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周艳丽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6 05:01:40

周艳丽论文发表

[1] Liang Guo, Jun Zhao, ZonglianShe, Mingmin Lu, Yan Zong. Statistical key factors optimization of conditions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S-TE (Solubilization by thermophilic enzyme) wastesludge.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3, 137: 51-56 (SCI,IF=4.75)[2] Liang Guo, JunZhao, Zonglian She, Changli Cao. Effect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 onbio-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S-TE (solubilization by thermophilic enzyme)pretreated mariculture organic wastes (MOW).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Management Journal. Accept (SCI, IF=1.117)[3] Liang Guo, Jun Zhao, ZonglianShe, Mingmin Lu, Yan Zong. Effect of S-TE (solubilization by thermophilicenzyme) digestion conditions on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aste sludge. Bioresourcetechnology,2012,117(8):368-372. (SCI,IF=4.75)[4] Liang Guo, Xiaoming Li*, Guangming Zeng, Yi Zhou. Effectivehydrogen production using waste sludge and its filtrate. Energy, 2010,35(9):3557-3562 (SCI,IF=3.651)[5] Liang Guo, Xiaoming Li*, GuangmingZeng, Xiaofeng Zhu, Qi Yang, and Zonglian She. Enhanced hydrogen productionfrom sewage sludge pretreated by thermophilic bacteria. Energy and Fuel, 2010,24(11): 6081-6085 (SCI,IF=2.853)[6] Liang Guo, Xiaoming Li*, Xie Bo, Qi Yang, Guangming Zeng,Dexiang Liao, JingjinLiu. Impacts of sterilization, microwave and ultrasonication pretreatment onhydrogen producing using waste sludg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9):3651-3658 (SCI,IF=4.75)[7] Xiaoming Li*, Liang Guo, Qi Yang, GuangmingZeng, Dexiang Liao. Removal of carbon and nutrients from low strength domesticwastewater by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zeolite bed filtration (EGSB-ZBF)integrated treatment concept.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7, 42(8): 1173-1179 (SCI,IF=2.414,并列第一作者)[8] Liang Guo, Xiaoming Li, Yi Zhou, Zonglian She. Impact of carbonatehydroxylapatite (CHAP) addition on bio-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microwavepretreated sludg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71-78):2903-2906 (EI)[9] Zonglian She, En Shi, Xiaohui Fu, Jian Wu, LinaJiang andLiang Guo*. Acclimation of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and2,6-DNP removal in the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reactors. Advancedmaterials research, 2011, 183-185: 352-361 (EI,通讯作者)[10] Zonglian She, Xiaohui Fu, Jian Wu, En Shi,Laili Zhao, Liang Guo*. Treatment of low strength wastewater and sludgecharacteristics in an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ABR) at room temperature. proceedings2011 world congress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1,5:721~724 (EI,通讯作者)[11] 郭亮, 李小明*, 曾光明, 杨麒, 廖德祥. 沸石在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工业水处理, 2007, 27(1): 12-16[12] 赵珺,郭亮*,曹昌丽,王宇宁.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海水养殖废弃物发酵产氢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2012,39(9):1225-1233[13] 朱小峰,郭亮,李小明,曾光明,潘维,周屹,杨永林,汤迎. S-TE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 太阳能学报, 2010,31(10):1257-1263 (EI)[14] 谢波, 郭亮, 李小明*, 杨麒, 张昱, 杨浩, 曾光明, 刘精今. Pseudomonas sp. GL1利用不同预处理污泥产氢及其底物变化研究. 环境科学, 2008, 29(4): 996-1001 (EI)[15] 谢波, 郭亮, 李小明*, 杨麒, 杨永林, 周屹. 3种预处理方法对污泥破解效果的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5): 417-421(EI)[16] 周屹, 郭亮, 李小明*, 谢波, 曾光明, 李宇亮, 杨麒, 刘精今. 灭菌预处理污泥及其滤液产氢发酵的比较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2(10):1332-1338[17] 李宇亮, 李小明*, 郭亮, 曾光明, 杨 麒, 廖德祥. 污泥发酵制氢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中国沼气, 2008, 26(1): 3-7[18] 李宇亮, 李小明*, 郭亮, 周屹, 曾光明, 杨麒, 廖德祥. 污泥发酵产氢中高效产氢菌Enterococcus sp.LG1的分离及产氢特性.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35(9):1373-1378[19] 杨永林,李小明, 郭亮, 贾斌, 曾光明, 唐清畅, 汤迎. 接种嗜热菌对剩余污泥的溶解效果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17): 5~9[20] 胡劲梅, 李小明*, 杨麒, 郭亮, 曾光明, 刘倩倩. 表面活性剂加强动电技术去除污泥中铜和镉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09, 3(3): 532-538[21] Xiao-Ming Li*, Qian-Qian Liu, Qi Yang, LiangGuo, Guang-Ming Zeng, Jin-Mei Hu. Enhanced sludge granulation in sequencingbatch reactor by Mg2+ augment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59-63(SCI, IF=4.75)[22] 汤迎, 李小明*, 杨永林, 杨麒, 曾光明,郭亮,朱小峰,李焕利,潘维. 嗜热菌株AT07-1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污泥溶解预处理厌氧发酵产氢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11): 2300-2305 [1]. 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郭亮,李小明,曾光明,杨麒,管慧玲【发明名称】:城市污水综合处理装置[2]. 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郭亮,佘宗莲,马启敏,李茜【发明名称】:序批式悬浮填料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3]. 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佘宗莲,郭亮,马启敏,李茜【发明名称】:一种悬浮填料微生物快速挂膜的方法[4]. 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佘宗莲,郭亮,马启敏,周艳丽【发明名称】:内循环序批式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5]. 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郭亮,李小明,曾光明,杨麒,廖德祥【发明名称】:微波法预处理污水厂剩余污泥发酵产氢的方法及其装置[6]. 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郭亮,佘宗莲,马启敏,赵珺,卢明敏,纵岩【发明名称】:一种嗜热菌及其在发酵产氢中的应用

她参选的是9月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 打开文明网就可以为该选手进行投票了,同时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周艳丽,女,安阳师范学院期刊编辑部编辑,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9年,周艳丽积极响应安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安阳打造成“山水安阳”、“文化安阳”、“历史安阳”的号召,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凭借自己的专长,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三年,行程万余里,走遍了安阳及所辖市县的大大小小名胜和文物古迹近二百处,创作出了近40万字的散文集《印象安阳》,为提升安阳市的整体形象,扩大安阳的知名度美誉度,为安阳市的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一位普通市民,在创作《印象安阳》的过程中,周艳丽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首先,行路的艰难。安阳及所辖市县的大大小小的名胜和文物古迹众多,而且比较分散。有的在平原、有的在山区,有的景点地理位置十分偏僻,甚至是汽车开不到的地方,而有的景点去一次不行,还需要多次采访,才能够全面了解情况。其次,创作的艰辛。走访名胜和文物古迹仅只是写作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艰难的创作。《印象安阳》创作的艰辛不仅仅在于行路的艰难,它同时也包括查证资料的艰难和创作本身的艰辛。要写好《印象安阳》,就一定要突出安阳的文化底蕴和名胜古迹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这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还要有深厚的历史学养。而周艳丽是学文学的,一方面要补上安阳历史知识这一课,同时,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周艳丽要求自己,对于书中写到的每一个史料,都必须做到,有出处能查证。这样以来,周艳丽不仅需要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而且还得将这些历史资料进行验证,准确无误后才能写进作品中去。有时候在文章里也许只是一句话甚至三五个字,但对于周艳丽来说,可能就需要采访好几个人,或者查找好几处资料,甚至跑好几次景点才能落实。有一次,当她听林州当地人说,在深山中可以看到冬天桃花盛开的景象,为验证“三九严寒桃花开”这一盛景,她一人连续去了四次,仍没见到桃花。这才在《三九严寒桃花开》一文中写了:“事实求是说,无论是冬来还是夏至,我一次也没有看见过桃花。”这么一句话。不仅如此,资料收集齐后,创作更艰辛。因为资料是死的东西,周艳丽要求自己必须用鲜活的文学语言将它们表现出来,不仅如此,她还要求自己将对于安阳深深情感全部融入到作品中去,不仅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更要以情动人,周艳丽希望通过自己的书写,让读者看到一个全面的、感性的、立体的安阳,是个活生生的安阳,而不是死板僵硬的材料堆砌。让更多的人了解安阳,知道安阳,懂得安阳,并喜欢安阳,这一难度不亚于跑景点的艰辛。为文章的一个标题,甚至文章中的一句话,周艳丽能几天几夜寝食难安。灵感来了,有时候是半夜,她爬起来就写;有时候是正在吃饭,她放下饭碗还是写;有时候写到忘情处,甚至忘记了给家人做饭,害得全家人经常陪她吃方便面。第三,病痛的折磨。周艳丽患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多年,这两种病既不能坐得时间过长,也不能走得时间过长。采访时,有时候还需要翻山越岭,因为腰疼坚持不下来,一段山路要走上很长时间。往往一次外出采访因为太累,要在家歇上十天半月,腰才能得以恢复,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采访。第四,业余时间的牺牲。作为教师和编辑,周艳丽既要备课上课,又要做大量的编辑出版工作,工作已经将她的时间占得满满的了,而她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采访和创作。因为周六和周日能抽出大块的时间,她往往比平时上班还紧张,白天外出采访,夜晚整理资料搞创作。有时候,周六晚上伏案写作,一直到次日清晨还舍不得放下,而周日的上午她又背起行囊开始外出采访了。第五,各种利益的诱惑。抵挡各种利益诱惑则是周艳丽心理上要承受的另一种磨难。眼看着身边与她同龄的同事有的升职了,有的评上教授了,而她因为一心扑在《印象安阳》的创作上,无暇它顾,把晋级和升职全耽误了。文学创作是一项既孤独又寂寞的事业,创作往往是需要作者潜下心来,沉进去才能进行的,这种沉潜是需要专心志致,心无旁鹜的。三年中,周艳丽因思路一直沉潜在对安阳的采访和写作中,无时间和精力去撰写学术论文或者申报课题,将正高职称也耽误了,至今仍然是副教授。创作《印象安阳》的三年,周艳丽就是在安阳这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来来回回地奔波中度过的。

周艳发表的论文

著作:1、《教师 个人 社会》(专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2、《师论——多维视角的教师透视》(参编),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获1998年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3、《教育学基础》(参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4、《走向创新教育》(参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5、《教育学》(参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审美教育学》(参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译著:1、《从战略到变革:高校战略规划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国际学术职业——十四国概览》,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待出)。论文:1、《教师重构课程的社会学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2、《论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3、《论教师的角色转换》,《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4、《“我-你”关系对教师温馨评语的解读》,《教育评论》1999年第5期。该文为人大复印资料转载。5、《论教师的人际关系》,《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该文为《教育文摘周报》转载。6、《试论教师的角色及其健康人格》,《师资培训研究》1997年专刊。7、《试论高校教师自我专业意识的培养》,《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8、《教育学场域:自主与限度》,《宁波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9、《美国教育评价模式价值取向的转换及借鉴作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10、《当代青年社会伦理整合应从家庭开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11、《社会学意义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2、《当前大学中文专业学科教育的困境、产生根源与出路》,傅文第主编:《新世纪中国教育的反思与腾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3、《课程改革:文化变迁的风向标》,《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9期。14、《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应然关系的原因探讨》,《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15、The Transformation of Learning Ideology in the New Curricular Objectives,US-China Education Review,Mar.2006.16、The Burnout Phenomenon of Teachers under Various Conflicts,US-China Review,Jan.2007.主要课题1、 高师院校教师专业社会化研究,全国高等教学研究会课题,2000年。2、 社会资本与教师科研发展,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04年。3、 洪湖中学农村研究性课程开发(教育部规划课题), 主要参与者,2002年。4、 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985重点工程项目的子课题),2005年。5、 学术职业变革(全国23国调查研究)(福特项目),第二负责人,2006年。6、高校青年教师合作意愿与合作实践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006年。

发展学前 教育 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许多国家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事业,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立法等各种 措施 ,强化政府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职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 毕业 论文开题 报告 ,供大家参考。

《 学前教育小学化探讨 》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在 儿童 都幼儿园就对其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进行管理,学习小学的课本知识。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符合幼儿的生长规律以及发展需求,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应该主要通过交朋友来获得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学会与人相处,同过幼儿园的教学学会礼貌待人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提前进入小学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效果,还造成孩子在进入小学时对教学内容反感的现象,不利于儿童的健康生长。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

近几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成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点:

(一)家长急于开发孩子智力。由于现阶段人口的增多,就业压力以及生存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防止进入小学后孩子跟不上老师教学节奏,许多家长选择了提前对孩子进项小学教育。部分家长在孩子刚学会讲话时就强迫孩子学习阿拉伯数字以及简单的汉字,教孩子念 顺口溜 一般背诵古诗词,以为孩子越早学习这些知识基础就会越扎实,智力水平就会越高,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会更加容易。于是就造成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幼儿园的跟风攀比。由于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以孩子能学到的东西多少为标准,幼儿园为了招生,就会在幼儿教育阶段加强对孩子的 文化 知识的教育,逐渐演变成“小学化”的管理模式。以让孩子更早接受小学教育,学到更多知识当做吸引家长报名的筹码。攀比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就导致了幼儿教育阶段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基本趋向小学的教育方式,导致学前教育严重“小学化”。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孩子接受学前教育阶段大概为3-5岁,这时候幼儿的智力发育并不完全。由于我国现在小孩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大部分小孩都没有同龄人可以接触,学前教育将孩子集中到幼儿园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懂得怎么与别的小朋友相处。并且在幼儿园中由教师统一带领,孩子之间遇到问题能够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处理,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帮助。学前教育“小学化”就导致孩子在一离开家庭之后就面临很重的学习压力,从而没有时间和耐心与其他小孩沟通交流,会在长大之后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相对孤僻。另外由于孩子年龄的限制,这个阶段学习的内容不容易想成系统的积极,学习效果并不好,还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反感,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不愿意学习的现象。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一)扩大正规幼儿园的办学规模。我国的幼儿教育资源并不丰富,许多家庭的小孩都面临上学难的问题,因此私立幼儿园到处开办。学前教育是对于孩子来说十分关键,私立幼儿园并不具备规范的教学管理,一味的以招生为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而不顾及孩子生长发展的规律。正规的幼儿园有着专业的教师团队,对于教学方案的制定更具有科学性。因此扩大正规幼儿园的办学规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避免提前接受“小学化”的教育,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幼儿园教师在孩子的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但是许多幼儿园却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招聘的教师并非专业的幼儿教师,这些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在学前教育中很难进行科学性的教学。要想学前教育走出“小学化”的困境,就要从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入手。培养专业的、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对于孩子的学期教育大有帮助。首先,幼儿园应该聘用专业的幼儿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或是有着相关教师 经验 的人上岗,这些人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在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中能够把握教学方向,帮助孩子良好的成长。其次,幼儿园应该定期安排教师的培训,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现在的教学要求,理解现在的孩子们都在想什么,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并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第三,幼儿园应该经常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让教师们互相沟通教学经验,提出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帮助幼儿园制定新的教学方案,提升学前教育的效果。

(三)强化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学前教育“小学化”与教育部门的忽视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部门的监管一般是从小学开始,对于学前教育却不够重视。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强化对幼儿园的教育监管,从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入手,严格制定入园教师的资格标准,禁止非专业教师在幼儿园从教。然后是对幼儿园的教学模式进行监管,制定相关的教学标准,禁止幼儿园将小学的管理方案和课本知识引入学前教育中。并且教育部门要不定期检查,监管幼儿园对于规定的执行力度,将不符合规定的幼儿园进行整改或是取缔,保证孩子在幼儿园接受适合的、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学前教育。

四、 总结

学前教育“小学化”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前教育尽快走出“小学化”至关重要。家长们的教育观念需要改变,相关部门也需要对幼儿园的管理进行重视,尽快制定相关标准,让学前教育正常化。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的学前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作者:李会萍 单位: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参考文献:

[1]毛淑娟.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成因分析[J].江西教育,2014.28:30-31.

[2]吴玉梅,郝跃.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J].学理论,2014(9).

[3]郭天晟.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成因及对策分析[J].江西教育,2015(4).

《 学前教育专业法制教育研究 》

摘要: 文章 对当前幼师师德方面尤其是不规范现状分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就2年在校教育、1年实习的学前教育学生的法制教育措施提出了见解并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幼师师德;德治;法制教育

根据对幼儿园老师这个职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幼儿园老师对本职工作感觉都是很满意的也是很认可的,处于这个状态的人员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多数基本达标:对于本职工作很热爱,关于法律法规方面的意识是正确的,认为学习与幼儿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很重要的并认真学习;教育行为规范,根据个人经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 方法 进行了规范的施教行为;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比较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而且能够恪守本职工作。基于以上现状,对幼师“失德”现状进行了列举分析,并对幼师在学生阶段的法制教育措施做出了简要的说明。

1.对于现阶段幼师师德状态的不良现象的分析

1.1腐败思想的蔓延,“挂羊头,卖狗肉”。我国经济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完美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了物质层面的飞速发展,时代背景下映衬出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经受不住物质诱惑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壮大”,“社会黑暗体现在各个角落”,教育事业同样不可避免,一部分教师(以幼师最为严重)没有恪守本分,把专区经济利益的长矛指向了学生和家长,将本可以无上光荣的职业败坏得一塌糊涂,将“师德”变成了“失德”。“为人师表”,说的是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在教授学生书本知识的过程中,起到表率的作用,尤其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尤为重大,幼儿园、小学阶段,因学生的年龄较小,而且是接收新知识、塑造各方面认知的最初阶段,很容易受到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幼师的道德品行十分重要,影响的是孩子做人的大方向,深远点考虑的话,影响的是祖国的未来,影响的是教育事业发展前景。一个“失德”的幼师,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利用自己“为人师表”的便利,谋取个人利益。

1.2管理手段不恰当。学生尤其是幼儿阶段,无论是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力还是对自我的认知方面,都不是很清晰,他们对外界新鲜事物的畏惧心理和好奇心理相当强,因此学习生活中难免出现任性、搞怪、调皮等现象,更避免不了个别学生不听教师管教的现象。作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合格幼师,面对此类问题应增强学生的耐心,进行恰当劝说、引导,使学生各方面发展走向正确方向。但是,个别幼师对待此类现象的处理方式与上类截然相反。我国现阶段幼师行业还有很多不规范之处,幼师的文化素养和对自身职位的认知程度不甚相同,而且校方为了幼师更好地与幼儿沟通,更好地融入学生中,往往选择年龄较小的幼师,他们工作时间短,经验不丰富,承受校方监督的同时,又要对学生家长负责,心理方面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一些刚毕业的幼师心理承受不住突然而来的压力,容易将幼儿学生视为“出气筒”。

1.3未给予幼儿足够的尊重及爱心。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讲十分重要,而它的形成阶段在幼儿时期,处于起步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对其自信心的培养应为幼师的重要责任之一,一些幼师甚至家长都未充分认识到这点。因此,幼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出现打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行为,长期发展使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形成自卑心理,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利。

1.4不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事业是神圣又光荣的,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为人师表”的 基本素养 ,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教师的精神生活未能跟上物质生活的脚步,使越来越多的人经受不住物质的诱惑,将教育事业当做谋生的职业、赚钱的手段,很难做到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2.针对2年在校教育,1年实习的学前教育学生的教育措施

2.1学校要转变传统“德治”观念,提高对法制的认识。(1)积极转变传统观念,给予法制正确的定位:学校应该同等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把传统单一的德治教育转变成德治与法制并重,促使学生向“法律人”和“道德人”二者兼备的全面型人才转变。(2)明确法律素养目标,完善法制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关于学生是否具备完全的法律素养问题尚未定论,仍然存在学生只要遵纪守法就是具备了法律素养的片面认知。学校应尽快明确法律素养的标准,促使学生具备法律意识、 法律知识 、法律能力、法律信仰,成为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护法,充分具备法律素养的新一代幼师生力军。(3)提高在校生的认识,加大法制教育建设的投入:学校应在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其法律素养至最高境界,同时加大该工作的物质投入力度,提供专项费用支出经费。

2.2建设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需要学校从以下几个角度实现法制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1)充实教育内容;(2)改进教育形式;(3)创新教学方式;(4)加强实践教学。

2.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完善从几个方面统筹:(1)提高校内师资建设的速度;(2)不断壮大校外兼职教师的队伍。

2.4各方达成共识,共同营造利于培养学生法制教育的大环境。对于共同营造良好法制教育环境,应上至国家,下至学校、社区,再至学生家长分别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

3.结语

在校期间幼师的法制教育应提升至与传统德治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切实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从根本上改善幼师师德现状,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作者:周艳 单位:滕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陈维红.从“虐童事件”看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J].现代教育信息,2013年(3):26.

[2]刘曦.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提高教育管理实效[J].镇江高专学报,2010(4):69.

[3]张小莲.对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3(4):56.

[4]李琼瑶.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大学法制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37.

《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技能培养策略 》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技能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策略,针对性地提出了从调整课程结构、实施多样化 教学方法 、注重学科交叉培养、提升授课教师素养以及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园校合作等对策,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培养策略

美术技能是幼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之一,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改革与完善的趋势不可阻挡,设置具有时代特征的美术课程体系便显得尤为迫切了。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偏技能轻理论,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特点

传统美术教育注重美术知识体系的教育,强调美术基本功训练,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美术教育,忽视对幼儿美术特点及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仅仅是熟练掌握美术技能,是无法胜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园区的美化任务的,更缺乏指导幼儿艺术活动的工作。

(二)美术课程教学形式单一,综合能力培养不到位

学前教育专业是兼具职业性与师范性的专业,除了专业技能,对基本教学技能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当前教学手段以课堂教学这种单一教学手段为主,缺乏情景实践性体验,综合性能力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教学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幼儿园教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技能培养现状研究◎董晓芳需要,桎梏了学生对美术多元化的认知,学生缺乏对美术课程的统一性与关联性的整体认识,更影响了在将来的实践工作中对美术课程的把握和驾驭[1]。

(三)实践能力不足,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虽然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注入式教学,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体验,职业认知并不丰富,教学思维模式滞后,不能与实践工作接轨。另外,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不高。学生并不满足于教材中实用性不强的内容,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也没有吸引力。

(四)忽视美术教师教育技能的提高

任教的美术教师大多来自美术专业,相对缺乏学前教育专业对美术教学的思维及经验,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性、结合幼儿绘画心理的能力不足,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的综合能力。

(五)实习制度不完备,园校合作缺乏实效性

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需要学校、幼儿园、学生、幼儿以及教师共同合作参与,存在着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分散化的实习地点、多样化的实习内容、特殊化的实习对象等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机制不科学、园校合作不畅通等问题。(六)缺乏科学的评价重技能、轻传授的教学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评价的误区。把学生掌握的绘画专业技能作为考核的首位,这种评价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绘画专业人才,而不符合学前美术教育规律。因此,学前绘画专业的教学既注重技能培养,也重视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美学素养的养成。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培养的对策

(一)改革传统教法,美术课程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

课堂集体教学是我国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之一。这种形式不注重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让学生体验实践工作,感受和体验幼儿园孩子的特点,主动去学习探索,当带着问题、疑惑和渴求专业知识时,再次回到课堂,学生便会有针对性地学习美术技能与美术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好专业技能,也能培养学生学前专业能力。

(二)优化美术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在美术课程设置上立足提高学生审美,在正确的审美观点指导下进行美的创造、实施美的教育。过分强调美术技术的训练实用容易产生重视技能技巧训练,忽视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不能胜任幼儿园美育的任务。学前教育学生毕业后服务的对象是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将 素描 、色彩这种美术专业的基础技能学好,更应特别关注 儿童画 ,并且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研究儿童美术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内容,需要动手练习、欣赏、创作设计相结合。引导学生的 想象力 和创造力,加以正确引导,从临摹到适当的创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创新中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素描和水粉写生的内容仍占了不小比重,对儿童画为主的相关课程内容重视不足。这种美术教学内容的比例设置,不能满足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目标,忽略了专业特点。

(三)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通过创作或共同来完成一个项目的形式,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 学习方法 ,课前教师提出绘画种类的特点及绘画技法等相关问题,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媒介查找相关知识,做到 课前预习 ;课堂上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将查找到的知识及参考图片进行组内分享与讨论,教师通过总结,对难点和重点加以引导;通过先学后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四)提升美术专业教师学前教育意识

美术教师具有美术专业技能与学前专业职业意识,才能教出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学生。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深入行业实践加强教学教研实践经验,美术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幼儿园一线教学,提升师资内涵,获得直观教学经验,搜集到大量一手资料,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具有美术技能的幼儿教师。要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既要求教师提高职业能力,更需要学生真正地参与实践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与专业兼备的人才。

(五)提高园校合作效率,加强实践课程教学

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园校、学生、幼儿及教师共同合作与努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管理制度、考核机制以及园校合作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实习期间强化实习组织管理。实习一般采用“集中组织”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学校充分考虑方便学生就业需要,在保证实习效果的情况下允许部分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学校统一安排大部分学生进行集中实习,[3]安排各学期教育见习,毕业前实习培训、毕业设计及论文等。运用幼儿园的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教学技能。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安排,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比如参与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组织学生观摩学习美术活动等。学前教育实践离不开幼儿园的支持。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保持长期稳定的园校合作关系。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顶岗实习要求,真正实现与学校的工学结合。在教学教育管理水平、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也为幼儿园实习基地提供切合实际需要的服务,在相对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高质量地完成实习部分的教育教学培养目标。

(六)改革技能课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实践能力考核

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和学前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考核方式应突出实践能力考核,在传统的以课堂考核理论方式外,改革美术技能课传统的评价方式,实施变考试为展示。首先,建立多元考核和评价体系制,考核学生的 自我评价 、班级评价、教师评价有机地结合。其次,考核项目上包括平时课业和主题考核,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环境或模拟环境进行现场操作。根据考核的内容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评价给予学生最终的成绩评定。要灵活考核方式,实现动态考核。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学习态度 、创新设计、实习阶段表现、专业素养等都纳入评价体系,使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代表结合评价。

作者:董晓芳 单位: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学前教育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2.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陈梅.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刍议[J].文教资料,2012(07).

有关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推荐:

1.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 幼儿园开题报告范文

3. 关于大学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

4.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 最新大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6. 本科家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7. 最新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周红艳发表的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校长是张振明教授。张振明教授,男,1962年出生,江苏宿迁人,博士,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电子学会院士,中国智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智能控制、机器学习、知识工程及智能系统国际协会(IJCNN) 副秘书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第二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第三名,2015年张振明教授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校长、中山学院自动化学院院长。张振明教授在计算机控制理论、智能控制及其应用、机器学习、智能计算及其应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4部,担任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客座编辑。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校长是刘作楠。刘作楠,男,1959年生,江苏海门人,中国计算机科学家,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现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党委书记、校长。198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自动化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在同校研究生部读研究生;1987年在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系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东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于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4至1995年在MIT计算机科学与实验室(CSAIL)做博士后研究;曾经任职于IBM研究院和微软研究院。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在分布式系统、软件工程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Structured Search over Encrypted Data using Monotonicity 和 Robust Scheduling under Uncertainty in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等。刘作楠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他在教学方面以精湛的授课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分布式系统、软件工程和机器学习等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作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校长,刘作楠致力于推动全校的各项事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优秀的教育资源,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苏周丽萍发表的论文

自1979年开始改革以来,中国的住房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最初的小步提租、补贴售房,到现在的针对不同收入层次的人建造不同档次的住宅,并分别实施商品房、微利房、平价房和标准房的政策。对于人数并不很多的高收入者,规定他们只能通过市场去购买商品房,房价随行就市。对于广大中低收入者,由于的市场房价大大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就在政策上给予微利房、平价房或标准价房的照顾。这种逐步形成的房改政策对中国住房的建设速度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相伴的是住房市场出现了严重的分割性导向:群体间的住房条件差异提升,空间上的群体隔离加强。这种隔离一方面是由于居民的货币支付能力差异造成的,但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还是由于不同的准入机制导致了群体间的制度性受益差异。从受益的角度,中国的房改政策更有利于上层,它加速了中国的贫富分化,强化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割。 一、住房制度改革思路 由于种种原因,单位所有制的福利性实物分配式住房制度已经走到尽头。1980年4月邓小平对中央有关负责人说,“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等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张泓铭等,1998:47)由此揭开了中国住房改革的序幕。随后,我国政府确定了住宅商品化的思路: (1)“提租补贴”,建立住房基金,促进居民个人买房、建房的模式;(2)以优惠价出售旧公房,建立住宅基金,促进提租,发展个人建房模式;(3)从新增量的住房制度改革入手,通过推行新建公房、向个人出售和“新房新租”,带动现存量的住房制度改革;(4) 小步提租、无补贴思路;(5)“以息抵租”模式。根据住宅的价值和使用状况由住户向产权单位缴纳抵押金,用抵押金的利息冲抵房租;(6)“小补提租,双向负担,新建住宅资金统筹”的思路;(7)现有住房的“小步渐进”式改革与新增住房的“大步就位”式改革相结合的思路。对旧、新住房分别对待(Chu &Kwok,1990:179-180)。 在实践中,则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原则:(1)试行城市公有住宅补贴出售给个人的办法。1982年,在常州、四平、郑州、沙市4个城市首先进行新建的公有住宅补贴出售试点,即“由国家、补贴三分之二,个人拿三分之一”。这种方式后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23个省、自治区80多个城市试点;(2)对鸳鸯楼实行新房新租;(3)国家新建住宅和旧有住宅都可以出售给个人(中国城市住宅会、住宅社会学学术委员会编,1991:184)。 实践表明,上述住房改革思路只关注了经济和理性层面,注意的是房改既定目标:货币化的成功与否,却没能很好地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对房改整个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Chu &Kwok,1990:641-670)。故而,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住房危机。反而在危机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住房分配不公正的问题: (1)时间序列上的不公正。新老公房的现有住户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这是对后加入劳动队伍的劳动者的一种剥夺;(2)空间序列上的不公正。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城市的土地是有级差地租的,不同地段上的住房商业价值相差悬殊。那些由于历史原因而占据城市核心地段的单位或个人住户会额外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可以通过卖旧买新而实现财富的转移;(3)住房制度运行的结果不公正。不管是“提租补贴”还是“补贴售房”都是以原住户的原住房面积为依据而进行的,这样就造成原来住大房、宽房的人得到更多的补贴,住房窄小或没有住房的人得到的补贴少或没有补贴。 这无疑是住房资源分配上的“劫贫济富”。造成上述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论文的关注点在第三方面。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任何改革的实施都会涉及到一个时间点和空间范围,都会由于历史原因而使一部分人成为“幸运者”,更重要的是它会“很快”成为一种“历史”。而第三个方面的不公平直接指向现在和将来,向人们展示制度的“公正性”或“不公正性”。 二、住房制度的分割性 (一)四种不同类型的住房“对应”着“不同”的住户 根据取得住房的途经来划分,中国城市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住房:商品房、单位房、公房(政府房)以及安置房(廉租房)。根据住宅建造的档次划分,又可分为商品房、微利房、平价房和标准房(张泓铭等,1998:146-149;211-217)。商品房在公开市场上以全价销售,价格高,一般市民难以购买。另外三种住房供给在性质上类似: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 1商品房商品房在公开的房地产市场上交易,它的特点是价格高,而且上升的速度快。例如:1984年广州市新开发的小区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平均售价513元,1988年上升到1500元,市区内旧房改造每平方米平均售价由800元升到2200元,且有继续上升趋势。有关调查发现,半数以上商品房项目利润超出20%,最高的达到582%,超过了中央、省政府规定最高限额的2至1018倍(郁文达,1992),商品房的买主是那些没有该城市户口的高收入者以及有该城市户口的特别富裕者。因此,在私营和外资部门多的城市,商品房个人购买的份额大些,有的人将购买商品房作为一种投资。中国的商品房市场,由于进入市场的信息渠道的差异而遭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但是,总体上是市场规则的作用,房屋的供求决定房屋的价格和房租的水平。 2单位福利房 有特定单位正式工作身份即有工作档案的户主(干部或工人)才可以享受单位的福利房。员工只向单位交纳象征性的租金,住房地产权实行全民所有(单位代管)。住房建设由国家财政划拨,住房的分配借助行政权力,在管理上不计成本,实施政策性亏损。 北京市1985年对居民的居住状况做了调查,发现住房困难户高达30.7%,而住房人均8平米以上的宽裕户却占25.8%.从住房困难户的职业构成上看,护士中住房困难户高达40%,服务人员中住房困难户占37.8%,高校教师中住房困难户占33.3%,医生和人员中住房困难户分别占16%和14%.从居民的收入来看,人均收入越低,住房困难户所占的比重就越大。人均收入在40元以下的住房困难户占49.1%,人均收入在70-80元的住房困难户占33.3%,而人均收入在120元以上的住房困难户只占8%.从职务序列上看,调查对象中,司局级以上家庭没有住房困难户,其中宽裕户占57.9%,处级干部中宽裕户占328%(中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会、住宅社会学学术委员会编,1991:194)。 调查系统于1988年在北京市进行了1000户居民的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住房分配存在以身份和行政级别为基础的群体差异:(1)干部与工人的差异。机关干部和干部的住房状况明显好于企业工人和商业职工,干部的人均使用面积是8338平方米,比工人(包括商业职工)高出2331平方米。 (2)党员与群众的差异。党员的人均使用面积为833平方米,比群众高出188平方米。 (3)中央与地方的差异。中央机关干部的人均使用面积为923平方米,比市属机关干部高087平方米;(4)全民与集体的差异。全民单位职工的人均使用面积为675平方米,集体单位为565平方米(日报,1988年10月11日3版)。 上述数据说明,行政性单位制福利分房在单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割:单位行政级别越高,得到的住房福利也就越多;在单位内部,不同等级的 行政领导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分割线,行政级别越高得到的住房福利越多。下表是90年代中期,某特大城市政府规定的公务员住宅使用标准。 案例1:A ,某省城大学教师,于1998年调到北京某国家机关,不到一年就以每平方米1200元的优惠价在北京三环以内买到135平方米的经过精装修的房子。 B ,某重点大学(非北京)1996年大学毕业生,后分配到北京某区政府,三年后分到一居室的配套房,后因北京旧城改造,开发建设部门给B 拆迁补偿费38万元, B 可以利用这些钱(自己再加一部分)购买另一套产权完全属于自己的商品房。 案例2:某政府机关分配住房的机构名称随着中央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及其他单位的横向比较而变化。该机关房管部门依次采用过的名称有:房产科,住房改革委员会,住房分配委员会,住房调配委员会。每更改一次名称,单位领导就可以重新分配一套住房。 3公房(政府房管部门掌握的住房)每一个城市的政府都掌握一定的房产,这些住房只给有合法户口的城市居民居住。1985年的普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中有缺房户1054万,占总数的26.5%,其中无房户128万,占3.2%;不方便户415万,占105%;拥挤户511万,占129%.城市居民中,缺房户754万户,占城市户数的288%,县镇缺房户300万户,占县镇总数的22.1%(《光明日报》,1987年1月19日)。 1995年武汉市有40%的居民住房困难,具体如下:12岁以上的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室的占119%;12岁以上的异性子女同住一室的占40%;老少三代同住一室的占42%;已婚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室的占26%;床晚上架起白天拆除的占65%;客厅里放床的占86%(谢志强,1999:22)。 由于城市中住房困难户所占的比例并没有随房改的推进而减少,政府针对城市缺房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包括修建解困房,发起安居工程。解困房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出售或出租给住房特别拥挤的居民或与父母住在一起的新婚夫妇;安居工程是为普通工人修建的低成本住房,其售价较低,政府要求这类房只能售给城市中的低收入者。政府在努力地设计并建造城市大众能支付得起的住房体系(浩然,1996:18-20)。 4安置房政府规定,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开发公司有责任对拆迁户提供补偿性的住房,这种住房要么免费提供,要么拆迁户只交名义上的租金,要么以非常大的折扣向拆迁户出售新建单元住宅。1997年,国家统计局下属的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71个城市,对15600户居民家庭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总体覆盖了全国2亿居民,调查显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5城市居民住房仍主要依靠单位分配,其中上海市居民现有住房仍有6248%属于单位公房性质,列5城市之首;北京是44.76%;广州以38.46%的比例居5城市之末。房改性质以购房为主的,近几年房改步伐迈得较大的重庆和上海分别以24.78%和22.89%的比例居5城市前列,天津市居民通过房改购房的只有909%.个人租房,广州市和北京市居5城市前列,分别达到8.55%和6,99%,上海市只有1,03%,名列最后。5城市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都不高,最高的广州市为556%,最低的重庆市只有0,43%(经济日报,1998年1月15日7版)。 四类住房的存在说明市场要素和再分配经济要素分隔着住宅市场。在这四种类型的住房中,后三种住房都得到较多的补贴,与西方福利制的设计类似。上述政策的制订正是基于1978年以后市场化改革已经使中国国民收入异质化这样的事实①。 表面上看,这样的住房配给体系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城市居民的住房要求。但是,由于市场因素和传统的再分配经济缠绕在一起,在房屋配置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居民(购房者)并没有按政府的要求“站”队,收入高者总“喜欢”站进收入低的行列,从而出现寻租行为。社会中的上层或精英阶层有较强的寻租能力,他们的“寻租”导致了“住房积压”现象,即上一阶层侵占下一阶层的住房利益,最终使城市中弱势群体的住房利益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人们经常走“错”路,大学生先到能够分配住房的国营企业干上两三年取得住房后,再跳槽到工资高的私营或外资企业;夫妻“比翼双3飞”,一方在国营单位,取得房子,另一方在私营企业取得票子;国有单位的领导通过不断地调房取得自己的巨大收益;大款则想方设法买安居房,北京市相当多的安居房、经济适用房被有“别克”、“奔驰”的车主买走,以致安居房面积越盖越大,最少都有120多平方米,失去了安居房的本意,也加大了中低收入者的入住难度。① 另一方面,广州市的经验表明,解困房的住户大多从事低等工作,他们逐步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低。社会地位低的住户被集中安排在一起居住,产生了许多社会和心理问题,尤其是他们的后代心理容易遭受创伤。此外,上述四类住房供给的设计都没有把城市中日益增多的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考虑在内。 (二)六个主要的住房改革制度 自80年代住房改革以来,政策涉及的有六个方面:推行住房公积金,买房给优惠,提高房租发补贴,建设经济适用房或安居工程,1998年实施住房货币化补贴以及廉租房(城市平民的解困房)。 1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采取职工和单位分别交纳职工月工资5%的比率。这种办法能够在相应时期内筹集到一定的建房资金。我国公积金制度实行10年来,全国已有6651万职工成为这一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截至2001年6月底,全国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为2826亿元,归集余额为2065亿元。 累计约有1500万职工提取公积金754亿元,累计向近200万户家庭发放了个人贷款,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职工的购房支付能力。但是,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认为,我国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低。到2000年底,我国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仅为正式职工的603%,近4500万职工还未建立住房公积金。②能参加住房公积金的大多是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 公积金制度至少到目前为止将四部分人排除在外:一是没有参加公积金制度的集体企业和个体企业的职工;二是相对困难企业的职工(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三是没有单位的城市居民(包括个体从业者);四是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后三部分人构成目前我国的弱势社会群体,他们最需要社会的援助。公积金的收缴采取的是5%的比例制,职工工资越多,他从单位享受到的补贴也就越多。这种补贴更有利于受惠群体中的高收入者。客观上造成住房补贴的分化。 2买公房给优惠制度房改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单位的福利分房。为了解决单位的福利分房问题,住房货币化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决策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将单位房卖给原住户,以为这样一方面可以甩掉政府或企业对职工住房的维持和维修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回笼一部分建房资金,加速后继的住房建设。因此,在房改的初期推行了“三三制”售房,即个人只要拿三分之一的资金就可以拥有一套全额的住房。在这种优惠制度的导向下,各地出台了一系列花样各异的优惠制度,其中心点就是优惠份额越来越大。 如:胜利油田于1993年10月开始出售公有住宅,按照当时的各种优惠政策,有的人以每平方米80元的价格就买到新建住宅,而当时市场上商品房的价格是900元,两者相差112倍(王小广等,1999:122)。1997年有的大学老教师以不到一万元人民币就买到原住房。1998年实施的住房货币化政策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末班车”效应。为了赶上末班车,青年人匆忙结婚,有的夫妻为了得两套房子而假离婚。1982年到1984年,常州、郑州、沙市、四平四个城市进行新建公有住宅补贴出售试点,四个48①②资料来源:同上注。资料来源:http:—25.htm.城市共补贴出售住宅2140套,建筑面积114500万平方米,投资约1640万元,收回的资金约占投资的30%(毛铁,1984)。当时的界和决策部门都以为那是一条中国式的房改之路。但是如果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审视,它造成的结果是有房者得补贴,原住房宽的得更多的补贴,没有住房的不得补贴。这种只顾收回小额投资的改革思想,造成了住房改革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巨大的社会不公正,它无视当时无房户的状况,更没有考虑到后来者的利益。 3提租制度提租改革被认为是房改的两条腿之一。理论界认为,人们之所以不愿意买房,就是因为公有住房的房租太低,远远低于国际惯例的租金水平(市场经济国家通常的售租比例是1∶100.我国在1989年为1∶4000;1993年上半年则达到了1∶10000和1∶30000),租售比例的失调,既加大了房改的难度,也了住房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和发育(韩素勤,1994)。 因此,80年代后期,烟台等不少城镇对当时实行的低租金进行了初步改革。大致做法是:一、新房新租,即新建成住宅按新租金计租,一般高于旧有住宅租金3至4倍;二、超标准加租,即给职工规定一定的住房面积,超标准按新租金交租;三、混合房租,即职工现有住房按低租金交租,新增面积按新租金交租;四、改房租的暗贴为明贴,即在不增加国家负担的前提下,普遍把住宅租金提高到一定标准,同时按职工的职务、工龄、家庭人口等条件测算出住房补贴标准,发给人民币,职工按新租金交纳房租,这样,住房多交钱多,住房少有剩余;五、经营青年公寓。一些大城市为解决大龄青年需房结婚的困难,建起青年公寓,每套房使用面积约20平方米,一般按成本收房租(毛铁,1984)。这种住房提租的用意就是:多住房,多掏钱。提租的深层次的用意就是使原公房住户主动选择购房,从而实现国家或企业建房资金的一定回笼。但是,提租的幅度与房屋本身蕴涵的市场价值的提升不成比例,后者上涨的速度远远大于前者。表面上看,多住房多交了钱,实质,多住房的人仍然享有更大利益。 4安居工程项目国务院于1994年7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为使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稳定繁荣,实施国家安居工程。1995年1月,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有关单位拟定的《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出台,这标志着国家安居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安居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1995年到2000年,用5年时间在原有住房规模的基础上,新增15亿平方米住房,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逐步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供应体系。安居工程直接以成本价向城镇中低收入的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出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给离退休职工、教师中的住房困难户(陈小力,1995)。然而,安居工程的最终房价并没有按当初设计的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的价格销售(这个价格是参照1995年的商品房价格制定的,当时的商品房价格为每平方米2000-3000元),而是以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的价格销售。①这样的价格客观上排除了城市居民中的中等偏下收入者,由于他们的职业通常没有相当的稳定性,经济收入的预期较低,他们难以向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主观上,没有该城市法定户口身份的人,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完全被排除在安居工程的考虑范围以外。安居房实际运作的结果是为中等和中等以上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2000年和2001年以后,随着经济适用房单套面积越盖越大,它越来越成为了有产者周末的住58①1999年11月1日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价格组成:(1)销售价格:2350元m2×建筑面积;(2)层次差价:第1项×楼层差率;(3)朝向差率:第1项×朝向差价系数;(4)应由单位补贴购房款:50元m2×可享受面积(3人以下包括3人为50m2,4人以上包括4人为60m2)。(5)政府补贴购房款:200元m2×享受面积(50m2或60m2,条件同上);(6)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为0.安居房个人支付房价=第1项+第2项+第3项-第4项-第5项+第6项。 这样,国家的住房补贴又一次进入了富裕阶层的腰包。5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深化房改的核心(侯淅珉、应红等,1999:88)。它被认为是解决住房的“灵丹妙药”,因为它能够避免传统的实物性福利分房的弊端,真正体现公平效率的原则。1998年3月19日,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郑重指出:必须把现行的福利分房政策改为货币化、商品化的住房政策,让人民群众自己买房子。11天后,广州市政府就推出了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实施方案。但是,这一《方案》规定实施单位是市政核拨经费(即全额预算)或核拨补助(即差额预算)的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即“吃财政饭”的单位。住房补贴最低限度是每月233元,最高限度是933元(邓海平,1998)。 这一政策实施结果所产生的分化和排斥作用是明显的。职工、下岗工人、无工作单位的居民、广大的农民工都难以享受到此一政策所带来的利益。在客观上,它强化了政府在住房资源配置上的优越地位。 6廉租房制度改革使城市中群体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城市贫民。城市的低收入者包括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他们的居住问题在短期内由工作单位提供补贴,但是长期的解决方案则要依赖国家。廉租房计划是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广东省为了解决全省范围内城镇住房特困户的住房问题,率先出台了有关廉租住房办法。规定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特困户是指“城镇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布的最低人均生活保障线,人均居住面积低于6平方米,并且有城镇居民常住户口的住户”。廉租房的房源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按规定的渠道组织,包括已腾退出来的公有住房、政府出资兴建的廉租住房、政府出资收购的空置商品房等。政府以规定租金租给符合上述条件的特困户,具体的租金按照维修费和管理费两项确定。 再有,广州的调查预计“十五”期间有22万“双特困户”需要解决住房困难。该市廉租房的申请条件是: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广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00元,并持有《救济证》、《广州市低收入困难家庭证》或《广州市工会特困职工证》;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以下;家庭成员均未享受住房货币补贴等优惠政策,且无能力解决现住房困难问题,没有他处住宅或与他人拥有别处住宅。已经有包括广州、上海在内的10个城区的廉租房制度试点工作正在展开。①很明显,城市政府在设计住房改革政策时,并没有把日益增多的没有城市正式户口的“居民”在内。如果城市户口可以永久地作为“城市人”和“农民工”的分界线,农民工的权利可以永久地被忽视的话,那么,城市中贫民的住宅问题可能在几年以内就可以得到解决。然而,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是短暂居住而是长期生活在城市里,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 三、讨论 中国的住房改革被认为是市场化的最后堡垒。政府希望通过住房改革在最低的目标上实现减轻财政负担;中层目标是实现住房资金的快速回笼,加速新的住宅建设;远期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而有效率的住房体系,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直接目标和动力就是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其他产业的。住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福利的手段向居民提供住宅。然而,福利国家的住宅福利制度与中国改革前的福利制度存在着重大的区别。 前者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后者设计的对象范围是在城市居住的具有城市身份的尤其是国家部门担任公职的精英群体。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制”,使单位在房产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权力过大,住房改革步履艰难,并不仅仅是“买卖房子”那么简单。它隐含的是社会大范围内的公平与效率的机制问题。 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的主题是社会结构,是社会的主要制度分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所有的社会改革都必须使社会中最不幸的人受益,否则,该制度就是不正义的。他提出正义有两个原则,其中的第二个原则是:社会的经济的平等应该这样安排,使它们①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②依附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的人开放(约翰·罗尔斯,1988:5-56)。中国住房改革中逐步形成的商品房、微利房、平价房和标准房的新房买卖体系,以及商品房、单位房、公房(政府房)和安置房(廉租房)的改革体系,住房公积金制度、补贴售房制度、提租补贴制度、经济适用房或安居工程建设项目、1998年的住房货币化改革制度以及廉租房(城市平民的解困房)制度的设计,目的是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住房供给办法,从而实现效率和公平兼顾,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住房改革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取得了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这还有其他众多因素的作用),然而,住房的每种改革制度都包含着特定的封闭性,它没有能够实现住房的机会向所有人开放的原则,所体现出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者的预期。要想持续这种快速发展,住房制度的公正性确实是今后的努力目标。

工作室三年个人总结范文(精选5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工作室三年个人总结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xx年12月,雨山区三名工作室成立,12月18日,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举行第一次活动,雨山区教研室主任程刚及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参加了揭牌仪式和会议。会议通过了“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章程、工作规划和20xx年工作安排。本工作室本着学习交流、实践提升的宗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工作室成员之间、工作室成员学校之间、本地学校与外地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交流;成员个人学习理论及各类专业知识,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升自己。实践——学习——思考——磨砺——实践——提升,现将两年了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室自身建设:

工作室成立以来,制定了工作室章程及工作规划,每年有具体工作安排,指定专人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工作室经费使用到活动开展之中,为工作室成员服务。安排专门资金,为成员购买学习资料,组织外出活动。编印工作室简报或专刊,发表成员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工作室还组织成员参加市初中研究会开展的相关年会活动,撰写论文,参与交流。工作室成员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做出了有益的成绩。

二、工作室组织的主要活动:

1、20xx年5月30日,由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发起的“雨山区名校长工作室中小学教育衔接研讨会”在十二中召开。雨山区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黎林春名校长工作室和严之春名校长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共20余人参与研讨。十二中王友明校长主持研讨会。来自雨山区各中小学的校长们,结合各自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围绕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学校与社会、学生与教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十二中王武权副校长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做了主旨发言。雨山实验学校的张志玲校长结合本校九年一贯制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在中小学教育衔接方面的做法和构想。

2、20xx年4月24日上午,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赴当涂江心初中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先后听了语文、外语、数学、物理等四节常态课,听课结束后,工作室成员和该校听课人员一起,与授课教师一对一进行反馈交流。

3、20xx年12月14日,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组织成员赴安徽贵池中学学习参观,工作室还邀请了十二中部分领导老师参与活动。

4、20xx年3月24日,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赴南京溧水,考察学习东庐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参与此次活动的成员,撰写了体会文章,认真领会东庐经验,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消化吸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5、组织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市初中教育管理研究会活动,多人次获奖。

三、工作室成员取得的主要成绩:

工作室主持人王友明校长,热爱学校热爱教育,学校工作成绩突出,13年中考均分列雨山区第一名,14两年中考全面完成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20xx年在区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xx年学校还成功承办了“全国语文报名师大讲堂”、全市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教学展示周活动,受到好评。本人有多篇论文在市区两级教育报刊发表或获奖。20xx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鲍先学同志在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建设》上发表论文1篇。获市级一等奖论文1篇。主持20xx年省级立项课题《区域科研教研一体化研究》,已经获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20xx年市级立项专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大学区管理的实践研究》。

许道林同志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切实转变观念,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拓宽了视野,了解教学改革的动态。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积极撰写论文,取得了点滴成果。20xx马鞍山市初中教育管理年会论文二等奖,20xx马鞍山市初中教育管理年会论文二等奖,20xx雨山区多媒体制作比赛三等奖,20xx雨山区优秀教师。

王武权同志分管教学工作,20xx、20xx年中考均获得优异成绩,创造了学校历史;20xx、20xx蝉联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二名;20xx年学校还被评为市田径项目传统学校;20xx年学校体育工作获得区“特殊贡献奖”;小班化教育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连续三学期成功举办校内小班化展示月活动;20xx年11月底在我校成功举办市小班化教育改革展示周活动和推进会;20xx年10月底成功举办全国性的“语文报名师大讲坛暨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艺术研讨会”;20xx学年度考核本人为“优秀”等次;20xx年教师节表彰,本人获得雨山区“优秀教育管理者”称号。教科研方面:20xx年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的省级课题《初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结题并获得省三等奖;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的课题《初中阶段特殊群体家庭子女的实践研究》,成功申报为20xx年市级课题;积极带头参与学校小班化教学展示课并获得一等奖;提交的论文《絮谈家访》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交流并发表在20xx年《教师理论学习》第5期上。

汪峰同志工作勤奋,20xx—20xx年学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20xx年,被评为市理论学习“先进个人”;马鞍山市中学生“图说家乡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作品评选二等奖;《大变革的时代》获市多媒体课件一等奖。20xx年,被评为雨山区“优秀教师”;《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浅议》获市电教论文三等奖。

查辉同志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活动,先后参观了贵池中学、东庐中学,开阔了眼界。工作室利用十二中提供的校报专版进行教育管理的交流,如论文、学习心得、反思等文章,这是我们“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园地,多看书,多思考,多实践,以积淀我们的思想。

寒来暑往,光阴荏苒。加入“魏文琴名师工作室”已经三年了。三年来,在主持人魏文琴的引领下,我行走在“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征途中。我时刻以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上进,业务上勤于钻研,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我更加注重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较好发挥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指导、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专业发展目标。

一、加强专业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读一些好书,多学习别人的思想,会让自己思维永远活泼,情操高雅。

三年来,我阅读了《李吉林与情境教育》、《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于永正的《教海漫记》、李镇西的《爱与教育》等十余部教育专著,欣赏了《小学语之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等十几种教育刊物。读书让我开拓了视野,升华了思想境界,更从中感悟到了不少人生的真谛。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让我真切感受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老师对教育的执着、思考和追求让我动容,更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我要像于老师那样去追求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追求教育的幸福。行走在“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我仿佛走进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她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启发我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实现教学与生活的链接,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这与我们研究的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相契合,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迪。

读书,特别是读教育专著,让我养成了缜密思考、操笔为文的好习惯,提升了我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我坚持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回归生活的土壤》在《桐城师训》(20xx.01)发表,《未成曲调先有情》、《因为有爱所以有效》、《牵手生活真情流露》、《你发现了吗》相继在《小学语文教师》(20xx.01)、《名师教语文》(20xx.1.2)、《作文成功之路》(20xx.2)、《教育文汇》(20xx.5)上发表,这更激发了我的阅读热情。

二、积极参与活动

加入“魏文琴名师工作室”以后,我获得了更多的向同行学习的机会,工作室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已于20xx年12月顺利结题,并获得安庆市第十届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市级课题《小学生学习负担现状及减负增效措施研究》已于20xx年12月通过专家评审结题。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我理论素养和专业发展的水平。

为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我每学期在学校主上两节示范课,给广大青年教师以指导;主持校本研修(语文、英语)学科集体研修活动;开设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20xx年3月28日,《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评课》讲座获得好评;在20xx年5月31日“班级管理”主题沙龙活动中,我作为主讲人发言:班级要用爱心管理,用智慧构建,用文化经营,班主任要树立“共生共美,幸福同构”的新时代学生观。给与会人员深刻的启迪。

几年来,我辅导、培养的青年教师汪藕花、刘绿林老师已逐渐成为学校骨干教师,汪老师的优课获得省级优秀奖,论文《冰灯不冰》在《小学教学》(20xx.10)上发表,刘老师是学校教研组长,多篇论文在《桐城师训》发表。

我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魏文琴名师工作室”的培养与熏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中。作为工作室的一名成员,我开设了教育博客,及时发布、更新教育日志,积极参加工作室的各项教育教研活动,阅读教育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制作、上传微课,网络研讨,讲座、沙龙等。与优秀的人为伍,可以让自己走得更远,并时常带给我见贤思齐、与时俱进的感念。

回首来路,既有沉甸甸的收获,仍有诸多不足。但有了工作室的历练与引领,我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我要在优化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努力减负增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还要及时做好总结,不断反思课堂,日益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力争在教科研上有更大的突破,从而无愧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光荣称号。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进入“魏文琴名师工作室”已三年了。三年来,本人在工作室主持人魏文琴校长的关心和指导下,基本完成了自己制定的研修计划。

一、树立了终身学习观念,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年来,我一直坚持主动阅读教育专著以及教学刊物,并反思、感悟,每学期都坚持写五、六千字的读书笔记,现在阅读、写心得已成为我的习惯。工作室活动,激发了我们的工作潜能,增强了团队意识和精神,激发了成员爱岗敬业精神。我们青年教师之间讨论工作的话题多了,研究教学的时间多了,对学生的关爱多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增强了。工作中能静下心来读书,能静下心来教书,能潜下心来育人,能潜下心来进行课题研究,与同事团结协作,为学校发展努力工作。

二、 在教育研究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工作室有的放矢地去影响和引领我们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根据每位学员的特长,帮助学员确立教学风格和个人教学特色,并制定计划帮助他们朝着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开展活动,提供学习机会,定期和不定期地帮助学员打磨教学特色研究课,在尊重学员的同时帮助大家把握大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争取让学员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脱颖而出,早出成效,早日成长,全面促进年青教师的专业成长。各成员也能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短短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工作室的成员无论是在理论水平还是在课堂教学水平上都有了可喜的进步。

我在活动中能做到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今年我在我市“青蓝工程”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了《永生的眼睛》一课,获得了领导、同行的一致好评!

回首三年来走过的道路,我深感充实与快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扎实地学习,认真地反思、践行,向着“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成为一名语文名师”的目标努力。

三年前,我有幸加入到XX名师工作室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三年的名师工作室研修即将结束。回顾自己三年来走过的.历程,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感受颇深,收获不少。

一、专业引领,用心体验。

三年中,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到宜昌、武汉等地的学习观摩活动,与国家级名师面对面切磋交流,收获满满,并写了学习感悟和心得体会。在工作室里浓浓的学习氛围深深的吸引着我。在名师的引领和同伴的感染下,我的学习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利用所学来指导具体教学。我觉得每一次都有很大的收获。教学反思是形成教学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我在学习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把先进的理念做法搬进课堂,随时反思,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做好读书卡;三年来撰写的三篇论文先后发表。

网络是当今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的平台,信息量大,学习资源丰富,共享互动性强。网络教育的各种资源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我利用工作室的微信群,学习工作室主持人XX老师发在群里的好资源好视频,让我信心倍增。

平常上最多的如“教育在线”、“小学数学教学网”等网站,里面有许多数学教育名家,致力于数学教学研究的大师们的博客,有“新教育”的实践,在那里我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网络拉近了我们与大师的距离,他们的教育理念时刻激励着我,思想在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灵魂深处总有股沸腾的潮流在涌动着。如何用生命去构筑属于孩子们的课堂。启发我去思考,思考数学,思考人生。

二、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记得刚参加工作室时,工作室主持人要我们每个核心成员写一句自己的座佑铭,我当时写的是:用心教书,用爱育人。这三年来,我就是用这句话来时时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在这里,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诠释这八个字。记得2020年上学期刚开学,由于学校扩班,数学老师紧张,学校领导临时决定将我原来的班换另外的老师带,我下去带二年级的双班,刚开始,原来三(2)班的好多家长都打来电话询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带孩子了?孩子们回家后都说很失落,舍不得曾老师。最让我感动的是班上有一个叫陈奕衡的孩子,他奶奶是将近七十岁的老人了,居然用微信洋洋洒洒给我写了很长的一封信,信的最后一句:曾老师,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能让孩子如此不舍,如此喜欢,您真的已经成功了。

三年来,下课的时间我从未离开过教室,我不离开教室不是占用孩子们的下课休息时间来讲课写作业,那十分钟的宝贵时间我戏称为“为您服务”时间,孩子们下课时如果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身体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都会来找我求救,寻求解决的途径,时间久了,润物细无声,那种无言的爱已深深地渗透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其实小孩子是最感性最天真最无邪的,你对他们一点点的好,他们都会记得。

还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那是孩子们在预习二年级下册第89页“量一量,比一比”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对那上面的习题不是很理解,班上有个叫陈泊乔的孩子,平时就特别喜欢动脑筋,他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知识点讲得特别精彩,全班孩子听到他精彩的发言后情不自禁的送给他最热烈的掌声,这个孩子的表现当时让我惊喜万分,我激动得连连说到:你真是曾老师的乖宝宝,老师给你一百个赞。孩子回家后,把我赞美他的话惟妙惟肖地学给她妈妈听,她妈妈问他:“你喜欢数学课吗?”“超级喜欢”“那你喜欢曾老师吗?”“超级喜欢”,她妈妈后来给我打电话说,经过那件事后,现在孩子比原来更加喜欢动脑筋思考数学上的问题了,更加喜欢学数学了,真的谢谢您!

三、终生阅读,不断积淀。

在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这三年来我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走进新课程》、《智慧课堂》、《数学概念的行与思》等等,使自己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积淀,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并阅读了一部分文学书籍,撰写了读书心得。

俗话说:心有书香,不畏浮世。三年来我除了大量阅读一些教学上的书籍外,还读了一些文学书籍。《假如明天来临》书中的女主角特雷斯,美丽、果敢、坚强、睿智,我喜欢她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我最爱的特雷斯的模样,一定是那个进过监狱,失去过孩子,被爱人抛弃……历经一切哀痛的平凡女子,因为尽管在这种如同炼狱般一天比一天更糟糕的岁月里,她仍然相信踏过尸横遍野的黑夜就是触手可及的黎明。

《呼兰河传》、《生死场》、《萧红散文集》,是我今生看到的最干净的文字,那种孤傲冰洁,天然灵秀,是文坛里的一泓清泉。

还有阅读《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被《荆门日报》选中,刊登在2020年4月8日的报纸上。

四、坚持写作,笔耕不缀

三年来,协助工作室编辑出版了《智慧小语》一书,撰写教育小故事28篇,写读书心得36篇,积极参与了工作室多次组织的读书分享活动。

五、岁月朗朗,结伴同行。

我和我的小伙伴丁芳琴,虽然我们都带双班,但我们一有空闲,就工作上、学习上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就要发挥辐射、引领、带头的作用。将自己的学习所得,自己的观点、理念、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徒弟”交流探讨,并且指导“徒弟”一起备课。为了发挥好引领辐射作用我经常性地听徒弟的课,听课后及时和她交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查漏补缺。对她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三年来,我和同伴将自己在名师工作室中学到的知识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收获颇丰。修正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力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校正课堂教学的弊端,真正落实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课堂灵魂。

如今,我和同伴围绕工作室主课题申请的子课题已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六、工作上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这三年一路走来,我过的充实而快乐,每一次工作室的研讨活动都给自己带来诸多的思考与收获,让我在学习中成长,并在自我激励中坚持学习与提升。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室活动,勤于实践,勇于探索,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在这三年成长的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一是不能积极主动完成工作室领导交给的任务,如教育小故事不能按时完成,二是对工作室平台的关注度不高,今后要注意转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多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力争在教学、科研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无愧于名师的称号。在名师这条充满艰辛和汗水的教育之路上,砥砺前进,一路前行。

时光飞逝,转眼,工作室成立到现在,三年已过去了。这三年中,我们工作室,在相城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做了些事,读了些书,探讨了些话题,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堂探讨,有实效

这三年中,我们工作室紧紧围绕了我们的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我们做到每人每年至少上一节区级公开课。公开课期间,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共同探讨、研究、商量,认真打磨每一节课,力争把课堂教学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到最好。三年中,我们共开设了20多节市、区级公开课。

同时,我们每一位成员的课也体现着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杨征燕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扎实而灵动”;吴秦华的高段语文课堂“沉稳而有效”;徐征贤校长的课堂教学“严谨而丰厚”;胡静老师的课则是“简约而文艺”;陈莉华的课堂教学“亲和而感性”。每个人都在彰显着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课题研究,有成果

这三年,我们申报了一个区级课题《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切实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三年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不断探索,共开设区级公开课20多节,组织了两次关于课题的区级交流活动,分别由周丽芳、周丽萍开设专门的讲座。三年中,我们撰写了20篇相关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在20xx年9月份,本课题顺利结题。

三、读书沙龙,有收获

这三年,我们工作室共同阅读了五本教育教学名著和文学类读物,大家收获颇多。每读完一本,大家都撰写读后感,并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大家读完后交流各自的感受,互相启发、思想互相碰撞,产生了更清晰的认识。目前为止,我们撰写了读后感30多篇并发布在博客上,举办读书沙龙活动4次。

四、网站建设,显特色

三年前我们工作室在新浪网上申请了以工作室命名的博客。这个博客分为13个子栏目,分别是“工作计划”“教学反思”“读书沙龙”“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论文发表”“教学随笔”“成长规划”“成员简介”“教案交流”“活动记录”“专题活动”“他山之石”。三年中,我们工作室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传2篇随笔,2篇教学设计,2篇教学反思,1篇读书心得。至少在省级刊物发表1篇论文。目前为止,我们工作室的博客共有博文196篇,点击量9841。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五、荣誉提升,有进展

在这三年中,我们工作室共6名学员,其中一名被评为苏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一名由教学能手上升为相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一名学员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实现学员50%的称号提升率。

六、反思不足,待提升

三年中,工作室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如何在学员称号的提升上更上一层楼,还有待于一开始就要设定更清晰的目标。

2、在课题研究上,如何更提升一个层次,至少要申报市级乃至省级课题,这不仅涉及工作室主持人的能力,更依赖于工作室每人成员的共同努力。

3、活动的开展上,如何更有实效性。这还需要在开始阶段,要加强对每个成员的了解,设定更清晰的提升目标,制定更明确的工作计划。

通过三年的摸索,尽管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好在经过三年的积累,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也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相信这些经验对今后的工作会有指导意义。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目标更明确,过程更有效,成果更明显。

简介: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和教师。有三十多位在全国声乐比赛中获奖,其中获全国青年歌手大赛金奖、铜奖的有谭晶、严口当、戴滨、陈永峰、任香淑等八位;苏燕玲、谭晶分别获国际民歌节,流行音乐金奖、银奖。出版、发表的论文、刊物有《民族音乐教学方法谈》、《中国民族声乐教材》等。新浪娱乐讯 9月28日上午,“爱之声”——朱以为学生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谭晶作为朱以为学生代表出席,李双江等人也特意发来贺电。10月10日这场音乐会将在北京的二十一世纪剧院上演,届时谭晶母女将首都同台献唱。今天的发布会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作为朱以为教授得意门生,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谭晶携全家亲自出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助理倪塞力,音乐系教授王士魁、董华以及音乐会导演赵欣等人到场。李双江等人也特意发来贺电预祝音乐会圆满成功。朱以为教授今年70岁高龄,从事民族声乐已经51年。这次音乐会主题是“爱之声”,朱教授解释称:“这次的音乐会旨在体现爱,传递爱。我从事民族声乐51年,很爱这个事业,愿为事业尽全力奉献一生。我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都是尽心尽力。学生们爱我,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筹备音乐会,通过音乐会,学生用成绩向社会汇报,用爱向老师汇报。”朱以为从事音乐事业至今已经是桃李满天下,据悉,在音乐会当天,谭晶作为朱教授门下的优秀弟子代表将带领孟萌、董晶晶、张宁佳、戴滨、陈永峰等人都将到场献艺,用这场音乐会作为给朱教授70大寿的最好贺礼。其中唱河北梆子出身的董晶晶尽管已经瘫痪在床6年,却仍主动请缨为朱教授助阵,十分感人。谭晶母亲周丽萍也是朱以为的弟子,值得一提的是,届时母女二人将首度携手同台献声。谭晶妈妈已经多年没有上台演出,她表示,自己是朱老师最早一批弟子,“朱老师真的对我帮助很大,当年我在北京进修,是她的第一批学生。后来我在家乡教学生,她还过去指导。她对谭晶的成长也给与了非常大的帮助,所以这次音乐会我和谭晶都会参加,用歌声来回报老师!”谭晶笑言,母女师从同一个老师并不多见,所以也更加难得。她在现场发言时也透露,自己走上音乐道路其实源于朱以为教授当年一句鼓励的话,“所以我会永远记住老师的一句话,要唱歌先做好人,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在发言中,谭晶真情流露,一度讲到哽咽落泪,最后,她还不忘以一个军礼来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感情。李青/文

李丽丽发表的论文

[1]赵盛昌,郝庆印,. 试谈徐特立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J]. 徐特立研究,2000,(4).[2]卜庆安,. 徐特立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J]. 徐特立研究,2001,(3).[3]张洪英,. 浅评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陈明,.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J]. 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3,(4).[5]植景文,. 实施适应素质教育形势发展的分层教学——孔子因材施教的现代价值思考[J]. 西江教育论丛,2002,(2).[6]张同术,张怀书,. 试论孔子的家庭教育思想[J].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1).[7]易小兵,. 孔子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1).[8]杨世武,.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J]. 教育艺术,2010,(12).[9]从孔子终身教育思想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性[J]. 职教论坛,2011,(10).[10]秦玉洁,.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新课程理念[J]. 教育革新,2009,(7).[11]黎莉,. 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核与教育价值——从“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看孔子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J]. 南方医学教育,2009,(1).[12]王金娟,.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3]陈玉芳,. 孔子的道德伦理对当今学校教育的借鉴[J]. 才智,2011,(10).[14]李成泉,. 走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小学教育结合之路[J]. 当代教育科学,2011,(6).[15]朱永,尚兵,李佳孝,. 晏阳初教育思想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探究[J]. 文史博览(理论),2011,(2).[16]贺丽娟,. 孔子的自省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17]张成武,. 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J]. 青年教师,2007,(12).[18]马新才,马丽丽,胡红梅,. 孔子教育思想探析[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4).[19]李卓英,.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师生观[J].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20]彭智勇,. 感悟孔子的教育民生之道[J]. 新重庆,2010,(7).[21]刘奎臣,. 概说孔子教育思想理论[J]. 英才高职论坛,2007,(4).[22]林曾芬,. 孔子教育理念价值的现代审视[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3]包旭生,. 孔子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2).[24]何小江,. 论孔子以人性观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思想[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平飞,.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意义[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李三岗,李军胜,.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的可取之处[J]. 青年文学家,2010,(20).[27]李丽丽,王凌皓,. 孔子高等教育思想寻绎[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8]童娟,.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11,(2).[29]石华灵,. 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周达疆,. 论孔子教育思想中人本精神的现实意义[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31]白炳贵,. 从孔子终身教育思想到成人教育的可持续性[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32]史俊,. 以孔子体育教育思想为镜,观中国教育思想中轻体的痼疾[J]. 搏击(体育论坛),2011,(1).[33]冯丽丽,. 论孔子“为仁由己”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学理论,2011,(3).[34]王娟,. 孔子教育理念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启示[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5]蔡佩玲,陈树生,.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 经营管理者,2011,(3).[36]李佳,Gary Sigley,. 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的情感问题——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个案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1).[37]张乃芳,张冬生,. 论孔子教育惩戒的耻感之度[J]. 教学与管理,2011,(6).[38]周憬,赵玲,. 简论孔子的教育艺术[J]. 大家,2011,(2).[39]李楠,.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对当代教育公平的启示[J]. 商品与质量,2011,(S1).[40]张鑫鑫,孙德玉,. 孔子的启发诱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11,(7).[41]陶临,. 为了记住的纪念——学习孔子教育思想偶得[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2]袁礼,. 试论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的制度化建构[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3]李珊珊,. 孔子的礼乐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J]. 大舞台,2011,(2).[44]杨金玉,.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J]. 文学教育(下),2011,(3).[45]武治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论孔子乐教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46]王永明,. 孔子教育伦理思想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11,(2).[47]王晔华,杨胜松,.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8]敖小云,严蔷薇,. 试论孔子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贡献[J]. 大家,2011,(6).[49]薛连荣,. 论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现实意义[J]. 文教资料,2011,(8).[50]陶红,. 尊重个性 适时教育——由《侍坐》谈孔子教学艺术[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2).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心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校今后工作面临着新的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我校xx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总体目标

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关心爱护学生,培养他们活泼、合群、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

三、工作要求

(一)以人为本、关注差异,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人格健全。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无疑给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帮助教师应对社会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挑战,排除消极心理,优化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各校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常识,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支持性的心理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突破口,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努力开展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们应充分认识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立足学校实际,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发挥学校优势,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全方位、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求在范围上有所拓展、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如举办专题心理辅导讲座、设计主题教育、优化班级心理环境、活动课,并利用学科教学、班队会、家长会等途径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宣传。

(三)加强学习、借鉴经验,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工作。

我们应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专题师资培训、活动课观摩、案例论文评选、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各校也应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中心,以新课程环境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大实验与研究的力度,积极探索切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如心理咨询、开展个案追踪研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创造条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一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目的: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二、要求:

1、各班主任在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选材要尽量使心理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解释,将身边的现象用心理学观点去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接受心理知识,并在方法上努力做到既实用又便于操作。讲话形式可采用演讲式、说话式、报告式、讨论式等。

3、学习内容要及时记载,学校将每双周二晨会时间定为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并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作详细记载。

三、内容:

一年级:

第一单元:我上学啦

(1)阿姨再见(2)我不哭(3)老师像妈妈

(4)学校像花园(5)我们爱学校

第二单元:我爱学习

(6)让我告诉你(7)我进步啦(8)我戴上了红领巾

(9)学习真快乐

第三单元:这就是我

(10)我给自己画个像(11)我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

(12)我爱我

第四单元:妈妈,我能行

(13)让我自己走(14)一人睡觉我不怕

(1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工作目标:

1、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3、建设心理咨询室,力求使之成为合格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二、内容与途径: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已有心理咨询员2名,4名正参加培训,并有15位具备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及25位参加培训的老师,本学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将进一步得到扩大。心理咨询室将会以沙龙、个案讨论、教研活动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进一步培训。心理教育吴扬的工作范围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承担全校各年级学生讲座,王天文负责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承担全校各年级家长和教师的心理讲座。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开设高一心理课、各年级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在高二高三年级开设校本课程,全校开设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继续开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上一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门。

(3)在班级设置心理班委,搭起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同学之间的桥梁。

(4)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我校的省级重点心理课题将在本学年全面开展,主要是实证研究。做好集体备课活动,统一安排。配合市区开展各级教研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科学管理,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做好教科研研究工作。

(7)做好市区志愿心理咨询工作。

我校已进入两校合并的第二年,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心理咨询室将配合学校各项工作,重视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本学期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让我校的德育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凸显其亮点,本学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以打造阳光校园,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总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每一名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苦有地方倾诉、郁闷有人沟通、压力有地方宣泄,让我校的师生心理不断成长,人格不断健全,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挑战困难,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工作、学习、生活,真正做到开心每一天。

二、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全面指导、筹划;并由心育专题辅导员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心育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心育课题研究负责人:唐瑛瑛、高清华

心理咨询室(阳光小屋)负责人:李萍、吴晓莉

阳光信箱负责人:李明媚、胡明花

心育网站负责人:柳志强、柏春花

心育活动负责人:戴红霞、陈梅

学生心理科学小论文、心育日记负责人:童彩萍

教师心育论文、个案等负责人:李丽丽

心育组成员应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心育活动,如:开设团体辅导、班级团体辅导、班级活动课辅导、亲子教育、家长学校、个体咨询、搜集各种资料、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等,并充分发挥伙伴效应,继续选拔"阳光小天使",让学生参与,学会自主管理。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

1、组织教师订阅一些有关心理教育的书籍、报刊,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理论水平;

2、组织心理辅导教师外出考察或培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品性修养;

3、聘请外单位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做专题辅导报告;

4、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

5、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单周例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理论研讨;

6、每学期末,结合专题研究组织教师撰写心理教育论文,学校择优组织参加省、市、县各级论文评比;

7、举办教师心理成长乐园活动。

四、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学生版块

1、课程的设置

(1)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课。

(3)心理讲座或班级团体辅导;

一、二年级:《笑脸相迎》——礼仪教育。

三、四年级:《勇于面对》——挫折教育。

五、六年级:《寻找你的北极星》——目标教育。

《充满信心走向成功》——成功教育。

2、心理咨询

具体的方式有:

(1)个体咨询

心育辅导教师采取轮班的形式在"阳光小屋"负责接待学生个别咨询。同时为班主任提供有消极倾向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密切关注,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学校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每周星期一至周五中午13:00——14:00

(2)电话咨询

(3)信箱咨询

办好"阳光信箱",引导学生学写"心理日记"、画"心理漫画",及时收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及时反馈答复,帮助学生有效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3、心理咨询室(阳光小屋、心晴驿站)的各项自选活动项目:

发泄、书疗、聊天、诉说、听音乐、看电影、唱歌、做放松操。

4、学生心理成长班主任负责全面推行:

辅导需要帮助的学生,作好辅导记载。

5、做好心理测试、心理档案的建立、开展心理调查工作

(二)教师版块

1、开展校内心理健康活动课赛课活动;

2、开展心理教育论文评比活动;

3、设立"教师心理成长乐园"活动。

4、定期召开班主任、思品课教师及心理辅导员会议,交流辅导心得。

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谈话会

(三)家长版块

1、讲座

低年级:《习惯决定命运》;

中年级:《挫折教育》、《让你的孩子成为学习的高手》;

高年级:《做个知心家长》;

2、咨询

具体的方式有:

(1)个体咨询

(2)电话咨询

(3)书信咨询

(4)家校联系本交流

3、亲子教育——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

(四)校园文化版块

1、办好心理健康教育小报《阳光之旅》;

2、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

3、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布置;

4、办好"心育之声"广播;

5、做好校长信箱的信息反馈,教师心语、学生心语征稿收集活动。

五、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的开展

做好心理健康辅导方法的探讨:脱敏治疗方法、意想与对话法、暗示法、音乐治疗法等。

六、其他工作

根据市县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的安排落实。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2、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橱窗或黑板报;

3、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如:

低年级:《习惯决定命运》;

中年级:《挫折教育》、《让你的孩子成为学习的高手》;

高年级:《做个知心家长》;

4、开展常规咨询。

十月:

1、设立校长信箱;

2、布置《阳光之旅》心理小报;

3、聘请专家讲座;

4、继续指导"阳光小天使"在班中开展"开心果"谈心角活动。

十一月:

1、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2、心理小报稿件收集、整理、展示;

3、开展教师心理成长乐园活动(一);

4、学校心理健康网站的宣传和启用;

十二月:

1、校内心理健康活动课赛课;

2、开展教师心理成长乐园活动(二);

一月:

1、心理教育论文评比;

2、做好学期各类心理教育资料积累

3、本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将继续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职业兴趣、交友方式方法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本学期我们将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1,继续开展心理健康课。在预备和高一年级开设心理课,每周1课时。旨在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人格水平。本学期开设的课程将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知识普及、提高学习效率系列、学习认识自我系列(性别意识、自己的价值、悦纳自我)、人际交往技巧系列(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情感系列(包括师生情谊、感恩父母、什么是爱情)、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价值观澄清)等。本学年的课程不仅局限在课堂内,而是由课堂向外延伸。为了吸引学生关注,心理活动课几乎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几乎每节课学生都有活动可以参与,甚至还有户外活动课的内容。

2. 健全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咨询与辅导是达到学校心理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本学期延续了以前的传统,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15-13:00,丁洪春老师和郑佼佼老师会在心理咨询市或各自的办公室,接待来访学生的咨询或预约,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困惑。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各种形式及时必要的咨询、辅导。实践下来,这个部分的工作经过验证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不仅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而且好的口碑也在同学中传播,使得更多同学了解到这样一个可以倾诉的场所。

3. 网络BLOG公告站。考虑到学生上网的不便利,信箱设立的效果不佳。本学期网络BLOG的工作相对减少,仅针对课外拓展、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普及。一些学而有余力的同学在上网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并和老师进行交流。

4. 管理心灵絮语栏目。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与学校青春藤文学社联合,刊登一些文章介绍心理学常识,同时为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5. 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全体测试儿童团体智力测验、Y-G人格测验,个别测试SCL90等来完成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预测学生状况,防范于未然。配合教师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从以往工作的经验来看,这项工作往往会被大家忽视或者轻视,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希望通过新学年的努力,既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也能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崭新的形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