论公文的美感67.论公文写作的程式性68.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比较 69. 试论电子档案的利与弊 70. 浅议文书人员的素质要求 71. 浅谈通讯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