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厦大陈少华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5:27:48

厦大陈少华发表论文

陈少华,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1988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理学学士;1988-1991 中山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理学硕士;2003-200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工程专业,理学博士;1991-2006 广东茂名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任教,1993年任讲师,1998年任副教授;2006-至今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中心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已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3项已获授权。

1.电子出版物编辑平台与工具的研究(横向、1999年)2.数据通信法规管理的研究(教育部、2000年)3.加强网络出版的监管(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4.互联网管理的协调和平衡(国家社科基金、2006)5.公众使用媒体的技术条件现状及对策研究(985工程子课题、2006)6.网络学术出版研究(横向课题、2006)7.传播学本科教育与专业建设研究(校基金课题,2006)8.湖北省数字与网络出版发展规划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2007)9.现代传播与社会信息环境构建与优化(985工程子课题、2007)10.三峡工程新闻传播信息库开发与应用研究(重大横向课题,2009) 1.陈少华. 加强电子出版物编辑审稿工作,提高电子出版物质量. 中国电子出版,1997年第1期。2.陈少华. Internet网上出版及其技术平台.科技与出版,1997年第2期。3.陈少华. Internet网际网与电子出版.中国电子出版,1997年第2期。4.陈少华.电子出版物的选题策划.中国电子出版,1998年第4期。5.陈少华.电子出版物制作与出版的合理分工.中国出版,1998年第9期。6.田胜立,陈少华等.电子出版物概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7.陈少华.大学出版对我国电子出版的早期探索.大学出版.2000年第4期。8.陈少华.我国90年代早期电子出版的探索.中国出版.2000年第8期。9.陈少华.电子(网络)出版的发展途径及其分析.耕耘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10.陈少华(合著).数据通信法规管理研究报告.科研报告,2000年10月。11.陈少华. 网络为版权交易提供了什么.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年10月12.寇晓伟、陈少华、熊澄宇、刘杰华等.加强网络出版的监管.见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调研工作小组办公室编: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新闻出版总署调研报告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13.陈少华.试论网络出版的基础、地位作用和形态特点.见田胜立主编:电子与网络出版探索与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14.陈少华,朱光喜.协同工作原理在网络出版中的应用.见田胜立主编:电子与网络出版探索与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15.陈少华.Research on the Usage and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Publishing.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Brisbane,Australia,14-17 December 2004.16.陈少华(参编).网络广告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7.陈少华,朱光喜. 网络出版传播中的协同问题及其研究.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18.陈少华,黄晓薇.现行评价机制对网络学术出版的影响与对策.出版科学. 2005年第6期。19.舒永平、陈少华、鲍立泉.互动广告传播.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0)网络媒体的有效引导与管理(新闻前哨.2007年第2期)(21)高校网络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的设计(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第1期)22.新媒体的个人化趋势与媒介管理和控制(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23)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合著)24.基于电子书与纸书互动的网上出版营销平台及应用(科技与出版,2007年第8期)25.试论网络编辑及其专业化教育(中国编辑.2007年第2期)26.信息科学视野下的传播及传播学研究探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第3期)27.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发展及阶段性特征分析(出版广角,2008年第12期)28.2008年欧洲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趋势(出版广角,2008年第12期,合著)29.数字网络媒体环境下出版概念及特征探析(见《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一)获奖出版物情况1. 担任责任编辑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于1996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担任责任编辑的《计算机科学概论》于1992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3.担任责任编辑的《IBM-PC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于1996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4.参与组稿的《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于1996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5.担任组稿和终审的电子出版物《办公室商业英语》获国家信息忠心1993年至1997年度多媒体光盘评测优秀奖,6.担任责任编辑的《并行分布式程序设计》于1997年荣获湖北省“三优”图书“优秀图书编辑奖”二等奖。7.担任责任编辑、主创人员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中国西部大开发》于2004年获国家电子出版物奖。8.担任责任编辑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港澳回归》获2000年上海国际电子出版博览会优秀奖。(二)获奖论文情况1.《计算机软件保护难点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于1992年获湖北省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电子出版研究会论文一等奖。2.《软件出版质量极其控制方法初探》于1992年获全国电子出版研究会论文二等奖。 1998年获湖北省优秀编辑称号。2000年被推荐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候选人。从2001年起,连续四年被单位考核为校级优秀。2003年并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2004年担任责任编辑和开发负责人的《中国西部大开发》多媒体获国家电子出版物奖

厦大陈祥祺论文发表

祥字基本信息 简体:祥 简体笔画:10 繁体:祥 繁体笔画:10 五行属性:金 姓名学笔画:11 字义内涵:祥-吉利;好的,善的;幸福。用作人名意指善良、幸福、吉利之义; 姓陈以祥字开头的男孩名字推荐 陈祥懿 懿:指美好。用作人名意指稳健、安康、美好之义。 陈祥富 富:指富裕、丰盛的、财产、财物多、充裕。用作人名意指富有、福气、丰润之义; 陈祥耘 耘:本义为除草、除去、培土,用来比喻辛勤攻读。用作人名意指为人勤恳、敬业、吃苦耐劳之义; 陈祥恩 恩:意指恩惠或情谊。用作人名意指仁爱、博爱、包容、博大之义; 陈祥生 生:本义是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有生长或旺盛的意思。象征出现,生财。用作人名意指有生气、出众、兴盛之义; 陈祥铭 铭:刻写或题写的格言;牢记不忘。用作人名意指博闻强记、远见卓识、杰出之义。 姓陈以祥字开头的男孩名字大全 陈祥津 陈祥峥 陈祥名 陈祥刚 陈祥相 陈祥普 陈祥昀 陈祥秀 陈祥恒 陈祥松 陈祥焕 陈祥延 陈祥峻 陈祥维 陈祥保 陈祥谷 陈祥昭 陈祥懿 陈祥辉 陈祥楠 陈祥坤 陈祥楷 陈祥方 陈祥煜 陈祥宁 陈祥洪 陈祥桐 陈祥丙 陈祥琛 陈祥拓 陈祥禧 陈祥宸 陈祥和 陈祥强 陈祥潭 陈祥润 陈祥毅 陈祥玉 陈祥吉 陈祥浩 陈祥林 陈祥淇 陈祥韵 陈祥悦 陈祥非 陈祥丰 陈祥阳 陈祥焱 陈祥易 陈祥卓 陈祥明 陈祥航 陈祥光 陈祥曲 陈祥杰 陈祥福 陈祥高 陈祥欢 陈祥嘉 陈祥祺 陈祥伯 陈祥星 陈祥雪 陈祥本 陈祥商 陈祥浚 陈祥展 陈祥睿 陈祥年 陈祥烜 陈祥奇 陈祥景 陈祥敬 陈祥苑 陈祥成 陈祥森 陈祥岩 陈祥科 陈祥晔 陈祥灿 陈祥学 陈祥彤 陈祥劲 陈祥昱 陈祥沛 陈祥礼 陈祥古 陈祥锦 陈祥梓 陈祥麟 陈祥健 陈祥洋 陈祥涵 陈祥诚 陈祥曦 陈祥人 陈祥超 陈祥皓 陈祥彬 陈祥佑 陈祥衡 陈祥欧 陈祥国 陈祥羽 陈祥瑞 陈祥利 陈祥达 陈祥竟 陈祥哲 陈祥赐 陈祥威 陈祥茂 陈祥宝 陈祥泰 陈祥涛 陈祥韶 陈祥胤 陈祥洛 陈祥裕 陈祥友 陈祥胜 陈祥品 陈祥堂 陈祥朗 陈祥书 陈祥祥 陈祥鸿 陈祥肖 陈祥沐 陈祥沃 陈祥诺 陈祥桦 陈祥波 陈祥玮 陈祥韬 陈祥治 陈祥远 陈祥轲 陈祥湛 陈祥铭 陈祥飞 陈祥伽 陈祥棋 陈祥奕 陈祥宏 陈祥朴 陈祥弘 陈祥琪 陈祥励 陈祥志 陈祥善 陈祥义 陈祥庭 陈祥圣 陈祥如 陈祥朋 陈祥金 陈祥屹 陈祥厚 陈祥道 陈祥深 陈祥骐 陈祥平 陈祥力 陈祥果 陈祥鹤 陈祥霖 陈祥久 陈祥致 陈祥晓 陈祥临 陈祥宇 陈祥跃 陈祥英 陈祥鸣 陈祥崇 陈祥栋 陈祥家 陈祥沅 陈祥楚 陈祥栩 陈祥华 陈祥钦 陈祥富 陈祥渊 陈祥虎 陈祥斌 陈祥升 陈祥恺 陈祥基 陈祥云 陈祥月 陈祥尧 陈祥顺 陈祥亚 陈祥帆 陈祥溢 陈祥齐 陈祥凌 陈祥汉 陈祥仕 陈祥雄 陈祥翰 陈祥君 陈祥绍 陈祥逸 陈祥秋 陈祥瑄 陈祥清 陈祥僖 陈祥炳 陈祥烁 陈祥振 陈祥炜 陈祥俞 陈祥卫 陈祥少 陈祥宾 陈祥晋 陈祥予 陈祥廷 陈祥誓 陈祥恩 陈祥玄 陈祥陌 陈祥凯 陈祥大 陈祥佳 陈祥子 陈祥熹 陈祥军 陈祥城 陈祥嘉 陈祥文 陈祥持 陈祥彦 陈祥兴 陈祥兵 陈祥益 陈祥樽 陈祥弥 陈祥泽 陈祥镇 陈祥宥 陈祥江 陈祥钟 陈祥邦 陈祥孝 陈祥耀 陈祥博 陈祥霖 陈祥兆 陈祥贤 陈祥彰 陈祥溢 陈祥忠 陈祥唐 陈祥瑜 陈祥峰 陈祥亮 陈祥寒 陈祥柯 陈祥昌 陈祥启 陈祥镜 陈祥风 陈祥晟 陈祥旦 陈祥章 陈祥靖 陈祥图 陈祥悟 陈祥聪 陈祥春 陈祥源 陈祥炅 陈祥瑾 陈祥元 陈祥银 陈祥轩 陈祥永 陈祥豪 陈祥冬 陈祥勇 陈祥谦 陈祥泊 陈祥瀚 陈祥承 陈祥融 陈祥烨 陈祥默 陈祥艺 陈祥来 陈祥鹏 陈祥熙 陈祥奥 陈祥洲 陈祥鑫 陈祥正 陈祥伦 陈祥万 陈祥满 陈祥雨 陈祥珂 陈祥蔚 陈祥世 陈祥迅 陈祥辰 陈祥知 陈祥潇 陈祥庆 陈祥璋 陈祥亦 陈祥禹 陈祥岚 陈祥信 陈祥宗 陈祥畅 陈祥宜 陈祥旭 陈祥何 陈祥叶 陈祥昕 陈祥孟 陈祥新 陈祥俊 陈祥勋 陈祥鼎 陈祥柄 陈祥硕 陈祥济 陈祥淼 陈祥智 陈祥青 陈祥思 陈祥然 陈祥仁 陈祥磊 陈祥盛 陈祥龙 陈祥溪 陈祥帆 陈祥昊 陈祥翎 陈祥冰 陈祥晨 陈祥东 陈祥炫 陈祥幽 陈祥冠 陈祥钧 陈祥望 陈祥震 陈祥尚 陈祥德 陈祥翔 陈祥天 陈祥秉 陈祥舟 陈祥乔 陈祥全 陈祥笙 陈祥康 陈祥运 陈祥隆 陈祥荣 陈祥凡

厦门大学陈雄发表的论文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厦门大学的一个院系,于1952年开始创办,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许多科研机构及科技服务部门,在环境污染控制、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开发教学和科研基地。

ds山东圣奥

1、姓名: 蔡从燕 职称: 教授、博导 主要讲授课程 《国际经济法》,硕士生学位课《国际公法》,本科生主干课《国际公法》,硕士生学位课 2、姓名: 刘志云 职称: 教授、博导 刘志云,江西瑞金人,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旅游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师从卢炯星教授,获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师从徐崇利教授,获博士学位。研究旨趣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交叉研究、国际经济法与涉外经济法、投资法与金融法等领域。至今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公开发表法学论文110余篇;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参与专著或教材撰写若干。从2009年起主持“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文库”的出版。2004年9月获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同时为国际经济法研究所与经济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05年被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正式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6年被厦门大学破格聘为副教授、任副教授期间被破格聘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2007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被厦门大学破格聘为教授。2008年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福建省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优秀法学人才”;被评为“福建省第六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010年起担任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编委。2010年起担任福州大学兼职教授。2001年:厦门大学第一届“十大学术新人”;2003年:“厦门大学嘉庚奖学金”;2003年:厦门大学第二届“十大学术新人”;2006年:厦门大学工商银行科研奖。2006年:“厦门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07年:“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7年:“厦门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联合主讲的《金融法研究》评为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厦门大学‘中国银行’科研奖”。2010年: 中国国际法学会2004-2009年度“航天科技”国际法优秀科研成果奖;2010年:福建省法学会第三届优秀法学成果(著作类)二等奖。3、 姓名: 张榕 职称: 教授、博导 要讲授课程 《民事诉讼法》 《证据法》《法律诊所》 司法部2001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科研课题《仲裁制度研究与〈仲裁法〉的修改》的主要参加人。厦门大学育题基金项目《中国证券市场的法律规制》项目负责人。司法部2005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科研课题《司法能动性与司法解释的规制》主持人。福建省2007年社科基金项目《事实认定过程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以民事诉讼为中心》主持人。福建省2009年社科基金项目《通过有限判例制度实现正义》主持人 4、 姓名: 曾华群 职称: 教授、博导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投资法”、“香港法概论”、“WTO法专题”;硕士生学位课程:“国际经济法理论”、“香港经贸法专题”、“国际经贸条约专题”、“国际投资法专题”;博士生学位课程:“国际经济法理论”、“国际法专题研究” 主要学术观点 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旧更替和国际经济法的破旧立新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中产生和发展的,是由发展中国家率先发动,发达国家消极应付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同逆水行舟,每一个进步,都需要艰辛的斗争和努力,稍有懈怠,已取得的成果可能得而复失或名存实亡。对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法新规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发展中国家应有战略的眼光和充分的准备。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服务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决定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界在吸收西方国家有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应有符合本国国情和目标的研究方法。从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发展的经验看,今后应继续坚持和发展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立足本国实际的方法;历史和现实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法律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理念和特点 国际经济法学是世界性的,中国国际经济法学是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也不能缺少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参与和奉献。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者应继续借鉴和吸收外国的相关研究成果,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在国际学术论坛上,对国际经济法学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中国学者的见解,表明中国的立场,为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应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出发,具有破旧立新的历史责任感、决心和勇气,既不能对西方法律观念亦步亦趋,更不能对少数发达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践踏民主的霸权行径熟视无睹、束手无策,而应当摆脱阻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西方法律观念的羁绊,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创建和发展新的法律概念、观念和理论。5、 姓名: 徐崇利 职称: 教授、博导 主要讲授课程 专科生:《关贸总协定法律制度》本科生:《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私法》硕士生:《国际经济条约研究》《国际投资法研究》《国际私法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博士生:《国际法理论研究》《国际法专题研究》 6、姓名: 齐树洁 职称: 教授、博导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民事诉讼法》、《民事司法改革》、《律师制度与实务》。研究生:《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外国民商法》、《程序法基本原理》、《诉讼法文献选读》。 主要学术观点 1.司法资源是有限的。诉讼并不是最好的纠纷解决方式。司法改革的推进不应仅限于诉讼领域,还应包括相关的制度。为实现司法的公正和效率,除了改革和完善诉讼制度外,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协商、调解、行政处理、仲裁等各种ADR方式,并且赋予当事人解决纠纷的程序选择权。2.司法改革不但应当是全局性的,而且应当是合法有序的。当务之急是由全国人大设立司法改革委员会,并取得法律的授权,统一领导、规划、协调全国的司法改革。3.司法改革应当立足于本土资源,在移植外国制度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充分的论证。司法改革还应当重视借鉴域外经验,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本国现行制度的考察,我国的司法改革将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承担项目 1.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国两制与厦门涉台立法》(1996),任课题组长。2.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涉台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维护大陆居民在台湾的正当权益》(1998),任课题组长。3.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英国、德国民事司法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借鉴》(1999),独立承担。4.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仲裁制度研究与仲裁法的修改》(2001),任课题组长。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英国民事司法改革研究》(2001),任课题组长。6.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研究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公证制度研究与破产制度的完善》(2003),任课题组长。7.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04),任课题组长。8.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研究》(2004),任课题组长。9.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和谐社会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2005),任课题组长。10.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公证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2006),任课题组长。11.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权利保护法律与实务研究》(2007),任课题组长。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007),任课题组长。13.福建省法学会法学研究重点课题:《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机制改革问题研究》(2007),任课题组长。14.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权利保护与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08),任课题组长。15.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涉及公证的诉讼案例分析》(2008),任课题组长。16.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司法保障》(2008),任课题组长。17.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优化法制环境,促进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司法统计分析》(2009),任课题组长。18.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香港民事诉讼制度研究》(2010),任课题组长。19.厦门大学人文社科横向课题:《繁简分流与快速处理机制研究》(2010),任课题组长。 主要著作 1.主编:《律师诉讼案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2.副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要论》(谭兵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参编:《诉讼法大辞典》(钱国耀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4.副主编:《台湾民法研究》(胡大展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5.参编:《民事诉讼法新论》(章武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6.副主编:《中国民法》(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7.参编:《中国审判实务大辞典》(马原等主编),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8.参编:《海峡两岸法律制度比较·诉讼法》(薛景元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9.主编:《商法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0.参编:《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法律问题研究》(陈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1.参编:《台湾法律大全》(陈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12.主编:《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3.主编:《给个说法:老百姓法律顾问丛书》(第1-6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4.主编:《给个说法:老百姓法律顾问丛书》(第7-12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参编:《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6.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7.副主编:《仲裁法新论》(张斌生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8.主编:《英国证据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9.总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0.总主编:《ADR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1.参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常怡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2.参编:《民事诉讼法》(田平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23.参编:《民事诉讼法》(第2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4.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修订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5.副主编:《仲裁法新论》(修订版,张斌生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6.主编:《破产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7.总主编:《强制执行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8.主编:《证据法案例精解》,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9.主编:《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0.专著:《程序正义与司法改革》,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1.主编:《破产法研究》(修订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2.参编:《民事诉讼法·诉讼程序篇》(廖中洪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3.总主编:《公证制度新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4.主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5.参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沈恒斌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5.主编:《英国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6.总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7.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第3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8.主编:《民事程序法》(第4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9.专著:《民事上诉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40.总主编:《公证制度新论》(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1.主编:《美国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2.主编:《民事程序法》(第5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3.主编:《民事程序法》(第6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4.主编:《英国司法制度》(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5.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5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6.专著:《民事程序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47.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48.主编:《破产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9.主编:《民事诉讼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0.参编:《外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汤维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1.参编:《民事诉讼法》(第3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52.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6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3.主编:《民事程序法》(第7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4.主编:《民事诉讼法》(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5.副主编:《仲裁法新论》(第3版,张斌生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6.主编:《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7.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7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8.参编:《民事诉讼法学》(常怡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59.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8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0.总主编:《公证制度新论》(第3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1.总主编:《调解衔接机制理论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3.主编:《东南司法评论》(2008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4.主编:《民事诉讼法备考与拓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5.主编:《民事诉讼法》(第3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6.主编:《东南司法评论》(2009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7.总主编:《调解衔接机制理论与实践》(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8.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9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9.主编:《民事审前程序》,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0.主编:《民事诉讼法》(第4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1.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10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2.主编:《台港澳民事诉讼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3.主编:《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4.副主编:《仲裁法新论》(第4版,张斌生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5.主编:《美国司法制度》(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6.总主编:《法官视野中的司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7.主编:《民事诉讼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8.总主编:《德国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9.专著:《程序正义与司法改革》(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80.主编:《东南司法评论》(2010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更详细信息请参照网站: 祝好运!

厦门大学为京外仅有的四强法学院之一,环境优美、博导儒雅、和蔼可亲、基本上都是学界有名望的大师级人物。建议大家积极申请到厦门大学深造。 厦门大学实为南方之强,江南金融和财会几乎被厦门大学垄断,强人辈出。国际经济法方更是实力超群,10年内不会有太强的竞争对手。

陈景润在厦大发表哪篇论文

几个观念:第一、循序渐进;第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第三、专业对口;第四、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一、从循序渐进向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转变1.追逐学科前沿。 北京市有所中学,高中一年级新生进校后,学校请北京大学的一位化学博士给他们上了第一节课。上课内容跟现有教材毫无关系,他讲的是化学研究最前沿的六大领域。比如他讲到,我们现在水资源很紧张,但是在海底下有足够的淡水资源。可这些淡水不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固态的形式出现,叫做旱冰。旱冰可以被拿出来用,但它先要被溶化。在液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现在谁也不敢做这件事,因为如果谁把旱冰溶化成液体的话,整个地球就将充满了二氧化碳。所以谁能成功解决这个矛盾,也就是说在旱冰液化的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或者用其他还原反应把二氧化碳分解了,那淡水紧缺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这对全世界的贡献就大了。数学家陈景润之所以能成功完成数论研究,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他的中学数学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的数学老师完成教学内容后还剩下5分钟,就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就讲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他说,谁成功研究出“哥德巴赫猜想”,谁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这句话对陈景润产生了终身影响。从此以后,他就尝试摘取这颗王冠上的明珠。这个故事把他的豪情激发起来了。他孜孜奋斗了二十多年,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2.建立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知识是无限的,个人能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使自己有限的知识具有比较优势,具有发展特点,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擅长的领域;感兴趣、擅长,也正是容易形成比较优势的领域。但长期以来我们片面理解全面发展,总想面面俱到,结果是平庸发展,成为读书机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即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根据课程专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知识是具有内在结构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并不是等值的,掌握了知识的要素,就能掌握知识结构,就能融会贯通。二、从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知识变成探究问题。学习知识与探究问题在现代学习中要实现一次翻转。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知识是目的,通过问题引导,帮助掌握知识是手段;可是在现代学习中,学习知识是手段,能够运用于解决问题是目的。在学习中能不能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衡量学习成败的根本标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就把知识学习和今后的能力需要结合起来了,就把被动的知识灌输变成了能力培养。以知识为导向的学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处于等待正确答案的状态,缺乏积极性;而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没有标准答案,得到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索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成为主动的探索者。三、从线性学习向T型学习转变。在变化中学习。专门人才能否在世界不断变化的潮流中,适应这种变化,成为T型人才,成为复合型人才,成为能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人才,这就决定了该人在社会上发展的可能性。美国的现代化水平是最高的,有统计表明:美国人在一生中平均流动17次,当然这个流动变化包括跳槽。但主要是因为社会在变化,个人不得不变。如果你到了40岁,去应聘工作,老板问你: “你是第几次择业了?”如果你回答说:“我这是第二次择业,以前我就在一个地方干活。”老板就会非常吃惊地问:“20多年就没有换过工作?”那是不可想象,不可思议的。四、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一个人知识再多,比起网络来,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滴水与一滴水之间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问题是怎样从网络上寻找、分析、判断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怎样去使用网络上的知识。我们现在是以书本学习为主的,还感觉不到这个问题的迫切,但等你走上职场,走向社会以后,你就会发现,是否善于从网络上寻找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就决定了你在工作岗位上的地位、收入、发展前景。 基础和应用,理论和技术在以前是分解的,可现在不是这样了。理论要联系实际,理论要结合技术,理论要运用方法。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论向技术转化的速度在加快。理论和技术的转化几乎是同步的,尤其是在新兴科技领域。学技术的人不掌握理论,学理论的人不掌握技术,这不仅对个人不利,对国家也是不利的。这种人才的分化观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外国的学生在实验室花的时间是最长的,我们的学生在实验室花的时间是最短的。很多课程上都有规定:实验课50分钟或100分钟,可事实上我们学校的实验不到时间人都走光了。为什么呢?都做完了,包括步骤都写出来了。因为在做实验前已明确要做什么实验,用什么药品,怎么使用。到了实验室,验证下实验结果就行了,做好就走人。可是在美国的学校里,做什么实验,老师不管,只是给学生一个指南,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做哪些实验,但要做哪个实验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告诉老师想做什么实验,想怎么做,对需要的器材开张单子。老师同意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找。学生就到专门的药品教室找药品,设计实验步骤。没有一个实验是一次做成功的,都会遭遇失败。比如说做水被电溶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你就要电源、水、烧杯等等,自己开好单子,老师说可以,你就去领。领完后,你就去做。大部分情况一次是做不成功的,不成功没关系,先去上课,上完课有时间再来做,把每次做的内容记下来,包括对不成功原因的分析,下次再来验证。三次不成功,四次不成功,最后成功了。怎样成功的,一二三四五记下来,这就是实验报告。这才是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推动理论向技术转化的学习方式。 五、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只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在面对不同利益、不同观点、不同兴趣爱好,面对冲突和妥协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运筹帷幄”这些品质和能力,才能建立责任感,才能真正锻炼领导才能,才能在公众活动中不陌生,不怯场,不退缩,没有活动,没有活动中的矛盾冲突、得失成败,光靠从书本上学习这些条目、概念、环节,是没有意义的。 社会活动只要不过度,不仅不影响学习,而且有益于提高学习成绩。因为,第一,社会品质与学习品质有许多是一致的,比如用心、自律、坚韧,比如整体性、分类、抽象、概括,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第二,在社会活动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可以学习对事情结果的预料和判断,可以增加对自己个性特点包括优点、缺点和弱点的了解,增加自知之明,从而提高对自己规划的能力。 (二)探究教学一、科学探究的含义: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探究是一个多侧面的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情况已经是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涉及调研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检验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成果告知与人。探究需要明确假设,需要运用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1.科学探究是一种活动科学是一个过程,学习科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事科学。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活动是与传统的“坐”着学科学、“听”着学科学相对的,意味着让学生亲近科学,积极动手和动脑探究科学。活动不是瞬间即逝的,科学探究活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主要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探究内容的特点以及探究条件等的限制,不是每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都要包括以上所有的8个要素,各个要素也并不一定是完全按照上述顺序来呈现的。 2.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科学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事实和抽象的理论,它更是一个过程。科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的,对科学的学习也理应以探究的方式来进行。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意味着我们要把探究作为一种学生认识自然和理解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一种思考和探索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方式,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要利用探究的,而不是接受的方式学习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主张知识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与学习对象直接接触,必须通过独立的探索发现过程才能获得。从这个角度讲,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相对应的。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接受学习统治课堂教学的局面。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只要是有意义的学习,无论是探究还是接受,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只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更强调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指向知识结论。相比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具有更强的发现性与探索性,学生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是不要其他的学习方式,只是针对当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当前的探究教学要尽可能从接受学习中挖掘探究的因素,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3.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科学探究是一个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是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问题往往对应一个或几个知识主题,本身就属于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学习较为隐性的但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科学方法。探究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许多有关科学方法的运用过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能亲身体验到科学方法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并学习如何恰当地应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获得科学知识。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使隐性的科学方法教育及时显化,科学方法的学习得到最好的落实。科学探究作为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内容,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过程始终和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学生需要收集、分析资料,并进行整理,综合运用于问题解决;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普通高中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概括出的科学探究过程8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三、化学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1.以问题为中心 探究是基于问题的探究,科学探究学习需要围绕一定的科学性问题来展开。所谓科学性问题是针对客观世界中的物体、生物体和事件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学习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的活动。也就是说作为科学探究学习出发点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要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使学生乐于探究。 2.强调自主参与 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对问题形成假设、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等直至获得问题解决,而不必像以前那样严格遵循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所谓“惟一正确”的思路进行。也就是说,探究学习提倡和保证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方式、探究途径,教师只是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切不可“越俎代庖”。这样,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可以大胆想像,有充分的机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点。而且在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有自己评价学习过程进展的权利,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探索和研究的主动权由学生自己控制,处处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的自主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 3.强调实践活动 要正确贯彻并落实探究学习,就必须重视和强调实践活动。探究学习不主张教师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亲自动手获得关于问题的证据,让学生全手、全脑参与到探究中,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和实践活动中的经历和体验。4.重视合作交流 探究学习尤其强调合作交流。在探究学习中,合作交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将学生分组,小组成员间合作完成整个探究任务。即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探究,教师放权给小组,小组内成员间共同合作、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对探究过程负责。这样,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索。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大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每个人都能有效的学习,积极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探究学习中合作交流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在获得小组内探究结果后,还需要每个小组用口头、书面等形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的过程、活动以及结果,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并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解释和辩护。在小组间交流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又能够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这样的讨论与交流,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加深对问题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使探究更富有成效。 (三)预设与生成叶澜教授如是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一种新策略。我们强调课堂教学的可预设性,我们也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师只有加强对文本的探究及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促进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从而达到知而获智,探而生慧。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1.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2.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一、在课堂中如何进行预设与生成 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1、加强课前“教学设计” 自觉“预计”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目标的设置不能过分偏向认知目标,应更加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针对课本知识,充分表达各自的见解,每一位学生在听取他人的意见时,又在不断的丰富着自已。教师对学生们有创建的见解,甚至是“异端邪说”,要在给予辩证地评价和鼓励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纠正自己的成见。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 学生针对课本知识,充分表达各自的见解,每一位学生在听取他人的意见时,又在不断的丰富着自已。教师对学生们有创建的见解,甚至是“异端邪说”,要在给予辩证地评价和鼓励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纠正自己的成见。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 3、教师要做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当然,教师也应对学生提的看法认真思考,并与备课预料情况进行比较,如果出现预料之中的情况则按预先设计的对策教学;如果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要思考是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即使偏离原来的目标,也要跟学生思路走,生成新的问题“生长点”;如学生提的看法没有价值甚至越轨,且这一问题又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就不能跟学生走。最后,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 4、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课堂教学的生成点: 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提倡质疑问难;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在对教学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在创造性活动中生成;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1)高质量的教学预设需要研究教材,更需要研究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预设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现实状况是十分复杂的,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心理状态之间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教学的生成点上预设多种通道,使教学预设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2)教学过程的展开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生成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学展开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思考、见解和价值取向多向交流与碰撞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树立“生本意识”,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探索过程中增强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预设再充分,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二、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第一,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再次要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第二,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第三,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 第二,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 第三,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 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预设与生成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视和追求的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 相对于学生的发展,预设与生成都只是手段和措施,我们一定要从提高教学质量、立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长远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离开学生的发展机械地讨论在一节课中是预设多了还是生成多了的问题,有价值的生成即使影响了预设的安排,也不应该草草了事;有质量的预设也不应该为了顾及低层次的生成而患得患失。总之,我们一定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其次,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四)化学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必修一中26个随堂实验、7个科学探究;必修二中16个随堂实验、6个科学探究;选修四中14个随堂实验、6个科学探究、2个实践活动。(一)化学实验的作用1 .促进思维、提高能力2 .激发兴趣、热爱化学3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4 .营造和谐的讨论氛围5.功在学生、利在高考(二)如何改进利用实验1.挖掘化学实验的探究性——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新教材增添了大量探究性实验,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实验呢?我认为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增加其探究性,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比如:在学习碱金属——钠,可以设计成:首先让学生讨论后明确:一般情况下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一种未知物质(Na)。第二,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研究钠的物理性质的实验方案,再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筛选,最后形成一种较完善的实验方案。第三,实施实验,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或提出新问题。在实验时学生有两点“意外”发现:钠不仅能被刀切开,而且切开的表面银白色又很快变暗;钠不仅浮于水面,而且与水发生了剧烈反应,最后消失了。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实验的探究性,为学生今后进行创造活动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2.处理好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论语》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在编写中也注意到了这点,它以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而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不仅如此,它还增补了一些家庭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同时,化学新教材强调了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成就的联系,因此,就要求把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向社会,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式的实验活动,以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3.探究化学实验研究性——扩展延伸化学知识的研究性课题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氯水的成份。在设计这个实验时,首先应考虑氯气溶解于水中是单纯的溶解,还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还应该考虑要检验的体系中是否还有反应物的微粒,是否生成物的微粒,从而判断物质与水反应后可能得到的产物。根据这些推断,设计以下三个实验。第一,向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滴加硝酸跟和硝酸的混合液,以验证氯水中含有Cl–。第二,向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滴加碘化钾淀粉,以验证氯水中含有Cl2。第三,向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根据溶液变红色,可证明氯水中含有H+。但提示剂变为红色后又褪色,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具有漂白性或强氧化性的物质,从而确定次氯酸钠的存在。学生从对这个实验的探究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培养了发散性的创造性思维。4.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真的成为主体,参与实验 传统教学方式是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结果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容易遗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强调实验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个有点难度

陈景润是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但他并没有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极大的荣誉,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陈景润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作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科学院。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 院领导回答道:“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第一,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第三,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牺牲了个人的利益。 1979年,陈景润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去美国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有时候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正因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国短短的五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他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这一研究成果,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美国这样物质比较发达的国度,陈景润依旧保持着在国内时的节俭作风。他每个月从研究所可获得2000美金的报酬,可以说是比较丰厚的了。每天中午,他从不去研究所的餐厅就餐,那里比较讲究,他完全可以享受一下的,但他都是吃自己带去的干粮和水果。他是如此的节俭,以至于在美国生活五个月,除去房租、水电花去1800美元外,伙食费等仅花了700美元。等他回时, 共节余了7500美元。 这笔钱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样,从国外买回些高档家电。但他把这笔钱全部上交给国家。他是怎么想的呢?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我不能只想着自己享乐。” 陈景润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谦虚、正直的人,尽管他已功成名就,然而他没有骄傲自满,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的高峰还没有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少年立志夺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一次听到沈元教授在讲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时说:"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话萌发了少年陈景润立志学习数学的动机。 陈景润高中还没毕业,于1950年以同等学历考进厦门大学,攻读数学专业。1953年秋,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一所中学当中学数学教师。陈景润善于从事研究而不善于讲课,对此,他感到很苦恼。但是,他对工作又很负责任,仍坚持着一面教书,一面进行数学理论探讨,日久天长,他终于积劳成疾。在病中,他偶然得到一本华罗庚教授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就如获至宝刻苦地研读起来。 陈景润的情况,被爱才若渴的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来北京开会时知道了。王亚南找陈景润谈话后认为,从陈景润的发展来看,留在北京教中学数学,还不如调回厦门大学让他从事研究工作更有利。于是,通过组织手续把陈景润调回母校,安排到图书馆当管理员,给他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深入到数学的王国自由地驰骋着。应该说,陈景润事业有成,少不了王亚南的关怀。 不是天才是"慢才" 陈景润在厦大图书馆里,如痴如醉地对《堆垒素数论》和《数论导引》进行深入地研究,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论文《他利问题》,并把它寄给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华罗庚教授。 华罗庚看了陈景润的论文后,认为他很有培养前途,建议把他调到北京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1996年底,先后写了40多篇论文的陈景润被调到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教授的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 在中科院的办公楼里。有一天,陈景润问数学家林群(院士):"一个10阶行列式,怎么知道它一定等于零呢?"林群告诉他,如果硬算,要算10年。但是一个月后,陈景润告诉林群说:"我已经算出来了,结果恰恰是零。"过了不久,陈景润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一个三元五次多项式,怎样找出所有的解答?"林群说,这像是海底捞针。可是,大约又过了一个月,陈景润告诉他说:"全部解答都找到了,不信你可以一个一个代到方程去。只要肯花时间。"林群认为,陈景润不是天才而是"慢才",一个问题要他马上回答,他会答不出来,但几天以后,他回答问题比谁都深刻,他能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激光束穿透钢版,这也就是陈景润的超人之处

陈华盾发表的论文有多少

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大学生的 个性化 与 社会化 不能保持应有的平衡,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质,社会学的视角提供了大学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开展的全新框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体质状况有所下降,该文通过查阅 总结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体质关系的 文章 ,研究发现: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针对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质研究综述

1背景分析

自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等[1];最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高校不断的扩招。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入到社会中,致使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有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 报告 ,其中20.23%的人显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偏执、抑郁、焦虑、孤僻、冲动、嫉妒、猜疑、自卑等现象已使得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伤害,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乐趣、学习效率、身体健康等[2]。由于学习因素、宿舍矛盾、恋爱问题、经济状况、人际沟通、就业压力等各方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现在是日益增多。所以说,全国各个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智健全的建设性人才。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2002年6月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实施,并自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开始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的工作。通过近几年上报的数据统计来看,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下降,有多项不合格,整体状况有下降的趋势。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的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改进 措施 与建议,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第一位”的思想意识,养成天天参加锻炼的好习惯,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状况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体质良好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心理,两者是否是正相关的;另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观察这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状况的研究,提出笔者的建议。

2研究现状

(1)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焦虑、抑郁等大量心理问题上,仅是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价工具。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心情、性格、学习成绩、人间交往等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指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还有部分是研究 体育运动 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提出建议与对策。2000年,段军钢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维尔维克指数来测量青海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形态及素质状况,研究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建议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娱乐性的 教学 方法 ,对学生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2005年,__刚,王向晨用体质健康标准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衡量评估部分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研究指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体测成绩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体测成绩低的。2005年,王虹采用专家访谈法、心理与体质测量法等研究方法,来调查分析河南理工大学2003级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建议:高校要重视对体质成绩差的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2006年孙立海采用体质测试法和心理SCL-90量表来研究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相互关系,得出:学生的体质好坏与心理障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2007年,韩晔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做了体质和心理状况的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正相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学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高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好。2007年,郑小真、夏菲菲运用心理问卷测试、体质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抽取一部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状况,寻找影响他们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针对增强学生体质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参考建议。2009年,蔡灿龙、陈秋斌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部分学生进行SCL-90的测量与因子分析来了解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掌握与分析数据、材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2010年,张伟,陈华卫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龄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锻炼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差异。2011年,刘根平采用UPI诊断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研究分析,并根据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状况,综合分析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联,发挥高校体育课及活动特点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体育教学的功能。

(2)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近些年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不少,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得出体质下降,分析研究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状况,提供一些建议。1999年,张传义、刘兆厚、吕琦采用数据统计法、资料分析对比法,对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大学生们各项数据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组、日本东京农大学生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高于国内同年龄组大学生;与日本京农大学生相比,国内农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互有高低优势等。建议加强国内农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等。2004年,路静通过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006—2009年,蔡陵江对厦门理工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部分女生的体格、体能测试成绩进行追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体质健康指标有所提高外,其他内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此校女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反映出目前厦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出对策。2008—2009年,孟庆光抽取内陆与港澳台男、女生各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分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经测试统计后发现:港澳台籍学生正常体重人数比例优于内陆生,同时肥胖比例略高;内陆学生的总成绩与耐力项目成绩要高于港澳台籍学生,并且差异显著。2010年,田常军针对陕西省6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这几所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行为方式,得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的相关关系,为民办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来提高心理水平和增强体质提出建议依据。

3研究的不足

(1)观察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发现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缺少体质状况分析。

(2)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没有从学生的遗传因素、营养健康现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休闲活动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3)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两者的联系,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体质优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建议

(1)在研究大学生体质水平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遗产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有天生性疾病,参加体育活动少,体质水平肯定差。其次还应该研究学生的营养条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生活环境等来综合研究体质状况,研究效果会更好。(2)在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两者密切关系之后,要从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等方面为高校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使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真正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为社会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乡,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95-98.

[2]毛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2):198-200.

[3]刘军.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现状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12(1):139-142.

[4]段军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89-190.

[5]__刚,王向晨.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1):42-45.

[6]王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51-1352.

[7]孙立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80-82.

[8]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8,15(5):61-63.

[9]郑小真,夏菲菲.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5):68-71.

[10]蔡灿龙,陈秋斌.闽南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11):89-91.

[11]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1):87-91.

[12]刘根平.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1,24(7):44-45.

[13]张传义,刘兆厚,吕琦.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6):20-23

[14]路静.对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4):108-111.

[15]蔡陵江.对我院女生体质发展水平的初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4):126-127.

[16]孟庆光.内地与港澳台籍大学生体质比较分析[J].体育 文化 导刊,2011(5):75-77.

[1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多元价值观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1不成熟性与可塑性

现代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 社会实践 知识比较匮乏,对社会的复杂与生活的艰辛估计不足,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对社会适应性差,常常表现出情绪化、极端化、人格障碍等不成熟的心理健康现象,这表现出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但是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校期间我们高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人生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能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当面对挫折,能用一个正确的姿态去解决问题,表现其非常成熟的一面。

1.2多样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对生活的适应性,情感问题, 人际交往 问题、就业问题,每个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 毕业 就失业,尤其对一些985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心理根本承受不了,必须加强正确的心理疏导,情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1.3矛盾性与困惑性

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网络、视频等现代传媒而产生现代功利性的价值观和网络价值观,必将对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较大的冲击,这就要求大学生有较深刻的辨析能力,否则大学生在心理抉择的过程中很可能迷失方向,产生矛盾和困惑的心理。是‘见义勇为’还是‘见死不救’,社会上道德价值观这种格外引人关注而又无休止的争论,存在于当代大学生中。”

1.4不稳定性和易变性

大学生的年龄是一个不成熟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具有很高的心气,一旦受到挫折,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不能正确解决会影响这个人的一生。其心理健康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会很快解决其问题,心理会更加阳光。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2.1国家与社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宣传

(1)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文艺作品等大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树立正面典型。对一些社会雷锋精神等要积极宣传,树立一批正面典型,比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等。对这些正面典型案例,有条件让其宣讲团到学校给学生宣讲,在心灵深处理解。

2.2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就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今后高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学生。(2)创新两者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大,传播媒体及互联网等为我们更新两者结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及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注重培养两者结合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二者同等重要,培养出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3总结

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指明了方向,同时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二者同等重要地位,现在社会也需要二者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格式范文相关文章:

1. 1000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论文格式

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3.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4. 2000字心理健康结业论文格式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论加强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为指导,以敬廉崇洁为主题,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不断增强学校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培养和树立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营造“崇尚廉洁”、“以廉为荣”的社会风尚和廉政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校园。二、工作目标1、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廉洁从政”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带领学校一班人以身作则,勤俭办学,奋发有为,成为师生的楷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2、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廉洁从教”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促进全体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3、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积累,从而形成正确的廉洁观念。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领导机构组长:高顺标成员:陈华(党员教育)、严云(职工教育)、邵纪根(教师教育)、杨恒法(学生教育)四、实施途径和主要工作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从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的素质教育入手,使“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分三个层面进行:1、在学校领导班子层面。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省市领导在党风廉政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要结合廉政制度建设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严守党纪,廉洁从政,并落实好以下工作:(1) 做好宣传动员。通过学校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经常进行廉政文化教育;通过校园网发布廉政教育信息;抓好环境建设。做到廉政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2)组织学习廉政建设文章,重温廉政建设规定。(3)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录象。(4)上一堂党风廉政教育课。(5)党员干部撰写一篇学习两个《条例》廉洁从政的体会文章。2、在教师层面。要将“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廉洁从教、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作为主要内容。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以下活动:(1)组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有关文件。(2)组织以“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爱生活动。(3)开展教师的“禁言忌语”征集、学习、讨论活动。(4)开展“我心中的好教师”主题征文、演讲活动。3、在学生层面,要结合学科教学,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家庭和社会,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1)要深入挖掘和利用现有学科的廉洁教育资源,寓“敬廉崇洁”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提示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要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勤政廉洁品质的感受与体验。(2)创设“敬廉崇洁”教育宣传阵地。要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报、校刊、黑板报、校园广播、电视系统和网络等载体,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在学校橱窗开辟“廉政建设”专栏;在学校广播站开辟专档节目;在校园网开辟“廉政”专页。(3)教唱廉政歌曲,组织开展“倡廉”主题班会,要求阅读一本廉洁读本。(4)开展一次“敬廉崇洁”讲故事比赛和书法比赛。 2009年3月13日

应该走,既然两个人发生了矛盾,就不符合节目的主题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