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方舟子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7:36:04

方舟子发表论文

楼上的意思好像是说,在我们这里,无所谓诚信,大家一起忽悠,揭示子是一种缺德的行为。LZ想知道方舟子是什么人,可以到他的博客看看的。

哈哈。LZ要查方舟子论文有没有抄?嘿嘿。。。估计方也怕你了

他正好闲着而已。真正的爱是一刻不见就想念。你贴着以后也会出问题,比如吵架你说分手,他不会哄你,他会说分就分。等你去求。把自己姿态放高点,强求的不好

人类是否必须敬畏大自然,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2003年萨斯病流行时,草容、王一方、刘华杰等“反科学文化人”在《光明日报》、《科学时报》上宣称“非典教我们敬畏大自然”,陶世龙、赵南元、方舟子等人在新语丝网站发表过几篇文章加以驳斥。对方没有反驳,战火也没有蔓延开去。 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之后,又有人重提敬畏大自然。例如刘洪波2005年1月6日在《南方周末》发表的文章《人类面对自然和自己的态度》称:“灾难警示我们在自然面前应保持必要的谦卑与敬畏,而不是把她作为一个予取予求的对象或者一个可以‘战胜’的对手。”方舟子在1月8日针对此文写了一篇《海啸能给我们什么启示?》,但迟至1月19日才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此时何院士《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一文已经在《环球》发表并引起了强烈反响。 第一篇对何院士的观点做出批评的文章是北京“环保人士”汪永晨在2005年1月11日发表在《新京报》上的《“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环保人士”是此次鼓吹“敬畏大自然”的主力,除汪永晨,还有“自然之友”组织者梁从诫、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等。《新京报》是此次争论的主要场所,到2月15日止,共刊登了31篇相关文章。其他报刊(《南方都市报》、《科学时报》、《科技日报》、《青年时报》、《经济时报》等)则只零星刊登相关文章,多是由其专栏作者撰写的评论。 《新京报》声称是在组织“讨论”,在表面上保持中立,但支持“敬畏大自然”的倾向性则相当明显。在《新京报》发表的22人31篇文章中,只有5人9篇属反对“敬畏大自然”,另有1篇持中立,其余全是敬畏派。反敬畏派的主要人物赵南元撰写的文章,《新京报》均拒绝刊登。《新京报》在刊登方舟子反驳廖晓义的文章《难道搞“环保”就代表着正义》前,先送给廖晓义过目,擅自删改后做为靶子与廖晓义的反驳文章《维护环保正义是公民的责任》同时登出。《新京报》编辑先是同意刊登方舟子的再反驳《我们要有什么样的“环保”?》 ,两天后食言,以用语过于情绪化为由退稿,方舟子因此不再向《新京报》投稿。2月18日,何院士向《新京报》投去回应廖晓义的文章《究竟是“谁”把某些极端环保主义者进行极端化的描述?》一文,一直没有回音,2月22日向《新京报》编辑查询,被告知文中揭露廖晓义反对建一切水坝的一段文字对方无法反驳,要求何院士删去这一段,才能刊登。何院士不同意删改,《新京报》编辑便宣布这次讨论不再进行下去。 虽然《新京报》中止了在其版面上的“讨论”,但这场争论并没有停止,在其他报刊、网站上还在继续。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敬畏派占了多数,基本上由文科学者撰写;而在网站上发表的文章,却以反敬畏派占了多数,基本上由理科学者撰写,仅新语丝网站,就发表了七十多篇反敬畏派文章。这是一个有趣的对比,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文科学者与理科学者在科学素质方面的差异。敬畏派一直抱怨反敬畏派说他们“反科学”、“反人类”、“伪环保”是扣帽子,而实际上,敬畏派赠与反敬畏派的帽子更多、更大,见诸报刊的就有:“科学主义”、“科学的迷信”、“反科学”、“伪科学”、“反人文”、“强权话语”、“资本崇拜”、“有知识,没文化”、“残忍教授”、“无知者无畏”、“妄言”等。是否属于扣帽子,并不在于是否用了贬义的标签,而在于在给对手贴标签时,是否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而敬畏派在给对手贴标签时,往往连形式上的简单论证都不屑一做,不证自明地一扣了事。 在新闻网站中,新浪网最为关注这次争论,分别于1月25日邀请何院士、1月27日邀请廖晓义、馨儿、汪永晨、赵南元接受线上采访。馨儿于1月18日以“初中生”的身份在《新京报》发表《“敬畏大自然”是科学常识》,声称“否认这个常识就是反科学”。馨儿为廖晓义的女儿,而廖晓义却刻意向观众隐瞒两人的母女关系唱双簧。初中生的思想还未成熟,无非是当一下别人的传声筒,不适宜参与讨论这种非常成人化的问题,更不应该误导大家以为是一个独立的声音。 作者:60.247.1.*2008-3-15 09:57 回复此发言 -------------------------------------------------------------------------------- 2 方舟子:人类是否必须敬畏大自然之争述评 新浪网有一个“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的网上投票,在1月25日何院士接受新浪网采访时,有8445个人参加投票,两派票数相当。主持人在采访中提到这个调查,一夜之间,赞成“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的票数多了7000多票,占了绝大多数,很可能有人在拉票、做票。网上调查并不能准确反映民意,不过,“敬畏大自然”派占了多数甚至占了绝大多数,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不过是当前中国流行思潮的一个反映,更说明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必要性。 二、“敬畏大自然”的实质 “敬畏”是一个常用词汇,汉语使用者都知道其含义,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也很一致。例如,《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解释是:“又敬重又畏惧:令人~。”《应用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敬重而畏惧:首长待人既严格又宽厚,群众对他无不~。”因此,“敬畏大自然”的字面意思,便是“敬重而畏惧大自然”。有的敬畏派同意这种解释,例如梁从诫:“我的理解,‘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然;二,人类应当畏惧大自然。”(《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新京报》2005年1月25日)汪永晨更是呼吁中国人要把崇拜和畏惧大自然做为自己的信仰(汪永晨在tom.com的访谈《怒江在向我们人类求救》)。但有的敬畏派却声称“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不是害怕的意思。”将“敬畏大自然”解释为要对大自然秉持一种谨慎的态度(姚中秋《中庸之道是对自然的正确态度》,《新京报》2005年1月25日)。这显然是一种新颖而读到的解释,但是在日常用法发生改变、词典重新定义之前,我们还是在本来意义上使用“敬畏”一词为好。有多名敬畏派反复强调,“敬畏大自然”指的是尊重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那样的话,就直接说“尊重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好了,何必提有歧义的 “敬畏大自然”呢? “敬畏大自然”的要害在于“畏”,把大自然当成有意识、有人格的神灵,担心冒犯了他就会遭到报复。这和原始人认为万物有灵的泛灵论,中国古人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说一脉相承。在某些敬畏派的论述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传承关系,例如:“就我所知,我们人类的早期恰恰是敬畏大自然的。这在我们传说中有很多记载。像二郎神就是守护神,现在去九寨沟的路上有川主寺来敬奉。只是到了我们人类制造了工具,有了一些发明之后,才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人定胜天,改造自然。”(汪永晨《“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新京报》2005年1月11日)“这些‘天灾’其实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人祸’,是大自然对崇尚自己‘理性’到了忘乎所以地步的人类的‘发威’和惩罚,是极端科学主义演义到当今社会的必然结果和‘极致’表现。”“对于国人来说,在崇尚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万不可‘忘乎所以’,忘了老祖宗 ‘天人合一’古训,以免在对大自然‘大有作为’的过程中干出一些‘伤天害理’的蠢事来。”(李宝元《敬畏自然需要“天人合一”》,《新京报》2005年2月2日)“人应该有敬畏之心,特别是对自然的敬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对自然的敬畏大多与宗教有关。”(党国英《环境文明是制度文明的外化》,《新京报》2005年2月13日) 敬畏派在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经常采用拟人语气,例如:“我并不想承认大自然会报复,大自然不会心胸那么狭窄,它容忍了很多我们人类因无知而犯的错误。”(汪永晨《“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生母只有工具价值,那是对母亲的污辱,也是对自己的污辱,同理应当可以推及大自然这个人类共同的母亲。”(梁从诫《不能仅仅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工具”》,《新京报》2005年1月25日)“地球出现46亿年了,若将这个时间比喻成24小时,人类只出现了1秒钟,以1秒钟学到的本领就来挑战自己的祖师爷,除了嫩点,多少有点不自量力吧?”“在自然发怒的时候,人没有不怕的,即使最聪明的科学家。”(蒋高明《人类属于大地,大地不属于人类》,《新京报》2005年2月4日)如果说这些还可算成是修辞手法的话,那么,把印度洋海啸说成是“上帝发怒”、“来自上苍的警示”(汪永晨《对大自然心存敬畏》,2004年1月13日人民网),把中日登山队员在攀登梅里雪山时遭遇雪崩遇难说成是践踏神山、喇嘛念咒、神山发威导致,喇嘛念经才使雪山云雾散开 (汪永晨《绿眼睛》,三联书店出版,p.31),则毫无疑问地把大自然当成有意识、有人格、会发怒报复的神灵。 作者:60.247.1.*2008-3-15 09:57 回复此发言 -------------------------------------------------------------------------------- 3 方舟子:人类是否必须敬畏大自然之争述评 总之,虽然敬畏派内部的观点也并非完全一致,对“敬畏大自然”的内涵有种种说法,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以“敬畏大自然”的口号推行原始的自然崇拜、天人感应的蒙昧观念、把天灾当天谴的迷信思想。这次借印度洋海啸而鼓吹“敬畏大自然”,正是出于这样的观念,因为众所周知,海啸是海底大地震导致,并非人类的活动引起的,与人类是否敬畏大自然毫无关系,除非你真的相信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三、科学与反科学之争 如果像某些敬畏派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把大自然当成人格化的神灵,在宣扬一种把天灾当天谴的非理性的、蒙昧的观念,那么,这与科学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因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无意识的客观世界,自然规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有的敬畏派进而要人们对大自然敬而远之,反对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反对应用科学原理利用和改造自然,那更与科学研究和应用发生了冲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敬畏大自然”的提法是反科学的。 敬畏派几乎一致地把反敬畏派统统斥之为“科学主义”、“科学至上”、“科学万能”、“科学决定论”、“对科学的迷信”,宣称他们“把科学推上神坛”、“相信科学是全能的上帝”、“将科学视为神”(郑茜《把科学推上神坛也是反科学》,《新京报》2005年1月17日)“……从两位先生(指何院士、方舟子)的议论中,人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种‘唯科学主义’的强烈理念。信奉唯科学主义的人士想法很单纯,只要是科学的,就是正确的;只要是科学的,就是我们可以大胆去做的。”(姚中秋《中庸之道是对自然的正确态度》)“将科学放在神坛上,当做迷信来供奉。”(廖晓义《敬畏自然,何罪之有》,《新京报》2005年1月24日)“一些科学主义者几乎不反省其负面效果和需改进之处,甚至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和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阻止多元化的讨论。”“一些科学主义者把科学绝对化、信仰化,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顾肃《警惕科学主义的傲慢》,《新京报》2005年2月25日)连篇累牍,众口一词,似乎把反敬畏派就此定了罪。问题在于,并没有哪一位反敬畏派在相关文章中、或任何文章中表述过以上任何观点(甚至有很多反例),而敬畏派在下这些评判时,并没有举出任何证据,哪怕是反敬畏派的一句引言出来做为佐证。何院士说这些敬畏派是在战风车,这还是客气的说法,不客气地说,是在栽赃、泼污水。更滑稽的是,辛普里嘲笑反敬畏派“‘反科学’、‘伪科学’的帽子现在生产得太多而贬值了”,话音刚落,就给反敬畏派扣上了“伪科学、反人文的‘科学主义’”的帽子(辛普里《不可操作的并非“敬畏自然”》,《新京报》2005年2月11日)。 如果说,反敬畏派仅仅是因为强调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应用科学原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保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提倡科学,反对蒙昧和迷信,就被丑化成“科学万能论”、“科学迷信”、“科学主义”云云,那么是不是正暴露了敬畏派实际上是反对任何科学的认识和应用呢?如果这样,不正是反科学吗? 实际上,有的敬畏派不仅不隐瞒自己的反科学观点,甚至认为科学就是应该反、必须反。汪永晨一开始还辩解《“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后来则说:“一位中科院的生物学家问我:科学为什么不能反?我们的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的。反科学不是坏事,是进步。”(汪永晨《敬畏自然只是态度而非手段》,《新京报》2005年1月22日)杨国斌也说:“汪永晨问:科学为什么不能反?我赞成她的观点。有的时候,人们对科学的迷信,甚于对自然的迷信;再有的时候,科学被说成是真理的代名词,有人便以科学的名义,对别人加以压迫;更有甚者,科学本身竟也成为压迫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就需要反一反了。”(杨国斌《敬畏自然体现了兼容并蓄的环境伦理》,《新京报》2005年1月31日)“有对话就有对抗,因此科学并非是不可‘反’的。……所谓‘反科学’就是不好的、应该反对的或予以禁止的,这是带有自大和自我中心色彩的霸权意识,是不合当今文明主流的,也是我们今天应该警惕的思潮。”(刘军《敬畏自然的“现代性”问题》,《新京报》2005年2月8日)如此说来,说“敬畏大自然”是反科学,简直就是在表彰敬畏派进步、文明了,又何必抱怨是在扣帽子呢? 作者:60.247.1.*2008-3-15 09:57 回复此发言 -------------------------------------------------------------------------------- 4 方舟子:人类是否必须敬畏大自然之争述评 四、真伪“环保”之争 有人认为这次“敬畏大自然”之争只是口舌之争、文字之争,很无聊。我不能同意这样的看法。这次争论,是近年来科学与反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科学与迷信之争的延续,同时也涉及了一个非常现实而且迫切的问题:在中国如何搞“环保”? 何院士在那篇引起整个争端的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中明确指出,他的观点针对的是一些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民间“环保人士”的反弹最为激烈,虽然他们当中并无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甚至缺乏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常识。这些“环保人士”把自己当成大自然的代言人、“环保”的化身乃至道德的化身和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我觉得敢于为大自然代言是一种值得人们肃然起敬的美德。”(艾中《为大自然代言是值得敬重的美德》,《新京报》2005年1月25日)“这个笑并不足以模糊我们与何院士之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价值观的原则分歧。能够超越自己,去思考和追求一种更高的道德原则和精神境界,我想这应当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吧。”(梁从诫《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新京报》2005年1月25 日)),反对他们的观点和做法,就认为是在反对“环保”。“反科学文化人”在为这场争论敲边鼓时,也称赞:“这几位环保人士以及他们所领导的环保团体,在最近多年的中国环保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口碑极好,他们站在‘敬畏自然’一方,无疑使这一观点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认为反敬畏派则在环保方面乏善可陈(苏贤贵《光有科学是不够的》,《科技日报》2005年2月20日)。 指责反敬畏派反环保,是荒唐可笑的,也属于栽赃、泼污水。何院士在《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中已明确指出:“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反敬畏派没有一个否认环保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反对环保。事实上,何院士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环保人士。“早在1994年,何院士等人就提出用快速公交系统和地铁等发展代替私人小轿车战略。近年来又大力呼吁节能和提高能效,呼吁发展风电,发展太阳能,并为此撰写了大量文章。”(何院士《究竟是“谁”把某些极端环保主义者进行极端化的描述?》)而且这些都是不拿“环保”资金的义务行动。方舟子也撰写过许多篇呼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普文章。 反敬畏派与敬畏派的根本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环保,而在于环保是为了什么,环保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反敬畏派认为环保的目的是为了人,而敬畏派则主张为了大自然而环保。汪永晨质问:“人类本是自然界的一员,大自然存在多久了,而我们人类才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多少年,为什么一有了我们人类,就要以我们人类为本?”(汪永晨《“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表示她“一直反对一个口号‘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汪永晨《敬畏自然只是态度而非手段》,《新京报》2005年1月22日)梁从诫也认为反敬畏派的环保观念“无非是国际上早已熟知的,并受到愈来愈多批判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梁从诫《不能仅仅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工具”》)。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声称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敬畏派在论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仍然不得不反复强调不保护环境将会对人类造成多大的灾难,自打嘴巴,以致梁从诫最后不得不自嘲说:“何院士看到最后一句话时,可能会笑着说:‘哈哈,怕伤了自己,可见还是“以人为本”呀。’但这个笑并不足以模糊我们与何院士之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这两种价值观的原则分歧。”(梁从诫《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 反敬畏派认为环保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不应该只凭一腔热血和朴素的感情,更不应该乞灵于愚昧和迷信。敬畏派“环保人士”在从事“环保”活动时,却连必备的科学常识都没有(例如汪永晨反对怒江建坝时,分不清发电功率和发电量的区别,把计划中的怒江水电站发电量贬低到5000分之一,见汪永晨在tom.com的访谈《怒江在向我们人类求救》),对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稀里糊涂的(例如梁从诫在呼吁保护藏羚羊时,被人问到“就算藏羚羊都灭绝了,又有什么关系?”竟一时语塞,见梁从诫《不能仅仅把自然看作人类的 “工具”》)。 如果“环保”的目的不是为了人类,如果“环保”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是把“环保”当成信仰,采取狂热、极端的举动,高高在上地把自己当成大自然的代言人、先进思想的代表、正义的化身训斥不同观点的人,或干脆宣扬迷信吓唬别人,怎么可能让一般人接受?难怪有人认为这样的“环保”人士很伪善、是在作秀。中国的确迫切需要“环保”,但是“环保”不是这样的做法。这样的“环保”,效果适得其反。

方舟子论文发表

这些错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限于客观条件而发生的错误。这类错误难以避免,也难以觉察,随着科学的进步才被揭示出来的,犯错误的科研人员没有责任,不该受到谴责。一类是由于马虎、疏忽而发生的失误。这类错误本来可以避免,是不应该发生的,但是犯错者并无恶意,是无心造成的,属于“诚实的失误”。犯错者应该为其失误受到批评、承担责任,但是是属于工作态度问题,并没有违背学术道德。还有一类是学术不端行为。这类错误本来也可以避免,但是肇事者有意让它发生了,存在主观恶意,违背了学术道德,应该受到舆论谴责和行政处罚,乃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但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但是像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却是罕见的。这不仅表现在违反者众多、发生频繁,各个科研机构都时有发现,而且表现在涉及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由于中国高校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生不端行为,经常是由于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对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中国学术研究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有共同的特点,但是在某些细节上也存在差异。本文主要针对的是理工科领域,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 数据的处理 研究结果应该建立在确凿的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因此论文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研究人员应该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不能捏造和窜改。虽然在论文中由于篇幅限制、写作格式等原因,而无法全面展示原始数据,但是一旦有其他研究人员对论文中的数据提出疑问,或希望做进一步了解,论文作者应该能够向质疑者、询问者提供原始数据。因此,在论文发表之后,有关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仍然必须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而如果论文结果受到了质疑,就应该无限期地保存原始数据以便接受审核。 如果研究人员没有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却谎称做过,无中生有地编造数据,这就构成了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捏造数据。如果确实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也获得了一些数据,但是对数据进行了窜改或故意误报,这虽然不像捏造数据那么严重,但是同样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不端行为。常见的窜改数据行为包括:去掉不利的数据,只保留有利的数据;添加有利的数据;夸大实验重复次数(例如只做过一次实验,却声称是3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夸大实验动物或试验患者的数量;对照片记录进行修饰。 近年来人们已习惯用图像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论文插图,因此又出现了窜改数据的新形式。例如,由于原图的阳性结果不清晰,就用图像软件添加结果。

女追男,到底还是有隔阂的

《方舟子为什么不长毛?》《菊花是怎样开放的?》

可能是逗着你玩 我不懂事的时候就这么逗喜欢我的女生 其实我不喜欢她

方舟子发表的论文

楼上的意思好像是说,在我们这里,无所谓诚信,大家一起忽悠,揭示子是一种缺德的行为。LZ想知道方舟子是什么人,可以到他的博客看看的。

小编的头叫门夹扁了,怎么会有方xx,难道他是个人吗?

八点多就细菌学家大喊大叫的角度讲就放假放假的的角度讲放假放假放假放假放假放假

他揭露了不少伪科学,暴光很多假学历,假身份和假神功,所以不少子都恨他。

方舟子参与发表的论文

小编的头叫门夹扁了,怎么会有方xx,难道他是个人吗?

楼上的意思好像是说,在我们这里,无所谓诚信,大家一起忽悠,揭示子是一种缺德的行为。LZ想知道方舟子是什么人,可以到他的博客看看的。

方舟子

方舟子(1967年9月28日— ),本名方是民,科普作家、学者、诗人,反伪打假斗士,是留美生物化学博士,中文互联网先驱者,创办并主持中文最早的文学网络期刊《新语丝》。

在网络和平面媒体上发表过大量的文章,长期批判伪科学、伪环保、伪养生、气功、基督教、中医等,同时支持转基因等技术在国内推广,出版了19本以科普和反学术腐败为题材的作品。

2012年获《自然》首届约翰·马多克斯奖。

2013年获全球反欺诈大会克里夫·罗伯森哨兵奖。

2014年1月13日方舟子发布微博称将正式起诉崔永元侵害其名誉权,索赔30万,要求其删除相关微博并公开赔礼道歉。

2015年6月25日,海淀法院公开宣判方舟子崔永元名誉权纠纷案,法庭当庭宣判,崔永元的微博言论不构成侵权;法院判决,双方相互道歉,删除侵权微博,相互赔偿对方4.5万元。

八点多就细菌学家大喊大叫的角度讲就放假放假的的角度讲放假放假放假放假放假放假

方舟子发表的学术论文

《方舟子为什么不长毛?》《菊花是怎样开放的?》

楼上的意思好像是说,在我们这里,无所谓诚信,大家一起忽悠,揭示子是一种缺德的行为。LZ想知道方舟子是什么人,可以到他的博客看看的。

跨不出自己思想的藩篱,就没法理解这个世界。一个关于2B的笑话 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在《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上发出“To be, or not to be”之问。最近在微博上,则发生了一个"2B or Not 2B”的问题。微博上一个名为“新语丝之光001”的帐号在发了一条信息,吐槽李开复最近在一场关于人工的报告中说脏话的问题。“新语丝之光001”这个微博帐号正是著名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在新浪微博上的发声渠道。李开复和方舟子讨论的是不是同一个2B?有趣的是,在该微博发出后,有许多人在后面回复里呈现出一片欢乐,甚至感叹这是年度笑话。其中伯通李一本正经地给方舟子介绍2B的意思是 to business(面向企业用户)的缩写,而不是中文语境里常用于骂人的“二逼”。 人无完人 回顾过去,方舟子不是第一次与李开复发生交集。 方舟子是著名的学术打假人,他于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创办《新语丝》网站,通过发表自己的文章以及刊登网友文章,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方舟子及其新语丝网站在揭发华人科学家的学术不端行为上屡有建树,俨然一名“打假斗士”。李开复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科技企业高管和投资人,曾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2009年9月从谷歌离职后创办创新工场,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除了在科技产业领域举足轻重,李开复还积极向青少年传授其成长经验,以“青年导师”的形象广为人知。 方舟子是执拗的打假人,眼里容不得沙子,嗅觉灵敏,喜欢主动出击挑起争端。在学术界之外,还有许多大牛都曾被他挥戈斩于马下,其中包括“打工皇帝”唐骏的学历造假问题,以及李开复的履历翻译问题。 2011年,李开复曾把他在博士毕业后担任assistant professor翻译成“副教授”,被方舟子指出后双方掀起了激烈的对抗,中间迫使李开复公开承认是“虚荣心”导致了翻译用词不当的问题。 隔行如隔山 当然,精明如方舟子也是偶有失手的时候。在这次方舟子关于李开复在演讲中使用“2B”所闹的笑话中,网友吉四六点出了问题所在——隔行如隔山。方舟子曾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是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的专家,对学术界及其专业领域有着较深的了解,但对于科技产业却明显地只是个外行。 在市场经济中,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商业模式,分别有面向企业(to Business)、面向个人(to Consumer)、面向政府(to Government)等,在英文中to又常用2代替,因此通常简称为 2B,2C,2G等。这些面向不同商业用户对象的缩写用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得到广泛的普及,如阿里巴巴创立之初就是B2B(Business to Business),之后建立的淘宝就是C2C(个人对个人),而天猫则是B2C(企业对个人)。 跨出思想的藩篱,才能理解自己知识围城之外的天地 方舟子和李开复关于2B的笑话让我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事。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我从宿舍楼下来突然看到一张海报,瞄了一眼就上课去了。在路上我突然想起刚才海报上有一串数字和M2(M的平方,类似于“xxxx M2”),这里有Bug——M2是什么?当时读计算机专业的我,有段时间不断地在做着装机、装系统、装软件 、算硬盘和内存容量、文件大小的事情,脑袋中一见到M就想起是计算机里的容量单位兆,如Mbit就是兆比特,MByte就是兆字节,1G=1024M等。所以当我看到M2这个符号的时候,竟然直接地就往计算机容量上想,“这个M2——平方兆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困扰了一段时间后,我才走出了自己的思维藩篱,后来再去确认,那里的M2指的是地理面积的事情,跟计算机完全没有关系。 另一件事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我选修的一门课有一位物理学的教授常常因为制作简单的网页和PPT操作问题而苦恼。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原来大学里的教授都是分学科的,他们可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站在最前沿,但离开自己专长的学科领域就成了门外汉。既然是门外汉,但又离不开,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实践,不懂的问题向专业人士请教。于是在学生时代,我就曾帮不少老教授解决了他们在计算机和软件方面的问题,而这些教授中有一些很快就学会了常用的功能操作。 有趣的是,往往有一些术语在不同的学科和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含义,如果只是单纯地站在自己熟悉的角度去思考,很容易陷入困境。相反地,如果能走出自己思想的藩篱,走出自己引以为豪的知识围城和自以为是的经验堡垒,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对方,理解这个世界。 最后,用冰心的一句诗作结。 参考信息 方舟子:李开复和唐骏性质不一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