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解放思想评论员文章

发布时间:2024-07-03 15:58:38

解放思想评论员文章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一次转变观念的过程,观念一转变,思想就解放,社会就进步,各项事业包括水利就会发展。因此,解放思想的关键是转变观念。 一、观念的转变推动了改革的进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经历了三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也就是三次观念的大转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一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开始于1978年的以真理标准讨论为标志的思想大解放,以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为取向,重点解决的是工作重心转移和经济发展问题。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首先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也转变了当时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文革以来,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来没人敢提出:用什么检验“最高指示”? 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念权威性的提出与确立,无数冤假错案得以纠正,一批批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自农村起步的改革开始了,人们不再把发家致富当作一种罪恶,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让国人应接不暇,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从此踏上了求真务实的发展道路,真是观念一转变,生活就改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我们党的全部实践、全部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一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改造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的历史。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把实事求是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实践中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扩展资料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首先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又必须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在新的时期,我们党在全党和全体人民中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创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员:既要解放思想 也要实事求是

促进时代的发展`提高人文素质`

焦煤集团2011年奋斗目标 22420

解放思想理论文章

文章作者: 包心鉴 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精髓,是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时代的新变化、实践的新发展、人民的新期待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内涵。 继续解放思想,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之一。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又是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问题的深刻揭示;既具有普遍性的历史意义,又具有特殊性的现实内涵。 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人类文明思想史表明,解放思想是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建立之后,要永葆这种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必须不断地清除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积淀而形成的某些僵化的体制和制度,这就需要社会主体因素不断地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不断地冲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的羁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和道路的形成,从一开始就是以解放思想作为鲜明特征和强大动力的。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高举解放思想大旗,力推解放思想大潮,从一开始就是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鲜明的现实诉求和实践指向的。 正是从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大背景和主题出发,我们党一以贯之地领导与推进了解放思想,并且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创新。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破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凝固化的倾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之树长青;二是破除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想化、纯洁化的倾向,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并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方法,创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给广大人民带来实际利益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兴旺。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 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史雄辩地证明,解放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1977年至1978年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作为突出标志的思想解放,导致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社会形态。我们所走过的一系列解放思想的不平凡历程雄辩地表明,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明确方向,坚定步伐,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应对复杂矛盾、解决现实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解放思想贯穿于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层面 在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丰富的内涵,最主要的包括道路、理论、事业三大层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道路、理论、事业,三者相互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融为一体,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丰富的时代特色和实践内涵。无论是道路的拓展,还是理论的创新,抑或是事业的推进,都与解放思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都内在地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作为道路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制度问题。要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拓展,需要继续以解放思想作为前提和动力,这就是要进一步突破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脱离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的理想化成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牢固建立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国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比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亟须进一步突破那种空洞谈论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和将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不加分析地归咎于市场经济的观念和偏见,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市场机制的认识和运用,真正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原则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这一基本点上,赋予社会主义经济以内在的活力。又比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其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快我国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这就需要进一步突破几千年来“官本位”体制和观念形成的顽固而深重的思想影响,在全社会真正确立“人本位”、“民本位”的观念与机制。 作为理论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主义问题。要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和当今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经验深刻警示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关键在于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价值。所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或内在规定性。所谓社会主义的价值,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体的价值功能和社会主体的价值目标,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一再强调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功能和最高价值,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民主自由和公平正义的过程,现实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应该体现和实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 作为事业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着重点是建设问题。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在我国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要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不断创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不断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水平,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地造福于全体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这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不断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动摇。

一、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是重点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转变观念,解决“懒、庸、慢”等不良作风的问题是重点。观念和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和思路不正确,就会敏感度不够,执行意识不强,完成任务不好。比如在抗冰保电过程中,上级提出镇镇通、村村通、户户通等各个阶段复电的时限,根据当时的现状和条件,困难是非常大的,当初想是根本不可能的,内心想只能是尽力而为,但在上级要求和督促下,我们逐步树立必胜的信心,克服了平时不可想像的困难,还是如期完成了工作任务,由不可能变为可能。通过这件事,体会是非常深刻的,说明只要转变观念,就够很好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讲党性、讲组织纪律,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必须有无条件一定要完成思想观念,这就是执行力。在优质服务方面,公司近年来,一直重视行风建设、优质服务工作,年年都有新的内容和要求,但部份干部、员工对“作风建设无小事”的认识不到位,思路不清晰,对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总抓手,对客户的诉求不着急,对待客户反映的热点难点不重视,认为优质服务是上级的要求,仅是走形式,做表面文章,有关活动的开展,以应付交差了事。对行风建设、优质服务的管理要求,仅限于不发生行风事件,不被上级通报追究就行。其观念还是电老大,没有认识了危及企业的形象,也不清楚自已的责任和义务,不主动思考,改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由于观念不正确,不是以真心、用心、诚心地主动搞好供电服务,该干的事就肯定干不好,对客户反映的热点难点和需求,麻木不仁不当回事,导致供电服务质量客户不满意、不愉快的事经常发生。要搞好优质服务工作,必须真正转变观念,以真心、用心、诚心对待客户需求,主动把优质服务做得更高更好。二、解放思想、“想尽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回顾抗冰保电,恢复重建,在前所未有、平时不可想像的困难下,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执行力得到了体现。但在平常工作中,包括我自已在内的部份干部,由于存在“懒、庸、慢”等不良作风,思想、观念不解放,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首先想到的是困难和问题。接受工作任务时,总是讲条件。向上级汇报工作,首先讲的总是困难。而不是上级交办工作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更快、更好的完成工作,雷厉风行,快速落实,导致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始终“慢半拍”,完成工作的质量也不佳。通过解放思想的反思,这是个人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政治敏感性不够的具体表现。自已作为南方电网的一名基层管理干部,转变不正确的行为理念尤为重要。应树立“快、实、细”的良好工作作风,践行“想尽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行为理念,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地开展工作,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必须无条件执行,不折不扣地完成。只要有必须要完成的思想基础,你就能主动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的,动用各种资源去完成。如没有“想尽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行为理念,思想观念不通、甚至抵触,被动的接受工作任务,即使勉强完成工作任务,结果也是“慢半拍”,质量好不到那里去,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 “强本、创新、领先”是公司的发展思路,作为管理者,在履行职责时,决不能有应付的思想。应超前思维,主动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上级交办的每一项任务。三、解放思想、解决工作作风的问题。认真剖析,自已身上的确存在的思想庸、行为懒,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感觉良好、超前思维不够等问题。认为自已在岗位上工作多年,有一定解决问题的经验,所以下基层少、调研少,亲临工作现场少;对下级批评多、指导少,要求多、帮助少;对下级请示的问题,有的答复解决不及时,对重点工作关注不够,工作往住是被动的,往住是“慢半拍”,存在的问题,主要根源还是自身存在有“懒、庸、慢”等不良作风。高标准、严要求履行职责,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因此,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清形势,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是非常必要的。“强本、创新、领先”是公司的发展思路,自已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从思想和行为上,认真践行南网方略,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对上级方针政策、工作部署,融会贯通,雷厉风行,快速反应,求真务实,周密思考,细化落实,严格把关,以“快、实、细”的良好工作作风岗位履行职责。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因为这篇报告,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如今回顾这篇报告,不禁感慨万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后感。三十多年来,解放思想让中国人民畅所欲言,让党和国家领导人真正听到了人民的意愿,让党和国家真正为人民办了许多实事;实事求是,让党及时改正了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观点,不断完善了党的自身建设;团结一致向前看,这需要我们所有人参与其中,共同团结起来建设祖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不同时期的思想解放,就有不同的时代内涵。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时代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过去讲解放思想,更多地强调要树立敢想、敢干、敢冒精神;现在除此之外,还要增强按科学规律办事的认识,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合乎规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二、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去更多强调的是抢抓机遇,追求发展速度;现在必须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好”字当头,更多地注重“以人为本”。第三、探索建立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体制。过去面对计划经济体制,更多地强调“破”;现在必须更多地强调“立”,逐步探索建立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体制。第四、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过去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发展速度走在前列;现在则要在继续加快发展的形势下,全力统筹兼顾好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使发展充分体现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第五、勇于超越自我。过去主要是纠“左”;现在主要是针对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出现的问题,如民生问题、社会矛盾问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等进行解放思想,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办法。第六、向改革遇到的深层次障碍挑战。过去主要是对传统计划经济最容易改的部分开始进行改革,改革经历了由易到难的过程;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的都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向改革遇到的深层次障碍挑战,向既定的利益格局和体制顽症挑战,还是要靠解放思想。第七、把解放思想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过去主要是指怎样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现在则需要把解放思想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就如何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现代意境下的再思索,我有以下三点看法。一、要从现代思维的角度完整准确地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我们对“解放思想”这个概念也很熟悉了,但熟悉不等于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理解。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没有终点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而这种统一、符合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都是相对的,即既统一又不统一,符合中又有不符合的因素、成份,读后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后感》。一劳永逸的绝对统一、绝对符合是永远不会有的。认识的深化、发展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新认识的形成,常常会遇到安于现状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脱离实际的种种主观偏见的抑制或干扰。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解放思想,不断地排除阻力,克服干扰,使认识跟上变化了的实际,使认识一步步地向绝对真理逼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上,随时会发生和出现人们想不到甚至还不敢想的新情况、新事物、新矛盾,特别是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二、为胜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代需要而提高主体素质党的思想路线能不能坚定不移地被坚持,与主体的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主体素质是保证党的思想路线贯彻执行的关键。提高主体素质须从多方面努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习,加强党性锻炼。解放思想不是随心所欲,胡来蛮干,实事求是也不是凭经验亦步亦趋,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自觉的、理智的行为。因此学习很重要,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尤为重要。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锐利武器。除了学习理论,还要学习其他知识,特别是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各种新知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领导干部如果胸无点墨,知识面过窄,那要么不会讲新话、出思路,要么乱发言、瞎指挥,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学习科技、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代性思维所要求的。思想路线问题不仅仅是认识和方法问题,同时还是个立场和态度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需要有彻底唯物主义的无所畏惧的精神,敢想敢说,敢做敢为,敢于为天下先,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揭露矛盾,敢于抵制来自任何的不良倾向;需要有远大理想,高尚境界;需要有面向实际、面向群众的满腔热忱态度;需要有探求规律不可缺少的刻苦精神和韧劲,为追求真理而无所顾忌的公正无私,等等。这一切品质与精神,只能来源于对人民、对民族、对祖国的高度责任心。只有全心全意履行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私心杂念,才能时时处处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为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确立现代性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在现代意境下,增强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光指望个体的觉悟、素质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关于制度的重要性,只有经由民主程序确立的制度才是决定因素,这是由它的社会认同性所决定的。它具有稳定性、长期性,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有利于维护党内生活的正常秩序,使民主不易受到干扰和破坏。这样的制度具有全局性、刚性,因为它一经制定并通过就是客观的东西,是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它对全局都起作用,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它还具有根本性,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载体和保证;同时还是国法的保障。我们的党是执政党,党规党法健全并得到遵守和执行,就能确保以法治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时期的起始阶段及整个进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世纪新征程中,始终是起统帅、开路作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一定要大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以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谨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时刻用这一思想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我们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并不断的丰富其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放思想论文

2020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1】

要解放思想,首先我们要有思想。思想是一种认识,一种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认知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出来,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我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不仅要学政治理论,提高自己

的思想政治素质;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我觉得更应该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敢于解放自己的思想、清醒自己的头脑,使我们的思想永具革命性!要解放思想,我认为首先得走出害怕解放、拒绝解放、乱解放的误区。

一、是害怕解放。主要是有“怕”的思想,怕出毛病、怕犯错误,怕领导责怪、怕同事嘲笑。在工作中有时会有很好的建议、措施,但由于“怕”的思想在作怪,不想说,不敢说。

二、是拒绝解放。主要是有与己无关的思想,认为解放思想是大到一个地区小到一个部门领导的事情,对自己来说认为没有解放思想的必要,按领导指示做就行了,拒绝解放。

三、是乱解放。就是不知道什么叫解放思想,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够,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思考不够全面。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目前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要勤于学习。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2、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粕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3、要勇于实践。就是要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要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目的是要促进发展。

4、要敢于转变。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稳定、更和谐。

2020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2】

一、逆向思维。哪些方面影响我们新突破,就要在这些方面解放思想。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们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0周年,这些年来当两个凡是影响我们前进的时候,我们就首先冲破它的束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姓社姓资影响我们搞市场经济时我们就针对它解放思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末,今天什么影响我们前进呢?就是影响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旧观念,比如,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官僚主义的落后意识、形式主义的错误意识等等。

在大讨论的过程中,找准宣传工作的差距,有3个共性问题,一是基础性工作不够实,二是常规性工作不够好,三是创新性工作不够多,这3个不够就影响我们宣传工作的新突破,这就需要我们破除旧的观念。

二、顺向思维。人民群众需要我们怎样解放思想,我们就从哪里解放思想。比如,人民群众非常关注假日文化生活、关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燕赵讲坛,关注业余文化生活等,我们就要在这些方面多换脑筋,做个换位思考,从大多数市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为群众办好事,多为市民解难事,多为社会做善事。

三、比较思维。我们无论是在理论工作、文艺工作、新闻工作、创建工作、城宣农宣工作等都要在学习先进中解放思想。比如,这几天,谈固村的村民代表去昆明参观城市建设,还有许多的单位去北京、天津、长沙等城市学习,这就是在比较中、在交流中去解放思想,以比较就发现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设计理念上、在城市建设的配套设施上、在城市建设的人性化上还有差距,这样就在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我们石家庄无极名人刘禹锡是唐朝的诗人,被称为诗豪,他有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都是说明了新陈代谢、新旧交替的客观必然性,我们总要抛弃不合时宜的东西,清除思想上的垃圾、不断地解放思想,进而实现由精神到物质的飞跃,为实现宣传工作的新突破、实现三年大变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0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3】

(一)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中解放思想。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决好如何学习有效提高自身素质问题,要着眼当前,全面审视自身知识中的缺陷,要有意识去学习,要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能致用。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实现个人素质持续发展与提升,以适应不同岗位的、不同层次的工作要求。

(二)要在解决矛盾中解放思想。唯物辩证法认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我们只有在解决矛盾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现有法律法规在广泛领域制定了普遍的约束条规,这是不能随意突破的底线,我们要解放思想,只能从这些普遍的约束中找到空隙,从空隙中先行先试,要把“法无授权皆禁止”的观念转换为“法无禁止可先试”,要严格防止在先行先试中公然挑衅法律禁区,违反法定程序,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

(三)要在推进发展中解放思想。推进发展与解放思想是相辅相成的。解放思想的目标是为推进发展,推进发展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只有用发展观点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进步。要鼓励保护先行先试,纪检监察机关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上要更加审慎地看待问题,要注意区别先行先试行为与借机乱建设、乱收费等损害国家、社会、群众利益行为,对在解放思想进行先行先试中有失误的同志,不能抓瓣子、扣帽子,以宽松的环境促进创新、创造。

(四)要在探索创新中解放思想。探索创新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动力,也是我们解决发展中问题的一大法宝。要不断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从源头建立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推进政务公开,着力解决程序内腐败问题;不断创新政风行风建设,推行工作责任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总之,解放思想归根结底必须落实到勤勉不息的奋斗上,必须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必须落实到坚持深化改革、顺应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必须坚持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必须坚持做到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创新、激发活力。

2020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范文【4】

要解放思想,首先我们要有思想。思想是一种认识,一种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认知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出来,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我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不仅要学政治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作为一名退管人员,我觉得更应该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敢于解放自己的思想、清醒自己的头脑,使我们的思想永具革命性!要解放思想,我认为首先得走出害怕解放、拒绝解放、乱解放的误区。一是害怕解放。主要是有“怕”的思想,怕出毛病、怕犯错误,怕领导责怪、怕同事嘲笑。在工作中有时会有很好的建议、措施,但由于“怕”的思想在作怪,不想说,不敢说。二是拒绝解放。主要是有与己无关的思想,认为解放思想是大到一个地区小到一个部门领导的事情,对自己来说认为没有解放思想的必要,按领导指示做就行了,拒绝解放。三是乱解放。就是不知道什么叫解放思想,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够,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思考不够全面,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科室目前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勤于学习。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时关注国家新的政策方针,刻苦钻研自己的业务知识,以及科技、管理、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学习中要向领导学,还要虚心向身边的同志、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刻思想,更新经济工作观念,掌握招商服务技巧,从而创新工作思路,以更好地满足客商需求,适应新时期经济工作的需要。

二、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粕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要正确认清形势,把握好大局,妥善处理好矛盾。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开动脑筋,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根据岗位工作职责,积极思考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三、要勇于实践。就是要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理念,要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目的是要促进我中心跨越式发展。四要敢于转变。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面临着各种考验,通过学习,认真总结,积极主动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工作中既要把握好原则性,又要灵活多变,同时,要能够放下身段,破除旧观念,热情周到地为退休人员做好服务。

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服务,我们惠济区社保中心的各项工作一定能够得到持续、快速、跨越式的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内容和功能,决定了其在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摘要:建设和谐校园最重要的落脚点就是学生,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最重要的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内容和功能,决定了其在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该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素质教育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一、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而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多功能组织,在推动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0余万人,高等学校在学人数超过2 000万,规模居世界第一。这2 000多万名大学生不仅是近千万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发展繁荣的希望。所以,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的这一基本理论观点同样适用于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应该是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应该是全体师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应该是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应该是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进而实现学校各个子系统或要素的全面、协调和充分发展。

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要求和目标,但归根结底,和谐校园建设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关于如何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鲜明提出:“各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综上所述,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进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建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素质教育。

1.理想信念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治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就是不懈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教育、开展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历史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校园,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鲜明旗帜的和谐校园,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在政治方向上起到保证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开展马列主义教育,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解决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等根本性问题,消除消极思想的影响,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最终为实现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服务。所以,理想信念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治保证。

2.爱国主义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动力保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指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并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进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校园必然要求学生爱国爱校,要求培养学生“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情感,形成校园主人翁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行为产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提升大学生精神状态的主要途径。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的潜能,奋发学习,努力探索,保持与时俱进,为构建和谐校园源源不断地提供鲜活的思想和不懈的动力。所以,爱国主义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动力保证。

3.道德规范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行为保证。大学生道德规范教育是指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和共同的道德规范。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综合表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培育人、塑造人,突出地表现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道德规范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将和谐校园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动机和意识,并外化为行为,使大学生成为符合和谐校园要求的分子。所以,道德规范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行为保证。

4.素质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建设和谐校园,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求实现学校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的发展。在校园里,学生就是最重要的子系统,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建设和谐校园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最重要的目标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引导,不仅促使大学生实现各方面素质交融进步,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在校期间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使大学生步入社会后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环境变化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变化,采取不同方式,加强针对性,提高时效性[2] 。本文认为,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新特点、新动向以及在新环境下表现出的新问题,应从党建主导入手,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方针;从文化感召入手,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途径;从解决实际困难入手,以加强道德教育为载体;从学生身心和谐入手,以加强素质教育为落脚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拓展教育渠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从党建主导入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群体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功利主义倾向日益明显;民族精神振奋昂扬,但是存在感性多于理性的特点;公民道德观基本取向健康向上,但是有知行脱节的现象;积极进取精神突出,但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亟待加强。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得到释疑解惑,以上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理想信念的模糊和弱化。所以,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精髓。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正视利益差异和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回答大学生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从党建入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追求,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成才追求,做到政治理论教育与成才理想教育并重;注重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特别要重视意志、气质、能力等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做到政治品格塑造与完整人格塑造并重;注重敬业奉献精神、公平公正意识、成就事业追求等先进公民人品的养成教育,做到政治素质的养成与人品的养成并重。使学生从被动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大学生考试作弊、制作虚假简历、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等问题,引导大学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从文化感召入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民对祖国感情的一种主观反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选择。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当代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存在着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等问题。“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肤浅性和波动性,使大学生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偏见。

鉴于以上情况,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量,有意识地教育大学生深层次地把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用厚淀的民族文化引导大学生在精神上找到归宿,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注重将学习祖国灿烂文明和爱国主义知识相结合,通过对比、亲身实践、榜样示范等方式,区别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要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整体性,将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内化,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要积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情感外化为理性的爱国行为,即努力学习和投身祖国建设的积极行动。

(三)从解决实际困难入手,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影响着人才的优劣和教育的成败。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中国某些原有的社会体制、文化心理、道德规范被抛弃,而新的规范尚未确立。社会生活及其变化的复杂性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对外开放,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各种思潮交互激荡,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使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大学生的精神困惑也空前增多。这给大学生带来竞争、自立等积极意识的同时,也使“自我为中心”、“金钱至上”等消极意识有所滋生,一些大学生人格扭曲、道德水平滑坡甚至沦丧的事件不断向社会敲响警钟,大学生道德教育亟待加强。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脱节。因此,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应面向生活,贴近大学生实际,从解决大学生的困难和困惑入手,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的原则, 创新德育方法, 提高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交互生成性,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增强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要开辟新领域,积极占领网络阵地, 将现实生活的道德实践与网络虚拟世界的道德实践整合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要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实现德育过程和效果的优化。

(四)从身心和谐入手,加强素质教育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归宿。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但当前大学生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沉迷网络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弱化问题、不文明离校问题等,凸显出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紧迫性。

1.加强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学生思想问题的背后是心理问题,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面对面”等形式的谈心活动,做好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不断提高大学心理调节能力。

2.加强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国青少年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 000万,学生高达 [3]。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和网络文明建设活动,重视网络法治宣传和教育;要提供交流,呵护学生心灵;尤其要重视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3.加强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项对大学生初次就业流动率的调查显示,50%的大学生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流动率近75% [4],缺乏对职业的长远规划是高流动率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亟待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自我了解和认知,使大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兴趣、性格和能力;要引导大学生从职业、行业、企业三个维度认识职业环境;要引导学生克服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完美主义等职业决策思维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出击,多管齐下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要对一些重要的、学生容易忽略的就业政策进行宣讲,并对学生及时进行提示。

4.加强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文明离校教育。大学生文明离校的思想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能否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因而,应改变以往突击式的狭隘教育方式,将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系统地、不间断地、较长时期地教育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思想修养上,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业务技能上,锻炼较强的能力素质;在择业技能上,培养宏观的决策能力。具体方法上,要结合形势政策,使学生了解国家人才需求的走向;要结合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立足专业、成就事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结合典型教育,树立立足现实、艰苦创业的意识。最终使和谐校园的大学生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3(1).

[2]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17.

[3]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形态[J].中国青年研究,2003,(8).

[4]CNNIC发布第二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行为路线的基本准则,进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毛泽东开始提出这一路线到邓小平重新提出,并进一步强化其指导地位,一直以来作为我们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有利理论根据,其作用与意义早就超越了指导党内路线作风的范畴、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作为中央党校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思想不仅仅是党指导革命斗争、社会建设的基本活动原则,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更应该结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科学思维,上升到哲学层面,指导我们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要求与目的,是推动我们解放思想的动力,指导我们实事求是的理据。“解放思想”的意义在于看到了事物的矛盾,坚持了矛盾的观点,摒弃了本本和教条,这就为我们完善与改造自己的学习创造了思想上的有利环境;“实事求是”的意义在于看到了事物的客观实在属性,坚持了唯物论,这就为我们提出针对性的有效地思想行动路线明晰了正确的客观条件;“与时俱进”的意义在于看到了事物的变革与发展,坚持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这就为我们更好的将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干,增加对未来事业的预见性提供了可能。

所以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一个完善的思想体系,任意的坚持其中一点或两点,偏废其他的一点或两点都是不可取的,是错误和偏颇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学好了理论,没有时间是不行的。我们不光仅仅是要把这一理论体系和思想路线丛生硬的课本上背下来,记下来,更要把握这一理论的内核,灵活的加以运用,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

二、现在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由于科技发展迅速,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捷,各种思想也鱼龙混杂,充斥在年青一代的头脑里的思想较之以往,格外之多,同时他们接触到的与感知到的各种各样的理论价值观,甚至人生态度也都千奇百怪,好坏掺杂,不一而足。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国力不断上升,国名经济各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幅水平,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不平衡,不仅仅在东西、城乡差异,就是东西部地区内部、城乡阶层里面,这一不平衡也还在愈演愈烈。而这一不平衡通过经济这一基础性的项目正在逐渐上升到思想文化价值观等各方面领域。这样一来,作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各种思想,各个地区阶层人员的大学,便成为这一矛盾的集中汇聚和表现的节点了。而从大学生的身上,我们无疑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这些矛盾通过各种形式彰显出来。可以说大学生群体成了这些矛盾的直接具体的承载体。具体表现在;

第一,大学生普遍压力过大,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缺乏规划与预设,并且无从找到解压的有效路径。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型社会,这在年青一代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中国的大学生不管从自身学习历程还是国家大的就业环境形势来看,他们都处在“青黄不接”的尴尬阶段。一方面,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固有缺陷,与传统思想本身固有的囹圄所囿,经历了中学阶段揠苗助长式的选拔与培训,他们的创造力经受了一定的打压,思维却趋向于定式,而这恰恰是大学阶段学习最最忌讳的,同时中国的大学教育,一些原本应该和市场紧密结合的专业却独善其身,远远的避开市场的需求,好高骛远,使大学生常常毕业以后无所适从。所学不能所用正是当今大学的一大弊端。另一方面,从大环境看,近十年以来在校与业已毕业的大学生正是出生在中国人口转型、经济腾飞的关键年份,在他们之前,人口增长虽然较快,但是由于国家的高等教育培养思想,能上大学的人并不多,大学教育的质量相对可以保证,按照经营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其就业问题并非像现在一样的难度。而在他们之后出生,以后将会上大学的人,因为在他们出生之前,国家顺利的实施了“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成功的控制住了人口,同时社会的痛苦而艰难的和转型也将近完成,社会矛盾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所以他们的大学教育可以说相对于现在当然是更有保障,其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也会相应较之现在轻松许多。所以由于上面分析的原因,现在这一阶段大体从2000年开始的头十多年里毕业的大学生是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承受压力最为巨大的群体。因为压力的巨大,很多人又找不到有效地舒缓排解方法,最后濒于崩溃的非常之多。近年不断报道的高校自杀事件便是例证。

第二、各种社会思潮比较复杂,大学生价值观念正在趋向多元。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正在变小,正在扁平化,各种思想传播之快,前所未有。大学生是社会上比较活跃的一个团体,这一点不仅仅是表现在起参加社会活动的高涨的积极性上,更在于其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开放程度上。作为一个社会的中坚主干力量,青年人的活力是这个社会生命力的象征与标志,而在青年当中,大学生更加是主导这一年龄阶段人群主流世界观念价值观念的骨干力量,因而,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社会维护自身稳定,引导公众舆论认知的重要内容。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当代的大学生思潮中,当然有一些比较积极的,具有开拓性富有时代气息的良性的价值观,但同时一些不良的宣传个人主义纵欲主义,绝对的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亦具有相当市场,很多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漠不关心,或者盲目敌视社会,过头的逆反心理亟需被重视。而值得我们警醒的是,现在这一代大学生是压力巨大的一代,他们对于社会的不公平与突出的矛盾更加敏感,反应也会更加激烈,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引合了这一趋势,利用大学生对于社会不够全面清醒的认识,不够健全的价值取向。将大学生们的不满和焦躁有意的引向歧途,试图利用这一举措破坏中国现在亟需的稳定的发展局面。

第三、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告诉变化需要大学生有更加强大的适应能力。如前所述,当代社会正在朝一个高速一体化的全球共同体转变,而中国业已处在这一次变革深深的漩涡之中,不管情愿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事实上正在“引领”着这一次变革。反映在大学生上,他们身上正每天集散着大量的信息,承受着许多外不环境突如其来的变化,无论情愿与否,你都要置身其中,而不能独善其身,否则迟早为社会大潮所汰,尤其在金融危机以后,目前全球经济更加由于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而不明朗。故而,大学生们每天都会经受这个世界的巨大变化,接受一些在前人从来得匪夷所思的信息,这就需要更加强悍的适应能力。

三、怎样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处理这些问题。了解和明晰了以上这些问题,掌握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科学理论工具以后,我们便可以将二者结合,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首先,面对压力,一个更加开阔平和的视野和胸襟不可或缺。只有拥有了更加开放平和的视野与胸襟,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才能坦然面对,就算不能解决,也可以辩证客观的对待自己的遭遇,不会至于动辄轻生的地步。而要做到“开放平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十二个字的指导意义怎么讲都不会过分,说得具体通俗一些。解放思想让我们明白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阳关道上人满了,独木桥上也许恰恰为你预留了一条小径,要实现人生价值,做到成功,不能简单的以金钱名位衡量,解放思想就是打破这一种二元对立的框框;实事求是就是看到我们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了解自身的客观实际状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避免妄自菲薄和好高骛远;与时俱进就是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一定要因事而制,因时而制,落后的技术不可怕,落后的思想最可怕!其次,对于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更要求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针路线,对于好的进步的,对自身与社会发展有利的思想要积极的解放思想,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同时有一些理论有一些思想本身是很高明的,但是其实践要求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条件,我们要实事求是的看到自身这些条件的满足程度,不能简单粗暴的不见甄别,盲目趋从;还有一些思想的实践具有时代性,对于这些思想,我们一方面不能全盘遗弃看似已经“过时”的,而要将其批判继承,“扬弃”的吸收起来指导现阶段学习,对于现在不具备条件将来有可能具备的,要积极完善自身条件,同时积极地改进这一理论,确保使之不断适应社会条件的发展渐进的过程,与时俱进。

最后,对于瞬息万变的世界大势,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更加重要,一方面对于世界飞速的发展变化要有心理准备,一方面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正确理解世界的变化性社会的复杂性,不断成熟自己,完善自己,平时多多了解世界社会形势,未雨绸缪,多做心理和物质的两手准备,不至于遇事手忙脚乱,慌乱不迭。

到处搜集整理,请采纳,不胜感激。

了望杂志1981年思想解放文章

您好,了望周刊和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官方刊物,它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报和党刊,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宣传媒介和思想武器。了望周刊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宣传刊物,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报纸,每周出版一期,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理论、实践等情况。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刊物,每月出版一期,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新动态。了望周刊和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官方刊物,它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报和党刊,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宣传媒介和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宣传政策、发布政令、指导思想、推动改革、引领发展的重要平台。

了望周刊和求是杂志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刊物,它们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以及关于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文章,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持。了望周刊和求是杂志的关系是,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刊物,它们都是由中共中央编辑出版,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支持者,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媒介,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平台,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渠道,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媒介,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渠道,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媒介,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渠道,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媒介,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渠道,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媒介,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渠道,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媒介,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渠道,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媒介,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渠道,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媒介,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具,它们都是

池上(白居易)

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1、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戊戌变法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戊戌变法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辛亥革命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  。

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通过宣传天赋人权的学说,使人民能理直气壮地争取民权;通过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使人们了解“自由、平等”的涵义;通过介绍西方政党制度,倡导发挥新型政党的作用。

这些有关民主和科学的学说,成了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对传统封建文化和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武器,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做了思想准备

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扩展资料:

一、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有两层含义。

1、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这包括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及自由民主权利等内容。

2、二是指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3、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尖锐地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中国要在世界上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二、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它主要是指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同时也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他们强调要用科学的尺度衡量世间一切事物,崇尚理性,反对迷信和愚昧;指出只有“一遵理性”,具有科学精神,国人才能摆脱“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束缚,成为新鲜活泼的一代新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百年回望: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文化运动

解放思想论文题目

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原理是马克思的理论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是主席的毕生精髓其他的什么都不是!

政治小论文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人类从第一次站立,第一次举起手中的木棒,第一次点燃新生命的火种,直到今天灿烂的现代文明,曾进行了无数的创新。正是人类的不断创新,才构成了我们今天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未来。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众多的领先世界水平的科学成就,形成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中国革命建设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开拓创新的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成功地金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并将坚持这一基本方针,最终解决台湾问题。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我们青少年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应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培养自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指日可待。 1、“一国两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史无前例。在社会主义探索阶段,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中国人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的春风吹拂下,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国历史进入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是用新思想、新制度、新手段,填补了这个时期决解新矛盾原则的缺失。 2、“一国两制”表现了尊重人权,保障人民利益,是实现了“人性化”原则的典范。 “一国两制”保证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不变,符合港澳台同胞的要求,是尊重人权的典范。 3、“一国两制”实现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维护了祖国的和平与稳定。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台湾问题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目前,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呈现良好的趋势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为期不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饱受战争创伤的华夏子孙的强烈要求,也顺应了“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要求。 4、“一国两制”是解决部族矛盾和党派纠纷的典范,也是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典范。 5、“一国两制”的实施和发展,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充分的说明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是水火不容,不共戴天。 在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能够相安无事,和睦共处,预示着在同一个地球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长期共存的前景更加广阔。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都是人与人或者人与社会的一种活动规则,都是人类社会两种不同的尝试,并且这两种规则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一国两制”是我们认识社会制度的里程碑。本观点出自刘德著作的《财富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